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模具管理规章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益模具管理规章制度,本文共1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精益模具管理规章制度

近期,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精益化管理培训班学习,聆听了老师的授课.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还提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每一个个体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从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必作“人”一样的系统,把总经理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难行.第三,就企业而言.认为应该加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在精益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就上所述,精益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因此,在企业中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企业在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

自公司推行6S精细化管理以来,我们焦化炼焦二车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现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能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可以方便寻找,员工可以集中精神工作,效率自然可以提高。经常性的清扫和点检能不断的净化环境,避免污染物损坏设备,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使生产能够更平稳的进行下去。整洁的环境,杂物不随地乱堆放,工作场所有条不紊,意外的发生也会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保障。

关于整理的推行,我们的工作场所要全面检查,包括看到和看不到的,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标准,不要的物品要清除,要的东西按自己计划的地方放好,每日自我检查。如果不整理会有很多浪费,比如空间的浪费,使用棚架或橱柜的浪费,零件或物品变旧而不能使用的浪费,放置处变的窄小,不要的东西也需要管理的浪费,库存管理或盘点花时间的浪费。关于整顿的推行,前一步整理要落实,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摆放整齐有条不紊,地板划线定位,场所物品标示,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整顿的结果要让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东西的状态,要站在新人和其他现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更为显眼明确,方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关于清扫的推行,建立清扫责任区,开始一次大清扫,每个地方都要清洗干净,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关于清洁的推行,落实前面的工作,制订目视管理和看板管理的基准,制订6S实施办法,制订稽核方法,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主要领导要经常带头巡查,带动全员重视6S。关于素养的推行,推行各种激励活动,就是要大家养成能遵守规定的习惯。关于安全的推行,6s安全的推行融入前5S的推行过程中,造就一个稍加注意就能防止事故的安全环境,让作业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一目了然,确立安全纪律在于管理者的决心。

推行6S最难做的应该就是素养,就是要养成自觉遵守的好习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我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6S工作肯定会越做越好。

LEAN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精益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错误――提供有缺陷的产品或不满意的服务;积压――因无需求造成的积压和多余的库存;过度加工――实际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多余搬运――不必要的物品移动;等候――因生产活动的上游不能按时交货或提供服务而等候;多余的运动――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动作;提供顾客并不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

由顾客确定产品价值结构

1.产品价值结构的涵义。

产品价值结构即产品价值的组成、比例及其价值流程,即某种产品所提供的各种利益、支出及其比例关系以及价值的实现过程。产品价值结构就是要确定企业的某一种产品具体提供给顾客那些具体的利益,每种利益的数量;还要确定顾客购买产品的各种支出,各种支出的数量;各种利益、支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各种利益和支出是按照什么样的流程来实现产品价值的。如对一般顾客,家乐福超市免费提供盛物塑料袋,麦德龙的盛物塑料袋却要收费。这表明家乐福向一般顾客提供盛物塑料袋这一利益,麦德龙不向一般顾客提供该种利益。其原因是两商家的目标群体不一样,家乐福主要面对一般顾客,而麦德龙主要面对团体顾客。

2.产品价值结构由顾客确定。

在当前信息经济社会的背景下,由于高素质的人才、低成本的信息,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模式、顾客的强势购买力等等外部环境因素,企业已具有了经济的满足顾客多样

化需求的社会条件。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利用工业社会的规模优势和信息社会的信息低成本优势,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这时候,产品的价值结构就由顾客来确定了。当然,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由于经济性的约束,大部分情况是企业提供一个价值组成清单,在清单的范围内,由顾客确定产品价值结构。精益管理的出发点是产品价值结构,价值结构只能由最终顾客来确定,而价值结构也只有由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顾客需求的特定产品(商品或服务,而经常是既是商品又是服务的产品)来表达时才有意义。

变“成批移动”为“单件流动”

1、成批移动与单件流动的概念。

成批移动就是在制品成批的在各工作地加工,并按工艺流程成批的经过各工作地移动。成批移动源于成批生产,成批生产是周期性的成批的轮番生产几种产品。在成批生产条件下,生产具有重复性,产品品种较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较多,形成多品种周期性的轮番生产的特点。

单件流动就是在制品一件一件的按照工艺流程经过各工作地进行加工、并连续移动,即按照工作流程将作业场地、设备(作业台)合理配置,一般划分为几个工作段,产品在每个工作段生产时,零件一个一个地经过各种工作地进行加工、移动,不是一批一批地加工、移动,每个工序最多只有一个在制品或成品。在每个工作段中从生产开始到完成之前,没有在制品放置场地及入箱包装的作业。作业人员随着在制品走,从作业区的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都是该作业人员操作。

2.将“成批移动”变为“单件流动”。

事实上如果产品按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连续来生产的话,即单件流动,工作能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在单件流动中,因为在每个工段中各工序衔接在一起,前工序做完一个在制品,就可立即“流”到下一工序继续加工,所以工序间几乎没有搬运距离,也没有在制品,因此在制品数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空间也跟着减少了。不良品一旦发生,就可立即发现,而且很容易地确认出是由哪一台机器、哪一个作业者做出来的。这有助于消除不良品。更重要的是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更能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由于不必为每台设备单独设置人口存放处和出口存放处,场地也节省了许多。

生产由顾客拉动

1.推动式生产与拉动式生产。

推动式生产就是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按产品构成清单对所需的零部件规格和数量进行计算,得出每种零部件的需要量和各生产阶段的生产前置时间(Leadtime),确定每个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按计划发出生产和订货的指令。

在推动式生产中,每一生产车间都按计划生产零部件,将实际完成情况反馈到生产计划部门,并将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到下一道工序或下游生产车间,无视下一道工序和下游生产车间当时是否需要。在此方式中物流和信息流基本上是分离的。整个过程相当于从前(前工序)向后(后工序)推动,故这种方式被称为推动式(Push)方法。

拉动一词最简单的意思是,在下游顾客(或工序)提出要求之前,上游企业(或工序)不能进行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拉动式生产就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由市场需求信息决定产品组装,再由产品组装拉动零部件加工。每道工序、每个车间都按照当时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上游车间提出需求,发出工作指令;上游工序、车间完全按这些指令进行生产。物流和信息流是结合在一起的。整个过程相当于从后(后工序)向前(前工序)拉动,故这种方式被称为拉动式(Pul1)方法。

2.生产由顾客需求拉动。

采用拉动式系统可以真正实现按需生产。如果每道工序都按下道工序的要求,在适当的时间,按需要的品种与数量生产,就不会发生不需要的零部件生产出来的情况。一旦有了在顾客需要的时候就能设计、安排生产和制造出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就意味着企业可以抛开销售预测,直接按顾客的实际要求生产。这就是说,企业可以让顾客按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顾客常常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顾客。当顾客知道他们可以及时得到他们所要的东西时,而且,当生产者停止定期的减价销售活动,不再把已经生产出来却没人要的产品推销出去时,顾客的需求就变得稳定得多了。

消除产业价值链的muda

精益管理必须超出单个企业的范畴,去查看生产一个特定产品所必须的全部产业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从概念构思经过细节设计到实际可用的产品,从开始销售经过接收订单、计划生产到送货,以及从远方生产的原材料到将产品交到顾客手中的全部活动。形成精益企业确实需要用新的方法去思考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需要一些简单原则来规范企业间的行为,以及沿产业价值链的所有环节的改善。

1、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中从原材料到销售的围绕某种(或某类)产品的所有企业所形成的增值链,即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价值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的一条价值链。物料在价值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2.消除产业价值链中的muda。

在分析每个产品(或产品系列)的产业价值链时通常会暴露出大量的、错综复杂的

mu―da。产业价值链中的muda和企业中的muda一样,可以分为两类:(1)有很多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在现有技术与生产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如为保证质量,焊接处要检验;乘飞机从青岛到敦煌要到西安转机的额外旅途(为一型muda)。(2)还有很多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立即去掉的步骤(二型muda)。实际上产业价值链的muda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库存的muda。由于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信息的共享,以及生产计划的相对独立,导致上游企业的产品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造成库存的muda。

(2)过量加工余量的muda。如释读4.5普拉特一惠特尼公司的产业价值链,由于信息的封闭导致上游企业给下游企业提供的物料留有太大的加工余量,从而产生材料及加工量的浪费。

(3)价值链中的“成批”模式造成的过早、过量生产,以及由此带来的库存等muda

。具体请参阅释读3.6可乐的产业价值链。

(4)流通中的muda。由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组合,造成流通环节的效率不高所带的流通muda。要实现精益管理,就要遵循消除产业价值链的muda这一原则。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在以下方面已经有无数的实践证明是取得成效的: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精益管理的案例分析

精益管理案例一:工程项目施工[1]

精益管理的思想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当中,由于精益思想的杜绝muda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其任务是消除一切消耗了资源、占用了时间而没有创造价值的活动。无论是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管理,精益质量控制,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当中都可以理解为是对施工成本的一种降低和控制。针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特点,精益管理可以应用施工成本控制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而在施工成本的控制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对人、材、机费用的控制上。

(一)精益管理思想在人员管理方面的运用

人工费用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在工程的直接费用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搞好对人工费用的控制对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有很大作用。应用精益管理的思想对人工费用的控制,针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有着不同的方面,对于施工人员着重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高效生产,以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的降低。

(二)精益管理在材料管理方面的运用

材料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材料的费用约占工程直接费用的70%,由此看来对于材料费用作好控制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材料方面的控制,从库存和用量上可以采用精益管理的思想进行控制。

对于材料消耗使用的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面广量大、种类多,而且有许多品种的材料难以精确计算,有些品种的材料的计量方法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因而材料在数量控制上的漏洞也比较大,根据精益管理“零浪费”的思想,对于材料的领用,应当严格按照计划单据上的数量领用,尽力减少工料运输在过程中的消耗,并且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消耗水平,降低堆放、仓储的消耗。

(三)精益管理在机械管理方面的运用

机械费用上的控制,首先根据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充分挖掘机械的效能,要合理化地安排施工段落,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许多施工机械,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租赁费用较高,因此在租赁施工机械之前应当做好施工计划,对于租赁机械的使用要注重效率,更高效率的使用,应当及时安排好机械所要施工的对象,减少租赁机械的等待时间。在机械的使用过程当中应当采取全面的维护的方式,减少机械施工当中的损失,通过全面的维护及时排除机械的小故障,防止故障累积造成更大的损失。通过全面维护的方式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

(四)精益管理在质量控制当中的运用

质量控制,精益管理的思想当中,强调的是事前控制,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施工项目的最终产品就是建筑本身,在精益管理思想下的质量控制也是对成本控制的.一中很好的手段,精益管理思想下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不应该仅仅是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还更应当注重与前后工序的协调,本道施工完毕是否能够给下道工序提供方便施工的条件,下道工序是否能够直接在本工序完毕的基础上直接施工,是否需要对已经施工完毕的部分进行修整。

工程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协调的工作,如果协调不好,会因为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常见的建筑卫生间漏水为例,土建施工浇筑楼板,未给管道的通过埋设套管或埋设位置不准确,当时看来未造成损失。安装管道时安装工人给楼板砸个大洞,管道通过后,随意用砂浆填补了事,造成了漏水的隐患。砸洞和填补已经提高了成本,然而,由于有隐患,土建工人需要再将安装工人填补的砂浆凿掉,用防水砂浆重补。由于操作不便,往往需要再三修补,既提高了成本,又影响了工程质量。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以精益管理的思想来看,这在第一到工序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应当及时停止施工,在完善了工程内容后才能继续施工。

精益管理案例二:仓储作业优化[2]

1.优化目标

要利用精益管理解决仓储中心作业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准时、快速的工作状态,达到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拟定如下优化目标。

2.优化原则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需求是生产的驱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价值的流动要靠下游客户来拉动,而不是依靠上游生产的推动。当客户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均不提供服务;而当客户需求指令发出后,上游则应快速提供服务。

仓储作业优化目标

因素

仓储工具

信息传递优化前 优化后 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仓具损坏率偏高 充分发挥作用,仓具损坏率低 缺少途径,传递失真,不及时 系统全面掌握,传递准确,及时

准时。电子化的信息流保证了信息流动的迅速、准确无误;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冗余信息,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货品在流通中能够顺畅,有节奏的流动是仓储中心管

理的目标。而保证货品的顺畅流动最关键的是准时。仓储作业的准时是与快速同样重要的方面,也是保证货品在流动中的各个环节以最低成本完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满足客户要求的重要方面之一。

准确。准确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库存,准确的客户需求LEAN精益管理预测,准确的送货数量……准确是保证仓储作业精益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快速。竞争优势的体现,包括对客户需求反映速度和货品流通速度。前者取决于仓储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当客户提出需求时,系统应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识别、分类,并制订出与客户要求相适应的作业方案。后者包括:作业节点最少,流通路径最短,仓储时间最合理,并能达到系统的快速要求。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仓储中心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以需定产,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设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等浪费,保证仓储管理的低成本。

系统集成。仓储系统是由资源、信息流和能够实现“精益”的决策规则组成的系统。精益仓储系统建立的基础是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资源配置的范围包括:设施设备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体现优势和实力,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消除浪费,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服务。

信息化。仓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涉及大量繁杂的信息。电子化的信息便于传递、存贮和统计。此外,传统的仓储作业已不适应全球化、知识化的物流业内竞争,必须实现信息的电子化,不断改进传统业务项目,寻找传统物流产业与新经济的结合点,提供增值物流服务。

3.优化思路

优化仓储作业管理就是要消除仓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浪费,安排工作计划,实施工作任务,查找工作弊端,改正工作缺点,进而实现持续改进。其优化思路如图1所示。

4.优化方法

根据上文的思路,可查找到浪费的所在。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实施具体优化了。

具体优化的实现就是建立资源分配系统,将作业流程指令化、操作数据存储化、信息

系统集成化。具体优化方法如图2

所示。

当货物A入库时,系统发出指令保管员2动作;与此同时,将其具体的动作情况记录到数据库当中。一旦出现错误,将通过数据库查找到保管员2,追究其责任。这样可提高保管员的注意力,降低出错率。当货物B入库时,保管员1开始动作,具体操作模式与保管员2相似,同样将操作信息保存到数据库当中,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货等人的情况。此外,系统记录了保管员的工作质量和数量,可以适当实行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5.优化流程

根据上面所述的优化方法,设计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6.优化结果评价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知,利用精益管理优化仓储中心作业具有明显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出/入库效率,消除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更极大地提高了仓库保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了无形的价值,并且提高了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一、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1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 .“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行政管理中的“七种浪费”等精益管理有关知识

(1 )等待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等待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级不指示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就拖着办。缺乏主动精神,多干事多吃亏。很多工作的完成,是在几次检查、催办下完成的。

等待外部的回复。我已与你联系过了,什么时候回复不是我能决定的。等待其它部门或其他人的联系。你不找我去协助,我就可以躲避。对其它相关工作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没有监督。不主动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没有核实,然后作决定或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往下级身上一推。

上述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管理中相互配合、协调不力,造成工作停滞浪费主要有下述几种情况:

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力。某项工作在两个部门间协调不力、交接不清,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相互之间都不主动联系。某些工作应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认为应该别的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了,原来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单位领导的工作指示和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内部没有有效的协调组织落实,致使单位的要求在本部门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在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手中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信息不能汇总、分类,停滞在分散之中;没有对信息充分的分析、核实和利用,发挥效应,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决策判断失误。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部门间协调不力,相互制约、不沟通、各自为政、部门利益第一,形成独立的部门割裂,促成协调的障碍,没有或不能及时维护系统,使业务流程不能顺利流转,造成后续流程的停滞,原有职责的不适应性不是横向流转而是折向运行,造成流程的缺项停滞。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3 )闲置的浪费: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之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资源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造成闲置的浪费。

固定资产的闲置。办公场所偏大,办公设备过于追求功能完备,检测装备重复投资等等,非常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从而出现设备利用率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升高。

职能的闲置或重叠。设定了部门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职能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部门职能的闲置。两个部门承担类似的工作,好像是谁都负责,其实是谁也不负责。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不十分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无上级的签字或认可,则工作就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原来比较简单的事,一些部门非要写个报告,填个报表,由于报表内容太多,即使保存后再想使用也找不到,那么就再提供一份吧。

人员的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的人工作,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以重叠的交替安排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满,劳动纪律涣散。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等,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职责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流程中职责到位杜绝闲置的浪费。

(4 )无序的浪费: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的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某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单位利益时,挺身而出,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么,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们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造成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以不会干等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承担该项工作,更是一种无序的浪费。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增加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单位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威信下降,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互攀比,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业务流程的无序。各部门大多考虑某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5 )失职的浪费: 失职的浪费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应付。顾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搪塞了事,不是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在ISO9000 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基础工作,审核前突击进行表面工作,来应付审核,则实际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检查。如果再加上承担检查工作的人员也进行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某些环节特别是前段如果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行政许可中,前期资料审查不认真、不细致,就会导致后期现场审核等环节出现多种浪费。

在工作中没有计划,没有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应做的事,不会做,说一声不会做就不用再做了,不会也不学,不认为站在这个岗位上不会做应当做的事是一种耻辱,更有甚者,告诉如何去做都不做。

失职的浪费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素质低下和工作质量差等失误造成的,但管理考核及职责的不明确使其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

(6 )低效的浪费: 低效的含义包括: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类似的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管理人员的低素质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学习能力的不足、危机意识的淡化,造成许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组织中,人员的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普通员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培训指导,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和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法不当也是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人员安排不得当,会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会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是低效率的温床。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

(7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七种浪费之七: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现在谈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广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政府的行政行为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关系资源等。狭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支出。它包括两方面的支出:一是维持行政机关自身运行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本机关所承担的职能而消耗的费用。管理必须依“理”行事,“理”在行政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计划”,通过确立计划、执行计划、考核计划、改善计划,可以最直观地涉及有形成本概念和浪费现象。

计划编制无依据。单位没有下达指标,部门无法编制自身的工作目标。单位的目标、指标下达后却不知道怎么分解。部门领导没有告诉做什么工作,不知编制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无法序时地编制计划。综合部门不催不报计划或忘记申报计划,没有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统计基础,没有定额标准无法编制计划等。没有计划工作概念,没有长远工作规划,工作随想随做,为完成综合计划部门的要求临时“拍脑子”,上报的计划缺乏可执行性、漏洞百出,需要计划综合部门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分析和查找错误,重新修改和调整,造成极大的浪费。

计划执行不严肃。有计划但领导没有给我,我不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计划变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领导临时交代或安排的工作所以没有计划。计划工作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计划由于各种原因被迫频繁调整。单位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执行,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计划编制后根本不看,至于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如:降底行政成本的计划、降底行政成本的项目计划不严格执行,束之高阁。

计划查核不认真。计划考核反正由单位的专门部门进行,日常我就不用再进行比照了。计划出现了偏差,理由要么是计划报大了,要么是计划漏报了,而没有从问题的现象出发,认真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纠正措施。

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计划执行情况由于没有认真地分析,自然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地进度和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即便通过别的部门发现了问题,也不现检讨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地原因,进而找出改善措施,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计划问题发现后,措施也编制了,但在下期的计划中又没有体现或纠正,致使问题长此以往地存在。

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花同样的钱其收益是一样的吗?花100 元是否受到了10000 元的收入或利益。由于自身责任心不强或管理失误造成的隐性损失浪费计算过吗?用钱后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多少?大家是否都仔细计算过、分析过?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而且大家大多司空见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形成反复,而如果不能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因此,对推行精益管理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则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浪费做起,向着精益管理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本单位或本职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等待的浪费;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3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三、对本单位精益管理的建议

20xx 年既是建设长江上游一流质监局由“上台阶”向“达一流”的跨越年,又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年、“十二五”规划制定年,迫切需要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绩效。为此,市质监局党组确定 20xx 年为“科学管理上台阶年”.

4 月11 日 至12 日,市质监系统举办首次领导干部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家行政学院路杰教授、精益管理培训专家沈凯利先生做了《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精益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这标志着全市质监系统“科学管理上台阶年”工作全面启动。

张宗清局长要求,全系统要围绕“科学管理上台阶”主题,加快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机构检测管理”五个关键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重庆标院全体干部职工也认真学习和观看了精益管理工作的专题讲座,这说明我院积极配合市局“科学管理上台阶年”的工作也全面开展起来。

沈凯利先生所讲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7 种浪费”,即:等待的浪费、协调不利的浪费、闲置的浪费、无序的浪费、失职的浪费、低效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浪费,准确而深刻地阐述当今社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我们单位存在的浪费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等待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这些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我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类似的浪费。比如,领导经常出差、开会,有的事情需要急待批准,就只有等到出差或者会议完毕才能完成,有时会错过最佳时机,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可以采取电话请示,发传真等方式,进行批复;或者尽量减少开会,也可以避免等待的浪费。

第二方面,协调不利的浪费。连续几次代码缺码的情况,应该是协调不利引起的。重庆本身因为存在预赋码这一特殊情况,国家代码中心每次只给重庆5000 个代码号,又要求电子档案扫描率要达到80% 才下发新的码段,相当于就只有1000 个机动码可以周转。而现在重庆市里面的预赋码,已经由现场新办预赋码、“三资”预赋码、增加到食品企业预赋码,这些预赋码大大增加了代码的使用量,加之重庆地处山区,远郊的区县距主城区有几百公里,无法及时送达办结的纸质资料,无法及时扫描、上报,加上审批手续程序化,因而很容易造成缺码。因此才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状况和负面影响,这实质是相当大的浪费,或者说是缺失。所以,院里和局里应及时汇报、及时协调国家中心,每次增加到0 个左右码段,应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第三方面,管理成本的浪费。电子档案扫描这块工作,可以考虑安排本单位的人员完成,每年可以节约几万元,加上代码年检可以不收取纸质复印件,也可以节省不少的纸张、硒鼓等耗材的开支。

以上就是我本人学习精益管理之后得到的一点启示和想法,如有不妥,敬领导请批评指正。

XX年以来,高董事长不断倡导“精益改善”的工作方针,虽然努力实施,推行效果仍不理想。工作闲暇之时拜读董事长推荐的《金矿》此书,深深感受到董事长的良苦用心,持续深入推行精益生产,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金矿》以简单的事例反映出精益管理的精髓,浪费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存在,如何找出这些浪费并实施改善。书中写到:“工厂里随处可见黄金,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想办法激活员工的斗志,带领大家认识危机、接受改变、持续改善、不断地努力去找回工厂里遍地的黄金”。精益管理要从领导者带领大家发现身边可见的浪费开始,感悟到推行精益生产的必要性、持续深入推行的重要性。

一、回顾工厂管理现状,生产、物流等环节存在很多需改善的不足

1、标准化规范管理做得不够,生产工作缺少标准化,作业标准不完善,标准制定不合理;质量的过程控制能力较弱,质量数据分析不彻底,造成大量的质量成本损失;

2、生产环节:停工待料、不合格品、生产管理方面定置管理存在混乱;目视管理不明确、工艺不合理、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等;物流环节:成品发运不及时占用资金和生产空间、库存零部件积压、物流线路不合理、标识不明费时寻找等,存在诸多的浪费,正是书中所说待挖掘的诸多“金矿”;

3、管理人员忙于日常事务,改进意识尚未有效形成,需要营造改善的气候氛围,进行环境渲染,同时需要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基层管理者的素养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学习《金矿》并与实际工作对比领会到,前期进行精益生产的推行没能真正找到切入的方法,推行中员工有抱怨工作量的增加、推行的效果浮于表面、未能真正起到改善提高、持续深入的作用;

二、精益改善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基础

《金矿》所讲述的这家陷入财务困境、濒临破产企业,危难之际通过实施精益管理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有竞争力的生产运作系统,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库存很快转变为流动资金,企业转危为安,实现了盈利。丰田公司长期摸索沉淀形成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正是这套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使丰田公司在汽车领域站稳了脚步,并逐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书中事例告诉我们,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一个金矿。如何能够从公司的作业流程中挖掘出不能够为客户增值的工作,也就是未被发现的“黄金”,也就是“浪费”,设法消除这些浪费,才能真正加强公司的竞争力

我们推行精益生产是董事长前瞻性的决策、是借助巨人的肩膀之力避免弯路,促进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通过持续的坚持与改善,隆鑫必定会具备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发展的实力。

三、精益管理从源头与身边开始

推行精益管理主要的挑战是企业的领导要能面对现实,找出问题,按其重要性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能让全体员工动员起来,一起为创造企业与个人的未来努力。书中对生产节拍的控制、标准化操作、看板系统、拉动式生产、现场管理等进行精益改善实际而细致的事例,引导我们学习脚踏实地推行的方法。

(一)工作中推行切入

1、初期消除推行阻力,通过试点推行使员工感受改善成果,引导员工主动的参与行为、逐步深入的引导改善意识形成;

2、领导带头作用的发挥与通过制定正向导向的激励制度结合,激励员工发现问题、参与工作改善,定期总结表彰,促进持续改善意识与工作作风的形成。

(二)与工作相结合的改善

1、精益生产从产品的源头开发环节开始,屏弃以往先做产品后订标准的粗放式开发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做好各项标准的确立工作,特别是对产品规格变更的归类梳理;

目前针对三轮车状态清理工作,从零部件状态开始。首先对专用件、随后对相关件进行清理、尽量合并精简状态、提高零部件通用性。

2、“工作是为了增加产品的价值,而没有增加价值的活动就是不必要的动作”,生产节拍优化控制,以近期工厂厂房调整契机:

1)对生产全工艺流程进行规范,绘制全工艺流程布置图;

2)重点对部装与线装节拍同步性进行梳理改善。

3)对篷车的生产工艺调整控制生产节拍。

4)以改善生产工序的均衡性为重点,对装配过程瓶颈工序(如发动机/消音器安装)工艺、人员等进行调整,保障生产过程的顺畅。

5)以LX175―5和顶霸王为突破,梳理总装线人员配置关系,进行优化调整。

3、物流改善,同步以工厂厂房调整契机,对物料配送路线、流程进行全面规划。以等待的浪费、搬远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早)的浪费,7类浪费为衡量标准,对生产过程、物流环节进行检查,以成车准时发运为重点,对产品发运过程进行分析制定改善对策;

4、充分发挥看板作业,“用看板来启动生产,让工人清楚知道下一步生产什么”,“同时看板也是持续改进的工具”。

目前四轮车看板系统初步搭建看板系统,通过努力充分发挥看板系统功能,暴露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传递信息予以改进。

5、均衡生产改善,从销售接收订单交货周期进行控制,根据生产能力合理进行生产计划安排,保障生产的顺畅与持续,力争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减少加班带来的费用的浪费。

(三)深入推行与持续改进

1、首先是改善意识的形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全靠人,促使成功的是人,阻碍成功的也是人,要扫除障碍还是靠人,一切都与人分不开”。通过精益生产工作的推进,促进员工养成规范做事和良好习惯,在实际工作中从发现身边问题开始,培养改善的意识逐步形成。

2、有效运用“三个方块”的方法,通过改善工作的持续与衔接性、更让合适的人到能发挥能力的岗位上工作,使工作的业绩与个人进步同步发展,促使改善意识向企业文化转化,使员工都愿意贡献一份力量,使公司成功运作。而不是抵制它,并且为他们所做的贡献刚到骄傲。

通过精益生产的实施与推行,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成本的不断地降低、品质持续提高、生产更具灵活性,逐步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目标。

在董事长带领下,持续的精益改善必将为隆鑫创造市场强大的优势竞争力。

前一周,收到“管理的常识”邮寄来的《精益管理之道》十分欣喜。兴奋之余也即刻展书一读为快。《精益管理之道》是一本讲企业如何持续经营、高效运转的方式、方法的书,从书中深入浅出的.内容中可以感受到两位作者本身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在企业运营的方针与细节上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见解。

读《精益管理之道》的过程当中,我时常边读边以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一种考虑来总结和思索。我们的企业是典型的借改革开放之东风快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的管理,是企业长期面对的问题,也恰如书中所言,我们的企业也正在经历着日常管理的四个阶段。第一,经营管理阶段;第二,基础规范管理阶段;第三,规范管理阶段;第四,精益管理阶段。所不同的是,在实际跨越这四个阶段的过程中,我发现企业由上及下间的管理并不在一个层面上,高层已在精益管理的目标当中,但中层仍旧停留在经营管理阶段。而对于什么是精益管理一无所知,为什么?因为高层的步伐太快,有的快过于实际;另一方面,在推进一个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学习,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在导入的过程中都必须与实际相碰撞、融合,才能真正的切实成为成功的范例,在我们追求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的介入与借鉴,而《精益管理之道》恰是一种讲述更简单科学的管理方法之书,而我以为恰是从这本书当中读懂了我们企业自身的管理概况和老板一直追求的精益之道。

推荐大家闲暇之时不妨读一读周晓寒和田辉写的这本《精益管理之道》。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对我所投资公司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既考验公司抵御现有冲击的能力,也考验公司以后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的企业要生存,更要发展,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谨慎应对,迎接挑战。

结合“精益年”,经营开发部订购了一批《精益思想》发给了投资公司的管理团队。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团队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运作之道。

精益生产可以看成是丰田公司将精益管理思想应用在企业最基础的生产线上。丰田的“精益”思想可以被称道为管理方法革新上的一个里程碑!刚开始的时候,那些世界汽车巨头对丰田的想法根本不屑一顾。结果经过不懈的努力,丰田汽车在质量上把欧美汽车抛在了后面。可以说,“丰田”汽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优秀的品牌之一,其根源是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如今,丰田汽车竟成了世界汽车王国美国市场的霸主。

精益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深谙和运用精益管理精髓的企业才能长足发展。精益管理的精髓就在于: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追求精益,还要在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中追求精益,在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中追求精益!

精益管理贯穿了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了企业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思想体系,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但精益管理不是繁琐管理、复杂管理,也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不在于简单的关注细节、片面的注重量化,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抓那些既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又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关键环节。

精益管理思想的关键出发点是价值。产品的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而价值也只有由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定产品(商品或服务,而经常是既是商品又是服务的产品)来表达时才有意义。我们需要关注如何将适合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顾客来最好的体现产品的价值。问渠何得清如许,谓有活水源头来!精益管理思想就是企业不断前行的源头,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长足发展的基石!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通过精益管理的方法、技术、理念来推动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收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最大限度的挖掘利益,使我们的企业从平庸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辉煌!

这段时间比较清闲,看了下精益生产,每天看几页,为了加深理解特意将每天读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总结。

精益生产是丰田生产模式(TPS)的系统总结和概括,在TPS的看板管理、准时生产(JIT)和员工参与的基础以科学论述进一步深化。精益生产总的来说包括5个重要特征:

1、以客户为导向,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最短的交货期、最“适用”的品质来满足客户需求。

以客户为导向――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从产品开发――试产――量产――产品周期结束,整个过程都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从前期的产品设计开发以FAE模式与客户共同参与,将可能发生的产品问题在设计开发上进行优化和避免。

多样化的产品――无论是TPS模式还是精益生产模式,于其对立面的就是福特大批量生产模式。从这点上不难理解精益生产对小量多样的产品结构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精益生产采用的后段拉动式按需生产。

最短的交货期――精益生产模式保留并延续了TPS中的准时生产,并将原有TPS模式和其他一些生产管理模式中的自动化、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流程化生产、5S、降低浪费、TPM、全员品质管理等结合起来。保证了产品能够准时足量的被生产出来交付客户。

最“适用”的品质――在精益生产理论中,消除浪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这其中就包括品质。高要求的品质不一定是客户需要的,适用的品质才是最符合经济规律的。

2、以“人”为本,发挥一线员工的聪明才智,下发部分权利,让一线员工能够自主控制。

以人为本――运用IE(工业工程)手法,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简化劳动过程。对员工进行多技能培训,让员工具备多项技能,鼓励员工提议。

下放权利――一线员工发现不合格品有停线的权利。而不是发现不良品后逐级上报,然后由管理层来下达停线通知。只有这样,品质才能够得到保证,不良产生的原因才能得到彻底的追查和改善。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员工发现不良品能够立即停线的只有在统将才看到过,其他的公司几乎看不到这种主动性。看到更多的情况是要停线,可以,请品质部开出停线通知单。

3、团队合作

精益生产理论中讲到的团队合作,不单指管理层团队。任何一个改善项目,甚至包括客户产品的设计,都可以成立一个团队合作小组。QCC也算是团队合作。见过很多团队合作,有成功也有失败,两者的差别就是目标、分工是否明确均衡、绩效考核是否公平公开。至于团队默契并不是决定团队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

4、精简

在精益生产中,将企业活动分为两类:增值活动和不增值活动。精简就是将不增值活动减少到最少。就是要去除一些多余的环节(类似IE流程优化,操作优化)和人员(员工多技能)。

5、准时供货方式

这里的准时供货方式指的是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准时供货方式可以使企业的物料库存减少到最小和最少的在制品。因为这些多出来的库存和在制品都是浪费,都不能增值。

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断的降低成本,做到零废品、零库存和产品的多样化。

安世亚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精益研发平台,有专门针对企业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平台,涉及到设计、采购、制造、测量、市场品质、质量体系、质量成本、改进、协同监控等,帮助企业的产品研发做对、做优、做精。

在做“对”方面,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设计环节通过QFD(质量功能展开)把顾客需求逐一分解,从而实现了从顾客需求到一级级的设计目标,工艺参数和控制条件的映射和转化;市场品质管理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以及客户满意度,从而及时调整设计内容和研发方向;质量改进管理是针对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故障及时进行纠正改进。

在做“优”方面,设计环节中也有许多质量工程的技术与方法帮助客户对产品进行优化,如试验设计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质量体系管理保证企业有效运作。

在做“精”方面,为了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采购、制造,测量监控各个环节的质量信息充分满足“业务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的不同需要;同时对于质量成本展开核算,从而找出企业质量成本改进的关键点,并对质量改进的效果从质量成本降低的角度进行比对分析。

安世亚太的“QMAX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从企业全局控制的高度和企业价值链、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从供应商的采购直到销售反馈”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网络化、自动化的实时质量监控平台,使企业由。

事后堵漏分析”向。

立体、实时预防监控”的管理模式转变,并可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应用,成为企业迈向卓越质量模式的推进器和中继站。

中国兵工集团动力公司精益生产显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动力集团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充分发挥子集团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深入贯彻精益生产思想,实践精益生产理念,严格按照年度精益生产实施计划,扎实推进精益生产活动。

公司各成员单位以推行精益生产为契机,以现场改善为抓手,立足于生产现场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运用现场5S管理、看板管理、TPM管理、价值流分析等工具,切实提高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公司成立了精益生产领导小组、推进组和实施组三级组织机构,明确了精益生产活动的组织领导、实施、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的职责;同时成立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精益生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考评办法;编制《精益手册》,将精益知识和制度、方法等汇编成册,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加强培训齐动员,宣传到位造氛围。

公司各成员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国清、党组书记尹家绪在集团公司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与提高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

召开动员大会,公司印发《精益手册》,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员工对精益生产的意义及目标要求、相关制度、主要措施有了更深的了解,调动员工了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橱窗、局域网、宣传展板等设置精益知识专栏及精益生产实施动态,编制《精益月刊》,建立起了精益成果的展示平台。

分层次实施推广,紧贴实际见实效。

根据公司的典型生产特点,将所属山柴公司机加一厂、总装试验厂、北方发动机研究所精铸车间作为精益示范区。

通过对示范区的生产管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环境管理四个模块的策划与实施,加强对示范区的基础管理;充分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全面开展5S管理、示范区外部物流分析与研究。

在示范区全面开展TPM改善活动;加强对班组建设的管理,配置班组两长三员岗位,建立班组长推荐、聘用、考核、奖惩机制。

在班组园地建立目视化管理看板,开展员工岗位技能评估和多能工激励等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推广,公司示范区的人员效率改善、设备完好率、生产组织、班组能力、生产周期改善、物流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长效,并在非示范区得到了推广。

总结表彰好做法,推广经验共分享。

公司积极开展“精益之星”活动,用星级代表精益人才的管理水平,用颜色区分精益人员的管理层级。

强化了目视化效果,增强了精益人员的荣誉感。

在开展精益生产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

在《精益月刊》设置成果展示版,展示企业精益成果,激发了员工参与热情。

在精益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将示范区的成果推广到动力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全面推进了精益生产示范区建设。

近几年来,烟草行业大力推行“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从基础管理五项工作,到对标管理,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再到当前的精益管理,稳扎稳打,系统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与世界上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相比,烟草商业企业在一些领域上还是存在差距,企业管理的目标、职责、流程、资源、绩效等诸多管理要素还需要不断完善。

精益管理“难在何处”?一是压力不足,二是动力不足。

1、从经营体制层面看,烟草制品是一种特殊消费品,烟草行业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链,商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企业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太明显,管理水平的高低较难直接通过定量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经济效益掩盖管理短板,对利润的追求优先于对管理的追求等“重经营、轻管理”现象。

2、从具体业务层面看,烟草商业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与制造业不同,其面对的是卷烟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高效整合卷烟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型。

精益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对于企业服务产品改进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投入产出效果不如工业生产那样明显,管理因素产生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导致精益管理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不足。

3、从理念和思想层面看,精益管理理念的导入和根植,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较长一个时期,只有当精益管理的实际效果逐步被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不断形成正向反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员工对精益管理的一些认识偏差,从而不断增进精益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彰显企业管理的价值。

笔者认为,为有效破解精益管理“难在何处”的问题,烟草企业干部职工需要克服“三种思想”:

一是克服“管理无用”的.思想。

引导充分认识企业精益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是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进步的重要举措,是谋划行业“三大课题”的有效抓手。

二是克服“被动等待”的思想。

精益管理的重点是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减少浪费,尤其是营销和物流工作,涉及较专业的业务知识,只有熟悉业务的管理者才能清楚哪个环节多余,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推行精益管理关键在于落地执行,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三是克服“表面文章”的思想。

杜绝把推进精益管理简单理解为国家局的任务要求,把通过检查、获得表彰作为工作的终点,把精益管理作为一项突击性、运动式的工作来应付的思想。

要带着“问题意识”,把切切实实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推行精益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烟草行业探寻精益管理之道,需要思考,更需要实践。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是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如何做好变电站的精益化管理,对变电站管理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变电运行管理的核心就是安全管理。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生产作业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必须将安全工作明确到人,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培养变电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事故的应对能力,杜绝习惯性违章,并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事故案例学习等,在会中可以让他们分析一些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3、加强技术管理、提升技术能力。结合实际,制定变电站培训计划定其进行技术培训。

4、为更好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创新工作,通过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的“两化”管理;岗前培训、试点研究、岗位技能提升;业务帮带、班组实践和试点带动、学习团队的步骤提升弱项业务。 继续深入学习掌握110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内容。

5、安全设施、生产标志、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备品备件配Z,应按上级要求制定标准完善配Z,落实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清理和补充。

6、为确保变电操作、巡视、维护、验收安全,以作业准备、作业前检查、作业中的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作业程序、作业步骤为主要内容,编制各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标准化作业卡,规范运维人员的行为,即维护、验收类标准化作业。

7、强化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加强风险辨识与控制,强化倒闸操作指导作用,强化倒闸操作标准化

8、根据班组实际情况强化交接班管理流程规范交接班

二、推进设备管理、文明生产管理精益化

1、建立以设备为中心的设备精细化管理体制,易实用、高效、深入推动精细化管理为目的,从安全性、实用性推进精益化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改进完善设备精益化管理。

2、全面清理管理制度,典型操作票和运行规程,充分利用PMS系统实行过程控制,分级管理。

3、对于二次设备按“六统一实施细则”统一压板名称,对不同功能的压板以不同颜色区分并将同屏不同间隔或不同装Z的压板用红线加标注的方式加以隔离,避免运行人员操作时出错。

4、根据装Z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特需要求,明确其设备的试验、轮换周期及标准化试验项目步骤,通过设备试验与轮换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缺陷,并将异常、缺陷等隐患记入设备缺陷中,并按设备缺陷管理规定进行督促处理,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

5、认真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使缺陷的上报、处理、统计分析实现规范化,并将缺陷消除纳入生产计划中,对严重、危急、家族性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尽快消除,一般缺陷定期巡视,跟踪检查,按计划安排处理。

6、微机防误精准化,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范和制度,检查机械联锁,电磁闭锁、电气闭锁的完好性,对于新投设备,改扩建设备应认真审核设备定义和逻辑程序及时完善五防装Z,保证五防装Z的完整性、完好性。

7、利用各种系统按照变电运行管理规范要求输入记录,达到记录完整、准确。

8、对于新投设备,改扩建设备应加强基建时期的管理。设备在安装的时候,必须对其安装以及调试质量进行监督,防止由于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事故。

9、加强做好巡视工作。安排变电运维人员工作时,必须对设备巡视任务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故障频率,结合天气情况合理制定各类设备的巡视任务和周期。工作人员进行巡视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巡视工作,如必须根据设备巡视卡和指定的巡视路径进行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10、认真对待检修工作。设备都有其生命周期,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好相关的维修计划,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的隐患。另外,应该加强与检修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的处理措施。

11、增强变电运维人员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翁姿态对待工作推动变电站的精优发展。

12、举办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培训班,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精益化管理知识的专题培训,开展精益化管理,提高执行力至关重要。

13、加强变电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值班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变电运行的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将技术培训作为变电运行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

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变电站精益化管理中,应将精益化评价工作动态化、常态化、长期化,要针对精益化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做好整改,将精益化的要求融入日常设备管理和维护中,并不断的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和持续实践。随着精益化管理的深入开展和研究,三班的精益化管理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精益管理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我们质监系统,像一缕春风吹进每一位员工的心里。经过一段对精益管理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精益管理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传授给我们,使我们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自公司推行精益管理以来,回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詹姆斯·沃麦克的《改变世界的机器》,读完这本书后加上结团讲师的一些培训,结合自己对公司的一些了解,在此说说我对推行精益生产的一些看法。

一、精益推行,要从心开始

有个广告词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我们精益推行也不例外,只有真正从内心了解并接受了精益这个概念,才有可能把想法变成真正的行动,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和公司领导和精益老师常讲的“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一脉相承。

二、培训非常重要

在集团的培训,让我看到各基地同事对精益管理的认同,以及普及精益生产知识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推行精益化管理,着眼点首先是生产现场的改善以及广大员工的学习,让他们了解精益管理的益处。如何让其他员工理解、认同精益管理,我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大家了解精益、学好精益、用好精益,把精益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正常生产经营中,这才是做好精益工作的基础。

三、要树立阶段性的目标

目前推行精益化工作虽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但有些单位推行相对比较迟缓,精益工作不是几个人来实施就能做好的,精益是企业行为,而不是几个人的责任。如何进行大流程改善、专业化系统性推进,如何将精益理念上升到更高高度,如何结合公司的规划,把生产方式制定出精益计划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最后,我觉得,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集团领导再次让我到学校学习,通过5天(4月23-4月27日)在学校学习目视化管理的课程,理解到目视化对工厂管理的好处在于清晰、明朗、公开、一目了然,能同时让所有人都接收得到讯息,也是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公布方式。尤其是在生产现场,让人一看就明了,这是目视化的最终目的;

其次,考虑到生产现场的特点,如果采用其他方式来做管理,如开会、训话、口头传达等方式,无法真正的让每个人都接收到讯息,而且无法持续,仅仅是短暂的时间。做出目视化以后,可以大大的改善这些缺点,让讯息的传递更快捷更方便,尤其是面对广大的员工们,这种方式让他们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做出对比。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充分理解了目视化管理的目的、目视化管理的概念、目视化管理的任务、目视化管理的状态及推进基础。

1、目视化管理的目的

目视化管理就是能够使现场所发生的问题一目了然,并能够尽早采取相应对策的机制或者管理方法。其直接目的是:使生产效率化并降低成本,简化管理者、监督者的管理业务并提高其效率,提高现场管理者、监督者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形成明快顺畅、具有活力的企业特色。

2、目视化管理的概念

目视化管理(VM,Visual Management)抑或称为可视化管理、目视化经营,其基本定义为:一眼即知的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3、目视化管理的任务

目视化管理的任务是提高S、Q、D、C、M、E(现场改善的推进)。其中S:Safety(安全的保证),Q:Quality(质量的提升),D:Delivery(交货期的遵守、过程周期的缩短),C:Cost(成本的降低),M:Morale(士气的振奋与提高),E: Environment(环境的改善)。

4、目视管理的状态及推进基础

在目视化管理中所说的管理状态要具备以下3点: ①有正常、异常(或问题点和浪费)的判断基准; ②迅速把握异常的状态; ③对掌握的异常情况迅速及时采取了行动。

能够推行目视化管理的前提是被称为管理循环的“Plan(计划)→Do(实施) → Check(评价) →Act(处置) :PDCA”的切实的循环,循环的方式是重点。这个管理循环的循环方式的重点,是要将“P、D、

C、A”各个阶段以可视的状态进行循环。

在学习过程中,健峰学校的老师通过为其他公司改善的案例,为我们做解答,为我们做辅导,使我受益匪浅。

目视化管理对于避免工厂的十大浪费有着很大的改善,目视化管理会在不同的车间建立各种不同的看板,让我们的管理透明化。让我们的车间主管成为“三在”主管,即为:人在、心在、口在。

目视化管理是巩固“5S”管理的一个工具。即我们的综合看板要围绕着Q、C、D、M、S这五大任务来建立(品质、成本、交期、士气、安全)

简而言之,目视化看板的作用就是使原本隐藏在生产中的信息通过这个平台让管理者更快的掌握,比如今天的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的完成进度,配料的情况等等。

5天的学习已经结束,学习后的实践也随即展开,我会通过我在健峰所学的知识来改善我们力胎工厂车间现场的不足,制定措施,做到精细化管理,一分制度、二分执行力、三分查核。围绕着精细化管理来做好我们的“5S”。

为我们企业的明天更加辉煌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依稀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是的,改善、改进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愿意去探索,生活中处处精益,工作中到处都是改善。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的是一千人眼中的改善项目绝对不少于一千个。煤矿生产,工序繁多,新旧工艺的更替更是频繁,为了让所有的项目都尽可能的符合我矿的实际情况,为我矿的建设事业增砖添瓦,我们能做的改善还有很多,上至工艺流程,下至技术革新,左至生活末节,右至管理制度,都有其改善的余地,都有进步的空间,只要全员参与,积极改善,积少成多,量的积累绝对会发生质的转变,而我们每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将是全矿井的一大步。

精益从心开始,改善由我做起。改善不仅仅在于成本的节约,利润的体现,更在于工艺的改进,只要利于生产、利于安全、能够节约时间,能够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就算是原有基础上的花费也是我们所支持和鼓励的,从长远角度考虑,今天的花费就是明天的回报,昨日的投入就是今天的收获。只要坚持改善,持续改进,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你与昨日的我,活到今天已经变化甚多;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你已经做了很多。

煤矿生产,安全第一,精益管理,从我做起。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只要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相信我们的明天肯定会比今天更好。

让我们喊出自己最嘹亮的口号:我是蔡家沟矿工人,我为自己代言!

We will do it!

We can do it!

We must do it!

公司一直注重学习,培养人材,我很荣幸被公司安排到汕头两天视听周云老师演讲的>课程,虽然之前也有参加过几次精益生产及相关课程培训,都有不同的收获,受益匪浅,此次通过周老师对精益生产的理论及实践的详细讲解.我对精益生产的理解更深入,也让我认识到作为玩具动漫制造行业,想在经济竞争力强大的市场上领先,必须着力推行精益方式生产,通过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消除企业一切的无效劳动和浪费,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缩短生产周期,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改善质量的目的,经过两天视听周老师的培训讲解,结合本公司的精益生产推行,总结了以下几点:精益生产管理>

一、首先了解生产的六大要素(生产, 交货, 质量, 成本, 安全,士气)

其中生产就有五件必要做的事,产量计划(有大计划,小计划,预测,细分到每天,每班);生产效率进度的控制,人机优化提升效率;现场5S(现在已有6S-7S-8S)要做好5S,可视化暴露问题才能解,还要营氛围);报告可判断当天是否达标,要持续改善.通过这几件事达到低成本,高质量,准时交货.另外安全管理可设置岗位危险性分析卡,如温度,湿度,光照,烟,噪音,化学品等等,要有一个管理标准.再有多能工的技能培养,要形成个体及团队的工作士气,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一岗多人.

二、坚持以 5S 运动为基础去开展工作。

很多工厂在推行5S时都是“一紧,二松,三垮,四重来”,我们公司在推行5S已有很大的成效,5S 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员工士气等,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无论是部门管理还是车间管理,5S 都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大力培养多技能员工。

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内部要注重多能工的培养。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企业有必要给各级员工提供多种岗位锻炼学习的机会,使员工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潜能、才智发挥的工作岗位,这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扩大和积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作业人员参与改善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内部,特别是以生产为主的制造业,相当缺乏熟悉本企业内部运作的作业分析技术人员,直接从外面引进成本很高,而多能工的培养可以弥补这一空缺,也为企业储备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后备人才。

四、目视化管理。

为了在生产现场中所发生产的问题,异常,浪费等等,体现出一目了然的状态,塑造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有关品质,成本,交期,安全及有关品管圈活动等状况,透过目视管理的工具,比如利用图表,看板,颜色,放置所的区域规划等,使人都一目了然,目的是以便讯速而容易地采取对策,防止错误的发生,提醒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并掀起竞争意识,容易获得改善的建议与协助。

五、快速换型或换线。

大多数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会仅是一二种而已,少则数十种,多则数千种也有。不同类别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必定有其不同的制造条件。比如说:啤塑胶件温度不同,工具、模具、胎具的不同,材料、零部作的不同甚至工作方法也有不同,产品的生产制程及工艺要求不同。因此,在不同类别的产品更换时,生产线必须暂时停止生产活动,以便能更换并设定新的工作条作,这种更换设定的动作就称为“切换”。“切换”时,因生产停顿所耗费的时间就称为“切换时间”。“切换”的次数会因生产线产品种类的增多,或生产批量减少而相应增多。每次“切换”耗费的时间,对工厂而言是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许多人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大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以及减少产品的种类,这样每一个产品所分摊的平均切换损失就会减少。换句话说,生产的批量越大,分摊的切换成本就越低。但是如果批量超过了市场的需要量,多余的产品就必须储存起来保管。储存时必然使用到仓库以及相关的防护保管及管理,所以每次生产的批量越大,“保管”的成本也就越高。就“保管”成本而言,希望每次生产的批量越少越好。到底该怎么办呢.

如上所述为了避免“切换时间”的损失,许多人倾向于加大生产的批量数,以减少切换次数。但是这种做法,仅仅考虑到切换本身成本的减少,却忽略工厂的整体效率。例如:制造过多的浪费、等待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生产交付时间过长、物流混浊等等,尤其目前

市场的趋势是走向少批量多品种、高品质、短交付期的新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尽量缩短“切换时间”,这就是“快速换模(线)”的意义,具体如何实施,观看了F1方程赛车更换车胎及加油的全过程就基本明白了。

六、对八大浪费再认识

之前有学习过无数次七大浪费:1、制造过多过早浪费.2、等待浪费.3、搬运浪费.4、库存浪费.5、制造不良品浪费.6、多余加工作业浪费.7、多余动作浪费.8、管理的浪费。现在增加了第八个浪费,通过周老师对八大浪费的祥细讲角,我对八大浪费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1)制造过多/过早浪费直接产生对流动资金占用,预测生产和提早生产以及过量生产带来的弊端:多做了无用,变成库存从而资金积压以及贬值。过早生产只是提早地用掉了材料费以及人工费,并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因进度提前,主管放心,漠视等待的浪费,同样也造成在制品的积压即库存的浪费,还有搬运的浪费等。

(2)等待浪费指企业资源彼此等来等去而产生等待因素则有很多,一般包括设备布置离散、生产计划变来变去、生产不均衡、质量波动、物流配送不畅、内部失调、排程不当、待料、修机……等诸多因素。

(3)搬运浪费,搬运的动作分解开来,包含放置、堆积、移动、整理等动作,是传统的机能水平式的布置造成的。若使用输送带、无人搬运车不是搬运的合理化。增加搬运批量、以及减少搬运频率、也不是合理化的搬运。

(4)库存浪费是因传统以来的许多错误生产观念所造成的。分三种:

1)材料库存:大量采购成本低。

2)在制品库存:不良重修机器故障。

3)成品库存:预测生产与实际需求量不同。

库存所带来的弊端:

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作业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贬值的风险以及占用空间而引起的投资浪费等。

(5)制造不良品浪费,何的不良品产生,皆造成材料、机器、人工等的浪费。造成原因为制程能力不足的技术层有问题及生产现物管理方式或管理观念错误所造成。

(6)多余加工作业浪费指技术部门浪费而言例如:零部件数量设计过多、增加不必要加工工序、加严要求、技术要求不足等。

(7)多余动作浪费是指作业过程中不佳的浪费。常见的浪费动作有:转向、反转、距离、寻找、堆叠、移动。将产品重复从箱子里拿出来加工、加工后再放回箱子排列整齐、这是取放动作堆叠、移动的无驮。

(8)管理浪费指的是问题发生以后,管理人员才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补救而产生的额外浪费。管理浪费是由于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具有相当 的预见性,有合理的规划,并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加强管理、控制和反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浪费现象的发生。

通过此次的视听学习,结合公司在推行精益生产实施,总结了以上几个重点,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是不可少,重复的学习更不可少,因为每次都有着不同的发现和收获,这样会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见识到了更多优秀工厂推行精益生产的成果案例,让我更深的去了解精益生产的思想及精髓。

3-4月份,检测中心在公司的指导下,结合实验室工作特点,组织全员进行了6S精益管理培训,现做一简要总结。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习惯)(SHITSUKEI)、安全(SAFETY)。其中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是日本所发明,所发是用日语发音,因其发音都是以S开头,故而被称为5S,后来因为在工厂管理中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因安全的英语发音也是以S开头,所以被加入5S中统称为6S。

“整理”

就是将公司(工厂)内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多余的工具、材料、半成品、成品、文具等)予以区分。把不需要的东西搬离工作场所,集中并分类予以标识管理,使工作现场只保留需要的东西,让工作现场整齐、漂亮,使工作人员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整顿”

就是将前面已区分好的,在工作现场需要的东西予以定量、定点并予以标识,存放在要用时能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如此可以减少因寻找物品而浪费的时间。

“清扫”

就是使工作场所没有垃圾、脏污,设备没有灰尘、油污,也就是将整理、整顿过要用的东西时常予以清扫,保持随时能用的状态,这是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在清扫的过程中去目视、触摸、嗅、听来发现不正常的根源并予以改善。“清扫”是要把表面及里面(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地方)的东西清扫干净。

“清洁”

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后的清洁状态予以维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根源并予以排除。例如工作场所脏污的源头,造成设备油污的漏油点,设备的松动等。

“素养”

就是全员参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工作,保持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为了做好这个工作而制定各项相关标准供大家遵守,大家都能养成遵守标准的习惯。

“安全”

是将工作场所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源(地面油污、过道堵塞、安全门被堵塞、灭火器失效、材料和成品堆积过高有倒塌危险等)予以排除或预防。

6s精益管理活动强调的最主要两方面首先是地、物的明朗化:即是以客人的眼光或新进员工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职场,是否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次强调的是人的规范化,即每个员工做事非常用心、非常严谨,各项工作都能做的很到位。

6S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检测结果,而且很多情况下是最终的结果。结果的准确性和令人信服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准确性可以由严格的质控程序和技术手段来保证,但是令人信服是一个难点,通过这次的6S精益管理学习,我们找到了一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把6s管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检测工作中,建立一种我们的检测结果不容怀疑的“势”。6S课程学习过后,下一步我们将设置和推进一些6S管理活动,逐步实现实验室的6S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