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的论文
- 文档
- 2024-06-30
- 121热度
- 0评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近三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的论文,本文共9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三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的论文
近三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现状怎样?取得了什么重要成绩?存在着什么主要问题?搞清这些问题,对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语文教育研究、推动21世纪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三年,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语文教育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430多家语文教学和有关语文教学的报刊中,复印优秀论文996篇,收录索引2620条。在众多报刊激烈的质量竞争中,下列6家杂志成了名副其实的中文核心刊物,为语文教育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语文教学之友》复印88篇,索引168条;《语文教学通讯》复印79篇,索引153条;《中学语文教学》复印761篇,索引117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复印73篇,索引104条;《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复印54篇,索引104条《语文教学与研究》复印52篇,索引142条。这6家刊物共复印422篇优秀论文,索引788条,分别占总数的42.37%和30.l%。除此之外,下列19家刊物也为语文教研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中,《课程·教材·教法》复印20篇,索引41条;《中学语文》复印19篇,索引98条;《新语文》(已停刊)复印18篇,索引50条;《语文学习》复印16篇,索引24条;《考试》复印12篇,索引25条;《山东教育》复印13篇,索引21条;《教学与管理》复印13篇,索引34条;《语文函授》复印12篇,索引19条;《语文月刊》复印11篇,索引21条;《语文天地》复印10篇,索引66条;《中国教育报》复印9篇,索引15条;《读写月报》复印9篇,索引35条;《龙岩师专学报》复印8篇,索引51条;《语文教学阵地》复印8篇,索引36条;《学语文》复印8篇,索引67条;《光明日报》《浙江师大学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现代语文》等各复印7篇。这19家刊物共复印214篇优秀论文,占21.48%,索引575条,占21.95%。占5.77%的语文教学等刊物,其复印文章占63.86%,索引占52.02%。它们的功绩将载人语文教育史册。三年来,语文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述诸方面:
素质教育研究步步深入,不断前进
三年间,“中心”共复印素质教育研究论文51篇,索引129条。,我国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论文有《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祝念亭、高聚祥)、《语文素质教育的辩证思考》(程海林)等。,我国的素质教育研究处于由宣传向实施过渡的阶段,代表性论文如《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甘德成)。《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叶长文)等。,素质教育研究转向了实施阶段,代表作如《语文教学怎样推进素质教育》(顾德希)、《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吴心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讨》(刘继才)等。要创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还应该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语文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估、教育环境的优化、学生情商与德商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深入进行综合研究。
思维能力的研究由活跃进入低谷
“中心”复印的语文思维能力研究论文,从19的25篇减少到了19的3篇,收录的索引也减少到一半左右。年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受到重视,十分活跃,出现了一些力作,如《立足于思维能力培养,着眼于学习方法指点》(詹素蓉)、《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王锡文)、《作文教学过程的思维训练》(肖建民)等。但近两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却呈收缩减弱趋势。钱学森先生曾预言:21世纪是先进思维的世纪,谁拥有先进思维,谁就拥有高素质、高科技,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听说读写能力都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应该尽可能教给学生多种有用的思维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向性、严密性。条理性、集中性、灵活性、独到性、层次性、全面性(或回广泛性)、彻底性(或曰深刻性)、发展性、综合性,不断探索事物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再忽视思维能力研究,必将造成21世纪语文教育的重大失误。
阅读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7年的阅读教学研究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但近两年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论文涉及的广度。深度、高度来讲,如理论的建树、规律的探索、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等,还是从论文数量上来说,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论文善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佳作迭出,如《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施平、黄鳞生)、《阅读的本质和阅读教学规律》(及树楠)、《攻克“拦路虎”,偏向虎山行》(李关怀)、《当代阅读认知理论概说》(沈韬)等。阅读教学研究虽然迈出了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步,但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务之急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做到有书读,爱读书,会读书。
作文教学研究开始摆到了头等地位
“中心”复印的作文教学论文有165篇,占16.56%,索引352条,占13.43%。1997年的作文教学研究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作文批改方法的探索,李元昌的作文点改法轰动全国,人们还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近两年的作文教学研究针对时弊,发表了《真实地写作:作文教改的根本出路》(魏占祥)、《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唐毓亮)、《如何根除学生作文中的假话》(顾振彪)等重要论文。阎银夫在《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一文中,提出了编写作文教材的建设性意见,很值得重视。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作文教学各种方法的探索,如快速作文法、快乐作文法、集体作文法、师生合作作文法等的探索。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其形成受到语文教学多方面的影响。但是,近年的作文教学研究过分热衷于方法的探索,并且片面夸大某种方法的作用,而对其他重要因素避而不谈,谁盲目搬用,难免橘化为枳。有人甚至还想用某种模式规范作文教学,这是违背教育学基本原理的。作文教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从教师、学生、环境、条件等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诸环节的教学,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高考、中考研究喧宾夺主,教改研究冷冷清清
近三年,“中心”复印高考、中考研究文章125篇,索引426条,而初中、高中教改研究文章分别不到其一半和10%。年两者之比为9:。教改与考试研究的本末倒置,是应试教育在语文教育研究中的反映,是语文教育内部教、学、考关系处理失当的表现。这既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对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教材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着语文教学效率。近三年,语文教材研究硕果累累,如《建国后的语文教材述评》(前越龙)、《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发展趋势》(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进展》(顾振彪)、《试论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和结构》(张鹏举)、《论语文教材的更新换代》(李寰英)等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优化语文教材是教改的`关键。理想的语文教材必须以最佳序化、最佳体例、最佳量度、最佳质态实现最佳效果。
近三年,学法指导研究仅引起了少数人的重视,基本上冷冷清清,今后亟须加大研究力度;习惯是成才的主宰因素,有人已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引起了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下去;语文学科性质的研讨,近年渐趋科学,也需要更上一层楼;文言文教学研究在艰难地前进;语文教学误区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三年来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带来了语文教改的大反思,大总结,在讨论中也形成了许多共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前语文教改讨论综述》对这场大讨论作了简明叙说。
语文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不平衡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表现在:
(一)有不少语文教学刊物和师范院校的其他有关刊物,三年间既无复印论文,也无索引。有复印论文的报刊只占总数41.33%。
(二)从复印论文的情况看,除语文教学刊物和非师范院校报刊(103家)复印801篇,占.80.42%外,158家师范院校学报中有复印论文的不到一半,复印论文占总数19.58%。179家有复印论文的报刊中,平均每年复印1篇以上(含1篇)论文的报刊有83家,96家报刊只能偶尔复印互篇论文。
(三)从收录索引的情况看,“中心”收录索引的报刊共323家,其中141家报刊三年间只能偶然收录一两条索引。158家师范院校学报中有126家收录索引546条,占总数20.83%,其中三年间仅能收录1条索引的有71家,占师范院校学报总数的44.94%。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语文教学刊物和有关语文教学的刊物办刊水平较低,师范院校学报语文教育的研究水平尚待提高。
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水平较低是有诸多原因的。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大部分教而不研,一则教学繁忙无法搞教研,二则大多数语文教师仅仅以语文教学为职业,而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的事业,故不愿搞研究,三则现在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吃“教参饭”,无能搞教研。要搞好语文教育事业,必须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并作为考核晋升的内容和依据之一。其次,我们的教研员队伍中有三种人,一种人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经常干教研外的其他工作,无法搞教研;一种人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爱当教师便“跳槽”当教研员,这种人事实上不能搞好语文教研工作;另一种人不会教书却当了教研员(大多是关系户),无能教书,也无能教研。要搞好语文教育事业,特别是搞好语文教育研究,必须整顿、提高教研员队伍。其三,师范院校中文系一般都有语文教学法教师和研究机构,但有的不屑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有的缺乏教学经验,只能搞一些纯理论探索,凡此种种,不必赘述。师范院校中文系肩负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不搞好语文教育研究,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学语文教师呢?又怎能搞好21世纪的语文教育事业呢?
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就是最好的理论。要搞好语文教育事业,必须搞好语文教育研究。这是对新世纪语文教育的客观要求。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一、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总书记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结构,单元化的教育模式,各学科与德育教育是相互渗透和反映的,特别是文科类,尤其是语文。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而语文学科作为一种知识传授载体的同时,更应去传习德育教育的内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各种文学题材和优秀美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可以看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种技能教育,更是强大的德育教育载体。而且对于任何一门教育来说,没有哪一门可以像语文教育那样,跨度时间如此之长、教育内容如此之基础。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语文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二、德育教育的迷失及现状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不仅仅是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在于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不以善小而不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是中国博大人文精神的冰山一脚。在西方,众多的学者对充满神秘感的东方文化古国充满向往,众多的中国古典被翻译成西方文字,用来教育西方的孩子。但是,在中国社会变革之后,文化教育的空白却使得很多中国的优秀文明在传世的时候成了空白。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但是有多少教育者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教书和育人作为一种长期的事业去认真落实?在这里,有一个案例,值得我们深思:云南大学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名叫马加爵的大四学生残忍杀害了四名同班同学。平时同学们觉得他性格比较孤僻易怒,都很少与他来往。可这些都没有引起高校教师的重视,以致马加爵心理失调,干出了失去理智的行为。
可以说马加爵案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它们都或多或少与目前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逐渐弱化有关。在现阶段的社会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业,而对其德育教育放任自流。学生到青春期已开始反感教师的硬性约束。假设有这样一个教师,把标准告诉学生,使其独立思考有所依据,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有了这个标准学生才好作出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目前作为学校,缺乏开设此种相应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的强化,如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等,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可以说,对一个学生的心里人格塑造,干预。完全可以通过语文教育来同步实现,这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在中学,大学的时候,德育教育完全可以从语文教育中独立出来。在启蒙、基础教育方面,语文必须发挥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作用,为素质教育服务。但是在目前,社会对语文价值期望过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的变革而变革。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尽管这一做法意味着与教育完整性的背离,但从多方利益出发,这种现象似乎已约定俗成。“德育为首”成为一句喊得很响做得很虚的空话。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
抛开外在因素,探求本质原因,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自身。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还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点科学分析、科学对待。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因此,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致的系统工作。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三、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漠视原因
(一)中国科举时代的德育教育价值
科举制度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向心力,在古代,科举是为国家选拔道德、治国之才。古代科举之应试题目,基本为道德文章和治国文章,对于当代的所谓的科学技术,在古代视为机巧而不得重用。通过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及其形成的教育影响,使得中国古代不断涌现为了崇高道德和爱国治国理想而奋不顾身的杰出人士。如海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实干家。他一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秉公执行、铁面无私;严于律己,廉洁勤政;“苦节自励,诚为人所难能”。他以七品知县卑微之身,敢于同钦差大臣较量;他宁可十年不升官,也不向上司送一分钱;他甚至放弃大好前程,也要把贪官拉下马。所到之处,他为民请命,力挫豪强,厚抚究弱,令世家豪强闻风丧胆;他不畏权势,指陈皇帝的过失,言人所不敢言,震惊朝野。海瑞高洁的品格、挺直的脊梁、浩然正气,历来受到人们的敬仰。而且,透过历史的时空,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清官,都是自小受过正统的教育,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深深铭刻在他们心中,幼时所受的教育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同传统的道德和治国教育相比,目前的科技教育处于了绝对优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机制造成的。传统道德和治国教育与科技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同样重要的。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先进与否的一个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提倡。目前的市场机制使得从事科技教育和科技从业人员带来了利益保证,而对从事传统道德和治国教育及信从人员而言,利益的保障几乎达到了零点。简而言之,德育教育在人们眼中被认为并不能换来实际的经济收益,人们以短浅的经济价值来判断教育,这是目前社会症结所在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市场经济的德育教育
在改革开发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教育重眼前轻长远:“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用教育超前的观点来看,“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而我们许多时候只是要一个乖学生和乖孩子,以至于培养出的是价值取向、世界观诸方面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未来的“遗少”;重整体轻个性:传统教派往往过多地注重受教育者的共性,教育过程注重整齐统一,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唯一标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这也是创造和开拓的必需。
(三)语文教育的功能迷失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现阶段只发挥出最基础的功能作用,人们对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迷失,已经成为一种漠视。人们衡价一门学科是否重要,越来越功利,分值是其标准。隐形的社会价值是可以不予考虑的,在马加爵一案中,如果他的老师能够将语文课堂中的德育道理给他明示,难道一个知晓道理的人,还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吗?
四、语文教育中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的地位不应该被漠视,只能加强。对与语文教育而言,课程教育中德育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课程改革方案更明确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得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设置教学目标。
以“文德武备”的目标去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去加强中国的素质教育,势必从小处做起。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加强,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必须德育教育,使之拥有宝贵的品德,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性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担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7月版
[3]《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摘要:现代教育,在注重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基础的核心教育——德育教育。语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担负的重要文化价值曾经被人们长期漠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让德育教育重新在语文教育中重新为塑造“文德武备”的新世纪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形势所需。本文从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进行探讨,使得德育教育通过语文教育这个有效的载体焕发出新的青春。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文德武备素质教育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论文
论文关键词:性别 性别教育 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四、结语
首先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教育研究的成果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具体研究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关于性别教育专门的本土化研究很少,大多是借鉴国外性别教育的理论和模式,以至于在实践层面上大打折扣。其次,性别教育研究的实际价值匾乏,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许多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再次,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视角观点都比较局限,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国外性别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很少有创新视角来重新认识性别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也过于狭隘,往往走向一个模式或一个理念的极端。最后,在性别平等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或是入学过程中的性别比例差异,这一差异的缩小是必然趋势,而很少有学者关注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差异。且性别平等研究中数量差异较多,然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差异,以及其观念、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原因剖析深人不够,提出的建议对策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泛化,且很多都缺乏推广意义。
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论文
近年来,为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对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研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地位作用
在这方面,研究工作者们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首先,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官兵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对官兵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艰苦紧张和相对封闭的军营生活,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考验,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官兵行为上出现的偏差,部队中发生的事故案件,许多都与不良情绪逐步郁积、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全面提高官兵的素质,就必须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步伐,把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作为基本途径,在造就官兵良好的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造就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应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益关系调整,新旧观念的碰撞,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对官兵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相对封闭的军营环境,严格的管理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又很容易引发官兵的紧张和焦虑;优越的生活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部队的独生子女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减弱;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过高的、脱离实际的、因而也难以达到的期望值,又给官兵增加了心理负担。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军人肩负的任务重、责任大、标准高、要求严,许多部队驻地条件艰苦,不少官兵常常有家庭困难之累、荣誉进步之虑、转业退伍之忧。军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青年官兵承受着比社会同龄人大得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应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挑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帮助青年官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环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结合官兵的心理接受特点,改革教育方式;结合官兵心理变化特点,捕捉教育时机;结合官兵心理成长需要,拓宽教育内容,从官兵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抓起,培养健康的心理基础。当前,要通过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重点培养青年官兵七个方面的心理素质:平常心态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健康心魄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良好心境一时刻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向上心态一始终抱着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友爱心田一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战友关系;爱国心愿一具有强烈的报国精神和集体观念;宽广心胸一正确对待荣辱进退和利害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年官兵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军人。
第四,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提高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迫切需要。我军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同时,作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它承担着心理障碍的缓解和调控任务;作为健康心理的指导和培育渠道,它又担负着按照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锻造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心态的'重要职能。因此,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关系
无论是探讨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地位作用,还是研究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对象内容,首先遇到的都是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关系。回答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成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理论研讨的重点。
(一)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什么是思想问题,什么是心理问题,这是回答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关系的前提。多数同志认为,所谓思想问题,主要是指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中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和困惑,以及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想法和观念,往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奋斗目标、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处事原则等。在部队中,比较明显的思想问题主要有革命斗志衰退、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责任感弱化、对改革开放政策有误解、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等。所谓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和人的机体状态的变化所引起的人的各种消极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按其发展程度,心理问题可分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类。在部队中,官兵的心理问题种类繁多,经常出现的有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后的痛苦、落榜后的忧郁、工作不顺时的焦虑、受到批评或指责后的怨恨等等。
多数同志认为,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至少有五点。
(1)问题的性质不同。思想问题常常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政治和道德色彩。而心理问题常常与人的生理状态、身体素质、遗传因素以及人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相联系,带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最显著的区别。
(2)问题形成的原因不同。思想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极端性等,它的形成大多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嬗变,一般来说不会是突发性的,而是由于忽视学习、不注意思想改造,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所致。而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突变因素”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因而常常会表现出“突然性”。
(3)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思想问题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通常分为一般的思想问题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立场、观点、态度等,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价值趋向、是非标准以及深层次精神问题。而心理问题常常以认知、感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通常分为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心理变态、心理失调等类型。
(4)问题的影响范围不同。思想问题既可以影响个体也可以影响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感染性;心理问题除了消极心理和一些遗传性的心理疾病外,一般不会影响其他人,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和遗传性。
(5)问题表现的特点不同。思想问题具有社会性、内隐性、稳定性、政治性与道德倾向性等特点,而心理问题则具有生理性、外显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等特点。
(二)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联系。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问题长期郁结会导致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思想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可以加重思想问题。其一,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的基础。心理与思想是密切联系的,思想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结果,心理活动的质量决定思想水平的高低,因此,任何一种思想活动都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其二,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的根源。人的思想与心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心理活动是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一个人有了思想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他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言语行为,而且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思想问题可能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三,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着共同的生理机制。无论是人的思想问题还是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的结果。人脑作为思想和心理的共有机制,决定了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联系性,思想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可以发展为思想问题。
三、关于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内容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官兵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基本环节和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普及心理知识。为了全面提高官兵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加强和普及心理知识。针对目前部队官兵心理知识普遍缺乏的实际,要以《心理保健手册》、《心理健康指南》、《军人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书籍为基本教材,并通过建立保健咨询站、设立心理教育宣传橱窗、举办心理科学知识讲座、印发心理学知识手册等形式,坚持抓好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教育,使官兵基本掌握自我安慰法、自我解脱法、自我宣泄法、自我控制法、目标转移法、他人疏导法等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做到时时处处保持良好的心态。为确保普及心理知识教育实效,团以上单位以及营、连都应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并聘请地方心理学专家常年担任心理教育顾问,为官兵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和进行心理辅导。
(二)开展心理咨询。在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部队在做好这项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缺乏会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其次是官兵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尽快建设一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要通过外送学习、邀请专家来队培训等形式,使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骨干做到“五会”会宣传心理知识,会发现心理障碍,会开展心理咨询,会做心理疏导工作,会监护精神病人。二是要端正官兵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毫无顾虑地参加心理咨询活动。三是要创造合适的空间。通过设立“心理热线”电话、“心里话”信箱等形式,千方百计为官兵提供敞开心扉的渠道和条件。四是要建立官兵心理档案,为适时地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依据。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对部队官兵的人格、心理、气质进行测试,对战士的性格特点、能力特征以及心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详细记录下来,并适时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和帮助措施。
(三)加强心理训练。这是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多数学者认为,心理训练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非思想问题入手,正确调适和超前防患;二是把心理教育引入军事训练,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三是针对未来战场的环境条件,提高对未来战场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心理训练要与战备、训练、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相结合,着眼于官兵良好素质的培养与形成,把握官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训练工作。
(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军营环境对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一般有六种方法:一是领导干部要公正、廉洁,对所属官兵一视同仁,公道正派地处理好官兵的切身利益问题,杜绝打骂体罚和侮辱士兵人格等不良行为。二是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官兵在娱乐中思想得到启迪、身心得到调节、情操得到陶冶。三是要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鼓励官兵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满足官兵强烈的求知成才欲望。四是要巩固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使官兵在健康纯洁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五是要坚持科学管理,科学施训,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下达任务,都要充分考虑到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六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量满足官兵的日常生活需求,减少军人的后顾之忧,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摘 要】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本文根据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在现今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探讨研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策略,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施策略
高中审美教育是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片情趣。基于此,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在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需要国家行政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深入探讨和努力,去强化教学个性发展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赏析,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所谓的想象,从心理学家的方向来看,是指人的大脑里对于已经储存的表现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形象的一个过程。而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一种深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了解进而做出想象,丰富了高中文学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通过审美教育个性化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使他们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想象力。
2.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越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都较为强烈,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情感意志,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著名的教育界叶圣陶先生说过,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将审美教育个性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方面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1.教师培养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审美教育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养成个性化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审美学习的有效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这是高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起始点,直接地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技能。在一定程度下,知识的积累与领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最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正确的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不仅在于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2.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于审美氛围和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个性化特征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会更加顺利。因此和谐的审美气氛不仅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审美心态,也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前,去营造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后多角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理性评价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习惯,提升对语文审美经验以及判断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他们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三、结语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作为提升审美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现今人们所关注和追求的美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经济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去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研究也会更深入。
参考文献:
语文赏识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1、关爱是赏识教育的源头
对学生的关爱是赏识教育理念得意推广和贯彻的根本,老师只有用心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懂得欣赏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自觉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某些学生比较调皮好动,如果老师是以一种关爱的眼光看待的话,便会觉得学生生性活泼,并且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白是非,而不是通过批评指责的方式让学生改正错误。也就是说老师对于学生的行为和结果都是以一种肯定的、关爱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会带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氛围。例如对于班级某些学生的学业退步,老师可以用一种长辈或者是朋友的立场去主动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学习跟不上的原因,从学习和生活上关注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并且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语文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2、尊重是赏识教育的重点
尊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如果彼此之间缺少了尊重,那么会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烦。在教育上同样如此,为了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和运用赏识教育,老师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要知道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都是很强烈的,而且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成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老师不能采取强制性的`管束方式来管理学生,这只会增加学生的厌恶感甚至让学生产生抵制的情绪。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学生的某些想法老师也要慎重地思考和对待,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获得独立自主,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
3、公正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不少老师仍然存在着“优等学生,差别对待”的教育观念,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但是对于那些成绩比较落后、甚至总是在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老师便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长期下来,优生更加优秀,差生更加落后,最终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这对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赏识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老师务必要确保对每位学生的公平对待,做到不偏心,不偏袒任何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坚持“只对事不对人”的教育观念。具体来说,老师树立了公正的赏识教育理念,那么就会平等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相同的表现机会。对于表现优良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良的学生要及时地指出和点拨。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感受到公平公正感,并且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举个例子,老师让学生们翻译一篇古文,差生能够很快地、正确地翻译出来,但是优生认为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任务,并没有认真的执行,最终花费了很多时间翻译出来的文章错漏百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并不能轻视差生的学习成果,也不能为了庇护优生,为其找任何借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公平公正,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平等的环境,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案的有效开展。
4、鼓舞是赏识教育的保证
一般来说,学生在收到鼓励和肯定后,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且勇往直前。事实上,很多老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鼓舞,对于那些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老师认为是应当的;而对于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便直接指出他的不对,甚至是严厉地批评,防止学生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教学模式看起来高效,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学生开始不愿意听老师的教育,总是要和老师对着干,久而久之,语文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会被打破,这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学生的优点,对其加以表扬和赞赏,而且还要懂得正确鼓舞学生。并不是说无论什么情况都要鼓舞学生,这可能会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甚至使某些学生趾高气扬,骄傲不满,反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语文教学法与教学创新综述教育论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疑点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自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编制好检测题,突出重点、解剖难点、提纲掣领,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教例评析法。这里指的教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理论联系实际,映证理论知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举例映证,并且借鉴以往的精华,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例的印证及示范作用,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实例引人,选择相关教学内容有关的教例,必须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教例评析法教学,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直观生动完整的教学范例。
1、模拟训练法
具体有三种训练形式:课堂环节模拟训练,在具体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相应的专题训练内容;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课堂全程模拟训练,它主要强调的是综合训练学生上课的各项技能;最后我们再来讲一下微格模拟训练,这种方法是在教学中能把复杂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教学技能分解成易于掌握的单一技能,有效地分解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技能。其教学过程大体包括:理论准备、教学内容准备、示范领悟、模拟训练以及反馈矫正。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针对具体章节和内容具体实施。探究发现法。教育活动是个体性很强的复杂活动,它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激发着新的思想和情感,就某一些问题进行深人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认真探索,发现问题,得出新意,促进自身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教研教改意识及教学创新能力。探究发现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举办创新讲座、启发创新意识,使自己不断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组织创新辩论、激发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教材及教学实际。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创造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举办创新展览,交流创新成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激励导向的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意义
掌握了知识内容,拓宽了知识视野。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实习中能够不拘一格,推陈出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加深了对课内所学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促进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学双方的作用,知识的单向传递为信息的双向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它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不认真钻研教材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改革明确了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专任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上的重复或遗漏问题、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改革问题,特别是补充和完善了教学技能训练内容。在考核时间上把平时考核同阶段考核相结合,解决了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改革问题,加强对学生基本教学技能及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融人小学语文教改的新经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激励导向作用,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先提出,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横向维度“五个领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的研究重点和存在问题,有助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使教学研究真正提升理论探索、促进教学实践。
一、研究方法
1.抽样
本文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现状”指的是在教育期刊公开发表的,在《中国学术期刊网》(www.cnki.net)全文数据库中所能查到的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论文。为了全面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论文研究的整体概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检索词一栏输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关键词,时间限定在自207月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至,即-20,“匹配”一项选择“精确”进行检索,检索出全部论文1236篇,然后再用“核心期刊”进行二次检索,检索出142篇研究论文,并把这些论文作为研究的样本。
2.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显现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1]它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对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2]研究者根据研究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研究。量化研究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就是说,内容分析是“由样本中各文献的每个编码类目出现的频数所组成”。[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主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样本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样本进行了分年度的统计(见表1),从统计情况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有一篇相关文章,占样本总量的0.7%,属研究的初始阶段;从到,相关研究论文从7篇上升到26篇,增幅达271.4%,关注程度显著提高;从20到,每年的研究论文均在20篇以上,合计占样本总量的85.9%,处于研究持续关注阶段;,该研究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关注程度开始走低,出现了研究断层;而和年,两年的研究篇数占样本总量的8.4%,属小幅回升。
语文综合性学习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而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起初研究较为薄弱,随着课改不断推进,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使认识不断深入,相关研究也逐渐展开,并在年到20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而在20出现了研究的断层,随后两年对该问题研究的力度呈减弱趋势。为了弄清在年究竟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章,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检索词一栏再次输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关键词,时间限定在2008年,在“匹配”一项选择“精确”,查询全部期刊,检索出相关文章6篇,输入“核心期刊”在结果中检索,仍然没有符合条件的文章。可见,在2008年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有研究的,不过研究的文章并未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因此在本次样本中就显现为研究的断层。但这6篇文章仅占所有1236篇的0.5%,从中也可看出研究的关注的确是急剧走低了。
2.样本的内容与分析
(1)研究内容的学年分布情况与分析
在对样本研究的学年段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十二个学年段,在142篇研究文章中,有136篇文章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占样本总量的95.8%,其中小学42篇,初中66篇,其他28篇研究文章未指明具体学段,但根据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例子,可以判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而对高中的相关研究的相关文章仅有6篇,占样本总量的4.2%。可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对初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的关注程度尤为显著,而高中的研究较为薄弱。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晚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因此,在2001年、20的研究文章没有涉及高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2003年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颁布,高中课程改革开始试点,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样本中相关文章仅仅在2003年至有6篇文章,可见,高中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此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中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学分,其中包含的具体项目则划定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其倾向性有所转变。
(2)研究内容的具体指向情况分析
通过对这142篇文章的反复分析,本文首先把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类目。其中,有133篇文章从理论上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研究,占样本总量的93.7%;有112篇文章从实践操作方面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研究,占样本总量的78.9%。在总体样本142篇研究文章中,用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文章共有103篇,而全篇文章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究的有30篇,占样本总量的21.1%,全篇文章单纯给出实践操作案例的有9篇,占样本总量的6.3%。可见,研究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注重理论探究与实践案例研究的结合,这是符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变革既要从理论上进行思考,也要落实到实践操作的层面上来。
在分析中还发现,在理论探究和实践案例研究相结合的103篇文章中,就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以理论探索为主,结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方面的研讨,举出相应的实例进行分析。这类文章有27篇,占样本总量103篇文章的26.2%。其中有的研究从总体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方面面,每个环节都予以关注,有的研究则选择理论探讨的一个角度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另一种倾向为以实践案例为主,研究呈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案例的设计过程及活动过程,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设计理念到实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思考。这类文章有76篇,占样本总量103篇文章的73.8%。这类文章对理论的思考多限于从案例出发,指向具体学年段的具体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更多地关注从理论上探讨实施的策略和实施后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也是基于实施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统计结果也显示出我们目前的研究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体的思考比较缺乏,上位的研究比较欠缺。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指向,本文对论文中涉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研究的133篇文章进行了分析,把理论研究的研究内容要素分为五个方面,即实施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实施中的相关策略和实施思考研究、实施后相关评价研究、目前存在问题研究和其他方面的研究五个方面,对这五个内容要素在133篇文章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登记,并以样本容量133为基数计算出各内容要素出现的百分比,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在理论研究的133篇文章中,论文研究涉计的内容要素总数(151)超过了实际论文数量(133)。这是因为有的文章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实施的各个环节,因此在进行频次统计时,一篇文章在内容要素分析中出现的频次大于1次。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多数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侧重于实施中的相关策略和实施思考研究,指向于对实践进行指导。在样本中有28篇文章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占样本总量的21.1%,这些文章从平时练习的命题、中考命题、考核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此外,在样本中还有11篇文章涉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占样本总量的8.3%,如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资源的研究、学习主体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比较研究等,其中涉及国外相关研究介绍以及国内外比较研究的论文仅有3篇,占样本总量的2.3%。
在从实践操作方面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的112篇文章中,有33篇文章呈现了完整的成果展示案例。这些案例选题内容不同,准备时间长短不一,呈现方式各异,归纳起来可以看到:首先,在展示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作好前期准备,或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或外出采访调查,或深入实际亲身感受;其次,成果呈现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方式有知识竞答、诗歌朗诵、演讲辩论、短剧表演、做小导游、写观察日记、写倡议书、写读后感、写调查报告、办手抄报、编写成果集、展示书法作品等;此外,在活动展示中,有些案例使用了歌曲演唱、戏剧表演、绘画展示等形式,融合了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在实践操作方面,研究者们对综合性学习的主旨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三、研究启示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近十年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加强的方面。
1.理论思考应深入
首先,目前的理论探讨多着力探索“到底应该怎样做”,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思考不够,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前提思考不够。对其本体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少文章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混为一谈,需要进行规范。其次,在相关的评价研究中,对终结性评价如中考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核研究较多,对课堂内的评价关注不够,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的研究和学生之间互评的探索尚需加强。此外,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我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的力度仍需加大。
2.实践的探索应多样化
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状况仍不容乐观,考试的压力、资源的不足、安全的顾虑等诸多因素影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课时保障、活动展开的充分性上需要加强。已有案例在活动展开阶段,能够根据选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拟定活动方式,展开相关活动,注重了课内外的综合,在活动的呈现方式上基本上能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能适当进行课际间的综合。但如何在不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恰当地进行目标的综合、内容的综合、实施的综合、评价的综合,如何在综合中既能够做到有效综合又能够把握其中的度,使之不至于泛化而失去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自我,如何在同一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活动展开等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综述论文
摘要:情感教育是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文章就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提出了三点策略,即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情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资源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体现。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很多学生表现出情感冷漠,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们,为人处世能力差,情感道德严重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1]。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种问题的出现给中职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
一、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佳作名篇,尽管这些优秀的作品风格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包含对家国、生活、亲情、好友及壮丽河山的情感抒发。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例如,语文教材中有散文《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载了母亲的点点滴滴和一言一行,把一个勤劳、简朴、慈祥、关爱儿子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感人至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还有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同样是写自己的母亲,重点突出了母亲那伟大、内隐又不求任何回报的母爱,也正是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感染下,作者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可以从教材中找到众多的情感教育素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因而,在中职语文情感教育过程中,中职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极为重要[2]。但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听,学生缺乏体验感,致使情感教育缺失有效的载体。针对中职学生,语文教师可以联系一些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开展一些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与情感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举办一些讲故事、诵读优秀诗文、小演讲、演课本剧、续编故事等之类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其从中获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又譬如,在母亲节,教师可以先介绍母亲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然后以“我的母亲”为主题,举办一场小演讲比赛,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演讲当中,然后让学生根据主题与他人进行亲情方面情感交流,由此,既强化了学生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亲情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教育的作用。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情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与作品相关的意境和画面,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有所感悟[3]。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词,作品前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用叠字的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愁苦凄凉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后面陆续写了梧桐、黄花、细雨、过雁等,将愁绪进行层层叠加,读来让人感慨不已,使学生为作者生不逢时和人生际遇产生深深的同情。这样的一部作品,如果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将大大削弱文章的情感。而如果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亡国之恨和沦落之苦,同时也对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倍加珍惜。总之,情感教学是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借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是实施情感教学的目的。当然,情感教育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情感修养,以及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情感教学的实效,帮助中职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福亚.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84.
[2]吴小丽,何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85.
[3]陈丁胜.试论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4(33):43-45.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