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学设计5
- 文档
- 2024-06-27
- 115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病梅馆记》教学设计5,本文共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5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nbs
龚自珍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借梅议政的写法,掌握文章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的特点。
2、 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制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先看一首词(电脑显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通过写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样是写梅,同样也是托梅写志,但这里的“笑梅”却要被换成我们今天要学的“病梅”。
二、整体阅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疑难词句举要与辨析:(电脑显示)
诏:宣告
鬻(y ):卖
遏( ):阻碍
欹(q ):倾斜
解其棕缚:解开
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约束
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
必复之全之:使动用法;使恢复本性,使保全健康的形态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用尽
纵之顺之:使动;放开,使顺着
3、请同学读第一段(教师纠正范读),学生齐读第二段,男生齐读第三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⒈背景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物指梅,那么“志”指什么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熟悉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电脑显示)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政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⒉熟悉背景之后,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 ⑴“梅”、“文人画士”各比喻什么?(显示)
梅―喻人才
文人画士―喻清朝封建统治者。
⑵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
“皆”既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
⑶这段写病梅产生的缘由分几层?
三层
文人画士必知其意但
⑷江浙之梅皆病是由谁造成的?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动词写出他们的罪恶行径的?
有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斫、删、夭、锄、遏、养,这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
小结: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
3、齐读课文三、四段。讨论:
⑴文章用哪些动词写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纵、顺、毁、解、复、全、贮”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⑵第三段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四、.总结:
文章以梅喻人,以文人画士癖好病梅的“标准”以及“夭梅病梅”的事实,影射统治者颠倒黑白的用人标准和扼杀人才的罪行;它以作者决心顶着“诟厉”辟建病梅馆的设想表达努力解除封建束缚的愿望。
板书:
龚自珍
托物言志
病梅 揭露和抨击清朝封建统治者
疗梅 改革政治、要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思考题:
与本文主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初中学过的龚自珍的哪首诗?(请同学背两遍,体会作者的感情)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作业:
找出文中有“以”和“之”的句子,解释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5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来的先知先觉们往往因为其眼光前瞻、洞察敏锐、见解犀利而与浊世格格不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人类意志养成了他们牢骚满腹则“大鸣大放”的锐气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批判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近代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的小品文,去感受时代先驱的文人情怀。
二、作者
龚自珍,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地理、文字、经学。但多次应试不第,38岁中进士,做过校对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48岁辞官南归,在江苏云阳书院讲学。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多表达对腐败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变革社会的急切愿望,是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诗人和散文家。代表作是辞官南归途中又北上迎接后离京的妻儿,沿途所作的绝句315首,概称“己亥杂诗”。其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第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为有名。
三、解读
⑴一读(自由朗读),正音、明句读。
明确: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也
⑵二读(译练结合),解决《优化》夯实基础部分;课后练习第二题。
⑶三读(点名抽读),找各段中心句。
明确: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⑷抽点学生紧扣中心句,概括各段内容,用两个字浓缩。
明确:梅祸贮梅疗梅
⑸什么称之为“祸”?文中指什么事呢?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灾害;江浙之梅被斫正、删密、锄直;愤慨。
⑹今天园艺不就是在修枝裁叶吗?怎么理解“梅祸”呢?
明确:园艺是为了美,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文人画士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自然本性被戕害,个性魅力被磨灭,生命张力被束缚。
⑺从江浙之梅的遭遇中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启悟:梅→人
⑻联系《己亥杂诗》第5首、第125首你觉得“梅”“文人画士”“疗梅”具体指什么呢?
明确:人、人才;束缚人性、扼杀人才的人和制度;复归自由人性、惜护个性人才。
⑼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五、附: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自然本性被戕害
个性魅力被磨灭
生命张力被束缚
梅喻人
复归自由人性
惜护个性人才
【教学理念】
文言文教学应当在简要疏通文意之后,让学生对作品有个整体感知,再由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和作者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触动和喜悦,如此不懈努力下去,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至于字、词、句则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在文本情境中猜测并积累猜测,然后在经验基础上带着学生回顾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结合更多的阅读实践,形成“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梅花之受摧残,含蓄地批评了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扼杀人才的现实,表达了对个性解放的殷切希望,主题与学生所学的《己亥杂诗》相似。本文作为自读课文,除了几个关键字词外,语句比较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鉴于以上分析,我打算在学生结合注释初步感知和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提问和思考,掌握重点字词、探索文章的主题、理解托物言志的妙处、反思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字词、句法知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
2、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并使阅读托物言志类作品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过程与方法:
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导学。学生通过文言诵读,整体感知全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激发学生对人才观的思考。
2、培养学生对文言作品的热爱之情,带着学生一起反思我们的教育,探索应试重
轭之下个性发展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词类活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理解文章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用具】
PPT课件、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诗句,导入新课:
(课前3分钟预备铃时,播放梅花的图片,配有《一剪梅》的歌曲。)(幻灯片1)
(上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梅花的图片,大家能否回忆起以前曾经学过的咏梅的诗句呢?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香扑鼻来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这些诗中的梅花都有什么特点?
(耐寒,坚毅,傲雪,清香,高洁等等品质。)
师:对,在许多文人笔下,梅花要么是乐观坚定的报春使者,要么是纤尘不染的高洁代表,但是今天我们要来接触的这个“梅”在作者龚自珍的笔下展示出的却不是“傲骨”“丰姿”,而是令人心酸的“病梅”!(幻灯片2标题)请大家将课本翻到24课《病梅馆记》。(板书:课题)
二、提出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师:这篇课文的学习啊,我想请大家注意两点,第一,它是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提示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寄托的政治理想。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且也来学一些文言文自读的方法。(幻灯片3教学目标)
三、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扫清词句障碍,读懂文字。
师:早自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听听他在字词的读音上准不准确,句读的停顿上恰不恰当。
(生读课文)(幻灯片4字音和断句)
师: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点评)屏幕上是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有两个比较长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断一断句。
师: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疑难的字词句对你造成了障碍?或者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来解决一些疑难的字词句的?把你的疑问或者经验方法说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如果学生提不出来什么问题,就由老师来设置障碍。)
(一)实词:
1、以欹为美,正者无景;(倾斜)(对称性的结构,联系上下文语境)
2、固也。(本来)(调动积累:人固有一死)
3、使天下之民斫直(用刀斧砍)(掌握新知)
4、明告鬻梅者(卖)(联系成语:买官鬻爵)
5、遏其生气(阻碍)(组词法:遏止、遏制)
6、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根据字形“言”字旁)
7、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设立)(组词法:开辟)
8、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组词法:穷尽)
(二)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怎么样强调一种状态)
1、夭其稚枝夭,使动,使…早死,摧折。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使动,使…弯曲、使…病,损伤。
3、纵之顺之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理顺。
4、必复之全之复,使动,使…复原。
全,使动,使…健全。
(三)虚词: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介,把;目的连词,来。)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
师:在文中“之”出现23次,“以”出现14次,请大家下去后归纳整理这两个字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观点,读通文意。
师:扫清字词障碍之后,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能不能像读现代文一样明白晓畅。
(全班齐读)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这样三个问题进入课文,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的句子。注意寻找关键词。
1、作者笔下的“病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2、“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他们做了什么?
3、对于这些“病梅”,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他又是怎么做的?
明确:1、曲、欹、疏
2、文人画士――(黑手)
告鬻梅者――(帮凶)江浙之梅皆病:斫、养、删、夭、锄、遏
鬻梅者――(杀手)
3、泣之
疗之――纵、顺、毁、埋、解、复、全、辟、
贮之――穷予生之光阴
3、三读课文,探究质疑思考,读透文旨。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新的感悟和发现,读出你的疑问或者感悟,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全班自由读,交流讨论)
师:比如――许多盆景艺术和文人画士笔下都是像文中“病梅”这样的姿态,宋代的林和靖(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什么作者要如此痛心疾首地申讨,又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来“疗梅”?难道作者只是想借此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审梅观吗?“予本非文人画士”,难道作者不算是文人?那么这里的“文人画士”是指的哪些人呢?
能否从“文人画士”“未可明诏大号”的“诏”看出来他们的身份?
师:那么,这篇文章不是就梅写梅,而是有寓意的哟。那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我们要来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看看龚自珍究竟是怎样一位诗人。(知人论世)
(1)龚自珍,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之一。他自幼展露才华,有政治抱负和理想,与林则徐是好友,共同宣扬改良主义,呼唤政治改革,追求个性解放。《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课文主旨相同)
(2)八股文
从注释1可以看出,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后期,而清代对于人才的禁锢是非常严重的。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有了一个法定的文体――八股文。(幻灯片)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如深受其害的代表范进、孔乙己――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均可)
(可见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范进中了举人而发疯,孔乙己贫困潦倒一生还要卖弄自己所谓的文采,这是失意文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3)文字狱
清朝封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小结: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借梅来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这种写法就是――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4、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内蕴,读出感悟。
师:在我们知道了梅是人才之后,整体把握了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看似写梅的文章,字字是泪,字字是血。再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语言饱含情感,很多词语别有滋味,试着在文中找一两处你新发现的字句品一品,读一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明确:如“安得”让我想起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这里,我们又何尝不是看到了一个为了尊重人才、解放人才而甘心受任何打击、甘愿献出自己所有战斗激情的龚自珍呢?
四、小结学习方法: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言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课文,扫清词句障碍,读懂文字。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观点,读通文意。
3、三读课文,探究质疑思考,读透文旨。
4、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内蕴,读出感悟。
在理解文言实词的时候也学会了一些推敲字词的基本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观点,读透文旨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世。当然还有结合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的“瞻前顾后”法。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要做到:学有所得、情有所动、心有所悟。
五、总结:
1000多年前,龚自珍写下这篇《病》,呼唤要尊重人才,解放人才。今天不也流行一句话吗?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掉自己身上的娇气、俗气、怒气、怨气、晦气,多一些骨气、傲气、才气、朝气、浩然正气,做一个意气风发的新青年,做一株迎风傲雪的健康之梅!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一词多义的积累,整理“以”和“之”在文中的含义用法。
2、关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病梅”现象,写一篇评论在随笔本上。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2、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词语, 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龚自珍《己亥杂诗》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龚自珍字_ 代 __ 家 家 先驱者 。
2、正音、明句读。
明确: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也
三、小组讨论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3、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4、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四、学生质疑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
五、课堂练习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恃无恐(sh) 万马齐喑(yng)
B。斫直(zhu)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zh)
C。以梳为美(shū) 明告鬻梅者(y)
D。以欹(q)为美 遏其生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甘受诟厉(辱骂) 明诏大号(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B。遏其生气(阻碍) 夭梅病梅(使动词,使病)
C。斫其正(砍)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
D。以欹为美(倾斜) 明告鬻梅者(卖)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风姿);以欹(畸形)为美,正则无景(景色)
B。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告诉)大号(号召)以绳(用绳捆绑)天下之梅也
C。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删(去掉)密,锄(铲除)正
D。予本非(指责)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辟(开辟)病梅之馆以贮(存放)之
4。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B。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C。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D。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养人才的决心。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6。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纵之顺之
C。必复之全之
D。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六、小结
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龚自珍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七、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不太了解,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应让学生了解清朝文字狱及八股文的危害。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2、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注音
欹qī(倾斜)诏zhào(告诉)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贮zhù(贮藏)鬻(yu)卖
二、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三、写作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配梅花插图,利用触摸区响应并闪烁图标“八股文”和“文字狱”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2)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四、课文简析。
五、简析:
(一)、产生病梅的根源:
1、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
2、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是文人画士的观点──揭示病梅的社会根源。
3、写文人画士的帮闲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最后一句议论──满怀义愤。
(二)、写自己疗梅的决心和行动。
(三)、以感叹作结。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这是很难从正面直接论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都有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时政,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桎梏时,未能认识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试图以个人奋斗来解除封建专制的束缚,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六、具体研习,突破难点
提问:己亥杂诗两首诗(五、一百二十五)所体现的感情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致。一为显示不甘退伏,憧憬未来的献身精神;一为表达变革现实的愿望。
提问:哪一首可为课文作注释?为什么?
明确:第二首。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作者“疗梅”,使天下“病梅…‘复之全之”的呼唤。那么作者这一追求个性解放,强烈要求改革现状的愿望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来的呢?让我们再一次细品文章,从中找出解答。
提问:文章篇名为《病梅馆记》,文中写的又是“病梅”,为何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明确: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寓意深刻。
提问: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还有哪些寓意?
明确:梅,即人才。病梅,喻受摧残的人才。文人画士,喻封建统治阶级。鬻梅者,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提问: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和长势?作者引用“或曰”几句有何作用?为何要说“固也”?
明确:一个皆字,即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丛丛梅林皆生发”“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几句影射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材。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里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入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提问: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与“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真、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提问:“绳梅”“夭梅”“病梅”等一系列举动,“疗梅”的措施和愿望,又各有什么寓意?
明确:夭,象征新生力量遭扼杀;病,象征人才被摧残;绳,象征人才被钳制。夭的结果是病,使天和病的是绳。绳才是文人画士之本意。几个字写出了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扼杀,尤其是“斫、删、夭、锄、遏、养”六个动词的连续运用,更是精当、人木三分地刻画了统治阶级的毒辣手段和邪恶用心。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斫”字揭露了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的钳制。
“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锄”字比喻大量忠良耿直之士遭到清洗。
“遏”字指蛮横地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养”字栩栩如生地勾画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用心。
“疗梅”的措施,表明作者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摧毁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其“愿望”则曲折地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心情,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
(解说:以上有关课文内容的研习的几个问题,既可作连锁式问答,亦可运用投影的形式打出后,分组讨论;亦可运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进行。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七、深入探究,发散思维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作者托物言志,寓意深刻,通过植梅、养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我们知道:知古是为了鉴今,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什么?或者说:学习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请同学们结合现实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解说:1、可结合素质教育来谈。2、不可强求一致,但须言之成理。3、注重鼓励,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点拨)
八、课堂小结
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尖锐地批判,是龚自珍中年以后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无论写什么题材,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从全局着眼,从政治、社会的高度看问题,作客观、公正的对于现实政治、社会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于鸦片战争前夕的《病梅馆记》,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内容的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黄昌龙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借梅的被摧残,揭露和批判清朝统治者束缚人们的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2、揣摩文章用词的精练,如动词“斫、养、夭、删、遏”等。
教学设想:
1、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支持者。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地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本课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思想。
2、学习目标1既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教师宜适当点拨,以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3、教学思路:以探索《病梅馆记》在咏梅佳作中的命题创意为贯穿整个教学的红线,引历代咏梅作品尤其是《山园小梅》作对比,以收到提高与丰富并重的效果。
4、教学时间:50分钟左右。
5、预习要求:浏览课文,疏通生字词,阅读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收集历代咏梅佳作。
6、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CAI课件(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境创设
1、梅,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故以此为题材的佳作众多(仅陆游就有诗词数十篇),请几位同学朗读课后收集到的咏梅佳作(一般涉及到的篇目有:阎肃的歌词《红梅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王安石的《梅花》、林埔的《山园小梅》等)。
2、问题:同是以梅为题材,《病梅馆记》与这些作品相比,有无创新之处?
二、探索研究
1、问题:上述作品同为咏梅之作,但作者选择的构思角度相同么?
⑴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有困难,教师可作下列提示:
作者选择的构思角度并不完全相同。可以从侧重于写“神”还是写“形”这一角度思考。
⑵ 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
侧重于内在精神气质:
*《红梅赞》赞梅之傲视冰霜。梅实际上是革命者的象征。
*《梅花》颂梅不畏严寒的坚贞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暗香”,流露出诗人深深陶醉于自然的情怀。
*《卜算子. 咏梅》极赞梅之清高。梅实际上成了具有高洁品格的诗人自己的化身。
侧重于写外部形态:
*《山园小梅》极力称道被加工过的梅(“病梅” )的'“疏影横斜”。
*《病梅馆记》愤怒抨击自然(常态)之梅被扭曲成了“病梅” 。
2、问题:面对同样的“病梅” ,林逋和龚自珍俩人的看法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
⑴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有困难,教师可作下列提示:
因为俩人审美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园艺美学的角度立意;一个是从人才学的角度立意。
⑵ 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
①从园艺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林逋抓住了梅树姿态的最佳审美点――疏、横、斜,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无怪乎林逋要“以梅为妻”了。但是,一株自然生长的梅树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因为它会长直、长正、长密。那么,为了达到疏、横(曲)、斜(欹)的目的,就需要进行人工的改造――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总之,要的就是这种非自然的“病态美” :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可提示学生在当前生活中寻找例证。)
②从人才学的角度去审视,龚自珍有了不寻常的发现:
自然(常态)之梅:(喻自由发展的人才。)
病梅:(喻被压制、摧残、扼杀的人才。)
病梅者:策划:文人画士(喻清朝统治阶级);传达: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喻帮凶);操作:鬻梅者。
病梅目的:绳天下之梅(喻束缚人的思想,压制、催残人才)。
病梅手段: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动词:斫、养、删、夭、锄、遏,以理解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
病梅结果:江浙之梅皆病(喻人才受害面极广)。
疗梅方法:纵之顺之(毁盆、埋于地、解缚)(喻作者要求个性解放和变革现实的主张)。
3、问题:《病梅馆记》这篇文章,表面上句句说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都是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借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作者为何不直言其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以下为参考答案:
一是显得含蓄,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严酷的思想统治)的不允许。借梅议政,则能较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二是显得生动形象。具体而鲜明的艺术形象更容易感染读者,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托物言志的写法为古今散文所常用,可提示学生联想周敦颐《爱莲说》、陶渊明《归园田居》、茅盾《白杨礼赞》、高尔基《海燕》等文。)
4、问题:《病梅馆记》写于1839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疗梅”的主张能否顺利实现?
⑴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有困难,教师可作下列提示:
可从下面几方面思考:“病梅”的数量;“疗梅”的物质条件;“疗梅”的时间等。
⑵ 教师组织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
此主张不容易实现:
①“病梅”数量巨大,“江宁、杭州、苏州”皆有病梅。
②“疗梅”的物质条件不足。作者虽辟“病梅之馆”,但苦于无“多闲田”,只能“购三百盆”而已。况且作者受权贵歧视和排挤,当时已辞官南归于江苏昆山。
③“疗梅”的时间不足。作者无“多暇日”,即使他的“五年计划”得以完成,也只能疗救三百“病梅”,事实上,作者写此文后两年(1841)就病卒于江苏丹阳书院,时年49岁。
病梅太多,而疗梅之困难也多多,以至于作者不禁“泣之”,发出“呜呼”之叹,然而他不畏艰难、“甘受垢厉”的精神值得称赞,这在当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提示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
5、问题:同《山园小梅》相比,《病梅馆记》创新之处何在?请加以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以下为参考答案:
同样落笔于梅的外形,林逋和龚自珍的着眼点不同,寄托的主观感情就不同。林逋的《山园小梅》极言梅之美,情之切,咏梅抒怀水乳交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王十朋评价: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至此,林逋似已写尽梅花,占尽风情,后人难以突破超越。然而捧读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其立意之新颖独特令人叫绝――梅,不再是园艺意义上的摆设,它成了作者议论时政、发表自己政治主张的载体,以全新的姿态跃上文坛。这种独创,使《病梅馆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咏梅佳作中鲜明的“这一个” ,无怪160多年后的今天,读后仍令人回味无穷!
作业:
1、完成练习二。
2、选做:
①《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都以“人才问题”为话题,但两文的体裁及托物寓意中所托之物有巨大差异。请以“《病梅馆记》与《己亥杂诗》比较谈”为题,写一篇短文。
②以“病梅,你离我们有多远”为题,写一篇随笔。
附:
红梅赞 阎肃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无开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1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
二、 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
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
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
三、设疑导读(提出 思考题)
1、梅的病态表现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
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
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
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
七、研讨问题
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八、收束全课
板书设计 (一)
品梅的标准:曲、欹、疏
病梅的根源 病梅的手段:斫、删、锄 摧残人才
严重的后果: 梅 皆 病
行动:购 盆、辟 馆
疗梅的决心 办法:纵、顺、毁、解… 拯救人才
愿望:穷 其 一 生
板书设计 (二)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
[4]
病梅馆记 教案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版权属于原来所有作者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4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姜华忠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9/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 (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具体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掌握文中“绳、夭、病、复、全”等实词和“以”、“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具体分析课文
1、学生个别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本文的主旨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检测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并完成思考练习一、二。(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移动响应,文本响应,配梅花插图)
3、简介作者。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配作者及梅花插图)
4、写作背景简介。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配梅花插图,利用触摸区响应并闪烁图标“八股文”和“文字狱”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2)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5、具体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义)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
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听全文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 教案教学设计
二十四 病梅馆记
龚自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种梅的`人砍掉直的枝干
绳:名作动(意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删 密, 锄 正, 以夭梅 病梅⑽ 为 业 以求 钱也。
剪去茂密的枝叶 锄掉端正的树身 来使梅弯曲使梅得病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密:形作名 正:形作名 夭:使动用法 病:使动用法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 蠢蠢 求钱之民能以 其智力为也。 有
的 不是(那些)忙忙碌碌地 凭借 做到的 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 之隐⑾明 告 鬻梅者,斫其正,养 其旁 条⑿,
人把 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 的人 培养 横斜的枝条
删其密,夭其稚枝⒀,锄其直,遏 其生气⒁,以求重价: 而 江浙之梅皆病。
嫩 阻碍 生机 高价 因而 都成
夭:使……弯曲,使动用法
文人画士 之祸 之烈 至 此 哉!
为病梅了。 (造成的)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种地步了
第二课时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 完者,既 泣之 三日,乃誓疗 之:
一盆是完好 已经为它们哭了几天 治疗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纵 之 顺 之, 毁其 盆,悉 埋于地,解其棕 缚⒂;以五年
解放它们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 那些 全部 棕绳束缚 用
纵:使动用法使……纵 顺:使动用法,使……顺
为 期,必复之 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⒃,辟
作为期限 让它恢复(本性)让它健全(起来) 辱骂 设
病梅之馆以贮之。
(一个)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呜呼,安 得使予多 暇 日,又多闲田,以广 贮江宁、杭州、苏州之
怎样能 多些空暇时间 大量
病梅,穷 予生 之光阴以疗 梅 也哉!
穷尽 一生 时光 治疗病梅
简析:
一、产生病梅的根源:
1.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
2.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是文人画士的观点──揭示病梅的社会根源。
3.写文人画士的帮闲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最后一句议论──满怀义愤。
二、写自己疗梅的决心和行动。
三、以感叹作结。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这是很难从正面直接论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都有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时政,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桎梏时,未能认识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试图以个人奋斗来解除封建专制的束缚,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
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泣疗贮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5.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
六、熟读
学生熟读成诵。
七、作业
1.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课后练习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重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解下)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本]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本)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根本,基础)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考察,推究)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2.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1.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3.抽查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
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土”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入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为什么采用隐晦的手法?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促进学生理解。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三、鉴赏语言
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语言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主要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本文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几句形成排比,一气呵成地写出了那些人的评梅标准。又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
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学生可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资料】
一、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入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种梅的人砍掉直的枝干
绳:名作动(意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删 密, 锄 正, 以夭梅 病梅⑽ 为 业 以求 钱也。
剪去茂密的枝叶 锄掉端正的树身 来使梅弯曲使梅得病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密:形作名 正:形作名 夭:使动用法 病:使动用法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 蠢蠢 求钱之民能以 其智力为也。 有
的 不是(那些)忙忙碌碌地 凭借 做到的 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 之隐⑾明 告 鬻梅者,斫其正,养 其旁 条⑿,
人把 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 的人 培养 横斜的枝条
删其密,夭其稚枝⒀,锄其直,遏 其生气⒁,以求重价: 而 江浙之梅皆病。
嫩 阻碍 生机 高价 因而 都成
夭:使……弯曲,使动用法
文人画士 之祸 之烈 至 此 哉!
为病梅了。 (造成的)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种地步了
第二课时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 完者,既 泣之 三日,乃誓疗 之:
一盆是完好 已经为它们哭了几天 治疗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纵 之 顺 之, 毁其 盆,悉 埋于地,解其棕 缚⒂;以五年
解放它们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 那些 全部 棕绳束缚 用
纵:使动用法使……纵 顺:使动用法,使……顺
为 期,必复之 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⒃,辟
作为期限 让它恢复(本性)让它健全(起来) 辱骂 设
(一个)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呜呼,安 得使予多 暇 日,又多闲田,以广&nb
龚自珍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 理解文言词语“以”、 “则”、 “之”、“其”、“夭”、“病”、“泣”、“顺”。
3.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