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 文档
- 2024-06-30
- 120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本文共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本人通过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谈谈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育教学的几点探索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践探索;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实用型综合性人才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激发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好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本人结合近几年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从新课程教学实际入手,谈一谈我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1以信息技术需求为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广泛的应用,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上的各行业也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从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主。信息技术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依据,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和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减教学内容。
2创设愉悦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兴趣是初中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好内在动力,无论哪门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只要对此产生了较强的兴趣,他们就会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概念性强,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信息技术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下面谈两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激趣方法。
2.1以物激趣。实物是最形象可观、最具体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有实物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信息技术的组成这一章节时,我提前准备了两台已经报废的电脑,在讲解了课本基础知识后,让初中学生分组去“解剖”这两台电脑,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硬件的了解。有的学生在拆完后又凭借自己的印象与用课堂所学知识把报废电脑重新组装起来了,虽然这对初学电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以疑激趣。学贵有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疑问可以充分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解完Word2003中的'图文混排教学内容后,我及时展示出提前准备好的一份Word文档,这份文档运用了图文混排教学内容,但其中设置了几处错误,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把它们找出来。文档精致的外观、新颖的设计形式立刻吸引了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培养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这也决定了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入手。我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促使初中学生主动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备课力求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强化难点;第二,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尽量多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初中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第三,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要充分利用好板书,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第四,每堂课都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以信息技术运用基础教程中Excel2003表格的教学内容为例,我在教授完“数字属性”的基本操作方法后,表格的字体属性和边框属性的操作就安排了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我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将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及时指导的过程,这样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让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加强初中学生课堂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实践性较强,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通过上机操作和实践来获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特别注重初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每节课都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分析。一般情况下我只是对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演示。布置课堂练习是提高初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研讨、交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还是以Ex-cel2003表格的教学为例,讲解完Excel2003表格的基本操作方法后,我安排了Excel成绩单课堂练习,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如果学生遇到操作中困难时我会及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得到里充分调动,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活动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由于初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课堂练习一定要有梯度,有些练习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独立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及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在课堂操作练习中,教师要随机及时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总结初中学生的操作练习中的薄弱环节,对一些初中学生操作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再次、多次地演示、讲解,做到今天问题今天解决,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总而言之,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合理利用好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杜建伟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初级中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操作有很多都是不熟悉,甚至是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在初次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操作就可以了。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技术技能操作主要有一下几点:
(1)懂得如何启动和关掉计算机;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基本用法;
(3)知道如何使用鼠标和在键盘上进行简单的打字;
(4)在网上搜索查找资料;
(5)会使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画图软件,知道如何用计算机中的office系列的PPT、WORD、EXCEL等的操作。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由于小学生是第一次解除学习信息技术,所以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所以老师给他们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应该过高,要恰当好处的为他们制定教学目标,使他们在追求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在其他教育改革基地的测试调查显示,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通过打字或者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数据,解决现实生活中事情;
(3)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并在使用过程中规范使用;
(4)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指导生活和学习。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在学生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一些须知事项。学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除了需要老师认真教学之外,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观察和发现。学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方法:
(一)言传身教,让学生注重操作规程。计算机是一种高端而精密的仪器设备,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第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应该对学生言传身教,让他们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有清楚的掌握了解,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初次操作中,老师要详细的告诉学生每一个细节、动作、要旨。首先,老师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规范开启计算机,这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在主机上有一个黑色按钮,学生在按一下之后就等待计算机开启,不要急急忙忙地连续按开机键。在使用键盘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左手放在键盘左侧,小拇指控制QAZ键,无名指控制WSX键,中指控制EDC键食指控制RFV键,右手食指控制JIN键,中指控制OKM键,无名指控制PL键,小拇指控制[;:键,大拇指则控制空格键,中间的TYUGHB键则两手中指随意控制。之后老师便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也要在练习中好好操作,不能乱敲打键盘,这样会导致键盘失灵的。此外,鼠标、画板、PPT、RORD、硬盘的使用,学生要自己多多摸索,不会的主动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掌握,而且懂得如何规范操作,这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在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一些基本操作步骤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将他们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让他们在快乐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当快到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时候,学生可以应用计算机中自带的画板,为父母画一张画。在画画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图片的需要,选用各种颜色的图笔来描绘。他们可以改变图片的色彩,改变线条的粗细,画错的部分可以使用橡皮擦擦掉。此外,小学生还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播放器,给自己描画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最后用其他发送方式发给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浓浓的爱意和关心。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对画板、音乐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的简单操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学生温故知新,而且还将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用PPT和WORD相结合,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课表。在制作课表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字体大小、字体的样式,字体的倾斜程度等,还可以将字变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加重、加底纹……利用PPT给课表在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图片的样式,将图片置于课表时间和科目的下面。在制作课表的一些列动作中,学生熟悉的掌握了PPT和WORD的操作,还制作出了自己在学习中使用的课表,解决了课表样式单一简单的问题。
(三)游戏进课堂,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个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只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枯燥的,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打字游戏来来练习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例如,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打字技巧和手法,老师可以举行打字比赛游戏,利用金山打字通,看哪个同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字字数最多,而且出现的错误最少,哪个同学就算获胜。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强,为了获得胜利,他们会在游戏比赛中竭尽全力,使用自己所学到的全部本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比赛中熟悉的练习打字手法。此外,老师要有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给学生们挑选一些游戏,既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又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例如电脑系统中的“扑克大战”和“排地雷”,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小游戏来锻炼学生对鼠标的使用。通过以游戏进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而且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时获得快乐,可谓是一举两得,学习娱乐两不误。
四、结束语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求知,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技巧,从而达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教育,它为学科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对于优化学科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基于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的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既是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内容,又成为学科教学的有力支持者,并为学科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手段。学科教学中教育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积极模拟数字化教学环境,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触学科知识和学习资源,并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使之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在激发活跃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将信息技术教育贯串于学科教学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科教学的特点,积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出了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只有改变将信息技术纯粹作为学习对象的陈旧思维,才能真正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一方面学科教学的内容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个载体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方面优势又越来越明显,这又是学科教学所不可缺少的。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更是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重新建构。教育者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信息化处理,成为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重构、创作的来源和依托,变成学习者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优化学科教学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教育在优化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者无疑扮演了知识传授者、解惑者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到课本知识建构的设计者、指导者的转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活动与教育资源的设计,更加关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实施,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规划的实施过程。融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过程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性体验。
(二)信息技术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学习方法的使用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改变。
1.知识获取方法的转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和书本,学习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介入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特点。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呈现也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习者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借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由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2.学习目标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和学习资源的运用,学生的学习目标也由以知识目标达成为主,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为本位上来。学生在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将学习者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数字化的教学信息资源。学生依靠信息技术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实践、利用的环境和方式。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使选择内容、选择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因此更为丰富,学习的形式更为丰富多元,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为开阔。
2.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多元化。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导入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甚至三维景象模拟。当然,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不是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借以博取学生的好感,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有效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再重组、再建构,进而完成知识目标达成和能力建构。这种信息技术化的课程资源绝不是对书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复制、组合,而是基于课程知识的特点,发挥教育者主观的合理想象,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的一种动态化、形象化再表达。融合有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是教学过程都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服务于现代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网络教学研究论文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当今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又在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必需的设置。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作为实践教育的一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网络技术进行超文本、超媒体链接等,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更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系统的一些人士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重复出现。即教材的“零起点”。把三个阶段的学生都看成是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白坯”来教,反复地教授学生“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使用,以及Office的几个组件”。我们认为,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很重要。可采取灵活的网络课程设计,例如,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学习过Word、PowerPoint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并不是必须掌握了所有的琐碎的基本知识,如拼写检查、背景设计、模版设计等才能做出作品的。长篇大论地介绍界面、菜单、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讲授这样的课程时,可以打乱教材顺序,抽取精髓。可以问学生既然大家学过Word了,为什么班级里的报纸还是手抄的呢?为什么不利用Word去制作电子报刊呢?当学生把自己的第一份报刊用E-mail上交后,教师发现他们大部分都熟悉Word的基本功能和技巧,但不会综合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网上给学生发布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的电子报刊作品。学生看后,立刻感到耳目一新,原来Word还能做这么漂亮的作品!学生开阔了视野,兴趣高涨。通过这个任务的设置,不但提高了学生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不是为了学习使用软件才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由于Word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设置是相同的,教师进而向学生提出,Word可以制作电子报刊,那么PowerPoint是否也可以呢?通过一个任务,使学生可以把相关的软件综合起来运用,有效地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增进了软件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合作和分层次教学的开展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学生个体的差异除了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和受教育经历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开始学习新内容时,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测试。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学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提高的练习,并让他们给其他同学作演示,展示其成果。以生生互助交流的方式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很有作用。
三、网络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好,发掘潜能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也参差不齐,两极差距悬殊。为了避免课堂的内容过于死板,不利于个性化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来使各类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通过在网络上将所授知识逐一细致讲解,学生获得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显而易见,利用网络教育可以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从而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与爱好不同,通过网络进行特长教育(即自己选课,单独辅导)。在教育的同时,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学生们在参赛过程中既锻炼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又增强了团体合作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多次的竞赛使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之,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应紧跟国家的研究方向,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加快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把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摆在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以适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的要求。
作者:贾娜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方法,科学设置实践环节,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并完善考核评价工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方法;实践环节;因材施教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做好这门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能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实践技能。进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投入教学和学习活动之中,满足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需要。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热情,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信息技术应用流程和操作技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提升创新技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学习需要。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有效从事自己的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教学中通过采取有效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探究技能,并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方法
1.有效采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当中。可以综合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动画制作”这节内容学习时,如果单纯地对制作流程、技巧、方法进行讲解,会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学中可以从动画片入手,利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课堂教学,先为学生播放《猫和老鼠》《齐天大圣》的片段。在学生对这些动画片段欣赏之后,然后再学习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流程,进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有效地学习动作制作的基本理论、技巧、方法等内容。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科学设置实践环节,培养创新思维。为学生创造上机实验、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具体操作当中深化对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的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制作基本动画”这节内容学习时,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利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一个可以转动的风车。整个风车制作过程中,叶片和枝干绘制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很快地完成这些操作步骤。但三页组合比较难,角度控制是其中的难点内容,学生难以有效把握,使风车转动比较困难。为巧妙应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将叶片增加至四个,这样转动起来就非常容易,也有利于及时完成风车制作任务。还可以让同学演示制作过程和风车转动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促进学生在实践课堂上相互学习和进步。
3.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合理因材施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要加强指导和关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取得进步和提高,增强学好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例如,“网页制作”这节内容学习时,先让学生浏览其他网页,通过自学和比较,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搜集网页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完成网页制作构思。同时,还要借鉴学习其他网页的优点,从简单的模仿逐渐过渡到创新,最终实现设计和制作具有特色网站的目的。这样既能深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信息技术知识的使用技能。
4.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推动评价创新。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引导信息技术教学,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下去。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上机测试成绩、笔试成绩等。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考查所占比例,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语
通过采取有效方法,能调动学生参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刚.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07):251-251.
[2]张现玉.试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高效学习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07):162.
[3]王亮.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53-54.
作者:魏永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
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论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优势
1.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教育在一定的基础上改变了教师教学的观念,从原本的一本书就是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到现在的充满社会性丰富全面的知识积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教师也不得不全面的用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老师的知识丰富了就会有希望学生也能学习到这些知识的决心,这样的理论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全面。虽然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教师不再是占有主导地位了,但是作为辅助地位的他们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更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的技术将一些我们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情境表达出来,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自主的去学习,去寻找学习的要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在一旁好好的辅助学生去学习,才会有最好的效果出现。
2.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让数学教学内容由无形转变为有形。信息技术的资源是很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可以找寻的到,这些必然存在的优势也给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带去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在教师准备课件的时候就需要他们把信息技术带来的这些丰富的资源也巧妙的应用到课件中教给学生,这也就像是将那些静态的、难以表达出来的知识点用生动的视频、声音、图像一一将其内在的含义呈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中,这样就做到了数学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学习的机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将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全然的往课堂上搬,相反的更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效果才可以让初中的学生在数学上积累到更多的有效的知识点。
二、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这个转化的阶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现在全国的各大高校都举起了打造社会全面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旗帜,而在这之前学生时期这个阶段是所有步入社会中的人必须经历的,这样才会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辅导地位都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让他们在数学知识的领域中不断的使自己提高文化的知识水平,社会综合能力以及素养等各方面。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带给了师生很大的进步空间和知识的资源,但是也不可以将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标依赖于信息技术上面。
2.是数学教学的需求也是初中学生的要求。信息技术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借助很多的计算机多媒体才能够得以实现的,但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是不需要花哨繁华的,简单明了的课件更容易让大家产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有极大的一部分是取决于学生的,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自己要去学习这样学起来的效果才会是最好的。数学教学的需求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初中学生对原来的数学教学模式枯燥的原因,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断的将这些信息中的静态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发展的动力,也给教师一些缓冲的时间,这样才可以达到师生都会在最好的时间,最有效的思考中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库。总之,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的进步发展的世界,初中生数学的教学更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因此,对于教育我们更有必要采取一些有用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将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打造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些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的成长,多角度的去理解数学的思维模式和机会,这样也最大程度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所以信息技术发展使教育的根本。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也相应要求更高,普遍出现的现象是教师效率不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教师素质是能否带动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雕塑孩子心灵的工程师,自身良好的素质是必要的一项,教师的素质与素质教育不是抽象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对素质和素质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目标,依据现实可能确立实施途径,同时还需要面向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培养自己在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应用型和复合型是必须有的基本素质,心里素质和道德素质也是源动力。
[关键词] 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 主动
如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我们带入了“全信息”时代。但是这里的全信息并非完全,而是暂全。信息融入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受到信息的强大力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已步入我们的受课范围,从小学至大学,都已设置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可想而知,国家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的确,信息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网络,它可以把不同的人和事用无形之绳牵连起来,构成一个“大家庭”。
现在我要谈的是,如何漫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用真材实料的技术去接受信息,完善自身素质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信息的力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也是一个方面,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来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对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更需要的是教师自己花心思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愿不愿意听你讲课,关键在于你是否让他相信你,认可方面的素质你的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的课程基本上差不多,都是“教”与“学”的问题,即:怎么教和愿不愿意去学的问题。中学老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所教的内容一般是ppt,word等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所以要求给予学生很深入的技能,教师除了给学生传输适当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力图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而且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也会对自己的教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就我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来看,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大意,认为这些很简单,自己都懂,可是一到考试大多是一窍不通,这才发现自己要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对于这种现象要解决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努力,我想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要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注意老师讲课的每一个细节等等,诸如此类,关于学生的解决之道我先不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现在我想要探讨的是对于教师应怎样通过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一、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到“有资本”
不可否认,这是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何况,信息技术是个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除了掌握传统的基本的教学知识外,还应该不断进修学习,给自己充电,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适当传授一些时代感强的信息技术知识,扩大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面,拓宽视野,从多个角度学习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知识。古语都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学从一方面讲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但是在专业方面,教师可以说闻道在先,术业在专,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所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所希望的是信息技术所传授的知识,要专要实,专就是要专业,实就是要实用要实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技能,只有有稳固的“资本”才能让学生信赖你,愿意听你讲。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信息课程的新鲜感,做到“有吸引力”
在课程的教学中,新鲜感是一个驱动力,只有有吸引力的事物,才能让学生对其格外关心,上课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的环境,需要一起合作才会达到授课和受课的双重目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直是教学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教师要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比如,上课前20分钟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要认真听,然后随机抽查学生,完成任务的就在期末考试分数上按比例加分;再比如,上课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平时成绩的印象分;另外,如果有条件就设置一个游戏程序,游戏内容是用教学的内容完成的游戏,上课前对上堂课的内容用这种“游戏”的方式检验。也可以穿插工具软件进行教学,例如看图软件acdsee,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mediaplay,超级解霸等方式,让学生既愿意完成,又不会有厌烦的.情绪,达到了教学与受教双雕的效果。
三、增加个人人格魅力,做到“有亲和力”
人格魅力,要从品格魅力、气质魅力、学识魅力、仪表魅力几方面来谈,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学育人的能力。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现在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必须的一项技能,没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就不能吸引你的学生听你的授课。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具体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特性,而是一个人多方面的综合呈现,是一种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可以确保学生对你的认可。
首先,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严于律己时刻做好表率。其次,要爱所有学生,爱永远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最好的方式,爱是相互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会回馈给教师爱。再者,教师要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上课气氛很轻松,而且学生很容易在开心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你一上那三尺讲台,就会让所有的人放下手头的事,只听你一个人的声音。抓住学生的心,就是人格魅力的成功体现。
上面陈述的相应解决方法,是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分析。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这方面的讨论,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每个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我们漫步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中,自身的信息素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该重视其不可或缺性。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是提高受课效果的关键,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身素质的完美体现。我认为,教师的自身素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的普遍度日益增加,我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大,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应不断增加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的主动性。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WTO的加入,教育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最后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个,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它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大量知识灌输的过程,而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而信息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门学科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学科往往是通过某个问题求得唯一的解,而这门学科则不一样,如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主页时,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风格来进行设计。真正是一种创造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对二进制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习惯中的.十进制、时分秒的关系,找出它们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导出二进制。在掌握了二进制的基础就不难掌握八进制、十六进制了。
3.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这门课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双能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咱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科学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真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因此这门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学生能力应该有所提高。
1.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能力,不能理解新知识,不能掌握新技术,不能接受新观念,那就会很快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怎样学习呢?我们在学校有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旦走上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要想再一步学习就得主要靠自己。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就能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
2.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是一件工具,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要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如利用它可以为我们的班报编辑排版,打印文稿,制作丰富多采有插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制作有个性特征主页,等等。
3.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创造力,那他永远落后于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这门课在这方面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网页时,编写出丰富的软件时,组装出崭新的电脑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呢?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的教学上,而应着眼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到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管理,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挖掘出它的最大功效,将会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愿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技术领域之一,各国竞相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尽管国家有诸多条文都一再特别强调了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方针,但字面的政策规章与实际的施行操作却是不能并肩而行的。由于受到思想认识薄弱、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资金匮乏、教育制定束缚等因素的制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和教师,甚至是学生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足够地重视。所以,本小组希望通过“选修模块化教学”方案的调研,能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些许良好的改观。该方案有别于现行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它是将信息技术的内容加以整合,然后以模块为单位来进行划分,学生根据本身的兴趣选择需要学习的教学模块,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针对性教学、小班式教学、兴趣主导的教学。此举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为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是根治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冗余枯燥的诟病——多而不深,泛而不精,梯度模糊,总口难调。
1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
为了获得充分的一手资料,本小组综合考虑教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选取了西安长安区第一中学、长安区第二中学、长安区第四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为调研样点。以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调研形式对15位信息技术教师及近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采访,并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实地观摩了信息技术课堂。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还是令人堪忧的!
数据表明,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制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大拦路虎。造成这种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教师、教学单位(包含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信息化教育理念,没有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针,没有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校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目标,甚至存在挪用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拨款的情况。在分析调查结果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有64.6%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度一般,还有24.5%的学生觉得学校完全不重视,仅有10.9%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度较高。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数据是:有高达68.2%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想学的内容;第二,应试教育大体制下,信息技术课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免不了要被学校“打入冷宫”,尤其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被压缩、被占用,课堂教学散漫,学生态度冷淡等现象已经变得习以为常;第三,社会和家庭对信息技术的误解和不重视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有些人甚至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电脑,打游戏”,拖了孩子学习的后腿;第四,在教学设备、师资以及考核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硬件设施方面,多数学校的计算机数在100台左右,且计算机设备性能低、兼容性差,硬件设备维护方面欠佳。而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重视程度普遍不足,每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平均数量为3-5个人,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年级有一到两名教师,其实算上几乎不搞教学的,那么实际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少之甚少。考核力度不强也造成了一些教师,还有学生敷衍了事的上课态度。
2 模块化选修式教学式课程
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本小组提出了有别于现行的通识教育的理念的模块化选修式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和分离,然后以模块(例如高级程序语言模块、计算机硬件模块、常用软件模块、网络信息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等等)为单位进行划分,严格制度模块选修的要求(包含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模块包含的学习内容、学习安排、考核标准等),而学生则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自身的兴趣和知识素养,选择适合本身的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选择本身喜欢的或者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内容,而不是挤“大锅饭”,教师也可以实现“术业有专攻,术业有专教”,起到学生和教师同时减负的目的,还可以改善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冗余枯燥的诟病——多而不深,泛而不精,梯度模糊,总口难调。另一方面此举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为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夯实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以上教学方式(如图2所示),多数持满意态度。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主要在教学设备、师资数量上。通过与校领导及教师的深入沟通,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这种模式现在还无法实行,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不足、师资较少两个方面,另外,课程的安排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建议
3.1 教育部门应正确引导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教育部门为了升学率而产生的对各学科之间的不公平待遇,是影响社会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忽视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思想上让社会认识到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是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便是为这样的思想认识开路铺砖。甚至,本小组认为: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学校的重视度,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
3.2 合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课,作为每周只有一课时的“副科”,要给学生一个尺度,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认识。其中,关于这个尺度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不削弱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学习的兴趣,更不滋长和放纵学生贪玩的毛病,这是值得信息技术教育甚至是课改教育去深思的问题。
3.3 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并重
此处所指的实践活动,绝不是单纯说课堂上让学生本身动手操作,而是加入了社会实习等内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很特别强调技能的课,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另外,让学生参与社会实习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目前,科学技术多多少少总是要和信息技术挂钩的,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这个纽带去接触科学和科学技术,对国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意义是非凡的。
3.4 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提升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淘汰速度是令人咋舌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具备很强的自我更新大脑数据库的能力,能够成为件和硬件方面可以“软硬兼施”,在新兴技术和基本理论方面可以“新老交替”的教学好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和自我充电,多去了解新兴的信息技术,努力去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善于汲取优秀的教学方法。
3.5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这是一个信息检索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包含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无形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文化水平标志。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在实践中切实培养专门性人才。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科交叉和发展、自主学习等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外加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小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和了解,从而辅助其他科目及其知识的学习,这样必将事半功倍。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论文
慕课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方法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的开放性公开课程不断的发展,对提高全世界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有“开放共享”这两个理念,这也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于慕课的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所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的广大学生,也可以说社会上的在职人员和务工人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而慕课环境下学生能够了解全世界各地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见解,对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有跨越性的意义。
1慕课的定义
慕课这一词最早源于麻省理工大学,他们将课程免费公开在互联网上,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知名的大学也纷纷效仿这种教育模式,甚至一些企业也参与到这种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模式,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百度课堂、腾讯课堂等,都是以互联网在线教育为主要模式的教育机构,在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断的改革,对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慕课环境对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2.1对职业教育有新的认识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我认知不断提升,为了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它应用到终身教育的规划中,在职业教育中虽然传统教育的体系比较完善,但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慕课概念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传统的教育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而慕课环境下,他们能够获取到技术更新的内容,并且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学生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的学生能力差异很大,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各不相同,这给教师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慕课环境下,虽然课堂内的学生数目,不断的`增多,但是这种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反复的练习,不断的思考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2.3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化
在传统的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和老师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渠道,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传统的知识渠道来说,微博微信聊天软件等资讯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提供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慕课在我国教育中不断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教育,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慕课教育改革认识不够。
3慕课环境下高职信息技术教育
3.1移动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应用到移动客户端,很多的青年学生利用手机浏览网站,像是百度课程、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中国人民大学公开课等都搭建了手机客户端平台,这些企业和学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各大院校企业应笑话他们那儿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基础上不断的创新,除了网络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信课堂等新生物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自己的教育目的。
3.2教师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对于自身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只有将最新的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育当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胜任,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才能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突破自己固步自封终将会被淘汰。信息技术系的老师在线教育参与率处在较高层次,可以表现出教师对于在线教育的认可度很重要。3.3信息技术在线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背景下收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老师的教育习惯来搭建在线教育平台,这个教育平台主要分为课程管理、平台首页、课程内容、课件内容、讨论区域、师生互动区域、问题回答区域、学习笔记区域等模块,充分利用这些模块,在学习的过程汇总记录、讨论、互动、练习等达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3.4做好课堂教育设计
慕课教育环境下要做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在课堂内容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视频,视频的时间要在15分钟左右,在网络教育中要加入笔记区域、师生互动模块(教师通过网络利用音频和视频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后讨论区、以及相应的练习课件,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于多实践,而在线的练习与互动,并在课程完成后设置结业证书,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网络上要利用好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例如yy、qq语音、百度课堂等,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平台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4结束语综上所述,文中对慕课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分析它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例如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学生结构的复杂化,知识获取的渠道丰富化,在幕课环境下,对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慕课教育模式其开放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能够查漏补缺,是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俊军.汪.慕课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探讨[J].交流,(11):177.
[2]孙明.慕课环境下告知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分析[J].信息化教育,(19):132.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教育环境下,我们教师和学生结合当前教育教学事实情况,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学习策略,以便改善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让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充满活力。现代化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强大的信息网络,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教学,而这只是刚刚开始。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国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多媒体图像可以非常直观、清晰地描述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形象的来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才多艺的工作者,这就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信息质量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世界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期。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获得的成就是非凡的。纵观全球信息化教育,都是在教育国家所有的人,还有对人类的社会进步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学校又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现状与南方学校形成鲜明对比,较为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言自明的。
一、当前形势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近年来,我们甘肃省的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但要让信息技术教育很好地发展起来,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等也有很多的缺点和问题。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即使我们的教师非常专业、师资质量标准也达标,但在信息化教育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整体活动,涉及软件和硬件。我们大部分教师信息知识、技能差,只会简单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当然,也有做得好的,但只是一小部分,没有在真正的教育信息化中发挥作用。除了我们熟悉的几种常见的媒体工具,如电视、录音机、手机等之外,信息化设备高度集中的电脑不能让学生使用,甚至一些农村学生在现实中对电脑从未谋面,很少使用。
2.谈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欠缺的问题,这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多媒体设备,每个城市学校还配置了至少一个多媒体教室,每个学生在一周有两三次的学习机会。但是其他学校配备的就很少,除了初中和九年制学校的一部分,以及中心小学,其他学校就基本没有任何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了。实现信息化的信息平台,我们最大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总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非常缺乏,对实现校园信息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阻力。这一切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我们经济落后,没有足够的钱来改善信息服务平台。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我们必须集思广益,多管齐下,健康、快速、全面、可持续发展,具体过程应该掌握规律和有创造力地遵循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律。
二、如何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提高认识,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自发的,是任何领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任何教育的开展,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和理解,不能理解它的重要性,是不可能获得理想结果的。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使用班会,解释学生对信息技术思想上的`不理解,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教育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足够的意识形态的理解,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有全面了解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等等。
2.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教师全面组织学习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用新理论、理念武装大脑,来引导他们的业务发展方向。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教育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有一个全面把握教育政策、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的度量。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便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信息生活的得力助手。3.增加投资,整合教育资源。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的投资逐年增加。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充分和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结合事实分配资金购买设备,赶上设备使用地区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机会,取消、合并一些学校,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这样购买信息技术相关设备并安装和使用,设备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得到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调整信息技术教师,力求确保足够的人力来支持该地区的所有学校。
4.培训重点突出,全面辐射。全面促进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信息教育素质,促进我们的教育工作,可以实现最终的教育效果。根据每个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的不同,教师应设置合理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对一的支持小组,力求促进最大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面。现在有绝大多数的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而有些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稍微差点。近年来,我们利用假日举行信息技术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离实现全面提升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和相关的知识面。
三、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走在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我们还有许多其他任务:其他学科课程课件制作、电脑的维修等等,主要是由我们来完成。信息技术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也期待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学校和其他的学校还专门组织有关兄弟学校讲座、学习、沟通,理解不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状况,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软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发展前进,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论文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兴趣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学生对该门课程就会很用心地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很多学生同样感到计算机是何等的神秘。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运用计算机打游戏、网上聊天及看电影等,完全忽视了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面对这种现状,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兴趣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确的看待信息技术,让其摆正认识;通过正确的兴趣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极高的兴趣中迅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这样老师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也学到了教学规定的一些基本技能,实现了两全其美。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的掌握很快,有的领悟有些迟钝;同时,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有的学生很早之前就学会了上网,懂得运用一下信息技术。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那些接触计算机较早的、基础较好的、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培养他们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运用能力,注重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老师应该有耐心地引导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先把基础打牢,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三、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运用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用能力培养,采取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网络的连接,老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同时,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应该比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紧接着学生自己操作更加有效。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知识的运用,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独立地完成老师分配给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思考,最后进行交流和总结,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我们可以很明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五、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区别于网上游戏,它是一种愉快的教学方式,老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与素养。学生对游戏都有一种天生的喜爱,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将游戏的特点及教学的目的结合起来,通过上课中的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游戏来辅助教学,这样对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具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健康的游戏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不仅仅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过程大体上是首先预定学习任务,紧接着指导学生理解学习规划并给出技术指点,最后进行交流和反馈。
总之,在当今这个科技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更应该得到重视,同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学习和提高能力就需要考虑一下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学会在创新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本文笔者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得出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兴趣学习方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及游戏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及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有试点性的开展。
一、爱岗敬业,执着追求。
干一行,爱一行,没有爱岗敬 业的精神你怎样善待自己的学生? 教师是凭良心上课的,尤其是对于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因此,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教学的准则。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仅这样还不够,还应努力的钻研业务。信息技术不像其它学科,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践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新授前,我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求和认知兴趣,这样一节课下来,才会有教为理想的效果。秘决:多夸奖学生。 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
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屏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会学”个体,是一个独立构建个体。我们既要重视他的情感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关组学生的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早日成才。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教学的路还要走很长,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作者/ 袁彬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步入第三次产业革命,经过60余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尽管大部分人的工作不是直接与信息技术打交道,但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以基本信息技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此方面知识技能的兴趣,现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因地制宜,努力发掘教学资源
农村中学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尽管有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扶持,但因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更新较快,加之学生使用和日常维护不当造成容易老化和损坏,所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在硬件更新和维护上,而这种持续不断的投入是教育主管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现在部分农村初中因资金问题造成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也对教师在设备维护上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样的条件下,我的做法是:
1.新生第一堂课教给学生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许多新生在农村小学时几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高科技的事物,因此,在自己面对一台计算机时往往是心情激动加一些畏惧,我在第一堂课时,教给他们一些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不仅保护了计算机设备,同时还克服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让学生旁观或者参与教师处理简单故障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维护产生兴趣,也学到了一定的计算机维修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二、联系实际,合理利用教材
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以支持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生活需要考虑课程内容。关注和尊重学生在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熟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必须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为中心,让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依靠数字技术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为社会建设培养大批基层的劳动者。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第九中学)
自从计算机进入到初中生的课堂,在短短的十来年,学科的地位,学习的内容,指导思想,课程的性质,甚至学科的名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归因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想把握好本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处在不断改革的事实下,始终抓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本学科的有关个性和共性。
一、学科的特点
1、新生性:不仅体现在从无到有。即使是已有的学习内容,如文字的录入与排版,也是以较快的速度在更新。可以肯定,今后本学科定有许多新内容出现。故新兴性也包括了现在的初中生在将来要碰到,并自学大量新的本学科分支内容。
2、工具性:如同识字和四则运算一样,计算机的基本运用能力将成为每个人工作的基本必备工具。
3、技术性:《计算机》课偏重于理论性,而《信息技术》课则偏重于技术的应用,当然是在一定层次的理论基础上的技术。这也是当今知识经济在IT行业充分体现的原因所在。
4、应用性:不论是在高层次,如军事、气象、经济方面,还是在中学生的学习,或是在日常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可以联系实际。
以上是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特点,也是我们教师在选择、应用和创造教学法时,关于学科特点方面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把握全局的教学法
(一)、消除神秘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由于中小学各校条件不等,有些学生在小学就已接触计算机,有些学生初中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基础相差较大。这种不平衡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相当大的。许多学生对计算机有神秘感,甚至有恐惧心理,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我们应对症下药:
首先,不妨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介绍一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将各部件以人的各器官作比喻。盖上机箱,打开计算机,让他们操作一下几个精心设计的程序,惊讶之声不绝于耳。
其次,为了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可以讲讲当今某些中小学生,自学计算机达到哪些哪些结果,有的达到某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再讲讲计算机的功能,应用范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
(二)、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现在绝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本按“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础应用程序”这种模式安排教学顺序,新学科入门难,学生的兴趣一降再降,如何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兴趣,又尽快由“门外汉”变成“门内人”呢?只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按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适当调节教学顺序。
例如,对前两个部分,我先让学生了解个大概,不求甚懂,在学习的过程中再适当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指导他们练习、理解以至掌握。即:当学生明白计算机的组成,初步掌握WINDOWS桌面操作之后,便可以开始学习汉字处理,这里不仅可以练习指法,而且可以让学生输入自己的得意之作,并加以精心设计,然后打印出来。手棒自己的杰作,体验着成功后的喜悦,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一定更浓厚,了解计算机的愿望一定更强烈。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地了解前面基础知识。
(三)演示法与实践法
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在我校,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
虽然大纲已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70%,但如何安排这70%,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课题。但至少可以肯定:
1、学好计算机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
2、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备好较大信息量的素材和习题,供选用、学习或探索。
3、上机实践,必明确目标,有多层次要求,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四)、多媒体辅助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法,它可能是用于演示,讲解,也可能是用于自学,答疑等各方面。但最大的特点是要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可更方便的应用它。比如在机房的局域网里安装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CAI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如学电脑的《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练习打字的《五笔高手》,以及《跟我学用OFFICE》、《学Windows95》等。作为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组织好学习的内容、方法、要求和检测,以防失控。
(五)一题多解,求解多样化
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提高这种要求。比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Del键,也可以用Backspace键,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也可以用相对路径;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和算法。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质的内容;若演示,必有分析,另给习题和要求。
中学计算机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此文讲了几点教学中的心得与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于互相交流教学体会,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年龄小,好奇心强,但缺少耐心,自制力差等特点。因此,与中高年级相比较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何开展好小学低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信息技术;教学
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低年级学生存在年龄小,好奇心强,但缺少耐心,自制力差等特点。因此,低年级信息技术与其它年级的信息技术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时刻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上好信息技术课,使他们真正学有所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觉得低年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1寓教于乐,培养兴趣: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而教学内容应以基础为主,精讲多练。课堂内容多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寓教于乐。在学习了基本指法和键盘操作指法时,请同学以游戏的形式,扮演不同的手指形象,来介绍自己在键盘操作指法中的功能,学生表演的欲望很高,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另外我在课余时间从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用flash制作的儿童歌曲、童话故事、以及一些结合学科内容制作的学习游戏。这样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地感受信息技术的优势。
1.2巧用课件,提高效率:为一年级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大部分学生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就把26个字母的读音和所在键盘的位置制作了一个flash课件,并配上英文歌曲《ABCSong》和有趣的画面内容,让学生分阶段,分区域地学习键盘指法。学生们学得特别开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难点转化为有趣的内容,化繁为简,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3变抽象为形象:计算机组成是学生信息技术课中应该了解的内容。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如果直接讲解计算机术语,低年级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不知所云。更觉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我就将计算机的几大组成部分编了一首儿歌。像电视的`显视器,四四方方主机箱。键盘的家庭真叫大,一百零四个是一家。鼠标的尾巴长又长,左键右键兄弟俩。组合起来叫电脑,我们大家都爱它。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学生在课堂上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边认真观察计算机每个部件的特点。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把抽象的计算机术语,枯燥的学习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从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4大胆实践,旨在创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创新的过程。在低年级课堂讲解金山画王软件中如何绘制规则的图形。先将一些图形拼合起来成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展示给学生。并启发学生“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由这些图形拼合起来?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由学生自由创作。有一位同学把长方形画成一个鱼缸,且波浪线画了蓝色的水波,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条金鱼。这样一幅惟妙惟肖的图画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有的同学拼合了一个机器人,有的同学画了一艘小船在蓝色的大海上乘风破浪,还有的同学设计了一艘宇宙飞船……这使我不由得惊叹学生的创造潜力。
2多元评价,注重过程
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低年级学生也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因此,低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更要采用合理、客观、正确的评价方式。
2.1多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例如是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形成正确认识;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探究新知,勤于动手动脑,有创新精神;是否上课注意安全用电,爱护公物,遵守课堂纪律;是否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保持机房干净、整洁;是否与本组成员合作密切,共同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对信息技术课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等,多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2.2多元评价,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统一的答案,结果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只关注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要多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较新的学科,而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更缺少指导模式及教法,希望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让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开展。
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自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我国中小学推广以来,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各学科面临着调整改革的历史重任,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同样如此,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课改要求,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变,继续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推进作用,成为业界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模式虽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上与普通的文化课教授有所不同,但整体上也是相差无几。基本上沿袭着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讲授与上机操作二者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在上机操作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升,但在基础理论教授环节,仍旧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知识传授方式。这种授课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难以体现。另外,在教学理念方面,过多的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这与信息技术课程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特征不相符。针对上述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1.教学观念的变革
在信息技术教学观念上应转变传统的课堂教授思维,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种多样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加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求相互之间的共同点,并以当前教育改革为契机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从而树立起新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首先,为增强课堂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树立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其次,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积极发现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学习潜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树立教育公平化的教学理念。最后,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的学习潜能,树立起科学授课的教育教学理念。
2.教学方法的变革
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沿革、发展动态以及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利用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其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技术传授方面,由于这方面属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其内容较为枯燥。因此,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避免落入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上机操作方面,应摆脱对教材内容的`过度依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教学的社会实践效益,努力做到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以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更好的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好的完善信息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3.教师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的文化课教师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承担着基础知识文化的传授,同时还负责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而后者在信息技术老师职责中所占的比重更多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转变对传统的教师形象的认知,更多的应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的开展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这种由“教”转“导”的角色转换要求教师要做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程组织者、情感支持者、学习参与者以及信息的咨询者”。在课堂的教授过程中摆脱了对纸质媒介的束缚,更多的内容体现在对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和教学活动策略的选择方面。并且,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革,教学内容也将变的更为复杂,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导”的作用和重要性也会变得更为突出。
4.教学内容的变革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均开设有信息技术课,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编制而成,其内容大多较为陈旧、反锁,缺乏趣味性。因此,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革。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的加入些时代因素,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道德以及网络犯罪等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内容的形式要进一步丰富,摆脱以往对文字处理技术的过度倚重,适当增加些PPT、Flash制作以及Photoshop的使用等趣味性和感官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加强对基层教学软件的开发研究,着力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日后信息手段的掌握,以及信息技术理念的形成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深入,其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改革转型的时代要求。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学内容四个方面着手,提出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我国信息教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J].中国电化教育,.03.
[2]何其国.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及其课堂教学实施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08.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思考论文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乃至世界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在发展速度极快的信息时代,大家在进行高品质的生活享受的同时,建设信息化,增强信息化应用水平势不可挡。本文就以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教学改革
1.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1)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停滞不前。因为信息技术的飞快进步,经常出现“过时”以及“无用”的电脑教学方法,社会的进步远远超过了学校设备的更新频率,相比技术的进步,教学方法也明显停滞不前。我们了解到学校设备永远不可能赶得上计算机进步的速度,教学内容也达不到社会进步的速度,所以计算机教学慢慢被忽视,认为其可有可无。
(2)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重视程度的不足,致使相关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得设备正常的维护,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荒废了设备应有的使用价值。资金投入得不到保证是阻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困难。不同样式的计算机以及家庭电脑的广泛应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中,计算机也逐渐被应用,学生电脑基础水平大不相同。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在学习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依旧采取“零基础”的教学起点,这样导致了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的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所以信息化教育是“起点难”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急需处理的问题之一。
2.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1)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加强教学方式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采用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及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将以往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改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掌握是教学的关键,通过运用虚拟技术重现或模拟真实的实践情境和工作情境,可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主要是协助教学的作用,教师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形成和周围的前因后果,方便学生接受。课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不要使用太多的图片、动画以及给文本添加成完全不同的.颜色,简单地追求艺术作用,结果将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负担,课堂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浪费在了动画、文本颜色、声音方面,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信息技术,要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互促进,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3)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以‘学’为主”的教学必须建立在极其丰富的“学习任务”前提下。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整个软件实现目的的过程,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软件作用,而是学习任务推动整个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对于软件相应的作用学生也已掌握了,还拥有了构建实现任务的功效。使用软件的能力仰仗于技术,会慢慢被遗忘,然而实现任务的能力却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的本身技能,是没有办法遗忘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必须照顾水平不一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水平不一的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全部学生都能完成主动学习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出现教学起点难以确定的情况。
(4)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首先,让每位教师通过身体力行,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了解,从而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普及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其次,运用再教育使教师的思维取得转换,将信息素养培养成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最后,增强资金投入,不要让资金成为扼杀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利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正常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联和,对于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传统教学思维早已深入人心,要想将这种现象改变,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曾涛.晴隆县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科学发展”优秀征文[C].2013.
[2]王定芳.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整合[A].校园文学编辑部.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做好教学研究,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合理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1、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1.1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采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好相应的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在学习小鼠标的大用处内容时,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是让学生掌握好鼠标的用法,明确双击与单击的操作方法。但是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要求学生进行记忆与背诵,那么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可以从引入小游戏来教学,如组织学生开展《打扮芭比娃娃》游戏,由于这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好游戏中的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好相关的技能与知识[1]。
1.2利用游戏创设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课堂中应用教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入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移动和复制图块”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入“小青蛙拼图”来进行教学。借助这种拼图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促使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小学信息技术课使用教育游戏的策略
2.1应用生活化的教育游戏。在讲解计算机构成知识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脑组成知识,他们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一系列教育游戏。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信息技术概念较强的知识点。可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数学题入手,如“3+2=?”的问题。通过思考,学生可以理解电脑中的处理过程,并且知道计算机组成设备包含主机、输入设备等。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你说我猜”的游戏,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知识,加深学生的积累与认识[2]。
2.2利用游戏导入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具体情境出发,做好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目标教学,利用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游戏场景中,鼓励学生主动感受。在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自觉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这样个性化的游戏场景,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如学生在学习画图中刷子的使用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进行导入,鼓励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亲自感受到粉刷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刷子,从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受[3]。
2.3利用游戏突破教学难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画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其中的画图工具属于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游戏教学入手,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基础上熟悉画图工具。如学习填充工具时,可以为学生展示“小鼹鼠挖地道”的画面,引导学生对隧道进行修补,完成涂色工作。通过使用这种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在涂色中要检查图形的完整性,避免出现颜色外漏等问题。
2.4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信息技术教学有着一定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训练。打字教学属于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和练习,熟悉各项指法。但是如果学生处于枯燥的打字模式时,很容易出现抵触的心理。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金山打字通》游戏等来学习。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也能够熟练掌握好鼠标的运用方法。
3、结论
总之,在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保持一个度,及时发现在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做到合理选择教育游戏,科学、有效地进行游戏式教学。寓教于乐,让游戏进入信息技术课堂,将教师的教学体验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人的生命价值角度考虑,使教学和学习的过程由“乐”来贯穿始终,真正实现乐教与乐学。
参考文献:
[1]余长营,周桂莲,刁海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入教育游戏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90-92.
[2]郭晓栋.浅谈游戏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思路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4):78.
[3]陈岗.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入教育游戏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11):61-62.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误区二 计算机是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我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了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如VB程序课,一位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另一位老师则讲了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其实,很多老师也知道计算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学习它的目的是希望能利用它更好地获取信息,掌握更高效的手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信息技术应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