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意义及特点教育论文
- 文档
- 2024-07-04
- 106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英语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意义及特点教育论文,本文共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英语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意义及特点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改的推进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要求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课程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主体性课堂教学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承认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它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全面地发展,并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悟出这样一条定理:课讲得好不等于学生成绩就好。各学校课讲得好的老师大有人在,其中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也好;另一种是课讲得好,学生成绩并不好。导致后一种状况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课堂一讲到底,把时间和思维空间全占了,或者留给学生的时空不多,学生是被动的学。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外部注入的。这种积极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我们借鉴此教育理论来分析英语教学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学生主体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课堂上,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在心理反应上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①无动于衷型;②有反应但不主动参与型;③积极响应并主动参与型。第二和第三类学生中都有成绩优秀的,最起码也是成绩平平,但第一类学生的成绩就几乎全部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进而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鉴于此,主体性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首先,要把预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预设的学习内容,可以是教材中学生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与讨论而设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等。其次,要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上,不少老师习惯把学生的思考限定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使学生的思维拘囿于本本上的所谓权威说法或解法,拘囿于老师的思考范围,不敢让学生有所突破,封杀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要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仅要敢于让学生放开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引领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生成各种问题。第三,要把讲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仅对那些能够讲解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不能讲解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实践证明,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讲解的地方让学生讲,其效果反而比教师讲解更好一些。
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主体性英语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生主体是英语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我们所教的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器和训练器。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示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获取新知识,培养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在英语主体性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交流,让以语言交际为主的英语课堂充满和谐欢乐的气氛,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学业成就之间的平均相关为0.34。这充分证明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其实,主体性课堂只要教师敢于放开手脚,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基本上都能够成功地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当一个“合格的小老师”。拿泰州地区主体参与模式下的试卷讲评课为例,原来的试卷讲评课基本都是教师一讲到底,懂不懂全看个人的领悟能力。可现在的试卷讲评课是以学生讲评为主,学生每讲解一道练习,都会像老师一样启发别的学生该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点以及能拓展到哪些知识点。整个过程中学生人人都可以到黑板上讲解,人人都可以对讲解的不足加以补充,人人都能在课上充分显露自己的才能。这样一来,人人也就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且每道题由一个学生讲解,方式、口味不同。对听的学生来说,不懂的同学想获得新知,懂的同学想找出讲解的同学的错误和不足;对讲题的同学来说亦是最好的锻炼,他们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加深了印象,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忘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也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调动了自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换句话说,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就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的过程,它打破了正襟危坐的“听、记、练”的模式,打破了封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交流,使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参与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主动参与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光辉和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合理分组是英语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主体性课堂教学要求人人参与课堂活动。在实践中,研究者发现分组合理与否是影响人人参与课堂活动成败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4至6人,既有学习、组织能力强的,也有稍微差一些的,这样的话,可以有人组织开展讨论,分配各个组员的任务。一般情况下让学习、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把大家组织起来。当然小组长的角色也可以不固定,有时候可以调整一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能够减少基础较差的学生依赖别人的思想,促进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责任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可以在促进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
一、 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 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Imagination)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的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按照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的创造性水平更高。
想象与思维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想象的基础,这种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是想象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想象的发展可以为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二、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龄初期的`儿童,其想象的发展整体处于过渡状态。即,由学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无意想象、再造想象、脱离现实性的想象,向学龄中后期(初高中)的有意想象、创造想象、趋于现实的想象过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在教学的影响下,须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引产生符合要求的想象。如:在作文课中,儿童要围绕作文的主题进行构思;在绘画中,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构图设计。
2、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仍和学前儿童类似,集中体现在模仿和简单再现,很少有创造性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言语能力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对已经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从而产生相应的创造性成果。
余强等人通过研究小学生在绘画中对物体动态的表现方式,来反映不同年级儿童创造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88﹪的一年级儿童选择“画在纸面上端”来表现“飞机飞得很高”,而86﹪的四年级儿童选择“以云衬托”的表现方式。 3、想象的概括性提高。这与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发展密切相关。低年级儿童不管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具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任务情景就会感到困难。而较高年级的儿童已经较少地利用实物来想象。
尽管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都有所发展,但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发展仍是低水平的。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该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即,仍不能完全脱离具体表象进行抽象的符号化思维。因而,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高的。
4、想象的完整、精确性进一步完善。随着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想象的完整性也不断提高。同时,儿童对想象的精确程度要求也日益提高。他们不仅企图完整地表现客体,而且力图正确地表现。
5、想象更加趋于现实。学前期的儿童由于知觉经验的匮乏,其想象总是脱离现实性,习惯将事物加以夸张或缩小;随着年纪的增长,儿童的想象也逐渐向现实主义发展。如,低年级的儿童,与学前儿童类似,主要喜欢童话故事、神仙故事,但他们逐渐明确这些故事的虚构性;而中高年级的儿童对这些童话故事的喜爱逐渐降低,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结构复杂的文学作品。
三、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其生活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教育方式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采用合理科学的策略,积极引导儿童想象的发展。
1、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想象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话剧等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观摩种植、饲养等农艺园艺过程,制作模型等手工活动,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积累大量的表象素材,从而激发儿童想象的积极性,有助于其想象活动的进行。
2、注重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想象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扩大儿童表象素材的积累;鼓励儿童阅读科幻故事、探险故事,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改写、续写等作文练习强化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丁祖荫:《儿童发展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余强、马跃等:学龄初期儿童再造想象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5]王守金: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国校外教育8月.
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论文
1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求教师在和谐、平等、公平互助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调动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就成了课标和教材的传声筒。如果对学生过于严厉,平时缺乏沟通,课堂上给学生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的机会过少等,就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现象,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引发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信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把考入重点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同时以身作则,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并在课下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同学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2多激励学生,让其在自主学习中成长
激励机制是教学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既定目标努力的鼓励机制。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特长,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由此激发其学习动机。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犯了错误,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要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肯定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这样学生的潜能就在不断的激励中被挖掘出来,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主动探索新知,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加强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变换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课题。例如,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点,开展体验式活动,唱英文歌、讲英语小故事、演英语小短剧、办英语墙报、举办英语演讲会、创设英语角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进而提升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领读,当他们能流畅地领读单词时,要适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一些原来英语学科薄弱的学生,在做单词方面的brainstorm(头脑风暴)时,都能快速想起前几课学过的词汇,并且熟练使用。另外,还可以设计Listento661yourvoice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同学们用类似话语传声的游戏传达句子,直到最后一个人能完整重复。用Guessinggames或Makeaninterview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要顺势给予及时多元的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以Perfect!Excellent!Great!等鼓舞人心的话语给予他们鼓励。当学生得到掌声鼓励时,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树立学习信心。
4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由于其学习上的反复失败造成的,由此导致学习自信心下降,以致最终掉队,放弃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5创造积极环境,加强合作交流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平时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扩大接触、增加了解、发现长处、表扬优点,以鼓励其进取,多采用正面语言与学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只有尊重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6获得成功体验,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愿望,都能取得成功。成功教育旨在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开发内在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为了经常使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自己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上课时不敢发言,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取一句话英语的策略,只要说出一句与问题相关的话就算完成任务。比如,我们班有位女生,平时特别胆小,通过让其进行领读,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还养成了其热爱朗读英语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多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引导他们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情景教学是个很好的选择。初中英语课本多接近现实生活,在设计情境对话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多分配固定句,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7渗透教育调节和承担
要以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多给学生关爱,精心呵护他们的心灵,这样有利于消除因不良心理健康因素产生的不良学习品质。曾有人说过:“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促成一个奇迹的出现;教师的眼神和态度,或许会抹灭一个人才的出现。”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应及时、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潜能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动态,走进学生心灵,想他们所想,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另外,还要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激励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中的种种障碍。同时,定期加强潜能生的指导训练和巩固练习,稳定其心理健康,避免他们走上“厌学”之路,让学生慢慢爱上英语。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加强心理修养的能力,如调控情绪、磨炼意志、自塑性格的能力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其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栋梁。
作者:李艳萍 单位:育才学校
参考文献:
[1]刘自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01):237.
[2]韦朗怀.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新探[J].读与写(下旬),2016,9(9):58-59.
[3]刘团辉.谈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6,(06):125.
[4]王元普.提高英语学困生成绩的途径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6,(36):129-130.
[5]龚秀丽.山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05):72.
[6]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01):4-6.
[7]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夏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2016,(07):180.
[9]杨朝辉.浅谈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2):21.
[10]邵碧雪.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34):163.
[11]季春梅.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01):43-45.
[12]陆仕雄.物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河池师专学报,,(01):84-85.
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教育论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只有受到学生的注意后才能进入他们的意识,那么如何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呢?我在几年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求知欲,综合运用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全身反应教学法,是控制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控制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是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加的表象有助于少年儿童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注意力的集中。在进行英语字母、音标、单词、句型和对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一)运用实物或模型?例如教单词ship和sheep,我将准备好的实物模型放在讲台上,当教ship一词时,用左手举起轮船的模型,对学生说“Ship,ship,aship,it’saship.”当教sheep一词时,用右手举起绵羊模型,对学生说:“Sheep,sheep,a?sheep.It’sasheep.”然后对单词ship和sheep进行读音比较,再分别领读和拼写
(二)运用图片?在进行英语字母、音标、单词、句型和对话等的教学中,借助字母卡片、音标卡片、人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初学英语字母时,有些字母容易混淆,像p和q,b和d形状相似,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它们的形状,形象地把它们比喻为半把蒲扇,成对地出示字母卡片p和q,b和d,并把它们编成儿歌:“小小蒲扇留半边,我把扇把举起来,扇面在上怎么分,左边是q,右边是p,p、q分清不困难。”“小小蒲扇留半边,我把扇把倒过来,扇面在下怎么分,左边是d,右边是b,b、d分清也不难。”实践表明: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三)运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单词、词组或对话片断,如:zoo,park,duck,middle,hill,climbthehill,flythekite,gotoschool等,教师可用教学挂图或用简笔画,边画边教。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教师巧妙地运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二、提倡课前阅读、预习和动手制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跟教材挂起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他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味的教材。”我一向鼓励学生课前阅读、预习和动手制作有关的学具,了解有关的语言知识,从而构筑与课堂教学新内容之间的桥梁,起到“思维导火线”的作用。这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会自觉地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发挥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遵循认知心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流程科学而全面的把握,进行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之持久的重要方法
(一)注重课题的引入?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对整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会大有裨益。 新课的引入方法很多,我常常采取“兴趣导入法”。例如:开始时,师生一起唱1~2首英语歌曲,学生间用英语自由问答,师生间用英语亲切交谈,创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设法创设有趣的情景和语境,设置问题悬念,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言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保持注意力集中
(二)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掌握好课堂节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注意规律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成长相关,8岁左右的小学生注意力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中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可以超过35分钟。在注意的分配上,中学生在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的对象,如一面听课,一面作笔记,而小学生由于书写还不能自如,很难达到这个程度。可见由于中小学生认知过程中注意的不同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综合运用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全身反应教学法,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真实有趣的语言情境中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1)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字母、音标、单词、句型及会话作为不同阶段的主攻目标,各个击破;
(2)在每一节课中,新的语言知识的重难点内容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讲授完;
(3)在讲授某个具体重要的语言问题(如单词或句型或对话)时,讲解要慢且细,但内容的转换要快且过渡要自然
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身势语言?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应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无声语言,即身势语言,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
(一)面部表情的作用?面部能表达非常丰富的情感,英语教师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验教师情感的“温度计”,满面笑容,和颜悦色,给人以轻松欢愉的暗示;双眉紧锁,“板着脸”,给人以紧张忧虑的暗示。课堂教学的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带微笑、亲切自然的表情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从而勇于积极思维,敢于大胆发言。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力集中的维持,记忆力的增强,理解力的加深
(二)手势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手势的作用。如刚学英语时,教师边说“Listen?to?me.”边用手指指耳朵,示意学生听;边说“Look?at?the?blackboard,please.”边指向黑板,引导学生看;边说“Look?here.Is?this?your?bag?Look?there.Is?that?your?bike?”指导学生区别单词“here,there”以及“bag,bike”。
(三)眼神的作用?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师生间有效地交流着大量的情感信息。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对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教师对某个思想“开小差”学生的注视会使他马上产生“纠错意识”,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扫视会稳定学生的情绪。实践表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会增加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达到控制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还很多。以上赘述仅是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的一点感悟,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师友、同行批评指教,同时,祈望同大家一道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英语课堂教学中控制学生注意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