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是硬道理教育心得体会,本文共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是硬道理教育心得体会

分数是硬道理教育心得体会

(一)分数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因此,不管是学生的需求还是对教师的评价,教学业绩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考试分数。每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首先都必须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这毋庸置疑。有一位特级教师说,所谓优秀教师,就是在校内考得好,在市内上课好,在省内讲座好,在国内论文好,在国际外语好。这句话很有道理,考得好是前提,没有了这个前提,其他的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教师,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教师。对职初教师而言,分数尤其重要,它关系着你能否站稳讲台,关系着你能否被学生和家长承认,关系着你在学科内的地位和职业前景。因此,每一个刚走上讲台的年轻人都不可生活在真空里,轻视分数,否则,你的专业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分数的获得要讲规律、讲效率

分数固然重要,但我们切不可做分数的奴隶。我们需要去研究考试、研究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高效的`指导。一句话,应试也是要讲科学的。

如今的校园里,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教师所教的班考试成绩往往远高于老教师所教的班。这是不是说明年轻教师已经超过了老教师?显然不是,只要一到大考试,一到高考,年轻教师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甚至有的落后于老教师了。年轻教师取得好成绩,往往是靠着勤奋的态度(不断的加班加点)、严厉的要求(对学生抓得紧),这都还无伤大雅。最可怕的是课堂教学的功利化:考什么,就反复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比如阅读理解和作文,短期之内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很小,但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默写这些内容往往提升很快,于是不少年轻教师的语文教学就奉默写为圭臬,不断地默写字音、字形、古诗文等死的知识,而忽视文本教学和写作训练。短期来看,这种教法很容易取得成绩,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却是有害的,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也裨益甚小。

对职初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在努力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教好每一篇课文,踏踏实实地写好每一次作文,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不打折扣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定会带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什么是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很高兴,寒假前学校配发了这么一本的好书。拿到这本书,真想一口气读完。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识太多,不得不细嚼慢咽。真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学习的好书。

本书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从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点着手,展开了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六个关键词的哲学解读,阐发学校教育理念,进而展现好的学校教育的图景。

该书序中说,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们心灵的、长久地留存在我们记忆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但在我们的班级制授课的教育体制下,又是很难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去解决这对矛盾。

给我体会最深是第二章节,使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幸福的根本在于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理想的学生的基本状态:

1、开阔的视野,

2、充分的锻炼(培养个人的才能,发掘自我潜能,培育个性,养成脚踏实地的作风。我觉得还可以添加:培养意志力、在身体的运用当中了解自己、获得挥洒体力的甜蜜感),

3、相互的激励。

始终在学习中,在活泼的成长的状态之中(涌动着的活生生的’精气神)。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向学的生命。

那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唤起学生的向学之心呢?我觉得学校正是因为有了学生,学校变成了一所生动的学校,让一堆房子变成了活生生的,富于朝气的教育空间。让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主要提出学校的教育不止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生气勃勃,永远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学校教育的好坏不止是看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培养出的孩子是否朝气蓬勃。如若你让孩子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发自内心的自主学习,那么孩子的学习也是疲惫的,老师的教也是徒劳的。

向学之心的唤起首先需要学生的自我肯定,积极的自我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调动自我潜能朝向学习。话又说回来,我们还是要用赏识的办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先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才能向学,乐学。学生是活生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因此学生的向学之心还得需要学生的个人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也要有向学之心,自己先学习,不断的去学习,才能给学生更新鲜的知识,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其次作为老师还要在课堂上不断的摸索,仔细的备课,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门径,让学生对这节课发自内心的想听,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收获学习的成功。当学生告诉我学习的状态越来越好,能享受学习,并投入地学习,人也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我意识到理想的教育状态可以成为现实,我知道老师的教育观深深影响并改变了学生。

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成为引导学生向学的这么一位教师,这样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命、面对人生。成为向学的生命!

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资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用心主动,乐于理解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以前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够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恰好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也处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之间。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由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教育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工业时代作为分水岭,中国的教育似乎就在这两组关系的两端变换着位置——

在前工业时代,中国以农业社会为主,在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本都是直接实践的结果,教育对于改善生产力的贡献不大;而此时,在通讯并不发达的背景之下,维系幅员辽阔的领土,必须要有庞大的国家机器,而国家机器(也就是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的培养。这个时代的私塾教育,也的确不负众望,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政治人才。但是,并不是教育单独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教育与科举这一选举制度的结合,才得以出色地完成这一使命。同时,普通的百姓单纯的依靠口耳相传的经验,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农业生产,因此不需要大规模的普及教育。这种教育无疑具有精英倾向,如果把经验的获得也看作一种教育的过程,那么中国前工业时代的教育就可以划分为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几乎完全独立的体系,其中精英教育以科举考试作为评价机制,而职业教育则以生产实践作为评价标准。科举考试作为一种法宝,不仅把许多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引到了国家机器之中,更成为一种持久而坚韧的社会分流办法,维系着泱泱大国的持续运行。

当工业时代的钟声敲响,中国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匆匆忙忙地从农业社会冲向了工业社会,如同一头逼红眼的雄狮。中国社会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学校教育应运而生,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劳工,也如商品一般由学校加工之后推向了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契约思想的传入,国家机器慢慢地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固化,在法律规定的制度之下,国家工作人员所需的经验甚至比思想更重要,因此对专业的政治性人才的需求量也就大大减少。教育也就从上层建筑的一端慢慢滑向了生产力的一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机械式传授,一个个劳动力(包括老师)就被生产出来。但是,单纯的劳动,似乎并不需要如此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人们也不会轻松而愉悦的接受这一现实,因此教育担负起改造劳动者思想的任务。而这种改造是否成功,并不能明显地反映出来,所以还是得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使教育的成果以更加具体的形式——分数呈现出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局面。但是此时的考试,已经与科举考试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了——科举考试以选举政治精英为目的,而考试仅仅是以培养普通的劳工为导向。但是教育在这个时代,依然适应了主要的社会需求,满足了大量的劳动力的供应,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也顺利地完成了社会分工、分流的任务。因此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考试也是时代的需求。

但是,人类社会肯定不会就此终结,也没有发展到极致,时代的车轮依然在毫不犹豫地往前碾压。到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已经隐隐约约的发现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告诉发展的需要,那么考试作为法宝的时代是不是也会随之寿终正寝呢?当人类的一只脚踏入信息时代,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依然在悄悄的发生变化,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几乎只相当于工业时代的“识字”水平,一个知识点几乎只相当于一个字的价值。面对这种变局,以提供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似乎就是“启蒙”了,必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那么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考试,必然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那么考试,还能成为老师的法宝吗?

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信息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人,因此也不能确定教育的方向。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传播,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难以搞清楚,因此就有人放松了目的的预设——这种做法是有其价值的,可能在这种自然的生成过程中,人们又重新发现了明确的目标;如果不这么做,可能很难找到这个目标。伴随而来的就是以“过程性评价”逐步取代“结果性评价”(应试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结果性评价”)。而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似乎是认为“创新”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因此希望在自然的学习过程中开出创新之花。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极大的风险——因为过程的不可预知和不可逆,这种过程性的探讨可能开出好的花,也可能结出恶的果,如果出现了恶的果,人们不能逆转,甚至不能预知,那对整个人类而言,可能是毁灭性的。

因此,我并不认为“过程性”评价可以完全取代“结果性评价”,而只要有结果性评价,考试作为一种酒瓶,可以装上不同的酒呈现。我不知预言家,因此不能预测考试是否会如科举一样被抛弃,但在情感上我支持考试作为一种结果性评价的手段,应该在未来的教育中有一席之地。因为教育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节者,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存在,不能完全失去方向的指引(对于未知的恐惧,可能更胜于对自由的渴望)。我希望我们可以尽快找到教育的方向,那样教育的评价也才有真正的归宿!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07):37-41.

[2] 李定仁,刘旭东.教学评价的世纪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02):44-49.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当然,作者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时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莎士比亚说:“性格即是命运,心态主宰你的成败,气质影响你的力量,

习惯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动培养习惯,用习惯收获性格,而性格会照亮你的人生。

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白石老先生说:“养成好习惯,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个书名吸引了我,于是没事就捧起书本看上一段,读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时,我的心被触动了。一个妈妈用自己的包容和谅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也拥有了一颗包容的心。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担负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责任把包容和谅解这朵芳香“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还记得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就称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再加上好玩、有点懒,以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作业,就望而却步索性不写。我多次找他谈心,他也会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会及时完成,但好上一段时间后便会“旧病复发”。一天放学时,作业组长向我汇报,他又没交作业。当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时,他低下头,心虚地不敢正视我。当时我真想痛骂他一顿,都说事不过三,我都记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没交了;都说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记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长谈过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样子,我知道是他身体里那股自由散漫的势力再一次打败了他想要进取的心,说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现在对他一顿痛骂或许能消点我此刻心头“恨”,但对他有用吗?我强压住火说:“小五这几天已经在赶着补各科作业了,而且也补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学前一定能把语文作业补好交给我的。”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的脸一红,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紧紧地捏着橡皮静静地坐着。 “利用下课时间抓紧做吧,我等你。”听我心平气和地说完,他顿了一下,就开始安静地补作业了。放学前,我收到了他的作业本。看着他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轻松地离开,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发火,我宽容了他也宽容了自己。此后,虽然他还是有作业没按时交的情况,但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也会尽他所能地尽快补好。

像小五这样某一方面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我让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上,在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这份宽容,会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着想的心,会真心地尊重和爱戴老师。

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学会包容,做到宽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才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学会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教师的包容能造就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能造就一颗颗健康明净的心灵。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从而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一定发展得比较差: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我们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就会觉得孩子时时在进步,浑身是优点。

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积极努力地去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中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事业上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情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老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会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的心理,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雅斯贝尔斯在该书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优秀的老师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带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时,这位教师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监督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就可以了。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确实如此,激励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适当的`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这是一段我最喜欢的故事,因为我自己也常常面对这样的班级,有时候心里着急,就喜欢批评学生指责学生上课不认真,回去不好好做作业,甚至经常怀疑学生的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鼓励学生建立自信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好方法,却无法在实际中去做到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在责任心之外,不可避免的有功利心。考试的排名,每一次的质量分析,多年来象大石一样压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总是微笑着说淡化排名,可是社会上却又特别重视学生的成绩。所以每次看到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忽略他们的纯真、可爱,忽视他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叛逆背后隐藏的孤单与无助。看到这些学生我们常常很厌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成绩不好。在应试教育的畸形标杆下,我们无奈地把学生取得优秀成绩作为工作成功与失败的标尺。我们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然后把压力转嫁给我们的学生,恨不得只用几天时间,就把他们教得绝顶聪明。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小”的重要。不要小看一分,不要忽略最细微的进步,不要忘记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由衷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动力。因为,自然界中最能打动与震撼人心的就是生命创造的奇迹。而我们创造奇迹的人应该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样,不为中高考成绩而折腰!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觉得这是作者对教育最好的理解,是世界上所有教育要抵达的本质!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很难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