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9-14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本文共1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后我们也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我抓住课文第3、4自然段,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学习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有序的描写。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能将事物写具体,写真实。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第四自然段细丝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让学生在有关的语句上反复朗读反复琢磨时,学生开始寻找到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起来,细细斟酌之下,一幅幅形象直观的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而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
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想到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课堂上,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手臂当作爬山虎的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把课桌当作一面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再经过解疑,理解爬山虎不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这节课成功之处就是肢体语言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以阅读促写作,以阅读扶写作。我想学生在习作中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就可以让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主题突出。所以,我利用文本向学生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首段与尾段的方法,意会首尾呼应微妙的联系。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只将首尾段读了一遍,还没有在读中有所感悟。此项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哪个都想抓,在有限的时间又怎么可能都落实。其实,运用了首尾呼应手法的文章很多,又何必急于在一堂课完成。在总结中,前进;在反思中,成长。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新学期伊始,备课组长俞根英老师安排我上一节组内课。我选定的课文是四(上)的《爬山虎的脚》。初读这篇课文时,感觉作者文笔优美,观察角度独特,新颖。但这么优美、精准的语言文字将如何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够感觉到作者用词的讲究,观察的细致。自己当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设计了“整体感知课文――细读爬山虎叶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教学程序。
如:在细读爬山虎叶子特点的时候,我首先组织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其次,再引导学生看插图,重点理解“新鲜”、“一顺儿”、“均匀”等词语。
最后,指导朗读,读出叶子的美来。
再如:在对“爬山虎的脚如何向上爬”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巴拉贴
3.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设计,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原本以为只要自己用情朗读,精心讲解,加上课堂中教师随机的调控,完全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预想。可谁知,初次在402班试教,由于对教材挖掘过浅,课堂平淡无奇。
“学生为什么没有进行深入地阅读,精彩的感悟呢?”我疑惑不解。
一、温馨的讨论智慧的源泉
下课后,组内的各位老师针对着我所困惑的问题,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吴红花老师中肯地说道:“这节课,对于刚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觉得还要分清课时。第一课时就只讲第1、2自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鲜艳、美丽。”“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爬山虎多美啊!叶子绿得那样新鲜,那样惹人喜爱。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展现,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品味中华语言文字的美。”汤华菊老师真诚地说道。“我同意刚才两位老师的看法,一定要感悟这些语言优美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朱老师你要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进行感悟。”“对!欧老师说得很对!就要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来感悟语言的特色,感悟作者的情怀。”俞老师说,“像文章中的‘均匀、新鲜、一顺儿’等词语,都要进行恰当地感悟。在这样的感悟中,自然就可以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那具体的感悟方法又是怎么样的呢?如何具体操作?”我说道。陆主任娓娓道来:“‘同学们,你们看叶老先生笔下的爬山虎多美啊!想读一读吗?那好,就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读着读着的时候,哪个词语一下子映入到了你的眼帘,使你的心陶醉了,就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小朱啊,你看,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了文本语言的感悟中去了。然后,再组织学生汇报,谈自己读书的发现、体会。到这儿还不行,还要引导学生带着刚刚领悟到的情感来读一读,用朗读的方式展现出来。那就可以实现‘朗读――感悟――朗读’的体会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目标了。”……整个讨论的过程,每个人意见的提出是那样亲切,如一缕清新的风拂过心间。
二、深刻的解读明晰的设计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反复诵读《爬山虎的脚》。叶老先生在写作的时候,条理多清晰啊!在写爬山虎叶子的时候,先是从叶子颜色的变化来写的。叶子从“刚长出来的嫩红到不几天后的嫩绿,然后到那种新鲜的绿。那是怎样的绿啊?那就是――翠绿啊!”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细致的读书,细细地品味!叶老先生除了写了叶子的颜色变化以外,还留意了叶子的形态。虽然他只用了两句话,但是却给我们呈现了生机勃勃的叶子。那样美丽,那样清新,那样醉人心扉!这既能够看出叶老先生观察得细致入微,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爬山虎叶子的鲜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一顺儿’、‘铺’、‘均匀’和‘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这样的地方。然后通过换词的方法来体会作者‘漾’这个词语用得精准。我马上投入到了教案修改过程中。
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描述。
2、生叙述,师指导。
3、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体,细细品味作者是怎么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A.思考:这段围绕叶子写了什么?(颜色、形态)
(1)作者是怎么写的?(先写了颜色,再写形态)
点拨:爬山虎叶子颜色最初是________,逐渐变成了________。长大后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2)在备课的时候啊,朱老师读着书的句子,读着读着,就被大自然神奇的魔力给震撼了。你们知道,是哪些句子吗?
投影出示: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指导: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
“一顺儿”是怎样的?“均匀”又是什么意思?从书中的语句找找,归纳总结一下均匀的意思。(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与比例相同)这么多的叶子,作者用了一个动词“铺”来描绘。这些都是从静态上来写的。
(4)除此之外,作者还观察了微风拂过后,动态中的爬山虎的叶子。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漾”还可以换成哪个词呢?(荡、卷、翻)
B、作者在写爬山虎叶子的形态时,既观察到了静态的叶子,也观察到了风拂过后动态的叶子。这样一动一静的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C、作者把普通的爬山虎的叶子写得非常可爱,下面,就请大家伴着乐曲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吧。
D、积累这段的优美文字。
我带着调整好的教学方案走进了405班。这节融合了组内各位老师的智慧的教学设计,此时是那样清晰明了。这堂课中,学生精彩地品读着那铺得均匀的爬山虎的叶子,语言那样灵动,感情异常饱满,朗读极其投入。在这堂课中,我情感激昂地演绎着备课组内全体老师智慧、灵动的教学设计。在课堂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甘甜。
在第一课时已经趋向成功后,接下来,我便满怀信心地走进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然而,在上课时,可能由于自我预设的过于完美,教学设计还不够贴近学生实际,没能顺学而导,因此,又出现了问题。学生在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时,理解不深刻。课堂的生成语言干涩。在下课后,追求完美的俞老师再次提出要求:“小朱,你还要再次深入解读文本,弄清楚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调整好后,明天到我们班来上。”
此时,想在课堂教学有新突破的我,听到了这句话干劲十足。于是,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爬山虎的一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经过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细细研读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我终于明白了“爬山虎的一脚”――就是“爬山虎的脚先触着墙,六七要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随之变弯曲,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在想通这个问题后,对于“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理解自然就清晰明白了。
三、深情的'演绎成长的快乐
次日,当正午温暖的阳光照射在403教室窗前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教室。与学生展开了愉快的对话。在具体感知“爬山虎如何向上爬的过程”环节,我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读通第4自然段,然后找出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词,模拟着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来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就是这样一个随机的课堂设计,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对于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了。他们在小组内认真地模拟着各种动作。这使得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词语的含义。然而,对“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上。为了能够让他们真正理解,我将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那些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那些动词写在了黑板上,说道:“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样’指的是怎么样呢?”同学们在老师问题的启发,如大梦初醒,恍然大悟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他们此时才真正明白了“爬山虎一脚”的含义。于是,我相机进行了小结并分组朗读,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第一脚齐,(第一组读);再爬一脚(第二组读),再向上爬一脚(第三组读)。它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在一次比一次的深情朗读中,爬山虎似乎真的在一步步向上爬,学生的眼前似乎真的看到了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最后,我小结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这样的总结,很好地将文本的前后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文本处理始终保持在一相整体上。
现在,每当回顾课堂中那一时刻,我的内心里仍然充满喜悦。我为自己的成长而喜悦,为周围那些智慧的人给予的智慧的指导而喜悦,为我们这个团队精彩的金点子所散发出的智慧的光芒而喜悦!
《爬山虎的脚》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读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学习本课时,我采取以疑激趣,以疑引路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常言道:“学贵有疑。”世界上的一切创新和发现均由疑而生,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新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当时同学们积极举手,有的说:“我们人和动物有脚,爬山虎怎么也有脚呀?”有的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呢?它的脚长的什么样的?”还有的说:“爬山虎的脚能走路吗?”……到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均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我提出了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音。2、找一找课文从哪到哪写了爬山虎的脚。3、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此刻,学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去,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整间教室。在自学汇报时,有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写它生长在什么地方以及它的叶子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组织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我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间,和同学们共同寻找答案。然后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各组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组和组之间互相补充。最后教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对此问题加以总结。在汇报中有的小组说:“正因为爬山虎它有脚,能够往高处爬,所以才能爬到房顶上。第一自然段是告诉我们它的脚很能干,所以要写这部分。”有的小组说:“写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等于告诉我们它的脚的作用了,所以不能没有这部分。”还有的小组说:“如果爬山虎没有脚,它不可能爬这么高,所以这部分也和脚有关,不能没有。”那为什么要写叶子呢?有的小组说:“正因为爬山虎有脚,所以它的叶子才能铺的那么均匀。”有的小组说:“如果爬山虎没有脚,它的叶子会堆在地上,乱成一团,所以叶子和脚也有关。”还有的小组说:“爬山虎叶子排列那么整齐,铺的那么均匀,都是因为它的脚巴在墙上,叶子的美,是爬山虎的脚带给的,所以不能没有这部分。”同学们的回答多么具体,多么的贴切。我听了各组的汇报,深深感悟到“疑”是智慧的源泉,“疑”是创新的动力,“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领悟到,学生就像一张白纸,那么的纯真、无瑕。我们教师好比绘画者,恰当的引领能够在这张白纸上绘出五彩斑斓的画面。
用了两节60分钟的大课时间来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可是我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心里也沉甸甸的。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不行的,时间、精力都比以前花费的多,可结果却事倍功半,重难点没有突破,基础的知识点学生又掌握不扎实。这几天,我翻看了其他老师的导学案,特别是朝凤路小学翟老师的导学案,我发现自己的导学案在设计问题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我的导学案在设计上可能受以前生本课堂的影响,把很多小问题进行了整合,问题有点过大,或者过于宽泛,如果老师不讲,学生完全独自完成时有点无从下手。生本课堂虽然也是以学生主体,但在教材的处理上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学生只要敢想能说就行,没有标准的答案评价局限,教材只是一个点。可是现在感觉,高效课堂好像又回到了教材上,导学案的设计始终紧扣教材,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都是紧紧围绕文本中的问题来进行。所以,如果我还按照以前的生本课堂的设计思路来设计高效课堂,我发现学生自学起来有点困难,课堂上的展示交流也不成功。
在设计《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上,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你能结合实物进行说明吗?喜欢绘画的也可以画一画”,在检查导学案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个草图,并没有理解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这个过程。因为,学生身边都有爬山虎这种植物,我想,利用采集的实物,结合文中的介绍,学生应该能用语言说清楚这个问题,可是在课堂反馈上,我发现学生虽然采集了样本,也观察到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可是却不知道结合课文去解说这道题。
当时,我想如果问题能改成“先认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结合你手中的实物,你能告诉我们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吗?理解后也可以画一幅图来表示”也许,这样设计,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就会知道从哪开始着手,不至于学生抓不住主次。
在第四个问题上“我从文中看出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你发现了吗?”,这是课文中黄色泡泡里的一个小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在认真观察的语句,从而感受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精神。这个问题,如果是老师边讲课文,边渗透这个问题的话,学生可能很容易解决,可是,现在把这个问题原封不动的搬到导学案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道题的理解有偏差。课后,我想如果把问题改成这样“我从文中看出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例如: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你发现了吗?认真读课文,试着找一找吧”。如果有了这个例子,学生一读题就能知道原来是从文中找表示作者连续观察的句子,就知道该从何入手了。
后来,我也把这几天自己的困惑和王校长进行了沟通,他也同意我的想法,导学案是学生的学案,虽然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更离不开老师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对于我们课堂改革的初期,教师不可忽略学情,步子迈的太大,问题设计更要具体,直观一些,这样学生才能有例可依,有法可循。也就是说自己现在的导学案在问题设计上缺乏给学生可利用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问题不够层次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回想这句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课改的道路,我们走的很辛苦,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处于教育资源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辛苦的付出。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语并不是并列关系,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根本前提,合作是探究的某种方式。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
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图,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它生长茂密的样子。请大家仔细看图,在这郁郁葱葱的叶子下面,隐藏着什么?
生:叶子下面隐藏着爬山虎的脚。
师:同学们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请找出描写脚特点的语句读读。
师:请同学说说爬山虎有哪些特点?
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颜色是……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样子是……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
然后老师让学生画爬山虎的脚,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的过程,理解体会“一脚一脚”。……
[案例二]
师出示课题――《爬山虎的脚》,指导审题。
师:请同学们反复读题。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生:爬山虎的“脚”。
师:请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段落,朗读文段,边读边想,跟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发现,如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反思]
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遵循文章的思路,步步引导,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者则用直奔重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研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并在读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学习课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这样设计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吗?显然,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了,未能真正触动学生内部的探究欲望。因为,教师仍未完全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自主也只能是浅层次的。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
在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展示有关爬山虎的彩色图片。正当学生被爬山虎碧绿、浓密、生机盎然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教师出示爬山虎的仿真枝条……
师:是啊,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机,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请看,这就是“爬山虎”,我们让它也长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师请学生演示爬山虎长在墙上的样子。学生很快发现它很难“长”在墙上,一脸疑惑)
师(也一脸疑惑):咦,爬山虎顾名思义会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难能把它扯下来。是什么东西在帮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脚!
师(拿着那根仿真爬山虎):假如这跟爬山虎是真的,它的脚一定能帮它爬上这块墙壁了。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
除了“厉害”、“不简单”等等词语,学生大多会说到“神奇”一词。教师可借此词进一步引导。
师: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考察,以便距离接触;查找课外资料,以研究它的生长原理;钻研课文,因为作者的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
师(商量的口吻):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收集到的小资料深入地研读课文了。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课文当中“寻宝”吧。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画图、写旁注……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一起研读,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引导性的,帮助学生疏通思路的话语)。在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急于得到别人认同的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时机成熟,师于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看法,通过多种途径(抓住关键的词句说,画,演等等),达成共识,如有不同见解,要以充分的根据说服对方。在合作探究逐渐成熟之际,教师及时让出讲台和投影仪,让它们成为学生的展示台,从各个角度展示爬山虎脚的“神奇”……
……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生的在课文中的体验才会真情流露,全情投入,再加上教师精妙的点拨与充满信任的激励话语,学生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深入探究,顺利地实现了旧知与新知的连接,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很积极。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今天上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老课文,我是先用丝瓜和葡萄这两种藤状植物引入,让学生知道爬山虎和这些普通的藤状植物不一样,它是有脚的。接着讲课文时,我抓住“今年,我注意了。”这句话,先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注意”上,作者注意了什么?学生能很快答出:作者注意了爬山虎的脚。然后就学习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段落。我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脚和墙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在拓深感情的时候学生没什么互动,只是一味听我在说。接着我又让学生把注意放在“今年”上,“今年注意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也能很快想到是他以前没有注意。我马上提问:“他以前注意什么了呢?”学生就能想到以前注意叶子去了。然后就学习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段落。通过看图片和感情朗读,我让学生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引人注意,感受到了叶子的美感。本来想让学生感悟爬山虎的脚在叶子后面默默奉献的精神,可学生都不大愿意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分析。最后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是在连续观察,部分学生能先从表示时间的词语入手,体会到作者的连续观察。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动脑筋,看来以后上课要逼一逼这些不愿动脑筋的同学多举手发言。
整堂课我的教学设计还是可以的,但是教学效果却让我感到很不满意。
我想在这里固然有学生的一些因素,可是我的因素还是占主要比重的。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出的积极性比平时低了一些,在开始让他们“读生字”的环节中只有四个同学举手表示要试一下,这让我很心寒,应该说预习了的学生对于生字没有什么问题的。课后从学生那里得知来了几位听课老师有点害怕,所以才不举手的。这让我感到我平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让学生知道他们才是课堂的的主人,而不要对听课的老师有所顾忌。
(一)在这堂课中让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
这可能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缘故,在课堂上我表现得很紧张(虽然别人可能不觉得),所以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时,我的'激情也降低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无论怎么样,上课一定要有激情。
(二)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内容,但是不能设计学生的回答,只能是引导学生回答。
在这一点我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就比较幼稚,想法太过于完美,总是想着让学生的答案与我设计的差不多,结果学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就乱了方寸,出了教师不应该的行为(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总是在等学生符合自己需要的答案。老师不应该这样,要随机应变,实在引导不过来的,自己说出来让学生知道了也就够了,这一点比起老教师经验就差多了。
(三)问题一定要提得好,提得准确。
这一点是我这堂课的重要收获之一。在课上我把“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粗心的问成“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结果学生都回答到3、4、5段中去了,茎、细丝什么样的回答都有,叫学生答得越多,出现的乱七八糟的回答就越多,差点课都上不下去!在这里我深深感到语文老师对于所提问题的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让他们做什么,回答什么!
(四)研究课程要细,不能只是研究表面上的一些内容。
研究课程细不细主要是在备课时备得充分与否,我觉得今天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主要还是我备课这一块做得不够,我的备课知识内容浮在水面上,没有更深层次的去进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比如我在和学生交流第四自然段“爬的样子”的教学中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与“爬”相关的动词,然后让他们读一下就好了,没有更深入的和同学去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事实上文中恰恰这些“动词”是用得很美,可以说是很妙的,这里是有顺序与讲究的,一点一点儿递进,不能交换顺序。在这些动词上要研究得细一些。这主要是备课不够,如果备课充分,那么今天在教学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了,正如一些老教师所说:“只有备课做好了,才能上好一堂课。”今天让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五)板书要简单,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清晰。
在这堂课上我的层次是蛮清晰的,但是简单与合理就不够了。首先一点是这个板书是不合理的,第一层中的三方面是介绍爬山虎的,而不是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后面的三方面才是写爬山虎的脚的,这是我板书中的一个重要错误,以后要特别注意,板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或帮助理解,而错误的,不合理的板书只能带给学生误导!其次我的板书不够简单,我上课是学生边讲我边写的,我的板书就显得字数多了点,很罗嗦,可以直接写“生长的地方、叶子、脚”就可以了,不用再写上“爬山虎”这三个字了,写板书的时候字多了,时间就浪费了,在我写的时候学生就干等着。究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备课不仔细,如果在备好课之后再好好推敲一下,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颇为得意的课前准备,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成了我为《爬山虎》精心砌成的颇为美丽的“墙”,从而忽略了“爬山虎”这种绿色植物,只要气候、地理环境适宜,它都可以自己垂直地往上攀登!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先给这次公开教学定下一个指导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此思想指导下,我给这堂课定了一个课题:学习的迁移运用——例说《爬山虎的脚》第一部分,让学生举一反三。围绕这一课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例学“爬山虎的叶”,让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学,找出重点词句后讨论辨析,交流汇报;我还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哪一句、哪些字词都考虑全面,尽量不空漏多余,不旁逸斜出,并穿插了一些图片、录像;接着总结阅读短文的方法,让学生欣赏《爬山虎的脚》的录像;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另一种植物。
有教师认为我讲的太琐碎,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于是我又做了修改,尽量让学生多思、多讲。我没有向学生例说《爬山虎的脚》的第一部分,也没有使用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摘取其中生动形象、辅助教学强的录像片段,我想尝试一种新的“开放、自主教学”,彻底去掉平时教学中那种别扭做法。在这堂课上,我体会到了崭新的令我激动的气息:
学生自由阅读,自主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尽管表述不同,但都或近或远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经过点拨,都感悟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体会到了作者强烈的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更令我高兴的是学生都各自介绍了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有的采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的通过画图来解读文章,有的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品析,有的用诵读理解表演出来,有的在课前准备了爬山虎的实物,借助实物理解,还有的是通过看课外书、看录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各显神通,尽展自己的才能!我又何必让学生“一二一,齐步走”呢?
当学生学完《爬山虎的脚》,惊诧爬山虎的脚具有那么神奇的力量时,我又抛砖引玉,介绍了《丝瓜的脚》、《葡萄的茎》、《九死还魂草》、《会发光的树》等小资料,学生兴致大增,有的讲课外书上看到的《子弹树》;有的说网上下载的《吃人草》,有的带来黄瓜藤,介绍它的脚……大自然真奇妙,学生怎不爱好?我又适时点拨:你想揭开大自然中这些植物的奥秘吗?那就下课后去看书、上网、问别人……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让我深深地读懂了:这就是对知识的强烈追求!
最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作业:以“植物的小秘密”为题写一篇短文,时间为一个月,要求突出自己的发现。一个月之后,学生的习作又一次震撼了我:他们细致观察、翻阅资料、上网查询、不耻下问……每篇文章都是那么妙趣横生!这种教学效果也许是课堂上无法立竿见影的,但课后的效果深深证明了这堂课的魅力!
渐渐地,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其实我为《爬山虎的脚》所做的精心设计,恰恰成了砌在自己和学生间的一堵“教”与“学”的墙。令我的思绪越发沉重的是,我肯定不只是这次为公开教学而精心砌造了一堵墙,或许这种墙,我已经砌得太多了,以致自己也成了教学视网膜上的一个盲点。在这样的“墙”式教学中我失去了什么,学生又失去了什么呢?
“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异而勿牵。”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教师给的,而是教师应该尊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这个中心。国家新课程标准强调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学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把学生放在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主动发展。
《爬山虎的脚》一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在教学这一自然段的时,为了较好的处理重点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课上让学生默读课文后,画一幅简笔示意图。
我提出要求后,学生不屑一顾,认为很简单。可当我巡视时,竟发现全班没有一个画对的。于是,我找了三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当三个同学板演完后,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我给了大家几分钟,等他们议论得差不多时,我请同学评议。大家很快找到了出错的地方:孙金诺、李晨曦没有把“叶尖一顺儿朝下”画对;吴楚怡没有“细丝”画到“长叶柄的地方”;孙金诺没有把“细丝”画到“长叶柄的反面”。这时,我出示了同学们课前采集的爬山虎让大家观察,使大家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我表扬了那些画出“叶尖一顺儿朝下”的同学能联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能画出“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的同学读书认真仔细,提醒大家读书要仔细,理解内容要联系上下,抓住重点的词句。
在这一环节,我比事先的安排多花费了一些时间,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
当看到同学们恍然大悟和连连点头的神情,我也欣慰地笑了。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爬山虎叶子的这段,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叶子的美,通过朗读把叶子的美读出来。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在学生精读课文后,再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另外,在讲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怎样爬的时候,顺带提及到作者怎样观察植物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的秘密。并布置《观察日记之生豆芽》,这样比平时上作文课时,单独来讲怎样观察植物,怎样写植物要容易多,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昨天的年级组引路课上,娇姐讲了《爬山虎的脚》。听了这节课,让我收获了一个好方法。可以在课上带领同学们,通过做《优化设计》去辅助理解课文。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及思想感情,同时,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
关于这节课,我有如下反思:
1.我能够更好的运用图片去辅助课堂,这是一个进步。
2.首次把《优化设计》带入课堂,效果还挺好,这可以作为保留项目。
3.下次的课上,我可以尝试把《优化设计》上,字词的题,安排在第一课时。这样课上练习生字,帮助加深印象。
4.讲课时,语言连接不够顺畅,这应该是我不够了解自己的教案。
总得来说,我学会了去丰富课堂,这是我这一课最大的收获!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