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苏版亲昵的优秀教案,本文共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版亲昵的优秀教案

江苏版亲昵的优秀教案

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亲昵”。亲昵 江苏版教案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体验亲昵成功的喜悦。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亲昵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亲昵”。亲昵 江苏版教案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亲昵”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亲昵”。它不仅是一座现实生活中的,而是想

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亲昵”,并画出周围的环境。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这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个故事,对于高斯的算理学生已经掌握。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并不是学生所了解的。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仅学习一些词语的用法,会概括主要内容,还能知道高斯不是天才。

1、认识2个字,会写8个字。感受“刚刚”、“惊讶”、“鼓励”等词语对于文章表情答意中的作用。

2、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高斯不是天才,像高斯一样做事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发现规律。

带着感受读课文的3、4、6段。体会词语的作用。并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时

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呀,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1+2+3+4+…+100=?

1、学生汇报答案。

2、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过渡:真不错,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有一个小朋友是自己算出这道题的,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揭题: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介绍高斯:小高斯是十八世纪中期德国的一个小朋友,他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就发现他与众不同,后来,在他的勤奋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他成为全世界的大数学家,这一课就是学习有关他的故事。(可以放在后面)

2、检查生字。

3、检查课文读文情况。

4、逐段朗读,读通读顺

5、课文哪几段写了事情的经过?

(2——6)段。

6、这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段:老师让学生从一加到100,看谁算得快。

3段:刚刚几分钟,小高斯就求出了结果。

4段:这样短的时间小高斯就求出了答案,老师很惊讶。

5段:老师问高斯怎样算的。

6段:高斯说自己算题的规律。

7段:老师夸奖小高斯爱动脑筋,鼓励他继续努力。

7、这样多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交给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高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抓住规律把1到100的和算了出来,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总结方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不是把所有段的内容叠加在一起,而是需要抓主要去次要的内容,并用合适的语言连接起来。内容要简练,主要情节要突出。

8、其它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1)学生读一段,说一段。

(2)看看这两段和我们刚才的故事的主要内容谁是重点?(刚才内容)

(3)本课的主要内容怎样概括,这两段的内容你要不要?(内容的取舍)

9、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高斯的伟大成就。

10、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分段。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

1、学习第一段。

(1)读课文的一段,知道了什么。

(2)开头的四要素。(感受这样开头的好处)

2、读第二自然段, 师生探讨,加深理解

(1)自己读课文第二段,小高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笔在文中画出来。(教给学生可以画词,可以画句。可以画高斯自己的,也可以画别人的)

(2)学生读画。

(3)学生汇报。

三段:抓对比:刚刚几分钟,别人忙于计算。抓动作、语言:高斯站起来,大声说。

看出:高斯算得快,很自信。

朗读:注意5050后面的叹号。带着自信,语言稍快,声音大朗读。

四段:抓对比:(1)词语对比:老师惊讶和老师非常惊讶的对比,读时突出“非常”;时间的对比:花费一个多小时,才算出来,小高斯只用几分钟就能算出来。

朗读:带着惊讶,强调的语气。

五、六段,师生对话。

学生说说就可以,可以简单知道算法。练习对话,小高斯要自信一些。

3、我们设想一下,小高斯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数一个数地加下去,会怎样?

一定会和大家一样,很长时间也算不出答案来。

4、同样的题目,惟有小高斯能发现1到100一头一尾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小高斯很喜欢动脑筋,很会思考问题。说明小高斯很注意观察事物。)

5、小高斯这么多的优点,那么这些优点是天生的吗?

不是,因为小高斯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了爱动脑,爱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6、你们所说的,也正是老师想说的。读第七自然段。

换句,老师点头,夸奖高斯——,比较,了解老师的心情

7、你来做老师,做一做动作,夸一夸,鼓励一下高斯。(巩固教育点、)。

8、齐读第七段。

三、补充资料,补充一些高斯的资料,感受他的伟大成就。

四、作业。

写一篇《我眼中的高斯》的小随笔,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 聪明的小高斯——刚刚、大声

老 师——惊讶、不相信、点头、夸奖、鼓励

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

1、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对话,学会14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古时候,寻常百姓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杀猪,吃上平时很少吃的猪肉,可是孔子的徒弟曾子,却在平常的日子里就把猪给杀了,你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吧,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吧!(板书课题)

朗读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你觉得妈妈是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如果不是,又为什么这样说呢?

4.你的父母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最后兑现了吗?你怎么想?

5.找一找妻子的话,你能猜想一下当时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吗?读一读妻子的话。

6.(出示插图)愿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曾子和妻子在对待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什么不同吗?

7.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之中,再读读第3自然段曾子的话。听了曾子的话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8.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

9、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体会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曾子所说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一类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

指名读课文,读生字卡片。

2、学习一类生字:

1、杀:上下结构 会意字字义(1)弄死(2)战斗(3)消减(4)收束(5)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字谜:村左贴封条;赵家已搬走,留下一木头。扩词:杀虫、杀害、杀价、杀菌、杀气、杀青、杀人、暗杀、刺杀、谋杀、屠杀、杀气腾腾

2、买:上下结构 会意字反义词:卖字义:(1)拿钱换东西(跟“卖”相对)(2)用财物贿赂,拉拢 字谜:卖去十头扩词:买卖、买账、买主、采买、购买、零买、收买、买通、买椟还珠

3、备:上下结构 形声字 字义:(1)具备,具有(2)设备(包括人力物力)(3)准备(4)防备(5)完全字谜:各字加一横扩词:备案、备车、备耕、备荒、备课、备用、备战、备注、准备、备忘录、德才兼备、求全责备

4、原: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字义:(1)最初的(2)起初,本来(3)没有加工的(4)宽阔平坦的地方(5)宽恕字谜:无水之源。

扩词:原本、原封、原稿、原告、原籍、原来、原理、原谅、原煤、原木、原野、原因、原由、草原、高原、原子弹、原子能、原形毕露、原封不动

5、育:上下结构 形声字 字义:(1)生养(2)养活,培植(3)培养,教导字谜:烘云托月;月上流云扩词:育林、育苗、育秧、育种、教育、培育、生育、体育、养育

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要仔细观察范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找到关键笔画,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杀、买、原”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练读,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二、背一背

这一组成语都是与诚信有关的词语,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在课堂上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介绍教学楼上树立的,育人为本,诚信博育。

三、讨论:

图上的小朋友在与老师讨论交流,老师问:“学了这三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与别人交流。可以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故事,可以谈谈对这三篇课文中人物的看法,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所有会认会写的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文,感悟做人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一些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春秋时期的名人 –曾子,介绍曾子,认识“曾”字。

2.齐读课题,读准“杀”字,注意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且在每段前面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a. 说说课文有几自然段。

b.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师范读课文。

4.分小节读课文。学生互动评价。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形近字区别法识记“买–卖”“阻–祖”;同音字区别“园—原”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3.教师带读生字。

4.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四.全班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主要是各个部位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买”,最后一笔是点。“杀”下面不是木。“备”

字的折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

3、出示词语库里的词语,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边读边想,曾子为什么要杀猪?

3、指导朗读。

A、妻子急忙阻止他,说:“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呀?我原是说着哄哄孩子的。”

指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急忙”要读的稍快一些。

“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呀?”要读出惊讶的语气。

此时此刻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哄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哄哄”?

再指名读这一句。齐读。

B、“对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话呢!”

指名读,体会曾子说话时的心里。尤其要注意“呢”和“!”,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C、“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跟父母学的,你撒谎欺骗孩子,就是叫孩子学撒谎。这样教育孩子是要不得的。”

自由练读,小组讨论这句话的含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4、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在反复朗读中巩固所学生字。

三、小组练习复述课文。

四、谈一谈对曾子这种做法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加深对情的理解,理的感悟。

五、拓展延伸。

名人诚信格言。

(1)言必信,行必果。

(2)民无信不立。—孔子

(3)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做买卖的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农贸市场,看见了许多水果和蔬菜,今天我们再随一位小姑娘——妞妞一起去赶集,大家愿意随老师一起去吗?好,今天匀来学习新的一课——赶集。

请同学们随老师齐读文题。谁能说说赶集是怎么回事?

二、听读课文,体会感悟

1、感知课文,听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这篇小韵文介绍了小妞妞去哪儿,她都看到了什么?

2、领读,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3、标出文中共有几句话,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生字。

4、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刚画出的生字的读音。

三、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妞、镰、绳”。

2、结合实物学习生字“姜、辣、蒜、蜡”。

3、学习生字“粗、猛、吓、枣、跳”。

四、练习,游戏巩固

1、师领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5、读下面各词。

6、有感情地拍手读课文。

五、作业

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发展语言

1、通过生字卡片认读上节课所学生字。

2、选出一字,组词造句。

3、找生读课文,分组分句读。

4、全班齐读课文。

5、找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名字”。

二、完成课后习题。

1、读一读,连一连。

这一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认识事物与巩固识字结合起来。先指导学生读准词语,再连线。

2、读课文比赛。

3、采蘑菇,涂色。

4、买卖游戏。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字形,每一笔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然后再指导学生书写。

2、注意“跳”字最后一笔是点。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你还能找到哪些有关水果和蔬菜的资料,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

江苏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会认写8个一类字,会认7个二类字,初步学会从多方面观察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切苹果的这种实践方法明确处理事情应多动脑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小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小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

教学准备:苹果

教学时数: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大家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切.仔细观察切后的图案.

学生汇报,我们平常最常用的切法是哪种呢?那我们能说其他切法就是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二、熟读分析课文

1、自由读想: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想儿子是怎样切的?

找出写儿子切苹果的语句.自由读1-4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注意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3、“显示显示”能不能换个词,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那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练习读读.那通过这词你可以看出爸爸是怎样想的?还从哪里能看出来?(不该…….)那爸爸的话又该怎样读呢?

4、再读课文想想爸爸是怎样切的?

5、在小组内练读1-4段

6、这时爸爸相信了吗?猜猜

7、指名读5段,为什么相信了?果然是什么意思?换成竟然行吗?我原有的印象指什么?那魅力又来自于哪里?指的是什么?它指什么?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错:

①交叉:交错 错落有致 错综复杂

②不正确:错字

屉:

①屉子:屉帽 一屉馒头

②屉子:藤屉

③抽屉

惯:

惯例 惯性 惯纵 娇生惯养习惯

横:

①对竖 直 横冲直撞 横倒竖歪 横幅

②a粗暴:强横 蛮横 b不吉利:横事 横财 横祸

拦:

拦挡 拦击 拦路 拦腰

核:

杏核 核武器 核查 核对 核心

彻:

彻夜 彻骨 彻底 彻头彻尾 彻悟

印:

印象 印花 印泥 姓印

二、指导书写

惯 屉 学生先观察,师示范,生写.

三、作业:

书写一类字

四、板书设计:

切错?的苹果

儿子的切法 爸爸的切法 我们的切法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认字6个,写字10个。

教学重点:

了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苹果的来之不易,为品读课文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个苹果图片)同学们,从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苹果,嗯,那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你们多久吃一次苹果呢?现在我们喜欢吃苹果就可以经常吃到,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抗战时期,战士们想要吃到一个苹果是多么艰难的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有关于一个苹果的温馨的感人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呢?(生答)既然同学们都那么迫切地想知道,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一个苹果》(板书)

二、了解背景资料

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先来了解一下抗美援朝战争,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去收集资料了,有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这位同学很认真地去收集资料,老师要表扬他,其他同学是不是也一样呢?看来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都很端正,老师很高兴。老师也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和同学们收集的一样呢?还是有不同的。(分享抗美资料)1950年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了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派飞机轰炸我国的东北,无数的中华优秀儿女在保家卫国旗号的召唤下入朝作战。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朝鲜战争的图片资料。 看完了资料我想每个同学对这场战争都有了一个认识,当时的美帝国主义号称武装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却很落后,在上甘岭一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此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同学们,此时,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珍贵 宝贵 救命 )

三、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让我们在文中找出答案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51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注意找出课文中不懂的生字、词,并尝试独立解决生字词读音或与同桌讨论。

2、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有遇到不懂的生字词吗?有谁来告诉老师呢?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字词,有谁愿意上来读一下吗?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前面三个字,嗯,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呢?非常好,是不是。还有你不理解的字词吗?懂了吗?嗯,好,请坐。接下来还有谁愿意来试试呢?(重点:卸完,烟烧火燎) 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把这些生字词全班齐读两遍吧。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认识完了生字词,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珍贵,救命的苹果。接下来老师想让同学再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再读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件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好,有谁能上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地坚守阵地时,遇到了缺水的困难,一个火线运输员送来了一个苹果,战士们都很有需要吃掉这个苹果,但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战友比自己更需要吃这个苹果,于是一场让苹果的故事就此展开了。个苹果,但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战友比自己更需要吃这个苹果,于是一场让苹果的故事就此展开了。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2、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我们以前学过记叙文有六要素,同学们还记得吗? 嗯,学习记叙文要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推移的顺序、空间转换的顺序和“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四种。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内自由讨论下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想想这篇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同学们在讨论时要注意有的答案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来,但有的要靠同学们去总结归纳。

3、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那按这个顺序,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请同学们按这个顺序试着把课文分分段落吧,并与同桌讨论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部分(1-3),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弹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捡来的苹果。

第二部分(4-12),写大家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

第三部分(13-15),写战士们一共只吃了小半个苹果。

第四部分(16),大家为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感动的心情。

五、感知苹果来之不易

我们先来学习可课文的起因,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6自然段,在文中找出描写火线运输员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火线运输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流着汗水的脸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 (指导同学们朗读这些句子,在读时要注重语言的朗读,让同学体会语气,了解人物性格。)从这些描写火线运输员的句子,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苹果来之不易。

火线运输员为什么要把这个苹果给连长,连长需要这个苹果吗?从文中哪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描写连长的句子,并自己读读这些句子,想想怎么把描写连长的语气和心理的句子正确表达出来? 连长确实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那么其他战友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寻找答案吧!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下,如此珍贵的苹果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个苹果,最想吃这个苹果呢? 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抓住重点、品读细节 学生汇报,预设如下。

【学生汇报到那位战士需要苹果,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我认为连长最需要:“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①理解“烟熏火燎”。(形容干极了的感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②谈体会。 ③连长渴成这样了,谁能读出他非常干渴?(强调烟熏火燎、一口气。)指名读。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连长需要苹果?(板:心理) 整整,突出了时间很长

(2)我认为火线运输员需要:“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地矮矮的,瘦瘦的。我看到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我们透过火线运输员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他也需要这个苹果。(板:外貌)

(3)步话机员小李需要:“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外貌描写) 看来每位战士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的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些滋润;可是他们吃了苹果吗? 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此刻,他们传递的仅仅是苹果吗?是什么?板书。(情谊、关爱、友情、幸福、生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说明战士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现战士们关心体贴别人的崇高品质。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他们总想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此时,战士们互相关心,友爱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人都有一个金子般的心,正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这个苹果变成了一个金苹果!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来感受战士们那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品质。播放音乐

以读促思,深化主题

1、这是多么可爱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敬的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吃了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2、请同学当连长作动员。(你是一位称职的连长。)

3、经过连长做工作,同志们勉强开始吃苹果了,苹果又在战士们的手里转了一圈,结果呢?你又有什么疑问?

4、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同学们自主提出的问题

小结: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的战友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师小结:

此时看似平静却非常不平静,每个人都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真爱在,生活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能够帮助别人时,请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幸福。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对妈妈的关心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父母的骄傲,如果能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母更会为我们感到自豪,你们想做这样的好孩子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小诗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试着自由读诗,要求读得通顺、流畅。

3.指名读诗(纠正读错的音节及读破句的地方,鼓励读得通顺流畅的学生)

三、学习生字

1.学生一边自由读文,一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并出声读一读。

2.学生汇报所画的生字。“陀、革、鞭、劈、摘”。

3.陀:可指山冈。组词:陀螺。

革:(1)去掉毛经加工的兽皮:皮革。(2)变动:变革。(3)开除:革职。

鞭:鞭长莫及,鞭策,鞭笞。

劈:(1)pī用刀斧等砍或从正面切开:劈风斩浪,劈头盖脸。(2)pǐ。a、分开劈成三股:劈柴。b、分裂。c、腿或手指分裂开:劈叉。

摘:摘花、摘录、摘记、摘要、文摘。

4.幻灯片出示书后读一读,写一写。巩固生字词。

四、指导笔顺

重点指导“革”的书写顺序。学生可做书空练习。

五、熟读诗歌

1.认识了生字宝宝,为我们的朗读扫清了障碍,男子汉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要读诗了,下面我们就来轻松阅读。

2.自由朗读诗

3.指名分节读诗(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4.齐读诗

六、总结启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和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熟读了诗歌,诗中那个男子汉的形象一定是每个同学的梦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中,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对妈妈的关心之情。

3.想象诗中的情境,懂得关心、保护妈妈是儿女的责任。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读文,联系生活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做男子汉的自信与自豪。

教学准备

歌曲《男儿当自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动激趣,盎然入课

幻灯片出示书中插图。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画,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一个小男孩儿拿着陀螺鞭子,用木车拉着爸爸用过的锯和斧子,一副男子汉的气概)是呀!文中的“我”只是刚刚上学的孩子,却是个顶天立地、英勇威武的男子汉,他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是男子汉》。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这是一篇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着我是男子汉的骄傲与自豪,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想一想,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我是男子汉的?(学生汇报时,教师可把握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三部分理解。)

(一)如果夜里突然起风,

1.第一节中抓住“不要害怕”这四个字,体会小男孩儿的坚强、勇敢。(板书“夜里起大风”“坚强”“勇敢”)

2.描写风运用的是拟人的写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也体现出小男孩儿还是个充满稚气的孩子。

3.画出表示儿子行为的动词(举、赶)板书“赶风”

4.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这个小男孩儿,怎样读本节诗,才能让妈妈相信你是个男子汉呢?重点指导朗读“我是家里的男子汉”一句。“男子汉”要重读。

(二)爸爸有事不在家

1.从“妈妈你不要发愁,我是男子汉”一句中,感受到儿子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板书“责任心”画出心形)

2.从“我会用爸爸用过的锯和斧子,给你劈开生炉子的柴”中体会到我能在爸爸不在家的情况下,接替爸爸在家时的劳动任务,帮助妈妈干活。表现出小男孩儿对妈妈的关心与责任心。(板书“爸爸不在家”“劈柴”)

3.指导朗读本节诗,既要读出安慰妈妈的语气,又要读出男子汉的气概。

(三)男子汉的抱负

1.小男孩儿在生活中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名男子汉,然而,更让我们佩服的是,小男孩儿还有着远大的理想。

2.“从天上拍来的电报”一句中,体会出“我”有远大的抱负。(板书“抱负远大”)

3.从“要摘来一颗星星,照你写字到很晚很晚”体会出“我”深爱自己的妈妈,也理解妈妈的辛苦。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诗。

三、朗读全诗,感受诗境

1.引读(教师读叙述部分,学生读男子汉的行为部分)

师:如果今天夜里突然起风

生: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生:我已经六岁了,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

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师:爸爸不会回来,今天不是星期天

生:妈妈你不要发愁

我是男子汉

我会用爸爸用过的锯子和斧子

给你劈开生炉子的柴

师:叔叔说男子汉就是有出息

生:妈妈你也有一个有出息的

如果你收到一封

师:从天上拍来的电报

生:那就是你的男子汉儿子

师:要摘来一颗星星

生:照你写字到很晚很晚

2.配乐朗读诗歌。(鼓励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朗读)

3.朗读全诗,回归整体。

四、表达感悟,深化主题

1.同学们,其实诗中描述的情景,你们也曾有过经历,把你们为妈妈做的事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从大家的发言情况中,老师发现男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而女同学们却显得很腼腆,其实男同学可以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女同学也一样,大家知道,木兰从军的故事吧?花木兰作为一名女子,替父从军,和男子汉一样英勇威武,还立了战功,有这样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同学们,你们说对吗?给大家个机会,男女同学一起思考。你眼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预设(1)(坚强、勇敢、诚信、有孝心、勇于承认错误、学习成绩好、不爱哭鼻子等)(2)(A妈妈生病时,为妈妈请医生,照顾妈妈。B帮妈妈做家务。)

3.如果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会因有你们这样的男子汉孩子感到骄傲,我们不仅仅在家里做男子汉,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做男子汉。现在老师把歌曲《男儿当自强》送给男子汉们。

4.欣赏歌曲,感受男子汉气魄。

五、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以男子汉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我们的父母,一语道破,这是人间真情,正是这份人间的真情与亲情,让我们为之震撼,请同学们放飞自己的感动,写一首诗来表达做男子汉的骄傲吧!

江苏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设计的车我设计的车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我设计的车,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2、欣赏“我设计的车”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我设计的车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车”。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我设计的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车”江苏版教案,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车”。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

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包”,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诗配画

课    时:二课时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诗配画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3)为古诗或喜欢的诗配画。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

4)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诗的意境的表达。

教学准备:挂图数张、铅画纸2张、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江苏版美术教案

二、挂图4张、读画

1)        问:这4张画(诗配画)与平时的创作画又何不同?

•字画结合              •一般只有画没有字、诗。

2)        问:画面有什么意境吗?他是如何表现的?

3)        问:黑板上的范画有几种表现形式?

•水粉   •水彩  •国画  •彩色铅笔  •水彩笔等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三、新授、扩知

松下问童子          画面  松树、童子、环境

言师采药去          画面  童子、“言”可用手势表示。

只在此山中          画面  远景的山

云深不知处          画面  意境 毋须表达。

•让学生体会构思与构图。

•诗摆放在画面的什么地方?可否贯窜全画。(横幅)或(竖幅)。

四、学生作业

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用铅笔勾画轮廓。

五、巡回指导(略)

六、小结、小组互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你能将所学过的描写风景或古诗,用画面再现吗?

问:傍晚的描绘,用色?

秋天的描绘,用色?

三、新授

欣赏几幅国画式的诗配画。有什么感受?表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口述)

示范:诗配画——从色彩——构思——诗画一致

四、学生作业

以国画形式表现诗配画

五、巡回指导

六、小结、以小组形式展评作业、小组互评。(27)

后记:诗在画面中的安排位置不尽人意,学生对诗的灵活摆放有点不知所措。诗与画的有机结合在课中要想办法解决。

第十一课背影(八年级江苏版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办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难点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突破

通过感情渲染和讲解写作的缘由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重点片段的研读

把握文章主旨;通过重点句子的探究感悟父子深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作者朱自清的资料,教师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歌曲《父亲》、白帆的散文《父亲的泥脚》等。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准备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整理好课外阅读中摘录的有关父爱亲情的优美的句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    1.初读课文,给生字正音。,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2.指导学生谈读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2.找出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就

合作探究。    感触最深的片断谈体会和感受,相

互交流。3.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3.品味文中最动情的父亲的话语,把

握主旨。

一、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

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

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

字叫《父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

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父爱1

1.听歌曲,进入情境。

2.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

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

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

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

背影)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情

感。注意生疏字:交卸、踌躇、奔丧、

琐屑、迂腐、颓唐、狼藉、晶莹。

二、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合作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

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

“背影”为题?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j分析

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

些?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

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

艰难的“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

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

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1

3.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本段,熟读成

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1.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

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

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

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

[4]

《三字经》教案优秀版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序号 课时 授课内容

1 第1课时 人之初——名俱扬

2 第2课时 养不教——习礼仪

3 第3课时 香九龄——千而万

4 第4课时 三才者——应乎中

5 第5课时 曰水火——人所饲

6 第6课时 曰喜怒——人之伦

7 第7课时 父子恩——臣则忠

8 第8课时 此十义——勿违背

9 第9课时 经子通——居上世

10 第10课时 唐有虞——称三王

11 第11课时 夏传子——终于献

12 第12课时 魏蜀吴——失统绪

13 第13课时 唐高祖——国祚废

14 第14课时 太祖兴——若亲目

15 第15课时 口而诵——自勤苦

16 第16课时 如囊萤——宜立志

17 第17课时 莹八岁——亦若是

18 第18课时 犬守夜——宜勉力

19 第19课时 复习课

20 第20课时 复习课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讲

一、授课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

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拓展思维

四、授课提纲

1. 导入(10′)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2.诵读新句子:(2′)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30‘):

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

人性的三种理论

孟子“性本善”[故事一、邻居与小孩;故事二、5.12汶川地震时每个人的感受、做法]

荀子“性本恶”[故事一、婴儿出生到不懂事之前的一系列表现]

孔子“性无善无恶”[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故事一、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

[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

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

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

[故事二、偷黄瓜的贼]

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故事一、弈秋学棋]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故事二、唐伯虎学画]

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

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家教

[故事一、窦燕山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来历]

4.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5.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附件:阳光志愿者授课经验总结

图文并茂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建议准备有图片的教材

多讲故事

多让大家发言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二讲

一、授课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朗读三字经前八句子

二、授课基本内容

1、回顾三字经 1-4句内容

2、授课内容如下: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

三、授课提纲

1、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2、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先介绍岳飞(简介略)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 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此处略)。问一下学生知道朱元璋吗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 ,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三讲

一、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

二、授课基本内容

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9~12句内容,重点是从孝悌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

2、授课内容如下: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3、组织学生朗读与讨论

三、授课提纲

自我介绍,对来听课表示感谢。教“爱的鼓励”,以备后用

{向大家推销这种鼓励模式}

1.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

当时的情况是孩子们都没有带上次的课本,也没有背诵。于是我写了几个重点字的读音和填字,感觉掌握的一般。有1个孩子还是掌握得挺好的。积极性也挺高的

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阳光的人。

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4.提问: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

(示范手语,放在最后传授)

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

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8.总结

朗读今日所学。

附件:志愿者授课经验总结

可以让助教也参与讨论,并且回答问题,这样对活跃气氛开阔眼界,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帮助。学生向你做鬼脸的时候,是他们希望得到你的关注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一个眼神,也可以委婉批评,还可以视而不见,都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类型而定。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讲

一、授课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2.教学难点: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三、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

2.结合句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

四、授课提纲

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诵读新句子(3′):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5-20‘)

三才者 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提问】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 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

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有。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后面的十义还会提到,这里不作详细讲解)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主题相呼应)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扩展知识: 古代的星象划分法(15-20′)——此处内容略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5. 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总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三”开始,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三大”的重要概念,了解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从“三光”学习了一点古代天文学知识,知道咱们的祖先以星官的方式认识星星,并通过二十八星宿来记录日月,行星的运动变化

附件:

1.《中国古代星象划分法》和《中国星空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五讲、第六讲

一、授课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乃九族,人之伦”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3.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二、授课基本内容

第一节课:

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 五行 五常 六谷 六畜

讲历史上一个有关信任和承诺的小故事:情同朱张

第二节课:

1.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喜怒,曰哀惧”至“乃九族,人之伦”

2. 解释 七情 八音 九族

讲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伯牙断琴

三、授课提纲

课前准备:黑板上板书本节课讲授的新句子

第一节课:

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10分钟)

2.导入:>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和“六”

3.诵读新句子(3-5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4.解释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古人用来五行的观念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作物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讨论】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现在,马的作用已经减弱,其他几样还是很重要哦。

再次集体诵读一遍(可选)

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

5.讲“情同朱张”的故事 (板书:情同朱张,东汉,南阳,朱晖,张堪)

故事梗概:东汉人朱晖很讲信义,朋友张堪生前曾嘱托他照顾张的妻儿,张堪死后,朱晖就恪守承诺,年复一年地资助张堪的妻儿,并把太守奖励给他儿子当官的机会给了更具才能的张堪的儿子。

6.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五行,五常,六谷,六畜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说明我们要像朱晖那样,为人诚信,重视承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集体诵读一遍新授的句子。

课前准备:黑板上板书新授的句子

第二节课:

1.导入

2.诵读新句子(3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多读一遍

3.解释概念(7分钟)

七情: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喜爱,憎恶,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要正确对待。请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情绪,并说一说感受到这七种情绪的事情;

八音: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

[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

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关系;古时候,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可能要株连九族

4.欣赏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伯牙断琴(板书:俞伯牙,钟子期,知音,春秋战国,楚国)(10分钟)

导入: 《流水》一曲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传说《流水》一曲是由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创作的。

讲述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故事

朗诵古文:老师领读一遍,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5.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七情,八音,九族的概念,强调要正确对待各种情感,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要记住伯牙断琴这个动人的故事

简单介绍下次课的内容

集体诵读新授的所有句子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七讲、第八讲

一、课题:五伦十义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

3、树立学生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

4、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领会文中所要求的道德礼义。

5、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社会。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重点:

本节课以将人与人相处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十各优良品德教授给学生为宗旨,力图使其在得到教育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此优良传统发扬。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懂得十义,学会十义,发扬十义。

六、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十义的概念以及发扬十义的重大意义。

七、教学过程:

课前发放教学资料给学生。

团队机制

建立“我的团长我的团” 师生关系。以民主选举形式任命其中一名同学为“副官” ,帮助教师(团长)管理学生纪律。整体课程贯穿军队制度(包括战友互助、先举手再发言、合作精神、奖励制度等)。将“十义”与军纪相融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

引入新课

上一堂课讲了“五常”,提问学生:是哪“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引入“义”的概念。今天的课程是对“仁义礼智信” 中“义”的一个分解教授。本节里古人提出的“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进入新课

让学生熟悉课件内容,确认不熟悉的字词,由教师更正。确认学生完全掌握生字词后进入跟读阶段。

跟读完毕,学生已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及发音。进入讲义阶段。

引入课题——五伦十义

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古代,现代是团长与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太极的渊源)先从第一句讲起。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

“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父子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果报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插入母亲救婴儿的故事,震撼学生;插入动物界爱子女、子女反哺的小故事,丰富学生自然知识。)

提问学生: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

教授孝为先的道理。

提问学生: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当着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

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考虑到会有否定答案则适当引导。)

兄弟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可以举学生中的例子)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能兄友弟恭,长惠幼序,兄弟之间自然就会和睦友爱,父母看到必然欣慰欢喜。法昭禅师有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少,能得几时为弟兄”?汉朝田真兄弟三人因分家生隙,财产遂均分三份,堂前一株紫荆树也要锯成三段。当日天晚决定次日动手,哪知当天夜里紫荆树就死了。次日三兄弟见之大惊,痛悔人不如物,决定不分家了,那棵树又活了。(还可以引入双胞胎的心电感应等故事)

提问:请学生讲一个与兄弟姐妹和谐友爱的故事。

课间休息

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朋友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朋谊友信”,朋友之道讲究信与谊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但是朋友相处切记要知止,要恰到好处,要保持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朋友之间是一体,是指理体而言,不是在事项上两个人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物极必反,这就快臭了。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是利字当头,无利不早起。这是交易之道,与交友之道有天壤之别。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你交的朋友讲直话、能原谅人、知识渊博,就是益友;反之,你的朋友性格怪异、个性软弱、专门说你爱听的话,就是损友。

讲述一个半朋友的故事。一个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如何交朋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了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那个父亲的临终告诫,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和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和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你的善只能感染或者淡化别人的恶,但不要奢望根治。当然,偶尔你也会遇到像你一样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因为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做游戏:请两位关系要好的同学上台,一名同学闭上眼睛,另一名同学引导其穿过过道。让学生体会培养之间信任的感觉。

提问:学生认为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君臣之间是一体也为一太极,原则是“君敬臣忠”,做领导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属下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敬在内心,忠在行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语没用。你假装为老板干活儿,老板就假装给你发薪水,反过来也一样。孟子在《离娄篇》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天理本就是一报环一报的。

讲述纪晓岚与乾隆的有趣之事。

讲述军队里的服从命令的道理。

五伦十义,就是做人的十条大道,也是支撑一个人命运的十根柱子。明道才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轮竖立起来了才能运转。不明道、不行道,一辈子演了十个角色全部都演砸了,十根命柱都倒了,你的命运会是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本课程讲义结束,带领学生朗读数遍。

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八、作业布置

现场写出假如你做老师会怎么教学生。(了解学生意愿)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九讲

一、授课目标

1、知道“经子通——居上世”的准确理解,每个字的确切解释;

2、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知道“三皇”来历,“炎黄子孙”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

二、授课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

三、授课提纲

1,课前板书(从经子通到居上世)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经”和“子”各所指什么。(5分钟)

3,讲解新句:经子通,读诸史。举例说明,读书做人做事循序渐进的道理。(5分钟)

4,考世系,知始终。讲解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5分钟)

5,自羲农,至黄帝。这里将是全课的重点,将引入伏羲,神农和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伟大人物。

给学生讲到的上古神奇传说有:华胥履大迹生伏羲

伏羲女娲繁衍人类

女娲补天

神农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涉及到的关键知识点:

三皇

八卦

红楼梦

结绳记事

神农架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上下五千年(25分钟)

6,号三皇,居上世。总结上古时代的三位伟大的传说人物和“世系”沿袭,请学生思考:民族荣誉感,荣辱与共的亲身感触,找几个学生体验式发言。最后诵读本课所学句子。(10分钟)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十讲

一、授课目标

教授三字经“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讲述上古贤王的事迹,让同学们了解禅让制,德政盛世,体会儒家对政治的理想状态。

二、授课基本内容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三、授课提纲

自我介绍

1.复习第一节课内容,并朗读本节课内容

2.让同学们选举一个班长,在选举班长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的优点,能够担当班长的理由。引出尧舜的故事和禅让制。

3.讲尧礼贤下士和考验舜并最终让位于舜的故事,以及舜在逆境中表现出的仁慈与孝义。让同学对比大家对事务的观点对家人的态度与圣人所传达的处世之道的差距。并着重强调孝道与仁慈。

4.继续讲大禹治水,商汤伐夏和周文武王伐纣的故事,大禹因公废私、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但是大禹也是禅让制的终结,历史进入世袭制。讲述夏桀商纣的故事对比贤王的处世之道。

可以将商都洛阳郑州东周都成西安西周都城洛阳和同学们的家乡联系起来,引发同学共鸣便于记忆;

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听过封神演义,试着让同学讲述这段故事的梗概。

5.游戏:写几个简单的甲骨文,让同学们猜,劲儿引出夏商周的文化概述。

6.再回到班长的选举,改为列举他人的优点,最终认为谁更适合担当的职位,巩固同学们对任人为贤的认识。

7.总结

三皇五帝;禅让制;家天下;干支纪年纪日法;甲骨文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十一讲

一、授课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传承,树立民族意识、爱国意识。

3.让学生记住各个朝代的基本信息、重要人物及相关文化知识。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对这一阶段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忆,道理的领会。

对于朝代更替以及众多事件和人物的记忆。

三、授课基本内容

课前发放课件给学生。(助教协助)

建立班长轮值机制。(上一堂课试验比较成功,考虑使用。)

强调背诵的任务,告诉学生会在第二节课的末尾进行背诵小擂台游戏。

规则如下: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数量均等),游戏时每组选择2到3名同学参与背诵。背诵内容为这两课时的内容。比赛结束后背诵较好的组队获得表扬。如无意外,背诵小擂台将成为长期使用的教学内容,所以会制作比赛结果表,每节课获得胜利的同学将得到小红花一枚,并贴在比赛结果表上。(1’)

导入新课(评书讲历史)

上回说到三皇开创文明,两帝施行禅让,夏禹治水、商汤灭桀,周王灭纣。

提问学生:谁还记得三皇两帝是谁?有什么故事?(3’)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今儿我们继续指点江山,再回过头看看那繁荣的夏商周三代历史。

讲授: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页课件。选择两名学生领读两遍新内容,让学生熟悉字词读音及字面意思。(2’)

这一段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扩展。我们怎么看待这三个朝代的更替呢。

一边做板书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此三代的传承,利用小规律帮助孩子记住这四句的内容。(5’)

周朝处穿插姜子牙钓鱼的故事(如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解)。

话说姜子牙(姜尚)渭河边钓鱼,但他的鱼钩却是笔直的,上面没有鱼饵,还钓在离地三尺高的地方。其实他不是真的在钓鱼,而是在钓王侯。这一天天朗气清,姜子牙又在江边垂钓。慢慢地他的名声就传到稽昌耳中,稽昌派兵去请,姜公不理。稽昌又派官员去请,姜公不理。稽昌觉得必是贤人,便带了礼物、换洗后来到江边见姜公。姜公很高兴,但又提了个要求,要求周文王稽昌亲自来拉自己坐的车。周文王二话不说拉起就走,走到800步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姜公便说:大王一向敬仰贤德,能够放下尊驾,那我姜公保你王朝8,这便有了800年的周朝史。姜公为周公出谋划策,建设国家,帮助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了商纣。(2’)

引导学生朗读几遍,熟悉内容。(2’)

由周朝的逐渐衰弱引入到春秋战国时期。

教授: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在春秋战国的标示下列举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

春秋(前770年到前476年)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葵丘会盟,成为中原霸主

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中原霸主

前6世纪初,晋楚争霸,楚大败晋国,楚庄王称霸中原

春秋晚期,吴越争霸。前5世纪初吴王夫差灭越王称霸

前5世纪初,越王勾践灭吴称霸

依照上述传承通过板书右面的地图来讲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位置,强调中原地区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开始了诸侯争霸。简要介绍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用做好的五霸图给同学演示。(2’)

春秋时期由于权利的纷争,文化方面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这一诞生了。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非常好的教育方面的名言。话说孔子曾经拜过一位七岁孩童为师。

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板书配合),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此处与学生互动,板书配合)

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智慧过人!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3’)

这一故事在我们三字经后面的劝学部分还会再次学到。它不仅反应了古代儿童的聪明好学,更反应了古代人的求学态度。孔子这样的圣人都可以为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而躬身,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谦虚地向别人学习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后世创造了众多宝贵遗产。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物理等方面就已十分优秀。

《春秋》记载,公元前6,“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它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哈雷彗星在古代被认为是不详的物体,又被称为扫把星,每76年才能看见一次。(演示课件)我国建筑业的祖师爷鲁班也是春秋末年人,他为人们创造了许多生产工具,如锯、刨子、石磨、木鸟、云梯、立体石刻地图。现在建筑业还会办法鲁班奖给建筑业的优秀人士。鲁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以为能工巧匠,据史书记载,伞就是她发明的。(演示课件)(2’)

此时到了战国时期,便有了七雄(配合板书上的地图进行简介)

战国(前475年到前2)

前4,韩、赵、魏三家分晋

前4世纪中期,魏齐桂陵之战和魏齐马陵之战

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独霸

通过地图简要介绍战国概况。(4’)

介绍战国时期的文化。包括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扁鹊发明四诊法

司南的发明。(演示课件)

司南的发明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人发现一种可以吸铁的石头,并能指示南北,于是人们把它打

磨成一把勺子,放在一个四周写满天干地支(与三字经之前的课程结合)的方盘上,便可通过司南来辨别方向,司就是指向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是勺子的形状?(鼓励学生发挥)

答案:因为勺子像北斗七星。插入本周四凌晨6时北斗星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的新闻。(演示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故事都被后人编成了成语,将以下成语(已编写成学生课件)留给学生自己课下搜索,了解故事内容。

退避三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卧薪尝胆、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毛遂自荐、悬梁刺股、一鼓作气、千金买骨、惊弓之鸟、高山流水

讲授: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通过长城、兵马俑引出秦统一六国。简要介绍秦始皇。播放木偶剧,演绎秦始皇功勋。播放前将问题留给学生,秦始皇统一六国都做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看完木偶剧后请同学回答(配合课件示意)。(5’)

但秦始皇也有他的过,那便是焚书坑儒。

秦始皇一生可谓建工伟业,那么到了他的儿子胡亥这里,又到了灭亡的时候。农民起义在先,刘邦项羽举兵在后,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反目,开始了楚汉之争。公元前2,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秦亡之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亡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根据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自然要求践约称王。项羽虽不是先入关者,但是在歼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中,实际上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以“定天下者”自居,认为楚怀王是项梁所立,没有战功,无权主约。不久,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此处加入四面楚歌的故事(3’)

秦朝时期的许多故事都被后人编成了成语,将以下成语(已编写成学生课件)留给学生自己课下搜索,了解故事内容。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讲授: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仍然通过板书演示朝代更替。(2’)

公元前2,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之一。汉朝发展繁荣,之前的朝代都是局限于中原地区,汉朝已开始与外国交往。最著名的与外族交往的事例就是昭君出塞。

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汉宣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 》)。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地区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板书演示)。(2’)

由于两汉时期开放的发展模式使得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盛世。

张衡与地动仪(演示课件)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提问: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什么用龙和蟾蜍做装饰?

答案:地动仪上的龙代表“地震云”,因为龙从云,“地震云”的形状和龙很像;而下面的蟾蜍自然是代表地震之前动物骚动的现象和常识(让学生们想想地震前一些动物的反应。蜜蜂群迁、牛羊不进圈、鱼跃水面、蟾蜍和蛇纷纷出动、狗吠等)

蔡伦与造纸术(演示课件。甲骨文——竹简——帛书——纸张的制作过程)

华佗与麻沸散、针灸、五禽戏(演示课件。五禽戏)

佛教道教产生(演示课件。主要人物、口号、标志等)

司马迁作史记(演示课件)(6’)

汉朝在汉献帝这一辈又灭亡了,一共经历了400年之久。

汉朝时期的许多故事都被后人编成了成语,将以下成语(已编写成学生课件)留给学生自己课下搜索,了解故事内容。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总结:回顾我们今天讲得内容。我们知道一个武侠电影里常说的话,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要经营好一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就一定要是一个贤德的人。(1’)

背诵环节:(如还有时间的话)

邀请一位同学背诵本课时学习的第一句话,背诵后请他点名另一个同学背诵第二句话,依此类推。(5’)

於国礼

第一课时 Review Unit 1-2

教学目标:1 掌握四会单词

2 根据日常交际用语能自由会话

3 能认真书写26个英语字母。注意书写笔画

教学重点:能根据所给的日常交际用语自由会话

教学难点:1 解决学生怕开口,胆小的心理问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能将所学的交际用语灵活运用,不拘泥于课本。

教学方法:1 尽量让学生多说。

2 鼓励与表扬相结合

3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器具:录音机 挂图

教学过程:

一、Have a talk with the students

Hi, Millie

Hi , Jack

Good morning /afternoon / evening / night

Goodbye

How are you ?

Fine , thank you . And you ?

I am fine , too .

What’s your name ?

I’m /My name is ……

You’re …, right ?

Yes, I’m …/No , I’m….

This is …

She is /He is …..

What is it ?

It’s a …

What’s he /she/his father ?

He /she/ is …..(a teacher a doctor a nurse a policeman )

二、Task-based teaching

1 Ask four students to act the members of a family .

2 Introduce yourself or your members of your family to y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

3 Arrange four groups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act , we can give them a mark ,the winner will be able to get a prize .

4 Check the students if they have mastered the usage of the expressions .

三、Write the 26 English letter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handwriting .

四、Production

1 Assign the homework (see the paper )

2.Give the full name of the abbreviations in the book P11 and P15

3. Recite the words and phrases .

第二课时 Review Unit 3-4

教学目标:1。掌握四会单词以及相应短语

2.能运用所学句式介绍自己的朋友和同学

3.掌握人称代词与be 动词的搭配以及there be 句型

4.能运用所学numbers 表达物体的数目。

教学重点:1。能自由的就朋友以及教师这个话题展开自由对话。

教学难点:1。教学内容相应增多,如何让学生多说,多练,达到尽快消化所学知识点的效果。

教学方法:1。就身边的情景展开情景教学。

2.以同桌,小组的形式展开会话,调查。

教学器具:录音机,挂图等

教学过程:

1. Writ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of Unit 1-2 .

2. Have a free talk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s of Unit 3-4

A:This is my ……(uncle ,aunt , brother ,…..)

B:He’s …(big,strong ,small ,thin , tall ,slim .short , pretty …..)

A:Are you ……?/Is he …….?/Am I ……

B: Yes , you are …../He is ….

A: I have two friends .

B: He is from China /England / Japan/America ….

He is Chinese /English/Japanese /American

A: Open /Close the door/book/window / pencilbox

B: Don’t open/close the book / door /pencilbox …

A: Stand up, please .

B: Sit down , please .

3. Explain the grammar

1) 人称代词与be动词的搭配

I am ….

You are ….

He/She /It is …..

They are ……

2) Numbers (1-30)

3) There be 句型

eg There is a teacher in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teacher’s desk in our classroom

There are four windows in the wall .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 28 boys in our class .

4.Productions

1) Read Unit 3 and Unit 4 and be ready for the dictation .

2) Exercise paper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地写笔画较多的字,能写出恰当的词语跟指定的词语搭配。

2能正确运用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引号和问号。

3了解像声词的作用,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4能把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顺序连成一段连成一段连贯的话。

5理解短文中的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照样子写句子进行推理判断的逻辑训练。

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 读题,明确什么叫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2) 认读要写的字,教师示范。

(3)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2指导练习第2题。

(1) 读题,明确“春雨”“白雪”表示句子中的“什么”,要填写的是这些东西“怎么样”。

(2) 口头练习。

(3) 完成作业、反馈。

(甘甜)的春雨 (猛烈)的暴雨

(绵绵)的秋雨 (晶莹)的白雪

(暴烈)的狂风 (隆隆)的雷声

3指导练习第3题。

(1) 复习顿号、逗号、句号、引号、问号的用处。

(2) 独立完成作业。

4指导练习第4题。

(1) 比较每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 分组读用了像声词的句子和没用像声词的句子,体会运用像声词后句子的生动语感。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5-7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按要求完成作业。

(3) 把馈纠正。答案:

① 燕了冬天要迁徙到南方去。

② 张红可以参加夏令营。

2指导练习第6题。

(1) 读句子,弄清句子间的关系。

(2) 完成作业,反馈纠正。

答案:③②④①

3指导练习第7题。

(1) 读短文,思考: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

作者什么比小溪流?

(2) 再读短文,完成作业。

出示答案:①短文写清晨老爷爷在小街上疏通由于两个小伙子吵架而造成交通阻塞的事。

③ 人群和车辆都停下来,造成了交通的阻塞。

街上又上来又往,畅通地阻了。

教学目标:

1.理清文中作者的阅读感受,认真探讨文章的中心意思。

2、理解文章中难句,体会这些句子中隐含的意思。

3、抓住文中词语,体会作者语言风趣的特点。

4、了解本文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写法,练习写读后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讨中心,理解语句。难点:体会难句的隐含意思教学方法:发现式阅读训练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问: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寓言?(学生回答)

问:什么是寓言?(学生回答)

明确: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在阶级社会,它是人民群众在没有的情况下,揭露统治阶级的一种曲折、隐晦的斗争手段,故又被称为“奴隶的语言”。问:有谁知道《伊索寓言》?(学生回答)

明确:《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放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伊索寓言》毕竟是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所作,寓言的内涵带有其阶级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特点。那么,当时间转入到21世纪,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审视这些寓言的内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入钱钟书先生写的《读〈伊索寓言〉》。

二、介绍作者

1、学生自读课后有关资料,划出相关信息。

2、检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钱钟书(1910-),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号,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的学术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丰富而详赡的中西比较诗论。另一部学术著作,对《诗经》、《易经》、《老子》、《左传》、《史记》、《楚辞》、《太平广记》等,不仅作了许多新的考释,而且做了许多有创见的赓扬,并将中西文化和文学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比较和研究。同时还著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

三、课文研读

(1)、学生揣读课文,鼓励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2)、讲了几个寓言故事?这几个寓言的原意是什么?钱钟书又赋予了什么新的内涵?

广泛讨论,结合现实深入探究,逐步明确:

1、《蝙蝠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趋炎附势,毫无原则可言。人“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讽刺什么?明确:讽刺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别人。

2、《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作者的议论意在批判什么?明确:作者议论“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等”。作者指出,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写这些回忆或研究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

3、《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的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贪得和多疑。“可见有些东西不要对镜自照。”这个说法揭示了某种人怎样的劣根性?明确: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从来不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他们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如果批评了他,他会大嚷大闹,反咬别人一口。作者用这则寓言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缺点和错误的劣性。

4、《天文学家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这里“眼睛向上”是什么意思?

明确:主要是讽刺一些下台或下野人物,不甘心失败,仍在美化自己。他们羡慕权势,还是一心向上爬。他们企图东山再起,恢复已失去的天堂。

5、《乌鸦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原意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可悲。“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讽刺什么?

明确:讽刺一种故意否定大家,借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的手法是把水搅浑,造成人人都有缺点和错误的局面,大家谁都有缺陷,谁都不行,彼此彼此,这种人从中得到了满足。“这个遮羞的方法”是指借攻击和低毁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丑陋。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千方百计让人家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

6、《牛和蛙的故事》中“牛有我这样大么?”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讽刺什么?明确:讽刺一种人不承认自己有缺陷,硬把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聊以,不思进取。他们把坏反说成是好,便无是非可言了。“各得其所,当然会相安无事”是什么意思?明确:是反语。这些人不肯自责,把自己摆在常有理的位置,不肯相让,这类人遇到一起,不肯相让,争执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当然不会相安无事。

7、《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讽刺贪婪,讽刺急于求成。“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讽刺什么?明确:讽刺有钱人吝啬,一毛不拔,不肯施舍,不肯帮助别人。作者指出,人越富就越贪婪,不要指望阔人能善心来周济穷人。

8、《狐狸与葡萄》中“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故事原意是讽刺什么?

明确:原意是讽刺狐狸得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以此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作者说,“诉苦经可以免得别人来分甜头”。有何用意?明确:用意有二:(1)有一种人得到了非分之果,他把这甜头独吞之后,用诉苦来骗人,以保护既得利益。他担心别人来分享甜头,偏把获取说成失落和苦难,仿佛自己一百个不合算,现实生活中这类人所在多有。(2)前提可以假设诉苦者的甜头是应得的,为了避免别人嫉妒,不让别人分走成果,只好诉苦,这诉苦出于无奈,而且言不由衷。这里主要是为了讽刺嫉妒者。

9、《驴子跟狼的故事》原意是什么?明确:原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作者为什么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明确:指出有些医生是凶手伪装的,居心叵测。伪善者常是杀戮生灵的屠夫。作者本意是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之实,他们是统治者的帮凶,但面目早经伪装,一时难以识破,因而人们不可过于天真。

(3)在研读九个故事的基础上,结合“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请你谈谈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中所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也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

(4)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明确: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5)“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现代和古代相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大大进步了。但根据人类进化历程,过去的人们思想比较简单、纯朴、幼稚;而现在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方面,所谓“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作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然是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

(6)“它至少给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重安慰”都是讽刺。

(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四:课文小结

导入(1-2)——从两类人、两种关系入手读后感

主体(3-12)——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一一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

总结(13)——全文总结

五:课后作业

(1)积累下列词语:

怜悯、信而好古、思慕、衰朽、历程、发迹、衣锦还乡、下野、狂吠、卖弄风雅、屈尊下顾、坐井观天、恼羞成怒

(2)课外阅读小说《围城》

於国礼

第三课时 Review Unit 5

教学目标:1 运用所学的句式熟练表达某一学校的介绍。

2 掌握四会单词及相应短语

3.掌握句式:There is /are…….

How many …………?

教学重点:1 熟练运用There be 句型

2能就数字用How many /How much …….? 提问。

教学难点:There be 句型

教学方法:1 就身边的物体的数量用There be 句型,,学生会更明了一些。

2. 采取一问一答式

教学器具: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1. Write the words and the phrases of Unit 3-4 from the memory .

2 Have a talk according to the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

A: Is this ……?

B: Yes , it is / No , it isn’t .

A: How many boys are there in our class ?

B: There are 28 boys .

A: There is a beautiful garden behind our school .

B: Look at the map of our school . There are six floors in this building .

2. Explain the grammar ( The plural of nouns )

A: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

B: There are two books on the desk .

A: There is a box in the bag .

B: There are two boxes in the bag .

A: There is a bus in the school .

B: There are ten buses in the school /

A: There is a library in our school .

B: There are two libraries in our school .

3. Grammar :

The plural of nouns

normal -s cup-cups

ending with s,sh,ch,x -es watch-watches

consonant +y -ies family-families

4. Practice

Give some plurals of some nouns .

5. Production

1) Read the words and phrases fluently .

2) Assign some homework

a. Written work

b. Exercise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