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首先要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 1

2024年9月第三周为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以“加大推普力度 ,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为主题。为全面推进本届推普周工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推普”工作,现对推普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为了使推普周活动深入开展,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讲、诵读、参观书法展、书写比赛等活动推广普通话,形成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2.金色花校园广播站利用每天中午的播报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并进行多角度宣传。同时号召全校每个班级开展一次以“加大推普力度 ,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3.组织部分学生前往XX市文化馆参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优秀书法作品展览活动,在翰墨飘香的氛围中,欣赏文字的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短短一周的推普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了和谐的语言环境,弘扬了中华优秀的文化。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以课堂为阵地,以校园为战场,进一步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争取使我校的推普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 2

在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中,我校本着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到社会和家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推普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

为了使“推普活动”深入开展,学校领导亲自布置、检查本次活动的开展。由教导处和少先队负责安排布置、检查落实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使我校“推普”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

二、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我们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简单的活动启动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推普周宣传,并组织师生集体诵读《推普五字歌》,倡议全校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明确本届推普周的时间、主题,同时把学校推普计划贯彻到全体师生,布置落实推普周活动安排。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学校结合语文教学在3至6年级开展以“我与推普周”或者“我的推普周”为主题的作文竞赛,并且选出优秀作品报送中心校。

2、在学校大门的左右两侧宣传栏内张贴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宣传画,推普五字歌,在醒目位置布置普通话宣传橱窗,并且设立一处永久性宣传园地。

3、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师生诵推普”主题活动。

4、各年级统一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一次以推普宣传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5、学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推普黑板报竞赛。

6、开展一次“啄木鸟”行动。利用“校信通”呼吁家长带领孩子走上街头对标牌,店牌,指示牌,广告牌和地名,路名,站中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则用字,病句等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

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教师不懈努力。本次推普活动能按活动方案圆满完成,这和全校师生的认真参与、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师生们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强化和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将推广普通话活动真正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发现了些许不足,但我们有信心在以后类似的一些活动中,汲取经验教训,把推普活动开展的更富有成效。

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 3

为期一周的全国推普周活动落下帷幕了,在这丰富多彩的一周中根据省教育厅省语委办文件精神,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主题,以“遵循推广普通话为学院现代化教育服务,为提高全院师生文化底蕴服务,为全面建设学院服务”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同时又一次为创建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的工程添砖加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为将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指导本次活动的开展,明确了“推普周”活动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制定了“推普宣传周”活动方案,从而使学院的“推普周”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了“推普周”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在校园中布置宣传阵地,充溢着浓浓的推普氛围

(一)为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学院在各教学楼醒目位置悬挂推普宣传标语。召开推普周活动动员大会,鼓励广大学生勇于说普通话,树立自觉说好普通话的观念,保证学生会说、敢说普通话。加强了对普通话的进一步了解。

1、院内环境宣传:制作推广普通话标牌和展牌,在校园橱窗内张贴普通话宣传海报,在学院醒目处悬挂普通话宣传条幅,利用各楼内LED显示屏进行动态普通话标语宣传。

2024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2、网络环境宣传:学院广播站不定期进行“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的宣传,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利用校园广播、网站等方式,营造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氛围。

3、班级环境宣传:各班级布置普通话宣传板报,在宣传栏内张贴宣传画及宣传标语。

(二)在教师职工学习会上大力宣传语言文字法规。要求广大教师职工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推普活动中来,在工作中要自觉使用普通话和书写规范字,真正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使普通话真正成为工作语言。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教师职工的推普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了浓郁的推普氛围。

1、举办教师规范教案展览。开展规范教案展览活动,着重规范教案的格式,特别是规范书写,对规范的教案进行展览。

2、带领教师参加普通话测试流程的学习和测试活动。对各教学系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普通话学习和测试活动,提高普通话宣传推广意识及学习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推普周活动的实效性

为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推普周”活动,学院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

(一)认真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河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不断深化宣传工作内涵。进一步促进学院的推普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二)“推普周”期间学院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直以来对普通话宣传及测试等各项工作大力支持的学院董事长院长孙院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新学期各项工作都紧锣密鼓的时候,表现出一位领导者响应国家号召的果断与坚持。不仅在学院语委办下发的测试通知上签字,而且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普通话的宣传及测试工作。

(三)组织教师进行普通话测试。首先向教师们讲解普通话的测试流程及普通话机测的注意事项,通过“以身示范”,使学院教师带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积极参与广泛参加。至此学院全体教师100%已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四)组织开展“中华诵 经典诵读大赛”。

第十四届推普周期间,我们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契机,把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与中华经典诵读相结合。

1、动员大会

为了更好地将推普工作深入到学生当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振岭、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伟围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这个主题向全体新生发起动员大会。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普通话的宣传语推广工作中去。

2、学院教师主动参与

大赛自启动以来,各处各系的教师都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与到推普工作与中华诵读活动中。在学院各处、系共同努力下全院师生广泛参与,同时大赛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关注与支持。

3、各系进行系内初赛

各系接收文件之后即刻组织系内学生进行初赛选拔活动,新老生一起共同演绎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以及普通话的内涵底蕴。

4、舞台演出

经过一番角逐之后,学院将各处系推选出的优秀作品登台演出。

此次大赛学院教师代表诵读了经典篇目《中华诵》《祝捷歌》全系共诵演了《青衣》《沉马》,原创《红旗飘飘照我行》等经典篇目。演出内容精彩纷呈,演出者将古现代诗词中优秀篇目加以再创新,以音乐、画面、舞蹈等形式让全院师生沉浸在普通话的海洋中,陶醉在中华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

在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基础上,大赛意在通过集中展演,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千年文明的氛围,提升学院师生综合素质,为学院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推普继续,行动继续

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既忙碌又充实,既为学习生活加入了新鲜的调味料,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增长了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无论是活动或是比赛,无论赢者还是失利者,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的一种满足和快乐,因为这是收获的一周、这是学习的一个片断、这更是进步的一个阶梯。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对“推普周”的宣传,学院教师职工及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深渊意义。

学院将以本次“推普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开展推普活动,构建一个健康、文明、规范的学习环境。我们将继续做好普通话的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将推广普通话活动真正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