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语言有文采
- 作文大全
- 2024-05-24
- 126热度
- 0评论
【导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作文指导:语言有文采(共26篇),希望大家喜欢!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
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有哲人云: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我安静地想着。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诗、酒、哲学、爱情。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生活却因此平添了几分色彩。宛若一隐士,把酒黄昏后,看太阳从东而西,静观风起云涌,诗意地栖居。在我心里,唯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块空白的印章,为生命烙下闲适的情操;拥有了闲适,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总之,高中生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多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语言有特色的高考佳作,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现出亮丽的色彩。
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
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 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
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每年高考中都不乏过不了语言关的作文,有的即使能达到“差强人意”,但较之“有文采”的要求尚有不小距离。请看高考失误作文《守住天职》中的片段:
天职,两个庄严的字眼,它体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分职责,动物有,人也有。人生在世,我们总要为什么奋斗、负责,这体现了一种责任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和谐。但是,我们一旦忘记了自己的天职,迷失在纷繁的世界里,那么就会失职忘本。
这段文字虽然通顺,却显得平淡乏味,缺乏生动性、鲜活性,应该属于三类文的语言水平。那么,如何提升高考作文的语言水平呢?
技法一:锤炼词语,贴切精当
这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二,锻炼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
平时要多读名着佳作,对其中用得好的词语多作揣摩,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它们的妙处。
其三,养成推敲自己文章词语的习惯。
每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每一种状态,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所以我们要能在词汇的海洋里,沙里淘金,找出最恰当的这个词语。
技法二:变换句式,灵活多样
这是从变换句式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
不同的句式,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地恰当地选择句式,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其二,善于“穿插”不同句式。
就是不要单纯使用肯定句,不妨也穿插一两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不要只是使用主动句,不妨也穿插一点被动句;不要总是使用正常语序,不妨也穿插一些倒装句;不要全是使用陈述句,不妨也穿插些许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要全盘使用短句,不妨也穿插几句长句;另外,特别要善于做到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有一种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生活不是盛满美食的果盘》中的片段:
庸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与磨难。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羡慕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明星,羡慕运动场上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运动员,羡慕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羡慕国际会议上风度翩翩的领导……可有谁知道,明星在掌声雷动的舞台下经历了多少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运动员于光鲜夺目的背后又承受了多少个日夜的挥汗如雨?将军指挥镇定的背后又经历了多少次的焚膏继晷?领导名扬四海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夜晚的辛苦工作?耐不住数次往返辛劳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耐不住雕琢疼痛的顽石,终究还是顽石;承受不了辛苦付出与寂寞的庸人,终究还是庸人。
这段文字宛如一份“语言佳肴”,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句式灵活多变。你看,文段中以整句铺排,彰显了气势;以散句映衬,平添了错落;更有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更迭变换,各尽其宜,相得益彰。如此灵活善变的句式,怎能不摇曳出绮丽的姿彩来!
技法三:善于修辞,工于表现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
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 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
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技法一:锤炼词语,贴切精当
这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二,锻炼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
平时要多读名着佳作,对其中用得好的词语多作揣摩,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它们的妙处。
其三,养成推敲自己文章词语的习惯。
每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每一种状态,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所以我们要能在词汇的海洋里,沙里淘金,找出最恰当的这个词语。
技法二:变换句式,灵活多样
这是从变换句式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
不同的句式,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地恰当地选择句式,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其二,善于“穿插”不同句式。
就是不要单纯使用肯定句,不妨也穿插一两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不要只是使用主动句,不妨也穿插一点被动句;不要总是使用正常语序,不妨也穿插一些倒装句;不要全是使用陈述句,不妨也穿插些许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要全盘使用短句,不妨也穿插几句长句;另外,特别要善于做到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有一种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生活不是盛满美食的果盘》中的片段:
庸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与磨难。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羡慕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明星,羡慕运动场上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运动员,羡慕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羡慕国际会议上风度翩翩的领导……可有谁知道,明星在掌声雷动的舞台下经历了多少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运动员于光鲜夺目的背后又承受了多少个日夜的挥汗如雨?将军指挥镇定的背后又经历了多少次的焚膏继晷?领导名扬四海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夜晚的辛苦工作?耐不住数次往返辛劳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耐不住雕琢疼痛的顽石,终究还是顽石;承受不了辛苦付出与寂寞的庸人,终究还是庸人。
这段文字宛如一份“语言佳肴”,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句式灵活多变。你看,文段中以整句铺排,彰显了气势;以散句映衬,平添了错落;更有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更迭变换,各尽其宜,相得益彰。如此灵活善变的句式,怎能不摇曳出绮丽的姿彩来!
技法三:善于修辞,工于表现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
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 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
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高考作文语言写作指导
一、直接博喻式:喻势如破竹
用比喻是学生作文的常用之法,但有人却不懂博喻这种排比式的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它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有时还要在每个比喻的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那就又可使语言更加丰富。
例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高考作文《诚信——永远的绿卡》)
行文过程当中构建博喻,可以形成破竹之气势,让读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细细品味。本段作者深悟了这一方法:将“诚信”比作“春天第一缕阳光”、“夏天的一块西瓜”、“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和“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喻,视点独特。但作者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博喻的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学生看似容易但做起难的而表达效果又特别好的话。如“敞开胸怀去接受”,就把作者对如春天阳光的诚信的喜爱之情写了出来。
例2、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高考作文《零的断想》)
作者将“零”比喻成“太阳”、“鸡蛋”、“向日葵”、“巧克力”、“甜圈”和“圆圈”,形象而生动地把“零”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的形象写了出来,显得非常逼真而有亲和力。这也是借助了比喻的效果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独特的比喻,其艺术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比喻+感悟式:喻意弥深
我们很多同学是能够运用比喻,但更多的是将比喻写完后就没有再去关照它了。其实能写一个或几个比喻还只是真正意义上的运用比喻表情达意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每个比喻后还要进行一番“感悟”,或者说是将这个比喻的具体内含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能够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
例3、真诚是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也许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20高考作文《保留真诚》)
这是第一种形式:只有一个比喻,然后再感悟。先将“真诚”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一比喻已经是够新颖的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后面的感悟非常深刻:头顶上的'星星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意即我们不能没有“真诚”,否则“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同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又回到这个比喻上来,从而使语言前后照应,具有一种美感,读来是一种享受。
例4、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年高考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
这是第二种表现形式:由比喻构成博喻,再加上感受悟。将“诚信”比喻成“石”、“火”和“路”,就已经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了。更让人佩服的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作者还用了一个分句再作感悟,分别表明了“石”、“火”和“路”的深刻的含义,从而含蓄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呼唤不要抛弃“诚信”,因为它是走向成功的钥匙。
三、设问+比喻式:一问一答中显真情
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使用比喻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是当用一组比喻来构成排比或说成构成一个博喻时,并让每一个比喻句分别独立成段时,其气势,其形式,其效果,在一问一答中,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例5、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作者先提出“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
“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一张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到此“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且显得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例6、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本文作者(与上文不是同一篇作文)也是先提出了“诚信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用了一个排比句来回答,而且每一个分句都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诚信”比喻成“清泉”、“腊梅”、“不灭之灯”、“灯塔”,比喻新颖独特,有创意了,但作者并不仅仅局限在此,还在每一个喻体前面加上了一串很富有特色的定语,又为这个比喻增色不少。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人在不经意中认清了“诚信”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昂然。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直接引用诗词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位诗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跃然纸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对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作者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话题“乐观”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面对选择》片段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简单》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冷香飞上语文》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才能为高考作文增加文采
第一招:底蕴成句
第一种情况,引用古诗文。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这种直白让人感觉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
表达式为:名言+意境。如:①“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能出新意。
有时表达为:名言+品德。如: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品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②我憧憬归隐于“屋上春鸠(jiū)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
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
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
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
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示。
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语言的弹性浓缩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让人思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如:
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一种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话题“乐观”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面对选择》片段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简单》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冷香飞上语文》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另一种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直接引用诗词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位诗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跃然纸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对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作者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技法一:锤炼词语,贴切精当
这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二,锻炼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平时要多读名着佳作,对其中用得好的词语多作揣摩,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它们的妙处。
其三,养成推敲自己文章词语的习惯。每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每一种状态,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所以我们要能在词汇的海洋里,沙里淘金,找出最恰当的这个词语。
技法二:变换句式,灵活多样
这是从变换句式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不同的句式,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地恰当地选择句式,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其二,善于“穿插”不同句式。就是不要单纯使用肯定句,不妨也穿插一两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不要只是使用主动句,不妨也穿插一点被动句;不要总是使用正常语序,不妨也穿插一些倒装句;不要全是使用陈述句,不妨也穿插些许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要全盘使用短句,不妨也穿插几句长句;另外,特别要善于做到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有一种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生活不是盛满美食的果盘》中的片段:
庸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与磨难。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羡慕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明星,羡慕运动场上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运动员,羡慕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羡慕国际会议上风度翩翩的领导……可有谁知道,明星在掌声雷动的舞台下经历了多少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运动员于光鲜夺目的背后又承受了多少个日夜的挥汗如雨?将军指挥镇定的背后又经历了多少次的焚膏继晷?领导名扬四海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夜晚的辛苦工作?耐不住数次往返辛劳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耐不住雕琢疼痛的顽石,终究还是顽石;承受不了辛苦付出与寂寞的庸人,终究还是庸人。
这段文字宛如一份“语言佳肴”,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句式灵活多变。你看,文段中以整句铺排,彰显了气势;以散句映衬,平添了错落;更有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更迭变换,各尽其宜,相得益彰。如此灵活善变的句式,怎能不摇曳出绮丽的姿彩来!
技法三:善于修辞,工于表现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当然,增强语言文采和表现力的技法还有很多,难于一一备述,但只要能将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定会在高考作文中“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语言盛宴”。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奇葩语言
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
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欲望之将达也,有希望之快乐;不得达,则有失望之苦痛。然欲望之能达者一,而不能达者什佰,故人生之苦痛亦多矣。
从醉里,忆平生,可怜心事太峥嵘。更看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人间词》
【莫言】
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有时候,我们感觉走到了尽头,其实只是心走到了尽头。再深的绝望,都是一个过程,总有结束的时候,回避始终不是办法。鼓起勇气昂然向前,或许机遇就在下一秒。几米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记住,不是眼泪就可以挽回失去的,所以不要轻易流下你的泪;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记住,不是你认为可以给予就给予,所以不要那么轻易许下承诺;记住,不是你做的`不够好,所以不要悲悯的以为自己一事无成;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
面对, 不一定最难过。孤独, 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 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 不一定不再拥有。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 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第一次选择坚强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因为一旦你选择了坚强,即使只是假装的,你也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你曾经的坚强会让人以为即使再大的苦,你也撑得住。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每个人,都有过噩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噩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噩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你这场噩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曼德拉
这个世界是一个中立的地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没有一样是绝对的正面或负面。让它成为正面或负面经验的力量,是出于你的诠释。你心中的因应态度,决定了它的意义是正面还是负面。所以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关键是你的心境,而不是你的遭遇。
——《爱是一切的答案》芭芭拉?安吉丽思
【奇葩语言】
1.岩石一旦坠落,往往就摔成一堆碎末;而流水从高处跌下,却成了一道壮观的瀑布。坚硬不等于坚强,柔软不等于柔弱。
2.生命里最难熬的时光,成了日后钻石上的横切面,它们带着外人无法体会的疼痛,成了今天你看到的浮华的璀璨。
3.一些受过伤的人会更加勇敢,因为他们知道,最痛不过如此。
4.总有些生命,坚定执着的行走四方,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的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5.一壶酒,一弦琴,一溪云,算不上奢侈,却可以让心宁静。将这个喧嚣的世界推到远方,暂且放下一楼烟雨的烦扰,给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让快乐随心所欲去流浪。
6.生活,不是等着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起舞。
7.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8.年岁有加,并非垂老。xx丢弃,方堕暮年。
9.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xx抛却,颓废必至灵魂。(此句可与2相互照应)
10.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光。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1.望尽天涯路的坚守,便能阻断一切的纷扰,于历史的洪流中站定立足;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更能拂拭一切恶言冷语,于天空海阔里鸿鹄般的翱翔,轻觑别人的随风起落,如无根的蒲公英,落弃于无底的深渊;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锤炼,更能赋予你一方清醒,让你在灯火阑珊的角落,窥见一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人生。
这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在表达时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二,锻炼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平时要多读名着佳作,对其中用得好的词语多作揣摩,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它们的妙处。
其三,养成推敲自己文章词语的习惯。每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每一种状态,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所以我们要能在词汇的海洋里,沙里淘金,找出最恰当的这个词语。
高考作文指导:作文语言技巧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意荡神驰,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
王国维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在锤炼语言的道路上,必须历经艰难,方能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考察满分作文,其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富有个性。福建一考生的《照海倚天》描述一位“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以别样的笔调写下了历史任务别样的平生,角度独特,所见不同俗人。重庆一考生的《独上高楼》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真是文采斐然。
2.整散结合。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北京一考生的《包容(六)》一文句式变幻多姿,长短句、问句、陈述句相映成趣,表现出作者不凡的写作技能。重庆一考生的《诗人·明月·黄花》以两位诗人诗中的意象拟就两个小标题,统领全篇,串缀成文,使文章韵味十足,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感情哀婉缠绵。
3.蕴含哲理。河南一考生的《煮咖啡》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主张两者结合,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论证周严,富于哲思。甘肃一考生的《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仅紧扣话题,而且具有哲思,引人遐想。词汇丰富,语言华丽,对话题主旨进行了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阐述是这篇作文的突出特点。
4.旁征博引。福建一考生的《苏轼的赤壁》中,既有“洛阳朋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牵念,又有“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姿,文学色彩浓厚,体现出作者丰厚的古文功底。河南一考生的《信他,抑或信己?》一文中既有对唐太宗、齐王、孙中山的精道评说,又有“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展云舒。”“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荡情怀。”援引得当,彰显流溢文采。
这是从变换句式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不同的句式,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地恰当地选择句式,以期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其二,善于“穿插”不同句式。就是不要单纯使用肯定句,不妨也穿插一两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不要只是使用主动句,不妨也穿插一点被动句;不要总是使用正常语序,不妨也穿插一些倒装句;不要全是使用陈述句,不妨也穿插些许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要全盘使用短句,不妨也穿插几句长句;另外,特别要善于做到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有一种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生活不是盛满美食的果盘》中的片段:
庸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与磨难。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羡慕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明星,羡慕运动场上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运动员,羡慕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羡慕国际会议上风度翩翩的领导……可有谁知道,明星在掌声雷动的舞台下经历了多少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运动员于光鲜夺目的背后又承受了多少个日夜的挥汗如雨?将军指挥镇定的背后又经历了多少次的焚膏继晷?领导名扬四海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夜晚的辛苦工作?耐不住数次往返辛劳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耐不住雕琢疼痛的顽石,终究还是顽石;承受不了辛苦付出与寂寞的庸人,终究还是庸人。
这段文字宛如一份“语言佳肴”,给人以十足的美感和愉悦,究其原因,就在于句式灵活多变。你看,文段中以整句铺排,彰显了气势;以散句映衬,平添了错落;更有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更迭变换,各尽其宜,相得益彰。如此灵活善变的句式,怎能不摇曳出绮丽的姿彩来!
这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增强文句表现力的`方面来增加语言的文采,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做到这两点的途径有多个,这里仅谈几种有实战意义的技巧:
其一,用排比筑一道亮丽风景。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记叙,则会使大量事实集束“攒射”出来。
其二,用比喻绽一簇语言奇葩。比喻能够化虚为实,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其三,用拟人添一抹鲜活亮色。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可以用来表述哲理,使哲理与情思相融合;还可以用来反映人的现代意识。
其四,用引用增一缕文化底蕴。引用名言警句,会使文章神采飞扬;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其五,用设问凿一个思考入口。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请看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中的片段:
闪亮的繁星缀满星空,那是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氤氲的香气浸着我的灵魂,那是穿越时空吹来的风。中国的古典文学,承载着铮铮铁骨的呐喊,绚丽瑰奇的豪放,伤世忧生的忠诚,还有孤高冷傲的清峻、缠绵悱恻的痴情、去留无意的悠闲……像无尽头的缓缓徐风,吹进了一个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学子心中,我完全被它俘获了,并且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这段文字可谓流丽华美,文采斐然,主要得益于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若作者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拒之门外”,而是将文段意思照直表达出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干瘪乏味啊!
当然,增强语言文采和表现力的技法还有很多,难于一一备述,但只要能将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定会在高考作文中“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语言盛宴”。
高考作文语言深度的指导
主要指语言流畅,文句有意蕴,有文采和意境。有深度的语言超越了平庸,摆脱了童稚,能体现作者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下面的《微笑——生活中的色彩》一文,语言有深度。
微笑——生活中的色彩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她能将隐藏在人们心中的心结一一化解,她能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充满温馨的微笑,是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色彩。
透明的微笑
同学之间的友情,像一块洁白无暇的璧玉,晶莹、剔透、纯洁,不含半点杂质。纯乎得可用白色来诠释这种情感。当你和朋友闹矛盾,而相互为了面子又难以低头认错时,请用一个透明的、纯洁的微笑,来化解你们之间的心结,打破你们之间的沉寂。一段真诚的友谊需要人们的关怀、呵护。当友谊出现裂痕时,请不要轻易放弃这段来之不易的情感,用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换回来的将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一个人活在世上,少不了其他人的鼓励和帮助,少不了其他人的喝彩。当你取得好的成绩时,你会在人群中发现,你的朋友、亲人会给你一个粉红色的微笑,那是对你的一种祝贺和勉励。当你缺乏自信时,他们也会给你一个红色的微笑那是对你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你的信任。正是有了他们的微笑,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原来也会有这么多人在注视自己,关心自己。这将会激励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有了这粉红色的微笑,人与人之间会多一层信任与力量。
深蓝色的微笑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只有生命长存不息,延续到今,只因有一种爱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有一种爱,是用亲情来维系的,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如深蓝色的大海般,对儿女们爱得如此之深沉,爱得如此之宽广。母亲永远是儿女们的守护天使,当我们成功时,失败时,当我们犯错时,矛盾时,当我们高兴时,沮丧时,当我们受伤时,生病时……,母亲总会用一个深蓝色的微笑来包容我们,鼓励我们,关爱我们。这时我们更能体会到母爱的神圣,母爱的伟大。这种微笑的力量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金城汤池”。
彩色的微笑
随着心情的变化,面部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化,但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面对他人,最好的符号就是一个微笑。绿色的微笑,能够带给失望的人一线新的希望;蓝色的微笑,能够安抚别紧张的甚吏焦虑的心;橙色的微笑,能够带给失落的人心中的温暖;黄色的微笑,能够带给他人你的宽容,谅解。紫色的微笑,能够带给信心和希望……然而这就够了。
总之,微笑是对自己感情的一种诠释,一种宣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劢。正是有了这些彩色的微笑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我们的才会变得清纯。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奇葩语言
【婉约语言】
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心比金坚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七位: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秋兰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
寸草春晖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九位: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克明俊德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十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
松筠之节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 8月6日更新 ***********************************
【王国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间词话》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蝶恋花》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采桑子》
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人间词话》
有境界自成高格。
天涯。
还忆旧,
香尘随马,明月窥车。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满庭芳》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 山寺微茫》
一事能狂便少年。 ——《晓步》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读书的三重境界》
高考作文指导一:写作技巧做好“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作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材料作文的写作亦是如此,因此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写作时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希望考生能在平时不断练习,把上述“三招”综合运用,养成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你就可以轻松下笔啦!
高考作文指导二:作文出彩的四个要素
高考语文的复习,重心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文,二是现代文的阅读,三是语言表述题,四是诗歌的鉴赏。
作文的复习,首先考虑作文的立意。一篇好的作文,首先好在立意上。只有思想上有了深度,才能出彩。
其次考虑作文的语言,开头有好的语言,就很容易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再次考虑作文的材料。题材的好坏,决定了阅卷老师的兴奋度,只有老师的眼睛一亮,才有可能得高分。
第四考虑在结构方式上有所突破。新颖的结构,在试卷有所表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就会给阅卷老师一点新奇感,才有可能得高分。
高考作文指导三:高考的考场作文制胜技巧
Q: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A: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是主要形式。试题开放性比较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的高考命题,在继续开放的同时,可能会在具体要求上进一步增加限制,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审题“技巧”:
(1)不能匆匆“扫描”,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2)这么读,是为了找出考题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非抓住它不可。(3)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多次出现时,它就很可能是关键词。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找出来,决不遗漏。(4)先用铅笔把找出来的关键词一一圈出来,然后一一落实被圈出来的关键词,即把它们的要求全部体现到作文中去。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5)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
Q:立意一定要积极向上吗?
A:确实是这样的。现在政治清明、言论自由,社会上议论的话题很多,它们不可避免地会钻进我们的耳朵。考场作文时对各种说法必须从思想上加以斟酌,哪些对,应该赞成;哪些错,决不能认同。因为既然写成文章,就代表了习作者的观点、思想。当然,立意积极不等于不能涉及社会的阴暗面,而是指在写到“消极”层面的内容时,运用的材料要真实,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表现出积极、昂扬的人生观、世界观。
Q:如何将材料转化成作文题材?
A:要写好高考作文,最好是积累大量的材料,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在储备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就要善于把已掌握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题材。临场发挥的一个小窍门,就是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尽量地往题目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在考生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也可转化成作文题材。
例如“袁隆平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这则素材,面对不同的试题,就可以有不同的用法。结合这几年的考题看,袁隆平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呢?他放大自己的痛苦(全国卷试题)了吗?他在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过程中,不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坚定的目标吗?这是不是也可说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江苏卷试题)吗?此外,这则材料对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重庆卷的“难题”、广东卷的“与你为邻”,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江苏卷的“拒绝平庸”、重庆卷的“情有独钟”及江西卷的“君子三乐”等,自然也大体适用。
Q:如何借“常规分析”拓展文思?
A:高考作文要想觅取亮点,应该撒开思路之“网”,去捕捉闪光的“银鳞”。临场作文时,不少考生拓不开思路,只在“题干”上徘徊,结果不但造成选材“撞车”,而且通篇平淡无奇。比如写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许多考生不会拓展,只会举一些“不轻易说‘不’”的事例,在事实论据上兜圈子。怎么办?平时,要努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考时,可以适当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典型的“常规分析”是:向前,探索“前因”;向后,察看“后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例。
先看对“前因”的探索,可着眼于以下方面:(1)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1)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3)不轻易说“不”,会让你活出充实而精彩的人生;(4)不轻易说“不”,铸就的是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再看对“后果”的审察:(1)可正面揭示——不轻易说“不”,我们会看到坚强意志所焕发的魅力;不轻易说“不”,我们会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不轻易说“不”,生命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2)可以一分为二——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轻易说“不”,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经过深思熟虑后说“不”,是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的抗拒,对不公正命运的有力抗争)。(3)可以集中一点——母亲面对长大的孩子依然轻易地不假思索地说“不”,就难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应对人生风雨的能力……
Q:怎样展示机智的构思?
A:一篇高考作文,最大的亮点是机智的构思。何谓“机智”?用王蒙的话说,便是“亏他想得出来”。构思是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老师平日向考生交待的,如“要以小见大”“要于平淡中寓以深刻的含义”等,都属于构思的范畴。这里再强调两点:(1)热点问题的巧妙组合。可经常留意“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追击”之类的电视节目,发现有价值、有趣味的话题,启发自己的构思。(2)多一点意趣。不要把活泼有趣的生活变为“蒸馏水”,而要写出学生生活的“原汁原味”来。当今中学生的志向、情趣、习惯、语言色彩、生活节奏,有不少是很“新潮”的,甚至是“另类”的,不要怕触及这些东西,不要把多姿多彩的当代学生生活“净化”掉,不要把年轻人的洒脱劲儿舍弃掉。只要机智地加以审视,灵活地进行张扬,就会有出乎意外的审美效果。
高考作文指导:写作方法有哪些
例文1
原文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人踩上去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扩写
纷纷扬扬的大雪,从昨天晚上一直下到今天清晨。大雪覆盖了大地,远处的山峰、古塔白了;近处鳞次栉比的'幢幢楼房白了;公园、马路边的树林,变成了开满团团银花的银树。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厚,汽车轮子碾得积雪嗄嗄地响,行人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太阳出来了,灿烂的阳光映照在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工程大院开阔的院子。大雪后的院子,显得更加生气勃勃。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在雪地上玩着,闹着。大院东侧快堆成了一个大雪人。雪人足有一米多高,圆圆的脸蛋,特别逗人。大家围着雪人跳啊、唱啊,为自己的杰作欢呼。大院西侧的孩子们正在打雪仗,看来,“战争”已到白热化的程度,一时间,雪“弹”横飞,“杀”声阵阵,打得难解难分,大院上空飘荡着孩子们的笑声、喊声、欢呼声,这些声音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了下来了。
原文是一篇文章的片断,主要写大雪后,孩子们在雪里的活动。文章没有展开写,只是概括地点出了欢乐的气氛。
此文作者在扩写方面有以下特点。
第一,丰富景物描写,设置一些情节。
小作者设想了远处的山峰、古塔,近处的楼宇、树木、马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心旷神怡,丰富了原文的描写。原文没有写时间,作者为了让文章符合实际,增加一点曲折,增加一点色彩,也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欢乐,景物有了变化,使孩子们的欢乐显得更加热烈。
第二,刻画活动情景,烘托欢乐气氛。
原文写孩子们的欢乐时,只写了声音。小作者除了声音外,不仅写了孩子们的心情、动作,还写了堆成雪人后和打雪仗的场景,这样就把欢乐的气氛烘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文2
村居(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改写)
“放学喽!放风筝去喽!”随着欢快的叫喊声,一群孩子涌出教室,各自跑回家里。到了家,他们赶快取出自己的心爱的风筝,陆续跑到村外堤旁的一块空地上准备放风筝。
这是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和煦的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身上,柔和的春风抚摸着孩子们的面庞。他们的脚步下,芳草正发芽生长,给大地披上一层新绿,黄莺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舞,唱出婉转的歌曲。堤边杨柳长长的、嫩绿的枝条在随风摇曳,像用它柔软的手轻轻抚摸着堤岸。田野里弥漫着淡淡的轻烟水汽,杨柳似乎被这美景迷醉了。
一个孩子说:“春天,景色多美啊!”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是呀,在这儿放风筝多带劲啊!伙伴们,赶快放风筝吧,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话音未落,十几个孩子立刻扯起风筝线迎风跑去,十几只风筝陆续飞上蓝天。你看吧!有大眼睛的蜻蜒风筝,还有嫦娥奔月的人物风筝。这些风筝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也有涂上各种颜色的。风筝有大有小,大的有一人来高,壮观精美;小的只有巴掌大,小巧玲珑。天空成了风筝的世界。这些风筝在春风的吹拂和孩子们的操纵下,忽而低,忽而高,忽而近,忽而远。孩子们一个个仰起脸,望着自己的风筝,跳啊、唱啊、笑啊、嚷啊,还觉得表达不尽自己心里的欢快。飞得最高最稳的还是那只神态飘逸的金鱼风筝。它睁着两只龙睛大眼,摆动着长长的尾鳍,在蓝天上飘呀飘呀 ,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放金鱼风筝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其他的孩子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过路行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田里干活的老农也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里的工具。他们都抬起头,仰望天空,说着,笑着,赞赏着,议论着,分享着孩子们的欢乐。
一幅多么美好的欢乐的农村图画啊!
点评
《村居》是描写春天时孩子们放风筝的一首古诗,讴歌了春天的美好和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作者在对诗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有以下特点值得借鉴。
一,认真阅读原诗,抓住改写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作者根据原诗重点抓住关键词语,如“早”、“忙”、“趁”。由于小作者能深入理解,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幅以春天美丽的景色和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构成的图画就呈现在眼前。
第二,精心设计,结构紧凑。
小作者大胆想象,打破了原文的顺序,做了新的安排:
先写
接着写
然后再写
最后补加结尾,点明中心。这样安排结构紧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第三,运用多种方法,细致描写。
一是细写风筝:名称、式样、色彩、大小和各种有趣的飘拂情况,表现孩子们的情趣。二是刻画孩子们的情态:孩子们望着风筝,跳、唱、笑、嚷,孩子们的得意、羡慕等等的描写,把孩子们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是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训练设计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宣王爱听吹竽,一定要搞300人的乐队一齐吹奏。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赏赐。后来宣王死了,湣王立,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逃跑了……
请你续写这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南郭先生逃跑以后”,写二三百字即可。
一、 学习指导
扩写、缩写、续写和改写是小学阶段作文中常见的几种练习形式,它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作文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几种练习形式是分别要在“扩”、“缩”、“续”和“改”字上下功夫。尽管在写作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它们的性质和作文步骤几乎是相同的。
首先,它们都是根据一定的已知材料来写,不是完全独立性的作文。
其次,它们都须阅读已知材料,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提练出中心。
第三,它们都要以已知材料为基础,围绕中心进行种种联想和想象,丰富文中的人物形象,编织生动有趣的故事。
最后一点,它们都要求写出中心意思明确的文章。
1扩写。
扩写是将原文扩展,将原文扩展成较长的一段话或文章。扩写不改变体裁,也不改变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意思和基本情节,只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补充,就像照样放大一样,也好比大树的添枝加叶。
扩写的方法主要是:
(1)扩写的原文一般不长,内容也比较简单。文章越短,每句话都要特别注意,以便掌握它的基本内容等。
(2)确定扩写点,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要确定扩写点,还要对原文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人物方面都有谁,谁是主要人物,有什么特点等。在分析之后,看看短文有哪些不足,什么地方需要丰富和补充。这些不足之处就是扩写点。
想象要注意合情合理,合情主要指合乎人情,合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特别是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合乎情理的交往。合理是指事情的发展过程要合理。合情合理的标准是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因此,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去想象,也可以借助书本中的知识,不能想当当然地胡编滥造。
(3)构思提纲,按提纲扩写。
扩写提纲由原文提钢,加上扩写点的内容组成,写作时要根据扩写提纲进行写作。
2缩写。
缩写就是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写作对象、中心意思、写作重点的情况下,压缩成篇幅较短的文章,就像压缩饼干一样。
缩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认真阅读原文,深入理解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2)围绕原中心拟出“保留”与“删除”的提纲。
(3)对照原文,按照提纲进行压缩,抓住枝干去枝叶,抓住关键去铺陈;把具体的叙述改为概括性的叙述,把细致的描写变为简单的叙述。
(4)全文缩写后要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一气。行文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3续写。
续写就是给文章的一部分(开头、结尾或中心部分)按要求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给一篇文章,让我们按要求写成有连续性的另一篇文章,有点像连续故事和电视连续剧,这也是续写。
练习续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阅读文章的已知部分(包括已知的文章),掌握精髓。
这是续写前的准备。所谓精髓,是指中心意思、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和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有的是开头、结尾,那就要像写命题作文前的审题一样,抓关键词语的理解,掌握续写的要求方向。
(2)依据已知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思考。
想象思考由于内容和要求不同,重点也有所不同。
给中心部分加开头、结尾,这不需要什么想象,主要是在掌握中心部分以后,考虑如何加个适当的开头、结尾,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在这方面可多考虑几个方案,再从中选定一个。
给开头、结尾加中心部分。这就要根据开头、结尾的有关词语的限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从选材、组材、确定中心来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确定具体的材料和中心,并进行组织材料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续写与命题作文基本一样,但是比命题作文受到的限制还要多一些。
给一篇文章写续集,则比续写中心部分更难一些。一是必须掌握原文的精髓,不仅仅是几个要求。二是在原文情节的基础上编织新情节,构思新故事,而这个新故事,必须是原文中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新组合,新发展。这就需既要掌握住人物的特点,还要想象出新的情节,要做到合乎逻辑的发展。当然,这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3)制定写作提纲,但要考虑好再落笔。
加开头、结尾可不要提纲,但要考虑好再落笔。
写中心部分和写续集要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制定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对续写来讲,还有一个作用,因为续写限制比较多,如果没有提纲的制约,信笔写去,很容易离题。因此,制定写作提纲对续写来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续写的文章不仅不能和原文脱节、矛盾,还要努力在语言上近似,就像一个人写的一样,不要搞成两张皮。
4改写。
改写是依据原文必变体裁、人称、结构或表现手法的一种作文练习形式。改写就像修改衣服,可以把上衣改成背心,把长大衣改成短大衣。改写大体有以下几种。
(1)文体的改写:常见的是把诗歌改成散文,把故事改成课本剧。
(2)人称的改写: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是反过来。
(3)写法的改写:把顺叙改成倒叙,把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一般叙述改为对话等等。
改写的最大特点是“改”。一般说,对原文的中心、主要内容不做变动,但其他方面的变化,要比扩写、续写大,因此要认真把握改写的提示和要求。
改写的方法如下。
(1)认真阅读原文和改写要求,把握住中心意思、基本内容和结构。例如:把故事改写成课本剧,这就是文体的改写。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剧本的一般格式,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及线索,把它分成几幕展现,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冲突,事态的发展。
3根据人物个性特点写好对话,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有感染力。
4构思、想象要合理,注意背景,道具等细节。
(2)改写诗歌时,要理解重点词、句、段,想象意境,把握住改写的依据。
(3)确定改写点,构思改写提纲。
(4)成文后要认真阅读,检查是否合乎改写要求。
二、佳作欣赏
语言要有文采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翻阅同学们的作文,常常是:文章语言没有阳光,不能让人眼前一亮;文章语言缺少味道,不能芬芳读者心灵。
我们的作文语言到底缺失了什么?文采。何谓文采?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典雅,行文华丽,但这只是文采的一种。清新淡雅,返朴归真亦是文采。
我们的语言缺失文采具体表现在:
语言表达不丰富,缺少了灵动。
词语贫乏,句式呆板,修辞单一。文章显得呆板,缺少活力。不妨学学“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吧。让丰富的词语装点语言;让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句式变化语言;让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用美化语言;让歌词、名言的引用厚实语言。
语言表达少意境,缺少了韵味。
文章需要意境。构成意境,既需生活的画面,还需作者的'情思。“杨柳岸,晓风残月[微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每一首诗歌都在营造着人生的画面,这幅画面来源于最本真的生活,但又无不打上作家情感的烙印,或伤感,或淡然,或奔放,或大气。而我们的作品太缺少出自我心的生活画面了,因而文章读来味同嚼蜡。
语言表达没个性,缺少了生命。
【婉约语言】
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心比金坚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七位: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秋兰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
寸草春晖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九位: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克明俊德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十位: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
松筠之节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20xx年8月6日更新
【王国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间词话》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蝶恋花》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采桑子》
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人间词话》
有境界自成高格。
天涯。
还忆旧,
香尘随马,明月窥车。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满庭芳》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 山寺微茫》
一事能狂便少年。 ——《晓步》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读书的三重境界》
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
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欲望之将达也,有希望之快乐;不得达,则有失望之苦痛。然欲望之能达者一,而不能达者什佰,故人生之苦痛亦多矣。
从醉里,忆平生,可怜心事太峥嵘。更看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人间词》
【莫言】
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有时候,我们感觉走到了尽头,其实只是心走到了尽头。再深的绝望,都是一个过程,总有结束的时候,回避始终不是办法。鼓起勇气昂然向前,或许机遇就在下一秒。几米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记住,不是眼泪就可以挽回失去的,所以不要轻易流下你的泪;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记住,不是你认为可以给予就给予,所以不要那么轻易许下承诺;记住,不是你做的不够好,所以不要悲悯的以为自己一事无成;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
面对, 不一定最难过。孤独, 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 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 不一定不再拥有。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 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第一次选择坚强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因为一旦你选择了坚强,即使只是假装的,你也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你曾经的坚强会让人以为即使再大的苦,你也撑得住。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每个人,都有过噩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噩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噩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你这场噩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曼德拉
这个世界是一个中立的地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没有一样是绝对的正面或负面。让它成为正面或负面经验的力量,是出于你的诠释。你心中的因应态度,决定了它的意义是正面还是负面。所以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关键是你的心境,而不是你的遭遇。
——《爱是一切的答案》芭芭拉?安吉丽思
【奇葩语言】
1.岩石一旦坠落,往往就摔成一堆碎末;而流水从高处跌下,却成了一道壮观的瀑布。坚硬不等于坚强,柔软不等于柔弱。
2.生命里最难熬的时光,成了日后钻石上的横切面,它们带着外人无法体会的疼痛,成了今天你看到的浮华的璀璨。
3.一些受过伤的人会更加勇敢,因为他们知道,最痛不过如此。
4.总有些生命,坚定执着的行走四方,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的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5.一壶酒,一弦琴,一溪云,算不上奢侈,却可以让心宁静。将这个喧嚣的世界推到远方,暂且放下一楼烟雨的烦扰,给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让快乐随心所欲去流浪。
6.生活,不是等着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起舞。
7.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8.年岁有加,并非垂老。丢弃,方堕暮年。
9.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抛却,颓废必至灵魂。(此句可与2相互照应)
10.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光。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1.望尽天涯路的坚守,便能阻断一切的纷扰,于历史的洪流中站定立足;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更能拂拭一切恶言冷语,于天空海阔里鸿鹄般的翱翔,轻觑别人的随风起落,如无根的蒲公英,落弃于无底的深渊;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锤炼,更能赋予你一方清醒,让你在灯火阑珊的角落,窥见一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人生。
【写作方法有哪些】
一、 学习指导
扩写、缩写、续写和改写是小学阶段作文中常见的几种练习形式,它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作文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几种练习形式是分别要在“扩”、“缩”、“续”和“改”字上下功夫。尽管在写作上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它们的性质和作文步骤几乎是相同的。
首先,它们都是根据一定的已知材料来写,不是完全独立性的作文。
其次,它们都须阅读已知材料,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提练出中心。
第三,它们都要以已知材料为基础,围绕中心进行种种联想和想象,丰富文中的人物形象,编织生动有趣的故事。
最后一点,它们都要求写出中心意思明确的文章。
1扩写。
扩写是将原文扩展,将原文扩展成较长的一段话或文章。扩写不改变体裁,也不改变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意思和基本情节,只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补充,就像照样放大一样,也好比大树的添枝加叶。
扩写的方法主要是:
(1)扩写的原文一般不长,内容也比较简单。文章越短,每句话都要特别注意,以便掌握它的基本内容等。
(2)确定扩写点,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要确定扩写点,还要对原文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人物方面都有谁,谁是主要人物,有什么特点等。在分析之后,看看短文有哪些不足,什么地方需要丰富和补充。这些不足之处就是扩写点。
想象要注意合情合理,合情主要指合乎人情,合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特别是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合乎情理的交往。合理是指事情的发展过程要合理。合情合理的标准是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因此,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去想象,也可以借助书本中的知识,不能想当当然地胡编滥造。
(3)构思提纲,按提纲扩写。
扩写提纲由原文提钢,加上扩写点的内容组成,写作时要根据扩写提纲进行写作。
2缩写。
缩写就是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写作对象、中心意思、写作重点的情况下,压缩成篇幅较短的文章,就像压缩饼干一样。
缩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认真阅读原文,深入理解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2)围绕原中心拟出“保留”与“删除”的提纲。
(3)对照原文,按照提纲进行压缩,抓住枝干去枝叶,抓住关键去铺陈;把具体的叙述改为概括性的叙述,把细致的描写变为简单的叙述。
(4)全文缩写后要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一气。行文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3续写。
续写就是给文章的一部分(开头、结尾或中心部分)按要求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给一篇文章,让我们按要求写成有连续性的另一篇文章,有点像连续故事和电视连续剧,这也是续写。
练习续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阅读文章的已知部分(包括已知的文章),掌握精髓。
这是续写前的准备。所谓精髓,是指中心意思、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和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有的是开头、结尾,那就要像写命题作文前的审题一样,抓关键词语的理解,掌握续写的要求方向。
(2)依据已知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思考。
想象思考由于内容和要求不同,重点也有所不同。
给中心部分加开头、结尾,这不需要什么想象,主要是在掌握中心部分以后,考虑如何加个适当的开头、结尾,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在这方面可多考虑几个方案,再从中选定一个。
给开头、结尾加中心部分。这就要根据开头、结尾的有关词语的限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从选材、组材、确定中心来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确定具体的材料和中心,并进行组织材料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续写与命题作文基本一样,但是比命题作文受到的限制还要多一些。
给一篇文章写续集,则比续写中心部分更难一些。一是必须掌握原文的精髓,不仅仅是几个要求。二是在原文情节的基础上编织新情节,构思新故事,而这个新故事,必须是原文中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新组合,新发展。这就需既要掌握住人物的特点,还要想象出新的情节,要做到合乎逻辑的发展。当然,这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3)制定写作提纲,但要考虑好再落笔。
加开头、结尾可不要提纲,但要考虑好再落笔。
写中心部分和写续集要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制定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对续写来讲,还有一个作用,因为续写限制比较多,如果没有提纲的制约,信笔写去,很容易离题。因此,制定写作提纲对续写来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续写的文章不仅不能和原文脱节、矛盾,还要努力在语言上近似,就像一个人写的一样,不要搞成两张皮。
4改写。
改写是依据原文必变体裁、人称、结构或表现手法的一种作文练习形式。改写就像修改衣服,可以把上衣改成背心,把长大衣改成短大衣。改写大体有以下几种。
(1)文体的改写:常见的是把诗歌改成散文,把故事改成课本剧。
(2)人称的改写: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是反过来。
(3)写法的改写:把顺叙改成倒叙,把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一般叙述改为对话等等。
改写的最大特点是“改”。一般说,对原文的中心、主要内容不做变动,但其他方面的变化,要比扩写、续写大,因此要认真把握改写的提示和要求。
改写的方法如下。
(1)认真阅读原文和改写要求,把握住中心意思、基本内容和结构。例如:把故事改写成课本剧,这就是文体的改写。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剧本的一般格式,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及线索,把它分成几幕展现,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冲突,事态的发展。
3根据人物个性特点写好对话,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有感染力。
4构思、想象要合理,注意背景,道具等细节。
(2)改写诗歌时,要理解重点词、句、段,想象意境,把握住改写的依据。
(3)确定改写点,构思改写提纲。
(4)成文后要认真阅读,检查是否合乎改写要求。
二、佳作欣赏
例文1
原文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人踩上去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扩写
纷纷扬扬的大雪,从昨天晚上一直下到今天清晨。大雪覆盖了大地,远处的山峰、古塔白了;近处鳞次栉比的幢幢楼房白了;公园、马路边的树林,变成了开满团团银花的银树。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厚,汽车轮子碾得积雪嗄嗄地响,行人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太阳出来了,灿烂的阳光映照在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工程大院开阔的院子。大雪后的院子,显得更加生气勃勃。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在雪地上玩着,闹着。大院东侧快堆成了一个大雪人。雪人足有一米多高,圆圆的脸蛋,特别逗人。大家围着雪人跳啊、唱啊,为自己的杰作欢呼。大院西侧的孩子们正在打雪仗,看来,“战争”已到白热化的程度,一时间,雪“弹”横飞,“杀”声阵阵,打得难解难分,大院上空飘荡着孩子们的笑声、喊声、欢呼声,这些声音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了下来了。
原文是一篇文章的片断,主要写大雪后,孩子们在雪里的活动。文章没有展开写,只是概括地点出了欢乐的气氛。
此文作者在扩写方面有以下特点。
第一,丰富景物描写,设置一些情节。
小作者设想了远处的山峰、古塔,近处的楼宇、树木、马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心旷神怡,丰富了原文的描写。原文没有写时间,作者为了让文章符合实际,增加一点曲折,增加一点色彩,也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欢乐,景物有了变化,使孩子们的欢乐显得更加热烈。
第二,刻画活动情景,烘托欢乐气氛。
原文写孩子们的欢乐时,只写了声音。小作者除了声音外,不仅写了孩子们的心情、动作,还写了堆成雪人后和打雪仗的场景,这样就把欢乐的气氛烘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文2
村居(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改写)
“放学喽!放风筝去喽!”随着欢快的叫喊声,一群孩子涌出教室,各自跑回家里。到了家,他们赶快取出自己的心爱的风筝,陆续跑到村外堤旁的一块空地上准备放风筝。
这是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和煦的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身上,柔和的春风抚摸着孩子们的面庞。他们的脚步下,芳草正发芽生长,给大地披上一层新绿,黄莺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舞,唱出婉转的歌曲。堤边杨柳长长的、嫩绿的枝条在随风摇曳,像用它柔软的手轻轻抚摸着堤岸。田野里弥漫着淡淡的轻烟水汽,杨柳似乎被这美景迷醉了。
一个孩子说:“春天,景色多美啊!”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是呀,在这儿放风筝多带劲啊!伙伴们,赶快放风筝吧,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话音未落,十几个孩子立刻扯起风筝线迎风跑去,十几只风筝陆续飞上蓝天。你看吧!有大眼睛的蜻蜒风筝,还有嫦娥奔月的人物风筝。这些风筝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也有涂上各种颜色的。风筝有大有小,大的有一人来高,壮观精美;小的只有巴掌大,小巧玲珑。天空成了风筝的世界。这些风筝在春风的吹拂和孩子们的操纵下,忽而低,忽而高,忽而近,忽而远。孩子们一个个仰起脸,望着自己的风筝,跳啊、唱啊、笑啊、嚷啊,还觉得表达不尽自己心里的欢快。飞得最高最稳的还是那只神态飘逸的金鱼风筝。它睁着两只龙睛大眼,摆动着长长的尾鳍,在蓝天上飘呀飘呀 ,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放金鱼风筝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其他的孩子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过路行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田里干活的老农也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里的工具。他们都抬起头,仰望天空,说着,笑着,赞赏着,议论着,分享着孩子们的欢乐。
一幅多么美好的欢乐的农村图画啊!
点评
《村居》是描写春天时孩子们放风筝的一首古诗,讴歌了春天的美好和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作者在对诗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有以下特点值得借鉴。
一,认真阅读原诗,抓住改写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作者根据原诗重点抓住关键词语,如“早”、“忙”、“趁”。由于小作者能深入理解,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幅以春天美丽的景色和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构成的图画就呈现在眼前。
第二,精心设计,结构紧凑。
小作者大胆想象,打破了原文的顺序,做了新的安排:
先写
接着写
然后再写
最后补加结尾,点明中心。这样安排结构紧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第三,运用多种方法,细致描写。
一是细写风筝:名称、式样、色彩、大小和各种有趣的飘拂情况,表现孩子们的情趣。二是刻画孩子们的情态:孩子们望着风筝,跳、唱、笑、嚷,孩子们的得意、羡慕等等的描写,把孩子们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是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训练设计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宣王爱听吹竽,一定要搞300人的乐队一齐吹奏。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赏赐。后来宣王死了,湣王立,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逃跑了……
请你续写这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南郭先生逃跑以后”,写二三百字即可。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语言描写的方法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 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 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 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 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 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 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 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 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 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1、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2、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3、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1、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2、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3、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4、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应抓住以下几方面:
一.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线索及作用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四、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语言描写的方法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五、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
内容方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七、怎样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分析文章的题目 2、分析文章的开头 3、分析文章的结尾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段落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八、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九、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
(9)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小说的三要素?
1、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4、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5、描写的种类: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
十一、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 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夸张、比喻、拟人、叙述、描写、抒情、讽刺等等。
十二、散文的一般知识
1 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3)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