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高二选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高二选修),本文共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高二选修)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压缩”与“扩展”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高考相关题型,进一步理解“压缩”与“扩展”的试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

1、“摘要”和“提要”的异同;

2、“强化”与“阐释”的方法。

【教学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故事,大智慧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这班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都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命令这班学者继续钻研。两个月内,学者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一张纸呈上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日后都真正奉行这宝贵的经验,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奖赏了这班学者。

原来纸上只写了一句话:                           。

二、自主学习

(一)阅读“知识导引”和“例文借鉴”两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压缩”?

2、“摘要”与“提要”的异同是什么?

(二)技 法 点 拨

语段的压缩

1.消息类压缩

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其常见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开头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概述信息的核心内容或事实的主要部分。主体部分则具体交待事件的始末。对于消息类的压缩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一些背景材料压缩时常常舍弃。

2.说明类语段的压缩

(1)说明性的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抓住说明的中心及特点;

(2)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

(3)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连贯,各语段的压缩不能随便改变原文的句间关系。

3.描述类压缩

描述性材料的压缩,首先要关注材料所描述的主体,描写的方法和手段,变复杂的故事为简单的事例,变生动形象的内容为简洁朴素,概括出材料的事实即可。

4.议论类压缩

对议论类的材料的压缩要注意:

(1)提炼观点 要根据语段的层次结构、句间关系等,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抓中心句 议论性的语段一般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议论,要把握材料的议论中心,首先要找出材料的中心句。

(3)提取关键词语 要注意摘选文中关键的词语,灵活地加以缀合。

(4)概括内容 要求在整体阅读、把握中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三、压缩题型实战训练

1、给短文拟标题

读下列一条消息,然后为这条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为了迎接新千年,新加坡邮政局决定发行两套千年纪念邮票。邮票的发行日期为12月31日和1月1日,邮政局还设计一个特别的邮戳加盖在上面。第一套邮票为10枚,分别用来代表本世纪以来新加坡的取得的10大历史性成就。另外4枚,用来表达新加坡人对下一个千年的期望。这4枚邮票分别代表信息产业、文化艺术、传统文化和全球化。

2、用一句话提炼短文信息

读下列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得多于30字。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实习生刘莉记者郑琳)北京市人事局日前对接收高中毕业生留京出台了新的措施,对过去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介绍说,调整的目的是增加吸引外地人才的竞争力,措施共有四条。

一、对北京市各用人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和获得省部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的本科毕业生不再作专业和数量的限制。此外,为了避免引进人才专业重复,根据去年年底对北京人才专业需求状况的调查,确定了四五十个专业作为人才引进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等工科专业。

二、对地处北京远郊区县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放宽专业限制,允许在划定的紧缺范围之外,接收本地区急需专业的毕业生。

三、对于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生不作数量限制。

四、接收非外语专业毕业生,要求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规定)。

据了解,在此次调整的基础上,北京市对高校毕业生进京的原来两条规定仍然存在,即:一、引进生源基本上来自部委院校,一般不要地方省市级院校的生源;二、专业对口。

3、用一段话概括短文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不得超过50字)。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王林,热爱自己的美术教育事业。他在某省矿务局一中任教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注重培养和训练对绘画有兴趣的学生。经他精心辅导3年的该校高中美术小组的9名学生,在今年高校艺术类的.考试中专业成绩全部过线,其中有5名考入省艺术高校,3名被中国矿业大学美术专业录取。

4、对一篇文章进行压缩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写出“内容摘要”。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精神素质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奉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第2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导引”和“例文借鉴”两部分内容

(一)学生阅读并思考:

1、什么是“扩展”?

2、什么是“强化”与“阐释”?

(二)技法点拨

语段的扩展

1.素材拓展法

素材拓展法就是根据文章的需要对素材适当取舍,并恰当展开。首先将素材中最能表达观点的内容加以渲染,运用细节描写或修辞加以强化,从而更鲜明地突出中心;其次在选取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进行类比或对比,进一步拓展素材,使文章内容丰富,议论有理有据。

2.形象丰满法

形象丰满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细致地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形象,更能表现主题,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三、扩展题型实战演练

1、议论性文字的扩展

例:读下面所提供的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使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严谨。

中学生常喜欢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为自己的言行作注解,这当然正确的。然而,君知否,            bsp;

2、散文性文字的扩展

【例1】 据画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三句话,分别写“小草、风、树”。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小草,有风,有树……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

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水流里藏着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

A、城市的路平直而宽阔

B、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3、词语(成语)连话

用下列词语(成语)联成一段话,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急功近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程似锦   无奈   从长计议

4、短文扩写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将其扩写为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说。

《父爱深深》

辍学打工回家,父亲没有问我挣多少钱。

父亲皱着眉头,看着我那渐显发霉的课本都摊在地上,慢慢蹲下身子,轻轻用手把课本捧起,然后用衣袖拭干书上的水迹霉斑,无声地将书放到我的手中。

哦,父亲,我的至爱!

付勇

《庖丁解牛》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作家介绍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二)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三)文言知识梳理

1.识记注音

庖(    )丁   p(    )  砉(    )然向(     )然   d(    )然  大U(    )

莫不中(    )音   肯綮(    )   大L(    )   硎(    )   大S(    )

怵(    )然  更(    )刀   f(    )然

2.参照译文,解释文中括号前词语

庖丁为(    )文惠君解(     )牛。手之(    )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p(    ),砉然向(    )然,奏(    )刀d然,莫(    )不中(    )音。合(    )于(   )《桑林》之(    )舞,乃中(    )《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    )至此乎?”

庖丁释(    )刀对曰:“臣之(    )所好者,道(    )也;进(    )乎(    )技矣。始(    )臣之(    )解牛之(    )时,所见无非(    )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    )今之时,臣以(    )神(    )遇(    )而(    )不以目视,官知(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批(    )大S(    ),导(    )大U,因(    )其固然(    ),技(    )经肯綮之(    )未尝(    ),而(    )况大L乎!良(     )庖岁(    )更(    )刀,割也;族(    )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    )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    )刀刃若(    )新(    )发(    )于(    )硎。彼(    )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以(    )无厚入有间,恢恢(    )乎(    )其(    )于(    )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     ),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f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     )刀而(    )藏之。”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盖至此乎                         善刀而藏之

4.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依乎天理   天理:             因其固然     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          至于:

所见无非全牛者    无非:

5.指出文中活用字的类型

良庖岁更刀                              以无厚入有间

族庖月更刀

6.辨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视为止,行为迟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解释一词多义

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废先王之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天下土崩瓦解

怀其壁,从径道亡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乎:技盖至此乎?

吾见其难为                                 进乎技矣。

视为止,行为迟                             依乎天理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吾今为之虏已

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合于《桑林》之舞                       然:砉然向然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其固然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

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二.感知文本

1.抄写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

句子:

关键动词:

给人的感受(文中句子):

这说明什么(用两个词语概括):

2.技艺高超的原因

抄写过渡句:

庖丁的观点是(文中句子):                                                      。

解牛的三个阶段(文中句子):                                                   。

这说明什么道理:                                                              。

3.庖丁的人生追求是(文中句子)

4.解牛和养生的联系

“养生”的意思是:                        “ 主”的意思是:

文惠君的道:

庖丁的道:

他们的相似点:

5.小结:

牛体比喻:

刀比喻:

三.课堂练习

1.从词类活用角度,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   岁:名词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动用

C.以无厚入有间    厚:形容词作名词

D.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形容词用作名词

2.下列句式判断错误的是:

A.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B.技经肯綮之未尝    (定语后置)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省略句)

3.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合)

C、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4.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觉)           B、批大s,导大U(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换)

6.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行为)                 B.虽然,每至于族(虽然)

C.依乎天理(天理)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未尝)

7.下列各组句子相同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B.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矣                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C.而刀刃者无厚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吾尝终日而思矣                           常以身翼蔽沛公

8.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9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译: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是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在磨刀石上磨刀刃,像新的一样。

D.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10翻译下列句子

(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

译: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

译: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

(4)臣之所好者,道也

译:

(5)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L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L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L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L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L者美人头,自造门进L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e,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相:辅助

B.自造门进L者,因谢焉          谢:道歉

C.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    矫:假托

D.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竟:竟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君之不杀笑L者           举匏樽以相属

B.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或师焉,或不焉

C.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平原君喜宾客的一组(     )

①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②争相倾以待士

③平原君乃斩笑L者美人头   ④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⑤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⑥于是平原君从之

A.① ④ ⑤   B.① ③ ⑥    C.② ③ ⑥    D.② ④ 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从政期间,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就此位,封地在东武城。

B.平原君没有按请求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是因为他觉得跛足人因一笑就要其妾的命太过分。

C.平原君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并亲自到门上致歉,是为了挽回爱色轻士的影响。

D.在邯郸危急的时刻,李同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国献身,因此,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4分)

译:

(2)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译:

(3)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3分)

译:

16.学习报告:《庖丁解牛》给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

蒋睿

《庖丁解牛》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习惯,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4、体会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重)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庖丁     砉然向然      d然    中音      技盖     技经肯綮

大S    大U     大L    更刀    硎    有间      f然    怵然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乃中经首之会          进乎技矣    依乎天理      批大S

导大U     更刀       新发于硎      如土委地      为之四顾

善哉                 族庖             因其固然

善刀而藏之           每至于族         虽然

合于桑林之舞            手之所触              以神遇

而刀刃新发于硎          合于桑林之舞          是以

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为之四顾

虽然,每至于族,吾视其难为(       ),怵然为(       )戒,视为(      )止,行为(     )迟。

天理  古                 固然    古

今                         今

踌躇满志  古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虽然,每至于族,吾视其难为(       ),怵然为(       )戒,视为(      )止,行为(     )迟。

天理  古                 固然    古

今                         今

踌躇满志  古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3、翻译下列语句。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技经肯綮之未尝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提醒:你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共同进步!

【整体把握】

1、本文的作者庄子,名        ,         时期蒙人,      学派的重要代表。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你能一句话评价下庄子或者庄子的文章吗?

2、请复述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的时候请尽量用到我们刚刚学到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三个成语。

【自主赏析】

1、庄子是怎么描写庖丁解牛之技的.?

2、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游刃有余”这个境界的?

3、庖丁能成为一代名厨,原因是什么?

【拓展延伸】

你或者你身边的同学,有什么方面值得称道的?你能说说他的成功之道吗?

李振华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二、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三、预习导引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     人,     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      、       、     号称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                          。

背景再现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2字音辨识

滟滟( )芳甸( )似霰( )汀上( )纤尘( )纤夫( )皎皎( )浦上( )扁舟( )扁担( )徘徊( )( )砧上( )碣石( )潇湘( )( )

3词语释义

滟滟            芳甸              霰         穷已       但见        扁舟         离人            青枫浦上不胜愁      可怜          徘徊        无限路

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5根据诗意,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

四、预习疑难:

五、课堂学习

1诵读指导

①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

② 再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感

③ 美读课文,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内心情感

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

3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5.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

6欣赏诗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

7 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8鉴赏本诗的情感美: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旨,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首写景诗?其感情基调是积极还是消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0前人认为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看法。

11你喜欢哪一句,结合自己理解,与同学们交流。

12探讨这首诗中“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明月

江水

落花

13作者是如何将景、理、情融为一体的,结合具体诗句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14你对本诗的内容有何评价?学完本诗你有哪些人生感悟?请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六、课外阅读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找出诗歌所写的意象,谈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③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燧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⑤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扫中国大陆便使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的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⑥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梁小麦棉花早已收获;南方的烟雨里,水稻茶叶甘蔗桑叶正在成熟。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1.第②、③段分别描述了落雨的南方和落雪的北方,请简要归纳这两段从哪几个方面对南北方进行比较,并请据此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南方和北方的特点。

2.②、③段罗列了不少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景和物,如“断桥”“桃花”“斗篷”“墓草”等等, 却不直接写人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⑤段写南北气候,寒风暖气来来回回“反攻”“打入”“占领”。联系全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末尾,作者以“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作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叶雅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