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 文档
- 2024-07-06
- 12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本文共14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幼教论文:挖掘儿歌魅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听别人说话,再慢慢在理解语言并且学习语言,使他们从一个自然人长成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始终伴随着他的生活、游戏和认知。他们在与成人的交往以及其他的活动中,主动模仿习得语言,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和修正中,学习正确在使用语言,这是一种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行为。为了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幼儿3―6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实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是以幼儿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与周围语言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众所周知,成人和语言是幼儿自然模仿的样板,然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成熟的语言、艺术的语言,更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典范,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于平时交流中的口头语言,这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最初载体,有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力以及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
幼儿文学作品包括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诗歌以及幼儿散文等。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各方面的作用,其中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语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节奏,是适合儿童歌唱吟诵的韵体作品。
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也就出现了人们口头创作的儿歌,如“劳动号子、摇篮曲”等。这些民间口头歌谣对现代儿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婴儿还不会说话时,他们在摇篮里或成人的怀抱里,就已开始听成人吟唱歌谣,歌谣的内容可以是他们不理解的,但优美的音乐,和谐的节奏,可以给他们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儿歌自有它本身独特的魅力:
1魅力表现
1.1内容丰富多彩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有介绍周围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形象、习性和功用的,如最为幼儿所熟悉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又吃萝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如《四季歌》“春天到,桃花开,杨柳树儿轻轻摇;夏天到,知了叫,小荷露出尖尖角……”;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如《干净》“鼻涕擦干净,指甲剪干净,脸儿洗干净,妈妈和我亲一亲……”;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如《七个阿姨来摘果》、《十个数字歌》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的,易于幼儿接受和引起学习的兴趣,对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和语言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语言简练、形象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因此儿歌常常会把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短短的诗句中,使幼儿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 让幼儿懂得掌握一些活动常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等。培养幼儿的首选情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如《小刺猬》“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一瞧,不是小刺猬,原来是一个小娃娃”, 作品用夸张的手法,先把不理发的小孩比作手发杂生的“小刺猬”等理完了发,才变出一个清洁整齐的“小娃娃”,短短几句,使幼儿在欢快的笑声中受到要“勤理发,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另外,重叠句式和像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更加丰满。如“弯弯月,弯弯刀,弯弯河边去割青草,青蛙见了‘咯咯’笑,眨眨眼,弓弓腰,放开喉咙‘呱呱’叫……”
1.3形式多种多样
儿歌的种类、样式极为丰富,除了平常所见的儿歌外,还有好几殊形式的儿歌:
(1)《摇篮曲》,这类儿歌一般是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哼唱的,以母亲的口吻,讲述对孩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词句简短,内容单纯,节奏舒缓,是最朴素的,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儿歌。
(2)《游戏歌》,这类儿歌都是配合游戏的内容或动作而编写的,为了增强游戏兴趣和愉快情绪。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边唱边做 ,且歌且舞,使游戏更富有节奏感,使游戏内容更丰富,加深游戏的教育作用,如“丢手帕”“拍手歌”等;
(3)《数数歌》,这类儿歌是专门为培养数目观念而创作的。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儿童在饶有兴趣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的概念,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等;
(4)《问答歌》,这类儿歌以问答形式表达作品内容,常常使用排比、顶针、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和差异表现出来,有利于儿童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如“什么出来比天大?什么开花头朝下?什么开花不结子?什么结子不开花?太阳出来比天大,茄子开花头朝下,茅草开花不结子,荸荠结子不开花”……
另外还有采用修辞格“顶针”手法结构全歌,把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并无逻辑联系的词语、各种草木虫鱼名称通过随韵接合的形式联缀在一起的《连锁调》、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的主要培养儿童说话敏捷、发音准确的《绕口令》以及诙谐幽默的《颠倒歌》和《字头歌》等……。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由于它的这些特点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一个学期下来,幼儿可能记不住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对于教过的儿歌,则十有八九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儿歌教学,全面发展幼儿语言水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教学思路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指导着我国的幼教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须认真地学习《纲要》,领会《纲要》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
幼儿园教育语言目标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具体方向,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语言发展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纲要》在语言领域所提出的具体目标是: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并在“指导要点”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把握着整个活动和幼儿发展的方向。确立了适当的目标,就可以依此来选择教育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组织教育活动,使目标逐渐转化为幼儿的行为和能力。
2.2设计活动方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中介,教师引导着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积极地与作为活动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发生相互的'作用,使幼儿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中介力量,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作为一种影响力,其影响性质和方式决定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活动的质量。
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无论从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考虑,以及对活动组织的整体策划,都要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精心选择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在儿歌教学活动设计中,由于儿歌本身的特点,在应侧重于对幼儿语音、语感的训练。如中班“儿歌《梦》”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内容,配上优美的、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在活动还末开始之前,就已经引领着幼儿进入了诗的意境,体会这夜的宁静、梦的甜美,这时让幼儿说说,“你晚上睡觉做梦吗?你还记得做过哪些梦吗?你想知道天上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花丛中的蝴蝶,它们会做梦吗?它们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梦呢?”,然后再进行不同形式的欣赏方法,“星星、露珠、蝴蝶、小宝宝……”一个个亲切的音节进入幼儿的脑海,引起幼儿情绪的共鸣,达到诗歌欣赏的目标。另外一些短小儿歌的教学活动,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以及幼儿又积累了新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活动相应延伸,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参与活动过程,体现幼儿主体地位
《纲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否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活动的设计只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有了幼儿的参与,才形成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过程。儿歌教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游戏性,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及“环境条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摆脱“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观众”的教学现象,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儿歌学习产生兴趣时或者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儿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隐藏在绿色的眼镜后面的是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作品在向幼儿展示绿色画面的同时,给了孩子拓宽视野和启迪想象的鼓励,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常见的雪碧瓶做成简易“眼镜”,到操场上观察周围事物,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说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整合、学习,并在些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把“绿色”变成“红色”或“黄色”……成为另一首儿歌,提高幼儿对语言提运用能力。
2.4渗透各科教学,促进语言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科教育活动,要注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的,丰富的经验,以及巩固知识内容。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活动。但是,由于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因此,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依靠具体形象的符号,将美术符号、音乐符号,甚至动作符号等自然地揉合地语言教学活动中,这种有意识的相互渗透,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信息,更有助于他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经典儿歌《小熊过桥》,作者先生动夸张地描画出小熊过桥时的稚拙胆怯的情态,“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再写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过了桥,“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诗歌中紧张和欢快的气氛互相交替,形成了鲜明的起伏,抑扬的情感节奏,语言自然、流畅,一韵到底,极富韵律美,教学时,把音乐、美术等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念、可以唱、可以画、可以表演,稍加改编还可作为舞台剧演出,达到“运用语言”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双重目标。
结论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儿歌对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语言,特别是对语音和语感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充分认识“儿歌”独特的教育魅力,巧妙利用这一文学形式,通过多种活动,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
摘要: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 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引导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受益终生。
关键词:幼儿;语言;游戏;幼儿教师
《新纲要》中特别强调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正确想法和主观感受,引导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个性特点是:好奇心强,控制力差,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呆板单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式,采取多种语言交流的形式,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目标。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并尝到甜头的几种方法:
1、用“字的延伸”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教学中,以一个字为延伸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花:请小朋友给“花”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最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思考,迅速举起小手:“红花”、“白花”、“菊花”“小花”……然后,再请幼儿说出一些与此有关系的句子,幼儿积极发言:“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家有一盆月季花,很好看”、“公园里有很多的花:有红的花,黄的花,还有粉的花”……这种口头连句是口语培养的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
训练幼儿多字口头造句时还要把握以下的三个方面:
1.1 指导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尽管我们给出的几个字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要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来造句,决不能每个字造一个单独的句子。只有幼儿真正达到了把所给出的几个字词造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的彼此有关联的多个句子,才能认为这个阶段的训练培养有了成效。
1.2 指导幼儿造出内容完整的句子。教学中发现,不少幼儿造句时常常只注意把所给的几个字词都用到,却忽视了整个句子内容的完整性,常有头无尾或无头无尾,这样的造句也是失败的。
1.3 指导幼儿造句的内容要丰富、广泛,不要限于一、两个熟悉的情节。例如,有些幼儿对于所给的不同的字词,都用同一个内容,这样造句是容易些,但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利,会使幼儿变得懒惰、呆板、缺乏灵活性,更不利于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和发展。
2、创设语言表述情境
情境表演有场景,角色,情节,表演过程中有动作,有对话,有强烈的直观性,能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的愿望。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主题按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连贯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3、运用直观的图片
选择图片时多选用一些有情节,有利于发展孩子思维的图片,如《分苹果》、《猫医生过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等。其次,活动过程中以设问来开展。可先让孩子对画面有感性认识,问一些比较直观性的问题:如“是什么?”、“有什么?”、“有谁?”、“在做什么?”、“是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等。接着,通过判断性问题,如“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天气?”“是什么关系?”、“什么不一样?”、“什么一样?”等,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然后,运用推想性问题,如“在说什么?”、“在想什么?”等,对画面外在内容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推想。与此同时,还可结合“为什么?”、“是什么原因?”、“怎么知道的?”等分析性问题使讲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开展,进一步理解图片内涵,从而达到孩子的讲述有头有尾,有情节有过程,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
4、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
一般说来,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多彩,于是我们设计了部分游戏来帮助幼儿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如:游戏《苹果熟了》,小象来到果园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看小朋友谁能猜出小象的话。这时,幼儿开始积极动脑,回答也多种多样:“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吃”“用鼻子卷下来”……就在幼儿的踊跃发言中,把难看出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
5、做一名善于倾听的幼儿老师
幼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5.1 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
5.2 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说句心里话:做个善听的老师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的!
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房群娥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精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春天,我会带孩子们去种植,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我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我还特意多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孩子们竟然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他们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撕、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713700陕西省泾阳县幼儿园)
幼儿语言教学与幼儿思维发展论文
本文从幼儿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着手,就如何开展幼儿的语言教学提出了各种可行的途径,从而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扎实语言的学习基础。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是指1岁至3岁的儿童,1岁后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这是孩子个体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身体生长速度快,而且在思维、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了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效率比较高,领悟程度也高,容易掌握各种基本技能。
1、求知欲强,模仿能力高
2~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开始认识和学习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时候孩子恍如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影响。他们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先是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模仿下,学会用简单的一字一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思维的整合和模仿,逐渐组合成简单的句子,在不断接受外界生活的刺激下,直到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清楚表示自己的意思。
2、感知能力迅速提高
幼儿的各种感觉,都在生活中迅速地完善着。这时幼儿通过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准确地辨别身边的各种声音和气味,能通过手脚的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等,也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一些感觉,如痛、痒等。感知能力的完善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必备基本能力。
3、记忆力强,伴随理解记忆
幼儿是记忆力发展的高峰期,在成人的教导下能够很快地背古诗、唱儿歌,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他接触的人和事,同时他的理解记忆也在迅速提高。在积极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事物,在脑海中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表象,表现出记忆力较强。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学习和言语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语言会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例如,词汇的积累、语言习惯的正误、语句表达是否恰当等都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学习语言又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打破思维的限制,获得不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幼儿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指导幼儿多角度认知世界,并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去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开展幼儿言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
前面提到,幼儿最容易模仿身边人的言行,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学习时,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与生活中使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跟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流畅地表达语句,语速平缓,用词得当,意思应直白表述,尽量不犯错,在幼儿面前树立起语言标准得体的榜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进行情感教育,如对幼儿亲切的微笑或者轻抚幼儿,都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让幼儿更听从教师的教导。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言语的趣味性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加上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言语教学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生动的动画、播放动听的儿歌音乐以及有趣的动物对话,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学习言语的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活动课堂教学,集中幼儿学习注意力
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幼儿没有收到太多所谓规则的约束,他会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寻找自己认知的目标,如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丛中,好奇心会促使他停下学习活动,试图去触摸蝴蝶,甚至是追着蝴蝶跑,这样学习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鼓励幼儿对蝴蝶作出描述,如看到的蝴蝶是什么颜色呢?逐步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开展活动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言语的主要方式,如做游戏、小组比赛、野外郊游等,多尝试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些活动的情况,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言语使用能力。
4、家校结合,多方式培养幼儿言语学习能力
幼儿处于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强,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把握幼儿学习言语的关键期。
例如,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幼儿买点读机学习语言,幼儿通过模仿点读机的标准发音进行听读写,并且还会显示运用语言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运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幼儿园,幼儿的言语教育都应得到耐心的循循诱导才能进步更快。
四、总结
语言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艺术,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要加以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家长也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共同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点评:幼儿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我们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思维发展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地突破幼儿的思维高度,从而达到一个新高度。在这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幼儿语言的发展毕业论文
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正确想法和主观感受,引导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以下是“幼儿语言的发展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幼儿的个性特点是:好奇心强,控制力差,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呆板单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式,采取多种语言交流的形式,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目标。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并尝到甜头的几种方法:
1.用“字的延伸”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教学中,以一个字为延伸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花:请小朋友给“花”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最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思考,迅速举起小手:“红花”、“白花”、“菊花”“小花”……然后,再请幼儿说出一些与此有关系的句子,幼儿积极发言:“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家有一盆月季花,很好看”、“公园里有很多的花:有红的花,黄的花,还有粉的花”……这种口头连句是口语培养的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
训练幼儿多字口头造句时还要把握以下的三个方面:
1.1指导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尽管我们给出的几个字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要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来造句,决不能每个字造一个单独的'句子。只有幼儿真正达到了把所给出的几个字词造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的彼此有关联的多个句子,才能认为这个阶段的训练培养有了成效。
1.2指导幼儿造出内容完整的句子。教学中发现,不少幼儿造句时常常只注意把所给的几个字词都用到,却忽视了整个句子内容的完整性,常有头无尾或无头无尾,这样的造句也是失败的。
1.3指导幼儿造句的内容要丰富、广泛,不要限于一、两个熟悉的情节。例如,有些幼儿对于所给的不同的字词,都用同一个内容,这样造句是容易些,但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利,会使幼儿变得懒惰、呆板、缺乏灵活性,更不利于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和发展。
2.创设语言表述情境
情境表演有场景,角色,情节,表演过程中有动作,有对话,有强烈的直观性,能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的愿望.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主题按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连贯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3.运用直观的图片
选择图片时多选用一些有情节,有利于发展孩子思维的图片,如《分苹果》、《猫医生过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等。其次,活动过程中以设问来开展。可先让孩子对画面有感性认识,问一些比较直观性的问题:如“是什么?”、“有什么?”、“有谁?”、“在做什么?”、“是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等。接着,通过判断性问题,如“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天气?”“是什么关系?”、“什么不一样?”、“什么一样?”等,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然后,运用推想性问题,如“在说什么?”、“在想什么?”等,对画面外在内容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推想。与此同时,还可结合“为什么?”、“是什么原因?”、“怎么知道的?”等分析性问题使讲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开展,进一步理解图片内涵,从而达到孩子的讲述有头有尾,有情节有过程,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
4.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
一般说来,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多彩,于是我们设计了部分游戏来帮助幼儿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如:游戏《苹果熟了》,小象来到果园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看小朋友谁能猜出小象的话。这时,幼儿开始积极动脑,回答也多种多样:“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吃”“用鼻子卷下来”……就在幼儿的踊跃发言中,把难看出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
5.做一名善于傾听的幼儿老师
幼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5.1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
5.2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说句心里话:做个善听的老师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必须的!
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往往需要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语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新幼儿语言教学观,不再注重语音、词汇、句子的训练,而在于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大量的积极的言语交往。我们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以保教结合为原则,以综合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启蒙个性发展为核心,真正把语言走向孩子的生活、走向游戏、走向孩子的交往。而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纲要》的要求,联系本园的实际情况,我作了有益的探索,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第一: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应当说,这些年来我们已从观念上认同了这样的提法但是,究竟什么是自由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怎样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换句话说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告知给他人。然而,在有些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要求发言的时候,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幼儿的说话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流者”。如果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优美,让每一个孩子说说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争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来让每一个孩子有说的机会,那么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全心全意也有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出于“教育”的目的,打断孩子的话而要求他说“完整”、“说对”、“发音正确”等等。实际效果往往是孩子的交往愿望在这样的“打断”过程中受到了挫伤。因此,如果我们教师能正确对待这些“错误”和“创造”给幼儿支持、鼓励及补充和修正的机会,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效的自我调整,教师积极的交往态度和高超的应答技术,不仅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例如:综合活动《我的小脚》中,在小组讨论部分我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自由、无约束的大谈特谈,让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第二: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和学习的机会。
1、创设良好的语言活动区
语言区是幼儿园区域设置中比较常见的饿区域之一,可是喜欢去的幼儿并不是很多,变得“门可罗雀”。在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在语言区的创设上进行了以往不同的改变,立足体现“以人为本”,将语言的运用和学习很好的联系起来,大大促进了
幼儿有话可说、愿说、敢说,说透彻,真正做到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及发展水平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习几乎。
(1)、利用“电话机”交流。我发动家长把家里不用的旧电话机带来,放在语言区里,幼儿特别喜欢打电话,讲悄悄话,幼儿可以在这里说说自己愿意说的话,无所顾忌。
(2)、创设家庭化的环境。我在语言区里铺上了泡沫地垫和靠垫,这样幼儿就有可以享受家庭化的宽松的环境,在这里,孩子们畅所欲言,哪怕是集体活动中一直不响的孩子,也都敢大声说话了。
(3)、提供语言复读机。让幼儿感受扩音效果,激发说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胆小怕羞的幼儿,通过扩音增强了自信心。
此外,还可摆设桌面教具,木偶,指偶等,让幼儿边操作边讲述,加深理解活动内容,使讲述更为生动。悬挂一些图片,摆放一些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讲述活动。
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幼儿园语言教育决不能忽视这些日常的和渗透的环节。
(1)、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跟其他能力的发展一样,有较强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的语言发展与特点,如哪些孩子语言发展较差,哪些孩子语言发展较好,哪些孩子语言发展一般,哪些较特殊,相信在了解的基础上,树立一个孩子一个样的观点,定能在幼儿的交流中有侧重地促进其语言的发展;其次,教师应有技巧地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当幼儿捏好了一件作品之后欢天喜地地跑过来告诉你:“老师,我的蜗牛捏好了。”“噢,知道了。”你如果只是这样轻描淡写地回答的话,那么你们的谈话就此结束。但是,如果你在当时引导孩子充分谈论蜗牛的话题的话,如:“你觉得你捏的蜗牛什么地方最美?”“你为什么要这样捏”
“你以前捏过蜗牛吗?”等等,这样,教师与幼儿关于蜗牛的个别交流就展开了,对于这些不善于表达、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教师有技巧的重视个别交流特别重要。再次,教师应给幼儿准确的语言示范,在个别交流中注意自己的语言。幼儿语言学习又多是通过模仿,在幼儿的语言表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教师准确示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总之,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要多利用晨间、课间、餐前、餐后、离园等活动时间与幼儿多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才会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晨间活动接待时,与幼儿说说今天是谁送你来的?怎样来的?在来的时候路上看到了什么?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2)、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
爱说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大声争论着某件事,总想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我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增强了幼儿意愿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交往时间和机会,来进一步发展
幼儿的语言。例如: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幼儿在“超市”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模仿“顾客”和“售货员”的活动,不仅巩固了一些礼貌用语,还学会了准确使用“一条毛巾”、“一瓶可乐”、“一支牙膏”等量词;在餐前幼儿在谈论某某时,不是说“你们烦死了,这么吵。”而是结合幼儿的进餐活动,让孩子爱说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组织餐前谈话活动,让值日的小朋友描述午餐的菜谱,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谈,你对菜谱的一些看法;在餐后幼儿可以聚在一起谈论动画片,也可以看图书讲小故事,或者三三俩俩的谈东论西,如果这样的活动时间能经常给予幼儿,则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和运用的机会,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提供诱发幼儿想说话的材料和游戏
语言是在实践中发展、丰富的,为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我精心为他们提供各种玩具材料使幼儿有话可说,激发和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如:在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种子》中,我按内容之外还另外精选了几种怪异的种子,展示在活动室周围。让幼儿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三五成群地议论那些奇怪的种子,有的说这是某某,有的说那是某某,不明白时还会主动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种子?”另外也可在一日活动中提供诸如“小记者”、“天气预报员”等角色游戏,诱发幼儿参与其中,不同的角色讲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色
演绎不同饿语言表达方式,由此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提高说话的积极性。
3、在其他个领域中渗透语言教育
各领域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语言活动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各领域活动中有利于语言教育的因素,在设计和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时,充分利用幼儿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在完成各领域教育目标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语言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认可或评价,而是采取让孩子们互相观察、交流、取长补短,让孩子们自己互相评价他们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要这么画。孩子们会像讲故事一样述说他们自己的构想,这样为他们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大大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又如:在社会活动《我是小记者》中,我让幼儿带上问题去采访老师,阿姨及同伴。他们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的调整了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了语言。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语言发展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多媒体课件《森林选美会》展示了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参加选美的故事。熟悉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这场“选美大会”当中,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理由,选出自己心里认为最美丽的动物,有的甚至互相争论起来,其教学效果绝非仅仅依靠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第三: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虽然没有很多知识和经验,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没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既可以想象星月上的世界,也能够幻想地上的昆虫小草的天地。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策略值得一提的还有拓展性的教学。教师给予幼儿声音、画面、语言等信息提示,可以唤醒幼儿的经验,拓展幼儿语言讲述的内容。
1、声音方面
例如综合活动《搬新家》,一开始教师就播放鞭炮声,并设置问题:“你猜要干什么了?”一下子调动了幼儿说话的欲望,在播放《猫和老鼠》碟片时,教师故意关掉声音,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展开联想讲述。
2、画面方面
(1)、例如看图讲述:《他真勇敢》中,我设计了多个情节,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启发幼儿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的情节。在此基础上我又创编了一组情节:“如果我真勇敢,你会做哪些勇敢的事”,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从不同层面拓展幼儿的思路,促进语言的发展。
(2)、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让幼儿画《海底世界》,一开始我观察一位小朋友他画得挺好的,画了各种各样的鱼,我想待会儿把他的画展出来,结果我转了一圈,再回到他这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只看到一片红的。这时我并不及时给予批评,而是请他回答为什么要变成红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条鲨鱼来了,咬得出血了,海水也变成红的了,只看见红的了。
(3)、语言提示方面:又如:中班以“季节”为主题的语言活动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春姑娘用春雨唤醒嫩芽,用春风唤醒花蕾”,然后引导幼儿想像:春雨是怎样唤醒嫩芽,春风是怎样唤醒花蕾的?生动美丽的画面触发了他们丰富的想像,有的说:“春姑娘说嫩芽宝宝,快快醒来,披上绿衣,快快长大”;也有的说:“春姑娘,小花小花快起床,不能再睡懒觉了。”孩子们的回答如同百花齐放,是动听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灵感,是美丽的卡通形象引起了幼儿的联想,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另外,例如表演游戏、谈话、猜谜等方式,也可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第四、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只凭教师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语言发展的教学往往是不够的,还要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社会、家长是幼儿经常生活和接触的地方和人,因此我们与家长商量,请家长在家中训练幼儿,协助老师及其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1、过亲子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与爸爸一起玩跷跷板的游戏,父女或父子一起边说边表演,在玩的同时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2、帮助孩子积累一些好的素材。如:好听的故事磁带,好看的动画片等,家长针对幼儿爱听爱看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听完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3、识地逐步引导孩子看图讲故事。这时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爱心、细心地鼓励孩子多讲,不要随意打断。
4、结合散步、郊游、逛商场等,要求孩子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提高孩子有意的注意意识,促进语言的发展。
总之,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生活的内容,才能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因此,幼儿园语言教学应是全方位、立体化,我们应立足于幼儿的长效发展,着眼于提高幼儿语言整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最优发展。教育上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幼儿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发展,语言潜能得到开发。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郭咏梅《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学前教育03期
3、许丽萍《让语言去更受孩子们的喜爱》学前教育03月
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
摘要: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幼儿;美术;语言;能力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教师在平常组织语言活动的时候,要把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联系起来,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能力进步的十分迅速,因此,幼儿时期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只有将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能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生活,从而学习知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引导幼儿绘画雨伞的时候,我让幼儿在下雨天的时候观察外面撑过的各式各样的雨伞,并且用投影仪将他们展现出来,让他们进行讲述,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家里的雨伞是什么样子的,你在马路上见到的雨伞有事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的要告诉我他们见过五颜六色的,彩虹的,小花的等等,这时,我们会顺势教他们说一些新的单词,最后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描述性语句的话,幼儿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这样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想象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给予幼儿一个主题,让幼儿自由的翱翔在想像的世界里,这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画想象画“泥土里的世界”时,我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着轻松的背景音乐,我缓缓的说:我看见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往里面走,看到了小蚂蚁的房子,看到了小田鼠在钻洞,看到了小蚯蚓在快乐的钻来钻去……这时候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很多幼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描述自己的想象,于是我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再让幼儿将刚才想象到的画出来,由于想象的内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会随着画画的过程而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东西,在作品讲述时语言也就会更生动和富有情趣。
3在创作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画时,幼儿会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有些小朋友是自言自语,有些是在和别的小朋友对话。很多时候教师会制止幼儿,认为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而且一个宝宝讲的所有的宝宝都会讲,这样也会破坏绘画的美好氛围。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抓住幼儿画画时爱讲话这个特点,加以引导,可以用儿歌和故事的形式开始美术活动。比如在进行人物头像绘画时,我以儿歌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带领小朋友边念儿歌边画画:宝宝真可爱,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咧着笑的小嘴巴,高高小小的鼻子,还有什么呢?你给小宝宝添上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儿歌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为语言的发展做了铺垫。
4在评价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努力创作出一幅作品,他们这时非常渴望将作品展示给别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作品。我就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练习介绍和评价作品。比如在一次绘画全家福的活动中,幼儿画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人,有爸爸妈妈抱着宝宝的,有三个人手牵手的,也有宝宝坐在爸爸头上的……看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全家福,我鼓励他们向大家讲述,幼儿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且根据绘画的画面大家都说出了心中的故事,这个说是和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说爸爸举着他在看什么……就这样,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小朋友们孜孜不倦兴趣地讲着,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实的发展和提高。
5在欣赏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让小朋友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感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幼儿感受作品中的颜色,构图和造型等。比如,在欣赏绘本《我爸爸》时,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夸张的画风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被爸爸那一身格子的睡袍所吸引,再通过倾听爸爸的本领之后都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贝贝说:“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因为蜜蜂很勤快,像我爸爸”。苗沛凝说:“我爸爸像猪一样,因为他很懒,经常躺着不动。”朱静茜说:“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因为他会帮我赶走坏蛋”。互相介绍后,我再让他们绘画,将美术和语言结合。通过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6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活动中,幼儿都是边做边玩的,还会和同伴相互交流。我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加以诱导利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比如在“送给妈妈的礼物”的手工活动后,小朋友们在一起互相比较谁做得漂亮,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你送给妈妈们的是什么礼物呀?妈妈高兴吗?为什么呢?在这一连串的提问下,小朋友们的表达热情被激发了。吴远哲举着一张爱心贺卡对我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爱心卡,上面有我给妈妈画的画,妈妈一定会喜欢!”朱月华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漂亮的小包包,上面还有两朵漂亮的小花,妈妈可以提着它去上街,她一定会喜欢的!”张浩轩这时又抢着说:“我给妈妈做了一副小手套,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妈妈可以戴着它干活,我还要跟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我的提醒下,幼儿也说再给妈妈送礼物的时候要说一句祝妈妈母亲节快乐的话。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对妈妈的爱,幼儿的语言发展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利用阅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教育论文
研究证明,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遗传、环境及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一、利用阅读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会强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幼儿自然而然会模仿成人的表情与腔调,复述故事的内容,而故事中问题的解决需要探究原因、方法和结果,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提出“怎么样了”“为什么”等问题。所以幼儿教师要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且能够理解意义的故事书为素材进行语言学习的训练。笔者教学发现,《两只小鸟》是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在讲述时,孩子多会提出“他为什么孤伶伶的”“为什么天好冷”“它为什么飞走了”等问题。教师就此进行科学引导,让孩子对故事中“小鸟”的成长历程和所处季节变化逐渐加深理解;让孩子的词汇与语句表达,也不断地丰富与升华。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与成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时,语言表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又促进话语运用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幼儿语言组织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二、尊重幼儿的选择
教师不要限制孩子“一定要读这本书”,要接纳孩子对故事中内容的自我认识。有些孩子只对一本书感兴趣,连续几天反复读都乐此不疲,一副神情专注陶醉的样子。而有些孩子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不同的故事都会表现得很兴奋。教师选择故事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确定教学内容,如果孩子感兴趣,一个星期就读一个故事,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一个故事读一次就够了。幼儿是独立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幼儿的意志,教师要正视幼儿正在发展着的自主意识,不强迫他们做不愿意的事情,同时让在他们重复阅读中体验对内容理解与把握的乐趣,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科学指导幼儿表达
在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语言表达已经是不自觉的心声流露时,教师应适度驾驭其阅读活动,科学引导幼儿阅读思路,推动幼儿的语言发展。如《两只小鸟》教学,学生有阅读兴趣,问题就越来越多,教师要抓住所提问题,将自然与社会知识融入其中,如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与变化、“大哥哥小鸟”带领幼鸟求生与成长、小鸟与猫的生态关系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列为主题,与孩子一起讨论。这样涉及词汇更加丰富,语句表达也更多样化,训练了孩子对所讲内容进行独立编码、再将这些编码准确传递出去的能力。这一过程无疑难度较大,讲述时,孩子有时会停顿,思考如何表述,稍停之后,语句又流畅开来;在遇到介词,量词不准或缺少主语、宾语时,教师应将正确的用词、用语予以正面强调而非简单地否定。在讨论问题中,教师还应根据孩子接受程度,随机揉入关联词,建构复合句,以此进一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四、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阅读的引导不仅是幼儿园关注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成为家庭重要的亲子活动。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教师要把每日的阅读内容通知给家长,让孩子回到家中,能与父母一些分享和交流。教师还要尽力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与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理念,让家长也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伙伴,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幼儿早期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广泛的营养,进而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阅读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幼儿视听、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因此,阅读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负面影响论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幼儿目前接触动画片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动画片对于幼儿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幼儿普遍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形成,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会对幼儿的语言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动画片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
一、动画片高于生活,超越现实,影响幼儿对日常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幼儿在语言学习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幼儿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周围的环境对于幼儿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幼儿在日常语言学习中主要从家长(老师)那里直接进行语言的模仿,如家长教会幼儿“这是香蕉”、“这是爸爸”。其次幼儿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倾听他人的会话能够获得基础的语言词汇,因此幼儿如果脱离了这些学习语言的环境,那么很少有学习语言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语言的发展。动画片在设计的过程中高于生活,同时动画片是一种想象的艺术,通常会采用童话、神话以及其他科幻性的`题材。即使目前很多动画片设计人员认识到现实题材的动画片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和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由于现实题材的动画片在表现过程中常常是表现好人和坏人直接的冲突,因此常常和现实生活产生非常大的距离。动画片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一方面对于拓宽幼儿的视野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确实影响到了幼儿对于基础语言词汇的掌握。
二、动画片中多使用简单对白.使得幼儿对完整句式和复杂语段的掌握力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借助于完整的句子和语段。通过目前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于语言的掌握有一定的差别,例如2岁的幼儿在语言的表达中能够运用简单的修饰语句,而3岁的幼儿能够用比较复杂的修饰句子,到了6岁基本上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句子。由于幼儿学习过程中一种模仿的主动构成,无疑周围的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幼儿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却不能够给幼儿提供一种较为恰当的语言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动画片是一种影视艺术,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段的对话,否则对于动画片的情节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动画片的对话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简单句,而没有非常的句式出现。例如在目前非常流行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经常可以听到灰太狼说:“看!好多的羊!”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句子。其次,在动画片的播放过程中,为了有较为丰富的故事情节,在对话中很少出现你一句我一句,两个人进行持续对话的语言现象,往往将一句话通过多个片段表达。这样的故事在一定的背景下,同时有画面进行配合,幼儿依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一旦脱离了这样的环境,整个对白即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在动画片中很少有连接词,这样对于幼儿复杂语言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动画片总是迎合甚至低于幼儿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不利于幼儿跨越语言发展
动画片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幼儿观众,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对话甚至低于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这和动画片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关系。首先,动画片的人物面部表情以及人物的肢体语言无法表达真人的细腻和细致,必须规避在单个镜头中复杂的对白设计。动画片对白设计迎合甚至低于幼儿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的特点,固然达到了使幼儿看懂的效果,但同时也使幼儿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没有学习复杂语言的动力,不利于幼儿跨越语言的“最近发展区”。综上所述,虽然动画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给幼儿的语言学习带来了积极的一面,但是消极的一面也不得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针对动画片的设计,相关的制作人员需要考虑幼儿语言学习的影响,同时家长也需要正确指导幼儿观看动画片。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次尝试,孩子第一次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去,是孩子接受长期的知识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中语言还没有全面的发展好,使得语言训练的环境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做到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幼儿园的交流和学习阶段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让孩子逐渐地敢于和乐于进行自我的表现和表达,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学习的语言环境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做到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和放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自我表达,从而实现孩子语言方面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1当前幼儿教学中语言环境的现状
1.1幼儿园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堂环境有一定的限制。长期不规范的幼儿园教学制度使得当前幼儿园的教学和课堂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最大的一个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就是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忽略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发言,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不能够充分锻炼和训练自己的语言的说和思考的能力。在孩子的语言教学阶段,让孩子充分进行语言的听说读,才能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成长。
1.2幼儿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在当今的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遵守纪律,不违反纪律以及不要太闹和说话,这些限制规则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在需要进行语言的练习阶段,硬性的减少了学生的语言练习机会,这种模式的制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使得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训练,同时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是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
1.3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单一的现象,阻碍了幼儿语言的快速发展。当今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思想部分是陈旧的,简单的,没有教学方式,没有办法快速适应当今幼儿语言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导致了幼儿语言发展的缓慢低效和片面。在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孩子的提问学生无法按照老师的思维进行回答,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地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鼓励,导致这些学生的激情和说话的热情就逐渐的被打击掉了一部分,因此,不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了非常大的阻碍。
2对提升幼儿语言发展在语言环境上改变的措施和建议
2.1在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创造一个活泼的灵活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有活力,需要孩子们具有相当意愿的心情去接触,正是这样,就需要在幼儿的语言教学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活泼的和灵活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让孩子在语言的学习阶段,逐渐的认可语言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对学生听和读的方面进行引导。比如说,让学生先进行大量语言方面的听和说,以及训练学生进行语言的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美好,不要对学生规定过多的规则,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地进行听和读,充分发挥幼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在没有压力和充满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就会逐渐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整体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2.2在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幼儿园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幼儿语言的发展,在非常大的一个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比如说,在当前每个班级都有25个人左右的班级上,教师要充分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发言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是非常的公平的,教师没有偏向谁,同时学校的老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所有学生的提问,就要做到在课下组织一定形式的活动,达到对学生充分的提问,等等。有了这样的提问,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发言,这样的教育环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了促进学生放得开的去学习和发言的作用。
2.3在幼儿语言的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和鼓励,使得学生在语言的发展中有强大的自信。自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具有自信的学生会敢说话,不怕说错,反之,不自信的学生不敢说话。所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创造出一个让学生敢说话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对说话文明礼貌和多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对不敢说话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有饱满的自信心,敢于充分表现自己。总而言之,幼儿语言环境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给幼儿创造出一个合适的、轻松的以及自信的语言环境,从而高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小展.论幼儿园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上,下旬).2015.3
[2]贺玲.浅谈如何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J].才智.2013.6
[3]史薇.提高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10
摘要: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一关键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失去一定的灵活性,变得死板单调。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学会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让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变得有趣而有效,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口语的发展。且有专家研究表明,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孩子们表达交流、获取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时期,幼儿教师对孩子们的语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即语言的简单准确、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等方面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更是影响巨大。所以,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
一、引导幼儿的语言启蒙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来说,可以追溯到出生,自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语言学习和发展,他们通过听来对外界语言进行信息并通过模仿他人的语言表达来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而2-6岁的幼儿时期就是他们通过模仿来形成自身语言风格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语言启蒙的时期,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其以后语言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正如上文所说,在幼儿语言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外界语言输入。所以,为了做好幼儿的语言启蒙,幼儿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有用的语言信息,并保持这些信息的通畅,从而唤起他们学习语言的天性。其中,教师的语言魅力正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们要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传达出如同母亲般安详的情感来安抚幼儿,营造出一种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不仅能够鼓励他们学会接受外界信息,还能引导他们学会在倾听中理解对方的信息和情感。除此之外,这样的安抚还能够让幼儿随时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对外界信息不排除,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幼儿接收信息的效率,最终达到完成语言启蒙的目的。
二、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另一个影响。幼儿经过语言启蒙对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而语言最终是为表达交流服务的,因此为了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应该让其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2~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期,对语言没有辨别能力,他们的说话方式,语言习惯等大多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模仿而形成,而教师更是他们首要的模仿对象。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合格的语言能力和语言魅力,无疑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得体性。例如:在与孩子们接触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和网络语言,并且在说话时做到普通话发音清楚、表达准确,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应当学会运用文明理智的语言来与孩子们交流,尽可能地避免在交流时出现表达不清、词不达意的情况,更不能因为自身情绪等原因对孩子进行辱骂,例如“你怎么这么笨”“烦死了”之类的话。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就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文明、规范的语言去教导幼儿,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和准确使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幼儿语言情绪的正面引导
语言情绪,简单来说,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所带有的情绪,或自信开心,或自备沮丧等。且有关研究表明,因为自身的年龄的原因,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们在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的同伴时常常会感到害羞、胆怯,不敢或不愿说话。因此,如果在这时,幼儿教师不能对孩子们的语言情绪进行正确引导的话,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说话感到恐惧,甚至厌恶说话,而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又一个影响即在此,它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孩子们的语言情绪,甚至培养他们正面的语言情绪,让孩子们喜欢上运用语言。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当出现厌学、自闭等情绪时做到积极引导;而当孩子们感到自信开心时,又要及时予以肯定,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说话交流。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益智故事,然后让他们进行讨论,鼓励和支持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表达想法时,即使出现语言混乱,词不达意的情况,教师也不必过于紧张,而应将其看作孩子们开始表达的第一步,先对他们予以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对他们的不足予以纠正。通过这样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们就会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培养了他们正面的语言情绪。
四、结语
综上可知,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们十分重要,在幼儿的成长和心智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启发和教导孩子们不断运用语言交流,从而促进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增强专业知识,掌握幼儿教育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世革.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14)
【2】谢丽艳.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8)
【3】韩金凤.浅析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对发展幼儿语言的影响【J】.科技信息,(1)
品味教师课堂语言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论文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幼儿自己主宰的学习,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而我们课堂中很多语言正是培养着孩子的自立,自为,自律。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我们的课堂语言。
其实我们课堂中最朴素的语言有着巨大的力量。“谁想上来试一下?”就是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很快就要完成了,加油!”就是培养幼儿以意志控制,坚持学;“相信你一个人能完成”,就是鼓励幼儿独立操作。可见,用课堂中朴素的语言可以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课堂中用这些语言时,我们每天都在嘴边重复着,却没有那么强的意识性,没有从发展孩子自主能力的角度去提升,我们更多时候只为了课堂教学流程,而没有去强化去研究去等待去提升。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疏忽了教育契机。
一、剖析自主学习的内涵。
(一)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
“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
自主学习现在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幼儿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既可以被看作一种能力,又可以被看成一种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经历一个从他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指导这一外部条件;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教师的指导之外,幼儿的自主学习既需要自我意识(能学),内在的学习动机(想学),一定的学习策略(会学),意志控制(坚持学)的内部条件,也需要教师指导的外部条件。
二、“自主学习”是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是幼儿“自为性”的表现。
“自主学习”是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是幼儿“自为性”的表现。它内含着学习的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结构关系。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
自我探索就是学习主体基于好奇心所引发的,对事物、环境、事件等的自我求知、索知的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学习主体对事物、事件的直接认识上,而且也表现在对知识的学习上。
自我选择性是指学习主体在探索中对信息的由己注意性。外部信息只有经学习主体的选择才能被纳入认知领域;选择是由于被注意,只有经学习主体注意的信息才能被选择而被认知(故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况)。因此,学习是从学习主体对信息的注意开始的。
自我建构性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其新知识的形成和建立过程。在这过程中由选择性注意所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是学习的对象。对这一对象的学习则必须以学习主体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为前提,而从头脑中选择提取的信息是学习新信息、新知识的基础。这两处信息经由学习主体的思维加工而发生了新旧知识的整合和同化,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充实、升华、联合,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自我创造性是学习自主性更重要、更高层次的表现。它是指学习主体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指导实践并满足自己需求的实践理念模型。这种实践理念及模式,是学习主体根据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事物真理的超前认识、对其自身强烈而明确的内在需求,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建构知识是对真理的认识,是对原有知识的超越;而实践理念模式则是以现有真理性知识为基础,并超越了它(即是对事物真理的超前认识)。
那么在日常课堂中,我们怎么利用课堂语言去发展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品味课堂语言的作用。
(一)课堂语言满足幼儿自我意识,促进幼儿思维自立性。
“自主学习”需要“自立性”。
那就需要幼儿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
(1) 一句简单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鼓励孩子独立。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2) 我们课堂中常说的“你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就是鼓励孩子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3) “老师什么时候让我们自己做?” 当老师还在示范,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这时老师说:“我们赶快来试一试吧?”就是在满足孩子自我独立的欲望。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是其获得独立自主性的内在根据和动力。
(4) “这个办法行吗?不行再试试!”就是鼓励孩子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
学习“自立性”的四层涵义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是“自主学习”的独立承担者;独有的心理认知结构,是“自主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独立的欲望,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基础;而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则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可见,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自立性又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而一句“你一定能行的”“再试试看” “自己想一个办法完成它”“你最棒了”这些朴素的话语,这些简单的鼓励,能让孩子学习更加自立。
(二)课堂语言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促进幼儿认知“自为性”。
“自主学习”需要“自为性” 。自为性就是学习主体将学习纳入自己的生活结构之中,成为其生命活动中不可剥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课堂中很多语言正是培养着孩子的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现在让我们再来细细品味一下。
“咦!这是什么呀?”“呀!真是太有趣了,怎么回事呀!”这些简单的话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的自我探索往往基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既产生学习需求,又是一种学习动力。知识是前人或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并非学习主体的直接认识。因此,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也是探索性的学习。通过自我探索而求知、认知,这是学习主体自为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
“那一种办法更好呢?”“再试一次,比较一下”能促进幼儿的自我选择性,发生的选择性学习。而一种信息要引起注意,主要是由于它与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相一致。由内在所求引起的对信息选择的注意,对头脑中长时记忆信息的选择提取运用从而发生的选择性学习,是自为学习的重要表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能促进幼儿自我建构性的形成。因此,建构知识即是对新信息、新知识的建构,同时又包含了对原有经验和知识的改造和重组;即既是对原有知识的保留,又是对原有知识的超越。
“想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还会怎么做呢”能促进幼儿自我创造性的提高。这种超前认识是由明确的目标而导引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习主体头脑中的记忆信息库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信息被充分地激活起来,知识系统被充分地组织起来,并使学习主体的目标价值得到了充分张扬。
可见,不管是探索性学习、选择性学习,还是建构性学习、创造性学习,都是自为学习重要特征显现,也是学习主体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探索到选择到建构、再到创造的过程,基本上映射出了学习主体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也大致反映出其成长的一般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
(三)课堂语言教会幼儿意志控制,促进幼儿学习“自律性”。
“自主学习”需要“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它在认识域中表现为自觉地学习。
(1)自觉性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意义的一种充分觉醒。如“再试一次”“你一定能行的”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它在行为域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自律性的外在表现。因此,自律学习也就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自于自觉性。只有自觉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意义,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而只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而确保目标的实现。
(2)自律学习体现学习主体清醒的责任感,它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如“很快就要完成了,加油!”就是培养幼儿以意志控制,坚持学;“相信你一个人能完成”,就是鼓励幼儿独立操作。
过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这些语言习惯得相当于口头禅,今天我们不能再把这些朴素的语言看作简单的教育流程,我们应该把这种朴素的语言强化强化再强化,把这些简单的问题放大、放大、再放大。在课堂中,我们应该用心地设计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去使用这些语言。
总之,作为幼儿自主学习这件事,我们说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好,说这是一种学习活动模式也好,是可以通过我们这些教育者去培养去促进,从而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去研究去等待去强化去提升。品味这些朴素的课堂语言的用处,等待孩子的反应,强化它的使用,提升他的效率。利用这些简单的课堂用语支持幼儿自立,鼓励幼儿自为,培养幼儿自律,从而增强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浅谈新小班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培养策略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活动加强幼儿行为规范幼儿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论文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园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语言艺术,使语言准确、规范,且富有美感,充满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使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自我成长的动机。
一、幼儿教育中语言技巧运用的重要性
幼儿在成长初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有时不为自己所控制,因此,要想很好地引导和教育好这一阶段的幼儿,需要教师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技巧,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教师巧用问候语稳定幼儿情绪,更快地融入孩子的世界。要想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和教育,老师需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掌握一定的交流和沟通技巧,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施展教育,循循善诱。刚入园的幼儿,情绪波动大,容易大哭大闹,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自己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逐渐影响幼儿的情绪,从而使幼儿顺利入园,效果很好。
比如、清晨小班教师由原来的简单问候,转换为“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宝贝你的小手真香呀”等等这类的话会让幼儿渐渐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消除幼儿入园的焦虑,使幼儿逐渐的喜欢上幼儿园。
2.恰当的语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使用合适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例如:在组织科学活动《有趣的物品》时将幼儿熟悉的物品全部放到一个筐子里,用一块布蒙好。
然后,教师将手伸人筐中,摸到一件物品后,教师可以故作神秘地说:“哎呀,我摸到了一样东西,它圆溜溜的、小小的,很光滑,摸上去凉凉的。你们猜猜,这是什么?”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活跃的活动情境。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运用,还要利用女性特有的魅力让孩子喜欢你,教师经常性的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幼儿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二、幼儿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
1.教师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在幼儿园中,教师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师要从幼儿入园的那天起就坚持与幼儿说普通话,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认真、耐心地引导幼儿说准确、说规范的普通话,并要求家长在家也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另外,教师的语言还必须简洁,让幼儿容易理解。
2.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儿童化”,能够“以声传情”.生动有趣的语言比较贴近幼儿心理,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较强的基本语言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幼儿时期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将故事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利用其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采用形象、夸张和对比度强烈的演出形式让幼儿能够理解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
3.合理运用好体态语言。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直处于教师催促的紧张学习氛围中学习,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率比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要低很多,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肢体语言能够放松学生精神压力和焦虑的心情,例如,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手势、眉毛、眼睛等肢体和器官向学生表达出一种关心和爱护,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问题之后,能够找到依靠,也更愿意向幼儿教师倾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幼儿的学习就会置身于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之下,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得到提升。
三、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幼儿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教师无疑就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其自身的一句话、一个习惯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能完全是被幼儿所记忆和模仿。这就对幼儿园的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和规范,避免学生学习到不良的用语,从而显着影响到学生健康的成长。在教学不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正确的、恰当的教师语言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幼儿内心世界健康的'发展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其活动的行为和交际的人群都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幼儿在幼儿园一整天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除了中午午休的一段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都中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中,其中以幼儿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最为频繁,因此教师就成为幼儿学习语言接触最多的个体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从教师的话语中理解和学习到在幼儿园活动的整体规则,从而能够更好地执行教师所发出的指令,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是生活。从幼儿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词语,到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再到想同学和教师提问,从不懂校园规则,到主动积极的参与游戏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从一开始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按照教师既定教学规定进行活动,到自己主动去组织和协调各种活动,这些过程教师的语言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很多小孩子到家之后,都会和本班的小同学玩扮家家酒,经常是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学者教师的语气和言语,从孩子们们所扮演的角色中,经常能够看到教师的影子,这并不是教师刻意教授的,而是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学习而获得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师的日常的话语中,孩子能够学习到很多新的词语和句子,学会怎样去理解生活,学会怎样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教师的所有语言不见得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只有教师的日常语言对幼儿学习新知识,形成良好的语言习,这种语言才能说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有意无意的向幼儿树立积极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好发挥教师语言的榜样和示范带动作用,消除其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让孩子在我们健康的语言环境中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1):98.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