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8-17
- 104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反思,本文共12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反思:
通过上节教学,学生已经知道用伏案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并且已经对伏案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方法非常熟悉,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存在问题。但是由于本节的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操作教科书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结论,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过使得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让学生体会:目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实物连结--实验表格--数据分析--反思等完整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1、测量小灯泡和电功率和电阻的实验过程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实验原理区别,实验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否相同。
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最后数据处理过程中,实际功率并不相同,能不能求平均值,在教学过程中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连接电路时开关连接问题、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前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是我参加姬家一中,高陵四中大学区的参赛课题。参赛地点在高陵县姬家一中,为了设计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教学设计。直到比赛前夕,我还在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比赛时,与学生的互动很好,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下面对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做一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进行定量测量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节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在课堂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引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思维冲突中引出本课题。让学生看灯泡,说出它们的瓦数并用生活体验判断60w的灯泡与25w的相比较,哪个会更亮?并出示两个台灯,通过让学生对比两灯泡的亮度,质疑: 60w的灯泡一定比25w的灯泡亮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功率。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时,我先给学生回顾了电阻的公式R=U/I,再复习了电功率的公式P=UI,分析了两个公式的相同点是都有U与I;不同点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测量灯泡的电阻可用伏安法,那么测量电功率也可用伏安法。它们的试验器材,电路图,连接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通过对测量灯泡电阻试验的回顾来展开测量电功率试验教学。
3.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4.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由功率的大小联系到生活中用电器的耗电.让学生意识到节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将试验中出现的电路故障以投影的方式展现,让学生讨论分析解决,教师只提供可能的位置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方面通路、短路和断路的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前置知识铺垫,逐步深入,层层梯进地展开试验探究活动;使得原本没有做过分组试验的学生们很顺利地设计了电路,连接电路,并测出数据,最后还分析数据,总结得出结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本课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1.有些小组仪器使用不太熟练耽误了实验时间;而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损坏了小灯泡,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很多学生的实验失误出现在对电表的使用上,包括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取、数值的读出等,所以练习对电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关键。
2.因为学生的基础薄弱,要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多,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探究,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如何给学生多些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地过程中来?如何多渠道、多方位让学生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这是我课后反思的最多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乐学、会学”,在不断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是电学中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以前的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是对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最后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本节安排了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答案”,从而“能看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安排都能使学生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不同的是,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对操作感兴趣,对于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这两个环节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这节课的问题,举了一些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的例子,很多规律和发明并不是有意去研究得出的,而是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无意得到的,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少的小分明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感觉不好用,有心人发现了才发明出更好用的。同学们如果坚持去分析评估,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不定你们也能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这样激励学生去分析评估。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这样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分析,我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将来的发明家中就会有我们的学生。
第七章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作为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并能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把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根据我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设计了一份自学练习,通过题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容易设计实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在自学环节上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都基本能认真地完成好试卷。由于本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一看到难一点的题目都懒于动笔,所以在试卷的设计上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题目不能设计太难,要有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完成,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试卷也设计了填写实验步骤等题目,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对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教材的安排是通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然后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我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问题上觉得不是很妥当。因为小灯泡在整个实验中,灯丝的温度是不断升高的,所以电阻不断在变化,每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只是一个瞬时电阻值,不能简单用求平均值的方法确定本次实验小灯泡的电阻。我觉得在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下计算出的电阻值才有代表性,才算是小灯泡的电阻。通常情况下用电器的标签上都标有电压和电功率的数据,那都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果要标出小灯泡的电阻,我觉得也应该是额定电阻。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每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只是一个实际电功率。当实际电压等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在对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应该也是要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下计算出的电阻值才是小灯泡的电阻。
以前的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通常是先对欧姆定律进行复习后才引入新课的,我也反复思考是采用一贯的温固而知新的方法还是利用一些新颖的实验引入,最后我却利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截了当,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教学重点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研究之上,诱发学习动机、兴趣和积极性。
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学生表现不是那么积极,课堂显得比较沉闷。这可能是由于我在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所以效果不是那么理想。以后在分组讨论前应让学生先思考一下,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后再互相交流看法,使彼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另外在教学语言方面我要加强锻炼,只有教师良好的引导语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得提高。由于实验的所限,学生实验时所用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课堂时间没安排好,造成了最后结课的时候显得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有实验的课堂中对于时间的安排要加强。
总之,物理教学中要求我们反思的层面是很多的,我们应在新课堂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的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于合理。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过程方法: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下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泡(2.5V 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
要求
亮度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1
U=U额
2
U>U额
3
U
【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师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辅导
[1] [2] 下一页
师生讨论
学生讨论
明确实验的目的
提供、启发设计的思路
这些问题既可以提前通过讨论解决,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可以结合本实验给出,但告诉学生主要的框架即可,不能太详细
小结
这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学习测电功率的方法,感受实际电压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间的关系。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完成本次的实验报告。
教
学
流
程
板
书
设
计
学习难点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与
媒体
三个人为一组,每组配有: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如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呢?上课我们学过了哪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根据什么公式进行测量、计算的?
【提出问题】怎么测电功率?
【方案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
【方案2】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应该用第二种办法测。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师〗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小灯泡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它的电功率叫什么功率,你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
(一)【测量要求】(3min)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测哪些功率有代表性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类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对电功率的测量
为测量什么做好铺垫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二)【设计实验】(6min)
1.要使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
2.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该如何设计电路图?
3.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
4.要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
5.怎样知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看谁?通过谁来调节?
(三)【进行实验】(25min)
强调几个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
3.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四)【分析论证】(3min)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小灯泡发光的功率分别是多大?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评估】(3min)
1.你的实验数据和现象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在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2.你通过实验,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交流】(2min)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
一、实验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设计实验
四、记录数值
次数
要求
亮度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1
U=U额
2
上一页 [1] [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1)在前面做过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参考它的思路,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
(3)小灯泡上面如果标有额定功率,所标额定功率与通过P=UI测量出来的电功率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它们又是不一致的?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P=UI
2、实验设计的思路:由实验原理可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只需用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压U,用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流I,即可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功率值。因为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灯泡的功率,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还要用一个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也改变了通过灯泡的电流,从而达到改变小灯泡功率的目的。
3、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进行实验】
1、如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变阻器值调到最大。(在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情况下,注意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数值,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的1.2倍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5、整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物理量
灯泡规格小灯泡两端电压U/V通过灯丝的电流I/A小灯泡的电功率P/W灯泡发光情况
2.5V
3.8V
电压(V)电流(A)电功率(W)灯泡发光情况
U=U额
U>U额
U
【分析和论证】
1、怎样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灯泡的功率?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和比额定电压低时,它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小灯泡的亮度又如何变化?
【评估与交流】
1、反思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2、在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3、小组间进行交流,互相找出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发现的新问题,大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小灯泡中的电流,利用公式P=UI计算电功率,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电功率就是额定功率。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又被称为“伏安法”。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下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器材说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其两端电压,因为要测量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所以电路中要接入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恰好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注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太多)。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0.8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计算出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注意: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源电压应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例如,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至少要选两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
(2)电压表的量程应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
(3)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应与小灯泡的电阻差不多,以使调节效果明显。
(4)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进行判断,准确熟练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等于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的和低于额定电压三种条件下发光。尤其在做第二次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太多而烧坏灯泡。
(5)开始连接电路时,要使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6)开始实验前,要检查电路并试触,实验结束,要先断开开关,再整理电路。
分析论证:由公式P=IU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分析比较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大小问题,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与电功率间的关系。
(1)当U实=U额时, P实=P额 ,正常发光
(2)当U实
(3)当U实>U额时,P实>P额,较亮
实验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实验拓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用伏安法测电阻两实验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列表对比分析如下: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何不能也求平均值呢?
随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改变,小灯泡的功率也在改变,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不同,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求功率的平均值是没有意义。为了比较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和发光情况,所以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请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要求5分钟完成。
2、用1分钟完成电路图。
3、用此电路可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
二、自学指导(一)。
观察小灯泡,找到它的额定电压。然后在1分钟内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三、自学指导(二)。
在3分钟内测出小灯泡1v电压下和3v电压下的电功率,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
四、自学指导(三)。
刚才我们测量了小灯泡在三种情况下的电压。为了便于比较从而找出规律,你能设计出记录表格,把这些数据填入表格中吗?用3分钟完成。
五、自学指导(四)。
根据你完成的记录表格,你有什么发现?2分钟完成。
六、当堂训练。(同旧学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旧教案)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内容:有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基础,学生能够轻松设计出实验电路。所以本节课尽量在学案的引领下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师要降低干预度,要提供尽量多的练习突破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这个难点。2、教学目标: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通过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并发现其变化的规律;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电器的意识以及节约用电的意识。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策略:
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教学策略:实验数据分析,对症练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教学策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二、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三、教学程序
1、让学生阅读学习目标,阅读完成后举手。
2、教师提问什么是额定功率
3、学生10min内阅读并完成自学指导(一)。
4、教师用2min指导学生完善记录表格。强调超过额定电压下功率测量时的电压。
5、学生1min阅读自学指导(二)。
6、学生9min完成实验。
7、师生共同分析记录表格,发现规律。
8、当堂训练。题目进行个性化设计分3个等次。
四、课堂语言设计
a)学案分四部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1、自学指导2和当堂训练。除了第4部分当堂训练必须独立完成外,其余三部分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b)首先阅读学习目标,完成的'举手。
c)下面10分钟内完成自学指导(一),安排4题和7题板画学生。
d)对7题进行提示:要记录哪些物理量?
e)我们接着在10分钟内完成自学指导二。
f)温馨提示阅读完成的请举手。下面开始实验。
g)完成实验的开始做当堂训练。
h)通过表格记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i)课代表把学案收起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