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反思,本文共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反思

嘉兴地处浙江东北部,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我们的家乡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物产也非常丰富。但这对于一个小学生要全面、详细地了解家乡的特产,还是有较大的难度的,他们往往知道其中的一两种特产,而对于这些特产的历史渊源就知之更少。如何能让他们突破难关呢?

首先,我让学生们进行了一个课外大搜索。现在的科技很发达,计算机里可谓知识面覆盖全,你只要花上一会儿工夫,就可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料。有些学生还从长辈口里了解了特产的一些知识。但这还不够,因为毕竟还知识纸上谈兵。要更精确地感受家乡的特产,就需要身临其中,和特产来个亲密接触。从各种渠道去搜集到了家乡的`特产,直观地感受了这些特产的外形、味道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为上课作好了铺垫。

其次,在课堂中,精心设计问题,放开手让学生来当主角,给他们一个可以表现的舞台。学生们由于已经在课前作好了准备,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不仅介绍了家乡特产的名称,而且有条件的 还拿来了特产,并详细介绍了这些特产的一些特点,特别是的其中的几种特产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和它们相关的美丽的民间传说,这无疑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在了解和欣赏了家乡特产的基础上,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了。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品尝家乡的特产。之间他们别提有多多谢了。在看、摸、吃等多方面中感受到了家乡特产的魅力,也加深了对家乡特产的喜爱。

《家乡特产知多少》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个主题“生我养我的地方”中的第三个话题,由于学生生活圈小,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家乡特产不甚了解,从调查问卷来看,90%的学生只知道家乡2、3种特产,更联想不到家乡经济效益,应设计思想:让孩子们由于所处家庭环境不同,对家乡特产了解不甚全面,再实物罗列,感悟家乡特产与家乡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是本教案设计的一大特色。实物是生活的一大浓缩,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就是让儿童的真实生活进课堂,而生活是道德形成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摘自《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该课例牢牢抓住“实物”(电脑图片)两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以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完成道德教育。整堂课中分为四大板块,以板块式的德育活动推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在第一板块中教师设计了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对普通桔子与橙子进行观察触摸,品尝辨清,分清两种水果的不同之处和特别之处。第二板块,课堂实现多向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家乡特产展销会(电脑图片)的形式,实物(电脑图片)摆放在学生眼前,让他们看、品、评,不再是空洞的描绘,立体化的感受会比平面感觉更完美。小组互动,各组参观,解说员解说,自己观赏等多种形式,互相补充,互相合作,横向的,纵向的,使他们发现和了解了更多的家乡特产,从而发出感叹,原来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特产,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可爱。第三板块,以统计法将家乡特产给家乡经济带来的效益作统计,学生在具体、科学、真实的统计数据面前,深深地感受到特产创建与家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课堂内容层层深入,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也会随之提升,由此产生我也要为家乡的经济繁荣出点力的想法,自然进入第四板块,夸夸家乡特产。学生带着自豪的情感向我这个所谓的“外乡客“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特产,看看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语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本课一环紧扣一环,一波推动一波的实物(电脑图片)展示法的教学中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乡的富饶、家乡的可爱,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总之,所设教案,以“实物”(电脑图片)为主线,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缺憾之处仍存,如: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家乡特产展销厅并不十分丰富,幸好教师备课考虑到了这一点,把教者所带物品补充给学生,我觉得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甚高,如这堂课教师要有丰富的家乡知识,要进行社会调查,还需查阅许多资料,才能上好一堂满意的课。

本节课,要求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但是学生收集的资料未必全都有效。必须在老师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释放。在课前,教师给出调查提纲,让学生从家乡特产的产地、特点、典故等多方面去了解,使学生有内容可谈。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为课堂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推销特产时,我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例如;有些学生善于演讲、有些善于动手、有些善于表演。在活动时,要求小组长,落实好每位同学的任务,使得人人有事做,而不仅仅是一位旁观者。一些小组推荐出来的代表交流时,允许,组员做补充。教师要随时关注同学的反应,同时邀请一些同学上来闻闻、摸摸、尝尝,让大家调动多种感官了认识家乡的特产。

总之,本节课教师努力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整合教材。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中、亲身体验中,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成功之处:

1、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合作、体验等途径,探究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情况及特色特产。学生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由表及里地认识了家乡;从不同方面(自然状况、地形地貌、风景名胜、风俗文化)体会家乡的特色,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乐于探究的情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2、体验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如讲到家乡的特产时,让学生拿着自家生产的水果、蔬菜来展示,品尝。在展示过程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不足之处

1、教学手段可以更丰富。除了学生的探究合作以外,教师应让学生更充分地品尝家乡的特产,或者多点形式,如表演、朗诵等!这样课堂的教学就会更加生动活泼。

2、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体会故乡在中山时,图片欣赏过快,应尽量让学生多说说,便于适当引申,帮助学生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之中树立做家乡小主人翁的意识。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们的活动分两个阶段:即课前调查阶段和课中交流阶段。

先说课前调查阶段: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去感受、体验、感悟,才能建构起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要上好这堂课,学生的课前准备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接下来我要说说学生的课前调查。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2个调查任务:一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包括嘉兴)有哪些特产,与家长一起聊家乡、聊家特产、夸特产。二是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特产从外形、种类、吃法、形成故事、发展规模、所获荣誉、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各种方法亲自对感兴趣的特产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获取了信息,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课中交流作好准备。

关于课堂交流阶段,我们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怎么样激起学生的真实情感,达成课堂的情感目标?讨论之后我们决定从“教师资源”入手,利用我是海宁人,以“教师介绍家乡特产”的形式来引入课堂,这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嘉兴特产的丰富,我把嘉兴五县二区的地图搬进了课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样一块地方,蕴藏着丰富的特产,嘉兴真不愧是“鱼米之乡”!在第三板块“介绍嘉兴特产”这一环节中,我们以嘉兴五芳斋粽子、南湖菱、杭白菊为重点展开,做到既有重点落实,又能顾及全面。其中五芳斋粽子这一环节我们花了较多的心思,从它的种类、口味、荣誉、发展规模进行深入地探讨,以大量的图片、数据引导学生去了解,去感受,比如所获荣誉这一块,是我走访了五芳斋专卖点调查所得,相信这些图片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五芳斋在嘉兴的地位和实力;为了突破“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关系”这一难点,我们则截取了五芳斋宣传片中关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让这个说不清楚的难点在学生心中豁然开朗。然后让学生以“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的方法来了解杭白菊这一特产,多种感官一起参与,课堂当然不会寂寞了。最后以“我为特产写推荐卡”的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推荐特产,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将推荐卡贴在黑板上,是为了补充板书,形成一个饱满的整体。这样简明概括,学生看后对本堂课的印象清晰,为提高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推荐网站,拓展小结,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对课堂有了一定的预设,但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会生成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合理地作出调整,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在这一点上,我可能做得不是很好,还缺少了一些教育智慧,可能也因此流失掉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师申晋良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应从多方面着手,了解并介绍家乡的特产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特产是一个地方文化、经济的缩影,也是对外的窗口。因此,嘉兴特产无疑是一种宣传家乡的有效途径。本文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是学生会想别人介绍家乡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到行动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各地特产,特产相关因素,嘉兴特产。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 培养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了解各地特产的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流程上,教师先以游戏的方法导入,让学生猜猜家乡特产,激发学习兴趣。在明确“特产”的概念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全国各地都有些什么特产?老师再以直观的图片形式介绍全国各地的特产,以连线的形式,强化这些知识。在夸夸家乡的特产的这个板块,为活跃课气氛,我采用产品推销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自己的产品做推销广告。在卖特产、尝特产、赞特产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活动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了解家乡的特产、以及乡土文化,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三、说教法

l、用语言创设情景,以情激情。

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教育是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网状型的信息传递、交流、碰撞和反馈,而师生的情感则是信息交流的纽带。积极的情感可以鼓舞人们主动、愉快地认识事物、参与活动,高尚的情感产生正确的动机并蕴蓄着坚强的意志力。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教师的煽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夸家乡板块中,我创设这样的情境:那好,今天在现场我们就举办一个“嘉兴土特产博览会”来推广我们的特产。

2、重视教师的导向性。

本节课,要求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但是学生收集的资料未必全都有效。必须在老师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释放。在课前,教师给出调查提纲,让学生从家乡特产的产地、特点、典故等多方面去了解,使学生有内容可谈。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为课堂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生为,全员参与。

在推销特产时,我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例如;有些学生善于演讲、有些善于动手、有些善于表演。在活动时,要求小组长,落实好每位同学的任务,使得人人有事做,而不仅仅是一位旁观者。一些小组推荐出来的代表交流时,允许,组员做补充。教师要随时关注同学的反应,同时邀请一些同学上来闻闻、摸摸、尝尝,让大家调动多种感官了认识家乡的特产。

总之,本节课教师努力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整合教材。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中、亲身体验中,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反思

《家乡特产知多少》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个主题“生我养我的地方”中的第三个话题,由于学生生活圈小,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家乡特产不甚了解,从调查问卷来看,90%的学生只知道家乡2、3种特产,更联想不到家乡经济效益, 应设计思想:让孩子们由于所处家庭环境不同,对家乡特产了解不甚全面,再实物罗列,感悟家乡特产与家乡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是本教案设计的一大特色。实物是生活的一大浓缩,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就是让儿童的真实生活进课堂,而生活是道德形成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摘自《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该课例牢牢抓住“实物” (电脑图片)两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以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完成道德教育。整堂课中分为四大板块,以板块式的德育活动推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在第一板块中教师设计了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对普通桔子与橙子进行观察触摸,品尝辨清,分清两种水果的不同之处和特别之处。第二板块,课堂实现多向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家乡特产展销会(电脑图片)的形式,实物(电脑图片)摆放在学生眼前,让他们看、品、评,不再是空洞的描绘,立体化的感受会比平面感觉更完美。小组互动,各组参观,解说员解说,自己观赏等多种形式,互相补充,互相合作,横向的,纵向的,使他们发现和了解了更多的家乡特产,从而发出感叹,原来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特产,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可爱。第三板块,以统计法将家乡特产给家乡经济带来的效益作统计,学生在具体、科学、真实的统计数据面前,深深地感受到特产创建与家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课堂内容层层深入,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也会随之提升,由此产生我也要为家乡的经济繁荣出点力的想法,自然进入第四板块,夸夸家乡特产。学生带着自豪的情感向我这个所谓的“外乡客“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特产,看看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语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本课一环紧扣一环,一波推动一波的实物(电脑图片)展示法的教学中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乡的富饶、家乡的可爱,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总之,所设教案,以“实物” (电脑图片)为主线,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缺憾之处仍存,如: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家乡特产展销厅并不十分丰富,幸好教师备课考虑到了这一点,把教者所带物品补充给学生,我觉得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甚高,如这堂课教师要有丰富的家乡知识,要进行社会调查,还需查阅许多资料,才能上好一堂满意的课。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

教师申晋良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哪些特产。

2、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3、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难点: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

教学准备:

广泛搜集家乡特产和祖国各地特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了解特产:

1、什么是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1)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采购特产)

2)你知道他们在采购那些特产吗?这是哪些地方的特产?

3)如果图上画的是咱们家乡,又会有哪些特产值得人们采购呢?

丝绸、龙井茶、张小泉剪刀等

二、            学习我国的特产: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学生汇报。

1》知道新疆的吐鲁番葡萄,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人参,浙江金华火腿,宁夏的五宝、海南的橡胶等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2》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三、            学习特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看看书想一想并做练习:

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

海南                           水稻

福建武夷山                     花蟹

台湾大鹏湾                     铁观音茶

江苏泰州市                    橡胶

1、请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和家乡的哪一因素密切相连。

2、根据这些特点的形成和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哪些特产可以大力开发?

四、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2、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教学重点: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如为特产设计广告词、外包装等。

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介绍、宣传家乡的特产。

教学过程:

一、说特产。

1、小组交流,小组内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向同学作介绍。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学生可以独自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配合自己的解说词,在台上当众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上台介绍一种特产的产地、特点、加工、历史等。

1、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2、动脑筋:你知道家乡的特产跟什么有关吗?

二、宣传特产。

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1、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种特产。

2、小组准备特产发布会。老师提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经济文化:了解特产的经济及文化。

2》地理环境:特产生长或生产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环境。

3》科学生产(种植):怎样提高特产的质量等。

4》创造性写作:怎样做广告,写创意广告词,宣传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

5》美术:为特产设计外包装。

6》社会生活:怎样选购到优质的特产。意识到优质特产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7》连锁效率:品牌特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而告之:特产发布会。

四、参考资料

山西老陈醋 (281)

水 塔 醋 (44)  宁化府醋 (28)  紫 林 醋 (43)  东 湖 醋 (33)   保健醋 (33)  醋饮料 (5)   其他醋 (95)

山西小米 (48)

沁州小米-檀山皇 (18)   沁州小米-沁州黄 (9)   沁州小米-吴阁老 (5)   沁州小米-安敦堂 (2)   其它小米 (14)

山西红枣 (209)

大唐枣  (28)  天娇红枣  (38)  尚润枣 (2)   丰滋枣 (3)  汉阔枣  (17)  汉波枣 (17)    鸿潮枣 (5)  鑫仁和枣 (9)   汉唐枣 (12)   兴谷枣 (2)   散枣 (25)   野生酸枣 (4)   酒枣(醉枣) (4)  其他枣 (43)

山西核桃 (46)

品牌核桃 (24)   纸皮核桃 (6)   散核桃 (4)   核桃仁 (12)  核桃露 (0)

平遥牛肉 (68)

冠云牛肉系列 (35)  宝聚源牛肉系列 (14)  六味斋 (1)   云青牛肉系列 (4)   其他牛肉系列 (14)

山西汾酒 (173)

老白汾 (17)   老坛汾 (3)  玻汾 (2)   祥和汾 (1)   白玉汾 (4)   青花瓷汾 (3)   吉祥汾 (3)   杏花村 (9)  竹叶青 (5)   汾酒 (92)   梨花春 (8)   一品仙竹 (12)   其它 (14)

平遥推光漆器 (147)

首饰盒 (103)   漆盘 (15)   首饰品 (12)   桌屏屏风 (17)

民间工艺品 (236)

雕漆工艺品 (26)  大同煤雕 (66)  砖雕 (9)  布老虎 (18)   五台山澄泥砚 (25)  京剧脸谱  (6)   核桃皮工艺品 (8)  广灵剪纸 (27)   阳泉平定刻花瓷  (3)    山西乡绣 (14)   木雕 (8)  五谷画 (20)   翔龙黑陶 (6)

其它特产 (220)

山西月饼 (6)  沙棘饮料 (23)  五台山台蘑 (7)  苦荞、银杏系列 (18)  黄芪、党参 (25)  山西名烟 (4)  五谷杂粮 (68)  保健品 (19)太谷饼 (7)   果脯、蜜饯系列 (5)   山西特色小吃 (38)

[《家乡特产知多少》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垃圾知多少》教学反思

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结果上来看还是成功的,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一些感悟:

(一)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因而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自己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不断的超越自我。只关注学生,而不关注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就可能走向肤浅。

(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评价旨在促进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评价具有其特殊性,在评价是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评价意识: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评价手段的多样性。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等形式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同时,评价过程注重终端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3、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进步。并且,老师有意识地放大实践中的体验,淡化最终结果,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体会收获的广泛性,增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三)注重活动组织的严密性。这一节综合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汇报交流、宣传展示四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环环内容充实,节奏适当,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给我们参考,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螺旋式上升,把综合实践课程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教学建议

改进意见:

1、缩减知识性教学内容,设置更多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设置更多引领学生设计实验的空间。

2、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探索性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开展,而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实践的空间。

3、给予学生制定计划、讨论计划的时间,给予学生确定研究主题、讨论主题的时间,留给自己的一些时间开展指导写计划、确定主题的时间。

《信息工具知多少》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已知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信息技术改变了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人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首先,信息工具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具有高度集成、高速、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其次,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最后,信息工具具备网络化的特点,网络将地球变成一个“村子”。信息工具更加促进了第三产业即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渐渐进入信息时代。

通过认识收音机的历史及现状,使之和电视机以及当前使用的多媒体电脑进行比对,让学生们对信息的发展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在调动人体的各个感官上,它们都有哪些巨大的`进步。最后,了解古老的信息工具——算盘,了解算盘的历史及现状,它和当今的信息工具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强调算盘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一次美术活动课上,我准备带孩子学习手指点面――梅花。之所以选择梅花为活动主题,是因为孩子们平时通过教材及一些文学作品对梅花有了很多了解,而且梅花所蕴含的坚强、不畏严寒的品格也值得孩子们学习。

在出示范画时,我启发孩子们说出梅花花瓣儿的几种形状,例如,有完全绽开的,花瓣儿较大;有半开半合的,花瓣儿有些细长;也有刚发苞的,花瓣儿星星点点。在亲自点画时,我让孩子们了解到梅花那些大小各异的花瓣儿,是用不同的手指及手指的不同部位点画而成的。

轮到孩子们画了,他们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很快就完成了作品。瞧,个个举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在端详着,好像在惊叹自己的“妙手生花”。我请每个孩子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作品几乎大同小异,错综复杂的’枝丫上生出朵朵梅花。

轮到王佳小朋友上台展示时,我注意到他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除枝丫上有梅花外,在离花枝有些距离的两侧及底部,也点画着类似花瓣儿的东西。我试探的询问:“佳佳,这也是花瓣吗?”“老师,以前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里不是讲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吗,美化冬天开放,冬天北风一刮,当然要吹落许多花瓣儿啦!因为这些花瓣儿是谢了的,所以我都用指肚画的。对了,底下的花瓣是北风吹落地面的,两边的是风刚刚吹下,在空中飞舞的。”当王佳说完这番话,我情不自禁的为他鼓起掌来,心中暗暗为他的“画”与“话”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