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 文档
- 2024-08-25
- 10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本文共1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理念】
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
《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
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
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
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
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
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交流
(1)互相欣赏、倾心、爱慕(相机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
板书:牛郎:勤劳善良(联系课文的1、2自然段)
织女:心灵手巧(联系课文的第4自然段)
勤劳善良和心灵手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彼此欣赏让他们走到一起。
(2)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赏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发现了吗?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向往爱情)
板书:追求幸福
(3)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走到一起,最要感谢的是――老牛。
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图报;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劳任怨;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耕地用牛,拉车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劳动中的伙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选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小结:老牛知恩图报,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他们爱情的促成者。
3、他们的追求换来了恩爱和美满的生活。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仙凡相恋为题材创作的。想不想听一听?(播放并出示歌词和插图)
(设计意图:分析牛郎织女相爱的原因,感受牛郎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以及恩爱美满的生活,分析老牛的意象。)
三、爱的坚贞
1、过渡:多么美满的生活,多么纯真的爱情。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就像歌曲中唱的“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短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身份的悬殊,牛郎和织女的相爱不会一帆风顺,故事有了波折。
2、默读课文8-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从中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不近人情,铁石心肠,残暴专制,蛮不讲理,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反对、破坏者)
3、面对王母的反对与破坏,牛郎和织女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守?
(1)织女一边挣扎……
(2)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披上牛皮追赶。(体会牛郎的内心的想法)
4、小结:为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牛郎和织女也义无反顾。
5、感情朗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王母形象,感悟牛郎和织女在阻挠面前的坚贞不屈。)
四、表达方法
1、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不出现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平淡无奇,太平常了)写王母的阻挠有什么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衬突显出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不屈)
2、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出示:高潮)
3、我们的故事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民间故事是叙事性的文章,这就是叙事性文章的叙事结构。(板书:叙事)
4、所以说,王母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机会难得,决心,老牛的皮)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是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做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在今后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到前后的联系。
5、齐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体知识。)
五、故事结局
1、过渡:王母的玉簪冷酷无情的拆散了一对相爱的人。(出示第11自然段和插图)谁来读一读?
2、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就写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补充阅读《迢迢牵牛星》(出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教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小结:天河很宽,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鹊桥相会
(1)过渡:他们的爱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
(2)出示插图,为什么是喜鹊?(喜鹊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团圆,被称为相思鸟、恩爱鸟,他们搭起的横跨天河的天桥多么美丽而壮观呀)
(3)其实故事讲到隔河相望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又增加一个鹊桥相会的情节?(表达了同情牛郎织女,永世不见面的残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写满足了人们的愿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寄托对团圆的向往。
(设计意图:品析故事结局,拓展阅读,了解喜鹊的意象,感受人们创作民间故事的善良美好愿望。)
六、故事的流传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时一个民间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曹植《九咏》写道:”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2、这个故事在汉代之前(公元2)就形成了,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了一千八百年。这是为什么?
感人,哪里感人?
曲折,跌宕起伏。
仅仅是写天上人间的爱情吗?人们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古代劳动人民也和牛郎织女一样――,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故事的起源发展来探究民间故事的魅力。)
七、指导复述
今天我们阅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像《月光启蒙》中的那家人一样,在灿烂的星空下,讲故事,听故事。
要讲好这个故事,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叙事结构)(开端和发展可以简单的讲,叙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讲精彩,讲详细。伏笔的地方要交代清楚。)
自由练练。
(设计意图:落实课后的练习,指导复述的技巧,照应前面学到的叙事方式)
八、推荐阅读
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走进民间故事的天地。)
九、作业:
1、复述课文。
2、阅读民间故事。
板书
13 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叙事
织女:心灵手巧伏笔
追求幸福
牛郎:勤劳善良
牛郎织女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我重点落实了说和读能力的训练。
一、朗读能力的训练。
苏教版教材或新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一般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情节比较生动,高潮凸起,人物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比较适合朗读能力的训练。
当然有感情地朗读并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一般要经历读通――读懂――读出感情这么三个过程。首先是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有感情的朗读打下基础,然后朗读和感悟相结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讲骨肉情谊,一个专制形象。织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织女被王母抓走后的那种心急火燎的心情。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重点词句,最后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我认为朗读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朗读差异性,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即可。
二、要加强复述课文能力的训练。
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教师会忽视了这项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不考的。苏教版课文比较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都要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必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时,让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一段一段地进行,这样降低难度,由简到难,调动学生复述的兴趣。
复述前先指导学生编列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供复述时参考,如: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中,抓走织女――心急火燎,携子追赶――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学生一段一段地进行复述,积极性比较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全文复述,在复述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给他提个醒,其实就是复述的要求,然后问他你是讲给谁听的?他说是讲给奶奶听的,那奶奶耳朵有点背,听不清楚,你可要想点。有了这个情境,增加了学生复述的情趣。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组成的词语。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1. 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思考、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
人物:牛郎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挣 扎 汹 舔 拽
新词: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挣扎 波涛汹涌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
3.轻声读课文,反复读新词,长句或难读、易读错的句子。对于读错的词句画出来小组研读或汇报老师解决。
4.师生共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将课文读正确。
三.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寻求故事的大概情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自读课文,动笔画出文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草图或文字概括,在小组交流,向老师陈述。
1.自读全文,思考故事的情节;
2.汇报阅读成果,说说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话来陈述。
四.课外细读课文,准备汇报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达人物心情的重点词句。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请选择:亲情友情爱情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嫂子牛郎老牛
王母娘娘织女
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
(1)哥哥嫂子牛郎
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牛郎老牛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教学“舔”字)
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
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牵红线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
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
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
三、小结:
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一、课文导入:
民间每个节日所不同的习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人物认识:
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五、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质疑: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六、分析探究:
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答案允许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课文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思想、感情、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展示了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业。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
3、学生汇报。
板书:
很久很久以前 一天晚上 第二天黄昏 一天一天 从此以后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六、作业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板书:
鹊桥相会
J
织女被抓
J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
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
板书设计:
鹊桥相会
J
织女被抓
J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点 男耕女织 话别 留皮 趁机 抓走 鹊桥相会
照看 老牛 周到 相识 成婚 幸福 美满 天河相隔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作业
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积累词语,将找出的好词填写在空着的“词语花篮”上。
2.二次默读,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书上标注提纲,然后小组交流补充。
(二)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四)作业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查找其它美丽的传说故事。
1.小学课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2.《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3.《牛郎织女》初中语文优质版教学设计
4.思品教学设计
5.教学设计的心得
6.《彩票》教学设计
7.《阳光》教学设计
8.《春》教学设计
9.《老王》教学设计
10.《雪》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
《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
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板书:爱情故事)
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板书:牛郎 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牛郎生活在――人间,织女生活在――天上。)
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曲折、美丽、浪漫、悲惨、凄美……)
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
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交流
(1)互相欣赏、倾心、爱慕(相机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
板书:牛郎:勤劳善良(联系课文的1、2自然段)
织女:心灵手巧(联系课文的第4自然段)
勤劳善良和心灵手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彼此欣赏让他们走到一起。
(2)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赏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发现了吗?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向往爱情)
板书:追求幸福
(3)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走到一起,最要感谢的是――老牛。
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图报;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劳任怨;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耕地用牛,拉车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劳动中的伙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选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小结:老牛知恩图报,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他们爱情的促成者。
3、他们的追求换来了恩爱和美满的生活。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仙凡相恋为题材创作的。想不想听一听?(播放并出示歌词和插图)
(设计意图:分析牛郎织女相爱的原因,感受牛郎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以及恩爱美满的生活,分析老牛的意象。)
三、爱的坚贞
1、过渡:多么美满的生活,多么纯真的爱情。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就像歌曲中唱的“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短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身份的悬殊,牛郎和织女的相爱不会一帆风顺,故事有了波折。
2、默读课文8-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从中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不近人情,铁石心肠,残暴专制,蛮不讲理,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反对、破坏者)
3、面对王母的反对与破坏,牛郎和织女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守?
(1)织女一边挣扎……
(2)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披上牛皮追赶。(体会牛郎的内心的想法)
4、小结:为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牛郎和织女也义无反顾。
5、感情朗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王母形象,感悟牛郎和织女在阻挠面前的坚贞不屈。)
四、表达方法
1、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不出现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平淡无奇,太平常了)写王母的阻挠有什么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衬突显出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不屈)
2、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出示:高潮)
3、我们的故事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民间故事是叙事性的文章,这就是叙事性文章的叙事结构。(板书:叙事)
4、所以说,王母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机会难得,决心,老牛的皮)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是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做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在今后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到前后的联系。
5、齐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体知识。)
五、故事结局
1、过渡:王母的玉簪冷酷无情的拆散了一对相爱的人。(出示第11自然段和插图)谁来读一读?
2、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就写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补充阅读《迢迢牵牛星》(出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教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小结:天河很宽,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鹊桥相会
(1)过渡:他们的爱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
(2)出示插图,为什么是喜鹊?(喜鹊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团圆,被称为相思鸟、恩爱鸟,他们搭起的横跨天河的天桥多么美丽而壮观呀)
(3)其实故事讲到隔河相望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又增加一个鹊桥相会的情节?(表达了同情牛郎织女,永世不见面的残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写满足了人们的愿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寄托对团圆的向往。
(设计意图:品析故事结局,拓展阅读,了解喜鹊的意象,感受人们创作民间故事的善良美好愿望。)
六、故事的流传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时一个民间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曹植《九咏》写道:“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2、这个故事在汉代之前(公元2)就形成了,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了一千八百年。这是为什么?
感人,哪里感人?
曲折,跌宕起伏。
仅仅是写天上人间的爱情吗?人们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古代劳动人民也和牛郎织女一样――,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故事的起源发展来探究民间故事的魅力。)
七、指导复述
今天我们阅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像《月光启蒙》中的那家人一样,在灿烂的星空下,讲故事,听故事。
要讲好这个故事,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叙事结构)(开端和发展可以简单的讲,叙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讲精彩,讲详细。伏笔的地方要交代清楚。)
自由练练。
(设计意图:落实课后的练习,指导复述的技巧,照应前面学到的叙事方式)
八、推荐阅读
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走进民间故事的天地。)
九、作业:
1、复述课文。
2、阅读民间故事。
板书
13.牛郎织女(爱情故事) 叙事
织女:心灵手巧 伏笔
追求幸福
牛郎:勤劳善良
《牛郎织女》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对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1. 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
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思考、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
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
人物:牛郎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挣 扎 汹 舔 拽
新词: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挣扎 波涛汹涌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
3.轻声读课文,反复读新词,长句或难读、易读错的句子。对于读错的词句画出来小组研读或汇报老师解决。
4.师生共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将课文读正确。
三.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
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寻求故事的大概情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自读课文,动笔画出文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草图或文字概括,在小组交流,向老师陈述。
1.自读全文,思考故事的情节;
2.汇报阅读成果,说说故事的梗概,要求用自己的话来陈述。
四.课外细读课文,准备汇报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达人物心情的重点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A、生:爱情
B师出示---请选择:亲情 友情 爱情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师板书:牛郎织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织女
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1)哥哥 嫂子 牛郎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哥哥嫂子: 对牛郎 (随机板书:棚 教学棚)
(2)牛郎 老牛读课文第2自然段 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 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 并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 教学舔字)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 牵红线 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 织女
师: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4-----6自然段)初评牛郎织女。-------
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三、师评述小结: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一、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会“原来”造句。
4. 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原来”造句。
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三、教学难点:
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2、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着名的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一)
3、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到这篇课文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 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 朗读字词,正音“哼”是后鼻音;“咧”读“liě”,不读“liē”。
(2)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 指名试读课文,看看能否读得正确、通顺。
3、初步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让同学提出自已不懂的问题。
三、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郎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四、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1) 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2) 完成板书:
挑最好的草地
喝最干净的溪水
牛郎:照看周到 到树林里休息
在山坡上晒太阳
身子刷得干干净净
牛棚拾得清清爽爽
3、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怎么样?
(1) 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 完成板书:
(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
(有时)伸出舌头舔
老牛:善解人意 (惟独)好像听得很有味儿
(惟独)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
4、指导咸情郎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书写指导: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完成文后习题3,抄写词语。
郎读第2、3自然段。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相机板书:老牛牛郎织女王母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事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人物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二板块:体会织女之决心
1、任务驱动:
2、导学。
(1)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你读出了什么?
板书:(织女)决心
(2)“决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拿定主意。”织女为什么要拿定主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3)前文中交代“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是什么身份?牛郎又有什么遭遇?
(4)一个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身份卑微、穷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着什么?会有什么后果?
(5)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
(6)读读这句话:
“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第三板块:体会爱情之美
1、“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美满。”
老师这儿有一段黄梅戏的唱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多美满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2、追求爱情的他们,日子虽苦,心里也甜哪。让我们怀着对这份美满的憧憬,深情的祝福他们吧。一起读5、6自然段。再接读第7自然段。
第四版块: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织女之痛,感情之贞
1、人说,天上一天,人间三年。西王母醒来的那一刻,灾难便降临了。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王母之狠
牛郎之急
织女之痛(挣扎)
(1)“痛”可以组成哪些词?
(2)织女“悲痛”的是什么?
真是“回头不见亲人面,云也落泪风也悲。”但是,不管忍受多么大的痛,织女却始终没有后悔过。谁来读:
织女:纵然把我剁成泥,
心与人间不分离。
纵然把我化成灰,
织女还是牛郎妻。
人间天上拆不散,
天上人间比冀飞。
(3)织女“痛恨”的又是什么?
王母娘娘为什么这样绝情?
3、让我们把王母的狠,牛郎的急,织女的痛统统放到文章中去读。
4、接读,出示――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这边,织女在天河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日子久了”,到底有多久?(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远)你从这个词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2)就在岸边等,哪怕把我便成陨石,哪怕把我变成星星,我也要和她隔河(相望),这是牛郎对织女的(决心),也是织女对牛郎的(决心)
(3)同学们,在字典中“决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意志。(出示意思)
5、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意志,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终于感动了上苍。
出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到天河那搭桥去了。
6、示图:这是一座喜鹊搭起来的桥,快看,多美的桥啊!牛郎和织女踩着喜鹊的身子来相会。想想,两个人一年才能见一面,织女会对牛郎说什么?
出示: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第五版块:复述故事
1、《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大家想不想也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2、出示“友情提示”
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3、按照提纲练习,全班交流。
第七六板块: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第一、二、三、五题。
教学理念:
民间故事是群众口头创作,直接反应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内容通俗易懂,人物性格特征鲜明,情节曲折。《牛郎织女》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民间故事,我备课时,我便思索:如何通过,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师:教学之前,咱们先来完成一道填空题: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板书《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师:这些故事你们喜欢吗?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用一两句话讲给你同桌听?(学生相互讲故事)你是从哪看到这些故事的?
生:从电视上看到的。
生:从书上看到的。
生::听奶奶讲的。
师:这些民间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久远,拥有无数的读者?这节课咱们来探究《牛郎织女》的奥秘。
中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中国的孩子在生活中从各种不同渠道必定接触了不少民间故事,教师要有资源开发意识,将本课的教学植根于学生已有民间故事土壤中,在学生讲故事时调动了学生遗存民间故事印象,过去的兴趣同时移植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人物性格特征鲜明
师:读完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肯定有你喜欢的或讨厌的,能结合课文,与同学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什么,?你讨厌谁,为什么讨厌她?
学生交流反馈
生:喜欢牛郎虽然被兄嫂虐待,还是心地善良的细致周到的照顾老牛。我是从文中的这些语句看出来的。(朗读相关语句)
生:喜欢牛郎追求幸福的勇气。虽是孤儿,但他不自卑,碰到美丽的仙女,勇敢地走上去,最终收获自己的幸福生活。生:喜欢牛郎的执着和勇于同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人抗争,争取自己的幸福。
生:我喜欢织女的心灵手巧,(读相关语句)
生:我喜欢织女善良,她不计较牛郎是孤儿,没钱没势,正是在知道牛郎的不幸遭遇后决定冒险与牛郎结为夫妻,不像社会上的有些女孩子觉得自己长得好看,成天挑七挑八,什么要结婚要先有房先有车,要有钱,与织女相比这些人太俗了。
生:我喜欢织女留在人间的勇气,她在天庭呆那么久,肯定知道迟早会被王母娘娘抓回,一旦抓回后果不敢想象,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我喜欢老牛的知恩图报。
我讨厌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读相关语句。
探究表达劳动人民的哪些美好愿望和故事的一曲三折。
民间故事能流传久远还有两大秘诀板书:美好愿望 一曲三折
这个故事蕴含劳动人民哪些愿望
生:人们希望苦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围绕幸福,故事分几大块进行。
师生合作完成板书:1~3 期盼幸福
4~7收获幸福
8~10失去幸福
11~12争取幸福
师:看着板书,想想可用什么表示文中的情节发展路线。
复述故事。复述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吸收和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熟读课文列小标题。
同桌交流小标题。
借助小标题复述故事,注意用上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
学生上台讲,其他学生点评。
民间故事擂台赛。
请学生有意识的收集当地的民间故事,并告知在某一时间班级将举行一次讲民间故事大赛。
设计理念:
《牛郎织女》是根据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改编的民间故事,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感人、栩栩如生。教学本课,力求体现:一、人文之“文”,即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以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具体的讲就是引导学生挖掘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学生的自由与尊严、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牛郎织女》在教学范式上,力求体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牛郎织女》的教学线索是由“聊故事、品幸福、赏人物”三个环节组成。在循着这一结构展开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立足文本、也就是引领学生紧扣教材提供的本文,通过复述故事的言语实践,创设出可感可触之情境,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运用语言,感悟人物形象,丰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历练智慧,力求体现“鉴赏的语文”“思想的语文”。
教学目标:
1、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层次,尽可能用上文中的语言复述故事,在言语实践中感悟人物形象,丰富情感。
2、补充文中空白之处,在创造性复述中理解“幸福美满”的内涵,历练智慧。
3、围绕“牛郎织女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实践,开拓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理清文脉。
1、将下列小标题按课文的原有顺序排列起来,在括号里标上数字。
出示:
( )生活艰苦,人称牛郎 ( )牛郎喂牛,老牛诀别
( )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 )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 )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 )王母知情,发誓严惩
( )心急如焚,追赶被阻 ( )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 )男耕女职,日子美满 ( )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 )闯入家中,抓走织女 ( )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2、齐声朗读排列正确的小标题。
【设计意图:情节曲折生动,是民间故事所具备的典型特征之一。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分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叙说事件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对课文内容即故事情节准确地进行把握,也为本课时的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二、复述故事,积累语言。
㈠按小标题复述课文。
1、按小标题复述课文,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讲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神情等让故事更生动。可以小组合作,每人讲一个部分,根据板书提示,力求把一个部分将生动。也可以选派代表讲,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相互评价。
2、小组学习,互相评议指点。
3、小组展示,复述故事pk赛,全班评议。
第一组全文复述,与之pk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讲得最精彩的片段。
㈡展开想象,填补文中空白,创造性地讲述。
1、这篇课文是根据叶圣陶老先生写的《牛郎织女》故事改编的,它保留故事的主要框架,却精简了不少内容。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没有觉得意犹未尽,文中其实留有不少空白之处,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填补文中空白,创造性地讲述。首先来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留有空白,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的?
2、预设:
a、是什么吸引了织女,决心留在人间?
b、众仙女劝说织女,陈述私留人间的后果。
c、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
d、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互诉衷情。
3、小组学习: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讲述。
(学习提示:可以分角色演一演,可以仿照说“牛郎精心照顾老牛”那一段一样列举生活细节,语言功底比较好的同学讲述时还可以尝试用上整齐的句式)
4、大堂交流,相机引导。
a、听你们这么说倒让我想起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脑演示:《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你觉得这段唱词中的哪些话唱出了织女的心声?
b、叶圣陶的《牛郎织女》原文中有一段对他们夫妇美满生活的描写,我觉得写得很是精彩,我把它摘录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你勤我俭,不怕劳累,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
c、想象两个人的决心,任选一个角色,说说隔岸相望的他俩会怎么诉说?
5、小结:听听织女的决心,正如黄梅戏《牛郎织女》唱的: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仍是牛郎妻。天河再深也比不过牛郎织女的夫妻情深,天河再宽,也永远隔不断牛郎织女紧紧相连的心。
㈢认识“幸福、美满”的真正内涵。
1、牛郎与织女都追求自由的爱情,向往美好的生活,两人尽管有这么大的决心,毕竟一年见一次面,对于他们追求的这种自由、幸福,你觉得 “美满”吗?
2、教师引领预设:
a、牛郎和织女他们都能苦难见真情,他们都能够相望相守,就是一种幸福。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有这样一个知心人,有这样一段刻骨情,足矣。我理解,我们被这深深的爱情打动。不过,我们庄子也说相濡以沫,不若相望与江湖,我们都会说相濡以沫,表示两个人在最为难,在最困难的时候,就像那两条鱼一样,被海水冲到岸头,于是它们为了保对方的命,就用它们的唾液来滋润对方,让对方顽强的活下去,但庄子说,与其这样,不如赶快各自游回去,彼此相望,反而减少对方的痛苦,那才是对对方真正的好。)
b、如果天天能和织女在一起,那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所以一年能见上一面,已经不错了
(说得真好,你们竟然和我们古人的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一曲同工之妙,相机出示课件:《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织女和牛郎,他们仅一年相遇一次,却胜却人间无数。)
c、难怪有人说,神话是文学的母亲,让我们不尽想象;也有人说神话也是人类的宿命,给我们生活的原本状态。正因为有缺憾,我们才有决心追求美满。
3、小结:关于什么是“美满”其实是个很深奥的问题,你们能有这样的认识,很了不起。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是课后的练习要求之一,本课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复述,首先是根据课文提纲,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其次再是创造性地补白式讲述,体现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层次性,也为第三板块较为理性地认识“幸福”与“美满”提供了感性的支撑。而教师的引领大多引用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学作品、戏曲唱词等既是规范语言,提升认识,又是为最后的课外延伸板块:一种文化的追寻,做引领和铺垫。】
三、评价人物特点。
1、这则民间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塑造出的牛郎、织女、王母等人物形象鲜明,深入人心。通过刚才的故事讲述,我想,你一定更加完整地、深入地评价他们,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对他们的认识,好吗?
2、学生交流板书:
牛郎:勤劳善良 忠厚诚实 追求自由 对爱情忠贞不渝……
织女:勤劳善良 美丽贤惠 追求自由 对爱情忠贞不渝……
王母:封建专制 不近人情 冷酷无情 六亲不认 ……
老牛:知恩图报 关心牛郎……
(在此过程中,先让学生尽情评说人物特点,有与众不同意见的再陈述理由。)
【设计意图:课文后面练习第三题是:“读完这篇民间故事,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学交流交流。”本篇课文在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所塑造出来的牛郎、织女、老牛、王母等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鲜明感人。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走近人物,对文中人物形象地感知自是水到渠成。】
四、认识一种文化。
1、《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堪称古董,但却历久弥新,到今天,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今年8月,国家文化部面向全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牛郎织女传说”名列其中。而且由这个故事衍生出一系列文学作品,民间习俗,甚至富有新时代意义的新名词。
2、你对其中的哪个内容最感兴趣,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己寻找合作伙伴。
【设计意图:“牛郎织女文化”的专题研究实践作为本课的尾声并向课外延伸,体现的是一种大语文观,作为对学生语文学习视野的开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寻。】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