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我对黑暗的柔情阅读答案
- 文档
- 2024-05-26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迟子建我对黑暗的柔情阅读答案,本文共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我对黑暗的柔情阅读答案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⑾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阅读训练
17、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4分)
答:
18、文章中间④―⑦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答:
19、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4分)
答:
20、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5分)
答:
参考答案:
17、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
18、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量却大(1分)。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2分)。
19、作者被蜜蜂蜇后,开始是因疼痛而懊恼,最后却对蜜蜂产生了感激之情。这是因为①蜜蜂蜇过人自己也就会死,作者认为蜜蜂是勇敢的,这是壮烈的牺牲;②正是由于自己被蜜蜂蜇了,才唤起了疼痛感;③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
20、第一问:因为①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②作者认为黑暗是洁净的,是干干净净的,而人为文明则亵渎了黑暗的圣洁;③正是由于有了黑暗,才能使我们拥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单色调的世界。
第二问:不是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⑾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选自《散文海外版》第2期)
【练习】
17、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4分)
18、文章中间④―⑦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19、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4分)
20、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7、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
18、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量却大(1分)。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2分)。
19、作者被蜜蜂蜇后,开始是因疼痛而懊恼,最后却对蜜蜂产生了感激之情。这是因为①蜜蜂蜇过人自己也就会死,作者认为蜜蜂是勇敢的,这是壮烈的牺牲;②正是由于自己被蜜蜂蜇了,才唤起了疼痛感;③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
20、第一问:因为①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②作者认为黑暗是洁净的,是干干净净的,而人为文明则亵渎了黑暗的圣洁;③正是由于有了黑暗,才能使我们拥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单色调的世界。第二问:不是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看了这篇迟子建的文章,我童年的记忆仿佛又活了过来。看了这篇迟子建的文章,我童年的记忆仿佛又活了过来。
自小我就爱听雨,尤其是在午夜,雨点滴滴答答扣着窗台窗台的声音又在不停自小我就爱听雨,尤其是在午夜,雨点滴滴答答扣着窗台的声音又在不停地扣着我的心弦还记得,我房间窗外曾有一个放花盆的台子,心弦,地扣着我的心弦,还记得,我房间窗外曾有一个放花盆的台子,上面放着父亲最爱的仙人掌,父亲总说人也要像仙人掌声一样耐得住苦难的折磨道理没错,总说人也要像仙人掌声一样耐得住苦难的折磨,最爱的仙人掌,父亲总说人也要像仙人掌声一样耐得住苦难的折磨,道理没错,可在这里,一到夏天阴雨不断,恐怕它没受什么苦难,可在这里,一到夏天阴雨不断,恐怕它没受什么苦难,而是跟随我一样快活地享受着夜雨吧!享受着夜雨吧!
每到夜晚来临,我总是竖着耳朵像雷达一样搜索着夜雨的声音,搜索着夜雨的声音每到夜晚来临,我总是竖着耳朵像雷达一样搜索着夜雨的声音,每当它轻轻地扣着窗弦,我便兴奋的打开窗户,它又像见了老朋友一样热情的钻入我见了老朋友一样,轻地扣着窗弦,我便兴奋的打开窗户,它又像见了老朋友一样,热情的钻入我的怀抱,身后还卷着一小阵甜甜的风。身后还卷着一小阵甜甜的风。
夜晚,是看不见夜雨来时的模样,夜晚,是看不见夜雨来时的模样,只有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告诉我它正在欢快地舞蹈,台上仙人掌叶片在房内灯光照射下看得真切,你看,快地舞蹈,台上仙人掌叶片在房内灯光照射下看得真切,你看,叶片随着夜雨舞步一下两下打着拍子,不错,它分明是快活地,可能是夜雨它跳得兴起了,舞步一下两下打着拍子,不错,它分明是快活地,可能是夜雨它跳得兴起了,更多地同伴加入起来,声音变得越来越响,越来越杂乱,更多地同伴加入起来,声音变得越来越响,越来越杂乱,好多雨滴被同伴挤得跌进了的房间,又懒洋洋地躺下不肯动了,天空好像被这些调皮地家伙惹怒,跌进了的房间,又懒洋洋地躺下不肯动了,天空好像被这些调皮地家伙惹怒,脸又黑了,我看得越来越不真切。脸又黑了,结果,我看得越来越不真切。突然,脚步声停了,遗憾地想,它们走得太快了,天空的脸色好了一点,突然,脚步声停了,我遗憾地想,它们走得太快了,天空的脸色好了一点,变得明亮了点,望着纯净的夜空好似世间一切杂质都被调皮地面雨滴挤走了,纯净的夜空,变得明亮了点,望着纯净的夜空,好似世间一切杂质都被调皮地面雨滴挤走了,我想,世间最原始,最简单,最美丽的一瞬间只在这一刻吧!我想,世间最原始,最简单,最美丽的一瞬间只在这一刻吧!不远处,总是有灯光驱散着这开始,不远处,总是有灯光驱散着这开始,然后乐此不疲地制造所谓的繁华与热夜雨的舞对于那里可能是一种搔扰,可对于爱听雨的我来说来说。
闹,夜雨的舞对于那里可能是一种搔扰,可对于爱听雨的我来说,那儿的热闹反而是对夜雨的搔扰。反而是对夜雨的搔扰。如今,那儿的灯火把这里一并点亮了,窗前花台也拆了,如今,那儿的灯火把这里一并点亮了,窗前花台也拆了,就算到了夏夜小雨滴也只是偶尔路过我的窗前,却不再停留了,想必是少了打拍子的观众,雨滴也只是偶尔路过我的窗前,却不再停留了,想必是少了打拍子的观众,跳得不尽兴吧!不过,在这片灯光照不到的地方,他们一定跳得欢快,想到这,得不尽兴吧!不过,在这片灯光照不到的地方,他们一定跳得欢快。
想到这,我总是合上窗子坐下来,闭着眼,认真地倾听着早已我总是合上窗子坐下来,闭着眼,认真地倾听着早已藏进心房里的小家伙们发出的滴答声。出的滴答声。
迟子建散文我对黑暗的柔情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的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蛰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作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
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的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她依然是她,那个有着北国印记和纯真心灵的女子,那个生性隐忍、对文字一往情深的文科生。用她的笔,用她的心,细细讲述过往,慢慢点画文思。
总觉得读她的文字,需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真切地走进她的世界。而一旦静下心来读她,便会爱上那种朴素的文字之美。此前,我喜欢读婉约优美的文章,如余秋雨的华丽,赵丽宏的典雅,董桥的诗意,筱敏的深邃,张晓风的柔情……都是令我着迷的。而今,读迟子建的文字,感受到的是别样的文采飞扬。
她笔下的自然风物,草木虫鱼,雾雨雷电,皎月云彩,如此种种,司空见惯,却另有风味。她仔细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启发我们重新关注身边的一景一物。
她写乡土情怀,风俗人情,写她对故乡的记忆。从北方的盐、故乡的吃食,到土豆、豆腐、油茶面儿,到冰灯、采山等,无不体现出她对淳朴民风的眷恋。
她也长于描绘古香古色的历史遗迹,在苍茫的天地间抒发自己睹物伤怀的悲情。坐在鲁镇的乌篷船里,站在兵马俑面前,泡在日本的露天温泉,穿过尼亚加拉大瀑布,到周庄品一盏香茗,于丽江听一曲古琴……
在创作特点上,她于平淡之中显韵致,于朴实之中显文采。初读时如同听一位可亲的.女子娓娓讲述她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叙述性的语句较为平实。而文中的思考和结尾处的点睛之笔则是升华之处。她文辞多变却不拗口,读来可体会到“另一种华美”:多用排比,句式整齐,较有气势。
在作客观事实性的简笔介绍,引入个人生活经历时,她常会有一种纯真美好的愿景,甚至幻梦——其实,我相信,如同诗人内心如孩童一般,作家们也应该有一种纯真的诗意和浪漫。她在滚滚黄沙之中,思绪飘扬至无垠的黄土高坡,域外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不经意间与思绪一同飞扬成一粒黄沙……她也想象自己被送入秦始皇兵马俑坑——“满身风尘如泥塑,而那里又是多么缺乏一位裙裾飞扬、长发飘飘的女人与他们相守。”又如,她在丽江边听曲的时候,想象自己化身为唐玄宗《紫微八卦舞》中的美人——“我三十岁了,身材还称得上窈窕,虽然我没有杨贵妃的美貌,但我自信霓裳羽衣加身后,再将秀发高挽,月色中也一样清丽动人。我那样装扮后,我所仰慕的灵魂也许就会引我飞入重霄,让我在银河中舞蹈,在月光中沐浴。”你看,如此天真浪漫的想法,在世俗之人眼里定是十分痴狂的。
迟子建也常常流露出俏皮生动的气息,甚至有点“冷幽默”。保持好奇和年轻的心,写作之源才不会枯竭。例如她在《家常豆腐》里写到自己见到豆腐被制成不同形状,被包装成鸡、鱼、鸭的样子,于是突发奇想,想到把豆腐做成美人的形状,男人们肯定会趋之若鹜。甚至想到如果真有商家看到她的文章后如法炮制出该品种,要记得去她那里申请专利,否则会与之对簿公堂,呵呵……又如:“那些蚊子会络绎不绝地飞来,围着我嗡嗡地叫,我可不想拿自己的血当它们的晚餐。(见《我的世界下雪了》一文)”“《白蛇传》被他的山东口音说成《白啥传》,我要是不高兴了就学他念一句《白啥传》来气他。(《云烟过客》)”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活泼生动的性情使然。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是一颗温柔又俏皮的心。这是她的丰富性所在吧。如此可爱的性情在《阿央白》和《非洲木雕的“根”》当中也可见出。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 “子建 ”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 “子建 ”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 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 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 “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 的情感,因 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我说我》阅读题:
14.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3分)
15.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4分)
答:16.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 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分)
答:17.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2分)
答:18.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分)
《我说我》参考答案:
14. (共3分)叙述(记叙)(1分)。写作者经历(1分)和感悟(1分)(未突出“写作”扣1分)
15. (共4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分)、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1分)、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1分)。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分)。
16. (共5分)用光滑的丝绸涌动(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1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1分)。
17.(共2分)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1分),歌颂人生美好(1分),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18. (共3分)持有朴素的情感(1分),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1分),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1分)。(答“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得1分)
我对黑暗的柔情记叙文阅读答案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蛰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蛰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做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③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奢侈,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有删改)
1.作者被蜜蜂蜇后由此产生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阅读文章,填写表格。(6分)
时间作者的态度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下午蜇后子夜时分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第⑨段加点词语“人为的光明圹和“真正的黑暗”的含义。作者借被蜜蜂所蜇一事,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真正的黑暗:人为的光明: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写蜜蜂及被蜜蜂蜇后的感受和思考,为什么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2分)
4.文中多处句子写了作者被蜜蜂蜇后的疼痛感。试例举一句并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例句:赏析:
答案:
1.(6分)
作者的态度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下午蜇后懊恼,惋惜(1分)①因放生蜜蜂却被蜇,让“我’’疼痛难忍;②蛰过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注定化做尘埃。(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子夜时分感激(1分)①蜜蜂用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②[蜜蜂让“我”关注起黑暗,唤起了“我”对黑暗的柔情。(2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2.真正的黑暗:是洁净的、圣洁的、干干净净的黑暗,是上帝送给我们梦想的温床(2分)。人为的光明:人们在夜晚人为制造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奢侈,是糜烂的光明(2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主张过度浪费,对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奢侈生活的厌恶(1分);崇尚健康洁净的生活,对圣洁(洁净、干干净净)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分)。(意近即可,共6分)
3.①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②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③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4.[示例①]例句: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1分)。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疼痛比作涨潮的海水,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被蜜蜂蜇后的疼痛难忍(1分)。[示例②]例句:病急乱投医,一会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1分)。赏析: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分),以一连串的动作,展现了“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的情态(1分)。(3分,例句1分,赏析2分。只写例句不作赏析不给分)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⑾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原文有删改)
11、作者被蜜蜂蛰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分)
时间 作者态度 产生原因
下午蛰后 ( ① )
惋惜 1.疼痛难忍
2.( ② )
午夜时分 感激 1.唤起了我的疼痛感
2.( ③ )
12、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3分)
13、赏析下面句子:(3分)
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
14、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章中真正的黑暗以及人为光明的理解,并说说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5分)
11. ①懊恼 ②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③唤起我对黑暗的柔情
12.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剧烈疼痛,引发了后文由于疼痛对黑暗的柔情感悟
14.真正的黑暗是洁净的,是上帝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人为的光明是指人们在夜晚人为地制造灯红酒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
13.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被蜜蜂蜇去,夜夜笙歌的奢侈,是糜烂的的光明。作者感情:不主张过度消费,对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奢侈生活的厌恶,她崇尚健康洁净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圣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对黑暗的柔情阅读理解练习答案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⑾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选自《散文海外版》第2期)
17、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4分)
18、文章中间④―⑦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19、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4分)
20、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5分)
答案: 17、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
18、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量却大(1分)。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2分)。
19、作者被蜜蜂蜇后,开始是因疼痛而懊恼,最后却对蜜蜂产生了感激之情。这是因为①蜜蜂蜇过人自己也就会死,作者认为蜜蜂是勇敢的,这是壮烈的牺牲;②正是由于自己被蜜蜂蜇了,才唤起了疼痛感;③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
20、第一问:因为①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②作者认为黑暗是洁净的,是干干净净的,而人为文明则亵渎了黑暗的圣洁;③正是由于有了黑暗,才能使我们拥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单色调的世界。第二问:不是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迟子建《我说我》阅读题附答案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堵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 “子建 ”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 “子建 ”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 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的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 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 “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 的情感,因 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4.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3分)
15.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4分)
答:16.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 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分)
答:17.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2分)
答:18.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分)
答案:
14. (共3分)叙述(记叙)(1分)。写作者经历(1分)和感悟(1分)(未突出“写作”扣1分)
15. (共4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分)、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1分)、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1分)。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分)。
16. (共5分)用光滑的丝绸涌动(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1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1分)。
17.(共2分)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1分),歌颂人生美好(1分),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18. (共3分)持有朴素的情感(1分),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1分),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1分)。(答“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得1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
②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像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③我还记得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趟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④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⑤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⑥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⑦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1)、下列对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篇叙写了关于故乡的山水风情和生活片断,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眷念,情感热烈奔放,感人至深。
B、第①段描写故乡淳朴清新、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清澈的灵魂。
C、第⑤段作者写了自己的梦境,并指出“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这是因为作者从小就对雪花有一种特殊的喜爱,这表现了作者深深的乡恋情结。
D、第⑤段中“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既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叹,也是作者对生命的自省。
E、结尾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又显得情韵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2)从全文看,文章首句有什么作用?并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回到故乡。(6分)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第②段和第③段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流露出作者的消极和悲观情绪,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不少于80字)。(8分)
参考答案:
11(1)AC
(2)①统领全文。下文对景物的描写,对亲人的回忆和抒情都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②作者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故乡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是值得留恋的;二是故乡是作者心灵的理想港湾,故乡的明月是那么的美好,永远给作者以生活的信心;三是故乡有自己的生活足迹,寄寓着作者对亲人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3)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了作者为文的真诚和他的人格魅力。比如第②段,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读者带入心旷神怡、至高无上的优美意境,欣赏了那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浪漫情怀,读来倍感亲切自然。又如第③段,作者叙写了自己与爱人雪地漫步的情景,文笔质朴无华,既营造了苍茫冷寂的氛围,又表现了夫妻的恩爱情深,情真意切,感染力强。
(4)示例一:我同意这种看法。文章所写的“月光”让人感到清冷,“雪花”让人感到冷寂,下了雪的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苍茫、冷冽,意境凄婉孤寂,感情冷静、忧郁、伤感,读后感慨美好易逝,生命无常。全文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悲观情绪。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纵观全文,尽管作者经历了家庭变故(人生的曲折),但她选择了承受,展示了他的坚强和不屈,冷静中透出成熟。作者笔下那月光融融的世界是娇艳妩媚的,下了雪的天空也依然冷艳美丽。作者对故乡的美景、对生活、对写作仍然是一往情深的。文章启示人们,远离家乡与亲人,遭遇对生死与别离,生命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自觉与自强。(言之有理即可)
泥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缄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客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蔓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弭.——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弦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采……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饿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走、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唐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萤如令,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丸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八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采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选自《知识窗))20xx年第3期,选文有改动)
9.文章重在写泥泞,但第①②段却从北方漫长冬季里的雪着笔,为什么?
10.阅读文章②③两段,说说雪的“美丽”和“丑陋”的含义是什么?
11.对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12.文章第⑥段说作者在融雪的季节,走在农贸市场久违的泥泞路上.为什么会陷人另一种怀想?
13.有人说,春日雪后的泥泞脏乱不堪,我讨厌它;有人说,春日雪后的泥泞浑然天成,我喜欢它。你赞成哪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三、文章阅读(32分)
(一)散文(13分)
9.(3分)从雷着笔是为了写初春雷后的泥泞,为后文写泥泞作铺垫。
说明:大意紧扣“铺垫”或“引出下文”方可得分。
10.(2分)美丽:冰清玉洁或“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1分);丑陋:雪融化后呈现出来的乡村自然景象(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1.(3分)①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信息(1分);②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1分);③一个民族经过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2.(3分)①在作者看来,远离了泥泞,就如无根的浮萍,虽然惬意,却倍感失落(1分);②泥泞虽然“肮脏”,即使跋涉艰难,却显得厚重(1分);③泥泞让我们记住了历史和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3.(2分)开放题,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