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平方根3教学设计人教版,本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方根3教学设计人教版

识字3》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运动多种识字方法,会认“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生字。会写“秀、和”2个字,区分“秀、和”偏旁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读好对子歌,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

3.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秀、和”两个字。

难点:归类识字“雨字头”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来说一个游戏怎么样?

听好要求,我说上,小朋友要说:我对下。

我说长,我对短,  我说胖,我对瘦,  我说粗,我对细,

我说天,我对地, 我说天上,我对地下。

2.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我们玩得游戏叫对对子,这可是我们祖国的传统    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对子歌。

3.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不拖长音再读一遍或者高兴地再读一遍)

二、读文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大自然有着美丽的景色,你想不想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同学或者老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端起课本,放开声音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奥!(预设:齐读,说:“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能自己读吗?”)

2.指生接读课文

下面我们来接读课文,课文有3个小节,我呢就请3个小朋友来读,其它小朋友认真听,大家都是小评委。

3.学生评价。

4.生字变红,齐读。

这三个同学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其他同学读得怎么样呢?放下课本,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评价: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

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

三、整体感知生字

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成为朋友,他们忍不住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谁能像老师这样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四、随文识记生字。

过渡:大家知道吗?生字宝宝可热情了,他们邀请我们到美丽的大自然去欣赏一番呢。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2.出示第一句。同学们都见过云和雪,那你见过雾吗?雾一般都是早晨出现的,所以我们又叫晨雾,板书晨雾。同法教学秋霜。

3、出示图片,你知道这个图片中隐藏的对子吗?出示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生说一说,质疑:什么是朝霞和夕阳呢?

(二)学习第二小结,识记生字

1.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看下一句。出示花对草,蝶对蜂。分男女读,边看图片边认识蝶、蜂。

2.出示第二句。依据图片认识蓝天、碧野,积累万紫千红一词。

(三)学习第三小结,识记生字。

1、出示第三小节第一句,认识四种树木。

2、出示生字:李、杨,可问问同学们的姓氏,巩固生字。

3、出示第二句,学生读一读。

4、读得真好听,老师来考考大家,像这幅图画我们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呢?是(蓝天碧野)。

①看图想一想,碧是什么意思?

小结:碧是绿色,在这指碧绿的田野。看!借助图画,还可以理解字的意思呢!

②生活中你还见过碧绿的什么?

4.蓝天碧野,有蓝色、绿色,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吗?

小结:这么多的色彩在一起,太漂亮了,这就是(万紫千红)。

5.这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呢?真聪明,齐读山清水秀,秀就是好看的意思。

6.我们德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三清山、大茅山、凤凰湖等)

三、巩固识字。

过渡:同学们课文读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1.请你猜一猜

(课件出示)十日十月。(朝)

多字少一半。(夕)

王老头白老头坐在石头上。(碧)

2.认读生字。

看那!生字宝宝又来看大家了,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好吗?

3、生字归类。出示课件学习。

3、认读词语:黑板上的词语大家一起再读一读,分男女生读。     朝阳 、晚霞、晨雾、秋霜、

山清水秀、万紫千红、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火车开得快起来了,小朋友还能读准吗?

小结:大家真棒,生字朋友感谢大家,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指导观察,学写生字。

过渡:同学们,识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样,把字写好也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1.读贴。

①出示“和”“秀”,指导观察:秀是上下结构,和是左右结构,它们都有一个“禾苗”的“禾”字,看这个禾字在这两个字中有什么不同?(形状上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一个在上,一个在左,一个扁,一个瘦,和的一捺变成点。

2.范写秀

①看秀字的动画笔顺。强调横折折折钩。

②教师范写

“秀”是上下节构,禾在上半格应该写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竖要写短,给下面的“乃”留下空隙;一撇一捺要尽量伸展。

③写字的时候,坐姿是非常重要的,请大家坐端正,写一个“秀”字。

④观察自己的字和例字,看看有什么不足?再写第二个秀字,改进第一个字的不足。

3.范写“和”

①“和”是左右结构,当禾做偏旁的时候,不仅会变窄,还会将捺变成一点,这就是汉字中的避让,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紧凑、漂亮。

②边说口诀边范写:禾字做旁真谦让,身体变瘦腾地方,一捺变点懂礼让。

4.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七、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识字3》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积累运用 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滁洲西涧》,阅读《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总结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地观察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有序描写。

3、了解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剪报,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剪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

三: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竞背古诗,激趣导入

1、比一比:谁知道的诗人多,谁会背的古诗多

2、学习《滁洲西涧》

(1)读通古诗,认识生字新词:滁洲、西涧、怜

(2)粗知大意

(3)诵读古诗,

(4)鼓励用简笔画画出诗歌描写的景象。

〈二〉、阅读短文

1、自读短文,给生字新词注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几样景物,用笔在文中画出。

3、说说作者是根据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4、交流学习收获。

5、鼓励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积累运用 3(人教版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平方根教学设计

师: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两个正方形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

生:(学生分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按要求操作)

师:(教师下去参与小组活动,由于学生事先预习了,有的同学按书上的虚线操作成功)

生:老师我拼出来了。

师:好,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很高兴站起来演示,其他学生也一起比划着)。

师:那你拼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生: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边长就是根号2。

师:回答得非常好,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我也给你们演示一下(课件演示)。那你们知道根号2有多大吗?

生:(按着计算器)1.14142143562

师:这是一个近似值,受计算器的位数限制只显示了12位,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方法(教师一边写一边说、一边问)

师:(写完后)根号2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多大?

生:比1.4大,比1.5小。

师:请看例题(出示课件)

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要注意计算器上显示的是近似值,注意每道题目具体的精确度要求,(对答案)。

师:大家看课本第71页的探究。

生:(用计算器计算并记录结果)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好像“被开方数越大,它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

师:(一边板书一边问)还有吗?

生2:小数点的位数间也有变化。

师:具体点。

生2: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生3:我也发现了: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或向左移动两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或向左移动一位。

师:还有补充吗?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表达也很清晰。能直接写出根号30的值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位数的变化是两位两位的。

师:好。请看例题:(出示幻灯片)

生:(学生思考,动手解题)

师:(教师巡视,让先做完的在黑板上写,然后作评讲)

师:这里写的很好,50大于49,根号50大于7, 大于21,结果小明说的不对,小丽不能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数学就要用数字说话。

师:(师生一起小结,学生填在课堂练习上)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生:(学生填在课堂练习上,完成作业6)

师:下面进行课堂检测。

生:(完成课堂检测)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又是学习实数的第一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而新课程将其建立在以学内容有理数的基础上,加强与前面的知识点的联系。我选择这节课,突出实数与有理数的联系。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小。借助学生学习的优势,脑和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互相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通过剪正方形得出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时,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已知面积而求边长的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并关注算术平方根的写法格式,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抓住课堂45分钟,突出效率教学,我在准备了操作题,让学生更加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含义,将想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1.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这样就在我的讲解中度过了,如果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在动手操作,那样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体现。2.学生的层次不同,对于基础好的就吃不饱,对于C组的同学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建议:把下面的平方根先上,那样在解方程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正负的问题。

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本节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将为学生学习算术平方根奠定基础。引入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要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加深对引入平方根知识必要性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被开方数与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把这个问题情境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这是典型的求算术平方根的问题。由于所选数字简单,可见其设计目的,并不着眼于计算,而在于巩固概念。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抓住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本质特征,逐层深入,多个角度展示。

课标要求: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本节突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首先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本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并及时反馈。同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思考、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做数学、用数学的价值。

策略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本节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引导发现法”为主,并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要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会用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会用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包括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和部分非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

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 的正方形油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油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设计说明:用教材的问题作为导入材料,能够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对接,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从学生熟悉的数学经验入手,提出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自然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自学教材40页内容,思考:

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1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9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16呢?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结果是什么数?

3、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为什么?

4、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自学教材,结合探究提纲思考、练习、举例、讨论,教师做好板书准备后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深入学生中间交流,掌握学情,为展示交流做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经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理解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实质,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提高学生抽象思维水平。

三、学生交流,展示归纳

1、自主探究展示: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求1,9,16,0的算术平方根。

2、合作探究展示: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因为没有任何数的平方的结果是负数。

3、归纳展示:

(1)一般地,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2)0的算术平方根是0。

4、举例展示:(学生举出算术平方根的例子。)

(师生活动:教师结合巡视检查,让中差生先展示,充分的暴露问题,再由中等生或优等生纠错、说理、补充、评价、修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互逆”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类比练习,巩固提升

(师生活动:学生结合例题的格式解答,抽3名学生上讲台板书,其他学生自主解答,从解题的过程、结果、格式等方面进行评价、纠错、修订、完善,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评价。)

练习1:课本41页练习1题。

(师生活动:抽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评价、补充、修订。)

练习2:课本41页练习2题。

(师生活动:抽学生上黑板完成,发动学生相互评价补充,教师重点提醒题,强调乘方的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练习3:下列各数有算术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来;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学生代表板书,学生相互评价,教师重点提醒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师生活动:抽学生回答,发动其他同学评价、补充、修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口答、计算、选择,加深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强化提升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对大家有哪些建议或提醒?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小结,同学相互补充评价,教师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一步体会互逆运算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当堂检测、知识过关

绩优学案32页巩固训练的1、2、3、4(1)(3)小题。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手拿红笔进行选择性批阅,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4测试题,再次加深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6.1复习巩固第1、2题。

2、选做题:绩优学案32页典例探究3和巩固训练的5题。

【设计意图】体现课标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做题面向全体,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同学有发展的空间。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为主的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兴趣、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

由于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关于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有它特殊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所以,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这个概念,并对它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明确的理解和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内容看起来简单,但对学生来讲,要想真正理解这个概念有很多困难,如果仅仅就概念讲概念,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联系和迁移,学生对这个概念只能形式化的模仿运用,无法真正掌握。过去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正是导致学生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经常犯错误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教学时,把重点就放在这里。

(1)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首先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出面积求边长的问题,接着又让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计算几个不同面积的正方形的边长,使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与以前学过的已知边长求面积的问题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学生较为熟悉的互逆运算,并由此指出,这些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在对算术平方根有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给出这个概念。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自觉的提高了认知水平。

算术平方根的学习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通过一些具体数的计算,然后放到一般情况下理性思考,这样就为学生接受新知铺设了台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易懂,本节由学生列举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2、读读背背。

3、写铅笔字。

4、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给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前一部分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与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习连线

(1)师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练习连线。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二、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习

(1)再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

4、延伸

(1)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

(2)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谈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第二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熟记成语

1、揭示教学内容。

2、复习学生学过的成语。

3、学习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这些成语你会读吗?(指名读)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

(4)指导前两个成语。

(5)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6)读四则成语。

自由读 指名读 由读的好的同学带领班上同学读。

练习背诵

自由读背 指名读背 男女生对抗赛背 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指出: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意,齐读。

二、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解题目要求:(1)朗读(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渎韵语。

(2)指名试读。

(3)教师正音、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习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习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写好铅笔字

一、讲清题目要求,本题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二、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写的要求。

1、描红: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有复笔。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

2、临写: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看:认真看字。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提按、快慢、变化等。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

三、指导练习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字,了解左右结构和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4、学生练习写字。

5、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指路、板书。

二、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解放军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时,/article/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对话中的句子。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学生练习,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演。0

四、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一年级下策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练习3,希望对你有帮助!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

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句义、文义。

2.难点:

(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

(2)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古今词义的变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两小儿辩日

《列子》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辩斗(dou4)盘盂(yu2)沧沧凉凉(cang1) 探汤(tang1)孰(shu2)汝(ru3)

2.熟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入

1.作品简介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于・汤问》,旧说是周朝列御寇作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花人忧天等,它们的含义深刻,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是目前较完备的注本。

2.导语

这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句子停顿)

2.请学生看课文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附译文

孔子往东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凉丝丝的,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了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呵呵地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3.提问:两个小孩根据什么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

讨论并归纳:一个小孩根据视觉,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孟一样小,说明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根据触觉,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了热水里一样热,说明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中午时离人近。

4.提问:“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1)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写出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2)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5.提问:两小儿笑回:“熟为汝多知乎!”你认为两小儿的“笑”是什么奖?

讨论并归纳:这“笑”丝毫没有讥笑、耻笑的意思,而是生动传神的刻画出两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是善意的笑。

6.提问: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能否判断谁是谁非?

讨论并归纳: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的,其大小也是相同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就是如此。同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背景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就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由于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而大地辐射、对流也使中午的气温升高。

四、小结

1.古今词义汤古义:热水及其目中加探汤。

今义:菜汤

2.一词多义去离开一狼径去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故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原因问其故旧的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知了解人不知而温智慧孰为汝多知乎

3.虚词以介词把可以为师矣介词因是以谓之“文”也介词用以刀劈狼首连词来以思连词用来盖以诱敌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省略句的翻译 (1)省略主语。例:问其故。应补充主语;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2)省略量词。例:一儿以日初远。应补充量词: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

(3)省略状语。例:而日中时(去人)远也。应补充状语:而太阳正午时离太远。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及日中/则如盘盂。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孰为/汝多知乎!

(二)翻译下面的文盲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加探汤。

第二课时

乐羊子妻

范晔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

教材说明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学习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预习反馈。有哪些小朋友已经预习过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3人分小节读)

2、有意思吗?你们也想读吗?自己轻声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3、让我们拿好书,眼睛看着书,一起来读一读吧!

4、读得可真投入啊!还想读吗?这回我们换个玩法,对着读。

(1)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师板帖生字:雾、霜、霞,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形成都和水有关系呢。利用偏旁来理解字意可真是个好办法啊!

(2)第2小节指名一生模仿与同学合作对读。板帖:蝶、蜂,你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是虫字旁呢?

(3)第3小节分大组合作。板帖:李、杨,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为什么都用木字旁呢?

5、还想这样读吗?同桌小朋友也来读一读。

6、会读了吗?真的会读了吗?好,合上书,眼睛看大屏幕。去掉拼音会读吗?齐读。

7、(去掉对子的后半部分)这样你还能对吗?好,咱们再来对对看。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读着读着都能背下来了!

8、我们再来拍手读读对子吧!

三、读词语和生字

1、大家读得这么开心,我们再来玩个游戏怎么样?我这里有四朵云,要是你能读准他们身上的词语,就送给你!(指名四人)

打印后贴在卡纸上;

云雾和风细雨;

花草蓝天碧野万紫千红;

桃李杨柳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朝阳――夕阳朝霞――晚霞。

(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朝”和“夕”的意思?)

2、仔细观察云朵上的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3、多细心地发现啊!有些词语拆开来就可以变成对子,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编些对子

4、请你来对对子,摘果子。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5、请你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编编对子,看谁对得多,编得好。

6、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棒,我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变什么呢?把词语变成句子,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

阳光下,飞舞着许多的蜜蜂和蝴蝶!

温州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7、生字宝宝很调皮,藏在下面的句子里和大家捉迷藏呢,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柳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四、练习

1、书写指导:秀和香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发现吗?(禾子头;上下结构;)

重点指导“禾子头”:写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竖要短,给下半部分留下空间,撇和捺尽量舒展。

“禾子头”写3个。

师范写“秀”,提醒秀上禾的撇稍短些,放的是下半部分的撇,因为上面的禾字头很懂得谦让,要不然两撇都那么长,就会打架了,这样一让,这个字就更好看了。

学生自由练写“香”。

2、完成作业本2、3题。

《练习3》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词语。

2、能区别同音字,意思相近的词,学会词语搭配得当,连成句子。

3、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4、能读懂一段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词句练习。

2、难点:阅读训练。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词语。

2、区别同音字、近义词。

二、教学过程 :

1、自学1—4题。要求:

读懂每题的要求,再练习,困难处打上“?”

2、检查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及时评价。

(2)打出正确词语投影,自我校对。

(3)评价。

(4)重点指导:“簇”、“肃”的笔顺。

第二题:

(1)读“再、在”,再读词。

(2)从词语中强调“再”的意思。

(3)读“生、洋”再读词,让学生用这两个字再进行扩词。

(4)作业 。

第三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检查,选择结果。

(3)说说为什么这样的理由。

第四题:

(1)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异同。

(2)检查试练情况。

(3)补充练习。

2、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读懂句子,不前后句子连起来。

2、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3、读懂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过程 :

1、自学第5—6题,要求理解题目再独立练习。

2、检查讨论。

第五题:

(1)指名读连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2)用上“因为……所以……”把前后两个句子连起来。

(3)读连好的句子。

(4)补充练习。

第六题:

(1)说自己的答案,错的及时纠正。

(2)讨论:

A、同学们发表意见是怎样的?

B、小亮是怎样改正作业 的?

C、雷锋叔叔是怎样为人民做好事的?

(3)讨论,读读句子。

A、加了这些形容词,句子有什么变化?

B、这些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什么字?

3、阅读短文。

(1)方法:一读(默读),了解大意。

二读(带着感情读,边读边思边划)

三读,读出感情。

(2)明确要求(读思考题)

(3)自学。

(4)检查,讨论。

①灯光太微弱了吗?意思是什么?

②“……不觉得你是在燃烧自己吗?”意思是?

③为什么不作回答?

④交流、讨论:你喜欢萤火虫吗?为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作业 :

(1)读一读5—7题。

你知道哪些小昆虫有萤火虫的品质吗?模仿上文来描述一下。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3

认知要求:

1) 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

2) 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要求:

1)了解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和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情谊深厚,见义勇为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戏剧的基础知识;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 介绍作者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6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他的剧作反映了旧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二)介绍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三)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四) 阅读

集体阅读课文,利用手中工具书及书上注释、注解,疏通字词。

[作业 ]

1) 练习册上第一、二、三题。

2) 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 核对作业

二) 请同学概括剧情内容

剧情冲突的焦点是围绕“一磅肉”进行的。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要有一场激烈的冲突。这一段对话,也从侧面描写了夏洛克自私、阴险、残暴的性格特点。

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对他规劝、许愿、甚至谩骂,却招来了夏洛克的讥讽、挖苦,而坚持要“照约处罚”,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显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的咄咄逼人之势和稳操胜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顾舆论和羞耻,孤注一掷,将冲突引向非丧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之时,鲍西娅上场,剧情有了转折。

《心声》教学设计3

《心声》教学设计

惠安四中 许萍芬

【目标与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⑵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分析』此目标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事情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说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

⒉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分析』根据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分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具有篇幅长、情节清楚、线索分明、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等特点,教学时采用:

⒈课前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概述小说内容

⒉课上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刻画

⒊课中精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⒋课末合作交流,全面理解程老师的做法和所反映出的问题

『说明』以上设计主要是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文章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

细腻心理描写的品析。

【教学设计思路】

⒈课前预习――了解梗概――培养概括能力

⒉课前演讲――复述概况――锻炼口语表达

⒊课上细读――分析形象――体会人物塑造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⒋课中讨论――“心声”含义――概括主题

⒌课后拓展――实践活动――在延伸中体悟小说的主题

[4]

教学目标 :

1、复习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3、复习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4、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教学过程 :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卡片认读单韵母:i e u r

2、你能把这些单韵母组成复韵母吗?读一读。

3、读:ie――ei iu――ui ei――er,说一说每一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二)第二题:我会连。

1、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自己试着把音节和图片连接起来。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能认读。

2、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3、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2、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过程 :

(一)第三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词语。

2、谁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3、这些词语你能给它归归类吗?说说你归类的理由。(人称、动物、动作)

(二)第四题:读读拼拼。

1、出示儿歌《拼一拼》,自由拼读儿歌。

2、朗读儿歌。(指名读、齐读)

3、拿出学生自己准备的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拼拼小鸭和小兔。

4、小组合作:用圆圈和直线拼拼其它的图案,看哪一小组拼出的图案最多,最有趣。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注意要点: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 导入  新课

(课件1)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课件2)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课件3)打出题目《荷塘月色》。

三、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教师:优美的诵读让人陶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本文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边读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课件放配乐诵读。(课件4)

四、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 课件 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理想教学设计3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6 理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导入  :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