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论文
- 文档
- 2024-09-08
- 112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论文,本文共11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论文
1.少数民族色彩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幼儿对于生长的环境色彩需求很重要,能使他们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长。调查发现,幼儿偏爱明亮的暖色调系列,能给他们以美的视觉享受。因此,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以诱发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且更易使他们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和借鉴。此外,通过设置明快的色彩对比,还可以使幼儿从中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各少数民族的色彩各具特色,如维吾尔族色彩:维吾尔族的服饰色彩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绚丽而悦目。维吾尔人通过对各种色彩的巧妙运用,大大地增强了服饰的艺术感染力。他们追求的是鲜明、强烈、多层次的颜色。例如,维吾尔族妇女的头巾颜色就异常丰富:有海棠红、荔枝红、绛红、蜜黄、九月菊、水仙穗子、桔黄等红黄系列色,此外还有果绿,水蓝等。维吾尔族妇女常用来制作筒裙的艾德莱斯绸,色彩绚丽、明快,常用翠绿、金黄、黄桃红、黑色等色。和田、洛浦等地的艾德莱斯丝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色彩简洁明快,常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黑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草绿、桔红作点缀,使色彩变化多端,形成了一种色彩互补的审美效应。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其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欣赏各民族漂亮的图片,和幼儿一起去发现色彩的美,感受和欣赏色彩的美,引导他们说出各民族色彩的特点等。教师可以直接从民族色彩中直接提取图案色彩,并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去。
2.少数民族图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当中的应用。
图案既具有审美功能,也标志着某种信仰的涵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汉民族的服饰和饰物上发现可爱的小动物图案,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服饰和饰物上,是禁止绘带眼睛的动物图案的,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因此,在引导幼儿探究少数民族图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这些事项,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以更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民族图案。以维吾尔族为例,聪慧爱美的维吾尔人对美的追求转向对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也因为维吾尔族曾信奉过的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对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维吾尔族把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他们以各种花卉纹样,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生活,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建筑之美。在探究维吾尔族图案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接触维吾尔族特色布料———爱的莱斯绸,结果发现全班幼儿都非常喜欢。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理解,“小朋友看见爱的莱斯绸上有什么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像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后得出:巴达木形、石榴形、梨子形等水果类;周期性的链条、锯齿形等多种几何类型。接着,教师再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组合更多的造型,并用扎染的方式制作爱的莱斯绸,且为此创设了主题墙,以不断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实践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对于同样的物体,他们的想象各有不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束缚他们的思路,不能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接受,而应该打破常规,鼓励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样才不会压抑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以实现其思维的有效拓展。
3.利用地方民族节日创设幼儿园环境。
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活动环境氛围,不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能给孩子一种愉快、健康的心理影响。回顾各种各样的节日,不难发现,不管是物质上的追求还是精神上的信仰,人们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求得生存的主题。生存空间就是生活环境,每一个节日即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民族地区的节日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节日创设宽松、愉快的节日氛围,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墙。例如,天山天池哈萨克族的各种重要节日,包括肉孜节、古尔邦节、纳吾鲁孜节等都是宝贵的哈萨克族节庆的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活动都是幼儿分享、感受哈萨克族节日氛围的好时机。教师与幼儿一起穿上漂亮的哈萨克服装手拉着手、和着欢快调子,踏着节奏的舞步、幼儿不但可以听到乐器声,还可以参与打歌活动,通过为孩子创设了欢乐的节日氛围,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使之在欢乐的节日环境中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萌发其对大自然、大社会、对生活中人、事、物的热爱之情。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很有特点,教师、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民族特色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发挥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4.利用民族乐器和玩具创设幼儿园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初步感知了身边的社会现象,对生活中的民族乐器和玩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乐器、玩具创设环境,在走廊和室内的墙壁上、在幼儿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挂一些民族乐器,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在区域角里摆放各类民族工艺品,如维吾尔族的英吉沙手工刀、彩绘葫芦、铜器、地毯、哈萨克族的骨制项链、骨制手链、牛角类、戈壁玉饰品等,小朋友们不但可以看到、摸到乐器,而且还能进行乐器演奏,能够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互相说说乐器的特点。这样的环境创设,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了表演创作的空间,创设了轻松、快乐的活动环境。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最丰富、优越的环境创设资源就是地方民族特色,创设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使幼儿从小就开始接触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母语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土地上播下民族意识的种子,为未来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亲身体验有特色的民族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多元文化习得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思考论文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环境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的关注。所以,幼儿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建设是一个不能够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是主要从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建中不断的探索,了解幼儿环境创设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幼儿教育者要运用哪些途径提升幼儿学习和生活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成长
3到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个性化的发展阶段,孩子的个性化养成以及道德观念的树立都是在整个阶段有所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孩子个人素质发展的黄金阶段。幼教的工作不是简单的看孩子,更多是要在孩子幼年阶段启发孩子的思维,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浅。所以,要努力的给孩子创设和谐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环境的创设要有着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有着健康的心理环境搭建。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培养孩子活泼的性格
人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个体,一个人的发展要和周边的环境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生命的发展和存在也是要和周边的物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教育不断发展和实行的进程中,幼儿的教育不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其环境的创设也不是为了让家长参观吸引生源,更多是要把艺术、语言和科学等相关的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活动相互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升幼儿对自己能力的展示机会,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在和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积极的活动参与可以养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养成。
(一)幼儿阶段性的影响因素发展
小班的幼儿在思维和行动发展上都是依靠直觉开展行动,很多孩子的思维都是随着伴有性动作产生,所以,环境的创设要更加的具体和形象,比如,老师给幼儿创设一个娃娃家的游戏,在游戏里面小的门窗,用纸板和泡沫做一些小床和小的生活用品,用画布做一些漂亮的装饰。给幼儿创设逼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幼儿的活动兴趣变得更加的浓厚,幼儿玩游戏的机会也会逐渐的增多,同时,在开展游戏的时候通过增强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来获得更加愉悦和情感交流以及体验。中班的幼儿在形象思维方面很突出,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半成品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完善游戏器材,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大班的儿童在科学和知识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储备,在环境创设方面老师要注意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玩跳格子数字游戏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格子相加减的方法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幼师在每一个格子里面都画上一些有趣的图案,每种图案代表一个数字,孩子每5步相加计算最终的数字,数字多的算赢。孩子在数字相加的过程中找到规律,让自己获胜。以此培养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处理人际关系
环境是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要适应的,里面不但是有要了解的事物还有要相处和了解的人,其实,环境的融入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老师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培养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能力,给幼儿创设一个独立的交流空间,培养孩子在一起解决矛盾的能力。比如,在开展美工活动的时候老师让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开展活动,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来决定做什么样的作品,作品的类型可以没有限制,绘画、贴纸、剪纸和折纸都行。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不能是一到两个孩子独立完成的作品,否则视为不合格。孩子在讨论中就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见解,所以,大家讨论中培养孩子倾听别人意见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如果出现问题以大局观念为出发点的良好品质形成。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培养孩子健全发展的人格
(一)幼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
老师是幼儿的模仿对象,所以,老师的行为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用生命来感化每一个比较幼小的生命。老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要学会运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因为,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很多技能还不能够马上显现出来,有些孩子在性格上比较活泼所以很淘气,老师要适当的引导,不要用强力的打压手段压制孩子的天性。老师在工作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消极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到孩子的举止和言行,老师要适当的消除幼儿在对幼师的恐惧感和紧张心理,让幼儿变得更加的活泼和开朗。老师在活动结束以后及时的开展活动反思,了解在活动中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在下次互动中继续借鉴,对于缺点当然要加以改正。
(二)改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环境
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背景有着很大不同的群体,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以后,会在很多方面受到幼儿园的环境氛围影响,回到家也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印象,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非常的听话和乖巧,但回到了家里就是俨然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加上家里面长辈的溺爱变得更加的无法无天,有的父母一管教就开始哭闹。针对这个情况幼儿园可以适当的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有些父母在平时的工作比较忙,所以对于孩子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孩子基本都给老人带,但是老人在观念和想法上和年轻人是有差距的,所以有些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幼儿园可以和这样情况的家长沟通,尽量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的内心,及时的和老人沟通,对于不合理的教育方法适当的改变。还有的家长想教育孩子,但是没有合适的方法,幼儿园适当的可以开展家长经验交流会,让园区的领导和家长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五部曲――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作者/杨英华
【摘要】幼儿园环境既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又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它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依据文件精神,根据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不断更换主题、给人带来感悟、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唱响了学习提升、整体规划、齐头并进、遵循原则、研讨上挡五部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九条指出“ 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和使用园舍环境。要根据本园环境构造的特点,根据孩子的活动需要以及本园的办园理念,对走廊、楼梯、转角、平台等公共环境做出统筹安排,并根据季节、主题、宣传等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和更换,创设有效的园内公共大环境。”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他们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让我们叹服。综上所述,幼儿园环境既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又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它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依据文件精神,根据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不断更换主题、给人带来感悟、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唱响了五部曲。
1学习提升
1.1理论培训
我们首先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指导,让她们理解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1认识到环境布置重在对幼儿隐性的教育意义,而不单纯是视觉上的美观;2、布置环境不应该全是教师包办代替,应体现幼儿主体性、师幼互动性;3、环境的布置材料不应该依靠购买,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废旧材料,特别是一些乡土资源;4、环境布置一定要有主题,有内容,别人看后在心中能留有痕迹,而不是作品的堆砌。
1.2观摩学习
我们组织全园教师分批外出学习,到上海、杭州、衢州等先进幼儿园参观姐妹园的环境布置,并拍下照片回来学习交流。老师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参观,老师们对环境的内涵由茫然到懵懂到理解,收获很大。
1.3上网查找
我们发动教师从网上查找资料,找了很多环境布置的图片,组织老师欣赏并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
不管是哪一种学习,我们都及时组织她们进行交流、反思,谈自己的感悟、认识,通过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老师们对环境布置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
2整体规划
2.1区域划分
我们依据《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九条“ 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和使用园舍环境。要根据本园环境构造的特点,根据孩子的活动需要以及本园的办园理念,对走廊、楼梯、转角、平台等公共环境做出统筹安排,并根据季节、主题、宣传等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和更换,创设有效的园内公共大环境”的精神,对园内三幢教学楼进行划分,将一幢分给大班,二幢给小班,三幢新楼给中班。
2.2人员分工
幼儿园由园长总体负责,将三幢教学楼划分后,每段的组长分别负责自己的区域的楼道、走廊及门厅等环境的创设。新园区的艺术长廊则请专业美术老师等人士来设计,体现卡通的幼儿园特色。
2.3集思广益
教研组长组织组员畅谈自己的构思、感悟、认识,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老师们对环境创设有了新的认识及升华。如一幢的阅读长廊原本用喷塑,可创设后,教师们还是认为教师的刺绣好,于是就采取了两种结合的方案,这样看上去既美观,又展示了教师的多才多艺。小班则根据孩子的特点在门厅设计了触摸墙,中班则因是新楼,装上展示陶艺、花卉的框以展现自然美。
3齐头并进
3.1幼儿参与
幼儿参与的活动室环境创设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在创设环境的整个过程中,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一起参与环境的创设,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有一种参与感和主人感。如组织幼儿开展“设计墙饰”辩论会。二是指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机会,使其参与其中,保证幼儿有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由。此时,周围的一切材料都是为幼儿服务的,幼儿通过身边的材料进行再利用,让环境变成幼儿手中的活画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幼儿时刻都在进行自己的“绘画工作”。
3.2师幼互动
我们在创设环境时依据《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十九条的精神:“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关注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家长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区域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 首先,师生共同创设环境的过程能充分体现其教育作用。教师征求幼儿意见,把布置环境看成是大家的事。其次,让幼儿参与创设环境,就是注重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活动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能力。
3.3家园互动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家长多方支持幼儿的主题活动,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许多材料的收集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当真正成为主题环境创设活动的响应者、支持者和帮助者。在主题“红彤彤的年”中,家长和幼儿带来了灯笼、红包、对联、福字和中国结等,教师将灯笼、中国结挂起来,把红包、对联、福字布置成主题墙,让活动室变得红红火火,年味浓浓。()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设计理念。在“‘三八’母子同乐活动”中,家长为我们准备了电磁锅、电饭锅,把教室布置成厨房,家长和幼儿一起包、煮、吃水饺。
4遵循原则
4.1追随主题
我们在创设环境时依据《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十五条的精神:“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低成本高效益;环境的创设有否跟随主题(单元)内容的演进而变化;环境创设的相关性。”
本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尤为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主题情景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我们在环境的创设遵循课程目标,体现相关主题。因此,我们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根据主题变以往装饰性的环境为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整个教育环境之中,并根据主题的要求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如在开展中班 “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六个中班都准备了桌子、小床创设了娃娃家,让每个孩子带一个毛绒玩具,让幼儿随时体验做爸爸妈妈的乐趣。
4.2合理划分
我们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室内外空间,空间划分不科学会影响交流、秩序,导致室内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我们的教室是综合各种性能的活动室,幼儿要在室内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进餐活动和午睡活动等,尤其是每次进餐以后,我们都要搞清洁卫生工作,因此室内必须留有集体用餐的空间及方便进出的通道,我们实行桌子“一物多用”的做法。现在的6个中班和4个大班在新教学楼,相对来说室内空间较大,室内又有供幼儿午休的阁楼,阁楼下都被10个班充分利用,设计成孩子活动的区域。中二、中六班的`做法是半包围式的摆放,将各个区域沿墙面呈U字形设置,中一、中三、中四等8个班将各个区域沿墙面呈L字形设置,相互间隔比较大,各区域的活动空间相对宽松。无人走动的阳台中一班设为建构区;中三、大二班设为健身区;大四班设为表演区。大家将自然角和室外的作品展示区则设在阳台上,幼儿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出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4.3注重整合
环境的创设根据幼儿的需要而变化,为幼儿提供与环境对话的基础。我们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或预设活动的需要,或生成活动的延续,定期更换,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在区域的创设上注重区域围绕主题的整合。
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反过来,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很容易受到环境限制的。如果孩子长时间待在活动室里,相对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的思路一定是狭隘的。如今,我们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获得了更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如在《春天》主题中,我们园生成了周末亲子活动放风筝、摘草莓、挖春笋、剪马兰头、看油菜花等活动,幼儿在相互有联系的主题背景环境中,整合地运用和获得相关经验。
5研讨上挡
5.1自创交流
我们园的每个班根据幼儿特点和活动室结构创设了区域,有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健身区、益智区、自然角、娃娃家、理发店、小超市、棋牌室等。区角创设好了,大家尽其所能投放材料。
区域活动材料是支持幼儿学习的支柱,活动区域的材料假如一成不变,那么就无力吸引孩子的眼球,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无法引发幼儿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根据主题投放长期性材料和短期性材料。教师在选择材料时遵循的是趣味性、多样性和递进性的原则。我们选择留有想象余地、创造空间的低结构材料,
幼儿园等大家创设好了区域,定个日子进行了交流。园长和组长一行到各班看,发现了许多靓点,如小五的阅读特色,中二的瓶艺特色,大二的青花瓷特色等,同时领导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各班教师则轮流去看,吸取他班之长。如小班教师发现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差异较大,就在美工区内投放了画有直线、曲线以及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纸,供幼儿有选择的练习使用。
5.2引领提升
研讨中,教师提出在分隔区域的同时,对区域顶部进行装饰,既起到分隔的作用,又能体现区域的完整性。大家区域创设好了,根据相关建议再创,投放满足幼儿需要、适量的材料。如中一班给娃娃家挂上了蕾丝更显得温馨,中二班给娃娃家的床做了床罩,添了桌凳,更加吸引孩子的眼球……
园长在大家创设好区域的基础上又提出创设主题墙的要求,各班教师各显神通。创设了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主题墙。
幼儿园等大家创设好了区域,定个日子又进行了交流。园长和组长一行到各班看,发现了许多靓点,如中一班把主题墙设在墙上;中二班三面是窗,就买来了格子网,将孩子手工作品用大透明胶固定,创设为主题墙,悬挂起来,美光极了;中四班的主题墙用蕾丝、塑料管固定,贴上图片和文字,悬挂起来,效果不错。小二班在《红黄蓝绿》主题中,教师把家长和幼儿捡来的树叶做成的项链挂在阁楼边,树叶色彩缤纷、形态各异,有种说不出的美!
5.3展评上档
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市级环境创设展评中获得集体第一,上了档次,具有以下特点:
⑴教育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是为美化而美化,各项装饰都要围绕幼儿园总的教育任务来进行。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一位“会说话的老师”,通过直观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美丑,体现教育性。
⑵审美性: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⑶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即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要夸张,可适当变形,“拟人化”的手法幼儿最喜欢。
⑷参与性: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具有参与性:即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与构建,共创共享自己动手设计的美的环境。装饰要吸取幼儿的意见,要同幼儿一块美化,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这样,在美化环境中,不但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美的意识,还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⑸环保性: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注意环保节约,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画报纸、包装纸、各种纸盒、塑料瓶、布头及就地取材的自然物等,因材施艺。这样,可充分利用一切能用的材料,少花钱,多办事,既经济又实惠。
⑹探索性:即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享用探索和表现的发展空间,使幼儿在自主探索中与环境互动,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发展的。在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主题的发展和幼儿的需要,用记录、实物展览、动手操作等方式在墙面和区角中布置出来,并随着主题的发展逐步加以丰富和调整,使整个环境处于探究的状态。我们让幼儿与环境互动,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主动探索学习,生成新的问题,再解决,再生成,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化。
⑺特色性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具有特色性:即在环境中反映我们园多彩美工和早期阅读的特色教育。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并且“教育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创设优良环境必须树立开拓意识,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注重环境创设的过程教育”,特色环境的创设更能发挥育人的教育作用,使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
[3]网上文章: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初探》;
《主题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和小班孩子共同创设班级主题墙饰》;
《幼儿园布置“班级主题墙饰”四步曲》;
《关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中的问题调查报告》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创设美好环境,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那么幼儿园环境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教育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是为美化而美化,各项装饰都要围绕幼儿园总的教育任务来进行。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通过直观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美丑,体现教育性。
2.审美性:幼儿园环境装饰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3. 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即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也要夸张,可适当变形,“拟人化”的手法幼儿最喜欢。
4. 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吸取幼儿的.意见,要同幼儿一道美化装饰。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美化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美的意识,还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5. 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注意节约,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画报纸、包装纸、各种纸盒、塑料瓶、布头及就地取材的自然物等,因材施艺。这样,可充分利用一切能用的材料,少花钱,多办事,既经济又实用。
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创设,是教育与幼儿技能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园所环境建设中,室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如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玉米皮、高粱秆、各种树叶、种子、石块、泥块、各色羽毛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建筑物、图形等体现农村特色的作品;室外幼儿活动场地的安排规划,动、植物区的饲养,如看一看小白兔怎样吃草、种子怎样发芽长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与孩子们的参与设计、操作实践。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和能力,启发幼儿探索发现,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优化创设的园所环境也是进行美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优美活泼的园所环境都表现出了艺术、审美的集合,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处处给人美的享受,如各室创设各种专栏,通过小歌手、小画家、故事大王比赛、讲卫生好孩子评选,张贴在专栏内或奖励小红花等活动。能有效地熏陶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你愉快的接受教育。以此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丑美、以德为美、言行文明、举止大方;另一方面,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使孩子们最终能够调节心理平衡,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使自己在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能够真正把园所文化扩展到孩子们的一切活动场所。既要使幼儿园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也要使园所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规范、活泼,并能表现出深度、广度和力度,让他们产生一种激情,昭示人生哲理。还要精心设置景点,布置活动区,保持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富有诗情画意,真正达到花草树木也育人的境界。只有这样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健康正确的发展。
民办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一、当前民办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创设过程中不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更多的是按照成人的思维设计,缺乏幼儿主人翁意识。为了实现传统观念上教学的完美性,往往是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缺少让幼儿自主参与和创造的机会,幼儿更多地充当教师教学环节的观赏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幼儿只能单纯地接受和被动地融入那些被教师精心设计的环境。种种问题使室内环境创设的积极作用被严重削减,很难起到原本应有的教育作用。如此的环境创设,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环境创设忽略实用性和教育性
幼儿园包装之风盛行,过分注重美观效果。还有一些民办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时只是为了外在的美丽,没有把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观念放在首位,也没有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追求外在的环境整洁有序。在物质条件并不匮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片面追求“现代化”,只注重美观效果不具备实用性,忽视了环境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以高档华丽的装修、软软的塑胶地垫、五彩缤纷的墙饰、琳琅满目的高价玩具等来创设看似舒适、温馨的环境,这种只追求表面上的漂亮、花哨,环境创设千篇 一律,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目的,进而忽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民办幼儿园环境创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环境创设相关知识、技能欠缺、能力有限
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因为学历低,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所以在环境创设中以自我为中心,对环境创设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在布置幼儿园室内环境时,教师无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体,忽视幼儿的兴趣爱好,把自己放在了主体的位置,就导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成为摆设,室内环境创设的内容不够丰富,也不新颖,更不具备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有些教师在进行环境策划时都是信心十足,可是实际上,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能不能将设想变为现实,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要看幼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了。在民办幼儿园中的幼儿教师往往不具备这种能力,最后达不到环境创设的要求,就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二)园所相关投入较少
幼儿园环境创设先关投入较少。众所周知,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和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生源的问题,基金的紧张等压力让很多民办幼儿园挣扎在生存的底线。很多园长都竭力控制环境创设和教师培训的支出等方面的投入。民办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自我隔绝、封闭的状态,与外界联系沟通少。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中,有些根本没有组织过集体教研,园长几乎没有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不能为教师提供最新的观摩与学习的机会,不了解外界改革动态,对幼儿园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指导教学,墨守成规,也就不明白如何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的环境。
(三)园长素质有待提高
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在管理上较落后,教育理念封闭保守,对环境创设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更不注重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所以民办幼儿园园长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园长的理念和能力恰恰决定了幼儿园在以后环境创设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三、改善民办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创设丰富的室内环境
一成不变的室内环境只会限制和阻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创设能力。幼儿园也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去参观示范园和公办园的环境,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环境创设能力,还可以有效丰富室内环境。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有用的室内空间,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
(二)把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有些幼儿教师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全部都自己去布置,等于直接代替幼儿完成这些事情,剥夺了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布置过程,进而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动手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动手和动脑,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环境。只有在这种幼儿自己动手实践的氛围里,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改变以往只有教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布置的主体的局面,幼儿园的活力也会迸发和体现出来。
(三)调整室内环境设置,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还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即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创设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比如,在大厅里挂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标语,走廊里的挂饰“小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你好”“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家园互动、家教之窗、家长交流园地、幼儿活动风采展示栏等等。这种互动式的环境创设,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而且会使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室内环境的布置还可以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如在“冬天来了”的主题教育中,室内环境的布置就可以根据冬天的主题来布置,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摘要: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与变化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吸收、灌输与接纳的过程,而是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在对存在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协调好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的关系、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互动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幼儿园教师环保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等策略,以期能够对幼儿园创设高质量的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 环境创设;幼儿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相对一般环境而言,幼儿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即教育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幼儿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安全性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包括幼儿园园所建筑、设施设备、玩教具等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注意创设的环境能够让儿童心理上感觉到安全并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章法的。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投放的材料如何摆置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环境创设的潜在功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对象。因此,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班级环境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 、访谈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班级环境内容单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每个主题的开展有目的更换主题墙面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能会把主题中一节活动的作品呈现粘贴于主题墙,而对这一主题所涉猎的其他方面只是跟幼儿讲一讲、说一说而已,一带而过,主题墙面中没有过多的呈现。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主题墙面不够大,班级幼儿多,想把每个幼儿的京剧脸谱作品都粘贴上,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呈现其他内容。二是绘画性的作品更容易呈现,便于幼儿之间的欣赏与交流等。
(二)班级环境内容不系统
理想的班级环境应是让外人走进班级就能知道此班级正在进行什么主题活动,能明晰的了解到幼儿在此阶段进行了哪方面的锻炼与发展等。而现实中,走入班级活动室,我们会发现班级环境内容多而杂。每个墙面上不会有空余的`位置,玲琅满目的感觉。
但如果细细察看,却不知道现在正开展什么主题,主题线索不明确。即班级环境的内容是不系统的,没有一条主线将环境内容进行贯穿。
(三)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许多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总喜欢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首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期正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参与性原则
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最能体现一所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要使创设的环境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幼儿参与的原则。
(二)环境创设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做到“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做到“以幼儿为本”,就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的整体规划中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规划布置怎样的班级环境,当然也要考虑环境内容与所学的教学内容和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让幼儿参与进来,通过对自己提供材料进行装饰、创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创意作品布置于班级内,无形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促使幼儿更加珍惜爱护班级内的环境。
(三)创设系统的环境的方法
班级的环境创设体现班级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展现了一个班级的独特特点。有效、科学的环境创设不是零散的、由不同内容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主题在贯穿。所以教师和幼儿在进行环境有效创设时,一定把握总的主题思想,创设更加系统的班级环境。利用格式塔理论的思想,在创设环境时要考虑整体性与变调性的特点,让班级环境既丰富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四、结语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一样的人生,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找出影响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设有效班级环境的策略,以期为更好的创设班级环境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董晶. 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研究[D]. 西南大学
[2] 赵怡蓉. 幼儿园主题墙饰审美性的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 赵青.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个案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4] 刘婷婷. 幼儿园居室环境设计与研究[D]. 吉林大学
[5] 陈桂萍. 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09)
[6] 师丽辉. 幼儿园墙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01)
[7] 何玲. 发挥主题活动中墙饰的教育功能[J]. 基础教育研究. (22)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教育开始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也是“启蒙时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外界出于好奇心理,善于学习和模仿,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和传递的知识类型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和后期的成长。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2.结合孩子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引入虽然幼儿教育阶段是教育的第一道大门,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教育阶段有着重大影响!当然知识对于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传播,在对幼儿园教育时期,应结合主观和客观环境灵活教学,所引入的地域文化知识也是多样化的,应结合地域特点分享与之相关的典故,包括神话故事等,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陕西渭南的可结合“华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加强孩子对正义和孝义的追求。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不仅加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也加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兴国安邦之本,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未落后。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各种改革和创新,为孩子后期的教育做好了铺垫。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各个阶段对教育的创新都是对有生命的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引入培养了孩子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园时期中华文化教育环境的探索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水粉画是培养幼儿色彩美感,提高幼儿色彩审美趣味的重要课程。水粉画颜料用水调色,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学,且表现力强,趣味性高。水粉画明快、洒脱、概括适合幼儿挥洒涂抹抒发情感,深受幼儿的喜爱。
幼儿水粉画虽在画法上比较随意,没有统一的定式,但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每种方法相互联系又独立其中,各有所长。为方便教学,我把适合幼儿表现的水粉画方法归纳成幼儿水粉画十法。
一、平涂法
平涂法就是勾线添色,画面是两维空间不具有立体感。具体做法是:先用稍细的油画笔或水粉画笔,用单色画出物体的轮廓线,再把调好的颜色平涂在轮廓线内。画面重视直观感受,不追求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真实性。平涂法的特点是:画面干净利落,色彩整体概括,单纯平稳。平涂法简单易懂,易掌握,容易增强幼儿的信心。
二、构成法
不画真实的`物体,用随意勾画的交叉线条或几何形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图象。它的特点是:平面性,自由性,趣味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画出喜欢的线条,不用考虑物体的造型和画不像的问题。在涂色上也比较自由,适合儿童自由地表现。
三、薄画法
薄画法也叫透明画法,指调色时用色少一些,用水多一些,在画纸上显露出纸的底纹,它的特点是:渗洇的感觉比较好,色彩的自然融合好,有中国画墨色的空气感,也有水彩画的透明、轻快、湿润感,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和诗意般的情味,特别适合表现雨后或晨夕的景物,游戏玩耍味十足。但由于薄画法需要很好的控制水、色的能力以及画画的经验,画好是不易的。
四、厚涂法
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用色较浓重,具有油画般的淳厚,并有较强的覆盖力,能表现出真实物体的丰富色彩效果。且笔触、画痕明显,绘画性特点十分突出,对色彩的表现力也大为增加,适合于个性化表现的儿童。厚涂法与薄画法相比更易于幼儿掌握。
五、点彩法
点彩法的叫法源于十九世纪后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分色点彩法。画面用密集的小色点组成物体形象,犹如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拼贴镶嵌,构成了色彩相混合的特异的色彩情趣,给人一种闪烁、颤荡的色彩感受,增加了色彩画的趣味性和“玩颜色”的意味,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六、明暗法
明暗法是强调明与暗的对比作用增加其艺术效果的,画面强烈、刺激、醒目,画的主题清晰、明了、突出,增加了物体的形象感,容易出现好的视觉效果,易被幼儿接受,适合幼儿学习运用。如主题物是亮色,背景就用暗色或者反之。
七、冷暖法
冷暖法就是利用色彩分冷暖的感觉,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作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冷暖色调或者符合自己欣赏习惯的色彩画。冷暖法适宜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主观色比较多,因多用邻近色作画,如暖色调绘画有红、橙、黄及相近的颜色等,色彩单纯简洁,给人以情绪渲染。
八、底色法
底色法就是在有底色的画纸上作画,现成的色纸有印刷纸、卡纸等,也可以自己做底色纸,先调一种自己喜欢的底色均匀的涂在画纸上,待干后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底色法的特点是:画面较完整、和谐、统一,易与其它色相互协调,画面也显得整体。但此画法不适合在自己做的色纸上薄画,底色会在画笔的运动下泛起,在自己做的色纸上画画颜色应调的厚一些。
九、随意法
随意画法有点像西方国家流行的美术流派抽象派画法,抽象艺术丢弃了生活的真实和具体的形象,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情的切入,在画面作无规则的随意涂洒,主张无理性思考下的无意识涂画,以追求新奇感觉为目的。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的无理性思考的特点,跟着感觉乱涂一气,享受任意涂抹的快感,深得小朋友喜爱。
十、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不作颜色的薄厚、明暗、冷暖的特性界定,而是根据作者的习惯随心而定,用着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把各种方法融在一起,常常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比如,可以在画好的画上直接印上树叶的叶筋纹理,以增加画面的肌理感,也可把实物直接贴在画纸上再画,增加绘画的表现力。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从形成良好管理机制、探索科学教育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幼儿活动精彩纷呈等方面诠释了我园注重科学启蒙教育,打造园所特色品牌的途径和形式,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循序渐进地走出一条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关键词:园所文化;办园特色;科学启蒙教育
引言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坐落在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幼儿园、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区域内聚集了众多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使得我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资源。我园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园所特色,通过实践研究,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切实有效地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之路。
一、重视科学教育启蒙,形成良好管理机制
1.成立领导机构幼儿园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园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以科研部牵头,结合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究性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基于科教创新区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探究》的开展,以总课题为龙头抓手,子课题为具体实施内容,小专题为辅助,有序地开展研究。在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及每学期工作计划中呈现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有设想、有措施、有方法。2.相应配备保障园内各班均配备完善的电脑、电视、投影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科学教育基础性设施,为教师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保障。为教师配备科学教育书籍近200册,幼儿科学教育藏书400余册。宝宝电脑房拥有20台一体电脑供幼儿探索学习。“创意美工坊”各类废旧材料丰富,可供幼儿进行科学创意制作。幼儿园网络资源丰富,各教育资源交流分享渠道多、内容广、效果佳,竭力为科学教育特色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
二、探索科学教育课程,呈现园本内涵特色
根据大、中、小班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课程。1.集体教学活动精品课程通过教学研究、深入反思、活动点评等形式,筛选各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保留经典活动,并做成蓝本,让教师参考、修改、调整或加入新的想法,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园本系列课程。2.小组科学区域活动课程在小组区域活动中,重点打造科学区,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提供科学有效的操作材料。以幼儿的探究思路开展游戏,保证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探索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打造适合自己班级的科学区角环境,努力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活动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以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其设置体现了趣味性、操作性、游戏性、安全性的特点,内容丰富,形成多样,使孩子百玩不厌。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教师系列培训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系列培训,如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科学教学活动交流研讨等,多通道、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科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2.科学课题研究全园教师科学教育研究氛围浓厚,以课题为抓手,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和规律出发,充分利用科教创新区科学技术教育资源,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原有经验,积极探究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项目和内容,循序渐进地探索属于园本的科学教育特色。参与研究的老师乐于实践、乐于质疑、乐于合作,每月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的组织要领和活动规律,撰写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课题论文。3.教学交流研讨探索多元化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幼儿是探究性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1]。我们倡导教师应注重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和赞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闪光点,用微笑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称赞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一个小问题的引领和材料的提供,能激发幼儿持续的探索意识,提升探究能力。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支持,鼓励幼儿的各种探究行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科学阵地建设,开发科学实践基地
1.园内阵地重视科学教育阵地的建设,园内设有科技大空间专业活教室,从儿童的视角入手,划分为欣赏区、探索区、操作区,为各班幼儿合理安排好进入专室活动的时间,保证幼儿每周进入,并做好相应记录。各班设有符合不同年龄特点的科学区角,成为适合孩子操作探索的科学阵地。同时在园内走廊、墙面、楼层等公共环境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科学启蒙教育特色。2.园外阵地将科教创新区中可利用环境、物质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加以挖掘和利用。目前,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影剧院、独墅湖体育馆、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创意产业园、欧瑞动漫基地展厅、苏州国际科技园、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中科慧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科教创新区单位已成为我园科学教育活动资源。在此基础上,多家单位顺利牵手挂牌,建设翰林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园本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范围。幼儿园与各基地开展双向基地考察、师幼活动20多次。同时利用有效资源与美国西题迪斯儿童科技营、环球倍思科学实验机构、小科实验屋携手,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系列活动。
五、幼儿活动精彩纷呈,启蒙探思益智收获
1.翰林科技节活动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园所、幼儿、教师、家庭多位一体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以STEM教育理念的视角,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科学活动,将多领域活动与科学结合,注重幼儿探究兴趣的激发、探究体验的获得,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和交往中提高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激发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幼儿在科技节中有收获,有成长[2]。2.系列科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年龄段科学活动,重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技大空间专室活动、班级科学区角活动中进行;内容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重点突出实践性、操作性;充分挖掘课题资源地科学教育资源,科技园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欧迪瑞动漫馆”来园与孩子互动活动;感受园区“欧瑞动漫馆”丰富有趣的动漫制作科学实践活动。年级组形式的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多彩,如小班的“玩陀螺”、中班的“叠叠高”、大班的“多米诺骨牌”等。
结语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践研究的道路上,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将借鉴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建设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内涵促发展的最终愿景而继续努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杜长娥.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罗威尔.韦珏,译.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搞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幼儿园文化建设却存在着一些育区。要想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就要有正确的定位,要理清文化的传承、积淀与创新的关系;要理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要理清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要从创造物质文化、营造精神文化、建立制度文化和养成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幼儿园 文化建设 思考
一、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定位
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造集体人格。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就是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人格、群体性格,让群体的良好性格品质和心理品质成为约束学校成员言行的指南。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文化建设。幼儿园文化建设面对的是3―6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要以办园治学理念为核心,要以“一切为了幼儿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要以“健康、活泼、文明、向上”为目标,构建幼儿园文化,引领幼儿园发展方向,规范组织行为,指导保教实践,定位师表形象。幼儿园每一位教职员工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育园所文化的责任,努力地维护它、传递它、发扬它,在集体共同分享的文化之中朝着共同的愿景,实现幼儿、教师、幼儿园最优化的发展。所以幼儿园文化建设要以发展师幼主体性、提升师幼的生命价值为主线,探索出一条内外开放,教师、家长、幼儿多元互动的幼儿园文化建设之路。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要理清的关系
一是理清文化的传承、积淀与创新的关系。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重在传承、积淀和创新。传承不是守旧,而是一手牵着历史,一手牵着发展的现实,面对未来,在幼儿园发展的长河里披沙沥金,把幼儿园文化的精髓部分积淀下来。幼儿园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但是创新的目的不是独树一帜,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刷新和粉饰,而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从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发展成长的角度出发,把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文化增加进来,为幼儿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理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形式会使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不是不要形式,而是应把握好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不能用设计形式来体现文化,而是要围绕文化建设目标来设计表现形式,也就是要围绕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保育规程来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再用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如果过分强调表现文化的花样性和表面性,但没有具体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它只是一个建筑,一个图案或一种摆设装饰而已,如只注重文本化,不能和实际相结合,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成为规范幼儿的行动力量,是没有灵魂的;如只注重标语化,满墙的标语口号是琳琅满目,但这些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标语口号,并没有成为幼儿的自觉追求。所以不注重文化的内涵体现,就会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偏离正轨。
三是理清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显性文化就是在校园里能看到的文化,如贴在墙上的、刻在物上的、摆在面上的、能耳闻目睹的具有感知的文化。这些文化体现在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及装饰上,如树木的种植和绿地的设计,静物的摆放和标语的张贴等文化元素的介入。这些显性文化具体直观地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对幼儿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隐性文化包含着幼儿园全体成员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公共意识,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却能切实感知,是集体内成员的心理契约,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它能规范全体成员的言行朝向组织的共同目标。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互为表里,显性文化是表,隐性文化是本,所以幼儿园文化建设要标本兼治,而幼儿园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本,隐性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魂,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潜在力量。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文化的导向、规范、激励、凝聚作用,使幼儿园成为教职员工快乐进步的精神家园,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乐园。为此幼儿园文化就要从营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一)创造健康优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为载体,传递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幼儿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幼儿园的物质文化要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创设来实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也是幼儿感知信息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着幼儿主体性方面的发展。幼儿每天都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幼儿园精神文化是指教师和幼儿的精神面貌、思想行为、艺术风尚及道德行为习惯。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根本,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特别体现在办园的理念、办园的思想和“三风”建设上。
(三)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制度是幼儿园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教师和幼儿必须遵守的规范,制度约束下的管理是有序的,在贯彻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外部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觉责任意识,并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创新开展工作。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有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有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和规范可行的制度文化,最终就要转化成师生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行为的表现,只有把办园理念和思想用文化的形式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才是文化,才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