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本文共2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

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

摘 要: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由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旁听案例法、实习案例法五种案例教学法组成;这一教学方法反映法学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系列; 案例; 教学法

法学系列案例教学法,或称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系列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列举案例、讲评案例、讨论案例旁听案例、实习案例等方式,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是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实践,在原有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系列案例教学法是一系列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它由五种具体方法共同组成。这一系列的几种方法,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也可以全部使用。每一种方法的目的和具体操作各有其特点:

(一)列举案例法。列举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说明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或某项法律条款的内容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列举案例法的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说明问题比如,为了使学生明白犯罪构成理论中的犯罪客体对定罪的影响,教师可以列举两个相似的案例甲盗窃工厂仓库中的电缆,构成盗窃罪;乙盗窃铺在地下的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再比如,为了说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举出王宝森贪污的.案例等。列举案例中的案例可以是现实发生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为教学需要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后的案例,也可以只讲案例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十分严肃的案例,也可以有轻松自由的气氛。这要根据讲课的具体内容由教师自主灵活地掌握和使用。

(二)讲评案例法。讲评案例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民事诉讼法中普通程序的各个阶段时,教师可以讲“王XX诉李XX损害赔偿一案”,从王XX如何起诉,李XX如何应诉,到法庭如何审理等。这就可以使学生明确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各个阶段。当然,也可以进行电化教学,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这样的效果更好。

(三)讨论案例法。这是对某一法学课程的某一主要章节进行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这类案例必须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可分小组讨论,也可以大班讨论;可以先合后分,也可以先分后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一一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讨论案例法的关键和目的。

(四)旁听案例法。教师为配合讲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对于各类诉讼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旁听案例法作为一种现场教学方法,还能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

[1] [2] [3]

摘 要:中国高校法学教育面临着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分析了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弊端和在法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目的。

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确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性力量,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法学教育。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但目前中国在法学教育方面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法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而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即训练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

对学生来说,法律思维的培养比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更重要,因为法律条文不是永恒不变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对其进行修改,所以,法律院系的学生如果把精力仅仅放在法律条文上,而不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一旦条文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就像迷途的羔羊,对现实生活的新问题不知从何入手。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中国的法学教育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但教学模式与方法却未有较大发展,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仍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

当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时也会给学生讲些案例,但它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重点、难点内容,与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

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法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知识和从事司法实务的专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整个大学法学教育过程中,法学教师必须贯彻传授学生法学理论并培养学生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的教学思想。

传统的法律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因此,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实现的,而应是通过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来提高的。

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形成了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

这种倾向,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气氛平淡,课后学生只是注重概念和原理的机械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高质量的'法律人才不仅仅是只掌握一些法律原则和规则,而是融扎实的理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与法律规则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及提高法律操作技能的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

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件资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案例教学法中要正确地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主要在选择案例和引导讨论等方面发挥作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敢于提出和坚持不同的见解。

学生通过对一个个生动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深入的讨论,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理论原则,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掌握法律原理。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法学理论体系和抽象原理的讲解,在方法上主要是教师主导型的课堂讲授。

只注重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法律规则、基本概念,使课堂与实际生活脱节。

而案例教学无论是“从案例到理论”,还是“从案例到法则”,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推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重重障碍,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案例中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并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实现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针对案例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如何解答。

这种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角度对教师也会有所启发,这就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选择适当的案例。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案例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以便激发学生的讨论探究兴趣。

二是案例的疑难性。

要尽量选取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起来又难以定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实践证明,案例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成败。

2.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

案例教学法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它注重对思维过程的研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认真准备,这对案例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提前2~3周将所选案例布置给每位同学,介绍完案例有关情况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积极思考,让学生觉得案件的处理并不仅仅是只套用一下法律规定即可。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如何去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法院的判决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现有的立法规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合理。

通过对案件的讨论分析,要让学生感受到对同一事实如果适用法律错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并组织小组讨论,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

3.组织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案例教学能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应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成为课堂的主角。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学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案例,表述自己的观点、见解,相互之间进行辩论,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

学生除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外,还应该听取别人的分析,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进行比较,使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其次,教师要很好地控制讨论的节奏,一方面激发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抓住机会,指引学生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应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不要过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判,并作出好坏对错的结论,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4.教师点评。

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对案例作深入的分析说明。

教师点评时,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将案件村料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结合起来,要突出一定的学术性。

对学生的回答,要重点评判学生的思路及论证分析,对确实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教师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供学生参考。

5.书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组织学生书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整理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因为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不是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地罗列,而是围绕争议的焦点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才能有理有据。

因此,每次案例教学后,学生要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不仅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化,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虽然具有传统讲授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丰富法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法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甚至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它不过是实践教学和发现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交叉。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司法操作能力方面的效果较好,为学生适应将来具体的司法工作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该种教学法需要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方能有效的开设,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案例教学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小龙.浅探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

[2] 王晨光.理论与实践:围绕法学教育的难题之一[J].中外法学,,(6).

[3] 于大水.法学案例教学法简论[J].政法论丛,,(3).[责任编辑 魏 杰]

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兴起及其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决定了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即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具有与以前的大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心理习惯.为了取得更优秀的教学效果,应当创新大学教育模式,包括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演示教学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该文结合法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讨论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兴起及其具体运用.

摘要:学习和研究民事诉讼法学,为我们正确运用民事程序法,保证民事实体法律的公正实施提供程序性的措施和工具。

诉讼法学的教学方法较多,案例教学法是民事诉讼法学课教学中运用效果较好的重要方法。

针对民事诉讼法学的课程特征,探讨了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则、方法设计等问题,对提高民事诉讼法学课教学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事诉讼;案例教学;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模式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教学中不仅要对法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而且要对民事诉讼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解决,这样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效。

如何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既重视理论讲授又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良好的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几种具体形式 案例式教学法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提问启发式. 教师针对某一概念、模式或章节内容,通过搜集公开发表的'企业管理资料,或实地采访某一经营成功或失败的企业,在内容和数据上征得企业的同意,将材料编辑成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际的管理情景,联系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参考题进行提问,使学员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决策,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运用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方法是采用典型案例来讲解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主要对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效果以及一些教学问题设计和组织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给教师一定教学参考,以促进临床医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案例教学;临床医学;应用设计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个案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当中,这一教学方法由于通俗易懂在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被大量使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案例教学方法中的案例选择、组织和具体方法等还没有明确规定,因而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学习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在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主观能动性。通过病患案例的讲解能够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能够自我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医学知识。同时,对于临床医学而言,不仅要掌握相应知识还要理解和适应诊疗程序,而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模拟问诊、查体、检查和治疗方案等现场,让学生能够尽早适应临床程序,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二是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到案例中进行自我思考和分析,而且也能够让教师广泛收集和接触更多的疑难病例,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疾病案例,不断更新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又能够给学生学习带来更多的指导,形成师生共同提高的局面。

二、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

1.选择编写典型临床案例。临床案例的选择编写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前提,临床案例选择的结果直接关系着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在选择或编写临床案例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案例主题要鲜明,案例要围绕一个疾病或是一个主题来进行,比如教师想要讲解急性胰腺炎方面的知识,就应该选择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病例,尽量将急性胰腺炎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包含在这个案例当中,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个案例之后,能够充分掌握胰腺炎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用再次举例,学生也能够自己来思考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面的知识;二是案例要客观真实,尽量从实际临床中选择案例,这样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际案例,积累之后在之后实际遇到相类似案例时也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因而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意积累相关案例,注意保存各个病历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将案例的详细资料和数据呈现出来;三是难易度要适中。教师在选择疾病案例时既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过困难,太过简单不能包含更多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太过困难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出现误诊的案例,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疾病发生原因、误诊原因,与其他疾病的区别,深入分析和研究疾病的诊疗。另外,案例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教学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难度和适用范围,并且可适当穿插有关临床医学前沿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等,为学生以后的专业方向确立奠定好基础。

2.设计相关问题。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案例分析当中,因而适当的提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像是左上腹包括有那些人体器官这类问题属于常识性的,也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性问题,像是结合患者体征和检查结果最可能诊断为什么疾病,为什么等这类问题,一般像是常识性问题这类较为简单的会放在课程的.开始部分,像是逻辑或综合性问题则往往放在课程的后半部分,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课程的推进来设计和提出相应的问题,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发展,更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

3.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课上则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言,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将学生放在医学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就预先熟悉案例疾病,并可通过分工合作的方法来查阅相关资料,交流彼此之间的意见,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观点,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而在课堂上进行课堂讨论则能够让课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也被应用在实际教学当中,其中案例教学方法由于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作用,在管理类课程和医学课程中应用较广,在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患者案例讨论当中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因而教师应该加强对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创新和调整方法,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曹玉青,徐生刚.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11).

[2]赵云霞,赵士弟.循证医学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

[3]夏金婵,于婕,王方芳,黄静等.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03).

[4]党海红,伊琦忠,巴哈尔古丽.案例教学法在维吾尔族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1).67

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研析论文

摘要:民事诉讼法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民事诉讼法学本科教学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而这种结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运用案例教学法。运用案例服务诉讼法教学不但会使课堂变得生动、具体,更重要的是, 可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案件分析能力,可以更好地使教学服务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实践。

关键词:法律思维;案例教学法;诉讼法学

一、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法学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的重任,如何培养出色的人才,如何有效的传播法律知识,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当前,我国各个高校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民事诉讼法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常常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过了一段时间就把知识又“还给”老师了。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主动,经常是一“灌”到底。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较少。但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积极思辨,主动探究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是通过灌输教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应变社会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案情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僵化的。正是因为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及时应付突发地问题,不能果断的处理问题,不能独立的思考问题,缺乏应变能力。我们急需改变这种局面,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二、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评析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本文所讲的案例教学法建立在成文法和相关法学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成文法和相关法理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除非理论上存在分歧的问题,案例分析结论应当一致。案例教学法还不同于讲授法中的举例授课方法。在讲授教学中,教师也会在讲授过程中举例或者在课堂上分析相关案例。但这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进行案例讲解或者由教师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分析案例,这跟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和目的结果都不一样。另外,典型的案例教学法是完全脱离教师的讲授,由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对教师的提问获得解决案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但这种方法必须在高年级或者专业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学生中应用。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的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大多都能溶入案例教学法,但这种案例教学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所选的案例缺乏新颖性。不少教师的案例都是若干年前的,多年都不更换。如果教学内容发生变化,而案例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会使教学内容与所选的案例相脱节,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对这种案例产生厌倦,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也不会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目的。

其次,有些教师习惯于随机虚构案例,导致不少案例缺乏针对性,逻辑性也较差,学生对案件的兴趣大打折扣。教师虚构案例,这样的举例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案例在当时学生也许会记得,但事后会忘得一干二净。按照教育心理学一般常识的理解,学生在听到老师举案例时候一般都喜欢听一些真实的、就发生在身边的案件。真实的案例,有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但一些老师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只要随便举一个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就行了,这样不但会使教学质量受影响,而且学生对这种案例没有兴趣。

再次,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差。目前,很多学校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互动方式是很好,很多老师也在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各不相同,大部分不尽人意。

三、诉讼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施行

1.案例教学法是将抽象的诉讼理论和条文化的枯燥程序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方式,是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在诉讼法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案例教学法虽然是诉讼法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其在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另外,以案例为中心的方法和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对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敏感,又要把握好方向,在教学中的应用要适度、准确。这样既能使案例贴近社会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对学生保持持久的吸引力,达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目的。

其次要对诉讼法学知识有深刻的领会,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的挑选既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又能符合精、优的标准,使得对案例的运用达到可以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境界。再次要有开放的视野,对非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灵活地驾驭五花八门的案例内容,既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

2.案例教学法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所以,我们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对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学全部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基础理论、总论、分论三个部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案例在教学中的比重。基础理论部分纯理论性问题多,抽象性、综合性强,与实践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有相当的内容是无需借用案例来说明的,所以对于这个部分的教学应以讲授为主,中间穿插一些案例。引用案例是为了解释相关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吸收。

3.具体说来,民事诉讼法学的案例选择应本着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这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要考虑的。我们要依据诉讼程序处理案件,但案件的处理过程并不是千篇 一律的。所以,要挑选与要说明问题有密切联系的案件。第二,典型性原则。这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案例应突出地反映教学内容的全貌,要充分、直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确立区分相似问题的尺度,突出案例的个性。案例的来源既可以是一些经典案例,也可以选择近阶段的典型案例。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见习报告选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因为学生曾经亲身参与这些案例,对这些自己熟悉但存在疑问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除经典案例外,应尽量选择近期发生的案件。第三,目的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密切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整体布局,切忌为举例而举例。第四,适度性原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举例数量、频度要适当,因需而设,不可堆砌案例;另一方面,教师所用案例的复杂、难易程度要适中,做到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笔者认为,系统的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建立一个案例库。案例库的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和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哈佛大学的案例库建立历经十几年,由专门人员负责案例的搜集分类,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并且在哈佛大学采用的是单纯的案例教学法,也就是没有教师讲授这一环节,因此学生有很充足的时间来分析比较多的案例。而我们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因为是在讲授后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比较现实可行的是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案例数据库。当然,这套案例要求有组织、有层次。首先,案例的选择要跟教学进度大体同步,每个案例紧扣某一章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在案例分析时应用把握。对于知识点较少,比较容易自学的章节,也可以较教学进度适当超前,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其次,案例的选择要有层次性,前易后难。排在前面的案例要简单一些,知识点相对集中,待学生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时,排在后面的案例可以逐渐复杂,集中几章的知识点以提高难度,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4.关于案例在教学进程中的安排问题

笔者认为,教学者应灵活掌握。教学进度不同,案例作用也不同。教学活动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学,其目的和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时也要合理安排。笔者将案例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掌握阶段。选用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案例作为问题提出的起点,运用分析方法,引出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从而使学生了解诉讼中的各种程序、规则,初步掌握诉讼法中的各种规定、诉讼法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技巧。第二阶段是评价判断阶段。选用较综合、复杂、完整的案例,通过录像、幻灯、电影等教学手段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案件处理过程进行评判,检验和巩固教学内容。第三阶段是实践阶段。这个阶段要以前两个阶段作为基础,在学生有了较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后,精选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对案件处理的整个程序进行模拟,通过独立体验,锻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5.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意把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立体地介绍案例的同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即兴讨论、分组讨论、分别讲评和集中讲评为主,以旁听、模拟审判、实际办案为辅,多种教学形式交叉使用,并不断完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在案例的具体运用中,教师要做到悉心讲评,举一反三。讲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案例之后必须讲评。讲评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学生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讲评,如有条件还可以请实践工作部门的人员进行讲评,其中以教师讲评最多、也最重要。讲评可以多种方式并举,也可以择一而行,但教师要注意拾遗补缺,以便系统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案例始终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讲评要注意切忌就事论事,要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前后贯通,看待问题要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广度,帮助学生学会灵活处理诉讼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在激发学习兴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民事权利知多少》一课是八年级上册人民版教材的内容,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一、运用案例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农民赵某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将其租给邻居老李使用,每年收取租金20xx元。不料老李私自将车卖掉,谎称车被偷走,为此两人争吵不休。针对此案例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如何看待老李的这种行为?

(2)如果你是老赵,你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得出:老李不具备这辆车的所有权,不能擅自将车卖掉。从而导出要讲授的第一个大问

题——我们享有财产权。

二、运用案例讲授新课

法律常识部分的知识抽象、枯燥,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在教学中,多补充些有情节、有悬念、有血有肉、有名有姓、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案例,往往能吸引学生,变枯燥为生动,变空洞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

首先,为了讲清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被扣押的自行车》进行详细的分析:

(1)你如何评价看车大爷的言行?

(2)看车大爷为什么不能扣押顾然的自行车?

(3)如果你是顾然,你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对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就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为了讲清肖像权的含义,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我什么时候拍广告了?》进行分析:

(1)结合案例说说厂家和广告制作商侵犯了王瑶瑶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这种做法给瑶瑶带来了什么影响?

(3)你认为瑶瑶的父亲该怎样替女儿维权?通过分析,学生对什么是肖像权以及侵犯肖像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运用案例巩固新知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示案例:某市某饮料厂举行展销会,与电视台商定对展销会进行现场录像,制成40秒的广告,每周播放两次,持续两个月,厂家付电视台人民币1万元。厂家还与市第一小学约定,由学校组织40名小学生在展销会上吹小号奏乐,届时有电视台在现场录像,并根据摄像制作广告。厂家给学校支付3000元的报酬费。展销会如期举行,电视台和学校各自履行了与厂家的约定。(4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均不知此事)通过此案例加深学生对公民肖像权的理解及应用。

整个教学环节,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乏味的陈述,通过案例情节的逐步展开、内容的循序渐进,在期待和思考中,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使知识得到了落实,能力得到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熏陶。

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参与性、民主性的特征。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观摩庭审、模拟法庭、媒体教学等模式。实施案例教学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法学教学;案例教学;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宣讲解释某一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时,采取结合较为典型的司法判例加以剖析,从而加深对该法理和法律规范的认识及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各国法在形式上的特点及法律文化历史传统方面的差异,案例教学方法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则无足轻重。近几年来,法学学术界有人开始重视案例研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也提倡要加强案例教学方法。这对于着重培养提高法科大学生的理解及实际操作运用法律的能力,推进当前高校法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及教学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正式应用是在本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的陈述、分析和对事实综合比较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一,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和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法学教学仍囿于“灌输”式的讲授,讲含义、特征、性质、意义、历史发展、法律规范等内容,致使学生4年法科学习走入了“抄笔记、考笔记、背法条”的误区,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都很差。而实行案例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获得答案。

第二,它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案例式教学法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种方法不仅向学生阐明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相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第三,它是一种民主式教学。传统的法学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课这种模式的案例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得到充分表述,使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加强

[1] [2] [3]

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

法学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各有利弊,对案例教学法应予以正确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用了新型的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析了应用案例教学法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商业银行学专业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应用于商业银行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解读不够深入等。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库 专业化发展 优化策略

一、案例教学概念及特点

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兰格德尔首次提出案例教学的概念,其后案例教学理念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普及,在各种专业和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到底什么是案例教学?多年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其中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而培养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譹?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1)实践性。

案例来源于实践,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不离开课堂却有机会大量接触实际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2)启发性。

案例教学将学生纳入案例设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启迪学生思维;(3)互动性。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会带来同学之间的互动,期间教师的适当引导和事后的总结点评也会带来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案例教学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凸显优势,能很好地配合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二、商业银行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学的课程特点

商业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性强。

公元前五世纪早期银行就已经出现,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发展至今也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大量理论,比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流动性管理理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等等,而且随着实践和其他领域理论研究的进展,还在不断往前发展;二是与实践联系紧密。

商业银行学涵盖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到电子银行业务,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到绩效管理,等等,无不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进展而推陈出新。

这种情况下,要把理论领悟透彻并运用于实践,仅仅依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商业银行学需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二)必要性分析

1.从学生“学”的角度。

商业银行学课程中有很多理论,如果止步于课堂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将是浅层次的。

如果能配合案例教学的引入和深入挖掘,则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整合,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基本原理。

同时作为高年级学生而言,将来会进入金融机构工作,需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从教师“教”的角度。

首先新鲜案例的导入有助于补充教材的不足。

教材一般反映的是基本原理和经典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案例,可以丰富教材内容,补充实践方面进展。

其次,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很多教师本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案例教学环节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培养理论运用能力,从而可以部分地弥补这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目前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及评价

(一)案例教学的运用

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选编案例。

近年来国内不少商业银行学教材非常注重补充案例或者专栏。

比如选用经典教科书中的案例“美国大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比如根据银行经营史上的经典事件编写案例“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案例可以放进教材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使用。

第二,及时更新和补充案例。

有时候需要根据近期重大事件及时增补案例,比如“平安收购深发展”;有些案例需要及时更新,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利率风险分析”等等。

第三,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解读。

以前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简单介绍相关案例;现在逐步过渡到明确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具体课时,把案例教学和讨论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

第四,案例分析开始进入考核环节。

一是案例分析直接进入卷面,其分值占理论考试的一定比例;二是尝试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直接以案例分析形式进行考试,考验学生对理论的把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评价

从案例教学的效果来看,不少学生认为能增进理解,拓宽思维,比较欢迎。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总结下来,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不够积极;教师对案例的解读不够深入。

一是部分学生讨论不够积极,被动应付。

这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教师角度而言,由于长期以来课堂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技巧和能力,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引入案例后即给出结论,不做讨论和进一步展开。

课堂上缺乏积极活跃的氛围。

从学生角度而言,参与案例讨论的激励不足,认为与考核无关,不予重视;也有部分学生案例讨论前期准备不足,没有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难以参与讨论。

二是教师解读不够深入。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代表性意见,结合基本理论予以评价,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同时学生也很期待教师自己对于案例中所提问题的看法。

但实际上如果教师自己对于讨论的案例没有深入了解和缺乏理论的运用能力,就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使得案例分析虎头蛇尾,影响以后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实际教学效果。

四、商业银行学案例教学的优化策略

从商业银行学课程的特点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案例教学本身从案例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又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以传统课堂讲授方法为主,或者案例教学的实施并不规范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普及和优化成为当务之急。

(一)普及案例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要从商业银行学课程改革、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高度普及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

具体到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应该贯穿始终,从教学前的案例设计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再到考核时的案例分析,处处体现对案例教学的重视。

(二)丰富案例库

原有案例需要完善,新的案例需要筛选和解读,可以通过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方式,便于案例的总结、更新、交流和共享。

这其中,经典案例是经过历史选择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案例,可以反复使用;现有案例要及时补充跟进,特别是随着实践的进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不断出现,比如电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等等,案例中要有所体现。

(三)完善案例教学过程

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的呈现、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对案例的总结陈述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首先,案例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呈现,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和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案例的讨论是关键环节。

讨论时,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讨论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发言,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

最后,案例总结环节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和主要观点进行评价,同时要对案例反映出来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读和进一步衍伸。

(四)提高教师水平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案例的选编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以及捕捉热点和典型案例的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深度解读的能力;案例是开放式发散式的,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和现场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的应变和反应能力;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又需要有对课堂极强的把握和掌控能力。

首先,案例的编写和案例教学过程需要规范,可以通过培训来实现。

学校加强对案例教学的管理和评估,重视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积极组织案例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

其次,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地学习去更新和完善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所授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还要鼓励教师参与相关领域实践,撰写调研报告,提升案例分析能力。

(五)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要借助案例分析这个载体,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逐步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

其次,考核环节体现对案例教学的重视,根据学生在整个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进行评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林忠.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05).

[2]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1).

[3]王永桂、刘洪、汪远旺.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行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

[4]石丹、王涛.以案例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论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但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法在实践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笔者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的特征,案例教学在商务英语中的适用性,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基本环节以及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做了探析.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

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践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学习者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讨论,对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案例教学进行了探讨.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初探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要明确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必须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争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挑战.案例教学法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使学生获得有关教育实际的形象逼真的.表象.案例教学法采用互动式的手段,缩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课堂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动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审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较大难度,采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案例式教学将课堂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本文分析了案例式教学与审计教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提出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解决审计教学理论性强,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审计教学;应用问题;解决对策

一、案例教学法与审计教学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需要提供相应案例,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趣味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案例式教学中,案例并没有特定的或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着设计者和启发者的作用,他将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审计教学的概念审计是指通过对资料进行证据收集和分析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然后依据资料以及社会一般准则做出评估结论和报告的行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工作就是会计。作为工商管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审计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抽象,专业性和理论性强,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门概念,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但其教材大多由西方教材翻译而来,因此极易因翻译不同而造成理解上的误差。同时作为一门实务性课程,审计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然而对于正处于学习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缺乏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没有具体的案例加以指导,对教学内容理解会较为吃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案例选择存在问题尽管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我国审计课程教材大多采用国外教材,因此大多教学案例都直接应用国外案例,在案例的来源和选择上还相对落后。众所周知,外国的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与我国均有所不同,而审计工作受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极大。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会导致不同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法,因此大多国外的审计案例并不适用与我国的审计教学。虽然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外国领先于我国,但若因此而盲目选择国外案例以致脱离我国环境,只会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适得其反。此外从案例教学的内容来看,教学内容大多偏向于教导会计常识,忽视了审计课程的综合性,对学生是否具有财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并不在意。然而由于用于教学的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比较综合,在学生缺乏会计以外的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案例教学只会导致学生对案例一知半解,无法进行全面分析,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案例教学法的课时分配难以掌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存在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后分析等类型。不同的教学形式的教学效果有所不同,其教学要求也自然有所区别。在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由教师解释案例的关键和思路,这一教学形式所需的教学时间较少,且教师极易掌握教学速度,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思考能力提升不大。学生讨论则是以课堂上学生之间对案例的相互讨论为主,教师在其中仅其辅导作用,这对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活跃性提升较大,但教师对课时的掌握较难,极易导致教学进度过慢。而课后额外布置作业的课后分析的教学形式虽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所强化,但不利于其协作精神的培养,且教师负担较大。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的各种教学方法有利有弊,如何解决案例教学法的课时分配问题还需实践探索。3.案例教学浮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至今为止,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仅30余年,但我国学生和教师早已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于案例教学法缺乏经验和积极性。学生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和配合,教师也因缺乏经验而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学效果较之灌输式教学模式反而更低。

三、解决对策

1.加强对于审计相关课程知识的教学审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财税、统计、数学和会计等多方面内容,学校在开设审计课程的同时应开设其他相关课程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教师在进行案例讲解是也应注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专门进行教学。2.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教学效果除教学案例的选择外,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提供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他们自身案例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应定期举办案例教学法应用指导讲座,向教师讲解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式,并不定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抽查,督促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3.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和整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随着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审计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的审计案例大多来自国外,脱离我国实际社会环境,以此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审计操作能力,反而会使其脱离我国社会现实,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对我国审计案例的收集,并将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四、结语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案例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教师不再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而是只起辅导作用,是实践性较强的审计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而为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教师应不断积累案例教学经验,将我国实际审计案例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樊迪,杨欢,陈刚.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15):72.

[2]张栋.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32(6):175-177.

[3]曲明.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经济,2015(2):67-69.

论文摘要 刑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和民主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变革,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刑法案例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模式、教师对抗模式和模拟实训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论文关键词 刑法案例教学 师生互动 教师对抗 模拟实训

刑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刑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型的刑事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蕴含的法律关系,在互动讨论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相关刑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刑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刑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和民主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刑法教学之中,有利于改善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的缺陷。

一、运用刑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内各高校法学专业一般从大一学年就开设刑法学课程,对于刚接触法学课程的学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面对抽象的法律规则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刑法知识和原理,活跃课堂气氛。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让学生搜集、分析、讨论案例,在抽象的法学理论与具体案件事实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刑法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准确作出教学效果评估,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的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搞好刑法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法律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高学生就业率

法学毕业生就业时常面临难就业或专业不对口的窘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法律实务的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运用刑法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社会声誉。

二、刑法案例教学法更多模式的探索

(一)师生互动模式

师生互动模式,即师生共同参与案例讨论。强调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本质是平等与相互尊重。③既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个刑法知识和理论,在讲授理论之前先提出一个引例,将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和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讲解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模式,这是在刑法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自主搜集、整理、分析案例材料,上课时由主讲学生介绍案情,从定罪、量刑、社会影响等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点评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本学期刑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主导式的刑法案例讨论的师生互动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浓的学习兴趣。过程中始终贯彻“三个互动”,即课前互动、课中互动和课后互动。课前互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主讲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典型案例,研究案例本身及其涉及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师生都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提前将案例通过QQ群发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案情,启发学生思考。课中互动是指,在课前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由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笔者一般让主讲学生先用五到十分钟时间先陈述案例、提出问题,再其他同学共同分析、讨论案例所涉及的刑法问题,最后由笔者针对案例和学生的讨论作总结发言,更进一步分析案例,补充漏点、纠正错点。指导学生发言、辩论技巧。学生针对教师的总结,也可以提出质疑,大胆发言时行辩论,以求得真知灼见。课后互动是指如果学生对所讨论案例仍有疑惑或有更深的思考,可以课后在学生之间继续讨论,或者请教教师。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善加引导、控制好课堂讨论节奏、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二是要进行合理的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其打分,在平时成绩上加分,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师对抗模式

教师对抗模式、又称同台竞技法,是指在刑法案例教学过程中,由两名以上教师针对同一刑法案例,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互相争辩、学生也可以提出见解、参与案例讨论的刑法案例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借鉴了律师在法庭审判中针对同一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分析案件、提出证据、互相辩论以证明各自主张成立的法庭辩论模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法律视为一种实践理性,强调法律教育的实践性、技能性、职业性的独特理念,④具有如下特点:(1)形式上由两名教师主导,多名学生参与。(2)内容上以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3)核心环节是教师之间针对同一案例进行辩论。(4)以培养学生法律思辨能力为宗旨。

现以一堂刑法课为例,介绍笔者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教学内容:刑法案例分析

教学老师:法学系崔征老师和吕天宇老师

教学对象:法学09级本科生

案例来源:杭州胡斌飙车案

案情简介:5月7日晚,19岁的胡斌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闹市区超速行驶,将正在穿过斑马线的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撞死。

首先由笔者简要介绍案情并提出问题:胡斌交通肇事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当时这个案例新近发生,社会影响很大,学生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发言。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准确认定胡斌构成犯罪,但对以何罪名定性有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歧。两名教师对此也存在分歧,分别主张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并各自进行分析和辩论,辩论的焦点是被告人胡斌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笔者认为胡斌在闹市区驾驶改装的跑车超速行驶,明知可能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而放任可能致人死伤的危险,其行为方式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犯罪构成中要求的“危险方法”,应当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吕老师则认为,胡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超速行驶,造成一人死亡并负事故全部责任,主观方面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在社会危害程度及量刑方面两名教师也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认为被告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危及公共安全;吕老师则坚持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交通肇事案件,只不过由于被告富二代的特殊身份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过重。学生针对被告主观方面和行为社会危害性以及量刑问题也各抒己见。最后笔者总结: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们掌握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运用犯罪构成的工具,从定罪和量刑两个角度展开,注重疑难、相近罪名之间的辨析,比如本胡斌案中对被告主观方面的把握是准确认定犯罪性质的关键,故意和过失的不同心态在罪名上有很大和差异,量刑上也不同。

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两名教师同台竞技,使学生对交通肇事案件应如何定罪量刑有了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受到学习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启迪。教学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是学生获得演讲、辩论技能的绝好锻炼机会和途径。

(三)模拟实训模式

模拟实训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熟悉法学理论活学活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笔者每个学期中后期利用课后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实训,大致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如法院案卷),自主确定案件及参与所需总人数。(2)确定案例后根据具体案件性质进行参加人员的选拔。(3)准备开庭所需要的司法文书,证据材料和手铐等道具,介绍庭审程序,讲解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提供有关的资料和训练辩论技巧。

2.模拟法庭庭审

(1)由主持人通过PPT和播放学生事先自拍的DV短片简要介绍案情,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参加人员。(3)按照我国现行法庭审理的正规模式进行模拟庭审。即庭前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合议、宣判,闭庭的法定程序。

3.指导教师和聘请的法院法官、检察官或职业律师现场点评指导

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有利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活跃而有序,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师从中也受益良多,也督促教师关注实践,提高自身法律实务处理能力。

三、选编刑法教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刑法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和运用。不同模式的刑法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组织和运用方法不同,前文已论及,此不赘述,仅介绍如何选编案例,好的教学案例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一)针对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的放矢。不同案例教学模式对案例的要求不同,如学生主导式的师生互动模式由于时间所限适宜选取小案例,教师对抗模式时间相对充裕可以选择有一定争议的中型案例,而模拟法庭由于按照真实庭审规则进行,适宜选取案件内容丰富的大案例。

(二)典型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要注重案件事实与所蕴含法律知识、法律规则具有密切联系。而且力求真实,真实的案例易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学生感兴趣,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三)启发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必须使案例蕴含具有法律价值和疑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对现有法律知识进行质疑和辩驳。如广州青年许霆案,许霆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取出17.5万元后潜逃,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具有一定的疑难性,是民事的恶意占有、还是刑事上的盗窃罪或者盗窃金融机构罪?学生对这类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很感兴趣。

(四)新颖性

刑法案例的选编必须在形式或内容上新颖,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尽可能地选取新类型案件或者疑难案。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裸聊”现象。如北京一家庭妇女以E话通方式在网络上与多人进行“裸聊”的中国首例“裸聊”案,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笔者对刑法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探索,略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运用

口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习、模拟加实战的综合过程.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性的'实例,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形成良好的口语交流氛围,准确、流利、地道地进行英汉同声或者交替传译.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专业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为了促进教育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案例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对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究,具体通过目标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评价四个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学专业;教学设计

教育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校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1]。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教育学的教学实践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教师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前提,组织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教学中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2]。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真实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点,表现为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虚构的,也不是编撰的,不能带着主观情感去评价和分析;案例教学的`特点还体现为必须要依据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案例教学具有一致性,体现在通过教学案例创设的具体情境,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育学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在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同时,重视引入案例分析所能发挥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教学运用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结合主次重点、原因分析等方面,充分结合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二)案例教学设计

在课堂讲解前,做好教学案例的筛选工作是确保课堂效果的基础与前提。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任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案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案的编写、所需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分组讨论、课堂设计等,明确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在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结合理论知识,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充分理解案例教学的理论、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案例法教学,实现教学课堂模式的改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三)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案例讲解与分析。教师需要考虑案例的桥梁作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代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理解生涩深奥的理论知识,使知识更加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时,可以通过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经典实例进行讲解,把马列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与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联系起来进行阐述说明,利用新闻舆论对知识点加以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技巧与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通过案例说明,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第二,学习分组讨论。通过教师安排的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提前收集教案关联内容,在教师的课堂讲解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内容与学习架构,根据班级人员情况可以按照3~5人一个小组,开展班内讨论,锻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实例作为论证依据,佐证自我观点,在与其他学生辩论交流的过程中,思路得到扩展、思想得到升华,针对同一个理论知识点,学生共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代入感,优化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找到合适的案例素材,结合课本教学大纲传递给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更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真正实现“教有所学”,否则,达不到教学目的与效果,将失去教育创新的意义。根据案例教学的构成可将案例分为教师素材案例与学生素材案例两部分,教师针对不同素材进行分类考核评分。例如,学生对于教师筛选的案例与课程大纲结合的紧密程度,与实际理解掌握的程度进行公开评分,每堂课由学生打出的综合评分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以此作为鞭策,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辩论小组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互相评分,每堂课评出优秀讨论小组,作为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平等竞赛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提高参与度,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邵来成.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泰安师专学报,2017(1):11-12.

[2]陈卫京.案例教学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2(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