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研究框架范文,本文共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框架范文

合作管理研究框架

介绍了合作管理研究的背景和当前主要的企业合作理论,认为合作是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当前管理学对合作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梳理,同时,管理理论的研究缺乏严格的`前提假设,最后在界定合作以及提出 “现实人假设”和“资源无限性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合作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

西方企业预算管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企业预算管理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才有50多年的时间,在未来十几年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并发展至与国外企业预算管理相当的水平,是我国企业预算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对于企业预算的对象研究,要追溯到财务的本质。财务本质的主要观点有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货币关系论等,这些观点对财务本质的描述都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这一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便成为现代财务的主流,也是财务本质最恰当的表述。作为财务活动的企业预算对象就是“财权流”的预算,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的预算。

对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存在很多观点,主要有销售预算起点、资本预算起点、现金流量起点、利润预算起点等。有学者认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将企业预算管理分为四大模式:企业初创期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增长期的预算管理是以销售为起点的;市场成熟期的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即利润预算起点);衰退期的预算管理是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由于回避了对企业预算编制对象的研究,企业预算没有编制划分细致的权力预算,关于企业资产重组、合并、兼并、拍卖等重要的价值预算,有些企业并没有纳入预算的范围。企业预算不仅要进行价值预算与权力预算,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与权力的配比预算,才能设计出以预算为基础的价值与权力配比的企业内部激励与约束制度,以规避企业预算控制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按照西蒙的观点,任何一项决策都包含着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把这一要素划分理念引入财务目标领域,那么前者是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问题;后者是一个现实的效率目标问题。企业预算长远目标应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短期目标应以作业为基础,以作业优化为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

(一)企业战略是企业预算的长远目标。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企业预算管理的一种认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战略更多的是财产所有者决定的,是产权概念下的范畴,而企业预算方案主要是财权控制下的范畴,

只有让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才能使企业财权管理符合企业产权管理的要求。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企业一旦选择了战略重点,也就决定了企业预算具体目标的基本取向。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财务因素,还要将非财务因素考虑在内,许多企业为使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要求,在预算管理中采用平衡记分卡技术来解决战略执行力考核的计量难题。

(二)作业优化是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作业预算不仅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使作业核算的标准化管理有了可靠的依据。作业基础预算(ABB)本身既包含了资源的预算,也包含了作业的预算,故可为企业战略价值链优化提供必要信息。由于ABB以作业为编制基础,使得企业的作业活动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战略方向,将战略与作业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ABB关注企业预算的静态作业流程,更强调动态作业优化。如果战略预算是企业预算的第一层次,那么,明确某项成本(或费用)是否与战略相关,是否可以避免就是预算管理战略层次下的预算第二层次――预算避免。如果某项成本(或费用)不能避免,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控制其发生数额。这是预算管理的预算避免下的预算第三层次――预算控制。只有在企业战略上避免成本发生,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消除浪费。

中外现行财务管理原则总体上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但我们不能因企业财务管理以讲求效率为原则而否认其公平性。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把人当作是“经济动物”,不能采用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方式,而应把人看作是“社会人”,以“人本管理”为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力求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与效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企业预算管理中“人文思维”更强调“公平”,如完善企业项目投资中项目分配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编制中参与预算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中柔性预算管理等等。企业预算的原则应在“效率”基础上讲求“公平”。

很多人把平衡作为原则。本文认为平衡应属于预算编制方法的范畴。传统财务观念要求财务资金在每个时期(年或半年)内达到收支平衡,是以一年时间为预算周期平衡的标准。年度平衡理念与战略预算平衡理念(一般为三至五年)相去甚远,短期效用目标突现。为克服此缺点,国外正盛行平衡记分卡战略地图这种以周期性平衡为理念的预算编制模式。允许和鼓励企业更多地利用负债来取得财务杠杆收益,只要求企业在一定经营周期内或一定的还债周期内做到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大致平衡,即以周期性平衡预算编制方法取代年度平衡预算编制方法,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算的战略目标。

用户信息框架研究论文

关于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研究最早来源于MuratKaramuftuoglu于发表的《合作性信息检索:面向信息检索互动的社会信息学视角》一文。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性网络的兴起,用户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为大规模用户智能积聚和知识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用户通过“借智”和“扩智”的方式,为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兴盛起来,涉及学术界、产业界、军事界和医学界等〔1〕,但都是对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微观研究,例如,用户合作性信息检索和信息查询领域等,对于用户信息行为的整体性研究和认识比较少。本文从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含义切入,分析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发展阶段和过程,并对其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理论性整体框架进行了探讨。

1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含义的界定

在过去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强调个体的信息行为活动,忽视了组织以及机构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例如,T.D.Wilson定义信息行为为:关于人类信息资源和渠道的所有人类行为,既包括被动也包括积极的信息搜寻和信息使用〔2〕。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兴起,很多学者转向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研究,试图对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做比较全面的探索,例如JetteHyldegard认为合作性信息行为指群体中的个人在从事信息查询的过程中,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所从事的体力劳动和经历的认知和情感上的经验〔3〕,包括信息查询、信息检索、信息搜寻几个方面。这个定义关注的是合作群体中个体的经历和经验,而忽视了对合作群体整体信息行为的认知与情感的研究。之后,ArvindKarunaka-ran、PatriciaRumaSpence、MadhuC.Reddy等认为合作性信息行为是指在一起工作的人们去认识信息需要、检索、共享、评估、整合信息以及使所发现的信息产生意义,然后去利用发现信息的所有行为〔4〕。在他们的研究中,从技术纬度和社会纬度研究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各个方面,相对比较全面,但他们的研究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局限于一定的工作群体。实际上,在社会性网络发达的今天,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的情景中,而不一定是工作在一起的人们。例如,TaljaSanna和HansenPreben则认为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范围包括:偶尔的信息相遇到合作性的信息查询、信息过滤、诠释和整合。合作性的信息行为既包括用户临时性的信息共享行为,也包括有计划的劳动分工下的信息共享行为。〔5〕本文认为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是指处于一定背景中的人们通过网络为解决共同面临的信息问题,临时的或者有组织的合作所从事的信息查询、检索、过滤、共享、评估、整合、利用以及更深层次的信息开发与管理的所有行为的`集合。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产生通常分为临时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以及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临时的合作性信息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合作行为。(2)或具有匿名性。合作者之间有可能并不互相认识,但面临共同的信息问题,能够通过网络沟通,共享发现信息的内容。而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行为则是指一个机构或者一个组织,为了解决共同面临的信息问题,组建团队,共同发现、利用信息,并且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的过程。

2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发展阶段

2.1第一阶段:背景的认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产生的背景对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发展和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分为两个方面,即文化的影响和情景的认识。

2.1.1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重要因素。ElfredaAChatman指出,文化和社会规则影响着人们选择反映、被动或者忽视信息的行为方式〔6〕。BirgerHj?rland同样指出,信息搜寻行为理论定义了用户信息搜寻的基本特征,包括文化和社会决定因素的描述。对于信息查寻和使用并不是客观产生的而是通过人们生活经历的期望来阐释的〔7〕。用户的信息行为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和社会实践当中。因此,文化在合作行为的过程中产生重要的作用。Nei-Ch-ingYeh通过价值、偏见、习惯等因素分析了文化对台湾土着居民信息行为的影响(见图1)〔8〕。图1文化对信息行为影响在Nei-ChingYeh研究中发现,传统文化形成了人们知识的存量以及人们的偏见、视角、价值观、共识与具体的知识。当人们遭遇具体的情况时,他们首先用自己的知识反应判断是否需要信息。如果他们的知识能够解决问题,他们就不会查寻信息。相反,他们则会通过搜寻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2.1.2情景的认识。情境指认知行动者信息行为过程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状态。PeterIngwersen和KalervoJarvelin指出:任何信息行为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情境是所有信息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信息行为的依据和指南〔9〕。因此,无论是用户临时的合作性信息行为还是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行为,情景的充分认识将会有助于信息行为的组织和管理。

2.2第二阶段:问题的确认。在这一阶段,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触发点和信息的交流。触发点通常是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产生的原因,而信息的交流则是共同确认问题的重要方式。

2.2.1触发点。触发点是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群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始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外部事件〔10〕。触发点是用户个人信息行为向合作性信息行为转折的关键点。用户个人的信息行为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触发点,例如,用户信息行为的背景与期待结果的缺口,用户在从事一系列活动中信息的缺乏等。但是,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触发点要比用户个人信息行为要复杂得多,其原因有:信息需要的复杂性、缺乏领域专家,缺乏立即可用的信息以及分散的信息资源等。〔11〕

2.2.2信息的交流。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两种,对话和群聊。对话通常是用户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活动,而群聊则指三个以上的用户或者用户集体的信息交流活动。用户信息的交流在合作性信息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用户在开始合作时,对于确立所要发现的问题,达成共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始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要充分了解交互的合作方式,合作者的姓名、身份、偏好、个人能力、领域知识及合作所处的环境。有助于用户之间对于合作的内容、结构、形式和方向达成共识(见图2)〔12〕。图2合作者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在用户的合作性信息行为过程中,触发点和信息的交流是交互的,在临时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中更容易发生在信息交流中确认问题。相反的,在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中,先确认问题则比较常见。合作者在确认所面临的问题之后,通常建立一致性的表述来达到共识性的理解。共识是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关键,共识的表述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问题。

2.3第三阶段,信息搜寻过程。主要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用户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因为信息的需要,为了一致的目标有目的搜寻信息的过程,包括合作性信息的查

询、检索、过滤、共享等,以及为了处理信息的需要使用各种系统、人力、渠道等。信息的搜寻可以将其划分为实际操作层次的活动,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系统之间在认知、情感方面的互动。

2.4第四阶段,信息的使用及知识开发。信息的使用包括用户达到共同理解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在合作群体现存知识基础上的整合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行动,例如共享资料、编辑文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评价和检索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知识开发。用户在临时性的信息合作行为中,信息的使用将是最终的目标。相对而言,用户在有组织的信息合作行为中,除了信息的使用之外,还更容易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合作,即信息的知识开发。

3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框架构建用户除了合作性信息行为发生所要经历的主要阶段外,在合作性信息行为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行为发生,即信息的共享、信息的评估、合作的共识、合作性的意义建构等,称之为“共享活动”(见图3)。图3合作性信息行为理论框架图

3.1信息的共享。用户信息的共享是合作性信息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依据TaljaSanna的研究,信息的共享分为以下类型:(1)战略共享。指信息共享服务于一个更广阔的目的或目标。例如,研究小组中效率最大化的意识战略。(2)范式共享,如研究小组致力于在一个学科或者跨学科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显着的研究方法。(3)定向共享,涉及信息的双向交流。例如高级学者和初级学者能够从对方的检索中获益。(4)有助于人际和社区建设活动的社会共享。按照共享的程度可以分为超级共享、偶尔共享、无共享。〔14〕因此,在合作性信息行为环境中,用户信息共享的类型和程度将会影响合作性信息搜寻的效果。

3.2信息的评估。在合作性信息行为每个阶段用户都会持续地共享和检索信息,对所搜寻的信息进行评估。并且,在进行下一阶段之前都会共同评估所要面对的问题,整合所评估的信息〔15〕。

3.3合作的共识。合作的共识是指用户在合作性信息行为过程中吸收和反应可用信息并达到一致理解的积极的建构行为。包括信息的分享、意义的辩论和解释等。当合作范围变大,合作共识的平台将会升级,并且会局限于核心信息的建构。另外,合作共识的实现并不总是指用户之间所达成的一致性的理解,有时候会停留在合作成员各自观点整合的点上。MortenHertzum认为这也是平衡个人与群体认识的过程(见图4)〔16〕。

3.4合作性的意义建构。合作性的意义建构发生在用户为了理清混乱信息的不同观点的多角色之间。合作性的意义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合作性信息行为研究过程中,多元群体的意义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更有助于共识的达成(见表1)〔17〕。在整个合作信息行为过程中,合作性的意义建构是用户为达到合作的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之间合作的共享和评估也渗透在合作共识的建构过程中。因此在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理论框架中,包括两个部分,即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发展阶段和共享的活动。4结语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虽然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对合作性信息行为的研究在国内外则是相对比较新的领域。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一般理论框架从用户临时的合作性信息行为和有组织的合作性信息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的过程和发展阶段,构建了整体的框架结构,该框架可以为用户合作性信息行为整体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英德资本市场监管法律框架比较研究

1.英国

传统……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英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界限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地重视全能银行在金融中的地位,促使法律监管的变化。10月,SIB更名为“金融服务局”(FSA)整合了本来由自律组织负责的监管权力,这样,英国就告别了以自律为主的监管模式,从而走向了大一统。197月英国政府又推出了《金融服务市场法》(FSMA),目的是为了确认金融服务局在英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核心地位。但是英国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专门规范证券或期货交易的《证券交易法》和《期货交易法》。

2.德国

德国资本市场体制与英国不尽相同。德国的金融体系是典型的混业经营模式,银行还涉足证券业,承担一定量的公司上市、股票承销等活动。1988年,由银行所持的股份已达到整个德国的股票市值的8.1%,而通过银行账户存储的股份更是达到了总量的53.5%。

随着EMU的深化和欧元的启动,德国认识到其全能银行存在着不足之处。越来越多地像英国那样的专业投资银行参与到资本市场的运作中来。与英国不同,德国的银行法显然已经将规范资本市场的内容包含进来了。也只有实行这样的严格监管才能保证德国银行的混业经营能够顺利进行。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也制订了专门调整证券市场的法律,如《有价证券交易法》,是德国为贯彻欧共体关于证券市场方面的一系列指令而制定的管理有价证券交易的法律,立法目的是在加强证券市场运作能力的同时改善对投资的保护。该法设立了联邦有价证券交易监督局作为监督有价证券交易主管机关,于1995年在法兰克福开始工作。

新近,金融市场监管局(BAFin)取代了原先的德国银行监管办公室、德国保险监管办公室和德国证券交易监管办公室。负责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银行和保险的监管。

同时,德国出台了《第四号金融市场促进法》。该法的目的是要消除原先法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根据该法案将对《德国交易法》和《证券交易法》进行修改,以便减少原先这些法律对待衍生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

二、两国相关监管制度比较

1.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

英国法律中有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英国《金融服务法》规定,参与投资业务应当得到批准。批准的机关为四大自律组织(SRO)。金融服务局作为统一的监管机关继承了SIB的权限。该法还规定了10类投资的类别,其中包括了期货与期权等衍生产品。按照英国法律,未经授权从事投资业务是刑事犯罪,最高的处罚可为6个月监禁或5000英镑罚款。如果一个机构未经授权从事投资业务,客户有权取消未清偿合约,并可获得赔偿。

德国法律的市场准入规定体现在《德国银行法》、《有价证券交易法》等法律中。银行也就成为资本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调整对象。在《德国银行法》中,金融机构被区分为两类――信贷机构与金融服务提供者。其中金融服务提供者包括了参与投资的机构。1月,德国颁布了《第四号金融市场促进法》。该法规定,在德国,任何欲从事银行或金融服务的机构都必须得到BAFin的书面批准。

2.关于持续性监管的规定

英国金融服务局对从事投资业务的`公司,包括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公司,资本充足率、客户资金、广告营销等各方面进行持续性监管,确保每个公司有足够的资本维持经营,保护客户的资金和资产。金融监管局也有专门针对客户资金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在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进行要求时保护客户的资金不受侵犯,同时也防止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如公司收到客户资金后,必须尽快存入批准的银行,公司还必

须至少每25个工作日跟银行核对一次客户资金的头寸。在营销方面,《金融服务法》要求所有的投资广告必须由被授权者发布或批准,不得误导。

在德国,设立金融服务机构除了要获得BAFin的批准外,也有资金方面的要求。例如,新设一个公司或设立一个非欧盟国家的机构的分支都应符合下列标准:银行应当拥有500万欧元以上的自有资金;自营的金融服务机构的资金要求较少,为5万至73万欧元不等。德国的金融服务机构也必须考虑欧盟对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例如,金融机构的责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不得小于8%。此外,《有价证券交易法》第34条(a)规定了证券服务企业必须分账管理资金,即自有资金应当与客户资金分开保管。与英国不同,德国有专门的《交易所法》,以规范交易所的行为。

3.关于交易行为的规定

在英国,交易行为除了要受到FSA等法律的约束外,还必须遵循自律机构颁布的规则,以及《伦敦商业行为法》。在交易行为中,洗钱与内幕交易是英国重点防范的活动,也是予以严厉处罚的犯罪行为。对于个人进行洗钱活动的,可以处以最高的徒刑和无限量的罚款。而内幕交易在英国原来是由公司证券法规定的,后来由1993年的刑法替代。该法规定了三种内幕交易的犯罪行为,即内幕交易、唆使他人内幕交易以及泄露内幕信息。

德国《有价证券交易法》的第五章第31(1)1条中规定证券服务企业应当“以必须的专业知识谨慎和认真地为其顾客的利益提供有价证券服务和有价证券附加服务”。为了弥补法律过于原则的不足,BAFin作为监管机关还颁布了一系列指令,以规范金融服务商业活动的组织、行为与交易,以便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内幕交易,德国也将其定性为犯罪行为。《有价证券交易法》对内幕交易是规范重点。该法的第38条明确规定,进行内幕交易的“处5年以下剥夺自由或处罚金”。

三、新形势下的英德资本市场法律制度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新现象、新观念都促使英德两国的金融法律制度向一个系统化、高效率、增加干预却又不失市场化的模式迈进。两国资本市场法律框架现今都呈现出较为趋同的倾向。这是因为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适度混业经营的要求

在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金融领域的一些界限已经模糊。正如英国财政部秘书长阿伦・米尔本所说的:“如今,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都在同一个池塘里戏水。但传统的部门间界限消失后,原先的规范体系并没有跟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用一个统一的监管部门利用统一的法律规范对众多的金融领域进行协调。19,德国提供了《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对银行之外的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等进行“自由化”改革。随着欧元―体化的逐步扩大,联邦银行将逐步强化其宏观经济的监管职能,淡化其微观的监管职能。这是世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2.欧盟法律的约束

英德两国除了在本国制订法律以对资本市场进行规范外,还必须遵守欧盟有关的法律。欧盟有关资本市场的法律致力于成立统一的、自由的资本市场。《投资服务指令》(ISD)是欧盟调整成员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法律,英国顺应了这个要求,修改后的《金融服务法》和刚刚出炉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对执行ISD都起到了显着的作用。

德国也在为执行ISD而努力改革国内金融法律环境。过去,德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一直是其国际化的障碍,既没有禁止内幕交易的法规,也没有保护投资者免于市场操纵之苦的措施和二级市场的监管标准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后来在欧盟的影响下德国的监管力度得到加强。1994年,德国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并且这部法律不仅履行了《欧共体内幕交易指令》,也履行lSD和其他指令,其明确目标是改进和提高德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可见,尽管德国的改革步伐与英国相比稍微落后,可是两国都力图在本国的法律中达到欧盟对资本市场的一些要求,形成较为统一的监管力度和方法。

3.欧洲各资本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欧盟各成员国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白热化。与此同时,为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各交易所也不断寻求各种形式的合作,以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少交易所因

此加快了合并的步伐。

年9月28日DTB与瑞士交易所(Soffex)合并成立了Eurex。在资金面上DBAG提供了一半的资金,而SWX(The    Swiss    Exchange,Soffex的母公司)提供了另一半的资金。因此在Eurex成立后,DBAG仅持有Eurex一半的股权,然而在德国部分的Eurex,DBAG仍是百分之百的出资者。

伦敦和法兰克福交易所宣布合并计划,这是继3月20日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巴黎证券市场合并成立“欧洲第二”证券交易所之后,欧洲证券市场行将出现的又一跨国联营的证券机构,它标志着欧洲证券行业朝成立泛欧证券市场,进而建立全球证券市场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欧洲新市场(EURO.NM)的运作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一个泛欧洲范围内成长型公司股票的市场联盟,会员包括了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意大利、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和瑞士证交所的新市场等八大市场。无疑,欧洲新市场将在新世纪迎来一个大的发展。

欧洲资本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必然会对英德两国的金融法律制度以及交易规则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如果国内的市场想要参与到欧盟乃至国际的竞争中来,肯定需要将各自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统一到某一个层面上来,因而,英德两国都在为执行欧盟lSD而努力修改自己的法律法规,以创造出共同的“游戏规则”。

区域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本文从创新环境管理的.全新视角提出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环境管理要素,创新环境管理过程及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最后将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应用在国际通讯信息技术创新园(CIIIC)创新环境管理中.

航空维修思想的框架研究

维修对于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航空维修伴随飞机的诞生而出现,伴随航空事业的进步而发展.飞机的维修思想将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设计、制造工艺、产品支援、用户的使用和维修成本,从而最终影响到飞机的竞争力.

社区体育理论框架研究论文

1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动因

1.1从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区体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总体而言,社区体育理论相对地滞后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发展。尽管社区体育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社区体育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推进。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强理论研究,而且己经具备了研究的条件。

1.2.从社区体育面临的问题来看,需要理论说明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体育形态,它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给以理论说明,使之逐步完善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1.3从社区体育发展的态势和走向来看,需要理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框架体系,重视社区体育发展应用性研究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拓宽社区体育发展的学科视野。这种研究对于构建既能反映社区体育的实际,又能指导社区体育研究的社区体育学的构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4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的途径,社区体育将融入小康社会的建设之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搞好社区体育建设,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的重要实践意义。1.5社区体育自身建设与开拓发展需要理论基础不断揭示与深入地认识社区体育理论形成的动因,有利于加快社区体育理论的构建。社区体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内在的动力,又有外在的作用力。其内在的动力是直接萌发社区体育理论形成和促进其孕育、崛起及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外在的作用力则为社区体育理论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催发其胚胎发育成长。同时,外在的作用力又转化为新的内在的动能,促进社区体育理论的创建。

社区体育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亟需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加厚基础,开拓进取。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不断创新理论、技术和方法,拓展社区体育理论的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深度。在社区体育理论研究过程中,亟需对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加以探索研究,

2构建社区体育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原则

2.1基本国情与具体社情相结合的原则社区体育理论研究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理论模式,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城乡基层社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涉及到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行政管理、街区分布、服务系统、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的情况。当然,从实际出发而构建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不拒绝国外的研究成果。

2.2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原则在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构建时,从社区体育所涉及的每项内容做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结构、体育改革、社区变|、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小康社会建设等对社区体育有影响的做宏观的研究。2.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坚持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观点,在对社区体育组织、群体、社区体育制度、社区体育方法等做静态结构分析的同时,又要做动态结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区体育理论的全面性、科学性。

2.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社区体育理论研究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揭示社区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二是研究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为社区体育发展服务,促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进程。

3社区体育理论体系的创建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是指研究社区体育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关系、管理、运行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社区体育的观点理论化和系统化,由六个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但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

3.1社区体育建设理论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的途径。社区体育建设论主要是对社区体育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体育的功能,解决社区体育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重点研究社区体育环境建设、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社区体育文明建设、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等,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计划性等特征。

3.2社区体育基本理论主要是从宏观角度阐述社区体育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方法、指导原则、运行机制等,以及社区体育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是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社区体育性质、特点、功能的高度概括。

3.3社区体育关系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今后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社区体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要继续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必须在工作中处理好社区体育与区域特色的关系、社区体育与社区规划的关系、社区体育与物业管理的关系、社区体育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等几个关系。即社区建设是物资基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发展的动力;政府的主导和投入是活化剂,全民参与是活动的主体。

3.4社区体育发展理论关于社区体育发展有很多理解,认为社区体育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社区体育变|的目的。社区体育是实现一种目的的“方法”,凭藉这种“方法”完成社区体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特定目的。也有人认为社区体育发展由一个个项目计划,即‘方案”构成的,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来的,通过完成这些“方案”来达到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的目标。甚至有人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种“社会运动’,它致力于社区整体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学,涉及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选择和社会理想。131

我们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体育的问题,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加强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培育体育情感、体育人口确立新的体育形态、推动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和小康体育形成的过程。|4]

3.5社区体育模式理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小区的辖区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以自然居住生活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可以从社区体育概念和社区体育发展概念中推断出来。从社区体育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区域模式;从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计划变|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

前两种模式是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模式引申出来的,所以叫存在模式;后四种模式都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所以叫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模式。小康社区体育理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机遇,又为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小康的体育方面实践,首先从社区体育开始的。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

社区体育具有多功能、多维度的社会文化现象,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应以社会评价指标为衡量标准,主要包括资源配备指标、社区体育发展指标、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指标、社区体育社会功能指标等。

4小结

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研究和探讨社区体育的理论体系,有利于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小康体育形成与发展。

英德资本市场监管法律框架比较研究

2.德国

德国资本市场体制与英国不尽相同。德国的金融体系是典型的混业经营模式,银行还涉足证券业,承担一定量的`公司上市、股票承销等活动。1988年,由银行所持的股份已达到整个德国的股票市值的8.1%,而通过银行账户存储的股份更是达到了总量的53.5%。

随着EMU的深化和欧元的启动,德国认识到其全能银行存在着不足之处。越来越多地像英国那样的专业投资银行参与到资本市场的运作中来。与英国不同,德国的银行法显然已经将规范资本市场的内容包含进来了。也只有实行这样的严格监管才能保证德国银行的混业经营能够顺利进行。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也制订了专门调整证券市场的法律,如《有价证券交易法》,是德国为贯彻欧共体关于证券市场方面的一系列指令而制定的管理有价证券交易的法律,立法目的是在加强证券市场运作能力的同时改善对投资的保护。该法设立了联邦有价证券交易监督局作为监督有价证券交易主管机关,于1995年在法兰克福开始工作。

新近,金融市场监管局(BAFin)取代了原先的德国银行监管办公室、德国保险监管办公室和德国证券交易监管办公室。负责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银行和保险的监管。

同时,德国出台了《第四号金融市场促进法》。该法的目的是要消除原先法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根据该法案将对《德国交易法》和《证券交易法》进行修改,以便减少原先这些法律对待衍生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

二、两国相关监管制度比较

1.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

英国法律中有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英国《金融服务法》规定,参与投资业务应当得到批准。批准的机关为四大自律组织(SRO)。金融服务局作为统一的监管机关继承了SIB的权限。该法还规定了10类投资的类别,其中包括了期货与期权等衍生产品。按照英国法律,未经授权从事投资业务是刑事犯罪,最高的处罚可为6个月监禁或5000英镑罚款。如果一个机构未经授权从事投资业务,客户有权取消未清偿合约,并可获得赔偿。

德国法律的市场准入规定体现在《德国银行法》、《有价证券交易法》等法律中。银行也就成为资本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调整对象。在《德国银行法》中,金融机构被区分为两类――信贷机构与金融服务提供者。其中金融服务提供者包括了参与投资的机构。1月,德国颁布了《第四号金融市场促进法》。该法规定,在德国,任何欲从事银行或金融服务的机构都必须得到BAFin的书面批准。

2.关于持续性监管的规定

英国金融服务局对从事投资业务的公司,包括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公司,资本充足率、客户资金、广告营销等各方面进行持续性监管,确保每个公司有足够的资本维持经营,保护客户的资金和资产。金融监管局也有专门针对客户资金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在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进行要求时保护客户的资金不受侵犯,同时也防止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如公司收到客户资金后,必须尽快存入批准的银行,公司还必须至少每25个工作日跟银行核对一次客户资金的头寸。在营销方面,《金融服务法》要求所有的投资广告必须由被授权者发布或批准,不得误导。

在德国,设立金融服务机构除了要获得

[1] [2] [3]

智能电网建设框架及主要建设内容研究

安全与安全管理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韦氏大词典把“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存在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即所谓的“无危则安全,无损则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免除引起个人伤害、疾病或死亡的状态;或是免除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者免除环境危害的状态。库尔曼(A. Kuhlmann)提出,安全科学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引起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减少到可容许的限度内。总的说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由人、机物、环境构成的安全系统无伤害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安全。

而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起步较早。海因里希(H. W. Heinrich)在1929年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当时安全管理思想和经验,但早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围绕着事故做文章,其效果有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专家学者开始从事故后管理开始向事故前的隐患管理转变。从表1所列出的一些专家的观点看,罗云把安全管理对象从事故系统拓展到安全系统,提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但没有对安全管理实质进行解释;Papadakis和陈宝智则把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功能向安全管理进行了移植,强调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功能的一种,具有企业其它管理功能同等的属性,但他们的定义没有反映出安全管理的要素与特征;丹麦标准协会的简化定义,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危险管理,适于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不适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概念的界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简单的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它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海因里希、丹麦标准协会、崔政斌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另一类强调了对安全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Papadakis、罗云、陈宝智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本文倾向于采用后一种安全管理定义,即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和高危险性企业的安全管理定义。

企业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能力是当前企业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专题。以沃纳菲尔特(Wenerfelt,1984)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异质性资源构成了企业能力;哈默尔(1990)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巴顿(1992)提出企业能力的四种尺度,即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王锡秋和席酋民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率和效果的主观条件,是知识、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耦合的结果。这些专家的观点都是从企业基本属性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能力,但都不十分全面。相比而言,德(Day,)对能力(capability)定义更全面:“能力是复杂的技能和累积知识的集合,通过组织程序得到锻炼,能够使企业协调行动,并充分利用它们的资产”。这个定义关注知识与技能,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累积形成了复杂的能力,对企业能力的内涵给出了较全面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即强调能力的技术属性,又强调了能力的管理属性,较为全面。

从企业能力的分类看,能力理论研究先驱克里斯蒂森把企业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企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也有类似的分类(史东明,2002;王毅,2002)。学术界对技术能力的研究多集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领域;对管理能力的研究刚刚兴起,研究领域并不集中,如Mohsin(1999)的研究关注“动态技术管理能力”(dynamic tech- management capability)、Chuang()和Liu(2004)的研究关注“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Shi(2004)的研究关注于“全球会计管理能力”(global account management capability)等。目前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区分尚不明显。王锡秋和席酉民依据波特的价值链的思想,把企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与辅助能力,认为基本能力是企业完成基本活动的能力,辅助能力是企业进行辅助活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可以把技术能力理解为一种基础能力,把管理能力理解为一种辅助能力,它们都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缺一不可。但必须指出,管理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由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以言传的经验知识有机结合而成,在不同的领域,可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所占的比重并不一致,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国内外学者直接针对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还未出现,已有的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安全系统效能、安全管理绩效、安全能力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关注于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Pope和Cresswell(1980)提出通过安全管理来发现系统安全效能的差距,Petersen()、Steen(1996)和经合组织()提出通过管理对系统安全效能进行改善。国内学者在安全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在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更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系统的管理现状综合评价,如陈宝智(1999)关注整个人机环境的现状;徐德蜀等(2004)关注对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马继业等()从企业能力中的资源学派观点出发对安全能力做出了理论探索。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如表3所示。

总的来说,安全管理能力相关研究有两种取向:关注能力的静态特性――能力的构成要素;关注能力的动态特性――能力的动态提升。从“能力”的基本属性看,企业能力是累积的复杂技能和知识的集合,是一种把各种可得到资源“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它们为特定的生产目标服务”的整合能力,它理应同时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属性,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加以考察。

本文界定的安全管理能力概念如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对由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组成的安全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企业通过对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过程逐渐积累了能力,使企业安全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安全管理能力的主体是作为组织而存在的企业,即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基本属性;安全管理能力的载体是由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所构成的企业安全系统,即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对安全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中表现出来的,对其考察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安全管理能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资源,具有动态属性,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对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过程所构建,是在不断地动态形成的,具有动态属性,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潜力。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内涵。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外延

安全管理能力作为一种企业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内容各不相同。关注静态属性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上,各个能力要素的设置上力求尽量要全面反映安全管理现状;关注动态属性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上。事实上,对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认识,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也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的动态改善,而应当将两者相结合。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应同时采用行为指标(activities indicators)与结果指标(outcome indicators)来衡量安全系统管理效能,行为指标可以识别组织是否采取了降低风险的行动,而结果指标则识别组织采取的行动的后果。

本文认为,应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安全系统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的含量,即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这五个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情况;二是安全系统效能改善情况,即安全系统构成因素应当具有动态改善能力。前者关注管理结果,后者关注管理行为。从这两个角度可以构造出安全管理能力的内容。本文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内容包括: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提高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的能力、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能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应综合考察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实现安全系统效能的综合性能的改善。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一般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现状评价,不能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潜力,而利用本文构造的安全管理能力的框架,可以弥补这样的差距。

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体现在:首先,作为对安全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明确安全管理政策的关注要点,为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安全战略提供决策借鉴;其次,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提高对安全资源投入效率,实现企业以最小的安全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绩效,提高企业安全资源投入的优化配置水平;最后,目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管理新体系与新制度,这些新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与原有管理体系与制度存在着一些功能重合与冲突。通过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可以新的安全管理新体系与新制度整合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框架内,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结论

安全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未清晰界定的理论研究缺憾,本文综合归纳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管理、企业能力及安全管理效能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与内容,并对安全管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安全管理能力可以综合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发展潜力,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但本文对安全管理能力的增长路径并没有进行研究,这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

基于Linux内核的Netfilter框架研究

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而城市化的进程虽然使得城市综合发展快速进步,但是城市的弹性能力却相对较弱。我国自从提出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后就特别重视弹性城市的发展,弹性城市的规划是保证城市生命力旺盛的具体表现,因此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指数,我国近几年来特别关注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尤其在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还保留着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了保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自然灾害多发区,一些新城的建设就特别的运用了弹性城市的理念坚实规划的。

[关键词]弹性城市;规划框架;策略

引言

人类出于自觉趋利避害的愿望,都愿意生活在弹性指数较高的城市,一来是这样的城市会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二来是这样的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环境的条件要好一些,且应对灾难的恢复能力也要强一些。我国的人群聚集地就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城市弹性规划选择的重要性,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应变能力强,因此人口密集,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弹性规划比较弱,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政治环境、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人口稀疏,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安定等各项指标的具体表现上,都是弹性指数较高的典型代表。

1、弹性城市概述

1.1弹性城市的含义

弹性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遭遇灾后的恢复能力快,并且偶发的灾难不足以影响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这样的城市一般具有经济能力强、政治环境安静、社会环境和谐的特点,因此城市的承受能力、弹性能力和再造能力都要强一些,这也表现为弹性城市的三个具体阶段。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城市能够自身毫不费力的消化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这就说明城市的承受能力强;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增加大的压力,城市还能够自觉的进行自我调整,应对变化,就说明城市的弹性指数高;当城市面对的变化程度再次加深,外部环境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还能够井然有序的发展,这说明城市具有很强的再造力。弹性城市的三个表现阶段的`应变能力和该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要提升城市的弹性指数,就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抓起,提高城市在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调节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弹性能力增强。

1.2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

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是在它的三个表现阶段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要发展弹性城市,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要遵循多远化发展的原则、模块化经济发展的原则、社会资本的独立性原则、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原则、允许符合性原则、信息渠道畅通性原则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原则。城市弹性能力的提高要遵循以上七条发展规划原则,努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弹性城市的规划框架分析

2.1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建设规划主要以提高城市的应变能力为前提,城市的自然环境应变能力是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从国内弹性城市建设的例子来看,自然环境是影响城市弹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对系统是否发达,是衡量弹性城市的首要条件。如果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系统不完善,将会给城市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提高弹性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变能力就要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从提高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着手改变。城市的自然环境脆弱和城市所处的地形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量如何降低地势和地域气候对于城市的冲击。再分析好影响城市脆弱性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后,就要在规划建设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抗干扰力,按照长远规划的方案有效的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2.2经济环境的脆弱性

我国的经济环境在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以后开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各行各业的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经济好的时候国民经济各方面整体提升,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损失严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无一幸免,这种局势更多的发应在大、中城市,经济危机严重的时候使得各行各业裁员严重,而大、中城市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因此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发应。弹性城市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城市的经济独立性强,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强,而城市的经济独立能力差,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弱。因此在规划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的时候,应该将城市的经济独立指标纳入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综合性的经济发展能够快速的拉动国民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有很大的危险性。城市在发展综合性经济的时候,还要逐渐建立起城市的模块性经济,鼓励企业发展模块性经济。对于有实力发展模块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鼓励政策,以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建立弹性城市的榜样。

2.3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脆弱性

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体现在城市的结构发展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城市的弹性能力强弱和这个城市的人口工作结构有着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能够影响城市弹性能力的强弱。当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中、青年的男性劳动力为主的话就说明城市的社会结构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经济压力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大。相反,城市的劳动力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就小,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

2.4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城市系统综合指数一般比较强,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小,社会发展秩序相对和谐,城市的自然环境抗风险能力也要强,就说明城市的弹性能力强。要避免城市系统的脆弱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城市经济向模块化转变,制定公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城市的公共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公民和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共同努力,降低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3、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弹性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在弹性城市规划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弹性城市。

参考文献

[1]黄晓军,黄馨.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J].城市规划,,39(02):50-56.

近几年互联网的大量普及,软件安全问题开始愈加突显。因为互联网上的病毒和攻击者引起的身份窃取、数据丢失以及一般性的混乱事件已经随处可见。单单第一季度,就有1474个不同的软件脆弱点报告上来,只有64个发布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解决率大约只有4%。应用软件安全将成为信息系统安全的下一个热点。

软件安全一般分为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和操作系统级别的安全性。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包括对数据或业务功能的访问,在预期的安全性情况下,操作者只能访问应用程序的特定功能、有限的数据等。操作系统级别的安全性是确保只有具备系统平台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包括对系统的登录或远程访问。

1.1传统开发方法在安全方面的不足

在传统面向对象项目开发过程中,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设计阶段,由于以类为单位组织建模,因此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软件系统的安全需求。

2)编码阶段,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到类中的思想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软件的模块化,但是有一些数据和方法是特定于应用的,对于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比较少。

3)维护阶段,一般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漏洞再去修补,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作量大。

2.2基于软件工程原理的软件安全性保障框架

本文依据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将软件安全引入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之中。为了开发出安全的应用软件,提出一个软件安全性保障框架,将软件安全保障实施到软件开发的各个模块当中。

该框架具体分为:软件安全需求分析、软件安全设计与编码、软件安全检测与评估、漏洞响应和维护阶段。首先分析软件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了解项目的安全需求,之后再要保证程序设计和编码过程中的安全性,开发完成后对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测和评估,最后进行产品的维护,对产品中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响应和处理。

2.2.1软件安全需求分析

软件安全分析开始于项目开发初期并贯穿于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始终。在完成项目需求分析的同时,也要建立安全需求。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两个任务:

1)软件需求危险分析计划制定

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首先建立软件安全需求定义,确保软件安全需求定义的正确性,然后制定一个危险分析计划。

2)写出初步的软件安全需求文档

安全分析的结果应写成软件安全需求文档,应用到软件需求文档、软件设计文档、软件测试计划、软件维护计划中去。

2.2.2软件安全设计和编码阶段

安全从设计开始。设计阶段如果出了安全问题,那下一步的测试维护工作会更加困难而又低效。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任务:

1)进行软件设计危险分析

明确在设计阶段有哪些安全方面的目标需要达到,识别软件可能会遇到的攻击和一些安全隐患,划出安全边界、哪些数据是比较可信的、哪些输入接口较易成为攻击目标、列出潜在的攻击方式等,确保设计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软件安全设计

进行安全分析之后,还必须进行软件安全设计。设计时要注意尽量降低危险发生率,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要提供警告,危险发生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所额外增加的复杂度。

3)基于编码的软件安全分析

在软件代码编写阶段,也要注意编码过程中是否会引入新的危险,因为编码人员可能会不小心使用一个不安全的函数。除了要求编码人员提高程序质量之外,还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安全编译来提高编码阶段的安全水平。

2.2.3软件安全检测与评估阶段

软件安全性测试是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中的投入要远远小于项目完成后再进行的漏洞修补和安全维护。

安全性测试和普通的功能性测试的测试目的是不同的。软件安全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不会去完成没有预先设计的功能,而且所有预料到的危险已经被消除或减轻。如代码运行过程中系统是不是处于安全的状态,系统运行风险是否可以接受,操作人员的失误包括极端环境在内的各种异常和故障是否被妥当控制,尽可能找到软件中的所有漏洞,减少软件遭到攻击的可能性。

软件的安全检测通常包括一下几个方面:静态检测、动态检测、文档检查、出错处理和异常情况检测。

1)动态检测

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实际执行待测程序,通过分析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变量、内部寄存器等中间结果来检测程序运行时的正确性。

2)静态检测

静态检测是在程序没有运行的情况下,静态分析程序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然后给出相应的测试分析报告。

3)检查文档

检查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中是否有对安全性的设计和描述,对安全性的描述是否和需求一致,还有用户文档是否有安全性注意事项等。

4)出错处理和异常情况检测

保证各种出错和异常情况都被处理,提示给用户的出错信息不会涉及到程序设计的细节,而且软件的异常情况不能导致程序进入不可知的危险情况。

2.4.4漏洞响应和维护阶段

即使我们在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代码编写,以及软件测试过程中都加入了安全因素的`考虑,最终的软件产品还是可能会存在漏洞,所以漏洞响应和维护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软件的维护和跟踪,响应、修复漏洞是很重要的。漏洞发现后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客户的利益不被侵害。这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漏洞响应

发现漏洞,首先通知客户收到漏洞报告,联系相关的开发部门进行技术细节的分析,为漏洞进行风险评估。

2)修复漏洞

开发部门和安全响应部门协商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对修复漏洞的补丁进行严格测试之后对外公布安全补丁,发布安全简报。

3结论

真实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能为开发安全的关键软件提供好的思路。本文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则,对软件安全工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初步的软件安全性保障框架,详细论述了框架各阶段的安全分析工作,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实用的改进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在大量的实际应用中逐步完善成为使用有效的软件安全性保障方案。

参考文献:

[1]软件安全速成课企业系统有多脆弱?[EB/OL].  [2]软件系统的安全必须能够经受住正面的攻击

[3]于东辉.基于面向方面的软件安全框架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4]蔡霞,陈基熊.软件安全及有关技术浅析[J].计算机应用,(11).

[5]崔丹丹,张二峰.软件安全问题初探[J].商场现代化,(2).

[6]余勇,林为民.软件安全开发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5(4).

资源描述框架的形式化表示问题研究

资源描述框架(RDF)正成为语义网技术中首选的数据描述语言,因而在语义网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RDF的形式化表示问题是RDF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RDF形式化表示的各种观点,提出了一种较为完整的RDF图形式化表示框架.

基于Oracle ADF构建WebGIS应用框架研究

Oracle ADF开辟了一个端到端的Java EE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借助于ADF框架,开发人员无需直接处理实施细节就可在不同数据模型上构建应用程序,因此人们更容易理解与掌握Java EE架构内的.各程序组件,实现面向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介绍ADF应用开发架构及各层特点,阐述JSF技术开发的简洁易用的优势,分析ADF架构各层与WebGIS系统结构各层的对应关系,证明采用ADF应用开发架构是方便实现WebGIS应用系统的快捷途径.

靳奉祥,JIN Feng-xiang(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邵飞,SHAO Fei(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张继贤,ZHANG Ji-xian(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集聚经济

论文摘要:竞争力信条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但区域竞争力的含义却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争议。在充分论证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该文以要素禀赋体系为出发点,潜在效益的释放为一个理论支点,集聚经济效益为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可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区域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视角。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的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02):188-196.

[4]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15-31.

[5]Begg I.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 Urban Studies,, 36:795-809.

空间钢支撑框架损伤诊断研究

为诊断空间钢支撑框架的损伤,提出了两阶段损伤诊断法.该方法综合了损伤定位向量法和特征灵敏度分析.推导了空间梁、柱和支撑单元的特征应力计算公式,定义了连接单元的特征应力,推导了模态参数差量对结构模型参数的.一、二阶灵敏度和梁端连接损伤的梁单元刚度矩阵.完成了一个空间钢支撑框架模型损伤诊断试验,模拟了支撑损伤和连接损伤的7种损伤模式.采用力锤激励方式,使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识别模态参数;使用损伤定位向量法判定可能损伤单元,采用二阶特征灵敏度分析确定可能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当杆件或连接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两阶段损伤诊断法能有效诊断损伤.

WTO框架内我国农业保护研究

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入世”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客观上要求中国政府对农业进行切实保护.中国农业只有在政府的积极主动保护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适宜的`保护措施有:对中国农业税费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