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论文
- 文档
- 2024-09-12
- 12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论文,本文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论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不重视
我们都知道高校一直是把学生的就业放在首位的,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学生的就业为主,实施的是技能教育,知识教育,通过考试来培育人才,这都是是现在我们所有高校的一个通病。这样子虽然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二)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不重视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离不开老师,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的教育在对学学生的教学中,仅仅是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更有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并不会进行拓展,严重的忽视了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导致了学生专业知识丰富而思想政治的'匮乏,职业素养的欠缺。
(三)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不重视
经济利益化是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人为只需要学会专业知识,学会赚钱的本领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对于学校和老师提倡的和传播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持以排斥或者忽视的态度,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更加困难。
二、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一)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的重视
这里的加强重视主要由三个方面,第一是学校的重视,第二是教师的重视,第三是学生的重视。这三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得到了重视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二)实现高校教育主体的一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都是高校实施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实现融合的重要一步就是实现教育主体的一体性,让高校理论老师和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主体,实施教育。
(三)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出发点都是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往大的目标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它们实现融合以后,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为国家,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新型的人才,因此高校的教育要注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走特色教育,培育特色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论文
摘要: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传播活动,与根植于传播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指向上一致、在内容上优势对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想政治理论;困境
信息数字化、媒介网络化、传播全球化引发的信息革命,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媒介及其传播所携带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消费行为,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素质。环境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重要条件。如何面对网络新媒介所建构的新时空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人的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现实世界之中,成为人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因而也成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要素。”[1]这种新的时空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新的困境。
1.“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削弱“把关人”的作用,教育者的“话语权”受到冲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所拥有的知识量和知识范围及层次等处于一种主动、主导的优势地位,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知识掌握以及对社会的认识等进行“把关”。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遭到削弱,进而使得传统教育环境下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权”和主导权的教育者的主体优势受到冲击和制约。
2.“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制约信息的权威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误导。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易树立权威,得到尊重。随着web2.0技术的深入应用,用户的角色有了巨大的转变,开始在信息的生产、共享和传播方面拥有更多主动权。由于碎片化制约了信息的权威性,加上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的有限,海量的、良莠并存的信息会使大学生思想意识混乱,无所适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网络话语霸权,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他们通过网络等主要媒介推行其文化扩张政策,对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实行话语控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以电子文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生活理念和价值观成为主导当代文化的核心力量。[2]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被信息垃圾所污染,价值取向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被误导。
3.“即时交互”的传播方式消解主客体关系,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居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客体,处于从属地位。教育模式沿袭“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点你背”的单向线性传播,缺乏及时的互动交流,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这种模式强调灌输现成的知识,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网络时代,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向主体间性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所实现的就不是人(主体)与网(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人(主体)与人(主体)的关系。而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S-R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双向互动、互补关系,即一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新型认识关系。”[3]网络环境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受制性,对强化式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联系
媒介素养是指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民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同时监察和改善传媒,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属于“做人”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和内容都包含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1.二者在目标上指向一致。网络媒介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流动和共享,而且也扩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空间浓缩、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隐匿等特点,它在使现实主体性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却又使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主体性畸变、主体批判性的缺失以及主体性的被奴役。”[4]如何重塑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就成为了时代的重任。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大众传播形态的变化以及青少年在新媒介传播中主动性的增强,西方国家已经逐步抛弃了保护青少年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教育理念,“批判意识”,“民主参与”和“主体发展”等理念逐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研究表明,人的现代性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而媒介素养有利于媒介社会中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当前国际媒介素养培育理想公民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活动。这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从而充分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成为高度自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二者在内容上优势对接。重视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通过媒介教育这个纽带,增进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锻炼公民技能、磨练公民品性,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5]美国学者和素质教育专家瑞妮霍布斯总结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升公民教育:一是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公民的领导能力,自由地、负责任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公民对主动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兴趣和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6]“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课题。尽管公民意识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公民意识。而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三德”的基本要求,就是引导大学生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未来的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在家庭生活中做一个好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等,都向我们展示了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上互相交叉与交融,二者的结合是有机的、相互促进的。把握好二者间的内在契合性,无疑是突破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困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
三、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要善于借鉴传播学理论的成果,积极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合。
1.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会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不仅是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媒介素养包含三种能力:一是对媒介根本属性的认知能力。“拟态环境”理论告诉我们,“这种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全景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7]这也就是说,媒介具有反映现实和建构社会现实的双重功能。由此可知,媒介带给人们的一方面是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错误、假象等。加上人们缺少对媒介事件验证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常常把媒介中涉及的事件、场景当成真实情形。媒介素养强调大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媒介再现现实的根本属性,了解信息的制作流程,理性辨别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二是对媒介理性批判的解读能力。所有的媒介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利用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就成为了一些国家推行其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媒介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商业利润的载体和催化剂。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辨别、解读媒介中屡见不鲜的负面信息,提高个人“把关”能力。三是运用媒介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了解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大学生了解信息对自我的意义,学会利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自我的发展,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据此,我们可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来设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即在媒介社会发展节奏中实施教育,在满足大学生个体成长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上实现教育目标。具体可设计为: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网络问题为主线,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利用网络的过程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二是掌握与媒介交往的技能,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第一层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将尽可能地减少媒介信息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第二层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利用媒介的水平并从中获益。[14]媒介素养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塑造“知性”与“德性”方面的作用显著。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为人格化力量,合理控制自己的媒介行为。其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明确:媒介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有机的、也是特殊的组成部分,如现实社会道德一样,必须明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一切媒介行为必须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利益。通过舆论、信仰、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调控手段,贯彻公正、平等的媒介素养理念,与传播法规和技术控制互为依托,从而形成媒介素养的伦理规范体系。据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要求我们坚持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对技术至上的观念进行反省。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整合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内容,形成三个层次。第一,了解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对大学生发生影响的机制和效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体验和认识网络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与网络参与能力;第三,在参与网络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中,掌握诸如《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规范,做具有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的合格公民。
3.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利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摆脱对媒介的过分依赖和盲从,培养创造、开拓精神,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素养,而素养的提升不仅依靠外在的教化方式,更应该注重“内化”养成。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使用与满足”中快乐地探索和锻炼,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借鉴媒介素养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树立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多采用情境式的对话教育策略。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学生能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8]这种教育策略对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又有较高媒介素养的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丁和根.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J].江苏社会科学,,(6).
[3]孙玉祥.“网络时代”与人的存在方式变革[J].求是学刊,,(1).
[4]陈胜云.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J].现代哲学,2001,(1).
[5]陈苗苗,檀传宝.国际视野下媒介教育促进公民教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6).
[6]ReneeHobbs.TheSevenGreatDebatesintheMediaLiteracyMovement:Circa2001[EB/OL].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_room/article2.html.)
[7]郭志法.信息过载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8]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2).
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偏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的涌现,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我国全面深入实施人文教育进行了说明。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高职院校就加强人文教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论述如下。
学者杨德广的文章《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学者王浪和凌云的文章《略论高职课程改革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学者丁继安的文章《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都共同表达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发展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塑造其完美的人格,而这些也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所必须进行的工作。陈向阳等学者在文章《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中得出针对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在这样一种新的技术观的基础上应该确立与其相对应的技术教育观。何锐连在文章《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中表明,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构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重点是营造高职校园中的浓厚人文教育氛围。高宝立在文章《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中表明,高职院校要改变其人文教育薄弱的现状,就需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健全职业人文教育的操作机制和体系。
学者王晓东和许宪国在文章《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中提出,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和所承载的使命,并寻找高职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提升相互融合的学生能力的新思路。徐长斌和黄戈生在其文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二重障碍及对策研究》中强调了通过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徐公芳在文章《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中表明,需要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来把职业学院的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并通过课程整合和专业渗透、建构兼具职业性和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并制度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评价体系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提高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李静、杨海刚在文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探微》中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不足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人文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变化,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下被提出来的。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学科,我国高职院校近些年非常注重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并力图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道德素质等,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在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职业教育
教育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高校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将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培养上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社会对于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重点从高职院校中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合理化建议。
一、如何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
在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将各种教学技巧渗透、应用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的导向阶段、导学阶段、导练阶段以及升华阶段中去。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了教育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都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教育素养。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教育技巧和技能,才能适应当下信息时代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教育教学。教师需要能创造性地正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和突发教学问题,使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结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教学模式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而来。适应了当代教育需要的现代教学模式不断与时俱进,衍生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当代教育背景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成绩上的提高,更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个人素质的养成。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相结合,促进信息教学向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学的转化,来实现打造高素质职业人这一终极目标。
二、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上存在的问题
1.人文素养教育授课呆板,学生兴趣不高。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能展示的信息量大,突破了以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格局,不仅降低了教师的书写量,而且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试听效果。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经历特征,使其对于具有束缚性的教学有所排除。加上高职院校教师在人文素养教育授课过程中人员众多,教师不能很好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如何吸引其注意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现高职院校学生其未来的走向不再是学校,而是社会,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更能刺激学生眼球,提升学生兴趣。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来看,基本以文科领域教学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单纯的讲授为主,缺少灵活性,显得课堂没有活力,而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职业教育上,又缺少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集合,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职业教育和素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2.人文素养教育趋向文学化教学,与职业教育连接性少。正如上文说到的,人文素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文领域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属于文科范畴;而职业教育属于社会领域的学科,尽管在学科教育上看起来二者没有明显交集,但是,事实上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学生成为高素质、高道德的优秀人才,避免其进入社会后受到不良文化和习气影响,改变本质,为社会所谴责甚至是遭到法律的惩罚。当下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授课老师为本校语文教师,缺少在人文素养和职业教育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教师。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教师个人思维影响,而文科类教师普遍在讲授中更愿意讲授文学方面的素养锻炼,实质上和职业教育之间差距较大,脱离了开授课程的初衷。
3.缺少与学生实际沟通,互动性不强。传统的人文素养教学和职业教育是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发展中心的,不能任学生自由的发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强硬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单一的讲解,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抑制了学生对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丧失了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生活在传统人文素养教学的师生来讲,师生间的互动是薄弱的,教师作为课堂上强势的一方会用其多年的传统思想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味,自然使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职业教育和人素养教育重要性上有所欠缺。
三、针对完善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创建良好课堂氛围。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探讨与研究,让学生把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汇贯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该向学生传达学习课程的'重要性,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今后职业道路的帮助。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师的发展,以其自身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
2.明确人文素养涵盖方向,进行多元化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堂的建立提倡的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和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即在教师讲授关于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上,学生要结合自身,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知道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是由课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思维建立共同促成的。教师应该对课上的教学与学生做的职业思维和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对学生是否有效,而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满足,如果不能就应该变换另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的兴趣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策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动力,培养学生关于自身职业素养思维能力。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步,现代教育模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更好地培养我国更多高素质的优秀职业人才,高校中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学显得至关重要。不仅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掌握的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创立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有效性作用,更可以满足学生今后的职业方向,为社会打造优质的高素养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陈参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容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石菲菲.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3]李恒.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高校职业素养教育门径探究论文
职业素养就是隐藏在水下的“素质冰山”的一部分。第二,基础性。教高[]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所提到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是企业需要的“两高”员工,即拥有较高知识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第三,长期性。职业素养的长期性表现为培养的长期性。职业素养的内容涉及道德、意识、行为等层面,而道德、意识、行为的认识、接受、转化,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耗时更多,对个体主观和外界培养环境的要求更高,并会出现波动和反复。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方面不亚于职业技能的培养[3]。
以我院地铁学院为例,认真贯彻“第一年走入地铁,感知职业;第二年深入地铁,熟悉工作;第三年融入地铁,胜任岗位”的办学思路,帮助南京地铁订单班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服务企业,重点抓好“职业意识启蒙”、“职业素质拓展”、“职业技能提升”三个关键阶段,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优化课程资源,加强实践培养,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以行为引导习惯,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学习实践模式,构成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学生在校教育占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最多是课程教学。目前,高职关于职业素养的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开设不到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开设《职业素养》课。关于职业素养的内容零星地分布在《就业指导》、《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既没有向学生完整地呈现职业素养知识体系,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育训练体系。第二,课程安排不恰当。如《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这类课程是站在职业发展的高度,引导学生来认识专业职业,培养基本职业素养。但出于课时考虑,这类课程有时被安排在第二学期,甚至第三学期,而不是第一学期。第三,也是问题最严重的',职业素养只是在上述课程中被提及,在其它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几乎未涉及,甚至完全被忽略,这是不恰当的,专业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的职业习惯,学生最终学到的可能还只是理论知识,不能内化成为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因此,地铁学院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围绕职业素养的要点,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重组,提高教学效能。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知识》课,详尽介绍全国和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让每一位订单班学生都能够了解个人即将学习的专业和企业、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开设《职业化素质》课,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中,着重围绕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等内容,选定合理主题,开展演讲、征文、讲座、论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开展案例大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地铁学院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实践培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方向,积累工作经验。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周末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累社会经历。通过校企合作,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指导学生在竞赛中,进行学习交流,展示自我,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满足地铁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以地铁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开放、灵活、互动的训练科目。从“适应性素质拓展”到“提升性素质拓展”,从“感性基础”到“理性提升”[4]。
行为引导内化的手段和过程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地铁学院充分重视日常渗透式教育,对订单班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纪律意识是地铁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步调一致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通过学生日常活动场所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要求,完成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半军事化管理,“引导其思想,规范其行为”,向学生施加有目标、有组织的影响,能使学生懂得作为一名职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生活习惯,在集体工作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强,责任感强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培养塑造具有优良生活习惯的职业人形象[5]。
当前,是否具备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地铁企业衡量人才的新标准。只有通过员工职业化素质的提升,才能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才能将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地铁订单班中开展职业素养训练就是要按照地铁企业对职业化员工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系统的载体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订单班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地铁企业“准员工”,使学院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与地铁企业的人才标准进一步接轨。
一、引言
技师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目前开设的课程为德育课,是非学历教育,学院为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德育课是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为特色,以职业素养为主线,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实现德育课与职业素养两者的融合呢?这就需要德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及职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德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南京技师学院这两方面融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的做法及经验,对如何促进两者融合进行探析。
二、职业院校德育课与职业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第一,德育课的内涵和特点。职业院校的德育课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每门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我院德育课是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信仰、政治观念的爱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教育。总之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职业院校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我院的学生一般16-21岁之间,成绩中下等,他们在中学阶段就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挫折使他们失去信心和进取心,求职的需要来职校学习。其次以生为本性。课程内容从思想实际、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健康、军训必读、安全教育读本、学籍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本教材。最后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第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职业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素养行为和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这其中专业素养是第一位的,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具体分析职业素养包含的要素,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围,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容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提高本行业的信誉,促进本行业发展。职业素养行为和技能教育是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帮助适应学生胜任未来工作,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两者融合的迫切性
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这说迫切需要将德育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学校德育要贴进实际、贴进职业、贴进社会。学生岗位实践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除进行生产实践操作外,更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养成。德育课教学要贴进社会,也是培养学生成为企业人,有目的的让学生亲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今后成为好员工奠定基础。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德才兼备,学生因自身的工作实践欠缺,在德与才中属有德无才,选用标准往往是培养使用。德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用人的首要标准。技能不足企业可以培养,但品德欠缺则是企业用人的大忌,即使再有才华也只能限制使用,待企业找到合适人选则会有被清出的可能性。德育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将职业素养融入德育教学,需要人们转变教学观念,进行德育创新,创新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切实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德为先的人才模式。
四、两者融合的途径
第一,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导向,创新德育观念。大力进行教材改革,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除技能过关,有实践能力之外,更侧重培养学生爱国爱民、诚实做人、诚实生产、诚实经营,社会成员都应有制造合格产品的品牌理念,创造中国的奢侈品,需要更多的诚信公民,倡导社会和谐需要从社会的每个个体做起。树立职业院校德育的特色观念,职业素养是其核心。注重价值观、择业教育观、先做人后做事的观念。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企业用人标准的要求发展。确立职业院校德育的实践观念理论与实践1∶1,理实一体,将师授转化为学生的内心观念,德育课实行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贯穿学生做,学生悟,做中学,学中做,打破教师传授的主讲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游戏、案例教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享活动心得,教师进学教学授课情景设计和点评。将职业素养中所要求的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等能力通过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由于这是一个变化迅猛的世界,客观上学校和企业生产实际的脱节,大学一年级所学的知识可能到三年级就过时一半了,所以德育课要培养学生开放的观念。让学生放眼看世界,放手实践。放飞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机械地成为“砌墙”工人。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中介,德育创新应把职业创造能力放显著位置。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主要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当然一提到科研,有人会认为那是高科技,其实,许多家庭主妇、甚至儿童都获得了专利权,每个产业工人只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简化下生产工艺程序,节约下资源、制造岗位需要的工具、设施等,也就是俗话说的“眼睛里要有活”,都是自主创新,所以研发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就如中国许多大国工匠们他们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科技人才可以人才引进,但千千万万的一线产业工人是无法替代的。人才培养需要用校园文化去熏陶学生,编制职业素质评价方案。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规范,提升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生会、社团、值周等学生活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服从、适应职业生活。
引进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规范等方面教育,引进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探索适合自己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深化养成教育。建立学校、系部、班主任、学生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职业素质考核证书制度,制定学生职业素质积分卡制度,对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等方面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档综合评定,记入学生档案,并将此结果作为奖学金、毕业生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此外还正在探索将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纳入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细则,形成科学、完善、长效的育人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高校融合是新时期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我国要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国家建设接班人。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形式,虽然教育目标有所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面对时代要求,中国高校教育必须要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加快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业教育;融合;人才培养;价值理念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就业压力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目前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出现,创业教育备受社会关注,但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层面来看,拥有专业背景基础的人才更具有成为未来新型企业家的潜力。
一、传统教育模式下创业教育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通过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各项创业素质,为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为主要动机的。此目标偏离了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高校学子的培养中偏重于创业知识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长期技能教育,不仅仅是只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而应侧重于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力。高校要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依靠专业教育,进行创业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把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扩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为学生能尽快参加社会实践做准备。创业教育是的目标是培养创业人才,教会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使学生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获得自我创业的精神和技能。专业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人的谋生做准备,教授一些专业范围中的应用性知识。从它们的关系来看,创业教育必须依赖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创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有助于解决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而且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高校创业教育能够通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中坚力量,促使人才全新发展观的形成。王永庆曾说:“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社会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实战训练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把创业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的主渠道,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及改进培养创新模式。创业教育关键是培养创新能力,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能扩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习惯去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要加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各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体验的创业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增强创业意识和具备创业精神,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国内高校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任职经验的专业教师很少,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此,高校要整合校内有利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开放性创业教学管理体系,借助社会上具备一定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的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及创业成功人士指导大学生创业,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创业教育科研。高校要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进企业家师资力量,使校内创业教育的资源从中得到补充与扩展,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效地提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等院校能够立足自身学校优势和当地企业开展长期互助合作,逐步形成具备当地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同时反映了我国未来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不仅给了高校创业教育新的目标定位,而且与专业教育完美融合,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与社会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参考文献:
[1]谢振宇,宋军.试论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以隐性知识转移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4).
[2]胡林春,王璐.高校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研分析[J].当代经济,(17).
[3]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2).
[4]席升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
[5]李品.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
高校普通话培训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论文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语言规划的产物,是推广普通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语言学服务于国家语言战略的一项特殊的创新性成果。《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大培训测试力度及评估力度,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形成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普通话的使用指导和普通话水平测评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体系,形成有“学”、有“训”、有“用”、有“测”、有“评”的良好的普通话推广普及氛围,从而充分发挥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培养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普通话培训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随着普通话测试水平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积极探讨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网络培训方式的区别,从而构建新形势下科学的培训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选取河北北方学院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参加传统人工培训与通过“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网络平台学习评测后参加正式测试的成绩统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20前人工培训模式及其效果
为使学生提高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认识,掌握测试的内容、方法等,根据《河北省实施细则》的要求,学校每年在测试前都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考前培训。根据报名人数,按照学院专业划分为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安排一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采取集中授课共计16学时,培训工作1个月内完成。讲课内容包括宣传普及普通话及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意义,讲解普通话语音知识,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各类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测试内容、方法、程序、注意事项等。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生普通话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了必要的应试要求和技巧。2013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显示,参加培训测试的学生5185名,其中二级乙等1437人,占27.71%,二级甲等3185人,占61.43%,一级乙等329人,占6.35%,二级乙等以上总计95.49%。
二、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训目标定位偏差
由于学生本人认识不到,大学生能说一口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具备较为流畅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既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个人必备的技能,对他们今后就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仅仅停留在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证书上,认识不到提高语言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培训教师通常为普通话测试员,在培训过程中语音知识、发音基础讲得少,强调如何应对考试、考试得分技巧讲得多,没有从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考虑组织教学,偏离了以测促学的主旨。
2.培训模式僵化
受教学场所、报名人数多等条件所限,学校普通话培训模式为测试员大班集中授课,一般在1个月内上完16学时的培训课程,上课时间集中、教材统一是培训模式的两个突出特点。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语言背景较为复杂,差异较大,但是教师往往事先不掌握教学对象的语言背景,无法兼顾教学对象因来自不同地区而存在的发音缺陷、学习语言难点和纠正发音习惯的薄弱环节,做不到真正因人施教,难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重点训练。
三、利用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培训的测试效果
20,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发展,切实提高师生普通话水平及测试通过率,根据国家和河北省有关要求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校购买了科大讯飞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部署安装在学校局域网环境中,学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终端对普通话进行针对性学习、训练及模拟评测。系统提供了“基础语音学习”、“大纲短文练习”等6种学习方式,并且可以进行普通话全真模拟测试,测试结束后系统会对用户的普通话等级、发音面貌和具体发音缺陷进行详尽的反馈。使用者即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快速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系统部署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要求每位报名参加测试的学生必须完成各个模块的学习和至少3次模拟评测方能参加正式测试。通过考前自主学习和模拟评测的有序开展,从而直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显示,年底参加培训的学生4662名,二级乙等949人,占20.36%,二级甲等3341人,占71.66%,一级乙等221人,占4.74%,二级乙等以上人数总计达到96.76%。与人工培训相比,二级甲等人数显著增加,成绩提高明显。
四、网络学习的平台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随意性强,缺乏有力监管
目前,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去学校机房登录系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选择随意性强,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度、效果不易掌握也不易实施监管和督促,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基本知识模块的学习或者囫囵吞枣或者浅尝辄止,完成3次模拟训练便不再学习训练。对于教学和培训环节的疏忽,使得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学生眼中成了简单机械的.普通话水平认定工具,而不是推广普通话和提高自己掌握、运用普通话能力的有力推手,更不用说能够自觉去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了。
2.命题说话环节培训薄弱
普通话属于口耳之技,通过普通话培训及测试达到让学生能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并养成一定的口语素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的设置和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生这种能力的高低在测试命题说话环节体现尤为突出,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说话技巧、语言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网络培训系统无法为学生设置合适语境,无法实现人机口语对话练习,在学生说话环节中凸显的发音缺陷及语法习惯性应用错误给予纠正。一部分学生选择从网络下载或者找一些范文来背诵,考试中便出现学生背稿现象较多,口语化差;内容雷同、偏离说话主题者多,不能达到以测促训,从根本上规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五、思考与建议
1.综合两种培训优势,采取1+1+1培训模式
根据两种测前培训方式的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采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后,学生成绩与传统人工培训模式成绩相比,成绩同样主要集中在二级水平,但是二级甲等人数明显高于人工培训,说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利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后,对提高普通话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对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是有效的。但是,一级乙等比例明显低于人工培训模式,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主要在命题说话项目上丢分较多,很多学生在前三题成绩很优异但是命题说话扣分都在6分左右,反映出采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和训练,由于学生自主性不强及人机不能互动,不能纠正语法应用习惯等原因,培训效果不及人工培训。权衡两种培训方式的优缺点,建议采取1+1+1培训模式,即先由教师进行普通话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命题说话部分的辅导和训练;然后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培训系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最后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将学生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教师开设专题培训课进行有针对性地讲授和训练。
2.培训构建分类教学模式,实现培训课程教学化
依据网络语言培训系统练习和模拟测试,系统分析诊断各生源地学生发音缺陷,应安排测试员教师根据各地学生发音缺陷,进行专门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纠正发音习惯及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方面多做研究,对突出的发音缺陷开设普通话发音的公共选修课程,编写教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学,做到因地施教,因人施教,集中规范训练,这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自信,有益于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和练习普通话,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现计算机辅助测试之后,测试员由于负责测试说话部分,每年只是限于完成评测任务,加上网络培训软件的出现,使得很多测试员疏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对于学生发音方面问题关注得少,研究得少。分类教学模式和培训课程的教学化对普通话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省、国家级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员队伍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以及培训主体与对象的双赢。
3.积极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拥有语言学习和培训的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常规的培训之外,积极结合“推普周”等活动,全校统一组织或者学生团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训练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氛围,并安排测试员全程指导。测试员除了“听”与“测”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示范”、“正音”的能力,在这种开放式语境下对学生普通话和语言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必将会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的目的。
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对社会文化的完善,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中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很好地维持了高校大环境地稳定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
首先,先进的思想、独一无二的精神、有创造力的规则以及优美的外部环境是一所学校在若干年的成长过程中浓缩下来的一部分。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大学生如何选出正确价值观的能力。最后,高校校园文化的体系是非常繁冗而有规则的。良好的高校文化建设会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发展[1]。
1.2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①深层次性。②转换性。③创新性。
2校园文化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2.1确认制度文化的作用高校的制度政策是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内容具体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治学观念和最终培育人才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维持学校正常秩序,更好的管理学生和开展教研活动。
2.2凝聚精神文化的作用外部环境的熏染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决定性影响。基于这两个重要因素学校采取了两种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一方面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们对于思想品德的兴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对其潜移默化的作用[2]。
3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3.1导向意义
从文化角度看,学校文化的内容应该更趋向于让学生对现有的文化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高校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精神环境,使大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各方面的洗礼。从政治导向价值看,校园文让大学生收到了文化的熏陶,而思想政治与文化是有相关性的,一个社会的政治通常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才能使它更有意义,所以必须具有政治导向性,这样才能让高校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下去。
3.2凝聚意义
高校中的先进理念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吸引力,这便是校园文化最终的凝聚所在。首先它有效地唤起大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然后会自主和学校里的其他人形成有力量的群体凝聚关系。这种强有力的共识拒绝所有和学校精神不合的离心思想,成为具备高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
3.3传承意义
校园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很多优秀的观念如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新颖的教育方式等一直绵延至今并对后世产生影响。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新的文化因子,但是,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一样,任何的创新都不能离开她的根基,否则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继承价值,犹如人体中的必须氨基酸,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让使学校的优秀文化茁壮成长。
3.4调节意义
高校的教育教学更多的还是以专业性极强的专业知识为主,现实中,任何专业的书本知识都是枯燥的,这会让大学生群体感受到紧张又枯燥乏味。此时,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单调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彩。同时,校园活动带有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会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校文化有一定的调节意义。
4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4.1利用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当地的热爱
高校文化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具体存在,是一所校园中所有人的思想形成默契。这种默契通过学术传播、文化的传承和心灵世界的净化浸染到教育的各类工作中,使这个学校的风貌和气质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思政教研部就结合了本校悠久的船政文化,构建了一定的船政环境,使同学们对福州这个地方产生仰慕之情,有了喜爱,学生们就会在文化的熏陶中就会不自觉地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用说对于本身就是船政学院的学生来说,更是会学以致用,用政治思想推动当地的船政文化的发展。这也就要求要采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发,而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发展。因而,思想教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借助先进的科技在整个社会中构建一种思想政治的环境,使他们接收更多有益的信息。
4.2用极具特色的精神力量抵抗消极的校园文化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生着新变革,许多外来文化对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番洗礼,其中的消极部分影响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化的持续推进,进而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推进。由此可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观,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武他们的大脑,形成广大的思想营地,才能和这些消极的思想文化分庭抗礼。就我们学院来讲,要大力宣传“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主流精神文化。
4.3营造独特的船政文化环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性,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难题。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选择,而那些承受力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消极萎靡的生活方式,所以构建向上的高校文化会帮助学生纠正这些消极因素。直白点讲,第一,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拒绝浪费的理念和艰苦朴素的传统习惯。其次,提高诚信教育的力度。最后,地方文化不可少,这样才具有独特性。福州船政文化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是却展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科技,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的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虚心好学,勇于创新的多种优良传统。船政文化既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同时在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又拥有了新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这种文化会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
参考文献:
[1]张忠迪.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1)
[2]王静.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