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的研究论文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的研究论文,本文共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的研究论文

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的研究论文

一、多元化教学特点

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多角度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改进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在教学过程中,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共同取得发展进步;在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1.重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色、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促使学生针对不同角色、不同角度进行多元化分析,将这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多角度分析的习惯,久而久之教学效率就能得到提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充分保证学生在上课时能主动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一个热情高涨的情绪,教师也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角色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感受,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和展现。

3.合理评价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出现不一致的意见,教师不应该以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针对此问题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赛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了解不同的意见和原因,另一方面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变得非常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广泛发展。

4.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答,通过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明显地提升整个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使初中生在一个和谐、积极向上、快乐的环境中成长。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教学课程的开展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培养道德素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势分析

多元化教学模式强调思维形式的多元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开展教学,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内容是非常多样的,教师可以加入大量的课外教学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有知识教育、情感熏陶,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无论何种内容,都一刀切采用同一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也很容易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对语文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可以看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受到了很多教师的推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属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化阶段,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的语文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这一阶段,应该着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时,应该把握好“度”,切忌贪多、求快。

(一)保护好学生的.探索心和好奇心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成长阶段,他们对很多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学习成效,因此,教师需要最大限度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千万不能打击他们,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观点,转换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因为这样是无法取得学生认可的。只有认真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直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才能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鉴于此,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让学生可以有发现美的眼睛,对语文产生深刻的感悟。

(二)利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这门学科中,有大量的知识可以供学生讨论,适当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多元化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多元化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对语文产生学习热情。对于讨论题目的设置,应该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不需要将内容集中在课本上,各类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焦点,在讨论时,要注意协调好小组之间的能力,避免出现小组水平悬殊过大的情况。实际上,初中学生对于辩论的要求并不高,不一定非要分出胜负,只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这场辩论赛就是成功的,因此,在讨论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重视辩论结果的归纳和总结,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科学点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适当、科学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强烈的自尊心,非常在意教师和同学的眼光,在进行点拨和指导时,推荐使用联想点拨法和情境点拨法,这两种点拨方式学生易于接受。当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很快联想起来,在点拨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学生存在错误,也需要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充分发挥点拨的优势,让学生可以巩固知识。

(四)制定系统的评价方案

评价是判断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成效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满足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此外,还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改革,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多样化的模式提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结语

多元化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意义深远,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广阔,不拘一格。只有如此,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多元化人才。

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论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多元化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性质多元化与思维方式多元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系统地从多个角度来开拓教学。由于初中语文包含的内容丰富,相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渗透情感等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已不再是简单的读与写结合,因此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从而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多元化教学也可称为多思维教学,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得以加深。

二.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策略

制定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涉及文本了解与分析、写作与阅读能力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思维能力、情感因素以及拓展能力。我们以语文阅读为例制定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初中语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对文本的了解:首先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深刻含义,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上去分析文本的主旨,当学生对文本的主旨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便集中从几个不同角度来对文本的主旨进行梳理、分析,而对于同一个观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分析,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进行论证。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多元化,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讲解、分析、指引等方式让学生形成观察思维、联想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一系列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途径

教学内容的多元解读初中语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对文本的了解,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多元解读遵循了教育的本质,以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为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性,在新课下多元化学习问题被多次提到,倡导多元化、个性化学习,并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学成果的多元评价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笔者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总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从学生的口试、访谈、现场观察、专题作业、制作、优秀表现记录、答辩、轶事记录等方面评价平时成绩。在评价过程积极调动学生全面参与评价过程的积极性,如在语文课堂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典型范文进行修改,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进一步完善,并要求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此时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更多的“评价”信息,这对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教师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从多个角度来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语文教材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渗透情感、情景以及直观感受,以此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语文想象力空间,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初中语文的知识则很繁复,内容和知识更加细化。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在面对这么多的语文知识时,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初中的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钻研和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面对初中语文繁重的教学任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属于知识灌输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听取知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新课改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语文素养等,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地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来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让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行多元化教学,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的特点

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具备读、写的能力,而初中的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却非常广泛,除了要让学生具备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培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思维、素质、想象力等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作用

初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是要转变教学理念,摒弃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知识讲解,而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提升其情感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另外,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探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在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实行一些奖惩体制,鼓励学生多发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导入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加强,就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对课文内容及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会更好。从而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促进自身各项能力的提高。(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涉及爱国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感受作者在文章背后要传达的感情,就会很容易被课文内容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遇到贴近生活的题材时,教师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出教室观察。比如写秋天美景时,可以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秋游,学生对于秋天景色的感受才会更深,写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不能秋游,可以在教室里用多媒体播放秋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讨论课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学生在讨论之前需要自主思考,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这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这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要从侧面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难,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启发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择点拨的方式,联想和情境都是经常会用到的点拨方式。

四、结语

总之,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初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理念,寻找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知识、素养、想象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梅生.浅析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2).

[2]杨党清.积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语文科目教学效率[J].课外语文(下),(2).

[3]李晓峰.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2).

[4]袁大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8).

大学物理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引言

近年来,有关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引起了高校物理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每一次改革都正如陈佳洱院士所言:“每当教学改革呼声高涨时,非物理类专业就要求砍杀物理课程的学时”。而事实上,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理工科院校非物理类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26课时,有条件的还应该扩展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课时。可见,改革不等于砍杀课时。教学改革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提升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或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等等,归根结底就是改革教学模式。因此,要摆脱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困境,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只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才能保障教学的良性循环,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农林专业为例,针对当前现行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反思,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阐述了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及其改革策略,旨在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2当前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2.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化,教学时数严重不足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法,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形成“一言堂”、“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太过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亲历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根溯源,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时数的严重不足。目前,农林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总学时为32课时,讲授7章内容,课时短,任务重,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采用此法也是无奈之举。

2.2教材内容陈旧,经典与近代物理比例严重失衡教材内容大多以经典物理为主且章节内容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有效联系,尤其是力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总是给人以老面孔的感觉,甚至大部分和高中重复,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厌倦情绪。此外,教材中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比例严重失衡,经典物理占全书80%以上,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而近代物理特别是20世纪以后科技发展取得的突破性的成果,比如相对理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激光、光波导、液晶、半导体和超导体等高新技术及其应用在教材中少之甚少。即使有,但是由于课时受限,这部分内容一般不讲。

2.3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粉笔+黑板”式教学,虽然讲课速度慢,学生有时间思考,教学效果良好,但很费时间、教学信息量小,而且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规律和演示实验等都无法实时呈现给学生。同时,由于课时受限,诸如启发式、探究式等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方法都无法正常开展,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化作一句空谈。

2.4课堂互动反馈不足,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有效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但由于课时紧张,教师讲课速度普遍较快,学生来不及反应,导致课堂气氛低沉枯燥,缺乏良好互动和有效反馈。同时,当前考核评价体系欠佳,仍采用“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绑定形式。其中,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只满足于单纯的教材内容讲授,学生也只满足于应付考试过关的现象,这完全曲解了开设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5学生专业差异大,基础参差不齐不分专业,不管学生基础差异,一个标准,统一要求,同班授课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和学习困难。目前,渤海校区农林专业约有260人选修大学物理课程,涉及5个专业,9个班,包括对口和非对口专业。其中,非对口专业是指那些通过高职或其他途径招生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没有重点学习或没有选修物理课程,导致物理基础特别薄弱,给授课带来很大难度。由此可见,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3多元化教学模式及其改革策略

多元化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全新教学模式,是一种多维度、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和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提升教学理念,实施多元化教学目标,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符合对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专业需要,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摒弃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要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进行课堂有效教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课堂有效教学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脚步”。其次,要更加注重过程和方法的亲历及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会学、乐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学既要关注专业培养的共同目标,又要注重不同类型的个性塑造;既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有助于培养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3.2更新教材内容,保证教学时数,实施多元化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编排对课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教材中经典物理比重过大,近代物理内容不足。因此,应该根据专业需要,适当对经典物理进行删减和精选,加强与现代物理和科技应用的联系;添加近代物理内容,介绍当今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如相对论时空观、量子物理效应、激光器、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理论与应用等,使学生在感受物理魅力的同时,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展思路,激发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建设取得出色教学效果的前提保障就是保证教学时数。大学物理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勇于探索新知和创新实践意识的精神。因此,只有充足的课时保障,任课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大力挖掘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3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教学形式,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多元化教学形式应该是集最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于一身,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内容。当前,计算机及多种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大学物理课堂,不仅能极大程度的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将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物理内容或现象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讲解振动和波的合成与叠加、多普勒效应、波动光学中光的干涉、衍射等内容时,使用Matlab编程和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动态图像实时显示出来,把复杂内容简单化,给学生以动态和立体感。除改革教学手段外,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运用案例法、类比法等思想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还可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能。例如在讲解动量定理时,既可以采用探究式,探究两颗鸡蛋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落在是否垫有薄海绵垫的水泥地板上;又可以采用案例法,引入“守株待兔”故事;讲解力学中刚体定轴转动时可类比质点直线运动;讲解电磁学中稳恒磁场时可类比静电场等进行教学均可以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液体表面张力时,可以观察向注满水的.杯子中轻投硬币;讲解伯努利方程时,可以用透明三角漏斗或电吹风倒吹乒乓球;讲解驻波形成时,可以观察音叉的振动等源于真实生活场景,使学生不但能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能养成有意识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多元化教学形式,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3.4丰富反馈互动形式,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和人文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上的简单问答互动外,课后几乎无交集。而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中,不但要注重课堂上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更要关注课后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微博、微信、飞信和QQ群等互动形式为学生开启一道绿色通道,为他们解答课堂上未及时解决的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此外,考核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的客观有效评价,更是对教师自己教学效果做出的正确评估。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符合培养多类型、多层次人才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提高课改建设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改革考核方式,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逐步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符合人才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建议对当前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有2种方案可供参考,方案1:延用当前考核形式,保持实验成绩比例不变,但要降低考试成绩比例(60%),提高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出勤和作业、小论文完成情况等)比例(20%);方案2:单独开设实验课,成绩单计,保持考试成绩比例(70%)不变,但要提高平时成绩比例(30%);同时考题采用试题库形式,每套试题采用多元化模式,按比例分布主观题和客观题,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知识掌握情况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试,打破传统考试模式的禁锢,客观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全面的评价,真正体现教学民主化和人文化。

4结语

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通过提升教改理念、健全教改目标、丰富教学形式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有利于在实践中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和人文化,加快教学改革进程,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科技复合人才。

一、幼儿教师使用平等性语言,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表扬和鼓励是达到幼儿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当幼儿做了错事之后,大声斥责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通过表扬其他小朋友在做同一件事时的正确方法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强幼儿的信心,提高独立操作的信息,教育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处理方法,达到教育目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发现幼儿的正确做法,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教学中强调寓教于乐,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游戏环节要强调幼儿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幼儿参与的主动性是他们真正想去探索和认知,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游戏中,使游戏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平等和自由的环境中,不仅能锻炼幼儿的集中性,还能够创造一个安全的寓教于乐环境。

三、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兴趣是事物发展取得成功的前提,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会探求工作方法。幼儿教师只要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必然会事半功倍。幼儿教学中的阅读环境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台上一言堂的方法,通过颜色上的刺激、可爱的标语等途径加强幼儿视觉上的刺激,提高幼儿学习文字的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了解幼儿的专注和知识渴求度,适时调整阅读的书籍和杂志,指导幼儿阅读读物,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及时的表扬,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四、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的每一点进步。

我们都知道,鼓励和表扬是幼儿教学中自主学习环节的动力来源。由于幼儿不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培养中要及时和经常性地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多次表扬以后,幼儿便会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一、礼仪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意义。

礼仪作为人类社交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种种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在幼儿时期进行礼仪教育,将使幼儿受益终身,能够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能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3――6岁是儿童礼仪、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这就像陶艺,在泥的状态下,你把它塑造成完美的,他就是完美的,你扭曲他,他就是扭曲的状态,等到烧制成形,就再也无法改变。另外还有人把儿童礼仪、品格教育比作是拣石子。小时候,好像很普通,但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发现这些石子都变成了对孩子一生受益无穷的钻石,我们就会后悔当初拣少了。而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知识类的课程在孩子以后的日子里随时都可以学到。

上海外国语学院一个博士生导师专门做了一个课题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同等智商幼儿园、小学开始学外语的孩子和初中学外语的孩子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几乎就一样了。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不是凭空而论的。正常的家庭礼仪教育中,父母会告诉孩子,做错事情要说对不起,让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要用敬语,要说“请”字等等一系列的礼貌用语。这些看似很细微的事情,却导致我国每年因琐事纠纷而发生近六十万起刑事案件,占全国每年刑事发案总量的85%。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在幼儿时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礼仪教育,父母也没有把礼仪教育当做一件大事去落到实处地做好。成人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们学会尊重别人,没有教他们做错事要说对不起,没有人教他们在别人做错事时要学会宽容,结果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因此被关进牢房,被判几年,几十年甚至被执行死刑。同样有近百万人被伤害,有的甚至致残,乃至死亡。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敢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但我们能保证每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优秀的人才,但我们能保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会被他人尊重。这充分说明了礼仪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礼仪教学的策略和有效途径。

首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在日常工作中给幼儿建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幼师自己在生活中不注重礼仪规范的话,给幼儿的礼仪教育就更无从谈起。在幼儿园的礼仪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孩子们进入到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让幼儿在友好的互相问候、问候老师、告别家长中开始新的一天。教师可以在教室门口贴上问候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问候语。在具体场景中可以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个别指导,比如说让孩子独立不哭闹地向父母告别,谢谢父母接送和给自己准备的零食水果等等,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每个孩子主动发自内心地说礼貌语。

还可以把教学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另外,开展适当的评价活动也能促进幼儿礼仪教学。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可以通过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还可以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章目,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可以了解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可以确立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可以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对礼仪课题进行调整和完善。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种活动中。

三、结语。

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将幼儿礼仪教育的重大意义铭记于心,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礼仪规范和道德观,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孩子们。(本文来自于《考试与评价》杂志。《考试与评价》杂志简介详见。)

一、易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爱问,容易对新事物产生探究兴趣和欲望,但是他们学习往往是感性的,缺乏理性思考,兴趣能把幼儿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增强注意力,自觉地记忆、想像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重新建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立体声响效果,能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情感,身临其境的情境,易于激发幼儿情感,开启幼儿心扉,使其不自觉地融入学习中,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易于提高幼儿理解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无法真正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所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可观的事物,使幼儿易于接受新知识,易于迁移和运用新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反映一些微观的难以看到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及规律,化难为易,变静为动,变微观为宏观,像雷电产生的原因,雷电发生的先后顺序等等。多媒体教学就突破了传统教学活动中难以突破的重点难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例如我在教授雷电产生的原因时,就制作了课件《雷电来了》,将雷电产生的过程制作成了动画,结合形体语言和美妙的配音使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情绪高涨,将原来难以表达的内容,以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的视觉画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幼儿们兴趣盎然,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易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在讲授小松鼠过河故事的时候,我把故事制成了flash动画,加上了惟妙惟肖的配音,使他们兴趣昂然、思维活跃,争着来表演、表达。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他们在游戏情节中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情感,体验了成功,树立了自信。(本文来自于《青少年日记》杂志。《青少年日记》杂志简介详见。)

四、易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有益,多媒体教学清晰的放大影像,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了观察的范围,提高了观察的效果,更便于幼儿观察和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将复杂的现象分解、综合,既有具体的描述,也有综合的概括,能很好地帮助幼儿从想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不仅使幼儿能理解抽象的知识,了解到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彩云追月多元化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学生在欣赏管弦乐曲时常因篇幅长、曲式结构复杂对其敬而远之,常常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因而失去对管弦乐曲的学习兴趣。《彩云追月》作为我国民族管弦乐曲的代表曲目之一,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让学生在鉴赏该曲目的同时,激起对同类作品的学习兴趣,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深入探究教学设计,带给学生丰富的课堂体验。

关键词:彩云追月;欣赏教学;多元化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是一首颇具广东音乐风格的民族管弦乐曲,作曲家任光于1935年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百代国乐队”所创作。乐曲以极富民族色彩性的优美旋律和清新的节奏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曾被数次改编为器乐独奏曲、合唱曲等各种体裁形式。1958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对该乐曲进行配器,并于再度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民族管弦乐队的权威版本。任光创作的《彩云追月》为并列三部曲式,乐曲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采用了“探戈”切分节奏X.XXX和XXXXX作为固定节奏型,并将其速度放慢一倍,进而更加凸显节奏韵律。彭修文重新配器的《彩云追月》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五声调式上行旋律,笛子和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轻巧而又清晰的节奏,低音乐器独有的空旷音色,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一轮明月高挂夜空,文人墨客赏月、颂月之景。为丰富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与多元形式,彰显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鉴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音乐教学法,帮助学生较好的分析理解乐曲的固定节奏、曲式结构,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特色。学生通过听、看、体验等方式,积极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学会主动探究,培养鉴赏民族管弦乐曲的能力。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配乐朗诵情境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皓月当空的迷人意境图片,播放乐曲《彩云追月》,并用有情感的语言朗诵歌词,通过视觉与听觉、音乐与语言的多重刺激,激发学生想象力,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引出本课。

二、聆听乐曲作品初探

本部分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曲家照片、生平简介等文献资料,讲授作曲家任光与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对该乐曲有初步的背景认知;其二,学生通过观看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视频影像资料与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图,了解民族乐器,掌握中华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三、多元方式深入探究

此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借鉴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采取多元教学手段,增加器乐曲鉴赏的趣味性,运用声势律动对固定节奏初步探讨索,运用奥尔夫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体验乐曲节奏韵律。具体步骤如下:1.运用声势律动,探索固定节奏;a.教师领学生运用声势律动拍奏乐曲基本节拍,探索旋律的强弱规律,判断出该乐曲为4/4拍;b.再听该乐曲,探讨乐曲中的固定节奏:X.XXX和XXXXX,引导学生写出固定节奏型,用手拍节奏;C.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多种声势律动组合形式表现固定节奏;d.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进行声势律动。2.运用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a.教师介绍所选奥尔夫打击乐器与演奏方法;铜碰钟:金属类乐器,其特点为声音绵延不绝,用其演奏乐曲中每小节第一拍,声音延续意境绵绵;手摇铃:散响类乐器,其特点为音效散且清脆,在A、B乐段每一句尾即全音符处演奏X.XXX,丰富乐曲色彩;响棒:木质类乐器,其特点为音质干净、明亮,可复杂的节奏型,响棒演奏贯穿乐曲始终,在A、B乐段演奏固定节奏X.XXX,C乐段演奏XX节奏型,与乐曲中节奏保持一致,突出韵律。b.教师根据乐器种类分将学生分为三组,播放音乐并演奏,教师应强调学生夸张表现出乐句的强弱起伏,演绎静夜中彩云追月的迷人意境。

四、作品分析完整演绎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铺垫,学生已经对乐曲的情感风格特征,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乐段等音乐基本元素有了一定了解,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分析乐曲调性与曲式结构,并能够为音乐配上人声伴唱,抒发自我情感,形成将歌唱、打击乐器伴奏与民族管弦乐曲相结合的综合形式,演绎彩云追着月亮走的趣味画面。1.乐曲调性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三乐段主题,进行视唱与乐谱分析,判断该乐曲为五声D宫调式;2.曲式分析a.复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书写曲式结构图;b.通过曲式结构图与聆听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旋律特色,引发对作品意境、情感的深层思考。3.填词歌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A、B乐段附带歌词的乐谱,加入人声伴唱。注意学生演唱时声音应灵活轻巧、轻柔的描绘醉人的月色之美,此外还应在歌唱时注意乐曲独特的节奏韵律。4.完整演绎将声势律动、奥尔夫打击乐器、人声伴唱与原乐曲相结合,演绎彩云追着月亮走的趣味的画面。

五、师生对话课堂小结

本环节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并根据学生回答,以及本节课授课效果,针对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教师鼓励学生多听民族管弦乐曲,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来锻炼学生身体与大脑的协调和反应能力。

六、结语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借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深入体会作曲家对作品的处理,情绪情感的表达。此外,本节课中体验活动较多,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才能保证每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梁茂春.“百代国乐队”与四大名曲——纪念“百代国乐队”诞生80周年[J].音乐艺术,.

[2]魏陶影.《彩云追月》的流变——从民乐合奏到无伴奏合唱[J].艺术探索,.

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研究论文

摘要: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戏曲、民族等基础上,大胆借鉴西洋唱法融合而成的音乐艺术,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本文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出发,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高校民族声乐发展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育;民族声乐;教学发展;多元化发展

声乐艺术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朝着稳定健康的轨迹发展。民族声乐一般指的是一个地域内在共同语言基础、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积淀上所形成的族群音乐,比如汉族音乐、蒙族音乐、藏族音乐等,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的体现,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所以不同的民族声乐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民族声乐教学是高校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加强民族声乐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视,顺应时代的步伐和社会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推动民族声乐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发挥高校的艺术教育阵地作用。

一、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有很多音乐界人士以及群众都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提出了质疑,认为高校民族声乐应该是风格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唱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丢失了民族声乐的“民族化”和“个性化”,逐渐趋于“标准化”的现象,显得单一和单调,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声音的共性多了,个性少了。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是培养声乐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是当前依旧没有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华民族声乐发展的教学体系,也缺乏配套的教材,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问题。教师是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是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大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们往往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应用这种想象力,不能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扼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民族声乐的理论知识讲解较多,给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较少,从而使得学生成长为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人。另外,有的学生的个人基础能力较差,对专业的声乐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

(二)素材较少。素材是民族声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更多不同类别的民族声乐作品。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不够丰富,一般是根据大纲教材给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所接受的音乐素材也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民族声乐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帮助。

二、中华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形成的原因

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是结合文化、历史等多种元素的,而且必须要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上去看待问题,去审视问题,理清思路,探讨全新的发展路径,才能促进民族声乐进一步传承、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我国民族声乐也必须要实现多元化发展,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合起来,并且实现中西方融合,促进文化繁荣。我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点,其原因如下。

(一)中华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条件。我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民歌、戏曲等多种传统声乐形式。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声乐艺术,而且也是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基础,对当代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中西结合为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中西方声乐艺术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演唱技巧上,在技术上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保持我国民族声乐的优点,比如演唱过程中的灵活、轻快、明亮的特色应该要保留下来。同时由于西方美声唱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演唱方法,例如在发声的时候运用技巧可以使得发声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在对美声唱法的技巧进行应用的时候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拓展。

三、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途径

高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根据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的声乐艺术人才培养也应该要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这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多样性规律,也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转变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理念。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水平、完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首先必须要转变观念,高校必须要从单一的声乐文化视野中脱离出来,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积极探寻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民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对中国传统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善于对西方的科学的演唱技巧进行借鉴和应用,拓展学生的眼界,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精髓,所以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坚持以“我”为中心,融合世界声乐艺术文化的精华,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

(二)继承传统声乐文化元素。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更是民族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在开展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元素,在对民族文化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丰富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方法。一方面要重视原生态,原生态民歌是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耀眼明珠,在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原生态民歌中往往包含着十分浓厚的民俗文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发掘,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对这些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聘请一些民族歌手作为讲师,开创民族声乐教学新局面。为了传承文化,让原生态民歌得到保护,必须要拓宽眼界,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选聘一些民族歌手作为讲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从更加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长期的文化熏陶和艺术熏陶,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基础,带着情感去演唱,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让观众与演唱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声乐作品的作曲家、作词家在创作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进行演唱的时候,必须要带着情感。但是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演唱时缺乏情感,没有真正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意境中,把握不好这个关键的度,从而使得学生的演唱水平不高。对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了更好地融入情感,在进行演唱之前,需要对歌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歌曲的曲调分析,比如曲式结构、节拍、速度、伴奏等,对歌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内容、歌词的音调等。了解好歌曲的背景之后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比如作品的情绪变化、音乐形象的角色体现、音乐形象的表达等。在这些基础上,演唱者再借助自己的演唱经验,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比如在作品咬字吐字的时候对气息进行控制,对语音音色进行把握,对发音速度进行变化等,从而将一首音乐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民族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拿到一首作品,不急着去学习谱子,首先要对歌曲的背景进行了解,分析作品的主题、演唱风格、发声特点等要素,然后再进行综合演唱,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专业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对传统演唱艺术精髓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过程,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文化艺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当代艺术思潮的剧烈冲击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一方面要保护传统的艺术理念,另一方面又要逐渐打破传统声乐艺术的限制,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高校是培养声乐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建立多元化声乐教学体系,对民族元素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应用西方声乐艺术的元素,将民族声乐的发展和时代潮流配合起来,促进民族声乐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晓霞.关于大学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分析[J].北方音乐,,(19).

[2]颜雄心.当代多元化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J].读书文摘:中,2016,(11).

[3]董芳.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探讨[J].教育,2015,(09).

[4]蔡多奇.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音乐探索,,(02).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科目,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够实现,必须要促进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教学,从多个层面以及多个方向展开教学,保障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和认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对基础语文学习的深化和继续,又是开展进一步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是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有实施有效的、多元的、丰富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教学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要深入分析和理解所教学的实际内容,根据语文的实际教学内容开展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到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背诵默写古诗词,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和记忆,而更多的是要通过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辅助措施的'利用,在课文中挖掘情感和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德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等等[1]。这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多元化教学的最终价值体现。但是在实施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多元教学的特点。通常,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仅是表现在教学方式的使用,而且还包含了学科的基本性质以及科学思维等特点。主要就是在实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正确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将教学系统进行扩展,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科目的实质,由此将语文科目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主要措施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是实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教学理论指导,积极创新和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

2.1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生活性,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重要行为指导。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就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死板机械地教学,而是要充分解放学生,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和生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的理念以及深化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生的写作的格式、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作文的结构等等,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发挥。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和生活。比如要写作一片关于春天的文章,带领学生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畅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加真实并饱含情感,让学生的文章少了传统的套话和格式化,真正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2.2分组合作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在初中教学阶段,就应该不失适宜地向学生渗透合作的理念,逐渐培养写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共赢。同时,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一堂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小组中的同学进行探究和学习[2]。比如让一部分学生查询生字词,一部分学生查找和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一部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通过这种分工合作,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督促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构建:

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地接触知识,构建自身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够更为全面和完整地开展语文学习。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比如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等,都能够增加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结语: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语文本身的教学也是有益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和探索,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213.

[2]陈华君.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31:40.

多元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实施多元化语文教学是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趋势,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拓展、学生之间分组讨论、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语文的细腻与美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法;应用;学习情境;学习氛围;思维拓展;分组讨论;评价体系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多样性、开放性等教学形式。语文学习贯彻学生的一生,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实现多元化教学。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出当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1创设初中语文学习情境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热爱学习语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是语文结合实际的一种体现。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使“语文”进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是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的方式。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为古诗词配以合适的音乐等,是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结合,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方面有重要优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多媒体利用其自身的影音录像优势,将封闭、无聊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语文课本上的一个个文字充满立体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犹如置身其中,对语文知识有一种“看见”、“听见”的体会,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印象深刻。

2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与课堂氛围息息相关,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的放松身心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后再讲授课程知识,为学生解答在学习上的疑惑;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接受并且相信,这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固化,无法将初中语文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多元化教学方式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学生对教师不再是“敬畏”,新的师生互动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习《蒹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将诗词断句清晰,使学生自己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并将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成果和学习效率均得到提升。

3用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思维拓展

完善的思维逻辑是在问题的引导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初中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具有较高的可塑价值,因此,教师要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逻辑逐渐形成并完善。在多元化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运用“问题”引导法,牵引学生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完善。

4运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学习语文知识

分组讨论是多元化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分组学习因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并且学生处于同一年龄段,彼此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运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使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例如:学生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教学,每组学生对负责的内容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回到课堂组与组进行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5合理运用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结束的关键是评价。多元化教学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其相互呼应,多元化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含学生自身进行评价、学生彼此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等方式,初中生的个性正处在趋于成熟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智力优势、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资源,努力实现中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对待他们应该采用个人的评定方式,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组合,而不能歧视他们。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初中语文学习知识、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学习也得到进步。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写作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作文,通过学生之间的初步评价,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完善,再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学习语文知识,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效提高。总之,语文教学本身应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感知生活、体会生活,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珍.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6,(10)

[2]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

[3]杜永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

[4]姜勇,马继英.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5]白海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02)

构建初中语文多元化的论文

一、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设计分析

对苏教版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设计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

1.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课前设计

在进行课前设计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灵活掌握,了解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几种智能,并从中挑选几个与课文相关的、较重点的智能,然后进行精心的课前规划。例如:教师备课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准备课前任务,并与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的建立。

2.课中分析

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技能。另外,苏教版进行编写时,是将语文当做一个新的思维体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建立情况,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形成健全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理解能力。

3.课后反思

温故而知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并思考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向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从而确保教学设计的顺利开展。

二、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的措施

1.挖掘自身优势,创设外部环境

想要建立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语文课堂,外部教学的硬件设施与环境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硬件设施,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对于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来说,许多课堂内容的规划设计只有利用硬件设施才能顺利开展。例如:在《人与自然》那一课中,安排课后实践活动,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学生集体开展一次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的视听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教学硬件的投资。

2.多种途径出发,营造内部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内部问题,其中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第一,内部环境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拥有一个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第二,要想在初中课堂上构建多元化的智能综合性教学课堂,提升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是关键所在。由于建立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课堂专业性较强,因此,对教师自身的素质的要求标准极高,会关联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增添和更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进行。学校应该为教师建立竞争机制,以科研能力或者教学能力等为内容进行竞争,在精神鼓励的同时,还要以物资鼓励作为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第三,在实施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此的反应。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教师要观察学生对这种教学课堂的接受情况,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或以书信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同时帮助学生适应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围绕智能差异,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逻辑智能与语言智能,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都是按照学生的这两方面的智能来考核,却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考虑到其中。例如:对于一些从小就开始参加美术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智能、空间智能远远地高于普通学生。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围绕着智能差异,应当建立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的途径与评价的目的从原来的单一化转变成多元化的智能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逻辑智能与语言智能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通过构建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来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立足课本,巧借教材,用活教材,获得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成就一篇篇美文佳作。

关键词:巧借课文 成就佳作

我们的教材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堪称典范。语文老师如果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充实作文的构思,学生的写作素材就如“源头活水”滚滚而来。

对于“逆境”话题,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但是要写出感动点,选择材料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成了行文的关键。

首先,选择材料一定要新颖。别具一格,另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材料才能够实现最大的冲击力。

其次,就是在立意上的创新。在逆境中成长,这是最基本的立意,但是,如何来体现这个主题,如何把这个主题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揭示出来,这是本文的'关键。

像《丑小鸭》、《送东阳马生序》等课文就是“逆境”话题的题材。如:我们可以巧用《丑小鸭》中的实例,发挥想象,合理构思。丑小鸭对生活不断的追求和渴望,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丑小鸭正是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和逆境,最终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但是建议指导学生最好写成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最容易写,也最容易出彩,最容易成功。只要能选定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写清楚发生的故事以及主人公在故事中是如何勇敢的面对逆境,做到行文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尤其是在最后如果能画龙点睛写主人公走出了逆境,这就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