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帆船的教案设计
- 文档
- 2024-08-01
- 118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美丽的帆船的教案设计,本文共17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小帆船》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体会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愿。
3、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地图、台湾地图 台湾风光的图片资料
学生:找找有关台湾的资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陆小朋友的心愿;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台湾的历史,激发学生的骨肉深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你能指出哪些地方?那你知道我国台湾省在哪里吗?
2、指名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并告诉学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它与大陆隔海相望。
3、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一看啊?那就让我们赶快坐上小帆船出发吧!
4、课件展示台湾风光和风土人情。
看了有什么感受?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明确台湾的位置,并初步感受到他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对台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台湾的向往,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勾画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去掉拼音读课文,识记字形。先认读全文,再读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4、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告诉学生:你认识哪个生词,那只小帆船就可以划到台湾去了。谁来认一认?(学生开始认字,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让学生由借助拼音识记字形,到脱离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再到识记词语,逐渐增加难度,反复强化,以达到学生识记生字的目的。
通过交流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在它下面画上小问号。
过渡: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搬开了课文中的'绊脚石,现在,再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2、全班交流,理解文意,并指导朗读。
①前四行,让学生感到船儿虽小,但满载大陆小朋友的关切之情;路途艰险,更表达出大陆小朋友渴望祖国统一的决心。读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②接下来的四行,重点理解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的象征。(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地方的美丽风光,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明白,“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给台湾每一个地方的小同胞。
理解“同胞”一词。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大陆和台湾一母同胞,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③最后两行,抓住“欢迎”、“联欢”感受大陆小朋友的热情和早日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学习生活的愿望。朗读时要热情洋溢。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通过这一环节,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借助课件,突破难点。
通过解词,再次突破重难点,为学生理解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打下基础。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捎封信儿去台湾,想一想你打算写些什么?
通过这一问题,变温中的情感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同时升华情感,说出自己对祖国统一、两岸亲人团聚的期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检查复习
1、齐背课文。指名背诵课文。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复习背诵课文和识记生字的情况。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记忆字形。
①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②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③形近字比较(台 告) (伙 伴) (令 今)
2、“汉字秀”:告。
字源释义:甲骨文的告字,从牛从口,表示牛叫的意思。其本意为报告。引申为告诉、请求等。
3、指导书写。
告、台:都是上下结构,在田字格中上下部分各占一半。告:字中间一横是主笔要拉长,还有个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伙、伴: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其中“伙”字右边“火笔”的笔顺为:点、撇、竖撇、捺。
问:注意右边的横折钩要垂直不要向里斜。
令:上面人字的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边部分。
4、学生在书上先描再写,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认读、组词、造句等多种形式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学习写字,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转纸剪及镂空的技能,初步熟悉基底线。
2、体验剪纸的乐趣。
3、能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知道及时收拾桌面卫生。
活动准备:
1、经验的准备:幼儿知道船:帆船、轮船等等。
2、剪刀、彩纸、浆糊、绘画纸、纸篓、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视频《我去航海了》,激发兴幼儿趣。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的船,这是什么船呀?
2.出示各种不同船的图片,让幼儿转纸剪,在同一基地线上剪出一个物体。
3.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在剪纸时注意转纸不转剪,注意小剪刀别对着别人;活动结束后,能将工具材料归位。
2)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剪复杂的形状的,怎样能剪出不规则的形状;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剪出比较简单的形状。
4.作品欣赏与评价
幼儿将作品贴在展板上。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欣赏他人的作品。教师:你剪了什么形状的船?船上剪出多少镂空呀?你是怎么剪的?(从镂空的形状、转纸剪的效果、粘贴的效果、剪纸时是否专注等方面来评价。
5.活动延伸
下一步引导幼儿在熟练转纸基础上,在基底线上剪出不同的复杂的形状。
活动目标:
1、感受制作活动的乐趣,乐意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废旧物品做手工,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用泡沫、纸盒、小竹棍等废旧物制作帆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泡沫、纸盒、小竹棍等废旧物。
2、帆船范例若干,几个装水的大盆,双面胶或胶水、蜡笔或水彩笔。
3、帆船背景图一幅,轻音乐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放入水里游玩,引导幼儿观察其结构和外形。
2、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用一些小纸盒粘贴在一起,然后插上船帆就完成了。
(三)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选择大点的纸盒做船身,选择小的纸盒做船舱,用胶水粘在一起。
2、将小泡沫粘在船身上,便于等会插船帆。
3、把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形状,画上各种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做成船帆。
4、用小竹棍做船杆,把船帆粘在船杆上。
5、最后把船帆插在小泡沫上,帆船就完成了。
(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放轻音乐〉
1、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制成形状各异的船身、船帆。
2、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色彩尽量艳丽。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将帆船制作得更精美。
(五)组织幼儿共同欣赏,体验制作的乐趣。
美丽的帆船
活动名称:
美丽的帆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帆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大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触摸美丽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1、《触摸美丽》的前一课是:《缤纷家用电器》,后一课是:《与米罗游戏》。本课在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它是由绘画转向手工,由纸上的三维物体向空间中的三维物体的过渡阶段。
本课性质属于综合、探索类型。课文旨在透过生活中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
2、本课在教学内容上大致分两大部分:认识材质和材质的演绎、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
学生通过认识、感受材质,能基本掌握、运用材质来进行创作。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材质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
B: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材质的形式语言及其运用和用材质形式特征来进行创作。
(2) 难点:材质与形式特征的和谐及对比原则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
1 、教具:教科书、不同材质的范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具:剪刀、颜料、布、树皮等不同材质。(没有美术室,课前还得备好课桌,二张课桌拼成一张,四人一组)
五、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触摸美丽》一课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且他们有一定知识面和制作技能,兴趣也较大。加上我们农村有一些天然且独特的材质。可以创作出较好的作品。但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动手能力一般,在上课时,可适当的调换坐位。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六、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手段采取课件形式欣赏与讲解,欣赏作品采用本校同学创作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调查、探究。
七、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1、欣赏图片(约 8分钟)
教师提问:边欣赏边问,能不能把这三张材质有选择的`放在这三张风景画上,来组成新的作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吸引学生的目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2、体验探究(认识材质)约 5分钟
老师活动:
1、认识材质: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质体验石头、布、棉花等不同材质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
2、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材质在人们心中的感受。例:石头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感受,棉花是什么感受。学生举例说明。如:要表现现代感用什么材质?要表现古朴用什么材质?老师补充:不锈钢、树皮。
学生活动: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探究(材质运用)约 7分钟
活动(1)、
学生:欣赏书本这P16用小木条制作的(风车),用毛线、扣子组成的(生命之泉)。
老师: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如此选择材质,能不能换作是别的材质?用棉布能不能做风力;树皮能不能做鱼。得出结论: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身的特点。
活动(2)、学生:欣赏书本P15棕绳编织的(牛)
老师:提问:为什么非要选择粗麻绳(而不是细的)(不能是白色的而是棕色)白色的有利用表现什么牛。得出结论: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活动(学生制作)(约 20分钟)
老师活动:介绍制作步骤:A、画出草稿图,B、材质的选择(恰当地运用材质、注重对象的色彩和画面的色调),C、制作。
学生活动:将一幅绘画作品改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某种材料为主,最多不超过五种材料)。学生在训练当中,可以一人或多人为一组来进行创作(老师下讲台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爱护环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能力)
5、作品展示(约 5分钟)
学生活动:将创作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学生进行自评(首先讲述自己构思意图,满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地方又不足),然后同学们互相评价。老师组织学生参评,不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
八、小结
同学们勤于动手、敢于创新,作业做得都比较出色,比较有创意。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多动手,多做好作业。
布置下节课工具的携带。
九、教学评价
全课通过欣赏讲解与小组创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得的不仅是新的知识与技能,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书本的交流中锻炼了交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到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十、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去触摸感知美丽比较难,教师和学生要找一些素材,分组进行触摸感知这些材质的质感,从面使这些不同质感的材料变得更加漂亮。制作作业最好是在课后和家里提前做好或粘贴好材料做好大部份,后在课堂上稍加粘贴完成,不然一节课完成不了。总而言之,要想作业做得好,得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各种因素
《美丽的天空》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用写实或幻想的手法完成一件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育理念:强调了让学生逐步体验美术学习的特征,了解在创作中的多种手法:可以写实,可以幻想,了解作品的多种形式。
教学内容与目标:A.教学内容: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B.显性目标: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C.隐性目标: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过程:
一、探索天空的奥妙
1、唱《闪闪的星星》
2、天空不仅有美丽的星星,随着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会出现多种美丽的色彩。
3、老师这里有很多的.你觉得哪你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选一种颜色的彩色纸作为天空。
4、想一想你的天空上有什么?
二、欣赏
1、欣赏作家们的作品。
2、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3、说一说你看了这些作品你觉得那些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1、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可以用彩色纸、水彩笔、蜡笔等多种绘画工具来表现)
2、可以用不同的材料通过剪、撕、贴的方法来表现天空中的景象。
四、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表现天空
小组合作表现天空。
五、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讲讲画面上画了什么?觉得表现的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2、大家评
(1) 评出小小画家。
(2) 评出小小设计师。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世界很美,面对这样美丽的天空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一句什么话?
中班绘画活动《美丽的桃花》
【活动目标】
1、感受桃花的美,并且能在其他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尝试运用颜色、数字等记录方法记录桃花的外形特征。
3、观察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知道它在春天开放,是“报春花”之一。
【活动准备】
水彩笔记录纸、图片、桃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桃花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花?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花?
2、找一找:哪里有桃花(如果有桃花,可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鼓励幼儿报告自己的发现)。
3、自由观察桃花
——幼儿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层数、香味、叶子等,教师巡回指导。
——按自己的方法记录观察情况(可用绘画、符号形式,也可用数字表示)。
4、交流探究结果。
——根据自己的记录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桃花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视情从花、枝等外形特征及开放时间进行追问和引导,重点帮助幼儿了解桃花是先开花后长叶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桃花称作“报春花”?
——师幼总结桃花的特征,并根据大家的描述将桃花编成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桃花吗?为什么?
《美丽的印纹》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同学,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示手法,使同学对由于底面不平而发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同学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同学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外表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同学衣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同学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同学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同学用自身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和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同学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发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布置(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丰满,从而发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同学评价作品,小结。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发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美丽的地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根据批读要求,边读边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文
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丽的地球。
二、检查预习
三、粗读课文,提出疑问
1读1、2段,说说为什么人们对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2地球是人们唯一的家乡,但是人们对这颗行星又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来认识这美丽的地球。
四、细读课文,了解地球
1课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地球。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阅读、批写)集体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知道课文分别从“地球的颜色、地球的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来写的。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如,列数字:地球的年龄从数字上便于说明特征,就运用数字“46亿年”来说明地球年龄大;作比较:把地球表面水的面积与地球表面陆地的面积进行比较,说明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地球自转现象,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理解;打比方:利用地球和陀螺这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地球绕着地轴不停自西向东地旋转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五、精读课文,理清关系
文章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全文
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球是唯一的,我们的地球无可替代。
板书:
美丽的地球
地球
颜色
《美丽的孔雀》教案设计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美丽的人生追求。
二、抓住关键词,品位课文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 “美丽”的含义
2. 导入永远执著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情况(略)
三、细读课文,感知人物精神,品味课文语言
1. 细读课文一遍,提问: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请从文中圈画出能让你感受到袁隆平“美丽”的事例或语句,并在旁边做好批语。可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独自分析。
3. 交流。
解决“园艺师”的梦想与“神农”之间的变化。落实“数字往往能更好的表达文意”的作用的知识。
补充数字:
的'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袁领导的超级杂交水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更清晰地通过这些数字,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
4. 教师小结
一个创造奇迹的科学家的身上肯定有着太多太多值得颂扬的品质,有着太多太多让人钦佩的事迹,但是,一篇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学的这篇就截取了一些典型事例,通过生动简洁,凝练传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袁隆平的永远执著的美丽。
四、再读课文,整理条理,给各部分设计一个小标题
1. 老师告知分段情况
出示第一部分小标题:
美丽:源自对儿时梦想的执著追求
2. 学生以此为例,完成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小标题
美丽:源自对艰难困苦的执著坚忍
美丽:源自对事业成就的执著攀登
3. 教师小结
五、拓展教育
同学们,“执著”是美丽的,因为他要经历失败挫折,磨难考验;“执著”是美丽的,因为他能铸就品德修养,成功事业。其实,再我们身边也不乏有关“执著”的故事。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讲讲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你看来听来得。
六、作业
写一个“执著的美丽”的故事,写在创作本上。100-300字。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美丽的家园——画图的使用》是湖北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s98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教材编排思想是通过创作一幅实际的电子图画作品,让学生掌握画图工具中喷枪、文字等工具在画图中的使用,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步骤。
(二)教学重点:
我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对图画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的体现。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通过阅读课本、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的课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图画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的体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体现了以下三个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体现了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学科的整合;
3.贯穿了学生探究和乐学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成果展示、总结拓展这三个主要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教师首先示了几幅主题为《美丽家园》的电子图画作品,让学生尽情的欣赏,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当学生们对刚欣赏的`作品产生兴趣后,我便鼓励他们亲自尝试一下这样漂亮的画是怎样一步一步用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了任务,也顺利的切入到本课主题: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本环节以完成三个具体的任务而展开教学:
第一个任务: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带着好奇心,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掌握了画图的基本知识,有利于他们在后面的创作过程中就不会盲目地尝试,也认识到了利用电脑画画简单易学,接下来就请学生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在画图程序中,创作出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第二个任务:相互探讨、创作作品
学生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让学生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共同研究。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也对学生的画图方法进行了仔细观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学生在探讨、尝试、摸索中学到了新知。
对画画还比较生疏的同学进行了鼓励和指导,告诉他们工具的使用是熟能生巧,但画的质量重在创意。对画得不错的同学指点他们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创意倍出的效果,并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机会——当当小老师,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画法,因为计算机的学习重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目标,因而在学生创作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占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利于程度不同的学生按各自能力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果。
第三个任务是:观摩协作、互评互学
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大胆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观摩其他同学的作品,虚心向画得好的同学求教,引导学生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作品内涵等几方面展开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肯定性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使学习不仅尝到了创作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动眼观察、虚心好学的习惯、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
(三)成果展示、总结拓展
在最后的成果展示、总结拓展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中收集了几幅不同层次的作品进行了展示,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创作成果。并提出了希望,让学生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然后向他们介绍了在下次的画图中即将学到的图像翻转、图形复制等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和持续创作的欲望。
四、教后感悟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亲自尝试,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材分析
《美丽的大自然》是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开篇课,也是第12课《感受大自然之美》中的第一个知识点。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之美的表现及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将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认识和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基础上,才能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思路
本微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之美,体会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然后借助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视频《美丽的安康我的家》介绍家乡的美景,让学生通过听、看身边的美景,对大自然的美丽所学、所感、所悟,对大自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的基础上增强爱自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美及家乡美的同时,增进热爱护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力: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欣赏大自然之美的能力。
3、知识:感受大自然之美和家乡美的同时,了解美丽大自然的表现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美丽的大自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同学们看到大自然的美景吗?学生回答。
(教师)大自然美不胜收,我们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诗朗诵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2分钟
合作与探究
热爱大自然就要认识大自然,大自然美在哪里?请同学们欣赏三组图片,然后归纳。(展示图片,师生互动)
第一、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银河里流动着闪烁的群星,有像太阳一样发光的恒星,像地球一样不发光的行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像雨点散落的流星雨。神秘的宇宙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二、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海里的生物多种多样,天空中苍鹰飞翔,大地上鲜花怒放。春季万物复苏,燕子衔泥,夏季荷花满塘,秋季蟋蟀歌唱,冬季红梅傲雪。无尽的生命让大自然绚丽多彩。
第三、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浩瀚的大海,连绵起伏的山峦,蓝蓝的天空白云,辽阔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现牛羊”。“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五岳,泰山雄,东岳泰山巍峨陡峻,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衡山秀,南岳衡山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华山险,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恒山奇,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嵩山奥,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山、寺、貌”互补争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河瀑布。
欣赏了三组图片,学生归纳美丽的大自然的表现。教师总结。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设计意图:图片观看直观,激发兴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8分钟
拓展与实践
小导游活动:请同学们当小导游,介绍自己身边的自然之美。(学生介绍)
接下来我来当导游,带领大家走进《美丽的安康我的家》。视频播放《美丽的安康我的家》
我们的家乡很美吧!我们看了这么多的美景,大家总结一下这些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哪些?(学生总结,教师点拨)
1、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2、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培养我们爱自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导游介绍美景,然后播放视频家乡的美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分析总结美丽的大自然的作用,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升华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6分钟
小结
(巩固新课)学生谈谈收获。
(教师寄语)“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你我共勉,让我们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的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突出重难点)
作业:同学们学过哪些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名篇名作?说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美丽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 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第八自然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请打开课本,观察课文中的图画,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美丽的的小路,齐读课题。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授
(一)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学习生字
A、小黑板出示14个生字(带拼音)、自读、起读、指名读。
B、去掉拼音读一读。
C、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二) 细读课文
1.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在自然段的前边标上序号。想想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一个。
2. 提问: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 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些什么?
4. 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和鹿先生,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自读2、3自然段,然后分角色读。
5. 这条小路实在是太美了,可过了不久,小
路怎么样了?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路到底怎么样了。
6. 在这条肮脏的小路上,又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还有鸭先生,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5、6、7自然段。
7. 看了大家的表现,鸭先生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读第8自然段,为什么鸭先生说怪他自己?
8. 美丽的小路变脏了,怎样才能找回来呢?请同学们读第9自然段。
9. 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兔姑娘、鹿先生,还有鸭先生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10、11、12自然段。
10. 指名分自然段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居里夫妇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简陋(lu)炽热(chì)沥青(lì)
骤雨(zhu)猝至(cù)窒息(zhì)
吹嘘(xū)搅动(jiǎo)筋疲力尽(jīn)
镭(léi)钋(pō)嘎嘎地响(gā)
踱着(duó)气氛(fēn)酸渍(zì)
荧光(yíng)轮廓(ku)小心翼翼(yì)
2.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克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比埃尔·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并提炼出金属态的纯粹的镭,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让读者体会到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二.情景导入: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在棚屋里用了四年的时间发现了镭。
2.在发现镭的过程中,居里夫妇感受到了“极端的艰苦和微妙的快乐”;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快乐”又指的是什么呢?
【交流点拨】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和繁重。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四精读课文,分析形象
1.精读课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具体材料说明。(用“我认为居里夫妇是一个的人,从文中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回答。)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2.“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的态度和精神。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人类谋幸福!”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
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读到此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这样一个毫无自私自利,全身心的投身于科学事业,无私奉献乃至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的女科学家,让我们敞开心扉为她唱出最美的赞歌吧!
六拓展提升
为居里夫人写一段颁奖词。
【附:板书设计】
环境艰苦
美丽的颜色工作繁重坚定信念献身科学无私奉献
收获喜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