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考研复习经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研:历史学考研复习经验,本文共10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考研:历史学考研复习经验

考研:历史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历史考研材料推荐寒远的时间线索,很实用。尤其适合最后突分,口诀形式,朗朗上口。配合山东大本。我从大四下学期才开始复习。但是用这两套资料效率极高。我用一个月把中国通史指定教材看完。一个月时间针对论述题综合演练。论述题经常考某某制度演练。所以历史不仅要纵向看,还要横向比对。正因为内容浓缩,我在考前过了56遍。走上考场很从容。

专业课试卷要用小刀拆开。考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论坛上有拆带攻略。这是本人的一个失误。由于没带小刀,开考后磨蹭了十分钟左右,直接导致写最后一道论述没时间。40分泡汤。所以,时间概念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可以先写论述。

还有一点感触,就是地方史的'题没出到。考前忌押题。往往简单的题会被忽视。今年好几个同学都后悔没看商鞅变法、分封制这些很明显的题,结果就栽了。所以,建议每个点都看。

政治由衷感谢肖老师,热点猜中两题,延续辉煌。相信未来几年依然是肖老的时代。

英语偏简单,明年的考生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手表还是有必要带一块的。因为考场不确定因素太多。我所在的考场正前方的挂钟刚好被投影仪挡住了。有几个考生专业课时间没把握好,就吃了大苦头。

预祝明年参考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考研历史学考研的经验分享

准备一定要趁早,跨专业尤其不能晚了。我是10月份才开始,一切都是零,一点点过教材等,既费力又心急心焦。当然,战线太长的话,大多人也会松懈。自己把握吧。

政治:复习材料我只看红宝书和肖秀荣全套了,别人的都没看。各种选择错题都过了N遍。本来觉得没问题了,可是到考试时还是觉得不好,因为我没背大题,今年肖秀荣压到的`大题不少,哎!

英语:有时间的话还是都准备比较好,作文和阅读是必须的。

专业课:最好还是踏踏实实的来,我是历史学。考后觉得应该先踏踏实实的过课本,然后找出历年真题和历年别的高校真题,按照这些真题一分版块,你就会发现重点了。然后你就发现,这些版块的论述题里包含著名词解释,把这些攻克了,再扫扫课本里偏杂的东西,应该就差不多了。当然,像北大这类高校还会有很多考学术成果,你就得有更深层的认识啦!

还是那句话啊,准备要趁早,准备要充足!哎,我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行,也不知道如果明年家人还让不让考。虽然自认为这几个月真的很努力、很刻苦了……

历史学考研复习纵横捭阖

一、大纲:以纲为纲

很多考生买了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埋头苦读,遇到主要历史事件更是冥思苦记,以求全面融通中国史和世界史。这种涉猎的广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历史出题范围,一般是历史学考研大纲为主的,这就犯了考试大忌。建议考生不要盲目地跟读史书,应该以历史学考研大纲为参考,以大纲为复习范本,最好把考研提纲打印出来,逐条对比教材书籍进行复习,难点重点了然于心,才能事半功倍。

二、以点带面

历史是时间与空间的连接点,不是孤立的。因此,考生在复习中采用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的方法进行复习,能够增加整体的把握度,和对具体细节的梳理。

(1)时间法 以时间为中心,从上古到现代(1992年)梳理知识点,比如秦朝,成立于前2,公元前2灭亡,可以把从公元前221年之后到公元前206年所发生的.事件,逐个罗列出来进行复习,有针对性的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

(2)制度法 这种主要针对某一政策或者制度持续性演变,进行复习梳理的方法。如选拔人才制度,可以逐步罗列,关注发展演变过程,针对这些演变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三、融古通今

历史由于跨度比较大,这就要求考生的视野也必须开阔,否则难以对整个历史事件有一个自我的把握度,许多时间事件难以维系在一块。考生必须具有融古通今的能力,除了对历史进程演变的常识性的了解之外,还要随时对历史事件进行今古对比,融古通今。

四、纵横捭阖中外对比

考生的局限性往往只是把中国史当做中国史复习,世界史当成世界史复习,很难连到一块。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中国史与世界时对比复习,比如同一时间的历史,在中国会有哪些事件发生,在世界范围又会有那些时间发生?世界史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时,中国有那些事件发生?不断的对比,不断的纵深挖掘事件,增强记忆。

历史学考研大纲虽已出来,但绝不仅仅是让考生看大纲背书籍那么简单,而且历史学由于深度和跨度的原因,出题类型往往比较灵活多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更要多动脑筋,整体把握,梳理细节,查漏补遗,掌握复习的技巧技能,夯实基本功,一点带面,融古通今进行灵活性复习。

考研高分经验 历史学高分锦囊

考研成功有幸进入梦中魂牵梦绕的学校――中国海洋大学。一所我两次高考为之奋斗的学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麻雀华丽的转身变成了凤凰。本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益于论坛的实在大多但是贡献确实太少,今晚决定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希望对大家特别是的研友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 自我情况介绍篇

本人有幸和汉朝皇帝一个姓一直以来都是以刘邦之后自居但是论才智却愧对先祖。一连两次栽倒在高考上,其中第二次与海大只差一道选择题的分数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来在一个盛夏我来到了一所介于一本和二本之间的学校(就是在有的省招一本有的省招二本)读了一个相当烂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看似名字好听其实学的很杂没有一样学精的就业更是差的不行。由于对这个专业根本不感兴趣,我四年来的几乎所有课程都没有认真学过,只是到临考试之前才来突击的,幸运的是本人只挂过一门课。一转眼混到了大三考研也被我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来我一开始是准备考情报学或者是档案学图书馆学什么的。但是大三下学期就当我准备购买某校档案学真题和辅导书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这些学科也是不怎么感冒的,后来我大胆的做了一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重大决定――跨专业考历史。说到历史我是特别喜欢的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被公认为班上历史最好的人,但是高考没有选择文科,就这样和心爱的历史失之交臂。怀着对前途及其忐忑的心情我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第二章 历史学专业课经验篇

4月份但我拿到崭新的11本教材时候我顿时傻眼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和高中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相比简直是有天壤之别。记得那是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又后悔了,但是,对于历史的爱却驱使着我一直向前永不言败。按照着论坛上的主流观点我准备以课本为主在辅以其他的一些参考书。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学校方法我受益匪浅。我复习计划大概是分了四步走。

第一步:通读十一本教材并在重要的地方划线。我在学校的自习室占了个座平时没课的时候就去自习,算是去上课也是总是带着考研书去看从没听过哪怕是一节课。但是对于跨考的来说过十一本教材的第一遍实在是太痛苦了特别是世界史感觉到哪里都是重点。但是我终于还是挺过来了看完十一本我真的有些佩服我自己由于还要兼顾复习英语和政治,我感觉到很吃力,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我报了辅导班,在课程的辅导下进行学习。当我过完最后一本时已经是8月份了。9月份简直是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骄阳似火赤日炎炎,学校自习室里的风扇压根就没有任何作用。在这样的鬼天气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我没有直接上辅导书而是教材和山东大本联合起来看。先看课本上的一章或几章再看山东大本上与之对应的内容,这样课本和山东大本都兼顾到了,正所谓一石二鸟也。我逐渐发现我的.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世界史也没原先的那么可怕了。看完山东大本的每一章我都会把选择题做完,虽然价值不大但是可以用来练习练习手感。另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学基础题是目前习题集里面最好的一本了虽然这本书是错误百出。第二轮复习为我历史学专业课高分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不知不觉到了11月份了我才姗姗来迟的背起了长孙博的名词解释,长孙的名词解释内容精辟完全是高分的标准今年压中了5题,但是长孙的名词解释还在于告诉大家一个做题的方法。另外在推荐一本仝晰纲的历史学考研词典,这本名词解释内容虽然大如长孙兄的但是内容却比长孙兄得多了不少,考研嘛多花点钱是值得的,建议2本都买。第三轮复习开始时候时间已经是很紧迫了我采取了把山东大本上没有的内容补充到山东大本空白的地方以至于山东大本被我画得体无完肤。后来发现这是目前做笔记最好的办法了,这期间我又算是过了第三遍课本。具体的方法请见我以前的一个精华帖子bbs.kaoyan.com/t3466036p1。三遍复习下来(包括背诵2本名词解释)我觉得历史的十一本教材就是纸老虎,纸老虎再怎么可怕都是纸做的。12月底的第四轮复习我最后过了一遍山东大本包括上面的笔记,黑人法典在我这样严密的复习下没有成为漏网之鱼。

历史学考研没有捷径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第三章 对研友的忠告篇

第一,要以课本为主课本至少要过三遍。论坛里面的名人例如 87后版主课本就过了七遍,syaki更是记不得自己过了多少遍课本了,放弃课本也许可以勉强对付07、09、的试题但是也绝对得不了高分。遇到08、的题目就必死无疑了。那些山东大本决定论者请不要再来论坛坑人了。

第二,不要第一次看到课本就被吓到。十一本内容再多也是可以克服的,我一个差生都过了三遍,天道酬勤,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些以为历史分数低想来混文凭的就不要考历史了。

第三,不要因为过去而鄙视自己。不管自己本科是什么学校,也不管自己学习多么差,挂过多少科。本人大学三年几乎没获得过任何奖励连三等奖学金也没有。但是考研我却一鸣惊人,相反有的平时学习好的人却大意失荆州。

第四,要掌握好时间,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我考试前没有做过模拟题来测算时间,结果导致最后一题差点时间不够吓得我差点尿裤子。

第五,说说我今年答题的情况。专业课总分254.选择题30分,加句读一分没得,我古文基础不好加之以为去年考过今年不会再考,这个是教训啊。其它题目基本上都会都答道点子上了。

历史学考研暑期复习规划

7~8月份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月里,历史学复习的最主要任务是开始着手全面记忆,要在前段时间通读书本的基础之上,根据所做的笔记,开始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考研温馨提示,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6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另外,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总体来说,7~8月份虽然是备考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主要是把基础打好,将专业课知识全面复习一遍。

考研历史学冲刺复习指导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点同学们应该都已经深有体会了。11月份应该开始考研冲刺复习这一阶段了,这个阶段是要在强化教材和辅导资料方面进行一定调整。概括说来,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查漏补缺。根据自己的实际复习情况,世界史好一点的,多补补中国史,古代史好一点的,多补补近现代,反过来也是这样。基础比较牢固的,就要多琢磨琢磨答题方法和技巧,思路比较明晰的,就要多注意史实的巩固。

第二件事:整理知识。这时候就应该对整个历史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了。也就是说,出现一道题,你下意识就应该知道这一问题考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了。这是历史学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如果有同学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那么建议你拿着考试大纲,合起来,按顺序一条一条的默想,至少要想得起来这一知识点下面有些什么内容。有想不起来的,翻开大纲,对照自己手头的资料再看看。

第三件事:模拟训练。由于历史学考察的特殊性,同学们自己做名词解释、论述题这样的题目需要写很多内容,比较容易疲劳。因此,有的同学就不一定愿意动笔啦。这时候一定要动笔,至少要在正式考试的时间(上午8:30-11:30)这个时间段里,按照正式考试的要求做上两三套题,找找考试的感觉。当然,这个工作还可以再押后一些。近阶段要做的,就是我多次强调过的:历史学的基本术语表达。尽量把我在强化班说的那些典型例题背一背,并不是说就会考到,但是这是训练同学们历史学思维和术语表达的重要途径。

这一阶段的重点复习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考试大纲中新增的部分。虽然新增的基本上都是小的知识点,但是这代表了考察方向和重心的变化,也反映了学科体系建设的.完整性要求,因此,需要同学们引起重视。

其次是注意对新题型及其答题方法的把握。历史学考研大纲把原来的“四、问答题”改为“四、论述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就是这一字之差,对同学们答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引起同学们高度重视。这种变化,是对考研真题趋势的一种确认和延续,即历史学考研越来越重视历史学专业知识的考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识记内容的考察。如20的问答题“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实际上就不是一问一答这么简单,就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际上就已经提出了论述题的要求。简答题和论述题的主要区别在于,论述题要有自己的论述和评价。这对同学们的历史学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学基本素养,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能够对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在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基础上,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回答论述题时,应该注意两点:

(1)思路要开扩,前后左右、正面反面都要想到,力求全面。往往一件史实就是一个要点,每个要点不要答的很细,过细了考试时间不允许。应该粗到什么程度呢?这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的历史事件的多少而定。要答的事件较少,如三、四件,那么每个事件就要答得稍细一些,如五、六件以上,那么每个事件就要答得粗一些。

(2)正式答题前,应该拟一个简单的提纲(或打个腹稿)。提纲可以按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按史实的性质或分类去排列,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等。提纲要写得简明,以能提醒自己答题为原则,那怕是几个字都行。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可能会考察的知识。相信每个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能够琢磨琢磨哪些知识点会考到,也相信有的同学能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那么,就按照自己的这些感觉和分析去好好把握。这里要补充两点:一是不要轻易断言某个问题一定不会考。(往年教训) 二是自己没有这样琢磨的同学不要着急。在12月中旬的冲刺班课堂上,根据我们对考试趋势的分析和我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会给大家提供一些相关帮助的。

最后,在心态方面还是需要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有同学说“我就一个感觉,时间不够!”觉得自己还有好多内容没复习、好多复习的内容都记不住了。实际上很多考生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这还是情绪问题,因为你牵挂太多,又总感觉什么都抓不住,所以就慌了,我建议大家还是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还剩这60多天,你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没完成的任务分成60多份,每天保证完成任务(当然中间要安排休息的时间),只要你每天完成该完成的任务了,就安心睡觉吧,不用多想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

历史学专业考研强化复习

一、强化复习计划

考研网校在此给20考研的同学们提供的几点建议:

1、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强化期间就是强化不会的,升华会的。因此,考研网校在此建议大家制定历史的复习计划,也要考虑各学科的复习情况,同时也要考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平衡。

2、复习时要寻找“生物钟”,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每位考生在每一天都有一段很短的最佳学习时间,因此,把最重要、最难记的内容放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里复习,这样效果最好。

3、复习时要采用适当的复习方法,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在复习前可采用尝试回忆法:合上书本,尝试回忆,最好自己把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把所有复习的功课及重点问题,从头到尾再现一遍。若想不起来,立即看书查对,这样,那些回想不起来或印象不深的内容就成为复习的`重点对象。在复习过程中,则可采用后退复习法,当复习中出现难点时,说明这部分知识在理解上还存问题,就应倒退回去重新学习,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4、复习时要消灭错误,避免思维定势的误导。在强化复习期间,考生在做的作业或者练习的时候,最好将自己不熟悉或者容易犯错的地方全部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然后深入分析错因,找准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查漏补缺,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二、强化复习方向

1、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考研网校考研辅导老师们建议年的考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2、注意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本专业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好好深入研究就够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

3、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体,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复习上,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考研网校建议大家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三、强化身心调整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你选择了考研,你的心态就要摆正,信念就要坚定不移,如果一直把考研视为一种被迫的任务和负担,就会很痛苦、而且离成功越发的遥远,这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使你在无谓的内心矛盾中蹉跎岁月。其次,结合自身做到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将学习效率达到最高状态,这是不被其他考生挤下去的基本保证。

最后,考研网校建议2012年的考生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困难不能克服就半途而废,这是备考过程中的大忌,考生要扎扎实实的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要彻底的清除浮躁心理。要不断给自己打气,不断地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肯定能成功。具体地说考生可以用目标刺激自己,可以适当的听听歌,出去散散步,多与考研战友交流,多看一些其他考研成功者的经历以鼓励自己。

总之,坚定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最后一定会成功。

历史学专业 考研暑期复习

虽然暑期强化对于公共课来说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复习,但是7、8月却是广大考生开始第一轮专业课复习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大家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及全面系统的复习,考研教育网小编建议大家要学会正确的复习方法。

一、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

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考研 教育网

二、把握脉络、循序渐进

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

1. 16世纪的欧洲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三、确定方向、关注招生简章

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历史学专业课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课本知识的梳理,大家要掌握章节框架,知识构成,9月份开始是专业课的强化阶段。希望考生们不要松懈,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有更高的飞跃,希望考生们脚踏实地,向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

考研历史学专业课复习指南

1.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是我们每一年都给大家反复强调的内容。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2.注意归纳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梳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

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复习上,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与日剧深的全球化进程,是借助兼容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摘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4.充分重视考前信息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和辅导,老师能够对一些方向性的.内容做一些自己的分析和预测,考生应该在这方面更多关注和重视。同时,又不能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完全寄望在老师的辅导。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还是要靠自己!还有,一定要充分重视统考之前各重点高校的真题,可以说,今年的大题几乎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时考察过的原题。现在市面上也有这样的资料,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途径来进行这方面的资料收集。

最后,预祝参加考研学子考试顺利,高分录取!

2013年历史学专业考研复习攻略

重视基础知识

就历年考题而论,无论何种题型,所考内容均为基础知识。特别是选择题与名词解释,从未有偏题、怪题,一般都会在教材中出现。论述题亦是如此。史料题虽然有时令考生觉得无从下手,但其考察的立足点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然后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史料反映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重要问题在教材中一般均有线索可寻,因此,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而是根据具体知识探讨历史发展规律,要求考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眼光,史料题、论述题所占分值极重,均可以视为对考生这一能力的考查。不过前者要求更高,仅死记硬背教材已有内容不足以应付,必须将教材中未出现的史料读通、读透,深入分析其中的要点与精髓,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复习建议

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历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