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本文共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仅是完成了《设计心理学》的阅读,

有用的:这是一本结构感较强的书,一层层加高、一层层深入,所以,给我感触比较深和最值得引用与借鉴的自然就是最后第七章的内容了。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在设计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利用各类限制性因素);

注意产品的可视性,包括系统的概念模型、可供选择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

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

用户能够弄明白操作方法;

用户能够看出系统的工作状态。

将任务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

应用储存于外部异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三种概念模式/心理模式:设计模型(design model)、用户模型(user’s model)、系统表象。

简化任务的结构。

不改变任务结构,提供心理辅助手段;利用新技术,把原本看不见的部位显现出来,改善反馈机制,增强控制能力;自动化,但不改变任务的性质;改变任务的性质。

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利用形状的匹配或颜色指示等自然因素,人为地造成唯一匹配关系。

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设想用户试图要做对每一项操作;支持用户的操作,而不是去打击用户在对话中作出的回应;要让用户发现差错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使用户能够比较容易地取消错误操作;还要有意增加那些无法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若无法做到以上各点,就采用标准化。

标准化:每个人只需要学习一次,就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经过标准化的物品。

有意思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初版,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产品进行了许多的预测,而且总是在现代得到了证实。科技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替似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作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作者正好就在摸索规律这方面体现了他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是可钦可敬的,也是可以勉励自己的。

要思考的:许多人都高举“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旗帜并且很努力地想做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自己有多少人是抱着“高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人?多少人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些许成就中忘记了谦逊和理解?值得思考,这样的“高姿态”带入到工作中来,多少会影响判断工作的智慧吧?!以至于也经常有一些不妙的现象:以“自己”为中心的设计。突然,很想寻找大隐于市的境界。呵呵~~

来自:p.pnq.cc/ue/?p=250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第一章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第二章 日常操作心理学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 “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

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第四章 知道要做什么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

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第五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差错、失误(skip)是下意识行为,错误(mistake)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可以分成六类:撷取性失误(capture errors)、描述性失误(description errors)、数据干扰失误(data-driven errors)、联想失误(associative errors)、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loss-of-activation errors)、功能状态失误(mode errors)

撷取性失误:两个不同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通常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 做对了动作但是搞错了对象,错误对象与原定对象相似,空间上越接近发生失误的概率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

联想失误: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请进来”。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忘了本来要做的事,有时我们只会忘记其中一部分。 功能状态失误: 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适合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不难,我们经常可以察觉出动作的结果和预订目标不一致,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层面(钥匙打不开车门,先是仔细检查钥匙,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车)人们在纠正错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选错目标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人类过渡依赖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而对事物并不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习惯根据记忆作出判断,但是记忆倾向于对一般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规范,并且过度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

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悄然滋长的功能主义

对产品不断提出要求的是用户,设计人员不过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更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产品的大小和负责程度,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更多的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如此就违背了所有的设计原则,没有限制因素,也没有预设用途,而且缺乏可视性和自然匹配。

治疗功能主义的方法有二,第一,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第二,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设计人员崇尚产品的复杂外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总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市场需求来设计制造商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犯下盲目崇拜复杂外表的错误,我们大家就得为这些人的需求付出代价,购买一些外表新奇迷人但却几乎不能用的产品。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设计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思维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格式塔的特征:

整个事件打击了情绪、一个人的整体特征被我们识别、社会的整个群体……

格式塔心理治疗师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对待,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可能是整体生活状态不健康(工作状态、家庭生活、饮食习惯、运动、活动、兴趣……)

格式塔与教育:

学生将学习情境知觉为一个整体,所以教师要先介绍学习内容的概况和框架,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思考,重点为解决问题,鼓励创新而不是机械的重复,在学习结束后总结。将学习整个情境作为一个整体给学生。

勒温把物理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了场论。其实就是心理场,人与人之间接触有气场,所有人在一起也可以形成一个共同场,场会影响人,有能量的人也会影响场。场论对于教育、团体治疗、管理都能应用。

我们认识的认知心理学在上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米勒是反行为主义者,他认为意识和行为一样可以被研究。研究意识可以研究感知、概念、记忆、语言等等。奈塞尔是“认知心理学之父”,他认为认知过程几乎与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有关。

人本主义学说:人本主义是我最喜欢的思想,实际上人本主义并不是历史悠久,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美国,他属于第三势力。(其他: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关注个人,尤其强调个人的选择。强调意识经验,相信人性。反对行为主义,认为行为主义只是把人当做机器。反对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析在贬低人性,过于关注人的阴暗面。但这并不影响,人本主义治疗师运用精分和行为的技术。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利用自己的天赋,发挥自己的潜能。每次我们体会发挥潜能后的满足感,都是一次高峰体验。

P108有我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每天我们每个人沿着这样的梯子上上下下,达到不同的层级。

马斯洛理论的应用:在教育上,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循序渐进。在治疗上,激发病人的生活意志,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爱、情感与自尊。在管理上,培训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激励员工。

我很喜欢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又站在了精分和行为的肩膀上。很多技术其实是精分和行为的技术,但因为理念的不同,运用的方式不一样。所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我们心中有自己的理念,是很重要的。

我理解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 最早接触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是在高中,依稀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并不轻松,没有细读,看完后也只知道先生在叙述“悲剧”这两个字。这段时间重读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却带给我震撼,让我收获颇多。

还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那时的我刚刚学完哲学,所以偏重于从哲学角度解读这本书,看书时多追究书中运用的辩证法,反而忽略书的内容。此次重读朱光潜先生这本书时便着重于书本身的内容。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黑格尔看似乐观却不乐观的悲剧精神以及叔本华的悲剧精神观,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得最可怕的方面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①悲剧并不像喜剧那样带给人们嬉笑和欢乐,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却往往是悲剧,在悲剧了不仅又有怒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更多是灾难和痛苦。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的原因之一。

朱先生认为观众喜欢悲剧的另一原因则是观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悲剧更具有认同感,悲剧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同时也能净化观众的心灵。从人性的弱点来说看着别人的悲剧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看到别人过的比我还差我的幸福指数瞬间就提高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另外一方面,悲剧也在鼓励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向前。就悲剧来说,我想大部分东方人熟悉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我也不例外,对于西方世界的悲剧,我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无论是《李尔王》还是《哈姆雷特》都可以称得上是悲剧的代表作。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先生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来阐述悲剧,对于古希腊神话,先生分析了三大古典悲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狄浦斯王》,先生认为“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范,而且这个悲剧是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可以说这个是先生对于希腊神话的创造性见解,书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对于我这样一个东方人来说,往往不能理解西方的神话世界,特别是西方人的神话世界观,西方神话世系谱对于东方人来说也同样难以驾驭,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两次读这本书,对于里面的神话,我可谓焦头烂额啊,这次读这本书时,我还特意查询资料,希望能够理解西方的神话故事,无奈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东方人,生活在无神论的世界里,确实不是很能够理解西方人的神学世界观。

《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悲剧的快感、悲剧精神进行论述。两次读这本书,有不同的感受,这大概也和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同有关,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任然是偏向于书中的哲学思想和神话传说,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仅仅是知之皮毛

本书是以“觉醒力”作为标题,首先我的疑问是:什么是“觉醒力”?以我自己的了解,“觉醒力”貌似是一个人在自省后通过各种实践促进身心灵成长的一种内在力量,并且这种力量还蛮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运用好这种力量呢?这是我读本书的原因。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看清自己;向内探索;破除(信念)框架。作者并不是通过晦涩无聊的讲授方式来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做,而是利用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自己从中体会道理,并在最后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解析。我觉得这种方式还挺好,毕竟人的想法多种多样,多一些思想碰撞能学到更多、体悟更多。

第一步是“看清自己”。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诚实,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受困于世俗的名利标杆,可又觉得达到目标后反而空虚,那是因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忽略了自身需求,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所以人既要向外看,又要向内看,保持清醒,错乱迷茫时就休息一下,提高审视自我内在的洞见,然后重新确定方向,再起步,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实现良性循环。大地,万物,宇宙,身心灵……看起来并不相关的词却都浩渺无穷隐隐相关。人类追寻积极、优秀、正能量 ……但不代表消极、平庸、负能量就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充满大智慧,万事万物,达到正负两极不是最难的,最难是保持两者和谐,掌握尺度。其次,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也渐渐加快了精神富饶的进程,而思想僵化则成为路障,偏见就是其中之一。偏见着实可怕,无处不在却又难以彻底消除,由此而形成的是非观岂不害人害己?不要将世界禁锢于自己的是非观之中,尽量开阔眼界,放宽心态,防止思想僵化,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变化着看。

以上的两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但也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甚至是意识不到。想要提高觉醒力,就要拿起“诚实”,放下“偏见”。

第二步是“向内探索”。任何人都想成功,“成功”也的确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一种版本的成功实现后,便会出现许多模仿者,这是十分可怕的,时代迅速发展,更要求了推陈出新的速度,如何在成功后继续保持,比怎样成功更重要。世界这么大,信息这么多,一切都这么丰富,明确自己最需要的,把复杂变简单,简单变特色,抛弃冗余,从而形成富有实质特色的简约之风,绝不要模仿。经验固然可贵,条件固然重要,但一切终将还要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成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都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但习惯同样有利有弊,一旦养成想要打破就会令人很不舒服。即使是好的习惯也应尽量不被其所禁锢,保持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不为环境失去本性,做自我意志的主人,这是所有人必修的课程。由此转念想,当在一个领域或一个方面已无法进步时,就无需沉浸或禁锢其中。转向别的方面,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学习,接受不足,充实自己,走出思想与心灵的安全区,无论混乱或麻烦,都有机会藏在其中,耐心去探索,触类旁通。

我认为所有事都是因人而异的,拓宽眼界,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定的走下去,但要时时变通,不为其所困。

第三步,“破除框架”。首先要有最基本的原则、底线,先做人,后做事,辩证对待集体精神,不要先入为主,急于否定,而要勤于分析并思考其源因,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精神的独立完整。但不要为了独立而独立,这样的“独立”都是有缺陷的,要先实现人格独立,从而做到和而不同,这种独立的基础则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和意志力,并时刻保持谦卑。有了这样的独立思维,确定方向增强实力后,便可以打破玻璃天花板和自我限制,逐步走上适合自己的路,实现飞跃。其实不光是要打破心灵与思维的框架,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给自己设置了太多限制。比如看似方便生活的物品,却使日常生活愈加繁杂;现代社会的冷漠让人们自顾不暇,殊不知也许一个举手之劳就为自己积攒了一个未知的机会……

我也有一些体会,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感觉混乱了,周围人说的话虽然彼此矛盾但觉得都有道理,这才渐渐认识到独立自主、谦逊谦卑,保持童真、善良与那份初心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常听到一句话:“失去比得到更珍贵”,也许是经历不够,对于这句话我只能理解到一半:得到并不一定会带来快乐,但失去多少都会带来点迷茫与失落,不过也许失去会让人学到更多?我觉得还是要看具体得到或失去什么,得与失因人而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更不能作为衡量烦恼的标准。另外,尽管书中有提到,但如何追溯思想的根源呢?……感谢这本书让我思考更多。

关于觉醒力,想的再多终将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要接受时间的检验。我总是提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地,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因为无论好坏,当下一去不复返,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出无限的精彩吧。

谢谢!

在学期初,我抱着求知的心态选修《心理学》,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选择的阅读相关书目,在学期末,我获得了一个对心理学比较笼统、综合的认识。

在写作前,我尝试构思了多种不同行文方式,最后,我选择了这种“剃刀式”的结构,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师课堂讲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开讲述我受到老师启发后的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总体上,老师的授课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接触的例子,并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思考、成长,走向一段美丽的大学生之路。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表现出力求全面的趋向。从心理学归属于哲学的思考点出发,讨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接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建议我们涉猎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再到具体围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黄金塑造时期而有选择的讲授心理学知识,不断强调生命的美好,关爱父母,以及各种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等等。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输或者双方面的知识的交流,我则更偏向于那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此时,课堂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无论如何,这都全面地体现了老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心,同时,又试图努力“兼营”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的传授,这无疑让我们更接近“面对―反思―调控”的处理问题的积极的方式。

我逃过课,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我必然专心听讲,尝试理解老师的讲义。临近期末,回想学习的历程,我对这门课程下这样的总结。

老师是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授课主线,间以穿插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心理预警――珍爱生命、大学生生活六大原则、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等等,诸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老师是以育人为先为讲授的理念的。但是,让我真正感动或者敬服的不仅是这样的理念,而是他那种授课方式。我观察发现,他努力追求的仿佛是引导大学生在他的课堂听讲中找到突破正摆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恋爱问题,于是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来回地穿梭于讲台和课室后排,找到一个学生与老师在某方面上的平衡点,我相信,也许他实质上是明白的,这个平衡点可能不是制高点,但或许是一个最优解――一个让师生都满意的状态。老实说,我丝毫不曾怀疑老师的授课目标,但是,有那么一个片刻,我确实怀疑过老师的知识水平,后来,我才发现他知识面广,联想力丰富,准备充分,于是,我的目光又开始注视讲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是追求一种批判式思维,请老师您见谅。

在课堂上听讲,受到老师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我改变了对心理学一些不同主张的认识,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涉及非常多学科,传统上,心理学被分为五个子领域: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因为主要领域要与相关领域相结合学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所以,谈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脱离心理学的轨道,只是与其它主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复制过来,大可以参考百度的百科名片。在这里,我想尝试谈的是我自己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联想理解。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如果道德也是一个以供需平衡的市场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试问有多少个经济人的多少个需求得到了预期的供应?也就是说,从全球上来考虑,单是所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还是得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供给。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短缺的水资源,让人担心的食物,被破坏的自然坏境,越来越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难道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证明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这条规律去改造我们的世界。电影《20xx》、G20峰会讨论、稀土“战争”与中国环境危机、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机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始重新考虑“道德”,赋予“道德”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例如,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生产主义,我们关心的是,可否偶尔停下来小憩,回想一下历程,问一问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在马不停蹄的进程中得到满足了吗?例如,现在非常倡导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也是减少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威胁吗?这难道不是“道德”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吗?简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相对科学的思考自身发展的线索,让我们意识到那还没被意识到的潜意识。

一、读书心得:

1、不要指望六岁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对待情绪问题,即便他们已经能听懂并接受某些道理,这依然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

2、情绪脑的反应要比理智脑快五十倍,所以人们的情绪反应通常是不由自主的。

3、当孩子哭闹着要这样或那样时该怎么办?自从他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是想更快的得到那一件物件,还是想以此来想要挟别人不敢不给,都应该干脆地加以拒绝。

4、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却因此忽略孩子的悲伤与痛苦。

5、钟摆效应:如果一个人对正面情绪感受强烈,那么对负面情绪也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6、在语言的恐吓或吓唬下,孩子的恐惧心理自然越来越严重,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表现往往胆小怯懦,遇事与慌乱,没有主见,而且有可能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失眠口吃智力低下等。用语言上的宽慰和科学的解释来消除孩子的恐惧,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很好办法。

7、三岁前孩子认知水平有限,缺乏安全感,而建立安全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童年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于意识层中,却会在潜意识中被保留下来,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

9、六岁前的孩子对自身的评价多来源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如果总是遭到否定和打击,孩子就会失去自信。

10、穷养富养,不如心养。

11、想要让孩子克服自卑,就要增加孩子成功的体验。

12、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强的孩子,通常都是断奶较晚的。

二、新的行动

1、不再用“吓唬”去引导宝宝的行为。

2、游戏设置需要循序渐进,以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目的尤佳。

3、学龄前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的赞扬,父母是孩子的一切。

三、读书点评

每个陈述观点都会有一个反面案例,观其孩子行为的原因,80%是因为家长不理解孩子以及没有足够的耐心导致的。书中的行动建议相对较空洞,对巩固孩子的情绪常识可以泛读。

读书笔记之《普通心理学(第四版)》

主编: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xx年5月第4版

印次:20xx年8月第17次印刷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问题

1、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有哪些需要?

3、人的需要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5、遗传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心理学研究什么?

7、心理学如何进行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Part A

一、笔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且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1、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2、认知(cognition)

(1)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称作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认知过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4)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5)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这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思维: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人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语言活动:利用语言吧自己认识活动的成功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语言活动。

2、动机和情绪。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动机(motive):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3)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情绪(emotion):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

(5)认知是情绪的基础;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6)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7)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未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3、能力和人格

(1)个性(个性心理特性):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2)心理特性: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1、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

2、刺激(stimulus):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

3、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4、行为的复杂性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5、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

6、行为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方法进行测量。

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法则: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8、库恩(20xx):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过程规律。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败涂地了吗?当个出色的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吗?我想这要取决于你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要做哪些贡献,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有了这个,其他的无数缺点我都乐意原谅。

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一门匠人才能通晓的手艺是个可笑的误解――艺术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诉诸的语言世人皆知。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即缺失实际的绘画技巧知识的评论家,很难对作品真正的价值发表出什么真知灼见。

一个人每天都应当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灵魂大有好处。

钟摆摇过来又荡过去,时间的循环无止无休。

那些荡气回肠的话语在说的人看来是独领风骚,事实上却早已是陈词滥调,就连口吻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想,曾经的我们总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过分张扬。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偏见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人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多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对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例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私刑。另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加拿大人对移民的抵触随失业率而上下波动。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我们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内群里偏见(ingroupbias):偏袒个人自己的群体,或喜欢内群体或讨厌外群体或两者兼而有之。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规模较小、社会经济较低时,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即使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也会产生某种内群体偏见。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蔑视外群体可以强化内群体。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

偏见的认知根源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它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的人具有一些相似性,那么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刻板印象能提供“获得的信息与付出的努力二者间的一个较好获益率”。

(1)自发类别化;(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般而言,我们越是熟悉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其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例如,白人能更准确地在认白人面孔而非黑人面孔,黑人更容易辨别黑人面孔;人们能更准确再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人、生动或者极端的事件往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极度关注制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得这些人比实际上显得与众不同。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到相互作用仍然会令人感到紧张。污名意识就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我们遇险的刻板印象能引导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的联系。我们对非同寻常的事情的格外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虚假相关。例如,当一个自称时同性恋的人谋杀,人们往往会提到同性恋,但如果是异性恋,它的性取向却很少会被提及。

归因

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以至于不大理会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利群偏差:我们总是对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公平世界现象:当观察者无聊改变受害者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拒绝改变。偏见是一种预断。我们的预断能引导我们的注意、解释以及记忆。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闪烁其词。

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别充耳不闻。也许你能回忆起在过去某个时候,你无论怎样努力都摆脱不了某人对你的评价,当时你无论做什么,始终被人误解。

再分群法:一旦人们有违我们的刻板印象时,我们会通过分出一个新的子群体来维护以前的刻板印象。再分类法:把偏常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子类别时群体的例外,而子群体则是作为整个群体的一部分而获得承认。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刻板印象能通过自我实现对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

态度之所以可能与社会阶层等级相一致,还因为歧视影响到了它的受害者。社会信念能够自行验证。

刻板印象威胁

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很差的情境中,你的焦虑可能会使你验证这一信念。媒体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当然,正面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人们在评价个体时,往往比评价由这些个体构成的群体时更为积极。人们常常相信一些刻板印象,然而一旦接触到生动到轶闻趣事,他们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例如,许多人认为“政治家是骗子”,但“我们的参议员琼斯是诚实真正的”。然而,强烈且显然相关的刻板印象确实能影响我们对个体对判断。当刻板印象足够强,而关于某人当信息又模棱两可时,刻板印象能微妙地扭曲我们对个体对判断。

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曲田园牧歌,美得独一无二。

美是世界上最曼妙最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必须经历灵魂的折磨才能从纷繁世界中将它采撷出来。

蒙受苦难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此话有假;能使人高贵的有时是幸福,大多数的苦难只会使人心胸狭小,报复心强。

现在无法忍受的悲伤,我希望终有一天会被时间抚平,遗忘具有一种慈悲的力量,会帮他重新拾起生活的重担。

今天终于把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读完了,这是我寒假给自己定得一个任务,在寒假快要结束时完成了,心理很高兴。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缘于自己对儿童心理学的一点喜爱,接触心理学还是上师范时的事儿,当时就觉得心理学是个挺有趣的学问,于是就喜欢上了。接触这本书还是20xx年的春天,这本书是《中国教师报》20xx年推荐十大图书之一,书是学校买的送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书里写得都是些心理实验,当时就想读,没想拖了快一年了,现在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儿童心理学写了8大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比如儿童知觉动作的发展,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等。本书的最大写作特色是所有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介绍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心理实验来实现的。书中一共写了64个儿童心理实验,因为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算吃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有了实验作为参照,让人读了容易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写作方式都相似,先写实验介绍,再写实验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似乎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婴幼儿心理学》,因为书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以婴幼儿为对象,实验的内容多为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例如整个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介绍的内容都是地婴幼儿的看,听,动作等现象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内容感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是太大。自己读了最有感觉或者说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是第8部分内容:儿童道德发展。道德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层次内容,第8部分的实验对象多为学龄儿童,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等。与自己的工作还是联系比较紧密的,自己也能从书中得到一些育人的方法。

教育学生从善应该是德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必做的事之一。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善,每一个老师也都绞尽脑汁,“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老师们都用上了。这些方法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对某一个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有的开始有效,用多了就无效……《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就介绍了这样一种教育学生积极从善的好方法――角色扮演。这一方法经过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了的。具体说来,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儿童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它能向儿童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或社会互动,再现儿童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社会难题。它使儿童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卷入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又成了他们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借助这些以验,学生可以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怎么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光凭一张嘴,而应该放手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将广阔的弹性空间释放给他们,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智慧,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书中有许多理论如果能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自己的工作能上升一个台阶。

之前也看过一些B84类的书,但大都可归于励志书籍,这本却不同以往,真的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巨著。记得,中特老师说,目前心理学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专业。可以算是跟风吧,随作者,领略了一番心理学家的思维,确有不少的收获。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论著,给出的结论大都是基于实验的。而提到的很多实验,如其书名,看似很荒诞的,却很有说服力;很多结论,有点出乎意料,但细细品味,却又隐含深意,感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是相符合的。以下是一些自认为有可能会“温故而知新”的一些实验结果或结论。

时间心理学:

1、运气好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决定的。幸运的人通常乐观开朗,而且充满活力,所以容易接受新的机遇和经验。相反,不幸的人性格相对孤僻,而且反应不够敏捷,所以常常对人生感到不安,不太愿意充分利用摆在面前的大好机会。

2、有些人的确有能力运用意志延缓或加速自己的死亡时间。

(心理因素能够影响身体健康)

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女性更有可能在自己生日后的一周内去世。相对而言,男性在生日前一周去世的概率要远远高于一年中的任何其他时间。菲利普斯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倾向于把生日看作一次庆典,所以总会期盼生日的到来;而男性更倾向于将生日作为回顾人生历程的时刻,他们会在生日临近的时候发现自己取得的成就其实非常有限,进而感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所以死亡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撒谎与欺骗心理学

3、真心的笑容和虚假的笑容之间最大的差异都写在了人的眼睛上:当人们露出真心的笑容时,眼睛周围的皮肤会形成皱纹;但当人们假笑时,眼睛周围的皮肤就依然是平平的。

4、鉴别谎言的最佳方法就是去聆听而不是去观看,说谎者通常说的话不多,不会给出太多的细节,而且使用表示“我”的单词I的频率远远低于说真话的人。

灵异心理学

5、有些看起来很诡异的体验,比如感觉到有神秘的东西存在,事实上都是风吹过打开的窗户时产生的低频声波所致。

决策心理学

6、人们宁愿穿沾有狗屎而且没有洗过的毛衣,也不想穿杀人狂魔穿过且已经干洗过的毛衣。

7、身高与地位之间的这种关系带来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人外在的地位改变了,人们对其身高的感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身高的影响)

8、人们对于脸部特征的刻板印象能够影响投票箱内的选票。(面相)

社会上的刻板印象是导致一些人屡次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所在,而改变其外貌特征是一种阻止他们再次作案的有效方式。

9、女性的征友广告如果让男性来写会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回应。但男性的征友广告如果换成女性来写则不会有这种效果。

幽默心理学

10、笑话带给人的优越感越强烈,人们就会笑得越开心。如果一名残疾人踩到香蕉皮上滑倒了,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好笑,但如果把残疾人换成交警,那几乎每个人都会马上笑出声来。这个简单的道理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笑话都是拿当权人物开涮的。

11、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是一群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另一群人的痛苦之上。

自私心理学

12、从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赚取意外之财是不对的。(人的相似心理)

我们会帮助与我们相似的人。

仅仅因为两个人的生日相同,就足以说服人们腾出宝贵的时间去帮助一个完全的陌生人。

像国徽这么简单的因素也会激发出人们的相似感和相异感,从而显著影响到驾驶员开始按喇叭前的等待时间。

在我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总会听到老师在评价舞者的时候提到感觉二字,那时候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直到自己毕业从事舞蹈教学才真正去体会这其中的内涵。一般人认为,这个感觉指的是教师和观众的感觉。其实不然,在舞蹈界,大家公认的感觉并不是教师或者观众的感觉,而是指学生自己的感觉,即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在舞蹈演绎中,这种感觉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拉丁舞学习中,这种感觉就包括你对舞蹈本身,音乐和自我感情的一种表达,在基本动作扎实的情况下加上这些感觉是非常棒的。

第二小节讲的是舞蹈感觉与舞蹈意象。这里面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自我意象的感觉。在舞蹈教室里,都有一面镜子,舞者可以通过视觉看到镜中的自我形象,来自我矫正、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来帮助舞者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和舞蹈感觉。学生的最初的感觉需要借助这面镜子的视觉作用。境象自我和自我意向才是产生舞蹈感觉的真正关键。一个舞蹈演员,只有使自己的身心全部融入角色,充分想象和体验角色,并形成良好的艺术情感、艺术想象和自我意象,才能产生良好的舞蹈感觉,此时此刻,似乎不是脚在动,而是心在动,这才是舞蹈感觉的意境,这才是舞蹈艺术的殿堂。

暑期,在书柜中翻到一本书,名曰《舞蹈欣赏》。这本书,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由雪天和心天编著,薄薄一本,信手打开书页,第一眼便被扉页上的两行字所吸引了。“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不错呀,舞蹈欣赏不也是这样吗?

舞蹈欣赏是艺术欣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门类。在我国,舞蹈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舞蹈文化史,由此也可以看来,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之一。

在远古时代的人们,在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开始以简单的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为媒介来传情达意了,这可能就应该算做是舞蹈的雏形了吧?

在我国的众多类别的舞蹈中有一种类别,我们称之为古代舞蹈,这类舞蹈的代表作为:舞剧《丝路花雨》,这里面就是复活了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唐代敦煌乐舞艺术,按照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反弹琵琶伎乐天”舞姿,创造了英娘这一生动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里面的《反弹琵琶舞》,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别有风采,低回旋转,婀娜多姿,引人入胜。同时这个舞剧中还有一段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凭栏仙女舞》、《柘枝舞》等等,这些都有我国古代舞蹈的影子在里面。欣赏这类舞蹈的时候,一要弄清历史朝代的背景,二要熟悉其特定的风格、神韵,以便排除费解的疑虑,轻松自如地进行欣赏。

像孔雀舞类别的民族舞蹈,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一般地知晓一些各地、各族的舞蹈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消除欣赏此类舞蹈时的困惑。

舞蹈的表现手段,是舞蹈家的身躯、四肢、表情;而人体的动作则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人体动作也就没有了舞蹈。我国《诗经·大序》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里面所说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是上半身的动称为“舞”,下半身肢体的动为“蹈”,以人体四肢的动称其为“舞蹈”;而且还要“情动于衷”,才能”手舞足蹈”。在欣赏舞蹈家们的肢体语言时,我们也可以从中赏析到不同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之情,揭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舞蹈还有文学的特质,像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唐·吉柯德》,在欣赏此类舞蹈的时候,如果我们具有较广泛的文学知识,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艺术美的享受和陶冶。

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是来源于“听”,由听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而舞蹈的欣赏,则是通过“看”来获得艺术享受的快慰。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这样的:舞蹈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美术、文学、及至武术、体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不过音乐比起它来说更被人们所看重罢了。

(1)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态犹为重要,一般来说,音乐教师应该让作品先打动自己,再去感染学生。一个合格的音乐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以情感人,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音乐表演的兴趣和欲望。在音乐教学中,导课犹为重要,只要老师教“导”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导课有几种方法:如以歌唱导入,学生兴趣高,学生主动,记得牢固。以表演导入,具有生动性。以故事导入,具有形象性,使学生印象深刻……绘声绘色的结束语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收尾结课和开头导入同样重要,因学生活动的组织象深刻。

(2)唱歌教学中范唱、伴奏的合理应用

在唱歌教学中,前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定调,提示速度,酝酿情绪等重要作用。首先,伴奏要适度、适时、适量;要有层次,还要加间奏,有许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就简单的起个头,如:授课教师总是“预备——起”这样,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有一点是注意伴奏切忌过于复杂,因为学生在学唱新歌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旋律和节奏上,这时如果伴奏太复杂,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副作用。范唱时,对教师的要求也较讲究,如范唱时,教师演唱的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学生学习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模仿,教师准确的演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表扬的恰当使用

教师应该以适时、适当的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中具有愉快的心情。这时候,表扬应当成为教师常用的法宝。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最好褒奖,因此,对于学生的表现,老师应用“你真聪明……”等语言来赞赏,不要吝啬你的赞扬;成功的体验会化成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追求。

(4)律动、舞蹈的运用

奥尔夫说过:“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支持和鼓励,教授学生自己所创编节奏型,自己创作旋律,自己学习作曲的方法。自己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自己创编舞蹈等等方法,都不错。音乐课上,不但要有动听的音乐,亲切温和的语言,还应有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老师为学生表演舞蹈,学生产生律动,通过自己的律动,学生感到了音乐的舞曲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唱到激动时,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体会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表现作品,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怕羞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发挥性地做一些即兴表演,使学生的身体律动跟上音乐的节奏,二者合而为一,利用舞蹈、律动,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但是最好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几个学生。因为学生的热情都很高。

在读《认知心理学》之前,一直都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因为由于它的名字比较突出。吸引我的眼球。所以就决定来看一看。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洞悉别人的想法,所以当初就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认知心理学》。

可是当我拿到《认知心理学》,翻开一看,里面的种种术语就让我摸不着头脑。那些模式识别、表象等概念,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派,都是以前甚至连听都没听过的东西。由于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其实主要原因是我没有搞清楚认知心理学是什么),使得我当初的“一腔热血”当即变成了“一沟绝望的死水”,不再有兴趣看《认知心理学》了。

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那就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是?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翻看《认知心理学》,不过依旧是一头雾水。看书的速度几乎到了一天一页。过了几天自己也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乎,到图书馆的角落里找了几本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书,对照着自己手头的那本北大出版社的《认知心理学》看。看着看着,真的开始有“传说”中的“渐臻佳境”的感觉,开始觉得认知心理学有意思了。

本书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对各种重要认知过程的研究,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对记忆过程分章阐述了记忆结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思维过程则分章阐述了概念、问题解决和推理。书中涉及各种认知过程的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丰富的实验资料与理论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介绍了各种认知过程的模型,同时指明各种认知模型存在问题和争论,使读者可以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全貌,有助于作深入的思考。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这本书富有系统性,内在逻辑性很强。很适合专业人员对认知心理学的经典方法和实验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对于我这种无聊看看的人,实在看不明白,读完之后,仍然是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不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学到了好多的东西。更加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令我对这门学科有了好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