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的教学总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历史的教学总结,本文共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的教学总结

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复习经验总结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

(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

(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

《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如《七下历史书》的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经济开放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4、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1)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2)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3)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4)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5、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错误的要不要全抄,点明错误就可以了,节省考试时间,实在不会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关键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关键词写出来,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创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说“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没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学说。错误:儒家学说。理由:秦始皇没有推行儒家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具体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3)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选取典型材料如《复习与提高》的材料题(又是考试说明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来强化训练。如明治维新图片《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提炼出“派人出国考察”。《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舰的知识》提炼出“聘请外国专家”。

如《八下历史61页表格》小岗村生产队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变化,教师要抓住时间,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材料。

总之,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题。

6、抓时政热点重点复习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平时多关注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从中也可以预测一些中考信息。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高中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设置的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我所教的5个班,学生比较喜爱历史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 。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六、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复习经验总结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

(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

(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

《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如《七下历史书》的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经济开放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4、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1)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2)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辛丑条约》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3)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4)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5、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错误的要不要全抄,点明错误就可以了,节省考试时间,实在不会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关键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关键词写出来,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创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说“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没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学说。错误:儒家学说。理由:秦始皇没有推行儒家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具体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3)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选取典型材料如《复习与提高》的材料题(又是考试说明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来强化训练。如明治维新图片《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提炼出“派人出国考察”。《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舰的知识》提炼出“聘请外国专家”。

如《八下历史61页表格》小岗村生产队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变化,教师要抓住时间,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材料。

总之,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题。

6、抓时政热点重点复习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平时多关注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从中也可以预测一些中考信息。

如(1)、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考试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理解层次,就要重点复习。

由于九年级的历史是中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总结和这一学期的展望。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8、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5、课堂节奏感把握不好,课堂时间分配把握不好,表现出来的是重难点把握不住,时间分配不合理。

三、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

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五、具体做法

1、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还在教学中采用简单的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只能“激”趣了,学生感兴趣我就多讲一些,拓展教材没有的知识,比如,凯撒大帝,矮个军事家拿破仑,华盛顿等。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用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课后也没有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

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

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

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

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

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

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时的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事业,为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三历史课的老师,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复习经验总结如下: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3、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①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②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辛丑条约》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③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④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4、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具体做法:

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②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③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上学期我主要担任初三(4)、(5)、(6)和初一三个班级的教学,回顾上学期的初三教学觉得累但更多的是收获。结合去年的教学实际现做如下的反思总结:

一、集体备课,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提到复习,一般都有三轮:即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我们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基础知识是历史xxx的“本”和“源”,虽然随着中考难度的加强,更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但我和钟老师认为能力的提升还是在于基础的夯实,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我们对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视。因此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提高答题速度和效率,同时在心理上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但由于历史考的内容多,要背要记的更是多,所以在复习时我们更具考纲提炼基础知识,出好复习提纲和默写纸,帮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记忆知识点。在第一轮夯实基础的同时,会出一些配套的练习加强巩固,部分学生可以较好的把握基础,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能还是有难度,到后来不太愿意背、做,所以在第一轮复习后他们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同学应该进一步提炼中考考点,尽量让他们够得到,增加他们的自信。

经过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门准备二轮专题复习。二轮复习我们主要是把出了五章知识线索图,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

大致在练兵考后我们xxx了第三轮的复习,本轮的复习主要模拟xxx和基础穿插进行的。这样就避免了模拟xxx的疲劳也进一步把错题和基础结合起来,巩固基础,提升能力,而且也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我们通常是课上进行模拟联系批改讲评,课后基础背诵,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错题除了讲解题的方法,还和考点联系起来,查漏补缺。

二、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我们会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或者默写,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对于错题也让学生及时订正复习,抽默让学生加深印象。

三、关注中招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考意识。

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考的。

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多留意中考xxx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以上是我在初三教学中的一些反思总结,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提升。

09―7王道芳这学期以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大进步。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初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同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

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

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目前的考试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设置的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要少而精,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又是一年盛夏时,一批学生又离我而去。回首这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感受多多。这学期,本人完成初三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不懈的精神从事着教学工作。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此外我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经常听课,吸取教学经验,以求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上,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课标》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注意以德为本,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循序善诱的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也是一个良心活。20xx年新的《考试说明》下发后,我能够组织全科组教师认真审读,归纳出中考知识要点,不让学生走弯路。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以便取得好成绩。我们《考纲》规定考六册书,五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内容繁杂。但作为老师的我,明白自己的责任之重大,因为我们历史学科课时有限(每周两节课),所以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非常重要。通过一学期努力,尤其是近三个月的“苦战”,克服了授课时间短,复习内容多,复习仓促等诸多问题,学生成绩明显提升,这对我来说是最感欣慰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力求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我相信自己,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许雯

20xx年6月

今学期我担任初三历史教学。初三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也知道应当备学生。因此,每天我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也同时做好“备学生”的工作,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上课时,我坚持课后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制背诵等方式,比如课前的提问,课后的督促检查把关,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成绩。

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让初三历史成绩更上一层楼。

吴少娟

20xx―6―16

回顾历史教学,面对考查内容增加数倍、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势,我努力用最小的负担帮助学生获取最好的成绩。反思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一些做法已成为我们值得珍存的宝贵经验,当然也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说几点成功的经验:

1、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期历史教学,我们历史老师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努力地不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学历史、学好历史,我们基本没有布置过笔头的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占用过除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补课。我们总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个40分钟,通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2、集体备课、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复习计划。

一学期的教学复习工作能顺利完成,有赖于我们对每一个教学复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等问题形成比较明确的计划。老师们虽然分头教学,但目标一致、方法一致,采用的复习提纲、复习卷等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增强了科学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编制了系统复习提纲。

我们两位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研究教材、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数次研讨考试说明,深入领会考试说明中知识点为什么这样选择编排、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例题中透露出哪些命题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习专题对考点重新整合,编制了11张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每个专题配以相应的精选习题。这样在复习中做到了讲、看、读、练的有机整合,每课一个专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复习提纲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中外对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学生视为“法宝”。

4、科学复习,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注重练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要减负,就是要避免题海战,努力让学生做有用的题,学会做题的方法。我们在复习中努力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选编、练习、批阅、讲评、改正。每份练习卷都是在教师大量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而成的。每份练习我们都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避免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实现练习的价值和作用。每次练习教师都认真批阅,都要求学生认真改正,真正弄懂每个题是怎么做的。我们十分重视每一张练习的讲评,决不就题讲题,而是深入探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应该怎么解决、还能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5、搞好补差工作,采用新的方式提高补差效率。集中补差强化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习题得到直观呈现,习题练习、方法指导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学复习过程,也还有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的地方:

1、11张复习提纲当然包罗万象,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我们设想要根据学情、考情进一步去粗取精,让复习提纲更便于使用。

2、早学习的东西遗忘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安排好对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有效复习。

3、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总结可能还不全面,欢迎批评指正。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19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

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经济体:欧盟。的政治体:联合国。

26.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

初三历史复习策略大全

一、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纲为纲,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历史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记忆困难,而教师的授课时数又是有限的。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牢固扎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八种方法:①字头浓缩记忆法。就是将每句话的字头按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字头浓缩法在识记中形成整体知识结构的缩影,特别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清朝世系。可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又如法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浓缩为:“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字头浓缩法简单易学,方便好用,既提高兴趣,又便于记忆。所以在历史知识的记忆中应不拘一格地发挥它的作用。②歌谣记忆法。③地理方位记忆法。④谐音记忆法。⑤特征记忆法。⑥排列顺序记忆法。⑦触点联想记忆法。⑧列表图示记忆法。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九年级的历史是中考毕业会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三、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关于本课,本人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几点:

1、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邦联制等政治体制的概念,但是学生基本相关知识体系和政治学科知识。因此在讲解中需引入必要的政治概念。但坦率的讲,说起容易做起难,就本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大量时间来解释政治概念,不然历史课岂不是变成了政治课了。

2、对内容的处理基本做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本课教学中,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学习宪法内容时,力求做到条理化、简单化。展示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分组精要地将各部分拥有的权力列出来,化繁为简。而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对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需要进行一定的交代,而这部分知识只需一带而过。

3、课程内容问题化,注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问题对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问题化整为零,将问题分解,让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开展讨论活动,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4、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本人设计了谈谈“美国总统的选举过程”的话题,用这些较为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借助参考书目、网上资料等,了解美国政体的一些特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

5、运用示意图、表格和历史图片增加直观性

⑴运用“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说明三权分立的状况;⑵运用表格的形式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这样做可以很好的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直观性,增加趣味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不足之处:

1、对提升学习方法、方式重视不够。本课基本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有活动,但这些活动探究味道仍显不够,启发学生的心灵就更难达到预期效果。就本课来说,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尚缺火候,问题的提出有陷阱意味,等着学生主动去跳。值得重视的是,探究性学习同目前传统的教学实践矛盾,究竟是用新方式改造旧模式还是完全进入新方式的领域,未能很好的转变。

2、从教学重点的制定看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教学设计对教学重点基本分析到位。但具体怎样展开,是对照课本直接找答案,还是由材料来得出答案,单方面的取一点都不合适,设想是让学生结合课本与材料得出。而我们的学生往往抬头看着幻灯片,就忽视了课本,这里教学中更应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课本的时间,如果可能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把一部分内容提前学了,因为总体感觉一堂课时间不够用啊!

3、导入环节的设计值得商榷。设计的一些问题进入学习,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也容易导致学生过于兴奋而跑题,这样就很难顺利进入下面的学习中,因此这里还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4、复习巩固环节是一大败笔。本课如果要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既要留足充裕的时间分析重难点,又要使知识当堂巩固,似乎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本节课只是草草收场,所谓的复习巩固只是形式上布置了一下当堂作业,大部分还要留到学生课后“自觉”完成。

5、“论从史出”做得仍显不够。本课真正意义的史料只有一段。从本课总体上看,学生了解的美国历史基本上是处于较低层次的,感性认识有些单薄,理性认知(政治学科储备)不足,建立在这个桩基上的建筑物是不太稳固的。

如果说,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教师的思维能力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应变能力,诊断、矫正能力,教师如果在这些实践方面的不足,相比教学设计方面,所显示出的问题将会更突出。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点拨仍欠火候。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接话”的能力尚显不足。有时学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没有进行明确的反馈。语言方面有不经慎重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现象,如那么,那么等口语,这还需要教学经验的累积。

当然,从总体上看,本课仍然实现了师生之间比较和谐、自然的交流,课堂教学气氛比较热烈,师生互动比教学设计上体现的还要好。相信:多些教学语言的锤炼,多些教学规范,多些教育机智,继续发扬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注重课堂呼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热烈的课堂氛围。

教学如同电影一样,是缺憾的艺术。应该说,尽善尽美的课是没有的,反思过度有可能造成行为的弱化。所以反思到了一定地步,适可而止,不能追究不完,无穷无尽。一些问题,如果实在暂时想不清楚,不妨搁置,等待今后在实践中有新的收获和体验后加以解决。就本课而言,实际上前面很多论述都不是封闭的,而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后又带出了不少的新问题。但整体设计上,有这么两个问题是笔者的困惑之处,需要说明一下:

1、本课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差、能力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恐怕他们很难理解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邦联制等政治体制的概念。对于这点,笔者认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还大有潜力可挖。

2、本课对华盛顿等重要人物如何来评价,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处理,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作为重点,这实际上等于全盘推翻了原有的教学设计结构,详略因此而不突出。所以只能把它留到以后与其他重要人物一起作为一个研讨专题来讲,可能效果会更好点。

“学海无涯”,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我们自我学习的过程,有效上反思能让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反思不仅是缺点,更多的是优点,缺点固然能使人认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多认识优点,更能使自己增强信心,善于学习(学习自己、学习他人),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