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 文档
- 2024-07-24
- 104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教案设计,本文共17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共两课时。《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小说,文本围绕“养猫”这一中心,讲述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我家永不养猫”。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格的方法,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三只猫不同的外貌、性情及家中的地位等;
2.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样貌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解读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尤其是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导学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由小学课文《燕子》片段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郑振铎,引导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点记住文学常识;
3.借助导学题卡,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二、初步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一;
(设计意图:继续联系默读课文,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好习惯。)
3.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4.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前两次养猫的经历并汇报;
5.通过表格,不难看出第二只猫比第一只猫更活泼、更受宠爱,而它的失踪案也给“我”及家人带来了更大的打击。请学生细读第二只猫的部分,还原“猫失踪案”的预兆、经过和结局。
6.学生再以小组形式讨论:如果你是“猫失踪案”的嫌疑人、目击者或受害者之一,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从其中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作者的情感。)
7.“猫失踪案”之后,“我家”为什么很久不养猫?
三、深入读文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二;
2.第三只猫的结局依然是一桩惨案,当芙蓉鸟惨死笼中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请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表格二分析:在芙蓉鸟惨案中,家里人都把矛头一致指向第三只猫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并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请学生细读第三只猫的部分,找出“芙蓉鸟惨案”之后,“我”的三处心理描写,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探究。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对第三只猫逐步加深的内疚、忏悔的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文,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6.随着三只猫的离去,作者对猫的感情逐层递进。作者借着写猫,更阐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哲理?教师播放公益视频《再也不回来的乞丐》,帮助学生理解。
四、小结
我们借助表格,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我”养猫的三次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讲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教师锻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练习完整地表达观点。)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第一只伤心、安慰
第二只难过、气愤
第三只愤愤-内疚-悔恨
得猫-养猫-失猫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如下: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本课教师多次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中,让学生反复读文。从带着问题默读、精读到有感情地齐读,使学生充分从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
2.坚持“一课一得”,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每节课都力求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如抓住5要点记住文学常识、利用表格对文章进行情节梳理和对比,让学生在今后的读文中能够学以致用。
同时,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等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如:
1.对本文精彩的描写手法,没能进行深入地揣摩和分析。
郑振铎先生擅长以简练、精准的语言和修辞对动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本文对三只猫的不同描写也是文章的精彩部分,但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能引导学生对其描写方法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仿写,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意。
2.教师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学生回答问题能力锻炼不足。
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过于零散,提问频繁,这种方式不利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完整表述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够准确,语言不够精准、不够丰富、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强,还学要推敲。
3.学生读文时间太短,不能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感情。
教师在初读课文时,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读文,也没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使学生没有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情感,耽误接下来部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养过猫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对它的感受吗?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欢猫。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猫》。
2、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指名让学生读。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检查: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只猫?主要从几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小、大既然小猫更可爱,我们先来学习描写小猫的这一部分内容。
2、出示自学指导(一):把作者喜欢小猫的句子画出来,注意读出感情。学生自学两分钟。
3、指名回答、板书。淘气
朗读指导“生气勃勃”和“天真可爱”。
过渡: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洋溢着淘气与生气,他长大以后又怎样的表现,下面自己学习长大了的猫。
4、出示自学指导(二):作者为什么说大花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谁也不理,它什么“都怕”,可又很“勇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自学四分钟。
三、检查交流,深入探究。
1、课文开头一句就告诉我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听老师读课文。
课件展示:猫在睡觉,猫出去玩,猫等老鼠。
指名回答,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2、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课文用什么词语把猫的这些不同特点联系起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其中“说……,的确……可是……”加着重号,强调“可是”的作用,并且在读中体会。
3、说他古怪吧,可是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也谈不上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拟人、喜爱)
谁能用读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4、下面的内容又讲了猫怎么古怪,你觉得哪几句能概括自然段内容,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安排,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等。
指名回答,板书。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怕、勇敢
4、指导感情朗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同学们看板书,想一想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用彩笔加着重号。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敢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出、胆子小要详细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喜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猫
小淘气
老实、贪玩、尽职
大、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喜爱
怕、勇敢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作者/许珂
【编者按】
有些老课文公认难教,人教版四年级的课文《猫》和《蝙蝠和雷达》就是。老课文怎样才能焕发新活力,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所在的拱宸桥小学团队作了一点探索。本期特编发青年名师许珂、罗才军的课堂实录及王崧舟、林志芳两位专家的评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口许珂
一、引入揭题,激发语言兴趣
师:前些日子,我们写了观察日记,同学们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下名家笔下的小动物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爷爷笔下的《猫》。(课件呈现: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描写当时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充满浓浓的京味儿,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师:老舍的作品有浓浓的京味儿,老师特别爱读,希望能和你们成为书友。
二、整体读文,理清文本结构
师:自由地读读课文,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生我觉得这只猫非常可爱,而且也很尽职。
生: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很勇猛,不要说见了老鼠,就是遇到蛇也敢斗一斗。
生:老舍爷爷笔下的猫让我想起我家的猫,温柔的样子很像。
师:老舍爷爷笔下的猫的确让人喜欢。那么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的呢?
生:是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这两个方面写的。
生:前面写的是大猫的性格古怪,后面写的是满月的小猫非常可爱。
师:是呀,我们同学的观察日记大多从外形、习性写的。老舍爷爷却写了猫的性格,看来,老舍爷爷的猫的确与众不同。(板书:大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精读“古怪”,感悟语言情趣
1.赏读猫的性格,初解“古怪”。
师:课文的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猫到底有哪些古怪的性格呢?自由读第l―3自然段,选你觉得最有趣的性格,写在彩纸上贴在胸前,并且读出那种性格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写、贴,交流。)
生:我觉得最有趣的性格是贪玩,猫太贪玩了,会离家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想起了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有感情地读)
师:(板书:贪玩。)读得真好,让我们仿佛看见了这样一只贪玩的猫。你们猜猜,主人会怎么呼唤猫呢?猫怎么样呢?
生:老舍爷爷大声地呼唤猫。可是猫还是不肯回来。
生:奶奶温柔地呼唤猫,可猫还是不肯回来。
生:小主人亲热地呼唤猫,猫还是不肯回来。
师:对,这就叫“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谁”“怎么呼唤”之间要注意停顿,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齐读)
生:我喜欢“尽职”这种性格,因为猫屏息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很有耐心。
(师板书:尽职。)
师:屏息凝视是怎么样的?
(生做屏住呼吸凝视的样子,其余学生也不由得做起来。)
师:对,就是屏住呼吸,用心凝视的意思。的确是一只只尽职的猫,太可爱了!
生:我喜欢猫勇敢的性格,因为它遇到蛇也敢斗一斗,非常厉害。(生有感情地读)
师:(板书:勇敢。)你读出了猫的勇敢。
生:我觉得老实的猫更有趣,找个地方成天睡大觉,打呼噜的样子肯定很好玩。(生读相关句子)
师:(板书:老实。)你还从文字中想象它打呼噜的样子,真有意思。
生:我觉得猫高兴的时候最有趣。会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其实就是猫的脚印。还会蹭你的腿,我可以想象它蹭的样子。(有感情地读)
师:(板书:高兴。)猫会不会笑我不知道,不过在你的朗读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猫高兴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可爱。蹭是怎么样的?你蹭蹭我看。
(生边笑边做蹭的动作)
师:哦,就是轻轻地擦着。好亲热的小猫!
生:我补充,小猫还会用多种腔调叫唤,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像唱歌一样。
师:嗯,在老舍爷爷笔下,普普通通的猫叫显得那么好听。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部分。(齐读)
师:老师发现没有同学喜欢猫“不高兴”还有“什么都怕”的性格,(板书:不高兴怕)先说写“不高兴”的这段,为什么不太喜欢?
生:因为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挺无趣的。
生:不是不喜欢,只是没有其他特点那么招人喜欢。
师:是呀,猫一声不出的确有些无趣。(课件呈现:图片上的猫蹲在洗脸盆里微眯着眼睛。)瞧,这里有只不高兴的猫,赖在洗脸盆里不肯下来。你们对它说说好话,让它下来吧。
生:猫快下来吧!看,我给你准备了好吃的。
生:猫,干吗不高兴呢?来,我陪你玩线球。
师:哟,物质享受精神享受都全了,猫理你吗?
生:“它也一声不吭。”
师:这小猫,干吗一定说好话呢?软的不行咱给它来点硬的,大声训斥或者直接把它抱下来不就行了。
生:不行,这样猫会生气的。
生:这样即使猫听你的话也会留下心理阴影哦。
师:哟,还关注到猫的心理了。老舍爷爷那么爱猫,舍不得猫,所以只能对它说好话了。看来,老舍爷爷爱猫真是到了宠爱、溺爱的地步了。不管猫高兴不高兴,始终那么爱它。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读出字里行间老舍爷爷对猫的宠爱。(齐读)
师:那么“什么都怕”这个部分你觉得怎么样?
生:也跟“不高兴”一样,咱们觉得小猫不够勇敢,可是老舍爷爷太爱猫了,所以把它“什么都怕”的性格也写得很可爱。
师:你们真会读书!
2.理读文章脉络,品味“古怪”。
师:刚才我们读了猫的性格,读出了猫的可爱,读出了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可是好像没有读出古怪呀?
生:是那么多不同的性格综合在一只猫身上,才说它古怪。
师:是吗?那我们请同学上台来合作读一读,体会体会。下面同学来做导演。你们先说说,该怎么读?
生:一位同学读一种性格,要读出特点,合在一起就古怪了。
生:第一句话要一起读。
师:为什么第一句话要一起读?
生:因为这句是总说“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后面讲怎么古怪,所以要一起读。
师:嗯。说得好!那就请七位同学上台来读。(指名生上台读,问台下)谁先读?谁后读?
生:先读“老实”,再读“贪玩”,接着是“尽职”,然后是“高兴”和“不高兴”,最后再读“怕”和“勇敢”。
师: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读?不能按照我们刚才喜欢的顺序读吗?比如,咱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猫“尽职”“高兴”的性格,那就把这两种放在最前面读。
生:这样好像不行吧?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我发现,老舍爷爷是把相反的性格放在一个段落写的,比如第一段的“老实”“贪玩”“尽职”,都是相反的。大概他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猫的性格很古怪吧。
生:是呀,第二、第三自然段也是这样。
师:(根据学生说的调整板书上性格词的位置)按这样的顺序,请上台的同学排好队读一读,大家感觉一下是不是这样。(学生分句朗读)
生:我感觉,这样写让猫的性格显得非常矛盾,突出了猫的古怪。
生:而且读起来语气也很有变化,让猫显得更加活泼了。
师:老舍爷爷这个写作的秘密让你们发现了,真厉害!我们写猫,都是写猫多么可爱。老舍爷爷为什么能看到猫古怪的性格?
生:因为老舍爷爷很爱猫,每天跟猫在一起,在他眼里猫就像孩子一样,各种性格都被他发现了。
生:这个古怪不是批评的意思,就是说很喜欢的意思。
师:你的语感真好,老舍爷爷说猫古怪,就像你的长辈有时候拿你没办法时…… 生:对,说我“小调皮”“古灵精怪”,一个意思。
师:是的,就是那种爱到极点,为你欢喜为你忧的感觉。
四、品味语言,解读语言个性
师:读了那么多遍课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舍爷爷文章的语气也挺有意思。
(课件呈现:
猫的性格非常古怪。它是老实的,有时候的确很乖。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有时候的确很乖。)
师:两句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中增加了“实在有些……,说……吧”这些表示语气的词。
师:做做动作读读想想,在什么场合你也听到过这样的说话语气?
(生边读边做动作。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有的边读边摇头,有的边读边不由得两手心朝上互叠,像是一五一十地诉说。)
生:感觉有股特别的味道,像是……
师:你想起了谁跟谁说话也是这样的语气?
生:有一次,我妈跟她同学在路上见面,说我时就是这样。
师:哦,你妈怎么说你的?语气跟这差不多吗?
生:我妈妈说我这孩子实在让我头疼。说他调皮吧,有时候又很乖,说他乖嘛,顶起嘴来能把你气死。(齐笑)
师:是呀,就是这样的语气,好像在跟人聊家常一样。这样的语气让人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像聊天,很亲切。
生:感觉非常轻松自然,在聊自己拿他没办法的孩子一样。
师:你们真棒,老舍爷爷的文章充满京昧儿,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平实。这个秘密也让咱们发现了。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体会体会老舍语言的特点。(自由读)
师:能背的按照老师的板书背背看。(学生自由背)
师: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咱们一起来试试。(配乐齐背)迁移朗读,感受语言情昧
师:带着这样亲切、宠爱的语气,读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配乐齐读)老舍爷爷在写满月的小猫有什么写作的小秘密,下节课再学。
板书: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描写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细节描写的了解较少。通过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在细节方面的鉴赏能力。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猫,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中都养过。有些作家也有这样的爱好,当然,除了养,他们还喜欢写写,除了你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以外,还有一位作家叫郑振铎。他的笔下也有猫,而且还不只一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的《猫》。(板书)
二、读课文,清清楚楚现猫样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检查预习,这些字你们认识吗?
屏幕展示注音字: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惩戒
订正读音,每个词齐读两遍。
2.郑振铎先生在文中写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在不同的时间段曾经生活在同样一个家庭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也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提示,为三只猫制作猫咪小档案。
第一次:花白猫
(1~2)第二次:黄猫
(3~14)第三次:丑猫
(15~34)
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
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
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
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
三、再读课文,由浅入深解猫意
1.朗读赏析
在这三只小猫中,你最喜欢哪一只猫?请选读课文,找到对那只猫进行描写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用如下的句式说说。
我最喜欢第_____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正如课文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久不养(失爱)
2.案件还原。
为什么第三只丑猫的亡失给作者带来更大的震撼,甚至要“永不养猫”了呢?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选读课文17~28自然段,还原当时的案件审理过程。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很久。
②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阳台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师:直到这家人的一对芙蓉鸟中的另一只也遇害,真正的凶手才浮出水面。它就是那只黑猫,可惜此时第三只猫已经不知去向。回过头来再想想,这四个字应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3.聆听静思
这起案件最终被定位为一场冤案。作为文中的第三只猫,如果还有机会,它会吐露怎样的心声呢?请静静聆听。
我是那只被作者妄下断语而悲惨处死的猫。我知道他们不喜欢我,甚至于讨厌我。因为一个眼神,就被他们怀疑成“罪犯”。在这之前,有一家主人曾经收留过我。我很高兴,因为主人把我当掌上明珠,所以我也会经常帮忙捉鼠。可是那天邻居送来一只新猫,看上去比我可爱多了。自此,我就常受欺负,主人也渐渐地冷淡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忧郁,后来我就离开了。我开始觉得一切都是黑色的,而要在这黑色中找到一点白色,可能吗?我绝望到了极点。其实,我很感激收留过我的人,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貌取猫”?对于芙蓉鸟的死,我的确抱以悲愤。你们为什么要怀疑我?我虽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言语。只能悲楚地叫;只能,只能飞快地逃!当你们拿起木棍打过来时,我在无谓地辩白:“不!不是我!”我在无望地哀求:“不!别打我!”然而我又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收留我。我又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快乐多点,痛苦少点。然后,我死了。我感谢黑猫的出现,让我沉冤得雪。
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再回到芙蓉鸟的主人身边。虽不能变成一只芙蓉鸟,但我想,至少能够缓解他内心的痛苦,让他的良心舒服一点。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丰富的感情,如果主人能够对我们好一点,我们会过得更好!
四、看生活,由此及彼晓人心
1.静心思索:作者为什么永不养猫?
2.生思考,作答。
小结学生答案:对于这个受过更多伤害的小猫,“我”非但没有给过它宠爱,还将太多的指责、不信任套在它的头上,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冲动还将它的生命断送了。“我”永远不能面对的,与其说是猫,不如说是那个不能原谅的自己。
齐读文章第30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补充作者资料: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文学。创作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作者主张写人生,就不单单要表现一个人,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就不应该只是一只猫。文中所表现的的人和猫的故事,其实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奉养、抚养、喂养都需要好好的善待。
五、写内心,诉诸笔端倾真情
在假期中读书看到这样的句子,突然觉得放在这节课的结尾很合适: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人说猫有九条命,假如第三只猫没有死,你能替文中的“我”给天堂中的第三只猫写一封简短的道歉信么?希望你们的对不起可以来得及。
结束语: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动物和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利,我们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
文:语言之妙结构之巧情节曲折首尾照应鲜明对比第一人称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宠物,能说一说你家养过哪些宠物吗?(指生说)养过猫的同学请举手,你仔细观察过猫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指生说)你们喜爱猫吗?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也非常喜爱猫,他还专门为猫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猫吧。(书写课题:15猫) 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0页,自由的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遇到生字时请用笔把它画出来多读几遍,并思考一个问题,课文里总共写了几只猫呢?好,开始吧。
点评读书:我发现我们的班的同学都非常会学习,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用笔在划,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那生字都认识了吗?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出示生字) 2.指生读(2个),我们来读一读,好不好。(生齐读) 屏幕上的有两个字的颜色和其他的不同,谁能说一说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指生说,不要把乖写成乘法的乘,不要把痒的病字头的一点一提给丢了)(评价:观察的真仔细)
再齐读生字,记清楚它的字形
3.看来生字是难不倒你们了,你们敢挑战一下词语吗?(底气十足啊) (出示词语)指生读每人一行,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词语中带颜色的字,多音字)指生读,齐读。自读红色的词2遍。
三、再读课文
1.看来词语也难不倒大家了,同学们,看来生字词都难不倒你们了,谁能回答我之前的问题,课文里共写了几只猫呢?指生回答:2只)(板书:老猫、小猫)
那么老猫有什么特点呢,小猫又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它的特点,看谁最快完成。
师:有的同学边读边用笔在划,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有的人已经找到了,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老猫有什么特点,小猫又有什么特点呢?完成了的同学请用你的坐姿告诉我。(指生说)古怪、淘气(评价:找的真准)板书:古怪、淘气 2.你们和他们找的都一样吗?大家读的都很仔细,那么课文是怎么样写老猫古怪的呢?请学们快速的默读1-3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完成的同学请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我。指生读。 刚才从她读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到它是一只古怪的猫,具体的说是哪一种性格特点呢?(乖)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什么?对,老实、贪玩(板书)。谁还愿意读一读写猫老实的句子(指生读) 师问:同学们,无忧无虑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指生说,什么都不去做,什么都不去想) 谁能用无忧无虑来说一句话?好,同学们,看样子都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么还有谁愿意再给我们读一读猫老实的句子呢?指生读(读出猫老实的感觉来)
谁来读一读猫贪玩的句子呢?(指生读)你觉得这段话那个词能体现猫的贪玩呢?(任凭) 谁再来读一读?谁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只非常贪玩的猫?
3.任凭如果让你换一个词,你会换什么词呢?出示课件(无论、不管)放到文中读一读,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都有谁呼唤老猫,是怎样呼唤的呢?(指生说)猫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呢?(外面特好玩了,不想回来)外面太好玩了,饭都不回家吃了,这能体现出它的什么特点?——贪玩(任凭谁这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4.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指生读(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它是一只——尽职的猫)板书:尽职
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这是一只尽职的猫?(指生说)谁能理解屏息凝视?什么意思呢?(控制住自己的呼吸,眼睛盯着看)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屏息凝视的动作好不好?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老猫的尽职呢?(出示课件)指生读(2-3人)齐读 从你们读的句子里我听出了猫的耐心和决心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屏幕,来填一填,(指生填)这只猫有点时候很老实,有点时候又贪玩,有的时候又非常的尽职,这真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古怪的猫。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呢?(第3段)指生读
文中说它要是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那个字最能体现猫的温柔可亲呢?(蹭)指生说 谁知道蹭是什么意思?(摩擦)为什么用蹭呢?(体现猫的温柔可亲)。是轻轻的蹭,还是重重的蹭呢?(轻轻的)
谁能给我们读出猫的温柔可亲呢?(指生读)
你们听老师来读一读,试试能不能体会到轻轻的蹭的感觉。(师范读) 我们温柔的女生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这是多么温柔可亲的猫啊) 刚才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我不是很理解,谁能帮帮我?在写作的时候,猫会跳上来踩印几多小梅花,哪里来的梅花呢?(小猫的脚印)作者把什么比作成什么呢?(脚印比作是梅花) 这说明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对猫的观察非常——仔细,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想把文章写的生动形象,也要仔细的——观察
4.同学们都见过猫,都听过猫叫,谁能给我们学一学猫叫呢?(生学)你自己学一下你最喜欢的猫叫,好了,刚才同学们在学猫叫的时候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有的声音粗、有的声音细,用书上的词语你会怎么概括它呢?(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出示课件)我们一起读一读
5.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老猫性格的古怪?指生读。这只猫有的时候会高兴,有的时候会生气,有体现出它性格的?(古怪)
6.还有哪些地方体现猫的古怪?什么都怕说明胆子——小(板书:胆小)但是它有的时候又会非常的——勇猛(板书),这有体现了它性格的——古怪
谁来读一读?(2—3人),齐读
同学们,你们觉得老舍先生爱他家的这只猫吗?对,请同学再自由的读一读这3个自然段,再体会一下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想一想,这几段都是在围绕着哪句话再写的?(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着这三句话在写,我们称它为——中心句
我们刚才读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如果这只猫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呢?(出示课件)这是一只------的猫。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前三段,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也感受到了老猫的什么性格?(古怪),小猫是怎样淘气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今天的作业:
——
王金丽
教学目标:
1、认识“乖、凭、职、痒、淘、辟、勃”7个生字,会写“性、格、凭、贪”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读准多音字“折、屏”,并组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1-3自然段)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4自然段)的内容。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进而感受作者对猫的喜欢。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词,生读(指名读、齐读),师正音。红色的字不仅要求会认还要会写,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凭”字的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贪”字的上半部分不能多加一点写成“令”,“辟”字的左边不要多一点)。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
大猫
满月时的小猫
(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概括这两部分内容的句子。
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二部分写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四、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中的“古怪”是什么意思?
(二)快速浏览第1-3自然段,看看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简单的词语说一说。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体现在(板书)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任性;胆小,勇猛。
(三)精读第1自然段
1、体会“老实”
(1)猫的老实体现在哪里?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2)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呀,多么老实乖巧的猫,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如此乖巧的猫,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2、体会“贪玩”
(1)这么老实的猫其实也很贪玩,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 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2)模拟情景,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若干学生想象尝试)。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真是一只及其贪玩的猫啊!
3、体会“尽职”
(1)猫究竟有多“尽职”呢?谁能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屏息凝视”什么意思?看图片理解意思。让学生体验一下“屏息凝视”, “屏息凝视”10秒钟。 (4)你能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这只工作相当尽职的猫吗?(指名读) (5)改变原句,进行视野的拓展。
(6)如此尽职的猫,怎么不令人喜爱呢?有感情朗读。 (7)整个第一自然段都洋溢着作者深深地喜爱之情,我们一起带着这份喜爱之情,有滋有味地再来读一读。 (8)我会说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性格?(师指着板书问,生回答“老实、贪玩、尽职”),这样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所以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弄清“枝折花落”和“屏息凝视”两词中多音字的正确读法。
二、阅读课文,了解猫长大后和满月时的特点,并运用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体会满月时小猫的天真可爱。
三、借助课外阅读,品读课文内容,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情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勇于创新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设情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麻雀》,让我们感受到动物身上那种和我们人类同样伟大的母爱;学习《雪猴》《鸟情》,我们又感受到人与动物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依然要走进一个由“情”编织的世界,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二、用心读文,整体感知。
1.读文解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字找出来。
(通过查字典,结合语境,重点弄清“枝折花落”“屏息凝视”中“折sh锓屏bǐng”的读音。)
2.初识内容:
你觉得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怎样的猫?
(学生各抒己见,将猫的各种性格一一谈出,暗含“性格矛盾”之处,利于老师进一步启发。)
3.理清脉络:
老舍先生到底写了几只猫,出示两幅挂图。
文中哪部分写了长大后的猫?哪部分写了满月时的小猫?
(学生从文到图再到文,自然理清了文章脉络。)
三、情趣激发,自选内容。
两部分中,同学们想先学哪部分?
(自由选择,统一想法――学习“小猫”部分。)
四、品读想像,情感共融。
1.读读想想,小猫满月时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文中感受到什么?
2.遇到印象深的或感受深的句子,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一下。(学生或读中体会感情或在书上点注或想像文中片断。)
3.小组交流。
4.品读想像,激发学生爱猫之情。
①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的情景。
②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情景。
5.欣赏“养花”片断,体会老舍爱猫的情怀。
①出示“养花”片断,谈谈感受。
“养花”片断――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他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
②对课文此部分中哪些句子有感触?(读一读)(从“爱花”之感深到“爱猫”之情切。)
③想像表演,体会至深:试想一下,老舍先生面对他钟爱的花,又面对破坏了花的那么天真可爱的小猫,会是什么样子?
6.师生共读此段。
7.感悟写法: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的心理涌出了这么多的情感?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文章,我
[1]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
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
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
的崇高品质。
4、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准备: 词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生字,掌握词语,认识新偏旁,读通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
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5、大禹治水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二 、初读感知
1、同学们要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请打开课本101页,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读书提示:
(1)遇到生字时,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读通顺课文,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初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
的收获会更多。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
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2、认识词语
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它们吗?可别太大意,自己先练练。 tāotāohóngmodǎowūhàixìng很久很久滔滔洪水淹没 冲倒 房屋害得 老百姓zhìlǐzǐxìxíngtōngpī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细 地形挖通劈开 bèizhìfújīwěixióng被 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⑴自己借着拼音读一读。
⑵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
⑶第一组,谁先来?你真勇敢!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读音是否读准了! tāotāohóngmodǎowūhàixìng第一组:很久很久滔滔洪水淹没 冲倒 房屋害得 老百姓
预设1:学生读得不够好!
师:你听出来了什么?谁来帮帮他!乐于助人的——,你来当小老师,教教
他!你来谢谢小老师!瞧,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
预设2:学生读得很流利!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
指导:很久很久
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猜猜看,
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师告诉你呀,这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
指导读“很久很久”
师1:老师听出来了,好象只有50年。2、不错,有2了。3、多么遥
远呀!
理解:洪水
师:同学们,洪水你见过吗?由于经常下暴雨或者冰雪融化,雨水越积越多,
水都从河里漫出来了。(出示洪水图:解释洪水)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 zhìlǐzǐxìxíngtōngpī第二组: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细 地形挖通劈开
师:第二组,老师请你。谁愿意和他比比!
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成语里有了千和万,就
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千言万语 千家万户 千军
万马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
重积累词语。 bèizhìfújīwěixióng第三组:被 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师:最后一组,老师把机会让给你!你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
制: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那你知道
小偷被——制服了,——被谁制服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⑷师:看样子,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开火车读。
⑸同学们,这些词语你认识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再提高难度,你们还敢接受
老师的挑战?你能任选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话吗?
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同学们真不错,词语读得真好,把它放到课文中,相信你课文一定读得更流利! 再读课文。
⑵、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正确、流利。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四、指导规范书写生字
大家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得很棒。
再次出示生字:伟 制 被 理 形 治 姓 洪 害 通
学生自主识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呢?向大家介绍介绍!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写字大王们,那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想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点什么吗?
2、重点指导“被、害、通”
指导“被”:这左边是个衣字旁,跟衣物有关系,不是示字旁,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笔顺。跟老师一起写一遍。一点是领子,横撇竖是身子,撇是一只袖子,点是另一只袖子,知道了吗?
指导“害”:这是上中下结构,先写宽宽的宝盖,再写丰收的丰,注意一竖要出尖,最后一口扁扁的。
指导“通”:这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甬,再写外面的走之底。
看老师写,小朋友们手都痒了吧!那你们赶快打开作业纸,准备写吧,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
师: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写的字,夸一夸他哪个字写得特别棒!
(放轻音乐,老师巡视,提醒:做到三个一)
附板书: 15、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水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吧?读谁用它组词。
你真聪明,连这个字也认识,请你带大家读读。
同学们,你知道的洪水怎么样?
2、是啊,洪水所到之处,一片荒凉,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传说中的一次大灾难。
出示:很久很就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师范读。在这里有好几个是生字,你能读准吗?(指名读) 谁想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快速看看这段话,这次洪水灾害造成了什么样严重的后果? 交流并出示词语:淹没农田 冲倒房屋无家可归
想看看那可怕的洪水吗?(看录像)
再指名读词:我们来听一听,洪水的危害严不严重?
齐读这段话。
3、如果你遇到洪水会怎样?(指名说)
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悲惨。
这是就出现了一位治水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大禹(出示词语),让我们响亮地叫出他的名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治”)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谁给我们说说课题的意思?(大禹治理洪水)
二、初读感知
1、打开书,请小朋友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认读词语(出示)
(1)自由读读
(2)同桌互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地方
(3)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句子读通顺,注意本课共几小节。
4、指名分读
5、(出示图片)课文读完,你对大禹有什么初步的印象?文中用了哪个词赞美他?(板书:伟大英雄)
能说说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伟大英雄”吗?他究竟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情? 指名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准备:
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73
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正确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 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 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的一篇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个自然段。
2、会读、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会写部分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字词及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老师要来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板书:大禹),关于大禹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留传最为广泛,(多媒体出示大禹视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禹治水》的故事。 “治”指导读准翘舌音。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
【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训练自学能力。
1、同学们要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请打开课本101页,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读书提示:
(1)遇到生字时,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读通顺课文,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初读课文。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检查字词,理解词语,提高朗读水平。
1、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的收获会更多。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2、认识词语
过渡: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它们
吗?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
a第一组,谁先来?你真勇敢!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读音是否读准了! 第一组:很久很久滔(tāo)滔(tāo)洪(hóng)水淹没(mo) 冲倒(dǎo) 房屋(wū)害(hài)得 老百姓(xìng)
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 指导:很久很久
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猜猜看,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师告诉你呀,这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指导读“很久很久”
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
b第二组:治(zhì)理(lǐ)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zǐ)细(xì) 地形(xíng)挖通(tōng)劈(pī)开
师:第二组,老师请你。谁愿意和他比比!
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成语里有了千和万,就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重积累词语。
c第三组:被(bèi) 制(zhì)服(fú) 感激(jī) 伟(wěi)大 英雄(xióng)
师:最后一组,老师把机会让给你!你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
制: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那你知道小偷被——制服了,——被谁制服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3)师:看样子,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4)同学们,这些词语你认识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再提高难度,你们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短语“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吃尽了千辛万苦 走遍了千山万水 挖通了九条大河 劈开了九座大山”
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同学们真不错,词语读得真好,把它放到课文中,相信你课文一定读得更流利! 再读课文。
⑵、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指导读正确、流利。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意图:学习生字可以灵活机动,有学生齐读,有指名读,有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领读,并且及时师生点评,形式丰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好生字词。】
四、精读课文,解决疑问,体会洪水无情。
品读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治水呢?课文中就有答案,谁已经找到了。
1、出示第一小节。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洪水什么样?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洪水画面?让你们亲身感受一下。 看录象。
3、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洪水怎么样?
4、洪水太可怕,太无情了,谁来读一读,把洪水的可怕,无情读出来。
5、凶猛的洪水把农田淹没了,老百姓他们会怎么样?房屋冲到了,会怎么样? 指导读出老百姓的可怜
6、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红色词要突出。把洪水的可恨,老百姓的可怜读出来。
【意图:学生的质疑不是形式,此环节要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读了书,又学会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培养写字习惯。
出示本课生字
看着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你一看就会写了,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的?(相机写出这几个字)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意图:在描红写字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展示学生的作业,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写好字。】
六、总结点评,课后延伸,引导课外阅读。
剩余的两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继续学习,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好好地阅读课文,并且找找课外资料还有那些治水的伟大人物下节课交流。
【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祝福》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字音、字形,了解作家、作品及文章背景。
2、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了解倒叙手法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1、梳理概括小说的情节。
2、赏析文中倒叙手法及其作用。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法。
2、学生小组讨论。
预习案
【预习内容】
一、了解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二、背景介绍
《祝福》写于1924年,是鲁迅短篇小说《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的《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三、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并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四、学生课前认真、细心默读文章,在文章圈点、勾画,并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钝响( ) 监生( ) 朱拓( ) 陈抟老祖( ) 炮烙( )
瘦削不堪( ) 踌躇( )( ) 少不更事( ) 谬种( )
俨然( ) 醉醺醺( ) 驯熟( ) 桌帷( ) 讪讪( )
草窠( ) 执拗( ) 蹙缩( ) 倔强( ) 门槛( )
二、识记并解释下列字形
寒xuān( ) 无精打cǎi( ) 蹒shān( )
沸反盈天(解释):
探究案
【探究内容】
一、本文是一篇长篇小说,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小说的要素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二、本文在叙述手法上采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达标检测】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我很sǒng( )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着了芒刺一般
②我在极短期的踌chú( )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③“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wú( )着
④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fèi( )反盈天的
2.下列句子中,每句有一个错别字,挑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括号里。
①旧历的年底必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毕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 气象来。( )
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 暄……( )
③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
④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韪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 )
3.选词填空。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④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________(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语文课文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shǔbùqīnɡyúncǎibànkònɡwèndádàonǎrdìfɑnɡ2-1-c-n-j-y
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儿地方
méiyǒuɡènɡhǎolǜsèzhǎnɡchū
没有更好绿色长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导问: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
②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③认识“数”,拼读。
④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预设:在数学书上。“数”是一个多音字。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导问: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②记字形: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呀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导学: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穴+工=空,认识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区分“问-闪-闻”。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哪里舍得责打它们。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2、态度与情感: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之情。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课外资料理解关键词句。
【教学过程】
一、引题,了解文章背景
1、同学们,还记得这句句子吗?
(出示,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季羡林1980年访问德国后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在讨论这句话时,很多同学对“思乡的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在这篇文章之后,时隔8年,也就是1988年的时候,季老先生完成了一本集子《留德十年》(出示),里面有一篇文章,相信大家读了之后对这个“思乡的梦”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怀念母亲》(出示)
二、自读,了解文章大意
1、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篇文章。
(出示)自读提示: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作者当年梦到了什么?
2、反馈第一项。
3、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
朦胧、可见一斑、频来入梦。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理解了一些字、词、句。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边上的同学一起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词句的`意思。
5、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那么作者当年究竟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吗?
6、反馈(母亲、祖国、故乡、老朋友……)。
三、研读,体会爱母之情
1、请你把描写梦的句子划出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⑴请大家看着这三段话,自己认真地读一读。
⑵自己读过了,我们大家一起读的时候就不能再出错了,对吧?来,一起大声地读一读。
⑶刚才读得很正确,但是,你读出句子里边的东西了吗?请再轻轻地读一读,读完后想想,从这三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这三句描写梦的句子都跟作者的母亲有关。为什么作者在梦里常常梦到他的生身母亲呢?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出示:作者对生身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请你再用心地读一读课文,在有想法的地方注上一笔,你还可以结合刚才发给你的材料,这样你会理解得更深刻。
①思念、伤心、自责、愧疚、后悔等
②抓住: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真想哭!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2、小结:
⑴其实,无论作者是思念还是伤心或是自责,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对母亲的感情,那就是──爱。这些感情都因爱而生,都融于爱中。(画爱心图)
⑵让我们带着作者这份真挚而深切的爱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四、结课,提引爱国之情
前面我们在谈到“作者当年梦到了什么?”这个话题时,有同学还说梦到了祖国。祖国为什么也时常出现在作者的梦里呢?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机动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一起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已经在课文中读过了,中间部分还没读,这篇文章就是《寻梦》。感兴趣吗?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伙伴一起读,读完后说说你的感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y w》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y、w和单韵母的拼法;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它们的四声,《y w》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声母y、w的发音,记形和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四声。
教学准备:幻灯、卡片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i、u
2、说说i、u的名称(单韵母)
二、教学语境歌
1、出示语境图;
2、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师:妈妈这么关心宝宝,那么我们来看动物妈妈怎么做的说说圆圈内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4、教学语境歌;
(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师范读、领读
5、师:y和w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两个声母,这堂课我们们先学声母y。
三、教学声母y
1、教学声母y的读音
(1)、幻灯:图上画的是什么?
(2)、把“衣服”的“衣”读得轻短些,就是声母y,也叫大衣。发音时,同韵母i有点相似,但是声母y要读得响而长,韵母i要读得轻而短。
(3)、范读、自读、指读。
2、教学声母y的字形
(1)、声母y像什么?
顺口溜:古人衣领yyy大树杈yyy
(2)、声母y的写法,同桌讨论。
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弯,两笔写成yyy
四、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和yu
(1)、声母y大衣,单韵母i小衣,小i小i胆子小,出门要由大y带,大y和小i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
(2)、比较yi和Y的区别
(3)、yi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īyíyǐyì
医姨椅意
指名读、齐读
(4)、练习四声儿歌
妈妈是医生,阿姨来看病,坐在椅子上,妈妈注意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y w》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5)、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及四声
(6)、大y和小i、ü都是好朋友,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ü急急忙忙跑到y后面,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连帽子都跑掉了。
(7)、yu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ūyúyǔyù
淤鱼雨玉
指名读、齐读
(8)、教学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
y→a→ya说说ya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yāyáyǎyà
鸭牙哑亚
五、巩固练习
1、抽读音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区别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iyayuyi
六、作业
抄写声母y一行;
说明: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相对抽象枯燥的。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法、图片、故事,如声母y和韵母i发音相似,为了使学生区别这两个音,把声母y叫大衣,单韵母i叫小衣,这样给它们起个固定的名称后,学生就不会再混淆了。
《鸟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步认识表示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我国青海省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岛的特点,初步认识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去鸟岛旅游好吗?(好)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怎样的岛会是鸟岛呢?(鸟岛上鸟儿一定很多,是鸟的世界。)
二、小组学习
是啊,鸟岛上的鸟儿多得不计其数,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1、按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2)记住生字,在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3)你喜欢鸟岛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出示生词,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2)出示“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文明中外的青海湖鸟岛。”这句句子很难读,谁来挑战?
(3)鸟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呢!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三 导学重点
现在正是六月,该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了,我们快去凑凑热闹吧!
3、播放六月鸟岛热闹景象的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4、根据交流板书: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3、出示第三自然段精读:
从哪儿看出鸟多呢?
(1)圈出“最热闹”“各种各样”“鸟的世界”。
(2)通过介绍鸟岛上鸟的种类和看着画面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鸟的各种样子的方法理解“各种各样”。
(3)谁能读出鸟的多?
从哪儿看出鸟窝多呢?
(1)圈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2)谁能读出鸟窝的多?(注意“一眼望去”要慢一些)
从哪儿看出鸟蛋多呢?
(1)圈出“窝里窝外”“到处”。
(2)鸟蛋除了多外还有什么特点?(美,抓住“青绿色”“玉白色”体会。)
(3)谁能读出鸟蛋的多和美?
5、感情朗读:
(!)来到鸟岛,看到这么热闹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兴奋……)
(2)你想怎样表达这种心情呢?(跟鸟儿合影留念,跟鸟儿一起玩耍,放声歌唱……)
(3)让我们一起用诵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4、练一练
这位作者呀真了不起!他没有用一个多字就把鸟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写出来了。我们也来学好吗?(好)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们甘露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大街上人多、小摊多、灯笼多,我们把这样热闹的景象描写出来吧。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甘露最热闹的时候,——————的人————————,大街上成了——————。一眼望去,——————的小摊————————街道两旁,—————————的灯笼。
(1)指名说。
(2)同桌互说。
四 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3)在写法上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吗?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
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老百姓画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笔?有位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那么,他要用神笔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假如》中看一看吧。
1.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师范读)
2.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答。
4.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自由读课文)
5.指名答,师贴出相应的图画。
二、识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1.你喜欢这篇课文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1)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2)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
(1)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2)提出难记生字
(3)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么?(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让小鸟呆在家里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一双好腿,
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而是和我们一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5)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2.指导停顿。
今天咱们学的是一首小诗,和课文不一样,要能读出音乐美、节奏感。比如,第一行后虽没标点,但也要稍稍停顿。
3.自己练习,体会。
4.理解内容,指导感情。
感觉一下小作者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画这样一个太阳?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5.试着练练。
6.指名读。
7.四人小组自学后两小结:读一读,议一议,弄清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想办法读出感情。
8.指名读,检查自学成果。
9.选出读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教师相机总结:读课文时,可以把重点字词加重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读,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进入情境读,还可以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
10.学生练习。
11.男女赛读。
12.教师引读。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
小结: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
【评析】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采用整体性阅读,适当点拨教学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每小节仍从整体入手,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具体过程操作如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华,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辟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学初始我先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接着自读课文后了解主要内容,提出问题:①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以此引导学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局。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大家概括的内容展示于黑板,既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又能感受诗中所蕴涵的图画美。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个性化识字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无休止的“填鸭”,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先四人小组自学生字,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把它看成一幅画,培养个性化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先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自学成果,对于易读错或记忆有难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识记。最后组词,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认读,进一步巩固字的音形义,突破重点。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极易理解,因此教学时使学生整体把握小结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感情朗读上。先以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你喜欢这首小诗吗?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感情。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自学,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议一议。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学小组以齐读方式展示自学成果,接着相互评议他们读得好在何处,(请优胜组介绍感情朗读的经验,此时教师可做适当点拨与总结),如何带着表情去读,可想象着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可把自己当成小作者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总之把学生读得精彩之处加以总结,学生用上这些方法继续练读。最后教师引读,达到背诵,从而解决又一重难点。
4.升华感知,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在学生充分阅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说说此时的想法与感受,比如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最后扩展延伸,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