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们和植物一起成长
- 文档
- 2024-06-24
- 105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随笔我们和植物一起成长,本文共1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的道路我们结伴而行教育随笔
一眨眼,来到亲子园已经4个月了,从起初的筹备阶段,到现在的宝贝们已经从亲子园毕业,老师们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但更多的……是不舍。
还记得宝贝们刚来的时候那一张张稚嫩的脸蛋儿,三个月过去了,宝贝们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子长高了、能够自己洗手了、也变得越来越勇敢了……
这四个月以来,成长的不仅仅是宝贝们自己,还有我。以前的我是一个喜欢我行我素的女孩儿,但是自从我们的早教团队组建以来,我懂得了谦让、懂得了信任、懂得了反思。从开始到现在,所有的大型活动、体验活动以及亲子活动方案都是我一手操办,起初,我认为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这么多、这么重的任务,但是,我的团队告诉我:“你可以做的很好”。当园领导和我说,现在开班人员调动比较大,暂时亲子园调不出保育员的'时候,当时我整个人都慌了,我心想,就靠我们几个人收拾那么大的教室能行么?但是,我的团队告诉我:“我们可以做的很好”。在这样的团队里,每天都在用心的工作,是多么快乐且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对我影响极大的不仅仅有我的团队,还有那些可爱的宝贝们。在他们的身上,无论是优点还是不足,仿佛都是我儿时的影子,正因为这样,为我和家长们的沟通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桥梁。
就在前两周,我们共开了8场家长交流会,谈到成长经历时,我几乎场场都是泣不成声,因为童年!我想让家长们从我的身上看到他们孩子此时此刻的影子,一切都还来得及……现在,我很骄傲的是,我不仅仅拥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更拥有了这么多懂得自我反思的家长们,他们真真正正的意识到了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去“爱”孩子。最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群可爱的天使们,我的小粉丝团们,从来时的胆小被动到现在的勇敢主动,每天我迎接到的都是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
我想说,我很幸福,在我成长的路上能够有你们和我一起同行,一起成长。
——沉思录
蝶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她会经历一场永恒的蜕变,而一生与之相伴.
当她还是一条乳臭未干的毛毛虫的时候,她未必知道,伴随着她一起走过的是无尽的痛苦,她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是选择呻吟?还是。。。。。。
尚记得妈妈曾经说过:“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不会自卑,不会自弃,我要靠我自己,“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苦难,我们一起走过.去经历来自暴风雨的洗礼,带着自己的梦想,她上路了。。。。。。
路无疑是坎坷不平的,去和百灵结伴同行,遭遇到的只是一阵讥笑,而她还是忍受着;天突然下起了小雨,一个个花骨朵儿此刻便是贪婪的孩子,而麦田里的庄稼也算得上是最大的赢家了,他们都得到了大自然的给予,唯独她,而她也来不及羡慕便上路了,她坚信,自己的理想还在远方。
我们一起走过,走过这条执着的追求。
脚下的路是无尽的。
终有一天,她觉得自己无法动弹,渐渐的.被包裹了起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新生活的开始,脚下的路远无止步。走过一条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路,这路,走着踏实。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破茧而出,化作上天所派来的最美的天使,一个承载着太多希望的羽翼起翔,请坚信,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相依相靠,这不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吗?
我们一起走过,风雨之后见彩虹。
此刻才真正明白那条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说实话,从接到周老师的上课通知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处于紧张的状态。紧张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和我同台上课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赵老师,二是名师课堂,着实让我吓出冷汗。好在周老师,还有我同事一直安慰我“没事的,就把它当作一次锻炼吧!”
本次执教的是故事版块,Str tie是单元板块的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故事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让故事变了味儿,硬生生地把趣味彭生的str变成照本宣书的语篇教学,而应在“精细加工”上多花一些心思,在板块教学中多一些创意,给学生们思考与实践的空间,充分发挥Str tie板块内在的教学价值。从第一次的试讲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经历了数十次的磨课。按照周老师的要求,我就和大家说说我的磨课经历和感受。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从第一次的试讲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经历了七次的磨课。
第一次试教时,我在进入课文学习前,进行了大量的铺垫活动,导致课文学习时间不够;在第二次试教时,就适当删减了一些内容,学习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呈现比较零散,最好能串入一个完整的情景。在组内成员的集思广益下,又设计了一个和课文类似的情景,去熊大熊二家做客。在做客前的食物准备阶段,学习生词和句型,试上下来感觉不错。但周老师听后,果然是慧眼,又提出两点,一是课文人物很少涉及,二是二年级的当堂表演肯定有难度,除非课前有渗透,事实也是如此(今天布置的家作中,让学生遍一组去杨玲家做客的对话,原本是安排在课的最后,拓展环节,可怎么也操作不好,学生不太会说,于是就改成家作,课后小组讨论,然后第二课时再让学生表演)。经过几次修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课堂呈现。
磨课时,我们除了“磨”教学设计,还细到板书,细到每一句过渡语。光一次,才有了今天这么有创意的板书。感谢我的同事张婷老师,为了让我的奖励更贴合教学实践,昨天晚上帮我连夜做了几十个蛋挞。真是感激不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一次非同寻常的“磨课”经历,着实让我增长了教学技能。没有“磨课”过程中的痛苦,便很难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幸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还会继续努力,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努力让我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1.幼儿园爱的教育随笔
2.幼儿园教育安全随笔
3.教育随笔幼儿园
4.幼儿园老师教育随笔
5.幼儿园宝宝班教育随笔
6.关于幼儿园教育随笔
7.教育随笔幼儿园大班
8.幼儿园的教师教育随笔
9.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
10.幼儿园开学教育随笔
女儿五岁多,乖巧可爱却又调皮得很,时不时给你弄一些正看是调皮捣蛋,侧看却又似乎是聪明的另一种表现的状况出来,叫你笑也不是,怒也不是,真是拿好没办法。于是逐渐感觉到,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摆上了我人生的重要日程。
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从父母那里“继承”吧,那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那个时候家里共兄弟姐妹五个,父母教育的方式就是简单的三条:第一、心情好的时候给你警告,“不许干什么”;第二、稍差的时候给你一顿臭骂;第三种就是最坏的情况了,或是你真的惹了祸或是他们的气没处出,不分清红皂白,劈头盖脸的给你一阵暴打,“看你还给我费不费”。也许没有经历过30年前农村生活的人或是独生子女的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教育孩子呢?我告诉你吧,原因很简单,一家五个孩子要吃饭穿衣读书,父母本来就很操劳,哪还有心思和时间来给你细说慢劝,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轻骂重打,至于解决不解决问题,那可不是我们父辈们能和该思考的问题了,在他们而言,把你养大已经不容易了(不是贬低他们,对于30年前偏远山区的农民而言,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也有爱,但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我正在为这事发愁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年近50岁的长者,他为人风趣豁达,他给我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他并给我讲了许多他与儿子相处的亲身经历。
“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开始思量这个新颖而古老的问题。的确,无论你年龄多大,官职多高,但对于为人父母而言,我们也如孩子般大小,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因为,孩子五岁,我们也才当了五年父母,也才和孩子相处了五年,也才开始面对和处理五岁孩子的许多具体问题。就算你不只有一个孩子,不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但你作为第二个或是第三个孩子的父母却是第一次,如何同时教育两个孩子或是三个孩子、处理两个孩子或是三个孩子的问题却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还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在不断教育孩子的同时,使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与孩子相处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
于是,我开始用这个理念和“与孩子做朋友”的心态与她相处,和她一起玩,一起笑,了解她的思想、长处和不足,并择机加以引导教育。比如,我有睡午觉的习惯,女儿却精力充沛,从不睡午觉,总是看她也许已看了上千遍的动画片,而且时不时把音量开得全楼的人都听得烦,这时,我就给她讲,有人睡觉的时候,要把音量开小,不能影响别人睡觉,但她似乎不明白别人睡觉与她有什么关系,时而仍然“我行我素”,俨然开“家庭音乐会”。这时,真有点气愤,但是却不能够发着,我便想如何给她讲清“换位思考“或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因为你直接给她讲这些大道理她是断然听不懂的。经过一番思量,我给她解释说,人家睡觉的时候你把音量开小,别人才觉得着,你睡觉的时候别人也才会把音量开小,你才能睡好觉。通过这种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例子说教,果然,在以后我午睡的时候,她总是自觉把音量开小,而且还主动把我卧室的门拉上。到了后来有一次,我在卧室看书,她和表姐在客厅玩耍,她主动把门给我拉上,并悄声对她表姐说:“不要吵了爸爸看书”。我听了,十分高兴,我的教育方式起作用了,五岁的女儿竞也懂得为他人作想!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她妈妈减肥,女儿也跟着要"减肥"(她瘦得如柴),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尽量"以其身说教",以理服人(但确实不容易).通过一来二往,女儿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理念。我和女儿相处得其乐融融,我们是父女,但在玩耍时我们更像是兄妹。有时妻子说我老大不懂事,象孩子一样和女儿疯玩,但我却不以为然,和孩子玩在一起,又有何不可呢?可以了解她的思想,了解她的习惯,可以找到教育她、引导她的办法,也可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不断丰富自己为人父母的人生阅历。在孩子不断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随笔]
有人说:“乡下的孩子就是不如城里的孩子,再怎么教也是学不好”在这里我要大声的告诉他,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你的理解是偏执的,他们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们也是最棒的。
虽然有时候你真的会被他们的回答搞得晕头转向,会被他们的行动搞得不知所措,会被某些不配合的家长气得半死,但是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他们会操着生硬的普通话认真的回应着你的问题,会用僵硬的舞蹈来努力的完成你所讲解的动作,家长也会用它所仅有的知识来书写孩子的美丽的篇章。
区域是每一个幼儿园的必需品,同时他也应该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幼儿各项活动的需要,那么区域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我们刚刚设置区域的时候,我们一起制定区域规则:当进区域的时候要首先拿好区域牌,再看看这个区域里的人数是不是满了,只有这个区域的人数没满的时候才能够进去,否则只能去别的区域,有的区域是需要脱鞋子才能进去,不能穿鞋子进去等等的一系列的规则。但是每个班级里面总会有些小冒失鬼,他们总会睡一觉以后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忘掉,等到第二天早晨进区域的时候,你就会听到小声的“你的区域牌没拿,不能进区域”,“这个区域的人应经满了,你去别的区域吧”“把你的鞋子摆好”原来他们在互相的提醒,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声音会减少,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会自觉地进到区域里,会自觉地把自己的鞋子摆好,会小心的操作他们的玩具,当老师说把你们的玩具送回家的时候,他们也会很自觉的停止区域活动,走到水杯架旁边喝水。
我们的孩子会很好的遵守区域规则,只要你告诉他,我们的孩子也会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只要你交给他,我们的孩子也会画出很漂亮的绘画,只要你启发他的想象,我们的孩子也会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成长,一样优秀,只要你相信他。
农村的孩子,不是笨的,他们是聪明的,他们是可爱,只是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现的眼光,一个良好的亲子交流的时光,一个信任的信心,一个可以包容他们的老师,我希望我会做这样的一名老师,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去开启他们的知识大门,用我们的行动去证明农村的孩子也是最棒的,相信我们。
我们毕业啦教育随笔
八月离别的日子,六八月是感恩的日子,六月也是喜悦的日子。8月15日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而言是极其难忘的日子。下午四点大班全体师幼和家长欢聚在一起,举行了大班毕业典礼。
活动中,园长向即将毕业的小朋友致词,祝他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鼓励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好地表现,大班家长代表的发言,道出了所有家长们的心声,表达了三年来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大班孩子们朗诵的《时间时间像飞鸟》、深情演唱的“毕业歌”中,孩子们用真挚的语言回忆着在幼儿园成长的点点滴滴,传达着对老师真诚的谢意和对幼儿园三年的生活无限的眷念。“不老的老师”精彩的表白赢来了家长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家长同志们进行了拔河比赛的胜利让我们为之喝彩,昂扬的斗志,奋勇拼搏的`精神让孩子们为此骄傲!
最后,毕业典礼在孩子们三年一路成长的点滴视频中落下了帷幕,为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划下了圆满的句号!
毕业典礼是短暂的,但幼儿园生活的回忆却是甜蜜而长久的。让我们衷心祝福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展开双翅飞得更高更远!
专题片中的我们教育随笔
课间有同学来举报,“老师,我们教室阳台上的读书台,被一班的学生给换了,他们换的都是破损严重,缺角短边的读书台。”我一听火冒三丈,这光天化日的,自家损坏的找人家的保护完好的来换,性质恶劣,等会儿让我马上找他们的班主任,查查谁如此大胆!
刚说完,年级主任来通知“张老师赶紧的,第二节没有课吧,集中对过的综合办公室,电视台来我们学校拍专题片。”又让我们去镜头下做做样子了,我驾轻就熟很配合。我拿着本子,拿上笔坐到椅子上,和两个校长围坐着,装作围绕一个话题侃侃而谈。年岁大了,容易忘事儿,在镜头下装了次演员,就把读书台的事给忘记了。
下午上课前我签完到,无意的瞟了一下教室门前的读书台,确实换来的读书台,破损的够严重的,有些简直目不忍睹,我下意识的.想到了什么,就问年级主任,“拍专题片拍的是南边那一排,八年级一班门口的读书台吧?”“拍学生在南面的读书台读书,拍临近教室老师上的公开课。”
我若有所悟,这样读书台被调换,就能解释通了:镜头下的读书台要亮丽如新,南楼损坏严重,当然要从北楼调换了,这不是学生的恶意偷换,而是学校授意下老师的有意安排。
又是明目张胆的造假!作为老师,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检查顺利通过,专题片拍摄得美轮美奂,最后皆大欢喜。可是我们负责任地想过吗,目睹我们造假全过程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
我们和河豚约会教育随笔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初春,和河豚约会,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长江三鲜养殖基地”。珍稀鱼类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标本和图片,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听管理员讲解长江鱼类的生存现状;河豚养殖池,孩子们紧盯着河面,看工作人员把河豚从池塘里打捞出来……当鲜活的河豚在鱼桶里活泼泼翻腾跳跃时,孩子们又是激动,又是兴奋,想摸却又不敢摸。我抓起了一条河豚,鼓励孩子们用手摸摸河豚那白白的、鼓鼓的肚子。几个胆大的孩子先伸出手来,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围过来触摸河豚:“河豚长得胖胖的。”“河豚身上有白色的、圆圆的小点。”“嘴巴扁扁的,好像在呼吸。”“身上还有刺呢!”“河豚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在生气呢……”呵呵,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河豚宝宝什么时候会鼓起它那白白的肚皮呢?”我提醒孩子们进一步仔细观察,把疑问带回去,一起想办法查询答案。
“老师,我们把河豚放回去吧,刚才那个叔叔说,长江河豚已经很少了,江豚也很少了,还有那个白鳍豚已经没有了,我们要保护它们!”说得多好啊!来到实地观察,比我们在幼儿园用图片说教管用得多。既然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否就此生成主题活动“可爱的河豚”,一起说河豚、吃河豚、画河豚、唱河豚,让孩子们获得更多更深的活动体验?《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的系统。”长江就是我园的一个自然生态背景,由此开发园本课程,一定会有独特的灵动性和生命力。我们以河豚为切入口,排演童话剧《河豚泡泡》,深入了解长江三鲜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引导幼儿初步萌发保护珍稀鱼类的意识……我发现,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生态资源,寻找并生成适合幼儿的活动,既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植物的变化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探索和观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兴趣是最高的。
在班级的植物角,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记录表,记录植物的变化。每天早晨来园早的孩子,还可以给大蒜修剪根苗。鼓励孩子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谁发现它们的变化,就可以来做观察记录。
第一天一早,于皓轩来到幼儿园就直奔自然角,仔细地看起来。不一会儿,松松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蒜苗好像有变化!。”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赶紧围过来仔细地观察。这时,钱思涵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吗?”王诺嘉说:“不像,我见过的蒜苗可比它长。”“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蒜头怎么起了好多皱纹呀,真难看,嘻嘻……”孩子们捂着嘴笑了起来。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是第一位发现者——于皓轩,我让他把蒜苗的变化画在记录表中,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了直接肯定他们的行为,鼓励其坚持连续性观察并激起大家的观察兴趣,我每天都带着孩子们来到植物角,鼓励他们给植物浇水等等。后来,蒜苗越长越高,孩子们又多了一个任务——给大蒜修剪叶子。从此,每天都会有几个小朋友热心地关注着大蒜发芽的变化过程,争着做记录,结果原定五天的观察记录表格已远远不够使用。干是,我们又增加了一张表格,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连续性观察活动当中。
后来,植物角还增加了小实验——“比比谁发芽的快” ,我们用绿豆和黄豆分别分盘装好,同时泡在水中,看看谁发芽的快。每天,植物角都有很多孩子来观察豆子。看着长得茂盛的豆苗,孩子们的脸上露出暖心的笑容。
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积极参与对孩子们来说是最佳的鼓励方式,要想培养孩子某种兴趣并能够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老师的参与必不可少。只有老师是位有心人,孩子才能成为有心人。而在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小鼓手成长三部曲教育随笔
每周一的早晨,全园的小朋友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看大班小朋友演奏军鼓,这使得“小鼓手”成为一个让孩子向往的称号。不过,军鼓演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小鼓手”会和老师、同伴共同经历体验、尝试、感知、实践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成长三部曲。
第一部曲:初尝军鼓滋味
军鼓演奏是韵律活动和动作发展的有机结合。演奏的过程,是幼儿的身体与音乐呼应和谐的过程,也是幼儿的一次艺术表现,更是快乐和勇气的结合。
1.从观看到观察
中班末期的幼儿,满怀羡慕地观看哥哥姐姐军鼓队的活动,他们悄悄地在问:“怎样能学会打鼓呢?”由此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我们先看看,学习一下哦!”“看了会忘记,怎么办?”这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做的事记录下来,激发幼儿做小鼓手的愿望。
“赶快记下来”“我们学会了很多记录的方法呢!”幼儿因此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2.从旁观到尝试
敲鼓是关键的一步,鼓槌该怎么拿?什么样的声音既好听又响亮?什么样的节奏最有力?在这些共同的困惑中,幼儿开始一起进行练习。他们先选择了用筷子代替鼓槌,练习节奏,再迁移经验用鼓槌打军鼓,尝试在练习中说出自己的“困难”,并一个一个地解决。
当把小鼓放在幼儿面前时,他们既紧张又快乐,“我要背上小鼓了,真高兴。”可他们很快发现了困难:“背鼓的带子在后面,怎么办?”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迅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我们相互帮助吧!”“下面该我帮你了!”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把鼓背了起来,在练习中他们感受到了相互帮助的快乐。
3.从羡慕到亲历
幼儿在尝试中渐渐增强了自信,虽然幼儿使用的是筷子,但从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掌握要领时的喜悦,就像他们已经自信地握着小鼓槌了。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尝试,能收获成功:“我学会了鼓的最简单的节奏:咚哒哒、咚哒哒、咚咚咚。”“什么时候才能打鼓呀?”当小鼓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中时,他们既爱惜又兴奋,有模有样地敲打着小鼓。好像在和小伙伴说着话。
第二部曲:感受节奏鲜明的军鼓乐
军鼓演奏是有规则、有秩序、有节奏的。音乐的选择也具有它的独特性——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可从两点来考虑:一是旋律优美,能引起幼儿的好感,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二是音乐可以不限性质和风格,但要十分注意力度和速度.具备适合军鼓表演队形变化的有力节奏。
选好了音乐后,教师会引导幼儿去欣赏音乐的旋律,拓展幼儿的音乐眼界,提高他们对音乐做出反应的能力,并提升其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随音乐进行队列变化奠定基础。
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会伴随着幼儿进行军鼓队列表演的整个过程,最初是倾听和欣赏音乐;接着是熟悉音乐节奏与段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幼儿会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他们的军鼓队列演奏中去。
第三部曲:创编队列。律动合一
军鼓队的队列展示是这项活动的特色,更是最具魅力之处。对于幼儿来说,最具挑战的学习就是编排和学习这些变化多样的队列。
队列的变换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想象创造机会,队列变化中的分工合作也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交往水平,让其享受交往的.愉快。
1.观察与记录
教师会带领着幼儿一起观察别的班级的队列变化,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幼儿发现队列有横有竖,而且可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幼儿的好奇,激发了他们自己也想变一变的愿望。
2.探索与练习
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他们发现:“要变队形呢!有点难哦!”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看图排队列,运用看图的经验感受军鼓队的队型,尝试在练习中发现怎样将六路纵队变成三个圆形队伍,怎样将四列变为“二龙戏珠“,怎样让队列排得很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队列呈现出来。他们从探索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在练习中体验着变化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仅是热爱演奏音乐的“小鼓手”,更是积极的、充满自信的儿童。
宝宝成长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随着天气的变冷,孩子们都不愿意出来玩了我班的八个一活动也有序地玩起来。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后,都会自己地拿起球自由地玩起来,等他们到齐后,我便和他们一起按一定的规律玩,刚开始他们兴趣都很高,玩的也很开心。
可是这几天,突然有几个孩子到玩球的时候就说自己感冒了,妈妈不让打球了,我感到很纳闷,刚开始的时候是文涵的妈妈来说,文涵感冒了,先不要打球了,我就让他在屋里玩玩具,昨天玩球的时候,又有两个小朋友自己说感冒了,妈妈不让打球了,我没有多想,就让他们也在屋里玩玩具,可是,今天又有一个小朋友也说自己感冒了,妈妈不让打球了。我想这就不对了,怎么这么巧,别的活动时不感冒,怎么到打球的时候就感冒,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于是,我让其他小朋友先自己玩球,就来到那些感冒的小朋友跟前,看他们玩玩具玩的很高兴,也不像感冒了,我便蹲下来摸了摸他们的头,一点也不热,我断定他们一定是不愿意打球愿意玩玩具,就撒谎说自己感冒了。但是为了不冤枉每个孩子,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果然,通过了解这几个孩子却是没有感冒,而是对打球没有兴趣了。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向他们介绍了打球的好处,希望他们在家里能抽空陪孩子一起玩球,帮他们建立起玩球的.兴趣。
我也改变了以往玩球的规律,不要求他们按我的要求去做,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玩,让他们自己想花样玩,当孩子们玩累了,会让他们坐在球上听我讲故事,通过好听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玩球的好处,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玩球的兴趣,每个孩子都爱上了玩球。
这次的“感冒”事件,我并没有直接去揭穿他们,也没有强制他们去打球,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玩球的兴趣,这样使他们从心里愿意去玩球,而不是被迫玩,因此,作为一位幼教工作者,在遇到孩子们不想去做的时候,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去执行。
【教育随笔】成长,在路上
转瞬之间,从9月走上讲台,距今已快一年了。在流走的匆匆岁月中,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感慨过,我困惑过,我也感动过。4月28日,聆听张进球校长《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报告,受益良多,分享前辈的思想,与前辈一路同行,我也在悄悄地成长。
张校长在报告中指出,作为教师,要明确的就是“寻找合理的从教理由,寻求合适的精神标杆,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是呀,一个老师,要明确自己从教的理由,问一问内心的自己,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想,那一份选择的坚定,大概是源自于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抬头祈望新知的眼神,大概是源自于听到教室里传来清脆读书声的欣慰,大概是源自于看到孩子们点点滴滴进步的满足感,大概是源自于与孩子们相处时被孩子们的纯真与童趣逗乐的轻松……
“站稳讲台――成为骨干――成为名师――成为经师”,是教师成长的基本轨迹。是呀,“站稳讲台”永远是我们成长的立足点。记得初到古溪学校的时候,学校安排我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面对四、五年级两个不同学龄段的.孩子,看着陌生的教材,我不禁忐忑起来。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如何把知识的重点深入浅出的教授出来,如何让孩子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孩子掌握课后练习的做题技巧,这些都让我陷入了思考。于是,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教材上面,找重点,做补充,写习题,这些都变成了日常。至于在课堂活动设计上,我也根据语言课程学习的特性,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操练对话,更大程度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站稳讲台的第一步。作为新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头疼的问题,比如面对调皮的孩子总是不愿意交作业、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等棘手问题,也会让我陷入困惑中。我想,这些只是我们成长为一名优秀老师道路上的“小小拦路虎”,这些经历都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站稳讲台,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面对各种棘手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成长的路上,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张校长提出了“卓越教师的五种能力”--“阅读、思考、实践、演讲、写作”。阅读,是我们拓宽知识视野,充实自己的手段;思考,是我们督促自己发散思维,自主思考的方式;实践,是我们把所思所想转化为能被自己吸收利用的手段;演讲是培养我们组织语言,锻炼自己口才的表现形式;写作是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己观点的陈述方式。只有具备了这五种能力,我们才能向优秀的老师的方向靠近。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老师,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孩子们都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容易满足,满足于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小进步,满足于孩子们扬着充满朝气的脸庞,甜甜的喊一声“老师您好!”的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平凡,但我很快乐。
成长,我们在路上......
教师随笔:教育就是不断成长
184297 李冬伟
下半学期,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老师们没有喘息的机会。忙忙碌碌地做课,迎接检查,准备运动会,社会实践,六一联欢会……每个月都有一两件“大事”,牵扯着老师们的精力。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这么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很多时候我感觉到,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习惯了这样做。比如做课,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人人献课,最初的想法很好,通过做课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受益。问题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做课变成了一件迫不得已要做的事情。那么多的老师,课程被密集地安排在一个月以内完成,老师们每天忙着听课,想着赶紧听完拉倒,因为下个月还有别的事情呀!
也许只有做课的时候,老师们才有时间认真地备备课,展示自己的风采。课上的很精彩,问题是,这种精彩根本无法迁移到日常教学中,因为没有时间把这种备课的习惯保持下来,也没有时间和同科的老师们仔细教研,甚至于也没有时间读点书――其实也未必是没有时间,只是很多人被日复一日的琐碎而没有意义的工作消磨了教育的初心。
不忘初心,不忘的是什么呢?教育的目的始终是学生的成长――我觉得可以再加上教师自己的成长。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写到:教育即生长。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过程。
我想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忘记的.,就是这个:进行做课,我们没想到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想的是尽快完成,好忙活下一件事。接待检查,我们想尽办法作假,想着尽快应付完事,反正年年是这一套。举行运动会,我们设置的所有比赛内容都是所谓的“趣味运动”,没有运动量,当然也没有危险性,至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精神,对不起,都没有学生的安全重要。准备六一的节目,我们想的不是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怎么样在领导面前表现一把,争个光彩……
我在想,在这一系列的内容中还有多少可以被称为教育的内容呢?学校变成一个僵化的场所,就是从这样的地方开始的。教育就是不断的成长,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作一把尺子,衡量一下我们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会有多少触目惊心的发现啊!
教育界里一直有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现在好像不大提起了,我想如果改成“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成长的一切”好像更好些。杜威说,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的,所以能使教育退居次要的也只有再受更多的教育。
当我们在学校里,把完成任务当作教育的途径时,教育已经从事情中消失了。如果我们在准备每一节课,策划每一次活动的时候,没有想一想我们做的事情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就不能宣称自己是教育者。
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对自己说一遍这句话――教育就是不断成长!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