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本文共1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1  故    乡

【教学构想】

《故乡》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名篇,可圈可点可评之处实在太多,如果面面俱到,势必抓不住重点,突破不了难点,有鉴于此,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去解读文本,紧扣精神家园和情感主线去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本文内容实际,我想在教学时关键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本文的探究重点应该是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以及小说所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而要探究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字来阅读小说,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的分析去探究人物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明确主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4.学习鲁迅先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忧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所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

难点:对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教学安排]  两课时

课前预习:本文较长,需要学生充分预习,在教学之前应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经历,再通过反复朗读加以体会,这是解读本文的重要一环。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导语 。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确,“故乡”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词语,自古以来她让多少游子魂牵梦绕,她又让多少墨客骚人深唱低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我”回故乡有哪些感受和思考。

2.请学生交流各自熟悉的反映思乡之情的诗词歌赋,由此导人课文。

(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课文,在感情上缩短与小说内容的年代距离,然后逐渐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地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内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检查预习

对预习作业 进行检查,解决生字难词,进一步落实学生对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的全面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落实学生提前“预热”课文的情况,由于本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感受,因此,这一环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我”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的印象和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记忆中的故乡: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

现实中的故乡:萧索、荒寂。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变化巨大,“我”对自己的这次故乡之行深感“悲哀”,“我”的心情不禁悲凉起来。

(这一环节符合新课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也是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细读课文,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从品读重点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态等描写语句人手,分析人物的发展变化。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闰土的变化:

①肖像的变化:

紫色的圆脸

昔日  小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

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今日   破毡帽

(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②语言的变化:

昔日:滔滔不绝,无所不谈。

今日:称“我”为“老爷”,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③神态的变化:

昔日:天真活泼、热情、富有朝气。

今日:像石像,像木头人。

④性格的变化: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小英雄变为一个麻木迟钝的木偶人。

&nb

[4] [5] [6] [7] [8] [9] [10]  …  >>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1  故    乡

【教学构想】

《故乡》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名篇,可圈可点可评之处实在太多,如果面面俱到,势必抓不住重点,突破不了难点,有鉴于此,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去解读文本,紧扣精神家园和情感主线去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本文内容实际,我想在教学时关键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本文的探究重点应该是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以及小说所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而要探究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字来阅读小说,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的分析去探究人物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明确主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4.学习鲁迅先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忧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所刻画人物的社会意义。

难点:对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教学安排]  两课时

课前预习:本文较长,需要学生充分预习,在教学之前应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经历,再通过反复朗读加以体会,这是解读本文的重要一环。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导语。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确,“故乡”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词语,自古以来她让多少游子魂牵梦绕,她又让多少墨客骚人深唱低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我”回故乡有哪些感受和思考。

2.请学生交流各自熟悉的反映思乡之情的诗词歌赋,由此导人课文。

(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课文,在感情上缩短与小说内容的年代距离,然后逐渐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地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内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检查预习

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解决生字难词,进一步落实学生对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的全面了解。

(这一环节主要是落实学生提前“预热”课文的情况,由于本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感受,因此,这一环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我”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的印象和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记忆中的故乡: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

现实中的故乡:萧索、荒寂。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变化巨大,“我”对自己的这次故乡之行深感“悲哀”,“我”的心情不禁悲凉起来。

(这一环节符合新课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也是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细读课文,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从品读重点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态等描写语句人手,分析人物的发展变化。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闰土的变化:

①肖像的变化:

紫色的圆脸

昔日  小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

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今日   破毡帽

(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②语言的变化:

昔日:滔滔不绝,无所不谈。

今日:称“我”为“老爷”,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③神态的变化:

昔日:天真活泼、热情、富有朝气。

今日:像石像,像木头人。

④性格的变化: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小英雄变为一个麻木迟钝的木偶人。

2.杨二嫂的变化: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

今日:外貌:凸颧骨、薄嘴唇、圆规

语言:尖叫,贵人眼高

动作:讨东西,塞手套,造谣

性格变化:由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变为一个自私、泼悍、尖刻、爱贪小便宜的庸俗小市民。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反复对话互动,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对人物形象获得初步体验,符合新课标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也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五、小结本课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作者能够将这两个重要人物的变化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是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技法呢?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明确:

1.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文章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对比,将杨二嫂前后生活进行对比,将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此外,还有“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与水生关系的对比等。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联系时代背景及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命运变化的根源。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探究人物命运根源

引导学生尽可能从文本出发,在文中(含注释)找依据,结合预习作业所查时代背景资料,合作探究导致人物命运的原因。

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3.闰土拣“香炉”和“烛台”。

归纳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造成国民人格扭曲、精神家园失落的祸首。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畅所欲言,体悟人物典型意义

作者刻画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意义何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1.反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了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2.反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

3.揭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

4.反映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5.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联系时代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品味重点语句,强化文章内涵

品读文章77_88节,理解作者的希望。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刻内涵。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进一步理解本小说的内涵。)

四、自主质疑,合作解疑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合作解疑。

如:作者已经重点刻匦了闰土的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塑造杨二嫂这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

一是用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

二是以杨二嫂二十年的变化说明城镇市民的贫困化,用此说明中国农村破产的广泛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由于本课较长,学生的问题可能较多,故设置这一环节。同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五、.总结全文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手法来着重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揭露了在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22  三    峡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 ,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 ,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学生在全班提出的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给予提示。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句式的,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举一,让学生反三;另一个则涉及历史背景,可由教师讲解。这两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都很重要,学生如果没能提出来,则需要教师

[4] [5] [6] [7] [8] [9] [10]  …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B(鄂教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意外》教案

写作意外

【教学构想】

本次作文题目为“意外”,就是要同学们留心去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用笔去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在生活中的关注与思考。写事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写了这么久,学生有没有进步呢?他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写出不同的自我感悟吗?从现在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即使是写《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发人深省的一件事》能够做到流畅地去表达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做到中心突出,主题明确的也是少之又少。

“意外”这是一个极易引起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和思考的题目,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现在的学生生活中交织着幸福、快乐、惊喜、意外、黯然、伤心……正是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的多彩:这次作文需要我们拿起笔来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写出从这次意外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完成了写作训练。

不过在写作的题材的广泛性上,教师可适时地做一些引导,当学生思维过于局限之时,教师可补充一些思路。首先应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让他们做到有米可炊。

至于怎么写,教师可根据班上同学的具体程度选择训练重点:或如何处理详略、或如何叙述一件事,如何突出意外,我这篇文章能不能让读者感到意外、以及该如何选择新颖的写作形式。重要的是,本次训练只解决一个问题,切口要小,目的要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准确、生动的资料。

2.用生活中的细节去突出意外。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渲染气氛

(往常一向穿着朴素、自然的老师今天竟穿了一身色彩鲜艳、样式前卫的时装来到学校,同学们发出小声的惊叫,对老师也投来惊讶的眼神……)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生活是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命运交响曲,有人说生活是爱迪生在重重挫折中那屹立不倒的勇气和决心,而我则认为生活是雨后那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所交织成的七色彩虹,那七种灿烂的颜色则是象征着生活中的热情、不屈、黯然、活力、失落和意外。意外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意外,生活会缺少色彩。一次经过努力后的意外成功,可以让你相信“有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存在”;一次意外的中国射击的金牌,可以让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一次意外的落水,让我们与金牌擦肩而过,它让我知道“在事情还没有结束时,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个奇妙的“意外”呢?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意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境遇你有过吗?如果有,就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谈一谈……

生1:我一直认为当今社会上拾金不昧的人是早已濒临灭绝的,那次我的钱包掉了,里面有我妈妈的银行存折和一些现金,本以为是不可能再找回的,后来竟有人按照钱包里的地址找到我,并将钱包还给我,他的行为让我感到很意外,并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仍有拾金不昧的人。

生2:我的体育成绩一向不好,每次体育考试,我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为此我感到非常自卑。我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跑步,终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23名的好成绩,这次意外的进步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大家所说的意外。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在去年暑假里,同学都在关注奥运的盛况,那么在奥运期间,有没有让你激动的意外呢,谈一谈?

(当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的时候,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识。)

生3:当我国110米跨栏选手刘翔在这项一直由外国人保持着冠军记录的运动中,“意外”地夺得了冠军,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二、讲述故事创设情节

师:我来说说我的意外吧!

(教师讲述当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故事,配上轻音乐。)

当年,老师的父亲与母亲生活原本幸福美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2  三    峡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学生在全班提出的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给予提示。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句式的,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举一,让学生反三;另一个则涉及历史背景,可由教师讲解。这两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都很重要,学生如果没能提出来,则需要教师补充。)

三、理结构

1.本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一书做的注释,它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精练优美,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北魏生产力极为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郦道元到三峡实地考察,且观察四时的变化,大到山水,小到草木无不涉及,绝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  “尺幅之内,气象万千”,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第l自然段总写了三峡的山势,其余3自然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四个段落,字数相当,排列有致,文面清朗美观(板书文章结构)。

3.对层次的安排有没有什么疑问?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明确: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同时,第1自然段写山势为这一自然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险峻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因此先写夏季也使前后文衔接紧密。

(这一次的读也是理解性的读,目的是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所在。)

第二课时

一、析角度、知方法、品语言

那么三峡的山势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l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山势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你得出看法的依据。

1.连绵不断,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2.高耸人云,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3.教师对第1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不太理解,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亭午、夜分才能见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连,都不会形成这种景象,如果说前两句是正面描绘,那么这一句就是侧面烘托,它进一步说明了三峡的山势是连绵不断、高耸人云的。)

(板书:连绵不断、高耸人云)

齐读第l自然段。

4.在座的同学中可能有不少人游览过三峡的风光,老师也曾经两度游历,那连绵不绝的群山,耸人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确实如作者所写,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雄峻壮美的山势。那么他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作者在字词锤炼上又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赏析文章的后3自然段。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峡夏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自由读)

夏季景色的特点是水势凶猛。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看出来。(翻译)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已经写出了夏水猛涨的凶险,其余几句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后明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一个生动的特例,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汹涌向前的狂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的烘托,连“乘奔御风”都不能与江水的迅疾相比,那江流该具有何等的排山倒海的威力!

(板书:水势凶猛)

男生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这几句,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描写的生动形象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快感,它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一首诗,那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是不是一味从大处着笔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提示:描写角度、手法、炼字。)(自由读)

这一段从细微处刻画,有色彩的对比,如“素湍绿潭”;有动静结合,如“回清倒影”、“飞溯其问”等;有变换角度,如“素湍绿潭”是俯视,“绝谳多生怪柏”是仰视。

5.三峡春冬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郦道元仅用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相间、动静相生、俯仰生姿的画面,画面是立体的,有高山也有流水;画面是流动的,波浪在回漩,飞瀑在跌落;画面更是交相辉映的,深潭之上有晃动的倒影;绝谳之巅有婆娑的怪柏,山水之间悬挂着像白练一样的瀑布。这种总体上比较幽静的景象,与上段浩荡迅猛的“夏水”相对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味道,作者用哪一句点出了他的感受?(良多趣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文章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三峡的春冬之景呢?

(板书:清荣峻茂)

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6.最后让我们看看三峡的秋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景致呢?从哪里看出来?这一段在描写的角度上又有什么特殊之处?

三峡的秋天是寂静、凄凉的。“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点明季节与景物特征(视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凄清秋景中猿的哀鸣和鸣声在空旷山谷中的回荡(听觉)。“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突出听觉。    (板书:寂静、凄凉)

7.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作者在尽写了山光水色之后将笔触转向“猿”与“人”,从而使全文情景交融,极好地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8.这一句又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早发白帝城》的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不由得让人怀疑李白的这首诗是否是对本文的创造性改写呢?

9.齐读第4自然段。

(整个第四部分是在对全文已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局部、内容、语言和写作手法进行具体的揣摩和赏析,重点是描写角度和手法,既有认知层面的,又有情感层面的。与《早发白帝城》的联想是一点小小的迁移。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进行,而非由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品味,可以感受得更细致、更全面、更丰富。揣摩和赏析完每一段后的朗读,则是比流畅读更高一层次的美读,是在感知了文章内涵和妙处后的富有韵味的朗读。)

二、小结、背诵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精美的语言,那么就请大家高声朗读,试着把这篇短文背下来。

三、作业

如此美丽的风光不仅郦道元津津乐道,它也曾出现在许多其他的文人墨客笔下。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到三峡的文章、诗句?课后可以去查找搜集一下。

(作业着重在拓展、积累。)

【板书设计】

22  三   峡

总写山势:    连绵不断  高耸入云  水势凶猛  (夏)

描写四季景色:清荣峻茂  (春冬)

寂静  、凄凉  (秋)

【教学小故事】

一个虽不完整但美妙的句号

今天的教学按计划进行着,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正好完成最后一个环节: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可是……

“‘林寒涧肃’的‘寒’和‘肃’只有‘清凉’和‘寂静’的意思吗?为什么看到这两个字还给我一种寒冷、萧条、肃杀的感觉?”一个学生举手问,不仅质疑我草草结束这一段的打算,还质疑课本的注释。

“上一段写春天和冬天的景色,林子里也应该很清凉甚至寒冷,为什么不写‘林寒’却写树荣草茂,冬天应该是枯水季节,为什么不写‘涧肃’,反而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又一只手举起来,疑问由这一句联系到了上一段。

“三峡的猿猴难道只在秋天长啸?”

“听到‘猿鸣’而‘泪沾裳’的是哪些人?他们仅仅是因为猿的啼叫声凄凉而落泪吗?”

“我们以前学的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像《醉翁亭记》,作者是以一种思想感情贯穿始终的,而本文第3自然段在流连山水间,感觉其乐无穷,到第4自然段却突然一转,变得凄凉、哀伤了,这是不是太突然,前后太不一致了?”

在一只只手举起来的时候,我心中不但没有焦急,反而窃喜。一堂波澜不惊完全按照我的预设完成的课,常常会令我惴惴不安:学生们投入进去了吗?他们自己思考了吗?而现在我看到了他们始终在投人情感,在开动脑筋。我马上组织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觉得‘林寒’不仅指秋天气候凉爽,而且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样,看到树叶纷纷凋零,秋天的树林就给人萧瑟、寒冷的感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

“你不但有准确的感觉,而且还分析了形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更可贵的是还能迅速地联想到意境相似的诗句”。我情不自禁地夸赞道。

立刻,又有一个学生手没举就站起来了:“那么,‘涧肃’ 的‘肃’也应该不单是客观描写,更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了,这个‘肃’字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山涧寂静是因为雨水少,不再听到水声潺潺,全没了春夏时节的勃勃生机,因此让人觉得肃杀、凄凉”。我欣喜于他一点就通的悟性,同时还惊叹他能把前一个同学的回答上升概括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的准确性。

“那上一段冬天的‘涧’应该更‘肃’,怎么反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不是矛盾吗?”看来这个学生还是念念不忘他前面提出的疑问。

“我想那一段的描写是有所侧重的,重点写春天的景色”。

“猿猴当然不是只在秋天长啸,但声音之所以凄凉,主要是因为秋天的山谷显得特别空荡,回声传得特别远”。

“‘泪沾裳’的应该是孤身在外的游子,本来一个人远离家乡、亲人,心情就够悲凉的了,再听到这样凄厉的‘猿鸣’,怎能不潸然泪下?”    ’

“我看不一定,可能也包括捕鱼的人,他们长期在这地势险要、水流湍急的地方打鱼,肯定有不少亲人葬身鱼腹,夏季水流太急时,没法捕鱼,还要饿肚子,想想自己悲苦的生活,日日听着这样的啼叫,也会落泪的”。

下课铃响了好一会儿了,讨论还没有结束,我只得叫停了。虽然学生们的争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心中的喜悦和欣慰却充溢心间。这样的学生多么令人惊喜,这样的课堂多么值得期待。这最后五分钟的波澜掀起了高潮,它的出现为整堂课画上了一个美妙的句号。

23  右  溪  记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课文已有详细注释,学生利用注释基本能读懂文意,因此,可采取学生自译、互译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疏通文章大意,有问题的词句可由各小组代表提出,并在全班交流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由于本文的主旨较为隐晦,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并互相交流,并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文言文应在熟读背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背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语言的风格,领悟作者的写作技法。同时,还应加强对常见文言词语的归纳积累。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并善于在美好大自然中发现情趣的情怀以及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3.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

4.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并善于在美好大自然中发现情趣的情怀以及所寄托的身世之感。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难点: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并互相交流。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由学生感兴趣的名山名水引出右溪这个环境十分优美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可由作者的生平简介导人,为理解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怀做准备。

二、感知课文,归纳积累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气,读对停顿。

2.由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理解文章大意,并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在四人小组讨论时提出来。

3.四人小组互译互听互问互答,并将有争议的问题或大家都感到有些困惑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探究。

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归纳本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常见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词如:为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动词   成为)

为之怅然           (介词   替)

俾为亭宇           (动词   变成)

为溪在州右         (连词  因为)

常见文言实词如:

悉:全,都      名:说出      状:形容

俾:使          裨:增益      抵:到达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文言文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归纳、积累是想让

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为拓展阅读所需的迁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预设目标及生成目标将问题进行整合,由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这些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如:

1.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2.作者为什么会因右溪景物无人赏爱而怅然?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右溪奇特的自然景观有:

两岩怪石盘层,清流洄悬激注。

2.作者对右溪景物无人赏爱“为之怅然”的原因:

一是因为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

二是因为由此引起作者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内涵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及由此引起的怀才不遇之感,让阅读成为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打破了文言文教学只重词句不重文化内涵的模式,做到了“文”、  “言”并重。)

四、品析语言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析本文简洁淡雅的语言风格。如:

用“欹嵌盘屈”四字就把石头的奇形怪状写得历历在目;写作者的身世之感,一个“怅”字即表现得淋漓尽致,收到了以少胜多之效。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符合新课标关于“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

五、领悟写作特色

1.抓紧特征描写景物。

讨论明确:

写溪抓住“小”的特征。

写石抓住“怪”的特征。

写水抓住“清”与“激”的特征。

写木竹抓住“重阴”的特征。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讨论明确:

第一层重在描写,正面描写溪水,通过写石写树侧面烘托溪水。

第二层抒写由小溪引发的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隋。

第三层写对小溪的修葺和美化,用的是记叙,而命名与刻石的来由则用诠释说明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对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进行探究归纳,符合“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的单元教学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迁移能力。)

六、拓展延伸

运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方法,以《故乡行》或《家乡的小河》为题写一篇游记,也可自拟题目。

(这一环节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有利于学生写作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学小故事】

这是一篇较“生僻”的课文,我曾经在教学本文时未向学 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也未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互相交流,因此,在教学进行到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时,有许多学生对作者为什么会因右溪景物无人喜爱而怅然这个问题不能准确回答,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是这里的景物太一般、太没劲,比不上“九寨沟”,作者自感白游一趟,所以感到怅然。我立马意识到这位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他没有了解作者的生平,没有了解作者此时的处境及心境,当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并互相交流后,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便有了质的飞跃,我因势利导将文本与作者生平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探究到怅然的根本原因,学生觉得很好理解,并进一步体会到这么精短的游记竟能融人作者这样的个性与情怀。看来,有些文章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等忽略,事实上,这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人理解。

24  小石潭记

【教学构想】

《小石潭记》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刻画细腻、逼真,全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而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情景交融。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教师要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注意在难点处的巧妙点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为理解课文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多诵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及情操的陶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人

交流查找的关于柳宗元及《小石潭记》的背景资料。

(课前已布置下去。资料的搜集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学生还要学会整理有价值的信息。)

二、放课文录音,请学生正音

(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读,在此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可以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进行朗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弄清楚重要的实词或虚词,并用标记法做上记号。这一环节可帮助学生学会探究,主动意识得到增强。)

四、分析课文

1.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面对如此幽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要顺势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别是提到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的时候更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揣摩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可以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

(抓住文中相关写景的句子,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凝练。)

4.与柳宗元对话,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说话训练。

(此问题设计注重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

6.写作技法的借鉴。抓住任何一处谈谈体会。

学生可从这些方面人手:

①“动”与“静”;②“对比”与“烘托”;③抓镜头的写法;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⑤修辞手法;⑥情景交融。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写景特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观察你所熟悉的某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的感受。(二三百字)

(读写结合,让学生借鉴写法并得到有效的训练。)

【板书设计】

24   小石潭记

石    奇

树    美           凄神寒骨

水    清           悄怆幽邃

鱼    乐          (寓情于景)

【教学小故事】

《小石潭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将政治上的失意融人寻访山水胜景的闲情雅趣之中,使情与景水乳交融别具一格。我教《小石潭记》时,将其作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范文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是讲授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当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面对如此幽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不知所措。看到这种情况,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学生比较其他一些游记散文,大多写的是名山大川,为何柳宗元却偏偏对那些无人光顾的无名景点情有独钟呢?学生畅所欲言:因为在这里感触很深。我继续追问: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作者感到凄清,那我继续发问:作者心境的凄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你能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理解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的游山玩水实则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是借游

山玩水来排遣自已内心的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心乐之”,细细体会之下,何乐之有?待学生领悟这一点后,再顺水推舟,放手让他们自已去寻找能体现这一写法的其他地方。这样,学生认识到诸如写“似与游者相乐”等看似写鱼的自由、欢快,实则写出了人的孤寂忧伤,学生领会到作者本想借山水排遣内心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这是眼前的景触发了内心的情,可以说,这种观点正概括体现了这篇山水散文的独特思路。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做到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带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思辩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人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

25  短文两篇

【教学构想】

《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却十分优美。

对于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笔者有以下思考:

1.注意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文字简约、语言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情绪。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内容,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2.重视对课文的诵读。

“教学千法读为本”,这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诵读形式交错进行,在反复的诵读中,感知文章的大意,品味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知识底蕴,培养文言语感。

3.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文言文课堂教学大多还是教师“包办”,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教师的所谓知识传播。其实,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要让学生善用归类:比较法进行词句学习,总结归纳,长期坚持,学生的积累多了,理解能力也就会提高。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在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达到知识的积累的目的。

4.注意“文”、“言”并重。

在教学中应以“文”的领悟带动对“言”的理解。因为文章中的词句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文”才是“言”的最坚实的根基。如果只着眼于词句的学习,而忽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那必然是舍本逐末。对于第二篇短文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并联系实际,注重唤起学生的体验,希望能在处世态度方面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回忆旧知,导人新课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最大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将这篇短文声情并茂地吟诵给父母听。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第二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3.搜集一些写景名句、名篇准备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25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感慨     山川之美            古来共读

仰视:高峰如云;    俯视:清澈见底       层次分明

平看:两岸石壁;    青竹翠林             视听兼融

绘景     晓:  雾将歇,袁鸟乱啼                   动静结合

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达多样

感慨     期与谢公比肩  自豪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抒闲人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26  满井游记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山水游记小品,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面四篇文言文游记,基本上能够自主独立阅读本文了;且八年级的学生以前也学习过现代文的游记,具备按游记的特点来分析本文的能力。

所以我的教学流程设计为:读一说一品一写。

本文的生字词较多,一定要让学生课前预习,正确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才能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准确无误地疏通文章、掌握文意、开展迁移拓展的目的。(最好在预习时能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以达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学生读了课文,可借助课后的“理解探究”先自行分析,然后教师在学生已经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甚至是比较阅读或者迁移拓展,对学生进行更高能力的训练。但是如果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弱,可适当把要求定低:弄懂文章的大意,会翻译文章,能够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用法,能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自主灵活地处理课后的练习即可。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写景层次,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学常识。

2.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早春美妙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味、品析课文高超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要求:

1.本文生字词较多,认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自己试着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3.有条件的同学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课文涉及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图评说:

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郦道元的陪同下游览了长江的-二峡;在元结的指引下,观赏了湖南道县的右溪;在柳宗元的盛情下,游览了永州的小石潭;在陶弘景相伴下,游览了江南美丽的山山水水。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外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踏青去!

(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课下注释介绍作者和写作的背景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也可以是教师范读,让学生更有一种亲近感。)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①字音;②停顿;③语调的轻重缓

四、检查预习情况

引导学生读准字词。

五、学生自行朗读课文

要求:①大声,正确流利,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③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课堂上的朗读,可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学会对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的体会和品味,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通过朗读吟诵,可以让课文的词、语、句、段、篇顺利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译读课文,划出疑难词句或者认为值得推荐的词句

要求:先自行译读,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同桌译读,还可以几人小组译读,形式不限,以弄懂为目的,记下自己或小组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认为值得向全班推荐的语、句、段。

七、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疏通文章

让学生们互相质疑、互相答疑,尽量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伺机适当地点拨引导。

第二课时

一、选读课文,揣摩妙点

教师:这篇课文充满了“美”,请同学们就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出实例,用课文“美在……”这样的句式说话。要求每人都说,至少要说一句话。

(此环节的目的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深层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求:①自读课文,认真查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实例;

②如有疑惑,可以自行找同学互相探究,也可小组进行;

③能清楚无误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④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侧面来说。

二、读课文、写“话”、“美点赏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喻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与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情,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美点,教师可做示范,教师的示范可做成多媒体,从视觉上来刺激学生,激起他们的兴奋点。)

如:美在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找到自己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打开他们思维的大门,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变“提问手段”为“引领手段”、“交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三、小结

课文共写了这样几方面的美:

1.课文的写景之美:

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春柳之美、春苗之美,它们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2.课文的写人之美:

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饮泉水煮茶的人,显得清雅而悠闲;边喝酒边唱歌的人,显得豪爽而痛快;穿着艳丽服饰的女子,显得从容而舒适。这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疑是一幅郊原春游图。

3.课文的写物之美:

曝沙,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写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鸟、鱼一静一动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发现和感受到在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4.课文的写情之美:

作者的情,表现在出游之际。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的芳香,他快乐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还表现在写景、写人、写物之中,表现在他游玩之后的美好感受中。

四、比较阅读

将本文同本单元前四课山水游记进行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五、作业

撰写课文的欣赏短文。

【教学小故事】

美在“舌战”之间绽放

一切都没有任何的征兆。  只因为我在课堂上随意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打破了教室的平

静。读完了课文,大家感觉文章如何?”

“作者描写得太美了!贴切形象!”南洁赞叹道。

“美什么?读起来那么拗口。”陈龙似乎很不屑。

立即有学生附和二人的意见。没想到课才刚开头就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但我转念一想,让学生在“议”中“读”,“议”中“品”,“议”中“析”,逐层深人,自己少讲或者不讲,引导点拨他们的争议,用课文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肯定比我教条地说教、“满堂灌”,效果要更好,说不定学生的争论还能挖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宝藏”,让他们在辩论中统一看法,达成共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我决定顺着他们的争论,顺其自然,把“争论”进行到底。

一节课完全成了学生的“辩论赛”,我真正成为了“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表面上看来,我设计的教案程序被打乱,没有严格按教学的程序来执行,整堂课都完全交给了学生,只是在争议课文的“美”与“不美”,好像是一堂课45分钟极大的浪费。可我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文的知识却全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落实,甚至比我预想的效果更佳。

每一堂课都是实际的,学生更是一个个充满了个性和灵气的多变体,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能掀起一场“课堂的革命”,他们在这场“革命”中搜寻、收集、筛选、探究、归纳自己的“论据”,收获着“集体的智慧”,吮咂着“文学的乳汁”,吸取着“知识的甘露”。这不正是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吗?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伸缩自如地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备课中的认真细致,真正地“备学生”–为学生而备课,了解学生,把教材用活、用透,让教材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深深地进入课文,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之中真正有读的酣畅,有听的热情,有思的激动,有说的明快,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新课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

27湖心亭看雪

【教学构想】

这篇文章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艺术特色和内涵情致,都是值得鉴赏品味的。因此,这就成为学习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就文章本身而言,因其短小且注释较详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半的文言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文意的理解上不会存在很大的障碍。但在理解本文内涵情致上,因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不了解,故有一定困难。为此,我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①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查阅有关作者生平资料,理解文章大意;②品读赏析,自主阅读,采用层层设问、引导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认识作者,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③与柳宗元的《江雪》诗进行比较阅读,加深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于作品艺术特色的体会,我采取了假设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味其中的妙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理解古文的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会用白描手法的妙处。

难点:认识张岱,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趣

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美景。此前,我们随郦道元领略了三峡的壮美风光,欣赏过元结笔下右溪的奇异风景;感受了小石潭的幽清,也体会到了满井初春景色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再跟随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欣赏一下湖心亭的雪景,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资料,初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

2.检查学生对词句的掌握、理解情况。

重点解析下列词句:

是日  更定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焉得  强饮  客此  痴

3.齐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

(本环节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把握情况,特别是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下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也能适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本环节旨在通过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为品读赏析的有序展开做好铺垫,从而使品读赏析具有整体性。)

四、研究问题、品读赏析

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

1.作者交代了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间去赏雪?他到底赏的是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提示:在严冬凌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其他人会在做什么呢?结合作者的生平、性格思考。

明确:他追求的是一种唯我独在的山水之乐,舟子话语中的一个“痴”字,反映出他不同于别人的超逸和清雅。

2.文章的题目既然是《湖心亭看雪》,那么张岱眼中的雪世界是怎样的呢?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加以评析。(雪景描写有何特点?)

明确:①句子:“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写景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整体描写部分,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局部描写部分,采取了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

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学生找出体现景物特征的词语(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替换比较法体味用词的准确生动。

(将以上词语分别改为:一色,一道,一座,一只,两三个。替换后景物缺乏神韵也不符合雪夜观景的实际,减弱了画面的朦胧美,还失去了作者有意将上下一白的大背景与特写小景物对比的意味。)

④采用白描手法,文字朴素简练,不加渲染,抓住景物主要特征,简笔勾勒。

3.人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张岱对雪景的描绘中发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抓住景物的特点,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不难体会出作者正是以雪景的阔大来衬托人的渺小,抒发了人在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感慨,表现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清高个性。

4.这么独具一格的雪景是仅有作者一个人欣赏吗?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呢?

明确:不是。还有在湖心亭对座饮酒赏雪的两个金陵人。

5.①作者巧遇这两个金陵人时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a.惊喜,愉悦。这一惊叹虽发自二客之口,实为作者心声,但作者并不直言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和惊喜,反写二客,这种反客为主的手法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巧妙。(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在当时逢遇知音,不可不饮,且是连饮三大杯,由此可以想见“酒逢知己干杯少”的名句。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b.惆怅,思念。“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同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和遭际,所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生活在清王朝,点明“金陵人”,更未言再见之期,顿生惆怅,暗示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找找是哪一句?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可见作者对故国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是一个人去看雪景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是的。“独往湖心亭看雪”。

可是明明有舟子一同前往,作者为什么又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起看雪景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雪景。

这个“独”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本环节主要从记叙的几个要素出发来分析课文,抓住特殊的时间、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真实可感的情感抒发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为人。品味重点语句和比较的阅读鉴赏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鉴赏的方法。)

五、比较探究

指导学生比较探究本文与柳宗元诗《江雪》的异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1.全班齐声背诵《江雪》。

2.《江雪》一诗中也有对雪景的描写,其与《湖心亭看雪》的雪景描写有何异同?请作赏析说明。

明确:柳诗是从视觉着眼,写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着眼于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最后才点出“雪”字,是以果溯因:张岱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是由因见果;柳诗写人鸟无踪是为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张岱写“人鸟无声”则是为下文写有人冒寒观雪作对比。

3.探究思考:

①如果时空可以移植,让张、柳相遇湖心亭,你认为张岱眼中的雪景柳宗元能看懂吗?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这个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

②再统观全文,你能说说作者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明确:很多同学可能会用文中的一个“痴”字来概括作者为人,这样理解还不够深入。实际上,“痴”只是内在个性的外现,它包含了作者文人雅士所独有的清高、孤傲的品性和对故国的痴迷怀念的心情。

(本环节以比较探究的方式,将诗与文进行描写特点与抒发情感两方面的比较赏析,旨在深入理解课文,深入认识作者张岱。是“知文论人”阅读方式的有益尝试。)

六、小结

曹雪芹在《红楼梦》结尾写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来表达自己创作《红楼梦》的辛酸,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理解了曹雪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

“痴”了吧!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对故国的思念,更痴迷于超然于世的雅情雅趣。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来感受作者的情趣。

【教学小故事】

这篇教学小故事是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重新整理而成的。上完这堂课后,我从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课前一直担心的问题总算是较圆满地解决了。而在此前,包括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还在担心学生能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在我所教的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采取的是不同于这次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读,以讲代学。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我的讲授,仍是一脸的茫然和不解。最后的反馈证明了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失败的,因此我考虑到改变一直以来学习文言文的方式。

当我陈述完“导入”部分的内容后,学生的反应很平淡,他们已经作好了接受我的讲授的各项准备,就只等我来往下讲了。按照教学设计,我要求学生交流各自查找的有关资料,并能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且需把难于理解的问题提出来。早已习惯由我来疏通文意的学生明显地感到了不适应,但在我的鼓励和相互间的协作下,他们对文章的大意有了较明确的理解。得到了我的肯定,学生的兴致与积极性被鼓舞和调动起来了,我想,这应该是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的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于是,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学习要求,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按问题的顺序,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在更定时分去看雪?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时,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回答他可能是失眠睡不着觉,有的认为他并未追求什么,只是想看雪罢了……面对学生的回答,我意识到学生的自主阅读脱离了文本,这样是难于理解文章内容的,我开始顺势引导他们:更定是现在的什么时候?这个时候人们一般会做什么?作者对雪景抱着怎样的态度?能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受到启发的学生重新把目光集中到了文本上来,他们找到了舟子的话中的一个字眼“痴”字,结合了自己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纷纷在下面说道:作者追求的是一种唯我独在的山水之乐,反映了他不同于别人的超逸和清雅。而在探究理解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上,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一个“狂”人,一语激起千层浪,同意的、反对的学生都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不热闹!在大家细心的分析和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看透了“痴”字包含的丰富内涵。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奇怪回答,一次又一次的提示启发,使他们渐渐有了立足文本分析课文的意识,自主阅读的效果开始显现,尤其是在进行诗文的比较阅读时,他们都已能根据文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发表看法,回答虽混乱无序但明白于心,我又怎能去强求甚至否定他们的回答呢?

一堂课下来,我没有料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次临时教学方式的调整能让学生依靠自己的阅读收到如此好的阅读效果,我在课堂做的工作仅仅是提示引导,学生就能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发掘文章内涵,了解作者的为人和思想感情。这都得益于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了阅读的过程,给了学生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理解、体验、感悟、启迪、熏陶和乐趣都是通过自主阅读才得来的,回想课堂上的学生激烈的争论和有个性的回答,再想想自己以前的教学,我突然发现还学生一片自己的阅读天地原来如此容易,也如此重要,我还犹豫什么呢,赶紧给我的学生们更多更广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吧!

2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构想】

诗歌的教学中反复吟诵是少不了,而我的学生恰好对朗读有着浓厚兴趣,但由于基础一般,他们对诗歌的读往往只能停留表面,不能深入研究。针对学生的现状,我大胆尝试解放学生,还其自主的天空,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读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我又层层推进,在每个读诗环节提出一定的要求,从而掌握品析诗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以读为基础、逐步深人。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好:

1.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歌行体的特点;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概况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在课堂中有明显提高。学生基本能掌握品析诗的方法。

3.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使各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教师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1.有些环节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缺少一定的思维深度。

2.主观上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想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调动个别基础不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领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

3.学习赏评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品味语言,理解诗的内容。

11  沁园春雪

【教学构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这之前的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赠给他。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由此可见,这词的.写作、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大到巍巍乎惟此为大的崇高感。那起伏不尽的群山,巨大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生命力如此旺盛,而且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覆盖在头顶上的那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超越一切的力量,融合着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令人感奋。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排山倒海,似雷霆万钧,这里,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这里,仿佛一个历史巨人以他响彻太空的声音,在向全世界宣告: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蒋家王朝,一定要垮台,要灭亡。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体人民。因为他们是较之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英雄更为伟大的英雄群体。他们肩负着改造旧世界的宏伟使命,这种崇高美的形象,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这种笼罩古今,具有黄钟大吕气势的豪放词作,非伟人不能这样雄视千古,它的崇高美,威震千古,彪炳千秋。怪不得当年吴祖光将其称为“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怪不得当年此词一发表,就遭到了蒋介石纠合国民党上层人物和走狗文人发动对此词的围剿;而重庆进步人士与反动文人政客之间围绕此词所展开的一场斗争,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3.学习初步赏评诗词。

[教学重点]

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安排]  2课时

1.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联想想象,品析语言。

2.试当“导演”,设计镜头。

3.背诵比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称。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毛泽东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床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的默诵吟哦、写诗填词。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 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 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雪》。

(七年级的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或放范读录音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纠正自己的读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沁qìn  莽莽mǎng mǎng   分外妖娆fèn  ráo  数风流人物 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稍逊风骚xùn sāo  还看今朝zhāo

2.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对全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感性上的认识,通过范读给全词定下一个磅礴大气的基调,也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朗读树立一个较好的模仿的范例。)

三、读课文,理解词意。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准确、流畅。

(二)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学生可能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领字,教师还是应当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即止,不可深究。)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

想象。

5.想象仅限于这几句吗?

还有后三句。

6.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著名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哪位同学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学生在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能够在此有机融合。)

(三)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2.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相应历史知识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词的内容,也应帮学生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学生历史知识丰富的同时为学生不完善的介绍作补充。)

3.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惜。“只识弯弓射大雕”。

4.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讨论)

5.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这里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学生的发言还可能不够深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等方法使思考更深入。如: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对前人表示惋惜),就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自信自己必定胜过前人。

6.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当学生的发言或片面或肤浅时,教师不应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注意引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的思维,并在今后的思考中运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

7.由这句话,老师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

1、 寻找理想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 教学重难点 ]

1) 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 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 教学难点 ] 读懂文本, 理解文中有关理想的看法。

[ 教学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

(1)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巴金资料了解作者。教师搜集关于老人理想的资料整理制作.课件备用。

(2)组织学生搜集了解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组织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下反复研读课文,完成对课文每一部分的划分。

(4)本文是巴金应“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面对“金钱潮”产生困惑所发出的呼救而写的一封回信,文章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浅白而深刻的道理。也许我们在理想的确立上也存在困惑,阅读课文思考文章题目“寻找理想”是什么意思?作者希望孩子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一】 巴金“追寻理想”简历

巴金,少年时在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1923年赴上海读书毕业后,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1928年冬回国,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东渡日本。1936年后,投身抗战,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小结: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巴老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遭遇过挫折、打击和失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想,凡是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巴老是怎样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呢?从他那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奋斗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二、理解文本

师:看课后练习第一题,在全文内容中,你最急于阅读的两个内容是哪两个?

生: (思考,小声说话,几个表达)

师: 较为趋同的想法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 两个内容,我们就从这两个内容的’阅读开始。请看书,先读“我的理想”的段落。

生: (朗读课文)

师: 读“我的理想”,肯定是想知道巴老的理想是什么吧。读后,你有答案了吗?

生: 巴老的理想是“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

生: 巴老的理想是“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师: 大家不再举手了,是认可两个答案了吗?

生:  (思考,交头接耳)

生: 第二个答案好。因为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师: 这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大家同意吗?

生: (看书,点头)

师: 点头不算完,要说说为什么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生: 本段先分后总,先分说自己20、30年代和现在所表达过的理想,后总说一生的理想。

师: 说的好,回到答案上来,“集体”一词是什么意思,要诠释一下。能否在本段中找一个词来替代?

生:  (在课文中找词语,惊喜地)人类。

师: 好。一起高声地将答案读一遍。

生:  (高声朗读)追求人类的幸福和繁荣。

师: 大家知道了巴老的理想,还想知道巴老是怎样追求理想的。读“我的追求”段落,看看我们能获得什么?

生: (读第8段)

师: 做个游戏:选:选学生读某些句子,要求所读句子有一个集中的内容,其他同学听读,谈谈你对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有什么认识,行吗?

生: (读1-3句)

生: 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战胜了困惑和挫折。

生: (读4、5句)

生: 理想一直指引作者一心向前。

生: (读6-8句)

生: 晚年的作者仍然受理想的洗涤、鼓舞,为理想而奋斗。

师: 同学们说的好,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出巴老一生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

师: 读了以上两节内容,我们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有了了解,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想想,相互说说。

生: (交头接耳)

师: 让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么看的。

【多媒体展示二】 《巴老著作光盘前言》  柯 灵

巴金老人刚刚在医院里渡过九十三岁的寿辰,国家有关党政领导和他的老朋友,对他作了亲切的慰问与祝贺。中国古代著名的诗圣甫,一生潦倒,曾经咏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由来已久。巴老为文学尽瘁,为理想献身,如蚕作茧,蜡炬焚心,丝尽泪竭,甘之如饴,数十年如一日;而盛名高寿,集于一身,真可以说是稀有的人端。

巴老从来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猎取;文学的生命在于立诚,而不在于夸饰。我曾将巴老的生平归结为两个字:一个是“真”字,“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笃实坦荡,表里如一。 一个是“爱”字,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爱一切美好和崇高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心交给读者。他像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奉待自己的信念,虽九死而不悔。

文章千古事“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 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论文,有此一说。虽已不免陈言生锈,却也合乎事实。作家是时代的产儿,如果他真正忠于时代,忠于艺术,又推动了时代,推进了艺术,日月奋逝,文采流传,这就是所谓艺术永恒的秘密。

商海风涛,席地卷天,价值失衡,道义失重,老辈风范,五四传统,已如凤毛鳞角,越显得难能可贵了。上海图书馆新馆建立,借助于崭新的科学成果,将巴老的等身著作、音容笑貌制成光盘,使读者如相晤对,如亲謦亥,并得便于什袭珍藏,广为流传,垂之久远。这在我国出版文化事业中还是一个创举,意义深远,自不待言。敬抒衷曲,聊代前言,并志欣喜。

12月1日

生: (读上文,若有思)

【多媒体展示三】 作业: 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下你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的看法,采用给巴老写信的方式,字数200左右。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谈到理想,不少同学也和10名写信少年一样有困惑。在上次课中,不少同学就表示对文中“我的迷惑”的内容感兴趣,我们来一起研读。

二、 研究探讨

师:巴老在寻找理想中有什么困惑?读出来了告诉大家。

生:(读书,思考)

师:有答案了吗?

生:是“理想究竟是什么?”

生:是“理想是不是虚空的东西?”

生:是“理想究竟在哪儿?”

师:这些都是巴老在寻找理想过程中的困惑。再读,说说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是“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

师:“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怎么理解?

生: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师:注意: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很多呀,文段中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指的是什么,要结合文段内容才能准确回答。

生:社会上的“向钱看”的不正之风。

师:巴老是这个意思吗?我来读一段话,大家想想

6、诗 两 首

【三维目标】

1、 学会通过想象理解诗歌的形象;

2、 学会结合创作背景体味诗歌的情感;

3、 领悟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

一、 导入、板题、 作者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作个小测试,比比看,谁的想像最丰富?(老师在黑板上画“O”)由这个图形,你想到什么?(抽学生回答)

生1:像十五的月亮

生2:像《火红的太阳》

生3:像滚动的轮子

师:很好,同学们的想像很丰富,想像是心灵的翅膀。有了想像,我们的心灵才能飞翔。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仰望群星璀灿的天空,禁不住浮想连翩,那里,曾有过多少美丽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啊!中国的七月初七(七夕)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节日吧!

生:中国的情人节

师:中国的情人节也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关于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抽学生回答)

.总结:据说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因她思凡心切,常到人间游玩。见人间的牛郎勤劳却得不到温饱,七仙女与诚实的牛郎真诚相爱并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因为天上的神仙是不能有爱情的,不久,织女受天帝之命返回天宫,牛郎得知迅速追赶而去,谁知王母娘娘划出一条大河挡住牛郎去路。好说歹说,总算答应牛郎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一次。天上的喜鹊不忍看见他们忍受分离的痛苦,因而每年七夕搭鹊桥让他们相会。(投影展示故事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郭沫若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那份浪漫和美好吧!(投影展示板书课题、作者)

二、 诗歌朗诵

1、教师范读。

师:首先请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用笔标出读音、节奏、重音。(投影展示诗歌)

师:现在请同学们各自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它读一遍,不要齐读,各自要放开嗓门读,大胆读。要掌握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什么样的节奏?

生:柔和的语调和舒缓的节奏。

二、背景资料。

1、作者介绍:

师:郭i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赴日本留学。19开始新诗创作。19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收入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投影展示)

2、.写作背景:

师:《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星空》。1921-1922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在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投影展示)

3、解释注音:(投影展示)

师: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⑴注音:  缥缈( piāo  miǎo )  闲游( xián )  隔( gé  )   甚( shèn )

⑵释义:  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三、具体研习《天上的街市》

(一)  、赏析第一节诗歌,体味联想的自然。(投影展示诗歌)

1、师:这一节出现了两个关键的名词,“街灯”和“明星”,诗人用“街灯”和“明星”相互比喻,使天、地的距离缩短了或换个话来说融为了一体。“街灯”在远远的看是朦胧的,就好象是点点滴滴的繁星。为什么用“远远的”街灯而不用“遥远的”街灯?

[提示]:⑴从词义上讲,“遥远的”指很远,甚至用眼睛也很难直接看到;而“远远的”指距离远,但能看到,所以诗中的“街灯”用“远远的”来修饰。

⑵ 从诗歌的韵律上讲,重叠词的效果更好,读起来更押韵,有音乐美。

2、师:我们看第一节,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节诗。(给予肯定的评价)我现在把“天上的明星现了”,这‘现’可否换成‘亮’,行不行?好,有好多人举手,你说。

[提示]:星星是本来就存在的,发出亮光的。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当黑夜来临的时候,才能看见他们的光芒。

3、师:第一节有两句话,我现在把这两句话颠倒一下,行不行?(朗读)“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略顿)换个位置怎么样?哦,好多人举手啊,你说。

[提示]:哦,作者显示看到了远远的街灯,于是联想到了天上的什么?明星。然后由明星就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天上的街灯。由街灯就想到了天上的街灯。哦,天上也有美丽的街市。那么这个街市上面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然后想到什么?还有人啦,就想到什么人呢?哦,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

这哪些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东西呢?“街灯”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什么?

生:明星。

师:这是实。先看到的是实景,然后由天街就联想到明星。由明星就想象到天上的街灯,由街灯再想象到天上的街市,想象到天上的人物。这实际上是由‘实’到什么?对,到虚的过程。首先是联想,然后是想象。(投影展示)

街 灯―→明 星―→街 灯―→街 市―→牛郎织女

(实)                                (虚)

联想     想像

师:你看,由此看,这两句诗就不能改了,是不是?(同学们答得非常好)

(二)、赏析第二节诗(投影展示诗歌)

师:请同学们也运用我提问的角度和方法(比较揣摩法),对第二节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投影展示)下面, 几人一个小组,可相互讨论,好不好?大声说话没关系。怎么讨论不敢说话呢?

师:我们用竞赛的方式比一比,分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问题。看看哪组更厉害。先由这组开始。

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两个“定然”改为“可能”、“好像”,好不好?

[提示]:明星→街灯→街市。①作者的联想是连贯的,如果改为“可能”、“好像”、“仿佛”就不能表现作者的联想。② 用肯定的语气更能表达作者的理想境界。

⑵、为什么要说“陈列”的物品?

[提示]:陈列的物品放了很长时间的.,是从前一直藏到现在的,而且为下文“世上没有的珍奇”作好铺垫。

这一节诗人展开奇妙的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的繁荣美好,同学们你们可以充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和联想,在那缥缈的空中,出现了天上的街市,而且还是“美丽”的。这种“美丽”的街市到底有什么样的美丽法呢?(引导学生去想像)

[提示]:天地之不同所以导致了街市上的陈列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师:下面我们来做联想拓展训练,加上我们奇特的想象和联想,看谁的语言更美丽。(投影展示)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

2、笼中的小鹦鹉,__________。

3、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__________。

(三)、 赏析第三节(投影展示诗歌)

师:这一节用你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解决的办法,老师会用启发式的教学来辅助你们。不要怕,要相信自己。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去掉“你看”后面的逗号会不会影响表达效果?不是和第二节更对称吗?

[提示]:后面的逗号不能去掉,有逗号停顿,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节奏感强,去掉后就显得平淡了;“你看”后面的逗号,把读者也带进了幻想中。

⑵、“浅浅的”天河,为什么用“浅浅的”?

[提示]:并不是真的就是浅浅的含义,实际是暗指了天河的宽广,阻碍了牛郎织女的见面。

⑶、传说中王母娘娘让牛郎织女一年见一次面,但是这里写的是“自由的来往”,我想把这一段改一改。“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我觉得这样改了,更符合传说。

[提示]:这样改了就破坏了全诗的美好意境,就不符合作者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向往)

这个地方不直接写“那定然是很狭窄”,而用了否定呢?

[提示]:用很狭窄,太绝对了,语言显得不灵活自然,而且“不甚宽广”和后面的“骑着牛儿来往”押韵。(从押韵的角度)

⑷、诗人由天街的物品写到天街上人们的幸福生活,回到我们所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上,一条又深又宽的天河把他们无情地分开,这种离别的痛苦是谁造成的呢?

[提示]:正是以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2  三    峡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学生在全班提出的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给予提示。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句式的,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举一,让学生反三;另一个则涉及历史背景,可由教师讲解。这两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都很重要,学生如果没能提出来,则需要教师补充。)

三、理结构

1.本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一书做的注释,它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精练优美,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北魏生产力极为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郦道元到三峡实地考察,且观察四时的变化,大到山水,小到草木无不涉及,绝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  “尺幅之内,气象万千”,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第l自然段总写了三峡的山势,其余3自然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四个段落,字数相当,排列有致,文面清朗美观(板书文章结构)。

3.对层次的安排有没有什么疑问?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明确: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同时,第1自然段写山势为这一自然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险峻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因此先写夏季也使前后文衔接紧密。

(这一次的读也是理解性的读,目的是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所在。)

第二课时

一、析角度、知方法、品语言

那么三峡的山势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l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山势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你得出看法的依据。

1.连绵不断,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2.高耸人云,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3.教师对第1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不太理解,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亭午、夜分才能见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连,都不会形成这种景象,如果说前两句是正面描绘,那么这一句就是侧面烘托,它进一步说明了三峡的山势是连绵不断、高耸人云的。)

(板书:连绵不断、高耸人云)

齐读第l自然段。

4.在座的同学中可能有不少人游览过三峡的风光,老师也曾经两度游历,那连绵不绝的群山,耸人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确实如作者所写,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雄峻壮美的山势。那么他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作者在字词锤炼上又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赏析文章的后3自然段。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峡夏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自由读)

夏季景色的特点是水势凶猛。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看出来。(翻译)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已经写出了夏水猛涨的凶险,其余几句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后明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一个生动的特例,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汹涌向前的狂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的烘托,连“乘奔御风”都不能与江水的迅疾相比,那江流该具有何等的排山倒海的威力!

(板书:水势凶猛)

男生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这几句,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描写的生动形象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快感,它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一首诗,那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是不是一味从大处着笔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提示:描写角度、手法、炼字。)(自由读)

&nbs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朗读的能力,掌握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⑵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

⑴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⑵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把握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感知内容,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标出读不准的字词。

2.由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动笔标出有误的地方,听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然后识记字词,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指导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每个小组出一人读,其它同学评价。)

自学指导(二)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指导学生在讲观点时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②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师小结.

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练)

2.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所在单元:

三单元

授课学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并识记“敬畏、蓬蒿、精巧绝伦、不自量力、相形见绌、咫尺、深邃、混淆”等生字词;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能力目标:

1、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3、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手段与方法:

1、边读边想

2、自主探究

3、合作研讨

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狼藉(jí )咫(zhǐ )尺呐(nà )喊相形见绌(chù )

美味佳肴(yáo )沾沾( zhān)自喜

(二)根据意义写词语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自不量力)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形见绌)

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精巧绝伦)

美味的饭菜。(美味佳肴)

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沾沾自喜)

二、出示图片,从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导入新课。

三、课堂活动

1、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默。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否定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敬重畏惧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答: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④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答: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的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结构解读

引论征服自然不自量力(第到第自然段)

敬比喻

畏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第到第自然段)拟人

自本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到第自然段)对比

然宇宙生命(第到第自然段)反问

结论敬畏自然和平共处(第到第自然段)

3、句段品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答:①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②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③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答: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欣赏)自己、表达自己的。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答:与上句的比喻“肌体”相呼应,增强文意的连贯性,突出强调了人类与宇宙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思对即可)

(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4、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把问题和讨论结果写在下面)

5、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6、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7、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8、深入思考: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四、拓展探究: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五、课堂练习: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4、词语积累:

深邃:深奥殊不知:竟不知道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映照:照射诚然:实在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原野断言:很肯定地说可人:可人意,使人满意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A(鄂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A(鄂教版)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构想】

本文是鲁迅先生在他45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是一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问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全义可分为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两个部分――在百草园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孩童时代入学之前的身影,从后园景色捕绘到泥墙根的嬉戏,从美女蛇的故事到冬日捕鸟,无不洋溢着童年的欢乐;入学之后,从三味书屋布局的鲜明印象到询问怪哉虫受到先生冷落,从朗读难懂的四书五经到偷偷用纸糊在指甲上做戏,无不流露出作者愉快的回忆。

本文的主题也历来是专家们探讨的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是真实记录儿童时代自己从家庭步入学校的这一过程和两个不同环境里作者所感受到的欢乐。包括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尽管它完全不同于百草园的生活情趣,但作者也描述了三味书屋的一些有趣的生活及对先生的怀念,作者是通过对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揭露和批评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课文的篇幅较长,相对于其他课文而言,重点、难点的地方也较多:1.本文以空问顺序的变换为序进行记叙,其用意是什么?2.捅叙手法的运用;3.文中的景物描写;4.如何看待寿镜吾老先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课文一线串珠的结构方式,理清课文的思路;

2.品赏散文含蓄、生动、简练、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有序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3.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比较,课文与《阿长与山海经》的比较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视野,同时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主旨;    、

4.感受真情实感,体会童年乐趣。

[教学重点]

百草园的捕述

[教学难点 ]

三味书屋的`捕述

[教学安排]二个半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

预习要求:

1. 收集有关资料(生平、主要作品、作品风格、笔名的由来、本文的创作背景、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任选一个或两个,切忌面面俱到);2.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3.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有特色、有创意;4。各小组结合自身特长和客观条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5.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展示。

(预习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好习惯: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3.强化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可让学生谈自己的童年,也可教师设计导语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的背景(参照义下注释①)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配合从网上查找到的或者下载的文字图片来加以说明。)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点拨,能够变晦涩为通俗,变模糊为清晰,变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深入理解课文。)

(本环节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一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二同时可检查他们预习查资料的情况,三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生自由阅读,整体把握课文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四、抽查学生的阅读,检查落实,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

五、正音正义,疏通阅读障碍

(本文词汇量丰富,篇幅较长,学生相对不认识的字词较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这一步骤不可省略――既可以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又可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还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

六、解题,理清课义的结构

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我”成长的两个阶段,义章是按空间变换顺序来记叙的。

(阅读的方法,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从整体上感悟全文,把握主旨,既快又准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

[4] [5] [6] [7] [8] [9] [10]  …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A(鄂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A(鄂教版)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B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B(鄂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