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浅议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议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浅议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阐述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以及文献检索课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从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出发,提出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即整合信息技术与文献检索课内容,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多角度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与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及内容,加强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建设等.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们正是遵循了这个指导思想,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也意识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实践。本文就论述了我们对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的认识;进而阐述了我们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处于从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全面转轨的时期,一些常规科目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新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必再重复传统学科的这些过程,而应当直接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长陈至立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会议上指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得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指导性地指出:“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我们要培养的目标:一是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更新,意识到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逐步培养起有效地去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作为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掌握这些实用技术的,必须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掌握这些技

[1] [2] [3] [4]

福州四中 刘新春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们正是遵循了这个指导思想,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也意识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实践。本文就论述了我们对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的认识;进而阐述了我们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时期,一些常规科目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新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必再重复传统学科的这些过程,而应当直接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得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指导性地指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我们要培养的目标:一是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更新,意识到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逐步培养起有效地去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作为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掌握这些实用技术的,必须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掌握这些技术;三是学会应用,培养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立足于实践,在应用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可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帮助学生光大这些火花,进而让学生在实践和成功中,养成创新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只罗列了当前阶段的大多数人所应当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没有考虑到信息技术更新发展的变化,更没有照顾到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习者带来了不断地去更新自己已有知识的需要,对于信息技术课尤为显著。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软件、日益通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这些都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够一时完全学到的。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特别指明,使其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明确了更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自学时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上述仅仅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和自学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同样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学机会。例如,将教材中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象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和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等专题知识,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再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学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材之外的知识,象各种简单动画制作软件,让学生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阅读书籍、或查资料、或通过多媒体学习软件、或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之下掌握,在一段规定时间的自学之后,经过测评,让一些学有所成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要素已经不同于传统学科,除了教师、学生、教材之外,还应该包含教学媒体DD计算机。勿庸置疑,实践在信息技术课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还要“授之以渔”。

对于实践课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基于资源的主题探究、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基于学生作品的交流评价的教学方式。

例如,采用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并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

当然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练习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课、活动课,甚至开放计算机实验室,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机会。时间的积累只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一方面,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实践加以监督和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各尽其能:多数学生应达到教学目的的基本要求;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努力要有所提高;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深入学习课外知识。

三、培养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

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包含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的内容、适用范围作出猜想和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创造新知识、探索新功能的基础,举一反三。

教学中我们尽量结合实际,以及计算机知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和知识的迁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例如,计算机的文字、数据、图象处理,网络应用等内容,为教学中概念的引入带来了极大方便,在问题讲述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试探学生的认知水平,探寻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适时给予光大,这对学生是莫大的精神激励。在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时,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再回来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实践性的认识。

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开发计算机应用,甚至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学生学习了数据库应用后可以为班级处理考试结果,为教师提供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还有学生将数据库应用于地理学习,自己编写“世界各国信息小词典”,推广给同学用于帮助地理复习;还有学生利用简单编程为数学抽象的函数分析提供具体的计算机模拟;还有学生能够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编制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需要不断去探索。但是有一点是坚信的: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心理学》 主编:李建周 3.《教育学》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作者简介] 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任福州四中高中信息技术集备组长。

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代少军,裴永珍,吴雄华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信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要求高校信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日益提高,对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和改革,以期更好地培养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为例,对信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体系;课程改革;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重点课题“依托战略信息产业,立足应用能力培养的信计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部分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02-0701;天津市“十二五”综投项目

作者简介:代少军(1978-),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代数组合工作。

地方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应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但是传统上,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类专业,在教学上往往侧重于基础和理论,忽视方法和应用,造成信计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厚实的数学基础,但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方面仍不能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广和深入,数学已成为一种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既具有数学应用能力又具有行业从业能力的信计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大需求。目前,地方院校信计专业正是就这一目标进行改革,科学地选择信计专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点,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与行业从业能力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同时对信计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实现由侧重基础和理论向侧重方法和应用的转变。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对该项改革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主持了天津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的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参加了天津市重点教改项目“基于资源共享的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数学类专业由于没有对口的行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挑战,成功地解决了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该成果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仅仅是第一步,要让学生真正具有数学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理学院针对信计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构建每门课程中以数学方法应用的典型案例和综合应用实例为主,附加一些直观演示数学规律的多媒体课件的数学实验内容的课程体系,将所有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项目实训等课程群,通过四年不断线且循序渐进的实验实践环节,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其最终的成果可辐射到数学类其他专业、全校本科和研究生的数学类公共课。本文对理学院信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地位。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由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及概率统计等课程构成。探讨五门学科基础课中的各自特点,建立以解答案例为主的学科基础课程实验模块,附加一些直观演示数学规律的多媒体课件,以学科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中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为标准,来筛选信计专业开设的方向如信息安全及软件设计领域的典型案例,并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学科基础课的知识点研究解决数学模型的方法,设计实验项目,形成基础课程实验模块。如:利用矩阵的乘法掌握,设计网络安全中关于通讯过程中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设计及校验的实验项目;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设计数值分析中关于迭代法的实验项目;利用贝叶斯公式的知识,设计密码学中关于密码攻击成功率的实验项目;利用数学分析中二分法的知识,设计数值分析中关于方程求解的实验项目等。最终依据学科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形成学科基础课程的特色案例库及多媒体课件库,将数学基础实验课程模块化,并将其固化为特色教材和讲义。

2.强调专业基础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挖掘等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承上启下,所涉及的知识点源于学科基础课,同时实验模块可提高学生的算法分析和程序设计能力。我们研究探讨数值计算类课程特点,提炼具有应用背景的相关知识点,理清与学科基础课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算法分析等子课题对数值计算的需求;并结合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筛选课程的典型方法,精选应用结合点,研究问题解决方法,设计实验项目内容。如:利用最短路径算法,设计物流网络中最优的快递送达路线;通过图的着色算法,合理安排交通路口红绿灯;通过曲线拟合,BP神经网络和SVM方法,预测本地区经济发展;利用插值法,绘制某地区空气污染的分布图;利用ODE数值解法,对生物数学中的传染病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利用Matlab,对生物数学中的具体优化问题进行软件二次开发等。依据课程间、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以实际问题为驱动,在问题的解决处理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数值计算方向特色案例库,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

3.突出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作用。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分信息安全方向课程和软件设计方向专业课程。信息安全方向课程,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与网络安全、信息论与编码、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组合数学等课程。本方向课程筛选课程典型方法,探寻相关领域背景知识,精选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问题与实践的结合点,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如:利用数论中的同余理论设计实现RSA公钥加密系统的实验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破解传统的加密体制的实验项目;通过椭圆曲线的理论,设计数字签名算法的实验项目;利用匈牙利算法,实现网络硬件资源动态分配的实验项目;利用图论中的最小带权树算法,设计实现最优编码的实验项目;利用概率匹配算法,设计实现语音采集与编码及网络传输等,形成以数学在密码与编码课程的应用为特色的`案例库,以问题驱动教学改革,通过小型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的企业实践夯实基础。

软件设计方向专业课程,包括: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以小型项目开发为实践教学手段,研究探讨软件设计方向专业课程特点,筛选课程典型方法,结合项目背景领域知识,精选应用结合点,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或运用课程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详细设计项目实施步骤,形成课程实践项目。如:基于NT技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通过堆、排序、索引、数据库等知识点,设计文件管理系统;利用Java重载技术,设计手机日历应用程序;采用RSA算法,设计产生密钥程序;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进行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基于面向对象分析,进行编程语言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通过具有企业背景的小型项目的开发,初步培养学生在软件行业从业能力,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实践奠定基础。

4.实现项目实训课程的综合应用作用。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涉及Java应用开发技术、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测试技术等课程和毕业设计、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是所有课程的综合应用阶段,课程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教师从合作企业所参与或研发的项目中,筛选能突出专业特色的企业级实践项目。此实践项目的实战训练,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业能力,使信计专业的毕业生既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还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突出本专业的优势。本课程的实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信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并为校企联合办学提供范例。

5.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首先选取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同时能够在后续课程中任教的教师任课。学院激励教师主动学习实践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并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训练或校外实训基地顶岗锻炼,培养和提高教师职业意识道德技能,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也为以后教授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长期聘请具有企业实践及开发能力的高级程序员及软件工程师开展一系列的讲座,使学生对各个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加强。教师能够根据对后续课程的了解,在学科基础课程中不断插入典型案例,避免了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的枯燥,使学生能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

6.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为天津市“十二五”战略型新兴产业专业,通过学校与学校联合获得天津市大量资金支持,把这些资金用于加大机房建设,改建了数学实验室。教师能够不断地通过案例教学,使用实验室让学生开展实验课程,这样使得实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的课程中使用Matlab软件结合学习,起到双赢的效果。另外,通过实验室投入的加大与条件不断的完善,课程设计与实践结合的平台进一步加强,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课外研究或设计实践,拓展学生的思路和拓宽实践训练的渠道。

理学院信计专业现今的课程的改革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专业认同增加;能够极大地提高信计专业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为以后的项目开发和从业提供坚实的基础,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彻底改变信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劣势。但是,任何教学的改革总是有不足和不妥当之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努力完善及改进。

参考文献:

[1]郭开文,裴永珍。高校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