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忙在端午节端午节随笔,本文共2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忙在端午节端午节随笔

每年的端午节,老伴儿都要亲手为家人包制一锅粽子。

老伴儿始终认为,吃粽子,还得是亲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儿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米粒饱满糯米,红红的新疆大枣和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再买来上好的五花肉。 当然,浓绿新鲜的棕叶,又宽又长的马莲,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儿包制的粽子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且味道存正。若是凉透了再吃,糯米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伴儿绝不会让我伸手。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里包上 个把小时。然后再用苫鸢迅崭瞻好的粽子煮上。一会儿的功夫,满屋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伴儿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这手艺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尽管手工叠制的葫芦,赶不上机制的精致,却充满了返璞归真的端午节味道。

另外,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去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薅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艾蒿采回来了,便摘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细绳儿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 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作者 孙成功 58岁

单位 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总装厂

[忙在端午节端午节随笔]

忙在端午节随笔散文

每年端午节的头一天,老伴儿都要亲手为家人包制一锅粽子。

老伴儿始终认为,吃粽子,还得是亲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儿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米粒饱满糯米,红红的新疆大枣和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再买来上好的五花肉。当然,浓绿新鲜的棕叶,又宽又长的马莲,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儿包制的粽子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且味道存正。若是凉透了再吃,糯米QQ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伴儿绝不会让我伸手。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里包上个把小时。然后再用苫鸢迅崭瞻好的粽子煮上。一会儿的功夫,满屋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伴儿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这手艺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尽管手工叠制的葫芦,赶不上机制的精致,却充满了返璞归真的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去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薅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艾蒿采回来了,便摘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细绳儿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忙在端午节随笔散文]

忙在端午节作文

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老婆都要亲手包制一锅粽子给家人吃。尽管超市里出售的粽子种类齐全,花样繁多。

老婆始终认为,只有自己亲手包制的粽子才最可口,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婆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粒大色白的糯米;浓绿新鲜的棕叶;有又宽又长的马莲;也有红红的大枣;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及上好的五花肉。

老婆包制的粽子,最大的特点是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味道存正。如果是凉着吃口感更好,糯米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婆绝不会让我动手。人家嫌我包的粽子个儿小,捆得松散,还包不严实。所以,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包上 个把小时,一大锅粽子才能包好。然后就用苫鸢迅崭瞻好的粽子煮上。不一会儿满屋就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婆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虽然手工叠制的没有市场上卖的丫丫葫芦那样精致,可我觉得更有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到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才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有时正赶上阴天,能见度差,真假艾蒿辨认不清,采回“山寨”艾蒿来也是常有的事。不过我从来都不会担心。因采艾蒿的人很多,总有热心人把自己采到的真艾蒿分给我一些。

艾蒿采回来了,便掐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绳子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 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忙在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日端午节,为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传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们怕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赛龙舟。千百年来,吃粽子,赛龙舟,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时候,每逢端午,奶奶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爸爸妈妈不准许我吃现成饭,总让我给奶奶打下手。洗粽叶、调粽馅、包粽子、绑粽子……。妈妈帮着调馅,奶奶负责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则端着一大盆水洗粽叶。“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别弄湿衣服了。”“知道啦。”身后总传来奶奶不放心的叮嘱。洗完整齐放进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帮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奶奶,我来帮你。”“好呀,来这边坐,我来教你。”我撸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丫头喜欢那种馅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着这片粽叶。”……。只见奶奶手中左转一下右转一下,一个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模样,刚塞好馅,叶子一滑全散了,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的小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妈妈也加入了包粽大军的队伍。

“先这样在这样,好啦”……我开始认真的学着。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形状特别,不成模样,但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却包含着来自一个家人的爱。端午未至,粽香却早已传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温馨气氛。又是一年端午,却与爷爷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怀恋故乡。

年幼时的美好画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时光有情让粽香悠扬;岁月无情让两鬓斑白。想吃粽子却又觉得无味,是因为这没有爱的味道吗?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总有这浓浓的爱的清香。

粽香飘飘传千里,思恋遥遥万里传。

【传统节日端午节随笔精选范文】

一如往日

只是没有往日的疲惫

拥有的只是等待的无奈

默默的我问着自己

究竟是我用错了心

还是我爱错了你

没有人知道

就如没有人知道天空何时会流泪

鸟儿为何会悲鸣

凉如水的夜晚

纠缠而又烦乱的思绪

如果你知道

那么请告诉我究竟是我用错了心还是爱错了你?

是谁曾经说过,不会放弃,而如今只留下我一个人.现在的你依旧欢言,我却站在长长的寂寞的海岸线,从什么时候,寂寞,眼泪成了我的朋友.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命运的不公,还是我们原本就不该彼此相识.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一如认识她之前那样,在相同的地方,什么都不曾改变什么.而面目全飞!

过去的依旧会过去,我还是原来的我.如过我还剩下些什么.剩下的只有那颗疲惫不堪的心灵,还有那孤独的灵魂!每当清晨起来,眼角还有残存的泪痕!原来好多的梦是真的,只是我们都清楚,不愿触碰内心的那颗线,许多这样的日子,重复了又重复.回首当年,展望未来.你觉得我还有未来吗?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端午节的今天,我的手里紧握的只是那根回忆的线!是啊,一段感情的结束,是否就意味着一段新的感情的开始呢?谁会告诉我!我明白不是每段感情的开始,就意味着美丽的结局!在乎的人,会伤的比较深,不在乎的会选择一笑而过,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之处.

回首了一段感情,或许本不该继续的感情,我一如继往,无法释怀。

不觉又快要过端午节了,粽叶飘香,我似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味蕾蠕动,思维随动,不觉掀起了感情的波澜,我又想起了儿时过端午节,到坡地里去挖艾草、爬到门楼上放艾草、系着五彩绳跑到大街上蹦跳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字里行间飘荡着端午的粽子香。

那个年代的乡村,每逢过端午节的时候,仍一代代相传着古人的一种神秘说法,认为端午是“毒日”、“恶日”,会给世人带来某种灾祸,被越传越神,人们为了避邪,便有了过端午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过端午的时候正是夏季,容易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蛇蝎也易侵入,这个时期是最脆弱的时期。不管是什么原因,家家户户到了这个时候,都格外小心,想方设法避邪气、避蛇蝎。

儿时记得端午节这天,清晨起来就开始忙,各家各户女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无色的线拧成小绳,系到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大人们在为孩子们系“五彩绳“的时候,都叮嘱要闭住嘴,不说话,直到手上、脚上都系上了才能说话。手上系着的“五彩绳”叫“手锁”, 脚上系着的则叫“脚锁”, 因都是用五彩绳系的,所以统称为“五锁”。

系好了“五锁”,大人们就叮嘱说,戴上“五锁”能避邪,尤其是避蛇,蛇见了脚上缠着花花绿绿的“五锁’都会离得远远的。还有,这“五锁”不能随便丢弃,如果第二天不想戴了,只能把它丢到河里,把这种瘟疫类的东西彻底冲走。儿时的我不管信不信,都会像鸡啄米似的点头称是,而且戴在手上、脚上还显得很漂亮,小伙伴们都是这样,还故意跑到大街上,逗趣似的伸伸手、伸伸脚,展示展示自己的“五锁”,歪歪头、低低头地看看别人的“五锁”, 比试着谁的更漂亮些。

有了这个避邪避蛇的“保护伞”,我和小伙伴们就嬉闹着跑到大约四五里外的山上、坡里采艾草,童稚的欢笑声在路上、坡里、山涧回荡,处处洋溢着青葱岁月里过端午的气息。左瞧瞧,右看看,等到每人采的艾草差不多够了,就一起兴高采烈地往家赶,身后留下一路欢乐一路歌。到家后每人急着搬出凳子,把艾草放到自己的门楼上,据说也是为了熏虫、避邪。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因我家街门外就是一片宽阔的场地,也是南北东西路的交界处,平时都是小伙伴们玩聚、嬉闹的天地,端午节这天就更不例外了,自然成了小伙伴们的乐园。小伙伴们把艾草放到了门楼上,就你招呼我、我招呼他地从家里赶过来了,大多时候都是围聚在我家的东墙跟下,叙说着过端午节的欢乐,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女孩跳房、踢毽子、后折腰,男孩则打楗、打陀螺、摸瞎胡……过端午节的欢乐在这里飘荡。那时候,小伙伴们过端午节的兴致都很高,真是乐不思归,每次直到大人们喊着吃饭了,才不情愿地、恋恋不舍似的慢慢散去,过端午的信息也随风飘去。

过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风俗。那个年代,除了在集市上买的粽子,大都是用苇子叶包的,儿时的东河有一片苇子,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又是吹苇叶哨的好材料,苇叶还可包粽子,过端午节的时候,跟人家打个招呼就行了,采摘既方便,又实惠,包的粽子可一饱全家人的口福。那时包粽子的米大多是用黍子碾成的大黄米,这在当时就属于最好的了。一走进家门,粽叶飘香,一揭开锅,香味扑鼻,看了就很想吃。吃着黄橙橙的大黄米粽子,心里那个香甜啊!

记得我家过端午节时,大多是祖母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时,我就想起了祖母包的粽子,粽叶飘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祖母心灵手巧,包的是一个个大三角粽子,层层剥开粽叶,里面是湿润饱满、略显微黄的大黄米,迅即散发出米的香气,美美的吃上一口,唇齿间留有余香,味道好极了。吃完了粽子,跑出家门,问一下邻居伙伴们,大多没吃粽子,有的是家里大人嫌麻烦,不愿包粽子,有的家人就不会包粽子,便把粽叶和大黄米或小黄米一起蒸,吃的虽有粽子味,但却吃的不是真正的粽子,感觉大不同。所以,每每想起这些,我就更加感激心灵手巧的祖母,是她让我美美地吃上了真正的粽子,在我获得优越感的同时,也让小伙伴们分享,有时把他们叫到我家里,把大大的粽子分给他们吃,也等于吃上了端午节的粽子,分享了端午节的欢乐。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的粽子也是一顿美餐。

粽叶、苇叶一样飘香,飘出来的“端午”不一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从过端午的欢乐到粽叶飘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过去和现在过端午节的不一样。过去的端午节传统色彩浓郁,节日氛围浓浓;现在的端午节文明了、时尚了,而节日气氛淡化了。过去过端午节,都在好好地打算着,精心地准备着包好粽子,过好端午节,忙碌中充盈着快乐;现在的平日里都经常买粽子吃,过端午节也不用忙活了,清闲了,却缺少忙碌着过端午节的热闹氛围。过去过端午节,祖母包的粽子香味特别浓,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现在包的粽子质量好多了,不断花样翻新,也小巧玲珑,好看多了,但我总感到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了点什么呢?

近年来,国家更重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了,蕴含着传统节日复苏的气息,这可谓一件大好事。尊重

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把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接轨,与精神生活联姻,演绎到社会活动中,延伸到家人团聚的餐桌上,过着传统节日,享受天伦之乐,品尝陈年佳酿,忆屈原,说秋瑾,话端午,是多么充盈和浪漫的节日啊!愿这朵传统的奇葩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美丽!

一声声的蝉鸣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打开枕头旁的手机,一条未接短信,是远在老家的哥哥发来的:儿时的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如今全没了……一下我的思绪便飘回到那遥远的童年,千里之外的故乡。

小时候在村里上小学,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看窗外麦苗黄竹叶青,高粱地里玉米黄灿灿,听蛙鸣声声蝉鸣阵阵,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说起端午自然就会想起那飘着阵阵清香的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母亲就会把优质的糯米用水泡好,到街上去买新鲜的粽叶,晚上就将我们平时当书桌写作业的大椅子搬到屋外的院子里,粽叶挂在椅子的靠背上,将泡有糯米的脸盆放在椅子面上,外婆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外婆从椅背上取出一片青青的粽叶递给母亲,母亲熟练地将长条形粽叶折成圆锥漏斗形,用小勺子在脸盆里舀一勺子清水泡好的糯米放入漏斗形的粽叶里,然后拿一根稻草(粽绳)系上,一个棱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们兄妹几个象小鸡一样围绕在外婆母亲的身旁,外婆母亲给我们讲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讲屈原的故事,我们在院子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想到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就能吃到清香可口的粽子了,可高兴啦,仿佛空气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香蓬蓬甜滋滋。

端午节清晨,天刚蒙蒙亮,屋后老柳树枝丫上的知了还在熟睡中,屋旁池塘里的鱼儿还在梦中,我们就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想到的.是那清香四溢的粽子,光着脚急跑到厨房,看见外婆母亲把正冒着热气的粽子从饭锅里捞起端上饭桌,粽子的清香伴着热气在空气中弥漫,直扑鼻尖实在诱人,叫你不得不流下口水。我们象一群馋嘴的小猫,伸手就去抓,结果稚嫩的小手烫出一个小水泡。母亲连忙拿出碘酒给我们擦,痛得我们哇哇直哭,外婆将粽子用扇子扇冷,用剪子将粽绳剪断,拨开粽叶,那粽叶的清香伴着糯米的清香就象甘甜的美酒让你未饮先醉。外婆将粽子裹上红糖送到我们口中,一口咬下去,又甜又香,毕竟是小孩,马上破涕为笑。至今想起仿佛唇齿间还留着浓郁甘甜的余香,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背着书包去上学,跑到小伙伴家准备一起去学校,他一家人正围绕在桌子旁吃粽子,他父亲将几个粽子递给我,我欢快地提着粽子跑回家,母亲连忙拿了几个咸鸭蛋还有几盒芝麻糕叫我送过去。吃罢粽子极不情愿地去上学,跑到学校,老师说今天不上课,端午节放假一天,心里乐开了花。

沿着村庄的灌溉河往回家的路上跑,只见平时寂静的小河今天热闹起来。小河两旁人来人往,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灌溉河里的水今天特别满,河水也特别的清,映着蓝天白云,照着我们稚嫩的笑脸。河水喘急的地方打着漩涡唱着欢乐的歌儿奔向远方,还有鱼虾忍不住寂寞跳出水面迎接我们。村民自发组织的农船赛在灌溉河里举行,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船只披红挂绿,有的将小船船头扮成龙头,将小船船尾装成凤尾。一只只色彩斑斓的小船飞奔在小河里,象龙飞似凤舞,你会觉得龙飞凤舞不是神话,就实实在在发生在农家的生活里。船舱中间放着红彤彤的大鼓,挂着金灿灿的铜锣,比赛的船员选手都是村里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健壮的肌肤此起彼伏浑身是劲,平时乡村生活单调,年轻的激情无处可使,今天这场龙船赛像催化剂一样唤醒了他们体内的荷尔蒙,他们的青春也给平时寂寞的乡村注入了活力。他们身着统一的运动服,随着锣鼓声响起,一起挥动手中的桡子拼命向前划,小船象离弦之箭在河里穿梭,似脱缰的野马在河里狂奔,船舱里的人挥舞着棒槌,有的还跳起欢乐的舞蹈,唱起动人的歌曲。河里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岸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小河是村民的血脉,村里的全家老小洗衣做饭烧水喝茶,农田里的庄稼灌溉,菜地里的蔬菜用水全靠它,我的身上至今也流淌着它的血液,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啊。我们几个小朋友象跟屁虫一样跟着大人的屁股后头跑,只为那热闹,只为那童稚,只为那好奇。

时光如水,童年的生活早已离我而去,慈祥的外婆父亲母亲也相继离去。他(她)们守望故土,听溪水欢唱,看后生出入,保佑漂泊在外的孩子平安。今天又是端午节,我虽然远离故乡,但儿时的端午节那粽子的浓香,那故乡小河里的龙船赛却永远珍藏在我的脑海里,永不消失,逾久弥香。

端午临近,看到沿街叫卖的香囊、艾叶、粽子,不由得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记得上小学时,那时的日子还苦,每当端午时节,平日里指望母鸡下蛋卖钱过日子的母亲,总是照例狠狠心,攒上十个八个鸡蛋,让我们姐弟几个饱口福。我们呢,拿着舍不得吃的鸡蛋,拣个大皮厚的,到学校里和其他孩子们玩碰鸡蛋游戏,不管谁的鸡蛋先烂,也不计较输赢,因为都有鸡蛋吃呀!那一年一度的简单游戏,总是让我乐此不彼,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那样的留恋。

现在看来,端午节在儿时的印象中只不过是可以吃鸡蛋解谗的日子,而不是记念屈原大夫的节日。但似乎也有点模糊的知道,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因为报国无门而投了汩罗江,却一直对人们纪念他的方式有点不理解,你想,好端端的鸡蛋投进河里,那有多可惜呀!而庆幸的是,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是将鸡蛋投进了“五脏庙”里,而没有白白地扔掉。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有什么思想教育收获的话,那就是觉得屈大夫是个好人,起码是因为他,我们才有机会吃上鸡。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儿时那温饱不济的日子也渐渐地淡出了记忆,儿时的我现已为人父,而我试图让孩子也像我一样过端午节的想法,却得不到女儿的赞同,望着女儿眼瞅鸡蛋嘟着小嘴的表情,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今天的端午节到底该怎么过?难道仅仅是为了吃或是敷衍一下过节的形式?物质只不过是节日的载体,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填饱肚子,而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作为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日,表现了人们对他不为个人谋私利而心系国家人民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的载体。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忆苦思甜或者创新过节的形式,而是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要对孩子们进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在物质贫乏时代走出的一代人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的缺憾,应当从孩子们这一代重新找回来。

在当下洋节泛滥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渐渐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兴趣,而对西方的节日,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却极力推崇,过得津津有味。就连不少从传统里走过来的人也都在叹息:年味淡了,节味变了。难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真的过时了吗?那流传了几千年、承载了中华历史文明与优良传统的节日难道还不如没有传统文化基础的洋节吗。

一位学者说过:“许许多多的习惯,凝结成一个传统,许许多多的传统沉淀为一段历史。”中国节日作为一种民族习俗,一种历史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流转变迁和先民们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我们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如春节追求普天同庆、社会和谐,七月七歌颂人间美好爱情,“仲秋”祈祷团圆丰收……千百年来,无论是“大米流脂栗米白”的开元盛世,还是“万户萧凋鬼唱歌”的艰苦时代,不管是白馍换成了窝头,还是窝头换成了菜团,中国人仍然用无限的虔诚演绎着曾经被祖先演绎过的节日,把祖先的印记一路带到今天。

由此看来,过传统节日,重要的不在于过节的形式,而在于节日的内涵,年糕、月饼、粽子、鸡蛋等只不过是节日的道具,倘若忽视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那么节日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暴殄天物的借口,或是刺激消费的机会,那么过传统节日的意义必将大打折扣。

6月16日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摩托车到离城很远的山上踏青。一路顺风顺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车后轮胎突然瘪了。我们只好推着泄了气的摩托车打道回府。

因为这里离市区很远,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地方修理。摩托车本来就比较重,再加上没有气,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过了不大一会儿,我们两个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妈妈不但一直给我们鼓劲,而且还积极的寻找修理点。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自己也尽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经过一番拼搏和努力,我们足足走了5公里,但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向当地村民一打听,说再往前走半小时会有一个修车的地方,到那里就会有希望了。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听到这话,我还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来。在这半小时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路上我竭尽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这次特殊的旅行,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相信这次旅行会让我终身难忘,我想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端午节随笔散文

一直都觉得端午节更像是南方的节日。

包粽子用的米叫法也不同, 南方人叫糯米,北方人叫江米,还有人叫黏米。大概每年能想起来吃粽子而且愿意费时费力的做出来,大概也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了。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缝制香包,戴五彩线,包粽子,泡雄黄酒…在我们家还有祭祖,开蒙日。

每年到端午节前后,刘妈就会提前准备好很多零散的布头,有丝绸的,也有棉布的,大多是从旗袍店师傅那里要的零碎的下脚料,色泽鲜亮,又柔软能透出香料的气味儿来。买的香料大部分都来自中药铺,每年的这个时节,哪个中药铺里的香料更纯正,就代表了材料的正宗和可信度高,口碑就会更好。进入农历五月,刘妈就开始督促我们做香包,一般女孩子的香包都是自己做,男孩子小的时候有长辈做,十二岁以后就不再佩戴,长大以后如果有女孩子喜欢他,就会做了香包送给他。香包往往做成各种形状,有小袋子样子的,还有动物样式的,元宝和心形的比较多见,猫头的小孩子戴的比较多,用各种颜色的方块布拼接成各种形状,然后里面充满丝绵,让香包显得饱满,丝绵的里面就是香料,对比现在常用的香水,我还是更喜欢香包这种天然的气味儿。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可以在傍晚的合欢树下,看到坐在一起纳凉闲谈的妇孺,端午前后,正是合欢花盛开的季节,在粉红色的树伞下,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香包暗香,让人莫名的安详。 经年不觉流水长,岁月无痕暗沉香…. 做香包的时候,刘妈就会先帮我们每个人都绑五彩线。我看到她拿了好几种丝线在那里比较,拣选,然后拧一下看看效果,再抽出几根替换,但是大多数都是红绿黄白黑蓝紫青里面挑出来的五种。刘妈用牙齿咬着彩线的一头,两只手顺时针搓几下,五种颜色的丝线就并成一股,小时候她总是把我的脖子上,手腕脚腕都绑上,后来长大了,就只绑在手腕上了。有时候我嫌太麻烦,很早就弄掉了,刘妈就不厌其烦的再给我弄一条新的绑上,她念念叨叨的说:这个五彩线是续命索,要到端午节以后第一场雨才能剪断扔到河沟里的,这样五彩线才会变成家蛇游走,就把小孩子的病都带走了。如果端午节那天刚好下雨,刘妈就会说:这是白娘娘为了救许相公,跟法海斗法呢。赶紧把五彩线剪断了送走,去帮白娘娘。 这样的说法无从考证,反正我特别留意过很多次,都无缘得见五彩线变成蛇的过程,但是后来有一次在后院瓦砾堆下面真的看到一条花蛇着实把我吓的不轻。

端午节的粽子是要在头一天开始准备的,包粽子的糯米大概要提前泡两个小时,包括用到的花生,红绿豆,都要提前浸泡,蜜枣和猪肉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刘妈带着家里的女眷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把粽子包完了。这些粽子要到第二天早晨提前两小时开始煮,同时还会煮咸鸭蛋,红皮鸡蛋,有时候还煮整头蒜。包完粽子,这些女眷就会开始忙碌摆放第二天祭祖用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盘子,碗碟,一般就是四种干果,四种坚果,四种供饼,四种水果蜜饯。今年我居然看到了有桑葚,让我很是期待了一阵子~~ 端午节当天,一般就是迷迷糊糊的还没有睁开眼,刘妈就会端着雄黄酒进来封五窍。这个雄黄酒看起来很诡异的样子,雄黄竟然都是砖红的颜色,我有时候就怀疑那就是红砖磨成的粉~~里面泡着艾叶,蒜瓣,有时候还会有一只面貌狰狞的壁虎,我颤颤巍巍的看着刘妈手里透明的玻璃瓶子,担心那只壁虎会突然窜出来。刘妈一边拿一片浸泡好的艾叶开始点在我的额头,然后是耳朵眼儿周围,鼻孔下面,嘴巴一圈,肚脐眼儿,还有….屁股眼儿…..一边对我说:壁虎都被酒泡死滴啦,优隆 我还是心有余悸的问她:那万一那只壁虎特别能喝酒,只是喝醉了死不了呢?? 刘妈噗嗤就笑了:还有能喝酒的壁虎滴啦??小毛头! 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我一直怀疑刘妈这样做的正确性,但是有一次我起的早,看到刚起床的老爸额头上跟我一样的砖红色以后就释然了~~~

早饭的粽子是不能吃太饱的,小孩子一般也吃不下去,往往都是随便吃两个粽子,喝一杯牛奶就行了,我小时候有一次吃粽子伤了胃,很久都不愿意吃粽子了,但是刘妈为了让我多吃点,就会特意包两个蛋黄味的,就是把煮熟的金黄色的鸭蛋黄包进糯米里,放一夜,蛋油就会浸入到糯米里,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据我所知,广西也能用果壳灰包出金黄色的粽子,我一直都很期待能品尝到那样的味道。今年刘妈不在了,家里也没有了金黄色的粽子。

早上七点,家族里能赶到的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祠堂里,女眷有族长老婆带着站在旁边递东西,没有结婚的和小孩子站在一起,有的小孩子过了这个夏天就要上小学了,所以也要来参加今天的开蒙日,已经满了六岁的女孩子开始留起了小辫子。二叔公带着家里的长男站在左边,一边小声的讨论什么事,虽然人很多,但是却格外的安静,大部分时间除了几个小孩子不懂事的吵闹,就是很久不见的同族客气的小声问候,寒暄。八点,大部分人都到齐了,二叔公开始唱名,大多是叫那一房的长子,然后就听到那个长子汇报家里谁谁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谁谁生病了没有来。大概十几分钟过去,叔公会先领着全族人给祖宗上香,然后像汇报一样说说过去的.一年家里殁了多少人,新添了几个丁,祈祷祖宗保佑全族人丁兴旺。过年的时候长叔公去世了,所以今年看到二叔公说到的时候神情很凄然,这个过程大概到了九点多一点,就会到最让小孩子期待的开蒙仪式。 所谓开蒙,其实就是表明小孩子长大了,可以进学读书识字了,一般都是家里年满六周岁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齐齐整整的站成一排,然后由族里年纪最大长辈挨个看一遍,问问年纪多大了,喜欢读书不喜欢,递过来一个新书包,里面会放两本书,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今年百家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新华字典……。最后小孩子会向着那块刻着: 书香门第 诗书传家 的牌匾磕头,整个仪式就算完成了。我五岁开蒙的时候,撅着屁股偷偷看旁边的祖宗牌位上面的字,根本没有听到族长说什么,直到屁股被爸爸轻轻踢了一脚才回过神儿。那个时候太叔公还健在,他笑着问我认识上面写的字吗?我不知深浅的就念出来了,太叔公制止了我爸对我的呵斥,夸我认识的字多,还纠正了我:那个字不念臣,念姬。 每次回来我都喜欢到太叔公家里玩,虽然他不是族长,但是威望最高而且脾气很好,从不发火,哪怕有一次我把他的眼镜腿弄断了又用万能胶粘在一起,差点把他的眉毛扯掉,他都没有骂我。长叔公的脾气和涵养就不如太叔公,我有一次祭祖的时候偷偷拍照,就被他罚跪了一个小时。

但是从太叔公开始,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叔公就会送来一坛子端午酒,一坛子咸鸭蛋,端午酒是在开春第一场雨的时候就埋到地下的,里面泡了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酒味清香甘冽。这些吃完了,要装两坛子粮食送回去。每年都是,今年是二叔公送的…..

祭祖结束大概都十点左右,家里的女眷开始收拾东西,男丁开始话家常,小孩子就开始转悠着吃供桌上的零食。堂婶对我说:今年的荔枝和桑葚都很新鲜,你赶紧尝尝鲜。一大把桑葚还没有吃完,忽然听到叔公叫我的小名,我从小就特别怕二叔公,他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据说二叔公书读的是最好的,而且书法也写的最棒。我走到他跟前,看到案子上的托盘里放着五福袋,所谓五福袋,实际上是各家来的时候带来的五种粮食,基本上都是五谷杂粮,这个是全族里最珍贵的一种荣耀,代表着全族的期望和祝福,以前都是轮流着给小孩子,每年一个。我看着二叔公,轻轻说:叔公,去年给过我了。 他还是不苟言笑的自顾自喝着茶,慢条斯理的说:你身体不好,今年的福袋还是给你。 我答应一声,轻轻退出来。哥看到我出来,跟叔婆打了招呼,一起回家。

回到家,嫂子准备好了过节吃的东西,虽然没有刘妈在的时候那么丰盛,但是还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家商量着明天去嘉兴看龙舟竞渡,我赫然发现自己的盘子里,有两个金黄色的鸭蛋黄….

端午节随笔作文:端午节的龙舟赛

今天是端午节,我来到江边看龙舟赛。

岸上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活泼兴奋的孩子,有青年,他们都在昂首东望,看向江面。

江面风平浪静,泛着微波,倒映着蓝色的天空,倒映着岸边的花草树木,还倒映着周围的人群,房子。就好像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在江中喧腾。江面上的龙舟整齐的排在江上。龙张着它的血盆大口,眼睛中带着愤怒,它的髭须向外舒展着,好像世上就它最为强大。这,是一条蓄势待发的龙。

“轰!”的一声巨响传来,那声音惊天动地,就感觉地都震动了起来。大家刷手机的,不刷了,聊天的不聊了,他们都振奋了起来,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江面。只见龙舟像脱膛的子弹一样。霎时,水花四溅,船桨飞快的划了起来,就像飞鱼的鳍一样整齐的摆动着。“加油!加油!”岸上的人伸长了脖子大声的呐喊着。叫声此起彼伏,场面极为壮观。擂鼓的人听了喊声更加卖力了,他便狠狠擂鼓,划龙舟的人用船桨用力的拍打着水面——冲锋,开始了。

龙舟不相上下,竞赛进入白热化,全舟的人用了全身的力气划着。最后,红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以微弱的优势,得了第一。红队欢呼着,而其他队便懊恼着。

一下子,江面平静了下来,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精彩的龙舟赛结束了。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端午节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我们都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有一个恶魔,叫艾米丽,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总来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给,那么嘿嘿嘿,这个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涝啊、旱灾啊、台风啊,应有尽有,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养育了四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炉火前讲故事。不巧,这天晚上,恶魔艾米丽敲响了这家的门。爸爸特伯利惊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抉择:是送出去一个孩子,还是把孩子们都藏起来?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随着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经历了内心的不断拷问后,他决定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丽就住在村子东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耸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荆棘丛生,没有一个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顾不了那么多,手脚划出血了,衣服被荆棘勾破了,双腿肿胀得像两条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儿子!

就在见到艾米丽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终于倾泻出来,他左手操起树枝,右手抓着一大把野花,准备开战!然而,就在他挥舞手中的树枝和花束准备冲锋的时候,艾米丽却自动败下阵来逃走了!最终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艾米丽为什么不战而逃呢?原来是他最害怕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帮助了特伯利。从此以后,特伯利就发明了“五彩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难忘的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可天公不作美,整日倾盆大雨。

爸爸准备开车带我们去爷爷家过端午节,刚到吉州工业园那边,到处涨水,有的地方涨到半个车轮高了,爸爸只好慢慢地行驶,如果水会进入汽车的发动机里就麻烦了。

我们正准备上高速时,前面的车辆排着长长的队。我们想快一点到爷爷家,爸爸连忙就调头走省道。

开车到恩江附近时,雨实在下得太大了,刮雨器刮得非常的快,刮得我眼花缭乱,雨水落在恩江里,那小圆晕在江上一圈圈的荡漾开去,落在小树上,小树上的叶子长了许许多多透明的宝石,落在小草上,小草弯了腰下来向我频频点头。忽然前方被堵了,一位叔叔在指示牌上写着“前方塌方”。塌方就是山上的石头和泥土被雨水淋湿了,滚下了到马路上。爸爸只好掉头走第三条路。

开着开着爸爸来了一个急刹车,这把我吓坏了!爸爸以为又是堵了,原来前面的路口因为车太多,堵得水泄不通。爸爸真是一个乌鸦嘴,说堵车真堵了!旁边有一个大屏幕写着“前方已被水淹”,我们又只好掉头上高速去爷爷家了……

本来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这场大雨我们兜兜转转绕了大半天,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家乡的端午节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大早我就闻到了清新的香粽味,真香!

端午节到达,有些人家的门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还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绳都是用驱邪避灾,保平安。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在她们包粽子的时候,我弟弟就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说:“快点,快点!”终于粽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锅里蒸。过了一会儿香气扑鼻而来,我和弟弟也马上跑过来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奶奶却说:“还没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后来粽子好了,我随手拿了一个,不过没有拿着绑好粽子的线,结果手被烫红了。我赶紧剥开裹着粽子的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吃的是红豆栗子棕,还有白水粽,碱水粽等等,吃完了一个,可还忍不住想吃,连不喜欢吃的妈妈都想吃。

还有赛龙舟,有三四条龙舟将要比赛,龙舟的头是向上翘的,哨声一响,划手们奋力挥浆,“一二,一二”的口号震天响,船头还有人击鼓助威呢!

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家摆端午宴,妈妈叫上了我家的四个小姨小姨夫一起来吃,有香菇炖鸡,红烧龙虾,炸鸡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节离去了,但棕香还没有离去。

返回目录

端午节随笔作文:我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翻开日历,我一眼就看到日历上圈上的日子。被圈上的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爸爸告诉我:“端午节这一天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这一天的意义是纪念屈原。”哦,原来端午节,这一天还有习俗。

我翻开书本,查找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书中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称为五月节、龙舟节、沐兰节、端阳节。节日意义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呢?

屈原生平约公元前340-278,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当时屈原是皇帝眼前的“红人”,皇帝没有听从屈原的话。也没有“连齐抗秦,”而是与秦国和好。皇帝被秦国囚禁了,最终命丧秦国。新皇帝没有重用屈原,却把他贬官。政治改革时期,楚国危在旦夕时,屈原想救国却有心无力,最终选择投江自尽。投河自尽的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粽子里有红枣,被称为“枣粽”谐音为“早中。”在古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考中状元,所以在赶考当天的早晨,都让考生吃枣棕。

当艾草挂在门上;五彩线系在小孩手、脚上;河面上的龙舟赛起来;粽子一家人吃起来;端午节的知识学起来……

返回目录

时间真得过得飞快,才感觉过了春节,不觉间清明已过,转眼又到了端午节,还仿佛沉浸在年初的印象里,但糯香阵阵,又一年粽香飘过,这一切都仿佛一再的提醒着我,端午节又到了。

又到端午节了,这已经是我在汉中过得第六个端午节了。从我背起行囊离开家乡的那天起,家乡的粽子香味是离我越来越远了。虽然这个时候空气中已经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逢过端午节,心里总觉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空空荡荡,儿时的乐趣在不断的递减。只有在每年粽子飘香的时候,才不断地回味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情景来。于是睡梦里又重复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姑姑包粽子的情形;上演着儿童时等吃粽子等睡着了的故事;还回味着吃粽子,咬一口糯软香甜的余味无穷。

又到端午节,不知道怎么了,我的心却无端的涌起了莫名的感慨。我在想,虽然汨罗江畔那个身着一袭长衣的屈子的身影早已不见,那个空怀满腔报国热情,却郁不得志,万般无奈,失望之极下,一跃冲向万里涛的伟人早已投身报国,但是多少年来,后人还在依然高歌吟唱着他的《离骚》《天问》《九歌》,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

又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了已去世的外婆,想起了还远在故乡的老妈。想起了她们在端午节那天踩着夜幕,踏着露水,在天明之前就挂在大大小小各个门前的艾草;想起了她们省吃俭用,在过节那天,为我们赶夜准备的粽子;想起了外婆、老妈给我们亲手缝制的香包和用花色线制作的手链和脚链;想起了带上花色线的手链和脚链后,一整天操心什么时候打雷,赶紧摘下的那种很奇妙的感觉(小时候,老人们说在端午节时候,听见打雷,就要赶紧摘下,可以得到天佑,还想起了……

又到端午节,想到父母在我们孩童时,在那样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下,让我们尽多的享受着节日的快乐,现在他们已经年迈,我们却连最起码的回家团聚也难以做到,一种深深地内疚之情在心中涡旋,难以弥散。想到自己已然步入中年,早已为人之夫,为人之母,也该学学包包粽子,也该学学做做香包,也该为家里人如何营造节日的气氛而付诸于行动。

又到端午节,有浓浓的粽香回味、有沉沉的乡情不舍,有丝丝的亲情牵挂,有深深的悲壮感慨,还有为人子女的不安、内疚和一股淡淡的说不清的情绪在粽香的袅袅中飘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端午节,包粽子,青青的粽叶,晶莹的糯米,拎着这一串青葱的精灵儿,投于江中吧,那投水而亡的长剑蛾冠之士可曾接到?你可知江边日夜陪伴你的香芷汀兰也迎风洒泪,似乎也失去了动人的芳香。

端午节,赛龙舟,聪明过人的阿端在年年腾挪于龙舟之上,这一年却失足落水,是可爱的晚霞在水底招唤他么?

端午节,挂艾叶,一句不该听的是非话,一瓶不该喝的雄黄酒,让端庄美丽的白娘子在许仙眼里变了模样。

每年端午,母亲几天前就买回粽叶,放一木盆水,泡着,洗一萝糯米,挂檐下沥水,待干了,便开始包了。将粽叶两端弯起,底部形成一个尖角,抓把米揣实,兜起粽叶,三裹两裹,扎上绳。我则蹲在一旁弄水,看母亲忙活,这一看,看了许多年-至今不会包粽子。

每年端午,粽叶飘香。经常有人提着煮熟的各种馅的粽子送东家送西家。小孩儿胖乎乎的手腕上戴着铃铛,系着五彩丝线(说是辟邪的),走一步发出清脆的响声。大点的孩子脖子上挂着个绒线编的“篓”子,里面放一个煮熟的咸鸭蛋,晃来晃去的。不爱吃太甜腻的东西,却喜欢将冷粽子蘸了白糖吃,有种特别的味道。

又是端午节,昨天打电话回家,母亲说粽子已包好了。我说扔几个过来吧,我想吃……

明天端午节……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了。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龙舟赛看,比过年还高兴。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再不像以前的疯玩了,而是多了一份优雅,多了一份期待……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导航地图下载[]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关于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吃粽子,吃凉糕。插艾草。还有一个对于我来说很重大的意义。我的生日。我是端午夜里出生的,在家里生的,大概比较周折,到底是属于初六还是初五,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时辰。权当两天都是生日吧!

小时候爱过节,因为过节就有好吃的。那时认为好吃的,现在却成了很普通平常的东西了,现在过节只是为了过节。那时,母亲要早早的把江米,粽叶,红枣都泡好,包好多粽子,早早的就煮上。端午节早上一起来,母亲要在我们的衣服上都缝上收工叠的福和艾草。五彩还是七彩线我们好像没有戴过,但现在的孩子都戴的。起来洗脸,脸盆里也要放些艾草,母亲说了,端午节用艾草洗脸,会有人爱的,所以很认真的用艾草洗脸。煮粽子是父亲的事,因为要在晚上煮,煮到很晚才能睡觉,以便端午一早就能吃上粽子。有时候不包粽子就做凉糕,也很费事。洗完脸就开始吃粽子,那时觉得很香,能吃好几个,粘着白糖。没几天就吃完了。现在,几乎一个也不吃了,但父亲和母亲依然还在很辛苦的去做,而且每家都要给我们带点,为了不想让父母失望所以也表现的很高兴,吃上一两个。这样父母就会很高兴。

在小时候端午节,我的生日,记忆中也没有怎么过,因为就是那点吃的,记忆不深。反而现在大了,父亲母亲却记得很是清楚。每每不在家时就打电话说:这俩天你生日了,要吃好,喝好,家里很好。要是在家母亲和父亲就会给弄很多的菜和肉。使劲的劝你吃,母亲的饭是世间最好最香的,所以经不住劝,也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过,使劲地吃,直到吃的都快成桶了才罢休。所以每次回到父母家总是要胖上好几斤。这就是父母之爱吧!都能很好的在我身体上直观的体现出来。其实直到现在父母还是舍不得自己多吃,都是等你吃好了他们才吃。因为这个情况说了好多次,也争执过,但父母就是不行,最后只能使出一个有效的方法,妈爸,你们看看我都胖成啥了,都是你们给吃坏的,这样父亲和母亲才会很好的收敛一下,不去催促你吃了。但絮叨还是不断的,吃吧!没事,又不是天天吃!这样的爱只有父母才会这样吧!

马上又端午了,想着赶快回家,去享受父亲母亲的粽子。漂泊在外,每到节日就越来越想回家。而且父母现在也把这对子女的爱都又传给了他们的孙子,小家伙们现在都胖嘟嘟的。这也无法用语言来感谢天下的父母。永远的付出,好的都给了下一代,下下代。

伟大的父亲母亲,在这祥和美丽的节日,更加把父爱母爱的光环变的夺目璀璨。让我们一起在这节日里为父亲母亲的爱鞠个躬,拥抱一下!

公众号:随笔美文

快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五)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春节过后,忙着装修房子,一直窝在灵宝转悠。老张一颗向外飞的心比我更强烈,端午小长假,只怕冲在扶贫攻坚一线的老张同志有临时工作,所以一直观望着没有出手,直到假期的前一天才慷慨决定二日游,目的地是秦川大地上的马嵬驿和关山牧场。

第一日游玩马嵬驿,主要任务品各种美食。马嵬驿,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不同寻常的是公元前755年,唐朝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被赐死于此。马嵬坡村有杨玉环墓。也有人说只是一个衣冠冢。兵变时,他的爱婿唐王朝的帝王李隆基匆忙之下葬她于此,兵变平息之后,秘密派人移她的骨殖于另一处叫做鳖盖的地方。马嵬坡村只埋有幸存下来的一双鞋子。如今衣冠冢被后人修理的绿树成荫,坟冢壮观,而埋有真正肉身的叫做鳖盖的地方却荒草丛生杳无人迹。这几年,国家倡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励人们发财致富。人们的经济头脑也格外发达。最为叹服的是陕西人民的经商头脑,一个袁家村美食街一炮打红之后,秦陕大地上类似袁家村的美食类景点层出不穷,马嵬驿当然不甘落后,依托杨玉环墓及马嵬驿之名,一处人造景点应运而生。当然主打产品还是秦陕美食,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袁家村而已。对于已经吃过袁家村的老张和我,没有丝毫惊诧,随性游玩罢了。

晚上居住地,宝鸡市陇县县城,距离目的地关山牧场不远。一夜被秦川大地上的蚊蝇欺咬自不必说,单是秦陕人没有时间观念吼秦腔的热情使人尤为愤怒,若不是身陷异地英雄气短,甚至想拔地而起打电话报警。几乎一夜无眠。惊诧的是,从哪儿看都不算富裕的陇县县城水果奇贵,饭店也不是很多,人们衣着朴素,离我们大灵宝相去甚远。不同感受的是昼夜温差大,太阳落山后,不是凉风习习,而是冷风嗖嗖。

第二日车行数小时抵达关山牧场。天下自然景大同小异。去牧场的路,夹在两山之间,中有小河潺潺流过。抬头看蓝天白云,天空净美。车路两边,原始森林,层层叠叠。人烟稀少,偶有牛马悠然自得吃草。好一幅天然美景图。虽坐在车里,也似乎感觉到空气的甜美,不由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汽车一路盘旋,路随地势,盘旋曲折,或高或低,直抵目的地。

看到路边有高高大大的红房子时,目的地终于到达了。不高的山,花,草,树,悠然自得的牛,羊,马。还有三五成群松松散散享受生活神色安详愉悦的游客,不少为服务游客花钱的各种小店,花花绿绿,点缀在绿绿的草地上分外妖娆热闹。看过新疆草原的我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由于去年一时冲动,花费颇高买了新房,等到装修结束时突然心存惊悸,虽说来日方长,可我和老张不再年轻,不得不为未来不挣钱的日子筹谋。我和老张约定这次游山玩水属于穷游类,除了吃饱外不得有额外花销。于是我们避开骑马滑草烤羊等烧钱类项目,深入草原腹地,与花草亲密接触,品野草莓,摘野花,拍美景,玩的也不亦说乎。最为幸运的是接近尾声该下山时,竟然看到了成群的马,据说是汗血宝马,听导游说,当年汉朝多次出征匈奴,关山牧场是主要的牧马地,最多时曾养30万匹提供朝廷征用。历史上,关山牧场为华夏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和老张不停拍照,马,外形矫健,体格健壮,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马。拍完,迫不及待,发朋友圈,关于马的专题。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美景虽好非我久留之地,工作生活,还没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旅途漫漫,追逐梦想的脚步不会停歇。

公众号:灵宝原创

记得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五月,二十二岁的我独自一人外出游历,曾特意去秭归深山老林里拜谒过“屈原祠”。去年春节,我们一家老小回家过年,亦特意选择在汨罗歇脚,绕道去拜谒“屈子祠”。对于这个有才又有节操的老乡骚人,自然得多几分敬意!

当然,今天的随笔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写的,我根本就不会写,更不配写啊!只能记录一下自己的流水账生活。

早上九点多睡醒了下楼吃肠粉,想起来该给老爸老妈打个电话问候了。电话里老妈问我:“早上吃了粽子和鸡蛋吗?”我一时语塞,亦十分愧疚。对于这些传统习俗竟然忘的干干净净。昨晚老婆还说冰箱里有粽子,要我早上起来煮了吃。可惜,节日意识不强,传统观念淡薄,关键是不听老婆的话导致如此憾事,亦错过一次浸润孩子传统文化的机会。

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恍如在眼前。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带领我和姐姐去屋后的竹林里寻找大片的竹叶。刚落的竹叶有些泛黄,用清水浸泡二天就会重新焕发出绿光。上好的糯米也需提前一天泡好,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我们湖北不像广东吃的是肉粽,我们只包纯糯米,煮出来就是纯白水粽,吃的时候蘸白糖。

端午节当天,妈妈早早起床煮粽子和鸡蛋。剥开泛着清香的粽叶,白白黏黏的粽子在盘子里滚一下,粽子浑身就沾满了白糖。咬一口下去,甜到心里。那时候端午节学校是不放假的,吃完早餐,妈妈把煮好的鸡蛋装上四五个,白水粽串起一串(可以当午餐,也可以送给别人品尝),我们就叮叮当当往学校去了。

到了学校,小伙伴们开始比试谁的鸡蛋厉害。煮熟的鸡蛋有一头是很硬的,我们一人拿一个鸡蛋,相互碰撞,谁的破了就算输了。当然这里边还需要一点巧劲和角度,力度把控得好的话,一个鸡蛋可以碰破好几个别人的鸡蛋,赢的人就得意洋洋充满了喜悦。而且这个鸡蛋中的“战斗鸡蛋”是万万舍不得吃掉的,下节课之后,说不定又会为自己多赢些面子回来。

除了吃粽子和鸡蛋,记得家乡还有一种野果是端午时节成熟的,土话名曰“端阳苞”。红红的小果子就结在田埂上带刺的灌木丛中。我们放牛的时候,田埂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红色,随手可摘,真正原生态的食品,那味道真美!可惜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和吃过了。现在的农村因为过度使用农药,很多野生的植物都绝迹了。再回到乡下,荒草丛生,没有人愿意去砍田埂上的野草当柴火了,生命力脆弱的物种哪里竞争得过野草呢?

城里的端午节,粽子很少自己包了,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我很少看到家乡的白水粽)。久居南方,早已习惯了肉粽和杂粮粽,心里怀念的,还是家乡的白水粽。

公众号:随笔美文

关于端午节随笔初中作文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了。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龙舟赛看,比过年还高兴。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再不像以前的疯玩了,而是多了一份优雅,多了一份期待……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导航地图下载[]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