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蚂蚁的阅读题答案,本文共1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蚂蚁的阅读题答案

蚂蚁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⑴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的想。 , , , , 。蚁团在火舌舞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⑵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⑶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句)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②、、⑤。

2、请简明连贯地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

答:

3、第(2)段“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

答:

1、因为死了的蚂蚁仍然抱住蚁团,所以从远处看,蚁团不见缩小。

2、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3、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蚂蚁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阅读技巧

逆读法:“传道书”的读法

“传道书”是作者貌似很专业,很大咖,或者提出的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偏颇的书。读这些书可以反着作者的观点来说。但读之前最好学点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才能看的时候看出冲突,哪些逻辑是错的。

目标阅读法

有些同学总是疑惑自己阅读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你不妨试试目标阅读方法,比如读《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你专看赵云的一些章节片段,再专挑张飞的一些片段来看,这样有目标的阅读,读一本书,书自然就浮凸起来。

由厚到薄

读一些专业书籍,可以采用肢解和综合的方法。书变厚: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

书变薄: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得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青年同学读书要学会消化。

做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蚂蚁和螳螂阅读题及答案

蚂蚁和螳螂在夏天里,蚂蚁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里叽里”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漫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会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儿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那样,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呀!

1.“游手好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寓言,你想对蚂蚁或螳螂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2.“略”。

蚂蚁和蝈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会读。

蚂蚁和蝈(guō)蝈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见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蝈蝈又冷又饿,不久便死去了。

1.夏天,蚂蚁在____(A.树下乘凉 B.搬粮食),而蝈蝈在____。(A.树下乘凉 B.搬粮食)

2.我觉得____(A.蝈蝈 B.蚂蚁)是真正的傻瓜,因为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3.从蚂蚁和蝈蝈身上,我想到的反义词有:

(饥寒)——( ) (lǎn du 懒惰)——( )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A

2.A 蝈蝈在秋天不藏好粮食 冬天只好又冷又饿的死去了

3.饥寒——温饱 懒惰——勤劳

4.例:闹钟叮叮地响起来。

蚂蚁唱歌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1.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根据文意理解: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豆这孩子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借本文旨在表达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告诉我她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②听蚂蚁唱歌

2.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

3.①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②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①待她热情,呵护她②能理解她③倾听她的心声④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5.示例①: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浪漫、充满童趣的完整的童年。

示例②: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6.全文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学好课本知识的方法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阅读怎么把握内容整体

在考场上一般都是时间紧,题量大。不可能像平时精品细读,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这样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就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首先就是平时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写作业当成答卷子。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蚂蚁唱歌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1.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根据文意理解: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豆这孩子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借本文旨在表达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告诉我她下了一个天蓝色的蛋②听蚂蚁唱歌

2.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

3.①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②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①待她热情,呵护她②能理解她③倾听她的心声④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5.示例①: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浪漫、充满童趣的完整的童年。

示例②: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6.全文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两只蚂蚁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雷阵雨过后,两只蚂蚁从树缝中爬了出来,它们呼吸着的空气,沐浴着__________的阳光, 欣赏着雨后__________的景色。它们觉得山更青了,草更绿了,花更艳了,大自然中的一切显得更加美丽、迷人。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蚂蚁被风吹了下来,正好掉在树下的大水坑里。

一只蚂蚁吓得动也不敢动,僵直地伸着它的足和触角,连呼救的勇气也没有。它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往下沉,它想:“我不行了,我完了……”

另一只蚂蚁虽然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它想:“我怎能就这样的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它拼命地挣扎 (zhá zá)着,用尽 (jín jìn)全身的力气蹬着、划着……

第二天清晨,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 (zhuān zuān)出来晒太阳,仔细一看,正是昨天在大水坑里挣扎的那只。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2.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把“我怎能就这样的死去呢?”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蚂蚁,为什么第二天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出来晒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之后,请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ájìnzuān

2.新鲜和煦迷人

3.我不能就这样的死去。

4.因为活下来的那只蚂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了生命。

《给蚂蚁打伞》的阅读题答案

(1)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

(2)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3)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4)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5)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童童。

(6)他很想跟童童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童童买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童童的老太太看见。

(7)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8)还是在滑梯旁,童童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童童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童童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童童,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童童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9)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10)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11)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12)童童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13)他唤了一声童童,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童童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14)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童童。

(15)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16)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童童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童童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17)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

(18)童童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19)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童童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童童,你不嫌叔叔脏?童童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20)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21)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童童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22)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童童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23)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24)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25)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26)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27)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两次提到闷热的傍晚,为下文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作了一个铺垫。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D.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童童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E.本文情节丰富,顺叙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1.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4分)

2.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3.AE(A为下文成功讨回工钱作铺垫错。E顺叙的记叙方法错,有插叙;淡定从容的说法有误。)

4.①烘托人物心理。第一段中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运用比喻,写出农民工内心的烦躁。②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明童童是个善良的孩子以及农民工是个勤劳善良的人。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蚂蚁,农民工才能在下雨后见到孩子。

5.(一)不可删(1分)①情节:交待了农民工所作所为的原因,使情节合理化;②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明农民是个爱子心切的人;③主题:深化主题,引发了人们对拖欠农民工工钱这一问题的思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可以删(1分)①有损农民工善良的形象;②前面的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说明这种做法的原因。③删去之后,文章更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蚂蚁的本领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此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 “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的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 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题:

1、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思考、谋算、筹划 B、筹划、思考、谋算/1AK%n

C、谋算、思考、筹划 D、思考、筹划、谋算8V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3、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每项不超过8个字)。+

5、第三段文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X/U

6、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效果?6X

参考答案:

1、D

2、C

3、是为了引出蚂蚁有出人意料的本领的说明中心

4、修筑公路 建筑工程种植真菌 灭火本领

5、增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

6、是对上文所举的例子发出的赞叹,既与文章题目和文首呼应,又再次强调说明的中心。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关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这类的题目通常不难,先看选项凭自己的感觉圈出一些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对照原文即可。关键是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到底是让你找“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如果是让你找某某的含义,一定要注意选项中叙述正确但是并不是讲其含义的内容,并把它排除掉;

如果说是让你找适合选文的标题的话,先从首尾两段入手,找出关键的内容,确定某几个选项,再从剩下来的内容中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型的最后一题大部分是概括类的,只要逐段逐段地找出关键语句最后再依据题目条件进行删改概括整合即可;

不过也有可能会出对某某下个定义的题型,也不要怕,抓住ABC,即A是B的C,例如对文章中的年夜饭下个定义,A就是年夜饭,B就是文章中概括出来的年夜饭特点,C就是年夜饭的本质,那么答案就是:年夜饭是一种在农历除夕家人一起吃的一顿团圆饭。这样就很清晰明了。

唯美的散文段落摘抄

1.心灵间的相伴,是灵魂的相连,是精神的取暖。温暖,是心里的一种感受;感动,是泪水的一种柔情。素未谋面,却真实牵念;身在天涯外,心在咫尺间。

2.天空包含着白天和黑夜,即使黑夜的阳光远不及白天,但天空却不能失去黑夜,就像黑夜不能失去星星。

3.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4.打开青春的天窗,为前行的风景定格,用执着的信念年轻的激情青春的力量去叩开理想的宫殿;打开青春的天窗,给未来一个承诺,用真诚的心灵感激的微笑关注的目光去珍惜生命的阳光。

5.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如果缘分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却不去珍惜的话,那我们将不会再得到。缘分来临的时候,它给了我们一瞬间触电般的感觉,缘分尽了的时候,它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因此,放下已经失去的,珍惜此刻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蚂蚁居士》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红砖,超市,街口随风摇曳的橡皮树。灰街道,树林笼罩,院子深深,流浪猫在屋檐下张望呼叫,再转道。转过几杆雨打的芭蕉,方知什么是真正的宁静,什么是红尘中的素雅。而我要拜访的向居士就在这深院里的二楼居住。

这是我与向居士十年后的第一次会晤。

十年前,想都没有想过她现在能拥有“居士”的身份。那时,她同我们这些无所事事的人一样,满身挡不住的灿烂千阳,根本不用上班,只在家里给报纸写专栏,给杂志当栏目主持,给各类刊物撰稿,似乎那时她总有写不完的故事。闲暇之余,我们也去KTV,或泡泡吧,手里握一杯咖啡,或加半片柠檬的红茶,谈谈那时的卫慧,讲讲后来的木子美,当然什么安妮宝贝,芙蓉姐姐都是被我们的孤独烟蒂踩在地上熄灭的话题。我们骨子里热爱纯文艺的生活从不允许残渣余孽浸入。

只是忽然有一天,她从写作界的朋友圈消失了。

有人说她跟随一位修行的阿妈去了文殊院,也有人告诉我,她去塔公草原的寺院做了义工,还有人说她与一位出家的`台湾少年去了印度。当然,后来媒体证实的消息是她去了澳大利亚。

十年后,我见到的她已经是一位正宗的居士了。开门的瞬间,只见她素面朝天的脸上宛若葵花般绽放,我伸出去的手还未与她相握,她却双手合十,从容地轻盈转身将我迎到客厅。她让我先坐一会儿,便忙着去厨房为我沏茶。我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外文杂志翻阅起来。一页,两页,三页,很多页都被我翻过去了,她的茶还没来。我站起身,张望着落地窗外繁茂的树木,树上的蝉把季节叫得伤痕累累,心想这人怎么沏杯茶需要这么慢的时间?想来想去,实在等不及了,径直朝宽敞明亮的厨窗走去。只见那英国式的小茶壶升腾着白茫茫的雾气,她人却在距厨窗不远的花园里弄着她的花草。

其实,那不单是花草。

几个透明的高脚杯里盛着晶莹剔透的冰糖。每一个瘦长型的高脚杯里都插有一枝粉嘟嘟的康乃馨。它们像是展品整齐划一地被陈列在漂亮的厨窗里。她是在等待客人来光顾这道美食风景?仔细看,那些长有翅膀排成长龙的蚂蚁已经沿着那些高脚杯,穿越围墙这道地理等高线,三三两两地运载着向居士馈赠它们的礼物归家了。

我脱口而出:“这么多蚂蚁啊,赶快让它们离开吧!”

向居士一边熬煮茶水,一边回头轻描谈写地对我说,蚂蚁来了,自然会走,我不会伤害它们,也不会赶走它们,就当它们是我养起来的蚂蚁居士吧!

我肃然而立。原来对待如此微不足道的生命,她也竟然如此用心与尊重。我不知道她这些年在国外都经历了什么,只是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蚂蚁,恍然明白了什么。

是的,蚂蚁来了,自然会走。换言之,在向居士家里,蚂蚁走了,自然会来。对于向居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生活常态了。可就是这一小点不易让人察觉的生活常态,却验证了一个人的生命体悟,也验证了太多人沉溺在目眩神迷的五欲六尘,早已失去了关注生命的能力。比起曾经年华似水的葱郁风光,如今的向居士,朴实,却厚重;简单,却自在;安静,却仁爱。

或许,我们都该停下匆匆的脚步,问一问身边的蚂蚁——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茫茫人生路,你究竟又该何去何从?而答案,或许就在一只蚂蚁满足的生活里,缓慢且又独自空旷。

选自(《辽宁青年》第二期)

注:凌仕江(1975~),中国作协会员,四川荣县人,军旅作家。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安妮宝贝,芙蓉姐姐都是被我们的孤独烟蒂踩在地上熄灭的话题”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我和向居士当年热爱纯文艺,鄙视市侩文艺。

B.“树上的蝉把季节叫得伤痕累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向居士冷落自己的不满。

C.我对蚂蚁的厌恶与向居士对蚂蚁的用心与尊重,表面时隔十年之后,我们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向居士从写作界的朋友圈消失十年之后回来成为一位正宗的居士,说明她这十年当中是潜行念佛去了。

E.这篇文章语言通俗而优美,从我拜访向居士写起,通过等待主人热茶时的偶然发现引出关于生命的话题,结尾蕴含哲理,令人深思。

16.文章开头一段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5分)

17.文中作者说:“我不知道她这些年在国外都经历了什么,只是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蚂蚁,恍然明白了什么。”请问“我”明白了什么?(4分)

18.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B D B项夸张错,应为拟人;另外这里并未表达我对向居士的不满,而是用秋蝉的嘶鸣衬托我淡淡的疑惑与失落。D项向居士由十年前的作家成为十年后的居士,并不说明她这期间是念佛去了,因为“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

16.特点:宁静、素雅。(1分)作用:用反衬手法(1分),写出向居士居处的宁静、素雅,为后文写蚂蚁居士提供背景、营造氛围,起到铺垫作用。(2分)

17.①朴实却厚重、简单却自在、安静却仁爱的向居士对微不足道的生命的用心与尊重(2分);②太多人沉溺在目眩神迷的五欲六尘,早已失去了关注生命的能力(2分)。

18.合适。这篇文章从访问向居士写起,透过向居士对蚂蚁关爱,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2分)。而向居士将蚂蚁称作蚂蚁居士正是因为向居士对如此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参透,蚂蚁居士的缓慢而旷达的满足生活正是向居士生活的写照(2分)。标题命名为《蚂蚁居士》恰当地概括了文章所表达的核心内容(2分)。

不合适。这篇文章写的是向居士,文章通过对向居士十年前后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向居士对微不足道的生命的用心与尊重,进而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因此应该将标题改为《向居士》。

评分标准:回答合适,分析恰当的可得满分;回答不合适,并能给出理由的酌情给分;表明态度,分析不够恰当的可给2分;只表明态度而不分析的不给分。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阅读练习题:

1、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4分)

4、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