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技能培训电视电话会议主持词
- 文档
- 2024-07-21
- 125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力技能培训电视电话会议主持词,本文共3篇,希望大家喜欢!
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县人社局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汇报材料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转型农民是2010年县政府66件要事之一。为此,我局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积极进行了谋划和准备,制定了实施方案,给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下达了任务和指标。对工程的推进进行了按月分解,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正在推开,全县全年要按要求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5万人。
近几年,我们一直重视和组织全县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都给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下达培训的目标和任务,并做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单位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培训台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利用就业训练中心平台,常年不间断地进行技能培训,全县14家培训机构也在我局的领导和管理下,对广大劳动力进行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家电维修、餐厅客房服务等。年培训能力3000人,农民工培训年培训能力1.5万人。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劳务输出工作还开展经常性的引导性培训,为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奠定了基础。省厅有关领导先后两次参观了我局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受到了好评。
为提高培训质量,创造培训环境,20我局增加投资,对培训教室进行了装修,添置了电脑等相关设备。通过积极争取我县被原国家劳动部确定为“星火职业技能远程培训试点县”,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实现了空中课堂,以上各类的培训为我县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就业择业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级各单位、全体农村党员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我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我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
在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到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我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
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2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
我们国家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办学。自2003年开始,我乡举办服装中专班,聘请了胜芳服装企业技术人员教授专业知识。首批学员已被集体送入江苏吴江胜华制衣有限公司工作。他们在实习期间每人每天收入高的达到30元以上。农技校依据市场要求,采用长班、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长班学制2年,短班学制3至6个月,培训学员全部由学校推荐安置,并负责学员的长期管理,走出了一条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路子,2年来共培训人员1800人,全部得到安置。五是多元化办校推进岗前培训。在实施输出农民工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实行校企联合的办法,走“订单”培训的路子,确保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安置。如胜芳服装有限公司是我乡的一家合资企业,与乡农技校合作后,所培养的学员不仅为胜芳服装所用,很多学员也输送到了南方企业。有的学员不等培训结束,工厂就急着要人,农技校成了企业的“香饽饽”。我们在办好乡农技校的同时,放开了办学市场,鼓励企业来我乡举办岗前培训班。先后成立了胜芳服装技校、汶河服装技校、申洲服装技校三家技能培训学校,长期从事纺织和服装加工人员的培训,年培训技术工人达上千人。技能培训造就了大批“蓝领”工人,也受到了用工企业的好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适应岗位快,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种技术工种的要求。过去,我们输出的工人进厂后,前3个月为学习阶段,只发生活费,领不到工资,而现在输出的工人,持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进厂后,就能享受到与技术工人同样的待遇。同时,各种速成技能培训班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持证人员在选择企业时,月工资低于800元的均不予考虑。在行业分布上,前些年全乡农民工一半以上从事建筑业,而现在已有70%以上进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制造等10余个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行业。
三、构建全员培训强大声势,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乡内实现转型
在面向劳务输出需要开展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加强面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开展培训,并把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服务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培训的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实现农民由粗放型种养向技术型发展成功转型。
一是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对象是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既要组织农民参加学习,又要顾及他们自家的生产,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有较大的限制,不可能安下心来长时间做板凳学习。农技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短平快进行培训。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积极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在教学形式上,要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观看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五是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
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科技推广强大氛围。
农口部门负责实施一项主导产业,推广一项主导实用技术,培植一个科技示范点的三个一工程,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区域化布局,对于各项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以业务相关联的部门为基础,抽调精干力量共同组成,抓好项目的运作实施,特别是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持每个项目旺盛的生命力。要加强与科技部门合作,聘请
总之,加大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切实落实“三上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要大力探索拓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新路,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把鹤山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00四年八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