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5-31
- 120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本文共2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三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这次趁定海区常识(科学)研究会成立之机,我借四(1)班上了这堂课,比较成功。在上这堂课前,我上了一堂试教课,效果不好,经过课后反思,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把素质教学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开始教学设计理念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但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没有考虑,自然在教学中没有设计,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热闹,不去细心观察,不去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知道了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深入思考,在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时,原来只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觉得这一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证明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结果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很多种能证明是否是盐水的方法,包括让这杯水放到太阳地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做这一步时原来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然后教师指名汇报,实际上学生讨论还是一言堂,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大。这次我要求每组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并根据组内分工演示,下面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又能让下面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如果汇报时只让学生说,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要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每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时不适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时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教材编排时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得出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由此,我让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学生看得很清楚。从上教学,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领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教师拿出天平秤让一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提出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才能比较,再让一生上来,使盐水与清水一样多,学生让两杯水并排等平,自然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教师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在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在猜测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我上的三年级上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因为我这一节课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当中,把课一节一节的上好上优的。并且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新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着眼细节,体验“新课标”,给科学探究“把把脉”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于是我就把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从上教学”中,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因而,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我拿出天平秤让一学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学生们提出了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时才能科学地比较。这时我再让一学生上来,叫他取盐水与清水一样多,他利索地使两杯水并排等平,便走下台去。自然这种方法产生的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我在启发学生的时候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当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们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我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烧杯中,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这更引起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我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们的猜测正确。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发觉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又能使他们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将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我推想这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一、精心作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这一课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在我们科学课的课前准备,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没有精心的准备,再“professional"的老师也无法上好这课.
先罗列一下要准备的材料吧:
教师演示用材料:两个大水槽,分别用标签纸编码:1号和2号,里面分别盛一水槽请水,一水槽盐水(盐水的浓度刚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天平一架,滤纸两张,两个有刻度的小烧杯,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糖水,一杯食用油,一个铁块,滴管,量筒两个.
学生小组实验用材料:材料盘,酒精灯,火柴,一个比较小的马铃薯,两个铁勺,分别贴好标签:1号和2号,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袋食用盐,分别装在自封袋里,质量基本相同),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盛一写水,用来放燃烧过的火柴梗)。
罗列完毕,实际操作中,老师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甚至再多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到,并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将要用到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而老师只是配合学生,成为他们的启发者,活动的组织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得力助手。
二、充分的课堂预设,是上好这一课的`前提。
精心的课前准备,来自“缜密”的课堂预设。预设什么?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说:教学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认识了解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大小”、“轻重”有关,于是,在引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就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测“大的沉,还是小的沉?”,再通过实践发现“与大小没有关系”,学生再进一步猜测“可能与‘液体’有关,这样的引入,平实而切合学生,使科学探究层层推进。
2、巧设铺垫,过渡无痕。
这堂课,我听过同行上过几次,每次老师让学生猜测“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很多学生都说不到“可能与轻重有关系”,到了这个环节,一般老师为了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就自己说:“会不会他们的轻重不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学生怎么想,就开始比较两杯液体的重量了。
而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追求无痕过渡,在一开始,我就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说出了大小、轻重、形状等不同点后,我及时板书,并表扬学生:“你说的很对,我们在观察两个相似的物体时,就可以比比他们的大小、轻重等不同的地方。”同时板书:大小、轻重。如此一来,再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杯同样体积的清水和盐水的不同点”,探究马铃薯为什么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这浮,学生自然会想到可能由于它们的重量不同,通过称一称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的铺垫,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获得结论——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无痕的过渡,也让学生快乐地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学背景及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的后续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是通过做实验来体现的:实验一是取两个杯中的水放在火上烤,发现一杯水中可能有食盐。实验二是学生做一杯盐水,验证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实验三是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是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体现的。把铜砝码放在水银上,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引出研究问题,以及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大胆推测、设计验证方法上。
学生水平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些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有一些间接关系,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这些知识都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必要基础知识,学生都已具备。学生对前面的研究兴趣很浓,对于同一个物体,在看似一样的水中出现有时下沉有时上浮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容易受实验器材的影响;本节课的实验现象非常显眼,学生容易观察到,不会遗漏重要的实验现象;学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在海里游泳的经历,有些学生会产生联想;学生还学过假设、实验、验证以及通过现象寻找原因等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本节课的难点可能有两个:一是学生不易想到是由于水的原因导致马铃薯的沉浮,二是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通过我的教学可以达到下列目标:
(1)培养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培养采用归因法进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
(4)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教学准备:
1、教师为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一个酒精灯,一块玻璃片,一个木夹,一根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烧杯,两个大小不等的马铃薯。
2、教师还准备量筒、滴管和天平,并制作“同体积的盐水和清水相比,盐水比清水重(水中加盐后密度变大)”的课件。
3、从网络中收集到的死海的图片和知识。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程序为“创设情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验探究→作出验证→得出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提问时间,有充分的交流共享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我对本课题教材的部分内容做如下改动:一是由给出研究问题,改为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以增强学习的探究性;二是将死海的阅读材料,改为师生共同讨论死海问题,把死海问题纳入学生关注的环保问题。
我对实验做了这样的安排:学生分组做两个实验,一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二是学生配置食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有两个,一是检验两杯“水”中所含物质的实验,考虑到三年级学生不会使用酒精灯,故由教师演示。二是比较同体积的盐水和清水的重量。因取出的两种水要尽可能相等,故对使用量筒的要求非常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再加上所使用的容器如烧杯很难找到一样重的,所以这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来演示。
(二)、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1、导入。
我知道你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科学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师出示土豆)它还有一个学名,叫马铃薯。你们知道马铃薯有什么作用?
2、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1号杯、2号杯(1号杯为盐水)的两杯水。)问:把这两个马铃薯放在两个水杯里,有几种放法?
3、生讨论、实验。
4、生交流实验中的新发现和新问题。马铃薯在1号杯中上浮,在2号杯中下沉。
二、梳理归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1、梳理问题。师: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来研究?生集体讨论,提出一些在课堂上可以研究的问题。
2、归纳问题。师(估计学生的问题大多是围绕马铃薯的沉浮提出的):
这些问题能不能变成一个大点的问题,通过对它的研究,这些小问题也差不多都研究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提?
师生一起归纳为:研究的问题是“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与什么有关?”
三、鼓励大胆创新,形成预测假设
1、引导学生大胆推测。
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种推测:
A、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B、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
C、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
学生也有可能提出与水有关。如果没有提出,就等上面的三个问题研究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2、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
A、如果是与杯子的大小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生实验。
B、如果是与水的多少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生实验。
C、如果是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应该怎样研究?生提出研究方法,生实验。
3、引导学生再次提出假设:可能是杯中的水不同,才使马铃薯有时下沉,有时上浮。
四、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
1、讨论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水?
引导学生提出用火来烤。弄清看后出现的现象即水被烤完后会留下痕迹。教师示范滴管的使用。
2、学生做烤水的实验。
3、学生汇报,做出结论:两杯水不同,一杯可能是盐水。
4、验证实验:
如果马铃薯在盐水中是上浮的,我们在本来下沉的清水中,慢慢加点盐,看马铃薯是不是通过加盐就浮起来了呢?生做加盐的实验。
5、得出结论:
马铃薯在盐水中是上浮的。
五、扩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用科学热情
1、师生共同介绍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2、利用“加盐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三)、教后反思
一、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懂得了改变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的道理,特别是对死海的研究,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了死海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表明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魔术,这也是学生的思维、想象高度活跃的表现。
二、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进行归因法推理,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还有许多生成性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三、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动,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还是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学生发现马铃薯在小杯中上浮而在大杯中下沉的现象后,并没有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也就不需要对问题进行整理了。说明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
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可能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推测:①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②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③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就不往这些方面去推测,而是直接切中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里装的是盐水,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我当时并没有特意把学生向这个方面来引,而是放弃了自己开始的设计。
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四、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可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再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选出一到两个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研究的问题,学生当然很有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去,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中,不管教学生什么内容,我们都要了解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
2、顺应学生,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也能展开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即顺应学生,是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学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那些看似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找到顺应学生的线索。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可能是学生思维活动高度活跃的结果,如果教师给予关注,给他提供展示的机会,还会从中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样就会不断有新的教学活动生成,使学生的收获远远高于预期的效果。
三年级《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我上的三年级上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因为我这一节课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当中,把课一节一节的上好上优的。并且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新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着眼细节,体验“新课标”,给科学探究“把把脉”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
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
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于是我就把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从上教学”中,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因而,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我拿出天平秤让一学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学生们提出了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时才能科学地比较。这时我再让一学生上来,叫他取盐水与清水一样多,他利索地使两杯水并排等平,便走下台去。自然这种方法产生的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我在启发学生的时候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当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们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我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烧杯中,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这更引起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我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们的猜测正确。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发觉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又能使他们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将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我推想这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对《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三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这次趁定海区常识(科学)研究会成立之机,我借四(1)班上了这堂课,比较成功。在上这堂课前,我上了一堂试教课,效果不好,经过课后反思,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把素质教学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开始教学设计理念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但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没有考虑,自然在教学中没有设计,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热闹,不去细心观察,不去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知道了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深入思考,在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时,原来只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觉得这一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证明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结果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很多种能证明是否是盐水的方法,包括让这杯水放到太阳地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做这一步时原来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然后教师指名汇报,实际上学生讨论还是一言堂,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大。这次我要求每组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并根据组内分工演示,下面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又能让下面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如果汇报时只让学生说,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要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每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时不适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时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教材编排时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得出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由此,我让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学生看得很清楚。从上教学,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领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教师拿出天平秤让一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提出清水与盐
[1] [2]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
培养实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提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能力。
激发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A、教师用:马铃薯水槽(分别盛清水和盐水)。天平1架、量筒1只、大小相同的小塑料杯2只,食用油、水银等。
B、学生小组实验观察用:水槽、玻璃杯、大小马铃薯各1个、搅拌棒、食盐、盐勺等。
教学重点:改变盐水的浓度,使马铃薯悬浮在水面上。
难点:马铃薯沉浮还跟液体有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入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今天我们桌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我们把它放进水里,看看是沉还是浮。你打算怎么把它放进水里去?
课件引导(学生淹马铃薯)
观察到了什么?
是沉还是浮?(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老师也试一下――――怎么浮了?
谁愿意到老师这儿试试,给大家看一看?(结果都浮了。)
这是为什么?是老师的水缸大?水多?马铃薯有轻重?还是有另外原因?
讨论:两缸水一沉一浮的原因。
马铃薯的沉浮
1、是跟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系
2、是跟水的多少有关系
3、是跟放进去的'动作有关系
4、是跟水有关系
老师的这缸水跟你们的水不一样,能观察出来吗?
三、选择研究方法,组织探究
这水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吗?
怎样才能知道老师的水里有什么?(不知道水里有什么,不能用嘴尝!)
设计实验,证明老师的水槽里是盐水。
实验一验证水中有盐(演示)
v操作步骤:
v1、取铁皮木夹;
v2、取水1-2滴;
v3、点燃蜡烛;
v4、加热把水烤干,观察留下什么。
第一阶段小结: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清水中马铃薯是沉的。
新问题:盐水中马铃薯为什么会浮?
实验二:自己制作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
1、分发刻度杯;
2、指导实验方法:
取水200毫升,再一勺一勺地加盐,边加边搅拌,同时观察实验中的变化。记录下用了多少盐,刚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加太多会融化不了。(进行计时)。
汇报加盐多少。
加盐
(勺)
1
2
3
4
5
6
7
8
沉浮
情况
第二阶段小结:现在你知道了,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马铃薯就浮起来了。
四、在实验中探究新发现,解决新问题
1.新问题:为什么清水中马铃薯沉,盐水中马铃薯就浮?
讨论: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启发观察加盐后杯中满了多少)
用天平称清水和盐水哪个重。(条件:一样重的空杯子,再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
测定结果: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所以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其实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你加了许多盐,水的体积却增加不大,所以这水变重了。)
除了盐水,其他物质能使水的重量增加吗?
2.认识不同的液体,同体积的重量不一样的,液体越重,浮力就越大。
3.取食用油、酒精、蜂蜜各一杯;用马铃薯实验,(或食用油、酒精、水,用蛋实验)
猜测:哪一杯的浮力大,哪一杯的浮力小?
五、总结与扩展:
1.总结:我们通过做实验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这是因为同样多的盐水比清水重。重的水就比轻的水浮力大。如果我们这里有很重很重的“水”,它就能浮起清水中下沉的物体(出示水银)。你们今后学到一些知识后要想想它会有什么用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课件展示: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浓的盐水湖;
我国也有许多盐水湖;
为了旅游的需要,人们制成人工盐水湖……
六、练习与应用:
1、物体的沉浮,与物体轻重,体积大小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2、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还可以有那些?(继续实验)
3、食用油-清水-盐水-水银,哪种液体浮力最大?
三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极大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新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我设计的本课三个主要活动是这样的:
1、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首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板书。让学生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初步判断: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大的物体会怎样,重的物体会怎样等。
2、实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请学生再放入水中进行实验验证,汇报时,教师再次把学生的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对比,结果学生得出:物体的沉浮跟大小、轻重又无关的结论。
3、再次进行实验验证跟大小、轻重的关系。控制一组变量,(轻重)研究大小,控制一组变量(大小)研究轻重。 最终得到结论:轻重一样的物体,沉浮跟大小有关,在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一样的物体,沉浮跟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从这三个活动的安排上来看,第三个活动是第二活动的发展,第二个活动又是第一个活动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所开展的活动是按学生的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有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发展,这个活动的价值就比较高。
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成效。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严谨求真的习惯,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探究,初步研究出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归因研究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清水、盐水各一杯,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橡皮一块。
学生(每组):蜡烛、铁皮、木夹各一个,盐、糖、味精各一包,烧杯若干只,搅拌捧一根。
教学过程:
(一)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师出示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并试问:把大的马铃薯放入小杯中(清水),把小的马铃薯放入大杯中(盐水),是沉还是浮?
学生纷纷猜测。
教师演示。(大的沉,小的浮)
师问:那么,你认为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各种引起马铃薯在水中沉与浮的各种原因。
(二) 探究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原因。
根据板书,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研究主题。
讨论、设计研究方案。
学生自行探究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原因,教师巡视、指导。
分组汇报探究结果,对板书的几种原因进行排除和归纳。
(三)探究老师演示实验中大杯子中的水。
师问:根据我们的推判,这水里老师可能放了什么?
怎样来证明?
指名学生上台取水样,并实验证明:水中放了盐。
(四) 体验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分发材料,学生自行调制一杯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成功的小组展示在讲台上。
请多组谈谈实验过程及感受,如有不成功的小组,请成功小组介绍实验的注意点。
不成功的小组再做一遍。
(五) 探究其他液体是否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师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和盐差不多能溶在水中?(味精、糖------)
试猜:味精、糖等物体溶在水中能否使马铃薯浮起来?
学生猜完后,师分发材料,学生动手实验验证。
汇报实验结果。
(六) 延伸
师出示橡皮一块,试问:橡皮放在盐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生猜测,教师实验。(沉)
有没有办法使橡皮能浮起来?留到课后去进一步探究。
科学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而教师的价值在于服务学生。我执教本节课时,在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改变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材料,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领域中才刚刚起步,必须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有序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时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好的情境引入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用一个学生司空见惯但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上的小问题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接着展示三组大小不同的铁螺母、木块和橡皮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实验前做一下简单的演示,提供一点帮助,对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的认知、操作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实验中的思考: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使学生的探究目的明确。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轻重没有关系,而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从而引出比较物体的轻、重要取“相同体积”,接着又展示一组同体积的四种不同物质的水、锯末、铁粉、母料,使“相同体积”概念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精当的“讲”和有效的“导”能为学生清除理解上的难点,扫除掌握中的盲点,最后创造出经典。明确对比实验的要求后,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让学生有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他终身受用并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的实验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探究的效率事半功倍,相信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个结论。用教材进行创造,精心准备富有创意的一组结构性的材料,使教材锦上添花,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在拓展应用环节,播放潜水艇沉、浮的录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欣赏中增长了见识,有效调动了学生汇报交流的欲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习成果扩大和升华,加深了学生对沉、浮条件的理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当然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如何高效、扎实地上好每节课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去研讨、思索。只要我们潜心地去钻研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用心地去关注学生,我想学生就会在这一个又一个研究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下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定会越来越浓。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们科学课的口号是:(动手动脑,认真观察,探究奥妙。)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口号中提出的那样,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二、导入
师:今天和我们往常上课不一样,有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你们高兴了,老师有点紧张。为了缓解紧张。老师先讲个小故事;有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皮球,玩的正高兴,小明一个大脚把球踢进了一口枯井里,这口井又小又窄,伸手也够不到球,这时啊聪明的小刚想出了个办法,顺利的把球取了出来。大家猜猜小刚用了什么办法拿到球的? 生:用水让皮球浮来。 师:你和小刚一样聪明
师:可如果小明和小刚他们玩的推是铅球,铅球进去了,还能用这种方法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铅球太沉浮不起来。
师:你们说的很对,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
三、新授 演示
师:同学看,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把它放入水中,你们认为会怎样? 生:它会沉。 生:它会浮。
师:把泡沫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浮起来了。
师:像泡沫塑料块,木块这样,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都属于浮的情况。 活动
(一)、
师,今天为了让同学们能研究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第一组材料已经放在桌子上了,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生:想。 生:想
师:打开看看。(小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擦,蜡烛头,回形针,萝卜,带盖的空瓶,)可以了吗? 生:看好了。
师:好,这组材料一共有这样七种,我们先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去,先请每组同学预测一下,如果这些物体放在水里的话你们认识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并把你们这一组认识会沉的放一堆。会浮放一堆。还要把预测的结果用箭头填在表格里。
生;开始小组讨论。预测沉浮。
师:可以了吗?哪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分类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生:我们认为
师:请你先别坐下,我想问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预测的?你们认为物体沉浮和什么有关?
生:我认为小石块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板书:轻重)
师: 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小组认为回形针会浮。 师:你有理由吗?
生:我们认为回形针比较轻所以会浮。 生:我们还认为泡沫塑料也会浮。因为轻的。
师:木头和塑料你们认为会浮都和什么有关系。和材料有关系。
生:我们认为回形针也会浮。因为它比较小。
师:哦也就是说他的沉浮与大小有关了?(板书:大小) 生:对。
生:我们是认为带盖的空瓶是会浮的。 生:我们认为蜡烛头也会浮。 师:有理由吗?生:我认为他很小。 师: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没有 师:要不要试试看。生:要。
师: 实验之前水曹也有话说(出示课件)除此之外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作实验。(找同学读)现在我们就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活动、汇报)
师:现在同学们实验都作完了,哪组来汇报下结果,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汇报
师:为什么萝卜会浮起来。你们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大小有关系吗? 生;没有。 生:有。
师: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来研究。 师:我们先来观察研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师:请同学们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
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师: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
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
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请同学们完成学实记录表
(二)“预测”、“理由”这两列。 师:小组长到老师这一领小刀,按照实验要求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学生实验
4、师: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师:老师这有回形针和木块。
我们已经知道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师: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师:哪个小组能汇报。
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师:请同学们思考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最近执教了三下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觉得对这一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课前准备和教学该课的过程中,把感受颇深的两点记录了下来。
事件一:
为了使自己对实验结果有清晰的认识,我预先做了纸片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实验,办公室有电脑打印纸,我就近取材就用了。在我的认识中,纸片放在水面上是浮的,而过一会儿就会沉了。可用了电脑打印纸后,我发现纸浮在水面好长一段时间后依然浮在水面上,我把它按到水底,它依然如故。我想肯定是电脑纸的纸张太好,吸水性差的原因。所以后来在上该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使用了报纸,效果很好。
小学科学课最大的特点是由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探究活动串联而成,活动的展开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材料作支撑,材料的准备则是导向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先决条件,有结构的材料更是重中之重。就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一个活动,把铁盖、石块、纸片、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这是一组非常典型的材料:石块沉、木块浮,纸片先浮后沉,铁盖视放法而定沉浮。如此慎密细致的安排,正是要利用这组材料让孩子感受什么是沉,什么是浮,并产生争议,得出观察沉浮时物体放入水中的两种方法。如果课前我没有用这些材料做实验,那么我的课堂上这张纸的效果肯定不能轻易达到。智者千虑,难免有失。《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其实,教师的课前亲历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学生开展种植饲养活动的,教师自己也要动手;教师要学生观察的,教师也要观察;教学生做科学,更重要的要先于学生,优于学生。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仅在备课纸上设计,更应该在自己的科学探究上。
事件二:
在试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在验证牙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突发的状况令我措手不及,原本学生和我都认定浮的牙签,在学生实验交流时却有了急剧的变化。九个小组都验证了牙签的沉浮,而一个小组认为牙签是沉的。我不信,追问了一句:这是你们的实验结果吗?他们自信的说:是的`。其他小组开始有了议论声,分明在说:怎么可能?我的脸红了,怎么办?教育学生尊重事实,我不能睁眼说瞎话吧!我强装冷静地说:你们尊重事实很好,再做一次给大家看看,好吗?他们小组把牙签再次放入了水中,班中大部分的孩子,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都拥向那个小组,我也挤过去看,一边还说:让我看看。半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牙签沉在水底。必须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我心里想,赶紧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根牙签为什么会沉呢?学生开始考虑了,他们有些认为牙签可能浸在水中的时间太长,重了;有些认为可能这根牙签的材料不一样;学生的种种猜想为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我继续鼓励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探索:下课了,我们再把这个牙签沉的原因研究一下,好吗?所有的孩子都赞同了,我相信有一部分学生会真的去做,因为我打算去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也很感兴趣的想知道这根牙签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力量。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大班科学《番茄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所浸的液体也有关。知道浓糖水、浓味精水也能使番茄浮起来。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实践。
教学准备
l讲台上呈现:1大杯盐水和1大杯1个大番茄;l实验桌呈现:每组1小杯清水和1个小番茄;
l学生演示备用:1桶清水、1个大番茄、1个大杯子、1把水果刀;
l学生分组材料备用(二):每组1包盐、1包糖、或1包味精、1根筷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番茄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
1、导入。出示番茄.
2、观察现象。
师:到底是沉还是浮?我们试试看!
(二)两次推测与实验――番茄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关系
1、第一次推测与实验――排除错误猜测。
(1)引导学生大胆推测。
师:你认为番茄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与什么有关?
验证:如果把两个番茄交换一下,结果会怎么样呢?
(2)师:看上去同杯水,为什么一个总是让番茄沉下去,一个总是让番茄浮起来,这两盆水会有什么奥秘呢?
2、第二次推测与实验――确实与“液体的不同”有关系。
(1)布置任务
师:那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呢?不如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师:后面的罐子里分别装了盐、味精和糖,把他们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看看番茄会有什么变化?
(2)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3、总结与延伸
师:做了这个小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现在我们发现加入了充足量的盐、味精、糖使原本沉下去的番茄浮起来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关系:大小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方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水槽、木块、石头、玻璃片、天平、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小刀等。
学生:第一组材料:木块、土豆、泡沫塑料、蜡烛、橡皮泥、曲别针、石头、抹布等。
第二组材料: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沉浮
1.观察现象;将木块,石头,玻璃片放入水中,会是什么现象?
2.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今天我门就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收集事实推测探究
1.(出示更多的物体)师:大家先猜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再把它放入水中观察.把推测正确的放成一堆,把推测错误的放成一堆.
2.学生分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单.
3汇报小组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猜测错误的?你们是根据什么猜测的?
4.师: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是讨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三、观察事实,实验证明
1.师:物体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利用上一组材料来进行再次研究,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看看沉浮有没有规律,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观察沉浮有没有规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事实说话):你们小组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师小结:刚才我们用大小不同、轻重也不同的物体看不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假如我们用轻重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看它的大小对物体的沉浮有没有影响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教师演示轻重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情况。
①教师演示称物体的轻重,然后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列,最后点名让学生猜测物体的沉浮情况。
②师操作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③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大小有关吗?(改:什么情况下有关系?)
④小结:轻重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板书)
6.师: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进行研究呢?
7.教师提供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学生以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8.汇报小结: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板书)
9.投影片出示4个问题
讨论:
①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②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用轻重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④我们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全课,拓展延伸
1.你感觉这节课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如何?有什么收获?
2.关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研究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谈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不能改变?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呢?)
3.以小组整理实验材料。
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物体沉浮的现象。
2、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份: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块、胡萝卜、蜡烛头等;5个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5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教师准备上述材料一份,教学课件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感知水的浮力。
师:一群小朋友在空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皮球掉到空地边一个又窄又深的枯井里(边讲边出示量筒里装乒乓球的模拟装置或者大屏幕出示一幅生动的图),无论怎样都取不出来,同学们能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们取出皮球吗?
师:刚才同学巧妙利用了水的浮力来替解决了难题,真是太感谢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或浮的问题。相信同学们能够突破难关,很好地掌握它。
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探究科学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
出示: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
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号盒子,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物体?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请各小组试一试,时间是三分钟。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1、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
师:我们在观察啤酒瓶盖是沉还是浮时,观察方法不一样,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同学们观察时要选择一种科学方法,如在观察啤酒瓶盖沉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有个约定,我们采取第二种方法来观察。
2、选择不会影响观察结果的物体。
师:我们在观察一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最好是选择不会影响我们观察结果的物体。
三、小组合作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出示: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块、胡萝卜、蜡烛、螺丝帽、木块等。
四、探究物体沉或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
1、讨论设计实验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各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想法。现在开始。
2、小组交流
3、验证
4、观看录象,得出结论:
(1)重量相同,物体越大就上浮,物体越小就下沉。
(2)大小一样,物体越重就下沉,物体越轻就上浮。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我们今天研究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沉和浮?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浮沉。
轻重?重量相同:大小。
大小?大小相同:重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