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论文:聚焦课堂我有我方式
- 文档
- 2024-07-10
- 124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论文:聚焦课堂我有我方式,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论文:聚焦课堂我有我方式
作者/王小华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和课堂教学中的一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要真正以新的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做一名新型的教师。
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宜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反思很重要,能增加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意味着学生必须更新学习方式,对课堂的教学需要重新定位。他们要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因为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转向综合信息交流;由教学模式化转向教学个性化。所以,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的定位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主体的自主、主动、发展性学习
为达到新的课改目标要求,善于引导学生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必须引导学生逐渐消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要学会坚持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时,首先是学生本人自学,全盘了解教学内容的大意,采用一定的方法,找出重点疑难,或是通过教师的点拨解疑,或是通过学生间的分组讨论解疑。如果这样,就可逐渐减少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逐步增加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逐步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形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新局面,彻底改变原来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乏味的局面,将乐教、乐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活动,是任何人不可替代包办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意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点。
三、积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活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数学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数学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反思每堂课,我觉得教师要正确处理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产生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四、教学组织的合理设计,培养学生走向合作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缺乏民主,对学生的专制、压抑,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成功的教学,要求建立在一个师生关系和谐、平等、互助、合作的平台上,而这个平台的基础就是民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得学生积极、勇于提出问题,交流思想,展示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师生间的讨论、交流、质疑、答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民主合作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同时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展示给全班学生。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聚焦课堂,我有我方式,在今后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耕耘、探索。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与落脚点,即叶老所说的: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心然趋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预习 主体 阅读
【正文】
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们都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三少三多”:教师讲得比以前少了,学生的自学比以前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少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多了。这种局面的产生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使人对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教学中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思想的大问题,只有做好了给教师和学生“定位”的工作,才能谈得上如何去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少教师在心目中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越多,做得越多,教师的作用体现得就越充分。其实不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满嘴冒白沫,但学生的脸上仍是一片茫然。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把这种教学概括为“高耗低效”的教学。我认为,要想使教学改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改变课堂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 二、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为所应该为”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教师在教学中有所不为,也是摆正教师位置的一个方面。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其结果是利于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同时,这样做也把教师从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于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大体说来,教师的“有所不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再去教。
课前应该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测评,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教学。对那些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达成的目标(如生字的读音、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等),教师就不要再花费精力去讲,去教。当然,在除了预习以外的其他环节,对那些学生能够自达的初级的.、浅层次的目标,也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2、学生已经知道的不再让学生去学。
有些知识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有的知识是他们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有的是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等媒体知道的。所以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必要再按部就班地去演早已编排好的“教案剧”,否则,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和实际水平,拿学生当“傻子”去教了。
3、学生能合作达标的教师不再去帮。
随着各种“主体性”实验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且,不难理解,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不能学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及恰当地与人交际等多种能力。既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成一部分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师就不用也没必要再去帮助学生,否则,我们就会出于好心而做出不利于学生更好发展的事情。
4、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的不再去做。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师,学生某个字写错了,本来再练习几遍就可以改正过来,教师却罚学生把这个字写100遍;有的教师让学生整篇整篇地抄写课文,而课文中有大量的二类字,学生根本就不会写;有的教师这样来教育爱写错字的学生:“×××,你如果再写错字,就用教鞭打你的手!”吓得孩子一边写字,一边手不停地发抖……这些做法,有的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好处,有的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利,这些事情,我们的教师都不要再去做。
5、学生不愿去做的不强迫学生去做。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广大学生所不愿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只注重了教材的要求,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早已厌烦,教师却还在乐此不疲地用。教学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更要考虑接受教育的对象——学生,考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不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因为学生毕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的教师注意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6、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良好效果的不要去做。
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都是为了收到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在教学实际中却有不少违背这样的初衷的做法,如在一些评优课活动中,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演练,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其结果不但无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还给学生以弄虚作假的印象。
三、注重课外阅读。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学好这些范文。但仅仅学好这些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而且要有点及面,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以便更好的阅读。
总之,只要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第9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选讲》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沂河实验学校王磊
记得当时是9月,学校在资金极其缺乏的情况下,给每口教室配备了三块黑板,在坚决不做“杜郎口第二”的精神感召下,全体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浪潮中,但时间不长,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仅靠热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很多教师面对变乱的课堂,不知道到底怎样去开放?学生在获得时间,获得自由后不知所措,于是广大教师在原来好,还是现在好的思考中煎熬,在家长不满,学生不学的窘态中忧郁,在是坚持,还是放弃中挣扎,有很多老师在挣扎徘徊后,带着无奈恢复了原状,就是没有放弃的教师,也是在一边是肯定,一边是质疑中战栗。
在课堂里,一面是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标新立异思维的迸发,素质和能力的不断的攀升,而另一面却是课堂组织的混乱,更为要命的是带一个班级的有很多老师的不适应。难道这是“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难道这是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副产品?难道开放就意味着课堂变的混乱,变的无从把握?
9月,出于工作的需要,学校领导让我重新带七年级,我满怀着对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信心和疑虑,接了现在的班级,接班之初,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在学生报到的第一天,就让学生按小组合作的形式坐,全班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八个人,通过抓阄的古老方式分到小组内。
怎样维持班级纪律?这是我第一个考虑的问题?我发现教官让学生在烈日下站军姿20分钟,学生是如此的坚强和整齐划一,于是在军训期间,我利用一早、一晚的间隙,让学生,双手叠放,姿势坐正,坐姿30分钟,同时进行意志力的强化和教育。在整个军训期间,我班没有一人因坚持不住而退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
军训结束后,学生在班级纪律方面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特别是自习课纪律更是没有一人说话。为了推进开放式课堂教学,我悬挂了第一份标语:
你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肯定吗?那就请你把自己最优秀,最亮丽的展示出来吧!
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班训:我阳光,我快乐,我成功;
在班级管理上,以小组管理委员会为实体,实行班组自治。
在课堂教学中,既担心学生的违纪,更担心学生的沉默,于是我对学生说,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又要遵守班级纪律。而且最初的每一节课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举手:没有违纪的请举手;取得发言机会的请举手。
就是在这种即不能够左又不能够右的要求下,班级逐渐健康发展起来。
针对学生在课间乱的情况下,我适时提出两点引导:
1年轻的错误总是可以被修正的;
2神圣的课堂永远是安静的。
学生在这种理解别人,被别人理解中变的很自觉。
一面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另一面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为什么是这样的和谐?我进行深刻的反思:
1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会影响班级课堂纪律,影响班级纪律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以前,在没有真正使学生树立自我约束力的情况下,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使班级管理的不足得以显现,给我们是开放式课堂造成班级课堂纪律差的假象。
2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必须首先实现班级管理的开放。没有开放的班级管理,没有开放的学生,没有开放的班级空间,就没有开放的课堂教学。
3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要相匹配。当旧的学习方式遭遇新的教学方式,或新的学习方式碰撞旧的教学方式,不和谐显得自然而然
于是基于这一点,我对学生提出 “先教后学”,“ 教”是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大力开发学生的情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面对着很多家长有片面追求成绩、急功近利的现象,我适时的进行引导:
我们关注成绩,但我们更关注成绩背后的支撑。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积极做事的情商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东西,没有这些,成绩只是假象,有了这些,成绩是一种必然。这些使学生和家长有了正确的学习观。
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在班级先后悬挂了三份标语:
一、先做人,后做事,做人从会关爱别人开始!
二、学会做人 学会感恩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学会合作 学会竞争学会交际 学会尊重
三、如果生活在批评中,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恐惧中,就学会了忧郁;
如果生活在鼓励中,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分享中,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生活在快乐中,就学会了幸福;如果生活在书香中,就学会了奋进;
如果生活在花园中,就学会了审美。
所有这些使学生好象置身与一个小社会!时时提醒学生我们不仅仅关注的是成绩和知识,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东西要我们学习和养成习惯。
在最近的一次班会上,我和学生畅谈昨天、今天、明天我们应该做什么时?我情不自禁的说出:
塑造个性
发展个性
张扬个性
完善个性
这是我们昨天已经做的,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更是明天我们继续要做的!
是呀!解放人,发展人,完善人,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吗?
很久一来,我们过多的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仅仅围绕着教学,而忽视了教育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没有教育的到位,没有教育的主阵地―---班级管理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到底能够走多远?于是,我们在摔的遍体鳞伤之后,突然发现,教学就是教育和教学的总称,没有教育就没有教学,即没有“教”就没有“学”。
当班级管理到位了,当学生的思想觉悟到位了,当学生的学习方法、情商、态度、学习观到位了,我们实施高效教学的时机就到了。当然,这有些近乎理想化,这就像我们烧绿豆汤一样,不会等着水开了再下米的,等水开了,再下,就加生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在学生进入课堂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实施。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商态度,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我们都知道是多么的艰难,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在一节接着一节的教学进度下的压力下,慢慢的近乎消失。
一个学生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意味着一份希望,意味着一份梦想。“面对一个都不能少
的”的思想指导,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开始我们初中数学组在王校长的引领下,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我们称为“6+1”,即是课堂六个环节和课外一个环节。
环节一:出示课前一题(上挂下联)
(1) 巩固和检查旧知识;
(2) 搭建学生展示成功,享受成功的平台;
(3)为新知引入铺路。
环节二: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开发情商)
环节三:师生合作解决新问题(发展兴趣)
(1) 找出新问题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
(2) 去发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3)寻找问题解决的切入点。
环节四:突显过程,展示思维(引领成功)
充分的让学生进行展示,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强调,
环节五:达标测试(渴求成功)
课堂达标作业化,即实现课堂作业课堂完成和生成反馈的统一。
环节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享受成功)
课堂内完成
环节七:补教补学(课外、下节课前一题)
在课下发现问题,利用下一节课的“课前一题”提出问题,进行补教补学,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后来,我们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实施“问题串教学”
首先活化教材,以几个问题分解教材,即使教材问题化。
然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课堂,使课堂教学流程明了化
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顺利解决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完美结束,而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顺利完成,则追求环节的完美。就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我们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教学策略。
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就是我们寻找到的一条并不算高明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成熟,学习基础差别大的开始,我们往往打破教材的知识呈现循序和结构,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实施小步子推进,正如我们王校长所说的:我们追求的是环节的完美。
对于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我们觉得花费再多的时间都值得,因为仅仅靠练习掌握知识的方式,即以练代教的方式是我们所唾弃的。
在明理的方面,王校长一再告诫我们,要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认识方式和认识规律,切不可以老师的思维,个别优秀学生的思维来实现整体学生的明理。
学生明理了,我们会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暴露,去展示,在暴露中提高,在展示中成熟。在我帮你,你扶我的氛围中享受生活,感动生命!
现在,我们就是这样,迈着小步子,甚至是匍匐着前进,让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展示”,在“展示”中感受“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幸福”,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我们就是这样,给学生时间,给学生能力,更给学生健康。
我们就是这样,给学生知识,给学生快乐,更给学生人生。
走到今天,我们一路艰辛,一路高歌,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前行的道路会越来越宽阔。
本文发表在《沂蒙教育》第5期上
对于我一位刚刚走上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岗位的教师,有着许多经验不足的地方。不能向老教师一样的对课堂的把握如此的到位。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优点:有老教师没有的朝气和活力。对于音乐这一课堂我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讲授方法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深刻、崇高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达到师生之间知、情、意的交流、交融、交汇。
教学过程包括从学生的起点状态到测量与评价教学结果的全过程,其中的许多环节都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透彻了解讲授对象是科学地把握讲授内容和正确地选择讲授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要求。讲授的内容一般由教学大纲决定,而熟悉了学生的情况再来安排讲授内容就能做到得心应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增删取舍教材, 讲授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讲授方法,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课堂讲授获得成功的秘诀。
我是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小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很差,但是也有很重的好奇心。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其次,音乐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里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中国有句古语“神仙本是凡人造”,也就是说,除了智力有障碍的人外,一切正常健康的人都具有创造力,我们要求学生有创造力并不是要他们都成为天才、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而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虽然不能象杰出人物那样有重大成果,但是有了这种创造性思维就具备了成为杰出人物的可能。所以我们在给学生听音乐、学唱歌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现象力。
最后,正确选择讲授方法是我们实现讲授艺术化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学生都是可变目标。课堂教学时间受到限制,教学信息的`获取又呈多样性。所以应选择真正适合本课教学实际的教学法。教学方法就大的分类有发现教学法,讲解式教学法和概念控制教学法,是三种智慧技能的获得方法。对于同样的一节课各个不同的老师就有自己不同的上课方法,差异很大。但是并不是每中方法都是可行的,科学的应此我们老师要力求找到最佳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加轻松、有效的学习。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不足的地方望给予指正!
说说我的课堂引论文
我们都说:有个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一堂课仅有45分钟,还要做到两个“五分钟”,那么如何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尽快吸引学生注意力,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刚刚参加工作,什么经验也没有,跟那些老教师比起来,还差得很多。但是,每一堂课前,我都在导入上花了大量精力,虽然还有很多不足,可是,跟最初比起来却进步了很多。并从中总结出了几点,如下:
课堂引入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相关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简明性,先把我的几次课堂引入摘录如下:
一、引用其他学科知识法
比如,在导入序言的时候先问学生:大家说,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产力是什么?因为这是初中政治学过的,所以学生很快回答出是科学技术,并且很好奇,上化学课怎么讲政治呢?然后我又话题一转说: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也是属于科学技术的一部分,那么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美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顺利进入主题。
二、联系实际,找最新话题
在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说,2008年奥运会在哪召开?(北京)那么有没有同学看过开幕式的现场直播?一提到这,有同学特别兴奋,然后我赶紧控制局面:看过的同学肯定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宏伟壮观”!尤其是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化学的功劳!那么我们的贡献是什么呢?大家看第一章的题目是什么?(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这样的引入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质疑解惑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通过从旧知识或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新课有联系的,又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怀疑、困惑、矛盾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如:学习钠一节时,我先给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
1. 如果把一个铁块放到水里,会怎么样?(沉到水里,这是学生都知道的)
2. 那么有没有不沉的金属块呢?(学生很惊讶,因为生活中很少见到)。
3. 我们知道“水火不容”,那么水一定能够灭火吗?(学生也很惊讶,因为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用水来灭火。)
对问题2、3,学生们议论纷纷,答案不统一,引起了争议。于是我就势说,要想知道答案,听完这节课,一定能找到答案!于是学生们就抱着想了解个究竟、不服输的态度随我一同走进新课大门。
四、以旧引新法
例如,(碱金属元素)一节的新课引入,就可先复习已学过的钠的化学性质,然后指出钠是一种碱金属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其他元素都和它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节课就来学习碱金属的化学性质。这样,由于学生有钠的化学性质作基础,学起新知识来就很容易,教学效果很好。这种方法是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启发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尚未掌握的知识,即从“已知”过渡到“未知”的一种引人新课的方法。这种引入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是一常见而实用的方法。
五、实验引入法
化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很多化学实验具有非常奇妙的现象,它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比如我在讲(钠的化合物)时,一上课我就说: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一会我给棉花施加魔法,不用火柴就能点着。同学们都不信。于是我故作神秘的让他们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用一个玻璃管对着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吹气,不一会,只听“呼”的一声,棉花着了,全班同学惊叫起来,都急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吹气棉花就会燃烧呢?我就因势利导,引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过氧化钠。
六、直观引入法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正确形成概念。因此,在引入新课时,可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来引入新课。在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我就通过展示药品,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这样来引入新课。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远远不止上述我所利用的这几种,但是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利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有限的时间恰到好处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我从教工作以来的一点肤浅的经验总结,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批评指正,并加以指导和帮助。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