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文10篇
- 文档
- 2024-07-18
- 115热度
- 0评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核心素养的教学论文10篇,本文共15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正确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主抓两种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目前各国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等。而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个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围绕一个主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人文类篇目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的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可将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节日节气时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发扬。可将以下节日(节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惊蛰、春分与春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字谜、歇后语、中医、剪纸、风筝、京剧、围棋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主抓两种能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是社会的人,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发问、会发问,并与老师互动起来。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提问领先: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提出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有机会发言,就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发言要求声音洪亮、语句流畅、条理清晰。有时为了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辩论一番。
当然也有“敏于行讷于言”的学生,怎么办?每天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摘抄并大声朗读新闻,先消除羞怯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一学期后基本上能大声地阐释问题了。
三、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识字写字是最基本的技能,小学就在培养,为何到初中依然写错字?可采用探究词源法。学生将“萧萧班马鸣”的“班”错写为“斑”,《说文解字》中讲到“班,会意,从珏从刀,中间刀左右玉,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而这恰是一首分别诗——《送友人》。《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何做到的呢?
1.每学期教学中,开展“日读一万字”的活动:学生准备B5大小的名著阅读笔记本,每天读名著30分钟,记录日期、页码、字数、内容梗概(90——100字),家长签字。一周一检查,定期进行小测试。
2.寒暑假,布置学生就一部作品制作书签、腰封、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进行创造性阅读。
3.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分享会。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展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技能。在教学中常进行情景作文训练:与教材内容结合仿写,如朱自清的《背影》仿一篇《父亲的手》;与名著阅读结合写人物小传,如《林冲小传》、《虎妞小传》等;与背诵篇目结合写回信,如《公输班不义》、《写给欧阳修的信》。指导学生写作形式,如人物小传分三层写,要层层清:第一层姓名、身份、性格简介;第二层主要情节加评价;第三层全面评价。初中三年基础知识要扎实,阅读要宽厚,写作要源于家庭、社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解释生活现象的。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经验,今后我会继续“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做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主要渠道,通过思维的锻炼,可以加强其他课程的学习应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下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入手,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案。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在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中,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教学,培养出一批批性格积极向上、具有一定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贯彻的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素养培养主要是指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个人的言行举止以及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教师将核心素养教学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素养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还是一种扩大的目标教学,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性互动活动较多,容易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可实践性。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方案
1.发散性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在现代的小学教学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生态化的教学课堂,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从学生年龄特殊性进行分析,语文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在关注学生的现时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动力和热情。例如,在设计《乌鸦喝水》的教学方案时,教师要从语文知识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列举出具有相近形状的字组,如“鸟”和“乌”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联想解释,“乌”的意思是黑色,而乌鸦是一种黑色的小鸟,诸如这种解释,并利用相关的图片进行解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和意思的印象。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在课文中找寻相近字形,并且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更加深入锻炼思维能力。
2.多媒体应用教学课堂
对于如何建立小学语文“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对小学语文课堂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身能力。
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对图形信息的吸收能力远高于对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小学生也是如此。开展动态化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模式,就可以将一些语文知识融合到图片资料或者视频资料之中,用较为直观的模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印象的加深,在加深理解后,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李时珍》这篇课文的时候,小学课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该人物形象无法有个良好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小视频,或者课文中涉及的草药相关图片资料,作为辅助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扩展性的知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不断扩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学
生也会提高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加渴望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
3.协作式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上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设置具体的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语文学习相关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比如通过课文话题探讨,不断地在思考中提升感知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又或者通过小文章撰写、实物制作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应用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渐提升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致。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实物展示,这既是一种教学成果的检验,通过成果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人才培养的需求了,教师要实践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着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不管是什么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都要充分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明确简洁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多思维化地进行知识吸收,实现素质培养需求。
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必须有相应素养的人才跟进,国民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当代教育界面对的课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改进程中,国家对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对核心素养的梳理非常必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的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
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教改更加科学化,也是教改的灵魂所在。这四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创造令人仰视的辉煌。只有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把握其中的联系,有重点、有方法地加以发展、提高,才能使教学思路更加连贯,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当时时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做引导,不断反省、不断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实验提出的,该理论给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模型。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从教育现状看,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反思原因,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必将趋于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创设有选择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加强活动型课程再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地看,“学习金字塔”只是提供了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比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或抛弃听讲、阅读等传统学习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语言习得有渐悟性特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对待“审美鉴赏与创造”这项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地听讲之后再去实践。如怎样运用现代小说观鉴赏小说?散文写作的重心在哪里?解读散文应遵循什么原则?有的地方教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也要多思考一下,让学生做主体,教师是不是做个主持人就行了?教学中更要格外慎重思考:追求审美认识的开放,感悟是不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开放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吗?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方面,有些大学教授的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中学教师。例如,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赏析》,指出这首诗的几种好处,其中有一项好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这个可笑的错误按照孙绍振教授分析就是:“这样的阐释,和经典文本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唐朝贵族,他的脑袋里会有‘创造性动’吗?‘创造性劳动,是权威教授自己心理图式中固有的,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文艺理论的狭隘社会功利论中衍生出来的。”
因此,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正视语文学科的规律,比如语言习得有人文性、实践性、渐悟性、随意性等特点,语文学科四种核心素养无法排出谁先谁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体系。在教改进程中要恰当地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不忘在教学中努力进行多角度活动课再造,使教学形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建设语文学习金字塔,让学生能随时拥有主动选择权,发展自我。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
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必须有相应素养的人才跟进,国民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当代教育界面对的课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改进程中,国家对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对核心素养的梳理非常必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的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
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教改更加科学化,也是教改的灵魂所在。这四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创造令人仰视的辉煌。只有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把握其中的联系,有重点、有方法地加以发展、提高,才能使教学思路更加连贯,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当时时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做引导,不断反省、不断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实验提出的,该理论给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模型。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从教育现状看,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反思原因,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必将趋于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创设有选择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加强活动型课程再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地看,“学习金字塔”只是提供了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比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或抛弃听讲、阅读等传统学习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语言习得有渐悟性特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对待“审美鉴赏与创造”这项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地听讲之后再去实践。如怎样运用现代小说观鉴赏小说?散文写作的重心在哪里?解读散文应遵循什么原则?有的地方教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也要多思考一下,让学生做主体,教师是不是做个主持人就行了?教学中更要格外慎重思考:追求审美认识的开放,感悟是不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开放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吗?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方面,有些大学教授的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中学教师。例如,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赏析》,指出这首诗的几种好处,其中有一项好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这个可笑的错误按照孙绍振教授分析就是:“这样的阐释,和经典文本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唐朝贵族,他的脑袋里会有‘创造性动’吗?‘创造性劳动,是权威教授自己心理图式中固有的,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文艺理论的狭隘社会功利论中衍生出来的。”
因此,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正视语文学科的规律,比如语言习得有人文性、实践性、渐悟性、随意性等特点,语文学科四种核心素养无法排出谁先谁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体系。在教改进程中要恰当地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不忘在教学中努力进行多角度活动课再造,使教学形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建设语文学习金字塔,让学生能随时拥有主动选择权,发展自我。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主要渠道,通过思维的锻炼,可以加强其他课程的学习应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下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入手,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案。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在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中,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教学,培养出一批批性格积极向上、具有一定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贯彻的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素养培养主要是指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个人的言行举止以及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教师将核心素养教学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素养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还是一种扩大的目标教学,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性互动活动较多,容易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可实践性。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方案
1.发散性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在现代的小学教学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生态化的教学课堂,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从学生年龄特殊性进行分析,语文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在关注学生的现时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动力和热情。例如,在设计《乌鸦喝水》的教学方案时,教师要从语文知识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列举出具有相近形状的字组,如“鸟”和“乌”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联想解释,“乌”的意思是黑色,而乌鸦是一种黑色的小鸟,诸如这种解释,并利用相关的图片进行解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和意思的印象。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在课文中找寻相近字形,并且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更加深入锻炼思维能力。
2.多媒体应用教学课堂
对于如何建立小学语文“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对小学语文课堂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身能力。
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对图形信息的吸收能力远高于对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小学生也是如此。开展动态化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模式,就可以将一些语文知识融合到图片资料或者视频资料之中,用较为直观的模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印象的加深,在加深理解后,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李时珍》这篇课文的时候,小学课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该人物形象无法有个良好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小视频,或者课文中涉及的草药相关图片资料,作为辅助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扩展性的知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不断扩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学
生也会提高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加渴望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
3.协作式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上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设置具体的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语文学习相关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比如通过课文话题探讨,不断地在思考中提升感知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又或者通过小文章撰写、实物制作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应用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渐提升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致。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实物展示,这既是一种教学成果的检验,通过成果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人才培养的需求了,教师要实践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着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不管是什么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都要充分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明确简洁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多思维化地进行知识吸收,实现素质培养需求。
语文核心素养论文范文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正确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主抓两种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目前各国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等。而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个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围绕一个主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人文类篇目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的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可将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节日节气时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发扬。可将以下节日(节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惊蛰、春分与春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字谜、歇后语、中医、剪纸、风筝、京剧、围棋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主抓两种能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是社会的人,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发问、会发问,并与老师互动起来。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提问领先: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提出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有机会发言,就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发言要求声音洪亮、语句流畅、条理清晰。有时为了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辩论一番。
当然也有“敏于行讷于言”的学生,怎么办?每天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摘抄并大声朗读新闻,先消除羞怯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一学期后基本上能大声地阐释问题了。
三、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识字写字是最基本的技能,小学就在培养,为何到初中依然写错字?可采用探究词源法。学生将“萧萧班马鸣”的“班”错写为“斑”,《说文解字》中讲到“班,会意,从珏从刀,中间刀左右玉,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而这恰是一首分别诗——《送友人》。《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何做到的呢?
1.每学期教学中,开展“日读一万字”的活动:学生准备B5大小的名著阅读笔记本,每天读名著30分钟,记录日期、页码、字数、内容梗概(90——100字),家长签字。一周一检查,定期进行小测试。
2.寒暑假,布置学生就一部作品制作书签、腰封、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进行创造性阅读。
3.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分享会。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展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技能。在教学中常进行情景作文训练:与教材内容结合仿写,如朱自清的《背影》仿一篇《父亲的手》;与名著阅读结合写人物小传,如《林冲小传》、《虎妞小传》等;与背诵篇目结合写回信,如《公输班不义》、《写给欧阳修的信》。指导学生写作形式,如人物小传分三层写,要层层清:第一层姓名、身份、性格简介;第二层主要情节加评价;第三层全面评价。初中三年基础知识要扎实,阅读要宽厚,写作要源于家庭、社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解释生活现象的。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经验,今后我会继续“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做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身为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思考。本文将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展合作探究和创设问题情景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具体做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健康生活的态度,同时,在社会实践方面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不同的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不同,那么,具体到历史学科应该如何把握呢?有学者指出,历史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史料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1.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教材设计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把握历史核心素养的含义,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爱国题材,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一核心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历史核心素养。我会设计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全面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可见,通过把握历史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又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所奋斗的,感受巴黎公社为了人类伟大事业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我会设计以下教学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以及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可见,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这一历史核心素养。
2.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同时组内合作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活跃课堂。不仅如此,在学生合作搜集历史资料和证据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实证能力以及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十月革命对俄国以及世界有什么影响?接下来学生会四人一个小组共同探讨,并且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查阅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等相关资料,有人负责做记录,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查阅有关十月革命意义的过程中总结出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同时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总结出对本国的影响,并确定答案。之后,我会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说说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确定答案的,学生回答完之后,我会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可见,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在结合教学任务查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史料分析和证实能力这一核心素养。
3.基于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答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历史教材和相关的历史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营造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殖民扩张对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阅读历史材料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的环节我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荷兰在17世纪为什么会有一个“海上马车夫”的称号?“海上马车夫”反映了荷兰人的经济生活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形成的?(2)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是怎么确立殖民的地位的?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寻求答案。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己查阅课本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去思考,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阅读历史材料,以及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的核心素养,可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历史很重要,身为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逐渐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安思蒙.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
[2]林爱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7):139-140.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论文
摘要: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可以帮助高中生快速成长, 提升综合实力。本文先阐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然后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养。[1]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不断变化,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明确的指向, 即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与品格, 来适应社会发展。核心素养指向过程, 而非结果, 它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2]它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 结合生活实践来塑造, 通过树立价值观来维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 探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化学核心素养是解决化学问题时所需要的重要素养, 它反映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体现学生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化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化学作为自然学科, 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利用所掌握的化学规律去探索新物质, 给科技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同时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包括5个部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4]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比如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氯化氢气体, 从宏观角度, 实验现象是安静的燃烧, 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瓶口出现白雾。但是从微观的角度去思考, 这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氢气的H-H断裂成氢原子, 氯气的Cl-Cl断裂成氯原子, 结合形成新的H-Cl。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世界。变化观念比如:化学反应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并伴随能量变化。但是, 反应前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中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 运用平衡思想去理解化学反应是必备技能。证据推理表现在实验方面, 通过实验获得具体的数据来验证假设。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模型上, 新证据的收集可以建立新模型, 来完善已有的模型,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最后将复杂模型提炼成精简模型, 构建知识体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是指化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规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不断创新, 不断提升探究能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学习激情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 化学兼顾文理科的特征, 有一定难度。学生认为化学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公式、定理和方程式, 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攻克困难, 问题堆积越久, 化学越难学, 最终对化学失去兴趣。高中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学习就是走过场, 浪费光阴和青春。高中生正是爱玩的年纪, 花在学习上的心思很少, 又没有奋斗目标, 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 缺少创新思维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 禁锢了思想的活跃性, 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每天学习任务非常多, 如果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走, 学习效率不高, 都是机械记忆, 并没有吸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 学生失去创新意识, 不会利用所学知识, 思考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中存在思维定式, 很难消除定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 教学模式陈旧
许多学校仍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负责传授知识, 重点讲解书本的知识点, 很少联系生活实际, 抽象知识不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虽然短期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 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最终很容易遗忘。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学生会审美疲劳, 教学效果不佳。
(四) 抽象思维薄弱
化学包括微观和宏观, 需要利用抽象思维去认识微观世界的变化, 从而更好地理解宏观世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很多学生只能通过肉眼去分辨宏观世界, 不能将微观世界抽象成具体的知识框架。抽象思维的薄弱使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其内在本质, 失去了学习化学最关键的技能。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一) 用化学史教育, 引发学习激情
课堂教学中, 通过化学家的科研历程, 将学生引入真实的历史情境, 感受化学发展的每个环节。化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曲折而又丰富多彩, 从猜测到实践, 最后得到结论, 这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化学史让学生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去体验科学精神, 在心灵上得到启发, 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设置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氯气时, 通过科学史话, 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 是我们学习氯气时, 更好地把握氯气性质的一个切入点, 在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 还能加深对氯气的理解, 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有激情。
(二) 利用科学实验, 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量多, 为了更好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性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会大大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纸上谈兵容易, 亲自动手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实验包括实验用品、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每个环节都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探究氯水的漂白作用, 先让学生设计实验, 利用现象和结论推导性质。学生亲手编织彩色花朵, 将其放在干燥的氯气中, 观察它是否褪色, 最终得出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在实验过程当中, 学生会产生新的想法, 激发创新能力, 设计更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三) 采取合理方法, 丰富教学模式
最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占主体地位, 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会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好, 自觉性高的学生,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学习知识,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翻转课堂也适用于这样水平的学生。教学中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 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学习金属钠的性质, 学生动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小组讨论, 最后总结出性质。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果是实验, 可以让学生做探究实验, 亲自发现真理;如果是概念和原理, 老师可以例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变化。教师例举燃烧反应、爆炸, 可以让学生们马上明白其概念。教师要学会根据实际教学, 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手段, 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知识和技能, 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 善用教学资源, 培养抽象思维
化学要求学生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视野。从宏观现象去分析微观原理, 利用微观现象能反推宏观现象。微观是肉眼不可见的, 而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很薄弱。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用具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比如:学习化学键的时候, 可以利用模拟动画将原子和离子展现出来, 这样直观地表现出电子得失和电子对偏移, 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化学键。随着互动白板的普及, 教师将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 培养抽象思维。在离子反应或者原电池教学中, 也可以引入模拟动画,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解释化学现象, 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提升, 加强理解能力。
四、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 培养高中生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品质的培养。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 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在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 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 (20) :59-60.
[2]周业虹.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 2017 (02) :47-51.
[3]殷志斌.解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1 (26) :47-48.
[4]张磊, 许琼.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 4 (36) :232-233.
核心素养语文活动课教学浅谈论文
摘要:语文活动课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种课型,对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活动课要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立足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结合,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语文课听、说、读、写、思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拓展知识,习得能力,陶冶情感,塑造人格,培养与发展非智力因素,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实施要遵循体验性原则,评价要遵循合理性原则,教学过程要遵循序列化原则。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构建的,实践性、活动性是其得以养成的前提。语文活动课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种课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程体系下的一种课程形态。它立足语文学科,始终以陈述性知识的内化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为任务指向,并最大限度地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思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获取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语文活动课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堂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前者是后者的知识基础,是在为认知能力提供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是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为此,语文活动课必须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回归语文本真,与生活密切关联,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与社会,在言语习得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思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正确剖析文化现象,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二、语文活动课的实施要遵循体验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以教师精心创设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积极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为目的。为此,全体学生必须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与内化过程。语文活动课的关键是“活动”,即要让学生充分“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切身体验和感悟获得知识,最终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
三、语文活动课的评价要遵循合理性原则
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为此,语文活动课要有适时、适度的评价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即要将语文活动课的评价纳入到学生语文学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检测的评价体系中,对语文活动课的实施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控。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参与态度、方法运用、合作精神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引导其学会学习并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对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发展情况等进行评价,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除此之外,评价的内容与方式还要全面、多元。
四、语文活动课的实施过程要遵循序列化原则
实施语文活动课要有相对稳定且系统的序列化设计,应根据相应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编写体例,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制定教学方案,构建语文活动课序列化课程设计。为此,语文活动课序列化课程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状况相适应,要与语文教学规律相一致,体现由浅入深、由单一向组合、由标准规范到个性自由的训练层次,力争内容上前后关联,形式上循序渐进。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活动课可以进行如下设计:第一步: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点拨诱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活学生内在的潜质,引导学生在“活”中“学”——这是活动课的准备阶段。具体地讲,一是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特点,立足语文教材文本,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为任务指向,通过“情境创设”“因势利导”与“精彩演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身体验,亲自感悟,同时通过“民意测评”“话题探讨”明确学生兴趣之所在,为学生下一步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做好铺垫;二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对课内知识的掌握引向更深更广的天地,从课内走向课外,强化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三是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写“每日随笔”,演“课本话剧”,编“文学手抄报”,或鼓励学生开展“错别字普查”“读书沙龙”“演讲会”“辩论会”“新闻发布会”等语文实践活动,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种种情感能反复得到体会和验证,而一些消极甚或有害的情感会得到转化或消除;语言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思维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也因此得以发现。这样,学生便拥有了积极探究神奇世界的大脑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实现由“领会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第二步:放手。就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体验感悟、启迪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习惯,在“动”中求“智”——这是活动课的实施阶段。具体地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新颖而富有探索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总结方法规律,体会获得新知的乐趣。首先,要让每位学生在阅读、写作或参与培养听、说、读、写、思能力的专题活动中,满怀热情地独自实践,自主活动,亲自体验,取得相应的收获。其次,要求学生通过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并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要进行评价总结,或谈收获,或说建议,以教促学,以评促学。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会促进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获得独具个性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步做到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深刻、有效地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传播中外先进文化,进而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从“小语文”课堂走进“大语文”殿堂,放手让学生看书、读报、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并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对联、谚语等;或让学生体验民风民俗,考察山川地貌,观察鱼虫鸟兽等;或设立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新闻社、文学社、朗诵社、话剧社、演讲社、辩论社、公益社、读书会等,使学生成为活动课的综合实践者,在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自信心,实现由“主动学习”向“学会学习”过渡。第三步:激励。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评价褒奖、激励反馈,诊断、调控和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追求“多”中求“全”——这是活动课的成果展示与评价阶段。成果的展示和评价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从参与态度、方法运用、合作精神,以及运用语文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设置评价标准,对活动课进行多元评价,全面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展示与评价活动,要在小组内、小组间、生生间、师生间互动进行,并要求全体学生全面参与,评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次,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对表现较差的同学也应发现其闪光的地方,同时适度地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做会激活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需要,并使之在活动中得到强化、维持和巩固。这一阶段的评价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欣赏、评价的能力及其品质,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并逐步认识到对学习语文来说至关重要的潜能与倾向、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实现由“学会学习”向“习惯学习”过渡。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课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立足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结合,可以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语文课听、说、读、写、思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变革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拓展知识,习得能力,陶冶情感,塑造人格,培养与发展非智力因素,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加强核心素养研究的论文
摘要: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发布,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学生不需要带任何思考,只需要将教师传授的相关知识记在脑中就可以。这种被动的传授知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自主能力,教师为追求上课效率而忽视了与学生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效率也有所影响。大多数时间,学生只是在接受教师的知识,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导致其没有真正吸收理解课堂上的知识,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形成肌肉记忆,这样的方法不但没有探究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不小的隐患。同时,奋斗在一线的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已经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生活化
由于当前高中化学所使用的教学课本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的帮助。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对于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当前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要求,相关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培养措施
(一)激趣导入,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感受化学学科带来的魅力
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生涯里,不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对科目的兴趣学习。只有有兴趣,才能学习好,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教师在化学课堂的`开始,就要用引人入胜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待化学的态度即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例如,在学习《铝金属材料》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先自行收集身边生活中的铝制品,并且思考铝制品还存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大胆地想象,也可以拍照收集。学生的收集品可以在课堂中相互展示出来,而教师可以将神舟载人航天系列飞船的图片用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铝制品用途的广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二)探究实验,延伸学生的认知角度,体验化学学科的创新意识
化学科目相较其他科目而言具有一定的实操性,通过化学实验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精心编排课堂内容,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并且将相关化学实验引入到课堂上来,使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和讨论学习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相关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做到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和逻辑严谨性,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检验,做好相应的总结反思工作,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的,这也造成了很多教师以分数为根本,忽略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说过要因材施教,这一理念执行到今天却被人们忽视。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更新理念,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重新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加深学习印象,为其投入到化学课堂建设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也是一次不小的提升。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先进教学理念的持续关注,为其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学习,完成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授,体现公平教育。
三、结语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机会,也是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的一次机会。因此作为所有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建设中来,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推进学生的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栓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2]伍敏.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亚太教育,(13).
谈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学习发轫于其与自然世界的接触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科学学习是一种多感官活动,是一种感性与理性交织、观察与思维协同的“具身性认知”活动过程。具身性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基本特性。作为科学教师,要为学生开辟“用手思考”的道路。在科学学习中,“做”是外显动作、行为,是具体操作、实验,“做”是“思”的表现、验证;“思”是内隐心理、意识,是抽象的思维、不可见的想象,是“做”的保障和目的。从具身认知理论和发生认识论视角看,“做思共生”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知识介入,链接“做思共生”
基本知识是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载体,离开知识,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就无从谈起。科学教学是始于知识达于素养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根基。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打通科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的通道。例如在教学《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重现古人制作日晷的关键步骤,从日晷的本质――“测量时间表”这一发明思路入手,让学生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变化规律这一重要的自然现象,做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熟悉日晷的简单模型。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日晷测量时间的原理。科学是抽象、严谨而充满着内在逻辑的。基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做思共生”的情境,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从学生的感性经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做思共生”的活动。如此,学生的科学学习一定是富有情趣、富有意义的,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也一定能够获得发展、提升。
二、技能整合,凸显“做思共生”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嫁接,更是技能与方法的整合。聚焦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操作、实验技能,将技能进行有效整合,凸显“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宗旨。科学教学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更不是教师的独白、演示,而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科学实验潜能,调动学生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在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展开深度的科学思考,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记录员,不利于培育学生系统、有序的科学思维。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学科统计知识,引领学生动手制作种子发芽实验的统计表,从胚芽、胚根和子叶三个部分进行观察记录。借助于统计表,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实验现象,探究科学规律,概括形成科学结论。这样的以学科知识为导航,跨学科的融通,结合学生动手做的活动、操作,能让学生的科学生命在“做思共生”学习范式下获得茁壮地生长。科学学习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学生边思考边实践,科学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本质力量的彰显过程。这样的科学学习,超越了那种“纸笔科学”,让学生的科学学习呈现另一种质态。
三、思想感悟,丰盈“做思共生”
科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玩”“做中研”“做中创”,让学生“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在这个过程中,要将科学的思想方法贯穿其中,促使学生感悟科学思想,丰盈学生的“做思共生”。例如:教学《做一个生态瓶》,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学生做生态瓶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先放植物,因为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可以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等。通过培育生产者、加入消费者、补充分解者,让学生做一个生态瓶,构筑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科学实验探究。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形成的源头活水。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实验操作进行反思,将科学的“动手做”“动脑思”结合起来。如此,学生科学学习不再停留于模糊、记忆的层面,而是形成一种方法性、思想性认知,这是学生科学学习走向自觉和成熟的标志。在科学教学中,只有将学生“动手做”和“动脑思”有机结合、融通起来,让学生“边做边思”“以做促思”“做思融合”,才能让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做思共生”既是一种操作范式、一种教学范式,也是一种教学智慧,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做思共生”是开启科学教育的秘钥,能让科学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探讨的论文
摘要: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最新前沿理念。本文以新版课程标准为依据,首先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进行分析,其次探讨其价值取向,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方法,期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学理;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线索。近年来,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做出了规范化表述,使“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各学科教学实践也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高中语文学科为研究对象,就与核心素养培育有关的学理与方法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新课标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这一素养被置于四大素养之首,突出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教育功能,“构建”一词指出语言不是因硬性灌输而是由主体的内在构建而习得的,“运用”一词指出,语言习得的最终意义在于使用。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这一素养被置于“语言构建与运用”之后,源于语言与思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高阶语言使用能力如文章写作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等也必然以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第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这一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其中审美素养又分为鉴赏力和创造力。第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这一素养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提出,其中“传承”的对象指的是经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对象指的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新兴文化以及外来文化[2]。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价值始终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只有明确了价值,教育实践才有方向,教育评价才有尺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反映出以下三个价值取向。第一是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并举。重视人文价值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优良传统,但是却有过度追求人文价值的倾向[3]。核心素养标举工具性价值,高中语文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后的提高性教育,其首要目标在于将学生使用母语工具的能力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第二是全面发展价值。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指出,学生应当全面发展,既要有缜密的思维力,也要有敏锐的审美力;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也要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概念的提出更是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的呼应。第三是终身发展价值。细览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一个教学大纲式的要求,而是对一系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描述。学生能够在脱离学校教育环境的情况下,继续发展语文素养,以适应多变的世界的要求,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最终追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一)聚焦文本教学
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做出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例如,在“语言构建与运用”模块中,新课标指出其首要素养是语感。又如,在“思维提升与发展”模块中,新课标中将思维细化为直觉、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一系列能力。所有这些能力,本质上是处理文本与组织文本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聚焦文本自身,让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的课堂。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陈情表》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当细分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基本功,对课文要能够做到准确翻译。对古汉语素材的吸收是实现语言构建的重要机制,而且有助于使用优美的语言。其次,体会本文中的强烈感情,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亲情美。再次,开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刻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分割有别于文本的分割,在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式
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4]。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结合各模块语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突显主体性的学习环境。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将生成意义的任务更多地交给学生,而不是由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读”出来的,学生应当成为“读”的主体,教师应当扮演组织者、评价者的角色。在写作教学模块中,要明确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运用行为,这种行为有其自身的规范,引导学生以语言使用主体的意识构思作文,在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吐真言。在基础知识教学模块中,重视习惯培养,将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选文学习中落实基础知识。
(三)加强课外学习
语文学科对课外学习的质与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只靠课堂的语文学习难以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提升。语文是一门强调自主学习的学科,课外是自主学习最主要的阵地。课外学习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课外阅读与课外写作,教师要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合理的方式介入学习计划、学习实施。在课外阅读方面,以课本选文组织思路为依据,向学生提供趣味性与教育性俱佳的书目,并以较少占用学生课外时间为宜。应采取读写结合等方法,保证课外阅读能够取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成效。在课外写作方面,以有目的和有梯度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写作活动。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新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新课标中的有关内容,在对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新丽.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的应然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4):29.
[2]王海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育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37.
[3]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12):31.
[4]雷明,蔡恩婷,高屹.蓦然回首顾,灯火阑珊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7):5.
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对初中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教学必须注重能力和品格的培养,讲究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文章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常见教法为例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应对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格,能够持续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适应其一生所生存的社会,这种能力和品格就应当是抽象的、可指导解决众多问题、处理很多事情的思想、方法,教师都知道,这些非具体的内容是需要化为具体并假以时日才能为学生所内化的。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地图的判读能力、区域的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谐人地关系的观念、发现地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容不比其他学科少,但时间不多,每周只有两节课,这更需要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因此,教师掌握各种规律作延伸,采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等,就成为课堂上的必然。常规的教学环节则常常蕴含着很多可供挖掘的培养机会,所以探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深入研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技巧与效果,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鼓励花式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的共识。初中地理虽然课时少,但内容不多也简单,若能推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十分注重这一学习方法。根据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特点,我采用榜样法、活动法、分散法等进行示范和推动。例如,我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各种学习方法,把文字有趣有用的,按照原文读给大家听;或把既视感强的内容做成视频放给学生看;再把效果不错的、自己也有心得的,整合后介绍给大家。比如“复习黄河,你想象自己从源头巴颜喀拉山脉,乘一条小船出发,两岸长满了绿油油的青稞、豌豆,山坡上有奔跑的藏山羊,有低头吃草的牦牛,为啥呢?因为人家海拔高啊,很快顺流而下来到了一片‘桃花源’,那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会我掉下一个瀑布,一会掉下一个瀑布……”这是原文介绍的。又如整理了一下某位老师的经验:如果要梳理各地的相关地理知识,可以对照地图,首先按照气候条件进行划分,区分常规的和特殊的进行排列,这样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了,又比单纯地看文字记忆印象更深。当然,这样的介绍并非最终目的,主要还是想鼓励学生们,以模仿继而创新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能让自己学得轻松的方法。所以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多以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能吸引他们高质量完成的兴趣点,且每次安排的量都不会大,一定限于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其中一个是“了解中国地势的特点,认识它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接着,我让学生课后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在中国地势图上的位置,并说说这一地势对家乡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这既能帮助学生读图和认知区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过程。
二、注重质量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有鼓励学生向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同学寻求及时的帮助,解决问题,符合学习及时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寄托着教师能以小团体的形式,带动好学上进、主动多思的班级学习风气的希望。但要让这种方法运行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要做好花费一定时间的心理准备,这对于每周只有两节的地理课是比较奢侈的,但考虑到一般在新生入学不久,摸清学生情况后就可以开始了,初期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四人一组交流时,虽然说了交流的内容,就是将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可很多学生就一句话“没问题。”我说:“如果没问题我就问了。”问题一出口,我就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逼迫,当他们急忙回答“不不不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方式,给他们更具体的指导,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先做‘同步练习’,或者‘课课通’,把其中不会做的提出来,就是最好的问题;还有在看教材的过程中,放慢一点速度,不要一晃而过,那么其中就可能会有一些不懂意思的词句,这也是问题。”在这个提示下,学生们的提问思路日益清晰,随着对这两种提问熟练程度的增加,问题的来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因发自学生内心而有质量。然后我再结合练习上、作业上的题目,与学生们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需要我们掌握的,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善于发现有用的问题并知道怎么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我不仅让学生探究教学内容,也会抽时间让他们讨论学习方法及其运用。我从来不会用记录的方式,约束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来,因为这就是另一种逼迫,所以我一般会在学生学会交流什么、什么时候交流后,建议他们建立一本优秀收藏本,里面记录自己平时遇到的优秀解题思路、别人好的学习方法、经自己整合后的适合自己的学法等,上课时,若遇到学生没有答题思路、需要新的启发,忘了学过的内容,需要复习弥补等的时候,我就会适度地“开启优秀”,让学生们想想他们的收藏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三、引导深思寻找规律
深度思考是学习达到了一定境界之后方有的活动,学生必须十分熟悉地理知识,形成一定能力后才可能有独立的深刻思考,而不仅只是借助别人的想法。目前初中生学习地理,多只重视对教材上现有结论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通常不会脱离课本进行实地的观察或对媒介上看到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分析,对生活中的地理关心的不多,关联的少。对此我非常注意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梳理,在他们解答问题后,通常会问问“你是怎么想到的?”或者“能不能给我们说说你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当他们养成了注意思维过程的时候,培养核心素养的`“基肥”也就培育好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讲的是从往常工业中剥离出来的“高技术产业”,独立成节说明它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工农业还是有紧密联系的。在教学第二个内容“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分别是“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原因是什么”,学生能够从教材上找到答案。为了引导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将分布原因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我继续追问:“你能发现它跟工业的分布有什么关系吗?”这个问题很容易,原因的第一点就是“工业基础强”,但后面的问题才是关键:为什么要跟工业有关联,那跟农业有关联吗?为什么?其实正儿八经的回答并不是重点,主要是希望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脑子里构建一张知识网,而不是学过之后,只懂得零星的地理知识,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良好底子。
在入行不久教学时,我经常会考虑到多占用地理学习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中考科目的学习,因为平时确实偶有听到有类似的议论,但随着教龄的增加,我发现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各学科之间的学习是相通的,不仅学法可以通用,就是知识也是相互帮衬的,因为我也听到学生说,某某老师上课会说,我现在要先帮你们补地理、补历史,因为这些都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现在我的教学完全处于放开状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注重合作探究,引导他们思考寻找规律,这些全都不怕占用课外时间。我相信,只要教学不采用“题海战术”,只要它是思维性的,各科就只会相辅相成,而且这种辅助还会出现在学生步入社会后,甚至延伸至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这应该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读书文摘,2017(25):292-293.
[2]夏大莉,董进国.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58-59.
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科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从规范使用化学语言、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重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化学价值观念几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is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is signifi cant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the other subject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normalizing the language of chemistry, establishing the basic concepts, cultivat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emphasizing their experimenting ability and fostering their chemistry idea of values。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view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substance from the micro—angle, to express in a specifi c language, and to explore knowledge through experiment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s can be strengthened in a well—rounded way。
Keyw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teaching strategy;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应积极改变以应试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 积极利用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中“常见的碱”这一教学实践, 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索。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通过化学学习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科特性的综合品质, 其核心素养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与价值观 (见图1) 。
初中阶段, 虽然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只占总化学学科知识的较少部分, 但它是学生为学习化学知识而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 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化学学习能力、是否正确树立对待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化学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要掌握一些化学知识和能力, 它更是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形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要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掌握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的视角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要学好化学, 既要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又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化学。由于学生无法观察到物质微粒的运动及其变化, 因此, 老师应当善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演示物质微粒的反应变化, 让学生建立起微观的概念, 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二是要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
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特定的表达语言, 化学符号作为国际通用符号, 既是表示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符号,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 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精炼的化学语言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现象和反应结果。因此, 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语言, 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规律,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化学基本理论教学, 更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结果, 对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 规范使用化学语言
化学语言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 要顺利学好化学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语言, 不但能正确读写, 而且要会正确运用。面对内容繁多的化学语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规范、准确、严谨地使用化学语言,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化学语言的习惯。但是, 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化学语言的规范运用。例如, 一些教师习惯说“1个氢氧化钠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因为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不存在分子, 这样运用化学语言不够规范、严谨, 如果让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就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化学教师应重点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细小处入手, 来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并加强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二) 树立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一是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化学学科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只有从微观的角度, 才能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和特性, 才能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 与其没有树立微观的学习观念有重要关系。因此, 让学生建立微观的学习观念, 并注重把微观的观念与宏观观念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是建立守恒观念。物质守恒是化学中的重要规律,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观念, 只有从物质守恒的观念来学习和认识化学, 才能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化学计算问题, 利用物质守恒思想方法就容易解决。守恒的思想方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守恒的思想观念并在学习中做到一以贯之, 并在此基础上把守恒思想方法拓展到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等知识点中。
(三)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其他学科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其特殊之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常用的学习方法有:比较、类比、分类、分析、归纳、推理等。要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基础上, 自主来构建化学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例如, 在“常见的碱”这节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从宏观、微观、化学语言上认识碱的性质, 可创设如下情境, 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 OH和Ca (OH) 2溶液, 再分别滴入几滴Cu SO4溶液, 观察有现象发生。 (2)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Na OH溶液, 再倒入适量Cu SO4溶液, 然后分析两种溶液中是哪几种离子相互发生了反应?哪些离子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3) 写出情境 (2)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明蓝色絮状沉淀是由哪种离子生成。通过运用情境 (1) 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从宏观上观察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情境 (2) 是从微观 (离子) 角度分析碱与盐反应的本质;情境 (3) 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从化学语言的角度, 掌握碱与盐两种反应的本质特征。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碱溶液+盐溶液→新盐+新碱”这一知识点。
(四) 重视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的实验能力不仅是一种操作技能, 它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 为了探究“Na OH与CO2能否进行化学反应”, 可设计如下系列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Na OH和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再分别通入CO2气体, 来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可看到有Na OH的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 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而有石灰水溶液发生混浊, 说明发生反应; (2)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Na2CO3固体, 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观察溶液变化情况。可以看到Na2CO3固体溶化于水中, 由此推断出在 (1) 的实验中Na OH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生成Na2CO3, 但是该物质溶于水, 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3) 检验是否生成Na2CO3。在实验 (1) 中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通过观察可看到有气体生成说明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 由此可证明:“Na OH与CO2能进行化学反应”。
(五) 培养化学价值观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世界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初中化学教材和课标要求可以看出,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念, 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例如, 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用Na OH与不同浓度的Cu SO4溶液进行反应。教材标明的是能看到生成蓝色Cu (OH) 2沉淀, 但是如果Cu SO4溶液浓度过低, 溶液中就会出现绿色沉淀。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就不能正确分析这个现象。
综上所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要求,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如今,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 要能够将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落实。但在当前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特别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 很多历史专有的生僻术语以及晦涩难懂的历史现象学生是不能有效理解的。这种背景之下, 就要能够有效解读历史核心素养, 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通过社会活动的设计, 确保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落实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 利用社会活动实践课程的有效设计, 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现对于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从而对于历史、对于人生、对于社会进行更加科学性的认识, 并提升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例如, 在对于“蒸汽时代的到来”这一课程进行实践的过程, 能够发现其主要讲解的内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其虽然使得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也使得世界历史进程的速度得到了加快。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 而此时的中国, 却仍旧被封建帝王所统治。我国真正的实现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我国各大有识之士通过“西学东渐”、“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等活动的开展, 使得中国摆脱了封建帝制的控制, 真正的实现了发展。而以科技进步和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命题, 要求学生自主的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学知识, 更是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从而激励其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二、对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进行有效的培育
在中央台十套的著名节目“百家讲坛”播出以后, 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历史的激烈讨论, 其在一定意义上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一大幸事, 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趣味的同时,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从而实现对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与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比如在对《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 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演绎小说进行教学。虽然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为简单, 但其实际上对于历史教师自身的修养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要使历史知识能够通俗但不低俗, 就需要能够将史料实证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 还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首先, 精心准备。在开始上课以前, 要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 并将《新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基本准绳, 对教学方案进行精确设计, 确保事件内在的逻辑及人物关系清晰明了, 之后在开展将历史课程转变为演义小说的过程。其次, 要充分的尊重历史事实。在对历史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 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足够的尊重, 绝对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 而故意的夸大或者虚构史实。同时, 在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 则要对比较专业、系统及科学的语言进行使用, 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 从而对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三、利用社会调查, 使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得到提升
针对于具体的历史问题及事实, 要求学生亲自深入到社会之中, 进行积极的调查研究的活动就叫作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 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各种历史性的知识、事件及人物进行更加生动且丰富的认识, 也能够使得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在对历史人物“屈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我们都熟知的《离骚》以外, 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就可以由端午节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针对屈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这样其在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进行了解的同时, 还能够对于“屈原”进行深刻的了解, 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并且, 由于学生是亲身参与了全部的历史调查过程, 因此其社会参与素养同样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 由于当前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全面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范围内的有效普及, 使得其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那么,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能够通过一定措施的应用, 把历史核心素养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落实, 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芳.培育初中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文学教育 (下) , 2018 (06) :156-157.
[2]王晓荔.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研究的思考[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7 (12) :11.
[3]李新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02) :71-7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