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 文档
- 2024-08-06
- 130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教案,本文共19篇,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
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教学设想重点: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
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法:
教学准备玻璃管,橡皮膜,液体压强计,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入:固体对接触面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
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
图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图10-9(b)手指会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例:学生举例:
(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
(2)图10-9(c)
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和磁知识点
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2.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5.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全章内容概述:
1.磁场 磁场及磁感线的概念.
2.电生磁 电流周围的磁场及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3.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如何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低电压控制高电压?扬声器是怎样工作的?
4.电动机 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有关因素,电动机的换向器的作用,电动机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5.磁生电 什么情况下磁生电?什么是交流电?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本章内容是电磁的基础,应重视学生的感悟与实验,重视实际利用,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动手动脑来体会:学习物理有用。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探究物理奥秘的方法。
章首图:它是一幅激光图片。它是地磁场使得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飞向地球的两极,与空气中分子原子作用形成绚丽的极光。教师可引导学生齐读章首语,通过阅读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研究磁场的问题中来。
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和磁:第一节 磁场
本节的重点是磁场及磁感线。教材通过从古代历史入手,即中国人利用手中罗盘在公元843年,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导出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让学生通过阅读指南针的发明,来进一步明白指南针的作用。
关于磁现象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虽然对场比较陌生,但对身边有磁场的物体都比较熟悉,尤其对读过小学自然的同学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是复习的性质。教师可通过让学生阅读磁现象有关内容及想想议议来学习。让他们自我阅读、看图填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磁场:教材先给出了磁场定义,接着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探究来研究磁体的磁极,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磁场的方向。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条形磁体的磁场的分布。通过P48 图⒏1-6 ⒏1-7 类比联想找出磁感线分布规律。
地磁场: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不难发现小磁针静止的指向的规律性不易推断出周围有磁场对它的作用,即地磁场教材中明确指出了地理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至于地磁场产生的原因还是一个秘密,还没有满意的结果。教材把希望寄予在同学门身上
磁化:课标中虽没有明确要求,单磁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多见,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探究性的实验,来研究磁化问题,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大致了解到使一根钢针磁化的方法,后面又让学生利用自己自制的磁化钢针制作一个指南针,实验容易成功。这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世界可引导学生阅读。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工作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电压,提供电压需要电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43页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书本第43页第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
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二:磁铁、小车相互吸引
步骤一:请同学观察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吸引磁铁的实验,先验证铁块无磁性.把铁块、磁铁都固定在小车上.
步骤二:手按住固定有磁铁的小车靠近固定有铁块的小车,小车向磁块方向运动过来.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出:在第一步操作中,铁块被磁铁吸过来了.磁铁是施力物体、铁块是受力物体.在第二步操作中,手按住固定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向铁块运动过来.铁块是施力物体、磁铁是受力物体.
演示实验三: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
在学生中找一名同学,让其穿上旱冰鞋用力推桌子,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总结:穿旱冰鞋的同学向后推.
教师对两个实验进行总体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同时成对出现.
引导学生举些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用鸡蛋敲碗边,鸡蛋对碗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碗对鸡蛋的作用,所以鸡蛋就破了.
老师:这些现象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放映幻灯片,举一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实例.
老师: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在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物体发生了形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力的概念,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的作用,也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了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向对方施加了力,也同时受到了对方施加的力的作用,它们同时产生相互作用于对方的力,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即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力学方面的物理学家和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
探究活动
【课 题】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活动流程】
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力的作用效果的网上信息;力的作用效果相关实验记录.
【备 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知道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会做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能力目标
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物理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通过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引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教材具体讲述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给学生如何表示力的三要素.
有关“力的三要素”教学建议
力的三要素是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引出的,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课本中的插图认识力有方向,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可以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亲自动手推门,使学生意识到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也可以让学生感受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体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除了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外还有力的作用点.最后,小结出力的三要素.
有关“力的示意图”教学建议
由于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简单,实际应用的机会多,所以教材中介绍了力的示意图.可通过两种作图的比较,使学生学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师可以把几个力的图示改画成力的示意图,加以对比,让学生领会,并掌握.
有关“力的图示”教学建议
教材一开始讲述了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例如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图.通过这些图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的内容.因此要让学生重视图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
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法,在示范图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个典型的力的图示.
学生在作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图示
教材一开始讲述了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例如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图.通过这些图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的内容.因此要让学生重视图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教师在讲授力的图示时,要用刻度尺、圆规作好示范图例.画力的图示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定标度,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画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选定的标度确定线段的长度,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来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选择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选择.但在同一个受力图上,比例大小应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作图方便,可以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的物体.
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法,在示范图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个典型的力的图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力的示意图
由于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简单,实际应用的机会多,所以教材中介绍了力的示意图,可通过两种作图的比较,使学生学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师可以把力的图示改画为力的示意图,加以对比,让学生领会,并掌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拉力器、弹簧秤、握力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分别让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拉力器伸长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放映幻灯片,内容为排球比赛、马拉车.提出问题:想想看,除了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三要素
指出: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推门.提问:当推力作用在离门轴不同点时,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学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拧螺母,提问该学生有什么感觉.
总结该学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可见,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同学们应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对研究有关力的问题十分重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关力的问题的重要方法——力的图示.
2.力的图示
请同学们观察书上有关力的图示的插图,同学们看完书后,请同学合上书本,老师提问:在力的图示中,用什么来表示力?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老师:回答得很好!我们怎样来画出力的图示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练习.
例题
用5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拉一个小车,请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
教师边讲边画,并要求同学跟着老师在练习本上画,讲述内容的顺序如下.
(1)首先确定受力物体,在这道题里是小车,画出一个方框表示受力物体.(小车)
(2)根据力的大小选定一个标准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应是标准长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数.在这道题中选1个标准长度代表10N,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不能离开受力物体,一般画在表示物体的方框的中心.
(4)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应当等于标准长度的整倍数,在这道题里是5倍.
(5)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以内.
最后形成如图所示完整的图示.
3.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题,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同学讲完后,教师完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些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图示.
用投影打出如下内容的例题
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
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
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确的图示进行讲评,指出同学们作图中的问题.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以及力的示意图.用作图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希望同学们予以足够重视,并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作图的良好习惯.
本节的重点是磁场及磁感线。教材通过从古代历史入手,即中国人利用手中罗盘在公元843年,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导出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让学生通过阅读指南针的发明,来进一步明白指南针的作用。
关于磁现象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虽然对场比较陌生,但对身边有磁场的物体都比较熟悉,尤其对读过小学自然的同学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是复习的性质。教师可通过让学生阅读磁现象有关内容及想想议议来学习。让他们自我阅读、看图填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磁场:教材先给出了磁场定义,接着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探究来研究磁体的磁极,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磁场的方向。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条形磁体的磁场的分布。通过P48 图⒏1-6 ⒏1-7 类比联想找出磁感线分布规律。
地磁场: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不难发现小磁针静止的指向的规律性不易推断出周围有磁场对它的作用,即地磁场教材中明确指出了地理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至于地磁场产生的原因还是一个秘密,还没有满意的结果。教材把希望寄予在同学门身上
磁化:课标中虽没有明确要求,单磁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多见,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探究性的实验,来研究磁化问题,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大致了解到使一根钢针磁化的方法,后面又让学生利用自己自制的磁化钢针制作一个指南针,实验容易成功。这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世界可引导学生阅读。
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2.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5.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全章内容概述:
1.磁场 磁场及磁感线的概念.
2.电生磁 电流周围的磁场及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3.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如何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低电压控制高电压?扬声器是怎样工作的?
4.电动机 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有关因素,电动机的`换向器的作用,电动机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5.磁生电 什么情况下磁生电?什么是交流电?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本章内容是电磁的基础,应重视学生的感悟与实验,重视实际利用,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动手动脑来体会:学习物理有用。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探究物理奥秘的方法。
章首图:它是一幅激光图片。它是地磁场使得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飞向地球的两极,与空气中分子原子作用形成绚丽的极光。教师可引导学生齐读章首语,通过阅读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研究磁场的问题中来。
1-1 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 时】1课时
【教 具】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
【教 法】讲解、实验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下面看
二.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中
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
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
⑺风是怎样形成的?
观看录像:海市蜃楼片段。
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奇怪怎么有两个太阳呢?
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
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活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
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
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二:隔掌吸钉
实验三:摩擦起电
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 实验四:放大镜
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粗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一有趣的事,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111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这个传说真实吗?
实验五: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
实验六:
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
实验七:矿泉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三.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写出你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至少10个,书上没有的)
3.阅读第二节内容,下节讨论
【板书设计】
1-1 走进神奇
1、自然中…
2、生活中…
【反 馈】
1.
1-2 探索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重点难点】了解探索之路
【课 时】1课时
【教 具】录像
【教 法】阅读、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些身边的物理现象
二.新课引入
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从蒸汽机到电的产生,再到信息技术的出现,物理学的研究上出现重大的突破。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三.新课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看图1-14---图1-18及说明,了解古文明
我国古代文明:
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
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看图1-19---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
从蒸汽机到核能发电:17-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人类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类产生了电能,并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进入了应用电能的时代。21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始利用核能发电。
物理与高新技术:现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电脑、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正在迎接着我们。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谈谈人类对自然探索的认识。
【板书设计】
1-2 探索之路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反 馈】
1.
2.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重点难点】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及方法
【课 时】1课时
【教 具】录像
【教 法】阅读、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人类在认识自然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那么什么是物理学(Physics)呢?
二.新课引入
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园地、科学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三.新课
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很多的前进在探索神奇现象的过程,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便 逐渐形成了。
那么什么是物理学呢?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看图1-23-----图1-28
人类科学探究的硕果。
正是由于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不断的探究,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丰富起来。
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巨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贡献最大的应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
看图1-29,了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讲“钟”的故事。
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 ●科学探究环节:
猜想与假设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3、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学生看图1-31-----图1-33阅读后讨论。
问:通过阅读,你们认为科学家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诀窍在哪里?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
【板书设计】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猜想与假设 评估 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个运动的世界:人在林阴道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翱翔;小鸟在树林中飞翔;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整个宇宙的成千上万个星系都在运动。
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这里让学生再列举自己认识的一些运动现象,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举例自己得出:世界是运动的。
二、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充分鼓励学生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音乐、绘画、词汇等。
例如在诗词方面举出他们学过或看过的各种诗句。教师可依据学生说出的一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绝句·登天门山等)。
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学生可能举出得少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古曲《流水》、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国的传统国画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音乐和绘画所表现出的运动情景。
在词汇方面学生可以说出“上升、下落、跑步、转动、飞奔”等。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音乐、绘画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感去体验运动的各种形式。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词汇等,能说出古曲《流水》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能描述绘画中表现运动的各种方式。
三、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能说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女孩站在树的对面静止不动或从同学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等。
学生说出树木是静止的。但教师在这里要激起认知矛盾(或者有学生主动提出矛盾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树木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移动,按理说树木是运动的,但平时我们看起来树木是静止的,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女孩这方面来看,树木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可再展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教师点明:看来判断树木是否静止,是拿树木和女孩自己比较,看树木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 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另一个男孩向女孩走来。问:男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以女孩为参照物,男孩和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说男孩在运动。顺势提出:如果男孩来观察女孩,以男孩为参照物,女孩和他之间的位置在变化吗?可不可以说在男孩看来女孩是运动的?还可不可以认为在男孩看来,树木也是运动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看来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初中物理“光的传播”教学案例设计
教材版本:上海科技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科目:初中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一、理论基础
此案例基于主导—主体(“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即以教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即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两者的结合。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在“传递—接受”教学(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已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学习者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
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
二、基本假设
(一)课标
1.能够说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光源,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光的传播路径,举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的例子,并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解释。
3.能够正确画出光线以及识别常见几种光线图。
4.能够识记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年的概念。
(二)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光学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他们已在小学阶段研究过《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为本课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导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条件
基于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用于展示PPT知识点、图片、习题等。基于便于移动器材的实验环境,用于演示相关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现象与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m/s。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在观察实验中注意收集证据,培养分析、论证、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光学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因此以学生对光的感性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在小学阶段研究过《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影子的产生正是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特点,因此为本课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导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中第一节内容,光的传播,是光学的入门。课本首先展示了四幅图,使学生感受到五光十色的大自然的美丽,教学中还要列举大量和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由这些现象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光是通过怎样路径的传播的?从而点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并让学生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8
播。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节实验探究型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光在同种均匀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路径(光路),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并能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并能对探究的结论有评价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设线性探究模块,努力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物理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节是光学的入门,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得出的,所以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身边的光现象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多观察、多举例、多提问、多发表看法,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引申,让学生步入科学的殿堂,这是教好本节课的关键。此外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合作探究发现物理规律。
(五)媒体选用
1.PPT演示文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所有知识要点以及习题、图片等材料。
2.图片材料:阳光照射大地、夜晚斑驳的灯光、X光片、舞蹈千手观音、日月食现象图等。
3.实验材料: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白板、带有小孔的白纸。
(六)评价设计
1.形成性评价:介绍完光源的定义和分类之后,进行一个随堂小测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讲解完日食的成因,让学生试着讲解月食的成因,考察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2.终结性评价: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设计一套测验题目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四、基本环节
(一)导入
1.引出章题。同学们好!不知大家平常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打雷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那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奇妙的问题来走进新的学习单元——第四章,多彩的光。2.引出新课。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播放PPT相应的图片)由于阳光,大自然才变得如此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灯光给大家带来了光明,茂密的树林也挡不住阳光“直接”的追求,神秘的X光让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人体骨骼。光的世界如此美妙,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来跟我走进多彩的光世界?
(二)讲解
1.引导学生学习光源的概念。
老师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都可以发光?(可能的回答:太阳、通电电灯、蜡烛、手电筒、油灯、萤火虫)同学们很聪明,知道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那么这些会发光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它们都能发光),嗯,的确,它们都可以发光。我们给这些能发光的物体起个名字:光源。光源就是能够发光的物体。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见了这个发光体。
2.引导学生学习光源的分类。
刚才大家说太阳和蜡烛都能发光,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提示一下,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当我们一觉睡醒时,太阳早已高高挂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蜡烛呢,你想让蜡烛发光,就必须得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点燃它,它不会自动发光。所以,按光源的产生方式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我们再来看一下光源的另一种分类,有句话说太阳出来暖洋洋,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它还带给我们温暖、热量。带给我们热量的光源除了太阳,还有火把、浴室的取暖灯。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夏天的夜晚去捉萤火虫时的欢乐?萤火虫它也可以发光,但它却不能给我们带来温暖。所以根据发光原理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我们还知道,萤火虫它是有生命的,而太阳是无生命的,所以我们又可以根据光源是否有生命,将其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光源。
3.进行随堂小测验强化对光源定义的掌握。
下面我们来做个随堂小测验: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可见这个
题目是考察大家对光源定义的把握。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
4.引导学生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了解了光源,我们再来研究下光的传播。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1)(打开手电筒,照射到教室后面墙壁)请大家观察一下,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现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打开手电筒,照射到水里),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现象: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刚才第一个实验我们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第二个实验表明光在水中也沿直线传播,空气和水都是均匀并且透明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光的传播特点:光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经研究发现,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我们无法进行演示。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组织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
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应用呢?这是考试的一个重难点,请大家注意下。我们先来看下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趣味手影:请大家观察一下当我站在这里,在电子白板后面出现了什么?(影子)对,影子,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观察一下,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2)小孔成像。这个实验我来请同学一起来完成。(请两位同学做)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看蜡烛的火焰通过纸孔投射在白纸上是什么形状?我们来总结下实验结果,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轮廓和物体的轮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是圆的、方的、三角的都可以,但必须足够小。
(3)光沿直线传播还能解释什么现象呢?大家有没有看过月食?自然界中有不少神奇的现象都与光的传播特点有关,比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播放PPT日食的图片)。我们来看下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播放PPT月食的图片)这幅图呢是月食的成因,刚我我给大家分析了日食的成因,现在根据我的思路,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分析下月食的成因?答案: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二、能力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高维空间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想像的。所以,教学重点是文章内容,而不是相关科学知识。相关知识教师有所了解,能帮助教学课文即可,不必教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二、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刨根究底(páo)撒手人寰(huán)湮没(yán)惊诧(chà)
栅栏(zhà)畏葸不前(xǐ)五彩斑斓(lán)目眩(xuàn)
鄙视(bǐ)冷嘲热讽(fěng)杜撰(zhuàn)怪诞(dàn)
2.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题记的种类及本文题记的作用:
明确:题记的种类包括:阐发式、诠释题目式、点明题旨式、总领全文式、设喻寓理式本文题记的作用:提示下文是在介绍有关科学的观点
4.本文的基本结构
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
结构如图:
童年[2-14节]
青年[15-18节]
(成年)[1节,总纲]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2-11]实验[15-18]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理论)[12-14]
5.本文的基本内容
①人人都对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寻求自然的“谜底”,但是大多数人一般直接探寻自然本身,而作者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
②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动人心”,是因为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③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由①②到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2.【提问】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明确】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3)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3.【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4.【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5.【提问】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时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对爱因斯坦未竟的向往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勾画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6.【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明确】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7.【提问】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物理学知识:
(1)统一场论
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将我们的宇宙结合起来的力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物理学家运用量子力学,已经把后三种力统一起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他的学生米尔斯提出杨一米尔斯场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被称为“标准模型”。但是这一理论因为计算繁复无比而让人头疼),但是引力仍然游离在外。爱因斯坦毕终生之力想寻求四种力的统一,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最终也没有实现。
(2)高维空间
现代理论物理学认为,统一四种力的前景,在于高维空间(如十维或更高)理论的确立。比如对于古人来讲,风暴是怎样产生的,风暴会袭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袭来,什么时候结束,他们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从近似于二维平面的角度来观察,即使有简单的预报,也都是靠经验来推测的。现在有了气象卫星,从太空这样三维角度观察地球,在地面上看来神秘莫测的风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准地预报风暴的动向。同样,理论物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四维(空间三维加上时间)理论太“小”,不能解释宇宙中的四种力。当他们超越四维而在更高维(如十维或更高)中寻求统一这四种力时,就能得到一种简单、漂亮的解决模型(科学家认为宇宙应该是简单、合谐的)。
高维空间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十维宇宙分解成四维宇宙和六维宇宙,四维宇宙暴胀,经过近一百五十亿年,演变成今天我们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后10-35秒,大统一力分开。但是高维空间理论很难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因为要模拟当时的环境,需要的能量太大,根本无法做到,所以现在高维空间理论只能是“理论”。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课时:1课时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
请学生看课本图7—4“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教材121页上的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8“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
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讲台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7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
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三、布置作业
1、小结:你学到了什么?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学目标: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
重点:
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会正确使用量筒
难点:
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操作过程。
教具:
托盘天平附砝码一套量筒1个(规格不同)量杯1个烧杯水木块等
教法:
阅读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学生:
1什么是质量,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基本属性?(学生回答)
2.据学生回答:那么用什么测物体的质量呢?(学生回答)问天平的构造怎样?一(引入新课):
那么如何使用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二(讲授新课):
(一)学会使用天平:
1.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使用其一产品时应先阅读它的说明书,而课本123页有托盘天
平使用说明,同学们阅读一下,然后与同学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学生阅读、讨论)之后提问: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呢?(学生回答)
2.教师板书
使用天平
保养
强调注意事项,提问:为什么要做到“物左码右”?(学生回答)
思考:.若要用这个天平测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应该如何测量?3.如何测量出50ml水的质量?引入量筒或量杯的学习
(二)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
1.要学生观察认识量筒、量杯。
2.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9,7-10图。(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
3. (板书)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量筒使用(3)________________
4.引导学生思考:若要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又不溶于水的小固体,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此种方法叫做“排液法”并要学生学会这种方法。
5.讲解,并变形:
(1)若要测量不则规的、又不溶于水的,并且体积较大的固体,应该如何测量?
(2)若要测量不则规的、又不溶于水的,且飘在水面上的物体,应该如何测量?分析。
(三)课堂练习
1.探究125页作业
2.指导,提示,讲解做题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1.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学生回答。
2.要学生回扣教学目标。
3.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写出。
(五)作业:
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预习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4.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等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1、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板书2]密度的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33、[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符号为kg/m读做
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4、熟悉常见物质的密度:
教材129页。
5、[板书3]密度的应用
小结: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
6、巩固练习:课本130页的习题。
7、作业: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会查密度表,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通过动手实验来掌握测密度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1、密度的理解
2、密度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
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无关系?
二、引导过渡:
问题:1、怎样才能测定密度的大小?
2、用什么测物质质量?
3、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
4、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又该怎样测量?
教师展示;量筒、量杯
讲解:1、用途:用来测液体或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形状:见实物
量程3、观察分度值
单位:ml
31ml=1cm
4、读数;应使视线水平对准液体凹面。
提问;如何用水来测小石块的体积?
查密度表:记住水=1.0×103kg/m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测物质密度可以来判断物质材料
2、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例1]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读作______,意义是______.如果冰的质量是1.8千克,它的体积是_____分米3.如果这块冰全部熔解成水,则它的质量是______,水的体积是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这说明______.
3.填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
B.对同种物质,与m成正比.
C.对同种物质,与V成反比.
D.对不同物质,与m成正比.
(2)一密度为,质量为m的金属块.把它分割成相等的三小块,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为:[ ]
4.例题
3[例2]体积是50厘米的铜球,它的质量是0.4千克.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在其中空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应是多少?
因<铜,故该球是空心的.
0.4千克的铜球其实心部分的体积=0.0449×10-3米3=44.9厘米3.
333V空=V-V铜=50厘米-44.9厘米=5.1厘米.
m铅=铅V=11.3克/厘米3×5.1厘米3=57.63克
m总=m铜+m铅=400克+57.63克=457.63克.
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其他的解法.
5.学生口答
要测定不规则的铝块的密度.所给的器材有:铝块、天平、砝码、玻璃杯、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磁化现象。
教具准备:铜棒、铁棒、铁屑、玻璃板、条形磁体、细线、铁钉.钢针、多媒体课件。
新课引入:播种季节,小明的爸爸有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就是他家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但两种种子在外表面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的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怎么把它们很快分离?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机灵的小明很快利用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就把种子和杂草的种子分离开来?你能说出他是怎么做的吗?其中所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从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几个磁概念
活动1:如图所示为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铜棒,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何将它们区分开?
活动2: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方案的加以补充。
总结:将它们分别靠近磁铁,看能否被吸引,能够被吸引的为铁棒,不能够被吸引的为铜棒。
归纳总结:
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这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归纳总结:
(1)磁体上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磁体上有两个磁极。指北的为北极(N极)、指南的为南极(S极)。
(3)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
知识拓宽: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活动5:教师按照如图所示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交流、讨论所阐明的物理问题。
归纳总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典例剖析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标的是:
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
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
【自主解答】
【方法归纳】(1)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为了判断这个特点,可以用两端和中间部分吸引其它磁性材料进行判断。(2)磁铁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要通过磁铁对磁性材料的作用来反映,这是一种转换法。
探究点二磁化
演示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铁钉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时,两铁钉的一端被吸引,让学生观察两个铁钉的排列情况,试解释这一现象。
演示2:如图所示,AB为一钢针,拿一条形磁铁用图中所示的方式进行摩擦,摩擦后,让其钢针再接触铁屑,观察实验现象?解释这一现象。钢针如果是磁体,能否判断出它的磁极?
:小组之间讨论、交流,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同意见的小组,再补充阐明。
归纳总结:
(1)当铁钉靠近磁铁时,铁钉会在磁铁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被磁化后的铁钉,其上端均为S极(与磁铁的N极异名),则下端均为N极,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所以就会张开。
(2)拿磁体的N极在钢针上从左向右摩擦,相当于把部分小磁元方向调整至最终被N极吸引的方向,B应为S极,A是N极。
归纳总结:
(1)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2)磁化的结果是磁化出异名磁极。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用生活中分种子为问题情景导入,让学生分析原因引入本节磁现象。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通过大量的实验,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在体验、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得出几个磁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通过磁极间的自由组合,和对结论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关于磁性,教师补充除铁以外的钴、镍这些铁磁性物质,使学生认识更完善。常见的磁体采用多媒体展示更形象直观。磁化以两个演示实验导入,让学生采用手边的器材找到使物体的磁性由无到有的方法:接触和靠近磁体或在磁体上沿某一方向摩擦。从演示实验中得出磁化的概念和特点。
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
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初二物理课要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对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有一连串的问号,并且很想知道答案。这并不难,随着学习进程每个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关键是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对!当然是做后者。
开学初,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各学科的课本,初二的学生手中自然就会比初一时多出我们需要的《物理》课本。打开课本,同学们的某些浅显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会通过课前看物理课本而了解上物理课时老师要讲的内容,知道上物理课时,针对所学环节听什么,使学习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通过课中随着老师的引导看物理课本,达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通过课后看物理课本,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同学们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你们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你们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这是解答物理简述题的语言之源。
在我们学习了一些可用数学表达式书写的物理规律之后,同学们会在物理课本中阅读到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这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很好地阅读、细心地反复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良好培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对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提高,书写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2.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强也无法取代学习目标。每位同学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然后理智地确定全学期的总体学习目标,针对物理课各章节的局部学习目标和平时各节课、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是有序而行。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俗话说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学们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一、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二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第2节弹力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或读数时要进行加减修正。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第3节重力
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n。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会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运动的小车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的。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验事实++科学推理得出的,因此(能/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3、牛顿第一定律直接描述:物体在不受力时所处的状态,即状态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间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节二力平衡
1、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指状态和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等于0。归纳为八个字“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改变、不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不变)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没推动),则受到的力都是一对对的力,即受到的这对力方向、大小、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第3节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的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和大小有关系。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3、冰刀与冰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瓶子与手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自行车在地面上滚动,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称为摩擦。共同点:两个物体相互,都产生了力
综上可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
(1)两个物体要相互。
(2)两物体之间发生。
4、磨擦分为、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5、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些和增大(自行车的刹车)。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2)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六、教改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七、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教学参考)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3.1——3.5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8——3.12 电阻(1)
初二下册物理教学计划篇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2、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式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六、课时计划:
第六章:电压电阻 6课时
第七章:欧姆定律 6课时
第八章:电功率 6课时
第九章:电与磁 7课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4课时。
2019初二物理下册公式
1.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动←→静、快←→慢、方向改变)
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 ,符号是 N; 2 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 1N。
6.力的表示法有 2 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
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 2 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
①物体间是否直接;
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 F=kx 其中 F:弹力; 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 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 就是根据这个 原理 制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
①看(量程)
②认(分度值和单位)
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
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 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 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 , [ 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 (f) :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与动摩擦,其中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3)f滑= μN。
其中f滑: 滑动摩擦力; μ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 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 =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 f 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 f 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7.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 定义式 )P=W/t 推导式P=F ·V。单位:瓦(特) ,符号 W 还有千瓦( KW)和兆瓦 (MW) 1 MW=103 KW=106W 1 马力 =735W功率大小的比较和速度大小的比较类似。
18.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既有能量。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都是 J。
理解: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 ,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1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0.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
21.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先分析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然后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其中减小的一种形式的能必定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减少往往伴随这它的势能的增加)
22.杠杆 :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 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
注:
①动力和阻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故分析时,如不能确定动力和阻力时可随意确定 1 个,这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
②力臂是 支点 到力的 作用线 的距离(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③动力和阻力关于支点“ O”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或简记为:同侧异向,异侧同向)
24.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倾斜静止时也叫处于平衡状态 )
25. 杠杆平衡条件: F1L1= F 2L2 或者 F 1/F 2= L 2/ L 1
26. 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L 1>L 2→F1
②L 1F 2 费力省距离 ③L 1= L 2→F1= F 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没有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注:⑴判定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或者做杠杆平衡类问题时,都要通过杠杆的力臂来判定。
为了掌握力臂的关系,最好 先画出杠杆示意图 ,在图中把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来,便于判定。
⑵力臂画法口诀: 一找点 (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 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三作垂线段 (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垂线段的长度即是力臂。
⑶最小动力的求法:
① 先求最大动力臂: a:动力作用点确定了,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
b 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时,应看杠杆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
大动力臂。
② 再画最小动力: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的方向。
27. 滑轮
a.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动滑轮:
①定义: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8.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S=n h 或 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绳子固定端) “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29. 功的原理:
a、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b、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 但人类仍然使用, 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 (滑轮组、斜面)或者可以省距离(钓鱼竿) 、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 F 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 h)
30.机械效率( η):⑴有用功( W 有):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 需要且必须做的功。⑵额外功( W额):人们为了达到目的 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 的功(主要是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功) ⑶总功(W总): W有与 W额的和。 ⑷η= W 有/ W 总× 100%
31. 竖直方向: F=1/n G 总=1/n (G 物+G 动) S=n h
η= W 有/ W 总× 100%=G物 h/FS ×100%=G物/n F × 100%
32. 水平方向 F=1/n f S 绳=n S 物
η= W 有/ W 总× 100%= f S 物/F S 绳× 100%= f/n F ×100%
⑴解滑轮组问题的步骤为:
①先找出绳子段数 n
②再根据方向选择合适的公式
③根据一、一对应关系代入数据即可
⑵ W有指我们的目的者,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所必须克服的功;
⑶ W 总指能量的提供者, 滑轮组要想运动起来的能量是 一定是有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提供的 。
33. η=W有/ W 总× 100%= W有/ W 有+ W 额 × 100%
=G物 h/G物 h+G动 h = G物/ G物+G动(由此可知动滑轮越轻, η越大)
=G物+(G动-G动) /G物+G动=1-G动/G物+G动(由此可知物重越重, η越大)
η= W 有/ W 有+ W 额×100% (由此可知, f 越小, W额越小, η越大)
即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具有可变性 , 反之可以减小机械效率 (在选择题中别忘记控制变量 )。
34. 机械效率永远小于 1(理想机械可以等于 1);机械效率和功率无关。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一、兴趣和坚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讲解。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知识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小学时那样“热烈”,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的简洁美、逻辑美、对称美、统一美等更高层次的魅力就会吸引你欲罢不能,对这一过程同学们应该有思想准备,同时自己要尽快养成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习是个苦差事,三分钟热度人人都有,难在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二、理解和记忆
经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原因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例如“浮力”的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样计算”“为什么物体会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对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记住和说出他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三、主动和独立
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观察和思考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善于观察和思考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就是在做实验之前,听清楚老师讲的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么做,观察什么现象。还要认真思考实验结论、过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处,怎么解决或改进,实验误差来源于哪里如何减小误差等等。长此以往,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五、错题本(好题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到期末考试前,大部分之前学过的内容都忘了,再怎么翻课本也无济于事?每当卷子发下来,总是遗憾地感慨“这题我会啊,怎么考试时就这么马虎?”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事情不是真的遗忘了,而是找不到从大脑中有效提取的路径和线索,这就需要我们建立错题本或者叫好题本,主要记录“易错题”、“难点题”、“典型题”、“好题”,定期或考前翻一翻,一定会大幅有效提升你的考试成绩。
仔细想想,你花了一个多小时去考试,又花了很多时间让老师改卷和听老师讲评,实际上真正对你的学习有意义的只是那丢掉的十分,明白了这一点,你还会轻视错题本吗?错(好)题本使你的复习极具针对性,是物理取得优异成绩的捷径。
学无定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同学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学习方法再好,也要通过自己去实践内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方法对了,坚持就能成功。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