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 文档
- 2024-05-25
- 125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低年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分析论文,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低年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低年级大学生,即刚刚进入高校深造的一、二年级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多角色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新的环境适应力较差,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因此辅导员的引导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两年政治辅导员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就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论文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政治辅导员 学生问题 教育对策
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我看到了大学生入学初的多种形态,有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较差,过多的参与到校院的各种学生组织当中,不能良好的安排学习与课余活动的时间,荒废了学业,直到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才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有的学生来到大学后,依旧沿袭初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课余活动,失去相应的锻炼机会,不能够满足大学教育中的德育要求,最终导致综合能力的匮乏。面对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辅导员应通过多与学生谈话、开展座谈会、班会、深入寝室、开展健康向上的班级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班级活动。在新生入学之前,应当及时通过录取信息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特长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班会、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发现学生的特长,科学合理的发挥学生特点。作为辅导员,在带领新生军训歌咏比赛训练时,从中挖掘到几名有声乐、指挥、琴艺特长的学生,并在比赛中让他们承担领唱、指挥等工作任务,现在几名学生已经成为了校院和班级的主要干部力量;同样在竞选班级干部时,我给了班级每位成员自我上台推荐的机会,在锻炼大家胆量,了解学生实力的同时,挑选到了得力的班级干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避免了学生产生孤独感,又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面对部分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生活自理等问题,可以通过座谈的方式,让学生彼此介绍生活窍门及经验,作为辅导员,也要鼓励学生在寝室和班级互帮互助,给自己设定跨越生活障碍的阶段性目标。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更使学生逐渐养成互助友爱,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第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面对学生提出对未来定位矛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耐心结合自身经验,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帮助分析;另一方面,还应尽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教育和引导。从参与我院的品牌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就业技能大赛”过程中,体会到了学生应尽早通过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适宜的工作类型,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未来定位矛盾,出现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的情况。
第四,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管理亦要依靠学生。作为辅导员,一方面,在生活中要多深入到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的'衣食冷暖,使学生信任自己,出现问题才能够第一时间和老师交流。另一方面,要培养班级和寝室的心理宣传员,定期开展座谈,了解班级和寝室同学的生活学习情况,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及早解决,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更多关心,经常谈话合理开导,如果自身不能解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带至心理咨询中心。我在做辅导员工作的两年间,经历了六名心理问题的学生,但通过心理咨询员和班级干部的及时反馈,做到了及时交流发现问题,并立即反馈给校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生家长,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中三名病情较为严重的学生由家长陪同办理了休学手续,而另三名通过谈话、时时关心等方式,现在已经基本摆脱心理困扰,正常在校生活学习。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低年级时严格管理,高年级时多做感情交流,从而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
第五,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有感恩之心,家中亲人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大学,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对学习好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奖励制度,是对学生在校生活的一种补贴和鼓励,要了解学校的苦心,对得起自己的辛苦所得,不要铺张浪费;学生贫困认证过程中,助学金的获得,是班级同学的推选,老师的推荐,学院学校的帮助,才使得大多数贫困学生度过难关;一些学生入学时,否定自己的专业,否定自己的学校,没有认识到是学校学院的接纳才使得这些学生得以跨入大学校门。以上的这些,要讲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他走过的路是通过多少人的帮助和扶持才得以成就,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每一年都有着不同的心态转变,每一年都会有更新的择偶标准,如果恋爱关系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不良事故。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在恋爱前明确目标,并且要自重自爱,共同进步,才能为未来组成家庭奠定良好基础,避免为了搭伙而产生不当的恋爱关系,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七,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服务心态。学生干部也是从学生中来,更多的要服务于同学,不能官位主义,要妥善处理同学关系。学生干部遇到工作阻力时,要耐心帮助分析问题原因,在每一次解决班级矛盾的同时培养学生干部工作的信心,从而成为老师的得力帮手,建立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第八,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正确的入党动机。通过给学生开展党课、鼓励积极分子班级有脏活累活时主动承担,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让学生了解成为党员不只是迎来荣誉,更是承接责任,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明确党员不是靠要、争而来,尽早让党员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深植学生心中。
低年级大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既繁杂又辛苦,学生们就像青苹果一样青涩又充满希望,这个时候是我们一线老师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低年级是一个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时间段,好好把握住这个阶段的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我担任政治辅导员时间尚短,仍需进一步总结经验,摸索学习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为高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留学生思想教育必要性与教育者角色分析论文
对社会角色的认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是做好留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认识到自己在留学生思想教育中担负的组织管理者、服务者、引领者、纠偏者的角色有助于使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
角色,原指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在中国的戏曲理论中也指演员的专业分工,如京剧中的生、旦、净、丑等角色。美国人类学家林顿于1936年在其所著的《人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社会角色”概念。他将社会角色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胡荣,)。
社会为所有身在其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剧本”,指导着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扮演,不同社会角色行为要符合社会对该角色的期待或规范(戴维·波普诺,)。如果说,解决社会角色问题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充分认识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解决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社会角色问题,则有助于解决当前留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对留学生个体发展和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国家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来华留学生规模呈迅猛发展之势。一是,随着中国政治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我国深造;二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逐渐认识到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我国教育事业当中,在宣传和招收留学生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指出,将采取措施,开设新课程、增加外语授课、增设奖学金等,努力使在华留学人员达到50万。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可以预见,相关国家的留学生来华规模将呈现跨越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管理上以一般日常行政管理为主,生活上尽可能为留学生提供较好的食宿条件,但在思想教育方面近乎空白,少有关注。在中国知网以“留学生思想教育”为关键词搜索,搜到论文仅有59篇,相关的只有52篇。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这么多年,理论探索尚且如此,实际工作中对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更可想而知。这与我国当前的留学生教育事业现状不相符,与我国向留学生教育大国、强国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二)留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
教育的本义在“教”在“育”,教育之义应大于、高于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留学生教育主动放弃了思想上育人的“阵地”,使留学生教育成了留学生“教学”,也大大削弱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应有的国际社会效益。
实际上,留学生远离故乡亲人来到中国学习,面对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大部分留学生都非常年轻,虽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思想与心理上与我国初入校门的年轻大学生类似,对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判断,需要通过一定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疑惑,做出符合留学生社会角色身份的行为选择。
(三)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益补充
生源的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高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各国留学生必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校园里。文化背景多元、个体差异明显的众多留学生成为校园独特风景线,但同时,留学生个体素质的高低之分、良莠之别也客观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师生之间、中外学生之间、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分歧和矛盾频繁出现。
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针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平等尊重、求同存异前提下,在化解文化分歧与矛盾、提升留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营造友好氛围的重要手段,也为高校走向世界、走向一流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王思斌,)
留学生思想教育者是指具备一定素质,能用积极的思想观念、优良的道德规范对留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留学生形成符合国家、社会和校园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对留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进行教育及产生积极影响的人员,都是留学生的思想教育者,除了对留学生直接进行管理教育的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外,还有对留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教师、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工作者、能够对留学生产生影响的中外同学,甚至食堂宿舍的后勤保障人员、在日常生活曾对留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校外人士,以及留学生自己。
从狭义上说,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应是类似班主任、辅导员岗位等对留学生直接进行管理教育的人员,以及对留学生有直接影响的教师。因为这类教育者都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留学生施加影响,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效率和效果一般远高于其他类型人员。国家和院校应从留学生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选择业务能力强、道德修养高、作风素质硬、热爱留学生思想教育事业的人员组成留学生思想教育队伍。
三、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角色
(一)思想教育的组织管理者
留学生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的主导,制订各种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思想教育计划,合理协调思想教育资源,组织各类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者既有良好的大局观,又能对具体的过程环节进行控制;既有丰富的常规思想教育的组织管理经验,又有较强的临场处置能力。
思想教育主体的组织管理者角色相比思想教育客体角色——留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应的,对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工作素质与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方能胜任角色要求。另外,教育影响不仅发生在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留学生产生影响。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比言传影响更深远。
(二)思想教育活动的服务者
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活动从规模上来说有大小之分。一些规模较大、参与人员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想教育活动,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能够突出教育者的优势社会角色地位。特别是有留学生参与的活动,因为往往与“国际”结合起来,更受到一些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与青睐。
但在实践中,对留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却大多是在一些日常小事、琐事中,比如思想教育者耐心细致的关怀、疏导。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传统的思想教育强调灌输,强调令行禁止,渐渐忽略了思想教育塑造人、引导人的社会功能,思想教育者也渐渐淡忘了自身思想服务者的社会角色。
在新时期,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进入新局面,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方法,强化思想教育者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为切入点,引导留学生达到对思想教育的'共识,提高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累思想教育经验,创新思想教育方法,以服务者的角色帮助留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对其留学生学业与在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三)思想道德倾向的引领者
当前,世界正面临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中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历史阶段,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激荡,思想教育面临的形势复杂艰巨,加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价值倾向呈现多元复杂局面,针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更大。
首先,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理论文化修养,深入学习掌握思想教育的理论方法,特别是要熟悉有关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国家政策法规,在留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其次,深入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了解文化宗教背景,了解道德价值取向,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消除误解,善于沟通,使教育对象认同教育者传达的内容,理解教育者的善意。第三,在方法论上以国家法律学校制度为底线教育,将留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到中国社会传统美德上来,引导到留学生完成学业的最终目标上来,以厚德载物、包容并蓄的中华文化胸襟教育留学生和谐融入中国社会。
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多数学者都指出应当本着尊重友好的原则,不能将对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强加于留学生。这种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只是做到不强加于人,对思想教育者来说显得过于保守了。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应当更为积极地成为留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引领者。
比如,结合留学生日常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适时向留学生介绍我们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无须刻意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只需具体介绍词语的意思,赢得他们的价值认同,理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积极引导留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倾向。
(四)不良思想道德的纠偏者
来华留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法律,不了解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其他留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习俗,可能在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思想教育者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及时向留学生介绍相关法律知识与宗教习俗知识,及时纠偏,消除误会,化解矛盾。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来华留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一是少数留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律的界线,甚至有的无视法律,认为法律会对外国人网开一面;二是缺少对彼此的了解,对他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缺少了解,产生不尊重的现象;三是有的留学生道德素质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不尊重学习的国度、人民以及其他留学生(王春刚,)。
思想教育者必须及时向留学生宣讲中国的法律、学校的管理制度,引导留学生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帮助留学生纠正不当言行,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将留学生的认识引导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来。
总之,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意识,提高角色素养,在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好思想上的导航者和奠基者。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体制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树立正确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发扬学校优秀校风的重要表现。思想教育管理与学校的校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教育管理可以为加强校风建起到奠基作用和良好的管理作用,反过来良好的校风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上的发展进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可以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优秀的人才保证。最后,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我国进入国家发展的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国家需要的素质型人才,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是与我国科学化教育体制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二、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上的困境
1.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负责并以其为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部分学校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强化,导致传统的思想驾驭管理体制僵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无法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思想教育管理体制资源配置缺乏有效规划,缺乏专业性的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管理体制停滞不前。
2.师资团队缺乏有效建设
思想教育老师在对学生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在思想教育管理团队体系中,老师缺乏有效的共同交流机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掌握不全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达,对教育信息、学生的思想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力度不足,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思想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点有待提高,学习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创新能力的不足。
3.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化
思想教育管理方式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任务、目标、效率息息相关。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式上大多采取上课的方式,老师通过课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学生的教学课堂,但是学校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式上忽视了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模式存在僵硬化现象。
三、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
1.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法上的革新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作为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法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生具体的思想教育情况,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强对思想教育管理体制的强化
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涉猎学校的多个管理部门,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因此,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教育管理体制的`强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学校的各个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能,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合理有效的安排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将思想教育管理体制强化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时,要时刻关注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关系和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制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思想教育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性的技能能力,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明确的政治立场。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良性的互动沟通机制,在教师的资源配置方面,要合理优化,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一支有利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师资团队,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软实力保障。
四、总结
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持久的工程,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现实提供综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团队建设不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体制强化、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旨在不断推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健,张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
[2]吴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想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个性特长突出、文化水平偏低、心态不稳定、思想素质不高等特征。针对这些特点,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的环境,通过心理辅导、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新类型,它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层次,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处在探索阶段的高职院校,由于尚未完全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将尝试分析高职学生思想特点,进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对策作相应阐释。
一、高职学生思想现状及特征
1、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困难大
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要想在三年学校教育中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高职生,难度大,任务重。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太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高职学生则反映,上课听不懂,尤其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高职生对这些课程有畏惧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
2、心态不稳定,对人生前途、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高职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如,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佳,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压力)没有学好基础知识,造成他们未能如愿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转而进入高职院校。对未考入本科的遗憾,加上目睹在同一所大学校园里与自己年龄相当研究生、本科生,这样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高职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这种无声的压力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失落的情绪。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认为高职教育不正规,上高职不算上大学。高职毕业是当“蓝领”工人,不是当“白领”干部,要低人一等。他们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
3、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高职学生上课请假、缺课的现象一般较为严重,而且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高职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特征,他们悟性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收新事物快。本科院校高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中专职校,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加上在高职学习期间对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带动了其他学生。
5、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长突出
高职学生兴趣爱好广泛,不少学生在文娱、体育方面特长突出,他们积极热情,是各种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例如,有的喜欢吹拉弹唱,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美术绘画,还有的喜欢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举办的学术性活动或计算机训练。高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活跃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也能够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学会自重、自尊、自省、自励、自警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我们要求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要求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肩上的重担,激发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树立创新实干精神,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觉地把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
要使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奋斗目标、道德规范等在学生中得到认同,这就要定期调查、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对社会热点、疑点进行专题研究,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高职院校领导、辅导员需经常深入到教室、寝室,与学生在心理上互融、人格上互尊、性格上互补、工作上互商,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集体。 2、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它所包含的道德评判标准、人际关系、交往方式、态度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德育因素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可以充分调节和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到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从而减少各种悲观情绪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同时,可以培养较强的凝聚力,大学期间,正是生命力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实践证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对高职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产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作用。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适应能力
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个人情感变化,毕业就业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有着比本科院校学生更为明显的心理压力。因此,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注重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政治辅导员工作,通过谈心活动,掌握学生思想脉搏,并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第二,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学生自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第三,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由专职心理教师解答有一定心理障碍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消除心理困惑。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狠抓职业教育,让学生热爱高职、重视专业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针对中国“重学历、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做好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众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提出更的要求,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社会需要种类繁多的职业和门类齐全的专业的合理构成,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不可能都去从事一个职业或专业。因此,应使每个高职学生懂得,尽管人们分工不同,但都是社会的需要。今天我们既然选择了高职,选择了某个专业,那么就要热爱它,坚定信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现在勤奋学习,将来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成才目标,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其次、及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专业方向,了解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专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并利用网络、图书等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同时,组织高职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听劳动模范的事迹报告,邀请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业介绍等等,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逐步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培养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深刻理解现代职场文化特征,增强职业适应性。第四,提供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定期开展就业政策形势分析讲座,介绍、解读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并根据政策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合理定位,顺利实现就业。
针对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有利的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以此为基础,高职院校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慎德,张军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王娟.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3]于强先.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大同医专学报,,(3).
[4]徐淑莉.浅谈如何进行职业教育[J].科技信息,,(5).
[5]刘富敏.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J].现代技能开发,,(3).
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论文
摘要:本文从中医药院校培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出发,明确该类专业学生需同时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方式方法,为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探索路径。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专业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及阵地,对发挥育人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明确并完成“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本质及任务。中医药院校是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场所,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兼顾专业思想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思想信仰坚定、专业理论扎实、道德品行高尚、临床能力过硬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1]思想教育的工作,就是针对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所以必须要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视野出发,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热爱所学、钻研所学,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振兴中华、扬我国威、继承并发扬祖国医学的崇高理想。
1强化供给侧意识,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做法,也是高校办学必须坚持的原则。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就开展工作,都是空谈、白做。以学生为中心调整课程改革、教育改革,就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途径之一,从学生所需出发,切实开展相关的教育与培养工作。
2强化教育的“全员育人”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都需要做到“全员育人”,这样才能保证“全程育人”的效果,真正实现育人功能的全覆盖。就专业任课教师而言,与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多,且个人的品行、素质,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工作队伍、辅导员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但缺乏专业思想教育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成为空洞、务虚的存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影响。[5]
3融入“有文化内涵”的教育
中医药学科不只是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学科,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留有诸多佳话。中医药院校“重教育——轻文化”,脱离历史与文化的德育教育,强行“灌输”,学生因此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多毕业于师范类、综合类院校,虽具有较丰富的社科人文理论与知识,但欠缺中医药学相关理论与文化知识,笔者认为在德育教育探索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最重要。[6]
4“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转变
深入贯彻落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体现在“思政课程”中;中医药学相关课程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为培养更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就需要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专业课程与育人思想,在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形成课内课外的联动。如通过中国医学史的了解,掌握医学进步的进程,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卫生法学课程讲授,了解我国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政策的改进,增强爱国之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说教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更生动地让学生接受专业课的内容。[7]
5重视学生的德行融入思政教育
中医药院校学生身负救死扶伤的职责,自入学就开展《医学生誓言》宣誓等形式的专业思想教育,成为一名中医大师,缺少医德是万万不能的。通过中医药专业、医疗岗位从业的背景专业教师的讲授,提升学生对专业苛求的理念,用崇高的医德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医患问题处理,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以患者为中心,提升个人专业技术,解除更多病痛,做到仁心仁术,强化责任感。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医学实践引导中医药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并为继承良好的医德医风而努力。
6开展有效的课外文化活动
贴近学生、靠近学生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用文化活动将专业思想教育、思政教育穿起来。注重“课上—课下”教育的联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让学生更加了解医疗责任、医疗使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在课外文化活动中感悟社会、增长才干、学会自强、相互尊重。[8]
7将德育教育意识强化于专业任课教师
引导专业任课教师,学会将德育教育的意识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原有只有内容、欠缺一定思想育人的模式转变,开展一定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结合教学激励计划,邀请、鼓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如在“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指导——离校教育”一系列的学生活动中做到德育引导;形成有效的“教书——管理——服务——医疗”育人的大德育格局,促进“专业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链条工作,而是全程双向教育。
8细化育人的思路,优化教育方法
高校及教师层面做到“全员育人”,针对学生群体也要做到全面涵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思政教师——专业任课教师——学工干部——朋辈教育”,将学生群体划分为“专业不牢靠、积极性差”——“职业规划不清、价值观不准”——“大部分学生群体”——“略内向、交流不多”等类型,形成多样化管理,强化育人效率、优化教育方法、提升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拥军,穆海涛,郝海晓,宋佳.全员育人模式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199-200.
[2]余靖,胡艳.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才智,2017(08):44-45.
[3]张婷婷,许二平,朱光,龚曼.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思想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光明中医,2017,32(05):755-757.
[4]舒静.构建大德育格局发挥中医药课程的育德功能[J].上海教育,2017(03):72-73.
[5]姜澎.育人功能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全面覆盖[N].文汇报,2016-12-06(001).
[6]禹莺燕,陈霞.刍议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新西部(理论版),2014(13):108+113.
[7]姚峥嵘.传承中医药文化是德育之本[N].中国中医药报,2009-07-06(003).
[8]覃卫国.以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7(29):81-82.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