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毕业致辞
- 文档
- 2024-06-03
- 11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华校长毕业致辞,本文共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一场小雨过后,校园格外朗润。8日,清华大学3000多名本科生迎来毕业前的最后相聚,在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邱勇鼓励他们用一生去追寻“意义”。
毕业典礼上,校长临别赠言。邱勇开篇即提到,在这届毕业生入学的第二年即20xx年,学校建成全球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iCenter,如今,在清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活跃着5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这其中包括清华超算团队,他们在20xx年首次包揽三大国际超算竞赛冠军,在今年已经结束的两项国际超算赛事中,都成功卫冕。他还特别提到,“在座的李北辰、冯冠宇、谢磊、刘家昌四位同学都是今年的团队成员。在此,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所有积极参与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们!”
此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李北辰正坐在清华综合体育馆一层正中,认真聆听校长致辞,看到同级的3000多名同窗一起为自己和团队鼓掌,他很开心,“很自豪,说明我们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在十多天前,在德国的20xx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上,李北辰带领清华超算团队成功卫冕总冠军,这已是这个清华超算团队在国际三大大学生超算赛事中第十次夺冠。
毕业,是人生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但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意义,成为这“最后一课”的高频词,邱勇说,“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
意义,值得人用一生去追寻。具体如何实现?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台下的李北辰,聆听之余,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是单单几个奖,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成绩。”大学期间,清华的“思源计划”引导他树立社会责任感,超算团队的比赛历练在提升专业知识和领导力,几年下来,回报社会的信念变得越来越清晰。他说,“清华教会我,人生道路上只有将个人选择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才能收获更大的意义。”即将去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的他明白,未来的发展道路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成之后,终将会回到祖国。
今年,清华共有3000多名本科生和7000多名研究生毕业。截至7月7日,清华大学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1%;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59.6%赴京外地区就业,全校已连续6年超过半数毕业生前往京外地区就业。
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同学们,你们成长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各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你们成长在信息化方兴未艾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你们成长在文化交融日益加深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相辉映;你们更成长在中国快速崛起的时代,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迈向伟大复兴。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你们的视野更宽、知识更广、节奏更快,更自觉地开始了个性发展,更多地拥有了独立、平等和开放的意识。今天,你们大学毕业了。无论毕业后是走向社会还是继续读研,你们都将置身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变化。你们的学习成长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性,生活交往将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事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更多的选择。我想告诉你们,机遇不仅孕育着成功也伴随着挑战,迎接挑战不仅需要追求卓越,也要懂得坚持,更要学会放弃。
今年1月,我们在达沃斯举办了一场高层圆桌会议,邀请了多位世界知名人士,请他们对清华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当谈到对年轻人的培养时,澳大利亚前总理、现在又再次担任总理的陆克文先生对我说,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回答三个重要问题:你相信什么?你为什么相信?你能为你所相信的做些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起起伏伏,甚至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当人生处于低潮的时候,只有回归到最基本的价值观,坚信自己所相信的,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今天,我想结合身边的三个故事,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谈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清华最近启动了苏世民全球学者项目。在和项目捐赠人苏世民的交往中,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说起学生时代有一位田径教练,总让他们大冷天在停车场练冲刺和中长跑。在他们累得筋疲力尽、双腿麻木的时候,教练还冲他们大喊:再跑一圈,再跑一圈!因为训练多一分付出,对抗才多一分收获。在一圈又一圈的奔跑中,他逐渐懂得,“再跑一圈”不仅是对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品质的磨练,这也成了他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条。“再跑一圈”,就是选择努力和坚持,努力就是机遇,坚持就有希望。
第二个是关于选择的故事。两年前,我校新闻学院组织研究生国际实习,很多同学争着去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有一个女生主动提出要去埃及。那时候,埃及正处于严重的动荡时期,政局不稳,社会混乱,随时面临着各种危险。但她觉得,作为一个未来的新闻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应该在风险中锻炼成长。听了她的故事,我很受感动,也很欣赏她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我相信,她的选择不仅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努力,更折射出她的独立人格和职业信念。
还有一个是清华长期合作伙伴新加坡佳通集团的故事。集团执行董事林美金女士曾跟我说,公司最早是在印尼做轮胎,总裁林德祥先生热心公益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很多贡献。由于林先生的为人和经营之道,集团的一个子公司顺利取得了烟草产业的经营执照。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但林先生对子女们说,一本万利的生意谁都想做,但这种生意容易让人见利忘义,对企业发展不利,对子女们的未来也不好;何况烟草不利于公众健康,做烟草有违他的道德良知。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他们毅然决定放弃。这么多年来,佳通集团始终以橡胶轮胎为主业,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为新加坡著名的跨国企业。
同学们,这三个故事揭示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你处在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命运终究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你经过长途跋涉、身心疲惫时,只有坚持“再跑一圈”,才能冲出困境、跨越极限,迎来意想不到的新机遇,迈向人生旅程的新起点;当你面临困难挑战、风险危机时,只有坚持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敢于迎难而上,超越自我,赢得尊重;当你面对巨大的压力或者诱惑时,只有坚守最基本的价值观,才能看淡得失、懂得放弃,获得内心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厚重。
同学们,20xx年,你们大学毕业了。1前,建校不久的清华参加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启了中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90年前,汪鸾翔学长创作了清华校歌,成为我们永远的心灵之歌。时光流逝,有些人经历了命运的波澜,赢得了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有些事经过了岁月的磨洗,已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妙曼、最独特的风景。
今天是7月17日,是你们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节点;今天,刚好也是清华老学长杨绛先生102岁生日。杨先生与清华同岁,走过了百年沧桑,历尽了人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高贵、生动和优雅的品质,把她的温馨、温暖和安宁传递给我们。前几天我去看她,先生特意叮嘱说,学校很忙,生日时就不要来了,替她吃一碗长寿面就行。我提议,今天我们都去吃一碗长寿面,为我们的老学长贺寿,也为你们的明天祝福。祝愿你们在坚持中成长、在选择中成熟,像杨绛先生那样生命之河长流、事业之树长青!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清华园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久违的蓝天也为你们回到了北京。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庆祝5180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旅程。首先,我代表学校,向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向坚定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座的同学,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你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你们是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广博、渴望成功的一代。我相信,经过清华的培养,你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一定能够在拼搏奋斗中书写辉煌的人生。然而,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赢得尊重,而赢得尊重的关键在于坚守良知。
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我们既享受着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新奇与惊喜,又承受着社会转型带来的苦痛与焦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和越来越大的压力,难免产生功利思想和浮躁情绪。近年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一再触碰社会良知的底线,不断拷问着人们的心灵。可以说,坚守良知,将是你们走上社会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你们终身的考验。
坚守良知,不需要你有过人的才华,不需要你有远大的志向,也不需要你有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能力,它是你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是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越是应该自觉主动、矢志不渝地捍卫良知。这是你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责任,这也是你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所在。
在今年初清华举办的达沃斯高层圆桌会议上,一位外国企业家对我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由“笨孩子”造成的,而是由“聪明孩子”造成的——当他们基于贪婪、而不是基于道德准则行事的时候,他们可以比任何人都危险。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孩子”,正因为这样,你们更要做社会良知的坚守者,做善良、正直、诚实、守信的人。正如一个世纪以前,梁启超先生所说:“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
清华人历来是坚守良知的。1948年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当时,朱自清先生身患重病,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宣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8月初,他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年仅50岁。临终前,他以微弱的声音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以朱自清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清华人,以铮铮铁骨将生死置之度外,守护的是民族的气节和良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家、教育家张维先生诞辰100周年。张维先生从1947年开始一直在清华工作,曾任副校长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名誉副主任。前不久学校专门召开了座谈会,缅怀这位学术大师和仁厚长者。大家回顾了张维先生的很多往事,听来感人至深。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40年代,张维先生和夫人在德国留学,曾居住在物理学家波尔教授家中。波尔为人正直,坚决反对纳粹。他用生平积蓄购置了0.75公斤铂,因恐战乱有失,在张维夫妇回国时,托付他们带回中国保存。波尔还郑重声明,由于时局和今后遭遇都变化莫测,这些铂如有遗失绝不要求赔偿。张维夫妇感佩波尔教授的为人和诚意,毅然承诺下来。由于新中国与联邦德国长期没有建交,张维先生回国后10多年里,双方通讯断绝。1958年,民主德国的一位教授访华,张维先生获悉他与波尔教授相熟,就托他设法将铂带给波尔,同时向组织作了汇报。张维先生没有辜负老朋友的信任和托付,但在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年代,他却因此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受到审查,直至“文革”以后才获得平反。也是在“文革”期间,蒋南翔校长被打成“走资派”,许多人都与他“划清界限”,张维先生却一如既往,仍然常去看望南翔同志。从张维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坚守良知的巨大人格魅力。
同学们,今天你们告别清华,带上了知识、能力和师生情、同窗谊,更带着学校赋予你们的精神品格和社会良知。在你们朝气蓬勃追寻梦想、积极主动服务公众的过程中,对于你们而言,最重要的不只是做什么,而是为社会坚守什么。我相信,你们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很好地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做事,诚信为人,用自己的正直、善良和智慧维护社会的良知。但是,当周围很多人都在做有悖良知的事情、你需要独自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当你面对难以抗拒的利益诱惑、甚至要以个人前途和生命作为代价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始终不违良心、坚守良知呢?我想,这才是对一个清华人真正的考验。孔子说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面对上述情况,希望你们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不要逃避,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清华人、许许多多恪守良知的各界人士和你们站在一起。正如韩国总统朴槿惠女士最近在清华演讲时所谈到的感悟,人生再长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点,重要的是活得正直、真实。
各位同学,你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坚守良知,是学校对你们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你们的热切期待。我盼望着,当你们多年后重回清华园,带回来的不只是出色的业绩,更有你们坚守良知的故事,母校将因此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谢谢大家。
XX年7月16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但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在当今这个无限创新的'时代里,快速变化的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催促着每一个人前进的脚步,人们总是去热情拥抱变化,但经常忘记了追问意义何在。
须臾不离的手机和互联网时代爆炸的信息,让生活变得饶有趣味、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原本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越发支离破碎。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追寻意义,努力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
被誉为“大师之师”的叶企孙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0多位院士,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十位是他的学生。我想告诉你们,1前,叶企孙学长和你们一样,也从这里毕业。
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先生,长期从事射电天体物理与射电天文技术研究,用的时间打造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我也想告诉你们,50年前,南仁东学长和你们一样,也从这里毕业。
两位学长用一生去追求他们选择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希望你们能够摒弃短期的功利性目标,选择与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结合的事业,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个体的意义往往因为投入整体而得到放大和提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属于更大的整体。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时,马克思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17岁时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就写下了这样的话语:“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马克思正是以这种为“人类而工作”的情怀,实现了对以往哲学家的超越,给我们留下了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我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人类文明进步的洪流之中,在广阔天地里获得更大的人生意义。
……
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境遇是好是坏,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希望你们坚守内心的价值标准,投身热爱的事业,葆有“大我”的情怀,在追寻中让生命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我相信,随着对意义追寻的深入,你们对意义的感受会越发强烈,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丰满和强大。意义,值得你们用一生去追寻。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阳光灿烂的一天。四年的大学生活,已变成无数难忘的画面,从备战国庆游行的八天七夜,到百年校庆的志愿服务;从阳光长跑的脚步与汗水,到《马兰花开》的泪光和欢笑与吐槽,到清芬园麻辣香锅的排队和回味——你们把一段终将逝去的青春,永远定格在这里!我和全校教职员工,有幸在你们的故事中充当配角,感受你们的激情,见证你们的成长,分享你们的收获。
今天,也是一个感恩和庆贺的日子。我要感谢所有家长和教职员工,你们的默默付出,使同学们的青春大戏顺利杀青,在更大的舞台上开始更精彩的续集。我衷心祝贺各位受表彰的同学,你们用努力奋斗成为大家的榜样,你们是清华今天的骄傲!我更想到那些曾在学业、爱情和成长中挫败过、彷徨过的同学,你们克服了困难,经历了磨练,战胜了自我,取得了无法用分数记录的进步,你们的毕业更值得祝贺,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同学们,你们成长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各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你们成长在信息化方兴未艾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你们成长在文化交融日益加深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相辉映;你们更成长在中国快速崛起的时代,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迈向伟大复兴。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你们的视野更宽、知识更广、节奏更快,更自觉地开始了个性发展,更多地拥有了独立、平等和开放的意识。今天,你们大学毕业了。无论毕业后是走向社会还是继续读研,你们都将置身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变化。你们的学习成长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性,生活交往将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事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更多的选择。我想告诉你们,机遇不仅孕育着成功也伴随着挑战,迎接挑战不仅需要追求卓越,也要懂得坚持,更要学会放弃。
今年1月,我们在达沃斯举办了一场高层圆桌会议,邀请了多位世界知名人士,请他们对清华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当谈到对年轻人的培养时,澳大利亚前总理、现在又再次担任总理的陆克文先生对我说,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回答三个重要问题:你相信什么?你为什么相信?你能为你所相信的做些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起起伏伏,甚至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当人生处于低潮的时候,只有回归到最基本的价值观,坚信自己所相信的,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今天,我想结合身边的三个故事,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谈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清华最近启动了苏世民全球学者项目。在和项目捐赠人苏世民的交往中,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说起学生时代有一位田径教练,总让他们大冷天在停车场练冲刺和中长跑。在他们累得筋疲力尽、双腿麻木的时候,教练还冲他们大喊:再跑一圈,再跑一圈!因为训练多一分付出,对抗才多一分收获。在一圈又一圈的奔跑中,他逐渐懂得,“再跑一圈”不仅是对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品质的磨练,这也成了他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条。“再跑一圈”,就是选择努力和坚持,努力就是机遇,坚持就有希望。
第二个是关于选择的故事。两年前,我校新闻学院组织研究生国际实习,很多同学争着去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有一个女生主动提出要去埃及。那时候,埃及正处于严重的动荡时期,政局不稳,社会混乱,随时面临着各种危险。但她觉得,作为一个未来的新闻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应该在风险中锻炼成长。听了她的故事,我很受感动,也很欣赏她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和热爱。我相信,她的选择不仅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努力,更折射出她的独立人格和职业信念。
还有一个是清华长期合作伙伴新加坡佳通集团的故事。集团执行董事林美金女士曾跟我说,公司最早是在印尼做轮胎,总裁林德祥先生热心公益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很多贡献。由于林先生的为人和经营之道,集团的一个子公司顺利取得了烟草产业的经营执照。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但林先生对子女们说,一本万利的生意谁都想做,但这种生意容易让人见利忘义,对企业发展不利,对子女们的未来也不好;何况烟草不利于公众健康,做烟草有违他的道德良知。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他们毅然决定放弃。这么多年来,佳通集团始终以橡胶轮胎为主业,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为新加坡著名的跨国企业。
同学们,这三个故事揭示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你处在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命运终究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你经过长途跋涉、身心疲惫时,只有坚持“再跑一圈”,才能冲出困境、跨越极限,迎来意想不到的新机遇,迈向人生旅程的新起点;当你面临困难挑战、风险危机时,只有坚持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敢于迎难而上,超越自我,赢得尊重;当你面对巨大的压力或者诱惑时,只有坚守最基本的价值观,才能看淡得失、懂得放弃,获得内心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厚重。
同学们,20xx年,你们大学毕业了。100年前,建校不久的清华参加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启了中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90年前,汪鸾翔学长创作了清华校歌,成为我们永远的心灵之歌。时光流逝,有些人经历了命运的波澜,赢得了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有些事经过了岁月的磨洗,已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妙曼、最独特的风景。
今天是7月17日,是你们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节点;今天,刚好也是清华老学长杨绛先生102岁生日。杨先生与清华同岁,走过了百年沧桑,历尽了人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高贵、生动和优雅的品质,把她的温馨、温暖和安宁传递给我们。前几天我去看她,先生特意叮嘱说,学校很忙,生日时就不要来了,替她吃一碗长寿面就行。我提议,今天我们都去吃一碗长寿面,为我们的老学长贺寿,也为你们的明天祝福。祝愿你们在坚持中成长、在选择中成熟,像杨绛先生那样生命之河长流、事业之树长青!
谢谢大家。
有关毕业典礼清华校长至致辞作文
【清华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作文一】
各位同事、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学校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二○○九年度毕业典礼,为五千余名09届毕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壮行。在此,我谨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学业有成,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途的全体毕业生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向长期为培养人才而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回首过去的几年,你们立志成才、刻苦学习、“博文明理”,在校园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奋斗的足迹和激扬奋发的青春豪情。你们的拼搏与努力,已在中南大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在获取知识、砥砺人生、关注社会、服务大众的成长过程还是在辩论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知识竞赛等国际、国内各类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你们的荣耀,更是学校的荣耀!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开学校之际,请允许我作为师长,在这里多几句叮咛和祝福。
一是面对困难要学会微笑。微笑被人誉为“解语之花,忘忧之草”。我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微笑蕴含着幸福,微笑饱含着生机,微笑中充满了永恒与希望。微笑时可以从容面对冷漠、热情、嘲讽、仇视、关怀、成功、失败……微笑是激励人走向成功的一种力量。
二是面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成功并不遥远,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量的积累,才会实现质的飞跃。信心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只要大家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至千里”、“成江海”。请大家记住美国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曾说过的一句话“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三是面对社会要多几分责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责任的考验,包括对家庭、单位、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作为一名有良知、高素质的青年,要勇于担当责任,矢志惠济天下。对自己负责,责任是严格的教官;对别人负责,责任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对国家负责,它是社会进步的条件。责任,是大家不可丢弃的使命,更是激励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四是面对责难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同学们,踏入社会,离开了老师们的呵护,你们也许会面对更多的责难和苛求。面对上司的苛求、同事的责难,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人之间,因为有了理解和宽容,才会有心灵的沟通,才会有深厚的友谊,才会有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谅解。
同学们,几天后,你们将离开校园,分赴四面八方。希望你们牢记“厚德济世”的校训,发扬奋斗进取的精神,创造感天动地的业绩,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在中南大的史册上书写辉煌的一笔!母校会永远关视着你们、支持着你们,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世界属于你们,未来属于你们!
谢谢大家!
【清华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作文二】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的典礼标志着你们圆满完成了本科学业,即将开始新的人生航程。很荣幸,你们是我作为 校长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几年来,我和老师们看着你们跟随奥运的脚印来到清华,看着你们在军训基地列队踢正步、站着吃馒头,以及最近传到网上各种“卖萌” 的毕业照;听过你们24号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响亮的口号,听过你们百年校庆志愿者热情的讲解,以及“马杯”赛场上奋力的呐喊;记得你们在“微积分”课堂上紧 蹙的眉头,记得你们赶去听文化素质讲座一路飞奔的身影,以及北门外翅香园关闭时的留念——转眼间,就到了你们毕业的时节。大学是最值得铭记的青春时光,你们在这里洒下了汗水和泪水,留下了友情和爱情,种下了梦想和希望。今天,你们毕业了!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对你们、对你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最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毕业是一个充满怀念,满载祝福、嘱托和期望的时刻,但今天我只想在这里和你们分享两个我最近读到的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杨振宁先生的故事。1946年,杨先生在芝加哥大学读研,那时研究生都很穷, 有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填写纵横字谜的广告,最高可以拿到5万美元奖金。当时参加比赛的多是家庭主妇,他想自己总比家庭主妇强,于是就和几个同学报了名。果然,两个月后主办单位来信,祝贺他们得到了最高分,但还有一组人跟他们的分数一样,所以要再填一个难度更大的字谜一决胜负。于是他们开始分工合作, 杨先生的任务是把韦伯大字典里所有五个字母的单词都列出来。为此,他到图书馆通宵查字典,到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实在累得不行,想回去睡一觉。从图书馆出 来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份《纽约时报》,大标题写着《汤川秀树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下子猛然惊醒,责问自己“杨振宁,你在做什么?”此后,杨先 生一直专注于物理学的研究,并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我讲的第二个故事来自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当今美国乃至全球IT界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皮特 泰尔。年轻时,泰尔为能进入斯坦福大学而展开竞争,接着为取得在斯坦福法学院学习的机会而竞争。在这些竞争中,泰尔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毕业后,他理所当然地想要通过竞争,成为联邦最高法院的书记员。但是这一次,他失败了。这次失败促使他放弃了成为书记员的最初设想,走出法律圈,成立了贝宝 (PayPal)公司,后来又成为包括脸谱网(Facebook)在内的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最早投资人之一。之后曾有人问他:“没有进入最高法院,你是 否暗自庆幸?”这个问题让泰尔陷入沉思。他发现,人们总是认为竞争中的优胜者能够脱颖而出,但是,在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错把最难达 成的目标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把激烈的竞争看成是价值的代名词。他认为,我们并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成为一个成功的竞争者,而应当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垄断 者。因为在某个已有很多人从事、并且范式成熟的领域努力工作,你可能比别人做得稍好,但相比之下,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并完全掌控它,会更有价值。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你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学们,在追求理想的抉择中,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似乎相互矛盾,在利益或挫折面前,是坚守还是另寻它径?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理想。坚持人生的理想通常并不仅仅是学会如何放弃眼前的利益。一个人的理想也往往不是一个可以清晰描述的宏大 的目标,它更应该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对有真正意义的高尚生活的追求。我相信,你们作为一名清华学生,有战胜懈怠的毅力,有走出彷徨的智慧,也有耐得住寂寞的情怀,但你们更需要的是不唯众、不跟风,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从容地行走在无人知晓的荒原上的勇气。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同学们,你们这一届在清华有一个特定的称号,叫做八字班。在清华的历史上,八字班向来是人才辈出,比如1918级的经济学家陈岱孙,28级的语言学家吴宗济,38级的空间技术专家王希季,48级的数学家丁石孙,58级的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陈念 念,78级的微波专家刘国治,以及88级的玉柴集团总经理李汉阳,等等。我前面提到的杨振宁先生,他是1938年入学的,正好也是八字班,今年是他90华 诞,与你们一样也是“90后”。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你们的学长一样,成为清华为之骄傲的八字班,随着时间的流逝,清华的底蕴终究会在你们身上慢慢发酵,不甘于平凡的基因终究会让你们理解什么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相信,理想高处的风景会时刻引领着你们,让 你们不畏眼前的浮云、不乱脚下的步伐;而你们对理想的选择和坚守,不仅会决定你们人生的高度,也终究会让你们在苍茫的现实中看到更为辽阔的风景。我相信, 在你们看到别样风景的时刻,回味的不止是“舌尖上的清华”,回想的不止是教室的安静和操场的热闹,回忆的也不止是幽美的荷塘和白发的先生。那一刻,太阳初出时,首先照耀的将是山顶的你们;那一刻,你们也是很多人眼中别样的风景。清华憧憬着你的憧憬!
愿你们在理想的追求中收获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谢谢大家!
【清华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作文三】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今天一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3517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感到无比兴奋,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你们是清华大学跨入新百年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我担任校长以来送走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我心中,你们注定是特殊的一届。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你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影,你们也一定在回忆这四年难忘的时光。你们或许会想起,“中华小吃进清华”带来的各种美味和你们排队等待时的`热切心情。我也知道,你们爱吃的清芬园包子已经不在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今年年底清芬园将重新开业,我相信,开业的同时,包子也会回来。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文科图书馆的优雅环境,你们的占座热情也让图书馆不得不推出了座位预约系统。我也知道,坚持“阳光长跑”不容易,也有同学向我抱怨,参加阳光长跑就是为了刷卡。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过去的“刷卡”还是现在的“刷脸”都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每一届学生都有特殊的校园经历,在你们的回忆中一定有这样的一幕——你们在新清华学堂观看话剧《马兰花开》时,很多人都落泪了,你们都被“两弹元勋”邓稼先学长以身许国的精神所感动,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责任的含义和份量。
在你们入学的,清华推出“自强计划”,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这是清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次主动选择。这些同学勤奋学习,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四年过去了,他们全部顺利毕业,并全部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表示祝贺!
在你们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清华在全国高校中最先招收的首批飞行学员。今年4月14日,他们首次单独驾机拥抱蓝天,成功率超过93%,创空军历史新高。今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毕业典礼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与飞行有关的另一位校友——1928年考入清华土木系的沈崇诲学长。毕业后,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37年8月18日淞沪会战中,在战机突发故障后,他毅然驾机撞向日军旗舰,壮烈捐躯,用26岁的年轻生命践行了抗日救亡的崇高使命。
每一代清华人都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梁启超先生19在清华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一年之后的19,距今正好1,42位清华毕业生怀揣梦想,从清华园出发,赴美留学。他们中间走出了多位我国相关学科的一代宗师,包括地质学家袁复礼学长、教育学家廖世承学长。他们在艰难的时代,坚守科教救国使命,为中国的学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一个孕育无限希望的时代。作为清华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你们注定要承载起特殊的使命,这种使命与清华的发展有关,更与时代有关。
同学们,履行使命首先要拥有梦想,梦想将指引你们人生的方向。能打动人心的梦想必须是远大的梦想,只有远大的梦想才能激励我们为之长期奋斗。清华人素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清华人的梦想要超越小我,追求大我。1960年入学的工物系学长朱凤蓉将军,长期在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工作,她曾说,“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引领者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引领是一种境界,境界越高,格局越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在高处,才有不同于别人的视野,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远方。引领也是一种担当,需要十足的勇气,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迈出第一步。做引领者,要承担比常人更大的压力,要冒更大的风险。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只有引领者才能领略到非同一般的人生风景。
时代同样呼唤你们做执着的创新者。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大家永葆好奇心,对新生事物始终抱有热情;学会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在“行胜于言”校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你们,一定会成为执着的、有行动力的创新者。
今天,在你们当中还有一位特别的同学,他是来自法学院的尕朋。尕朋是当年青海玉树的抗震小英雄,毕业后他将回到玉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家乡建设,把在清华得到的爱和善传递出去。我衷心希望大家和尕朋同学一样,不仅拥有梦想,而且能用行动来履行使命。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谢谢大家!
清华校长毕业赠言
清华大学陈校长在对清华毕业生的毕业赠言中提到坚持人生理想通常并不仅仅是学会如何放弃眼前利益,一个人的理想也往往不是一个可以清晰描述的宏大目标,它更应该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对有真正意义的高尚生活的追求。
从他对学生的毕业赠言中可以体会到,对于人生理想,因为人生不是早就编程好的程序,未来也不是就那么摆在那里一成不变的'。未来和我们现在的想象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未来设定一个目标,在那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设立一个个小小的目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直到出现量变为质。
而陈先生毕业赠言说坚持人生理想,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对有意义的高尚生活的追求。可以看出,人生理想每个人都有,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实现,只有那种东西对你提升你人生的价值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加上本身的执着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触摸到自己的理想。而追求的意义,不在与最后能否达成最终的理想,说不定,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或者找到了更适合发挥自己价值的方向。所以追求的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享受过程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改变有时候会大于我们的结果,当我们努力追求理想经历了许多,才会忽然发现,其实最好的风险不是在终点,而是在路上。
推荐:高中毕业赠言给同学推荐:高中毕业赠言推荐:高三毕业赠言精选100句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同学们一生中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日子,你们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作为校长,我祝贺你们,从北京大学这所伟大的学校顺利毕业,也为你们更精彩的明天祝福。
当初,你选择了北大,北大选择了你,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从那时起,我们就拥有了共同的情怀。在北大的岁月里,我们一起欢笑过也心痛过,付出过也挣扎过,希望过也失望过,但却从未后悔过!回头望过去,这些喜怒哀乐,这些拼搏奋斗,都是通往未来的历练和基础。
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和转变的时刻!我们都感恩北大,但我希望你们记住,北大给予了你知识,给予了你能力,却不能代替你安排未来。未来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适应,去质疑,去挑战,去创造!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只有你们,才能够对北大的未来、中国的未来负责。
人们常把毕业典礼比作在大学的最后一堂课。作为一个“老北大人”,在分别的时刻,除了祝贺与祝福,我还非常希望,与你们一起分享几位北大人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喜欢微电影、微视频,我也试着做了一个。我希望大家从他们的经历中,看到并记住作为一个北大人所应有的家国情怀。
她叫樊锦诗,1963年从北大历史学系毕业,去了敦煌,在敦煌研究院做了几十年的院长,刚刚卸任,成为荣誉院长。52年前,也是毕业季,也是在燕园,这位来自上海,美丽、聪慧的毕业生,收到了一封家书,反对她去敦煌工作。她还是坚持去了,原因很简单,“已经答应了”。这一去就是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敦煌女儿”,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一直守护着丝绸之路上的人类宝贵遗产,一直探寻着中华文化千古之谜。今天,作为世界著名的敦煌学者,她依然坚守在漫天黄沙的大漠深处。“同意去敦煌”,这一声轻轻的承诺,承载了一位北大学子半个世纪的社会责任和学术理想。
他叫张益唐,北大数学系78级学生,普渡大学博士。他自幼热爱数学,认为数学是美丽的,值得一生投入。张益唐的学术生涯艰辛曲折,一度曾没有固定工作。当他对孪生素数猜想作出巨大贡献、轰动全球数学界时,已经五十多岁了,还只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普通讲师。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对数学的梦想和热爱,与儿时一样,依然那么纯真、那么圣洁,从未改变。,张益唐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个大器晚成者的获奖感言是: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敢于挑战传统,对那些别人说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勇于探索,如果真正热爱,就永不放弃。
她叫吕植,198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NGO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很多年前,校园中就流传着她的故事。从读书时开始,吕植就跟随潘文石老师的团队,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绿野追踪,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她用出色的文章和鲜活的图片呈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的思考,被称为“一位保护人类未来的女科学家”。在北大、在荒野,她改变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深深影响了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北大毕业生,他们的故事,一定会发生在今天毕业的同学们中间。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守承诺、执着追求,要敬畏自然、担当责任。一辈子很长、也很短,眨眼之间就是三十年、四十年、半个世纪,人生的精彩,也就在这执着的选择和坚守之间。
北大,从来不只是一所学校,她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这里,草地、湖水、山石、垂柳,都承载着动人的故事,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梦想。北大,是新思想不断萌发和成长的学术殿堂,在这里,学者大师们为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呕心沥血,他们不灭的激情、不变的赤诚,塑造了北大,也激励着后来的北大人。北大,是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圣地,从这里,人们开始塑造自己的人生,并用一生去理解、去实践:对责任的忠诚,对批评的坦荡,对创新的执着,对竞争的平和。北大,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谜,每个在这里学和生活过的人,都会在共同的经历中,揭开属于自己的谜底。
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同学曾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如果生命是棵生长的树,青春就是开花的时节。如果一些人活着是在追寻肤浅的表象,是为世俗的浮华,是为心理与生理的需求,那么,这儿有人真正地生活过,他明白所有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从明天开始,你们中的很多人将离开校园,进入真正的现实社会中。中国的崛起,给予了你们这代人无限的机遇,你们有广阔的舞台来施展才华。与此同时,在纷乱嘈杂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中,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我相信,北大不仅给予你知识、能力,更给予你价值和情怀,能为你带来心灵的平静,帮助你守正创新,走正道、扬正气,成为引领未来的人。
又一年盛夏,又一番别离。高高的博雅塔,凝望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这是默默的祝福,深深的期待。
祝福你们!再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本次届高三学生毕业典礼。作为一名新校长,我很遗憾没能在三年前亲自迎接你们的到来,但却很荣幸能够见证你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历练,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校园走向世界……
这几天,我常常翻阅你们的名册,虽然我并不能记住全部的729名学生的姓名,但我会真诚地为你们每一个人祝福,希望你们能记住学校的美好,也祝愿今后的你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既不辜负你们的天赋,也不辜负我们的期盼。
这一刻,对你们而言,可能是伤感的。三年前的此时,你们也曾带着不舍告别故友,意气风发地走进一中;而今你们又会再一次离别,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的每一个方向。罗汉松下,有你们匆匆掠过的身影;樱花丛中,有你们惊喜驻足的印迹;篮球场上,有你们悸动欢呼的声音;楠楼柏楼,有你们认真专注的目光。你们不会忘记第一次走进一中校门时的激动,不会忘记第一次考“砸”了的沮丧,也不会忘记在球场上与队友一起拼搏的汗水与激情,更不会忘记,三年来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再过十几天,这些都将成为你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今后,每当你在异乡的夜空下想起母校的时候,你就会从心底翻阅这些记忆。
这一刻也是骄傲的。八十年前的校长亲手载下的那棵罗汉松,今天仍在初夏的微风中对你们叮咛。它就像一中校园里的每一位教师一样,永远站在学生到来的地方,又永远望着你们离去的方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进这里又离开,永远不变的是这所校园1来都不曾磨灭的教育情怀。有一天,当你走进你梦想中的高等学府,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你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们,你来自安庆一中,一所有着百年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学校。你可以告诉他,这所学校的倡办人是大思想家严复、首任校长是桐城派大师姚永概;你可以告诉他,这里曾培养了十位院士,其中包括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你还可以告诉他,这里走出无数仁人志士,陈独秀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我们的校友,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生命,我们的校友曾经创建了安徽省最早的党团组织,创建了东满抗日根据地,担任过中共中央_委书记……你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母校、我们的校友曾经参与了新中国的建立,参与了国家的发展和富强,而很快,你们也将加入这个队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刻,更是充满希望的。同学们,马上你们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了。三年间,你们也许听厌了“别人家的孩子”和“别的班的学生”的故事,但是,在人生最关键的节点上,我想,你也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和“别的班的学生”。
希望你们不怕失败。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那棵樱花树历经风霜数十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抽出嫩芽,长出新叶它如同一位经世的老者,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勇士。真的勇士,不是从来不会被困难打败,而是无论失败多少次,都会在下一次挺直腰杆、挺起胸膛。记住,一个努力的好人是打不死的,这不仅是电影中的桥段,也是现实的真理。著名作家木心曾经说过,“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今后还会有很多艰难摆在你们面前,希望你们不要害怕,记住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的那句话:“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安庆一中是一所能够绽放梦想的学校。你们在三年里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精神的丰满与高贵,以及永不泯灭的梦想。我们的校训相信大家一定记得:诚毅,诚是诚信、忠诚,毅是有毅力、有决断力。这两者都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精髓。所以,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来一中?是为了当一名学霸吗?是,又不是。“学霸”是起点,不是终点。什么是终点?我可以用我校2019届校友、清华学神韩衍隽的话说:“我要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攻克人类未解的问题,为文明做贡献,为人类谋幸福。”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就取决于他或她是否具有这样的梦想。这样你的未来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母校才会以你们为荣。希望你们能始终坚守自己原则,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诚毅”的人、一个朴实勤奋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
希望你们懂得感恩。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从小到大,应该都是在旁人赞扬、羡慕中眼光中长大。但你们应该知道这些获得并不只是由于自己的努力。父母的付出、教师的教诲以及同伴的帮助,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这样,你心中所念的就不是还想获得更多,而是贡献更多。我们应努力回报社会,或许有一天,是你的财富。奉献越多,就拥有越多。
此刻,我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的时候,树影有多么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无论你们走多远,安庆一中都是你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母校和老师们都会默默地站在你的身后,看你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让我们一起,再唱起一遍校歌:“滔滔长江东入海,我居古皖。巍巍学府开文运,我坐龙门。中西交融,文理并重,桃李浴春风,争第一,怀天下,永为国之栋。”请你们记住“永为国之栋”这个目标,这是所有一中学子的最高信仰。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天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全校的师生员工都在依依不舍中为我们2019届毕业的同学们送行。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大家毕业了!
四年前,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你们的人生开始与南京大学血脉相连。在过去的四年中,你们将最美好的人生年华,将自己这一段“终将逝去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南大校园。四年里,你们从青涩懵懂成长为成熟自信,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你们积极主动参与“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通过修习精彩纷呈的新生研讨课、博采众长的通识教育课和教研相长的学科前沿课,学会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完成了从应试思维到创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换;你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挑战杯”以及其他全国性、国际性学科竞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你们以校为荣、爱校如家,在小百合上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为学校的办学成就欢呼雀跃;你们关爱同学、尊敬师长,为有困难的同学奔走募捐、奉献爱心;你们践行责任、回馈社会,定期探望陪伴孤寡老人、残障儿童,在亚青会上挥洒汗水;你们勇于挑战、迎难而上,面对最难就业季充分展现了南大学子的自信与风采,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但你们在母校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值得母校永远回忆和珍藏。母校将永远想念你们,2019届的校友们!
在今天临别之际,专程前来为同学们送行的,除了母校的师长,还有部分同学的家长。看着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的泪光,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晚后那首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朴实无华的歌词唱出了我们内心最为柔软的情感,唱出了我们对父母大爱的深深感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在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背后,凝结着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呕心沥血的操劳。在此,我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你们的父母致以最衷心、最深情的感谢!
同学们,立德修身乃处世立业之本。今年五四青年节,_在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给广大青年提出了崇德修身的明确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育了博大精深的优良道德传统,其中孝道作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本也”,是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中的核心理念与首要精神,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和处世的最基本规范,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青年学子崇德修身,我认为必须首先从“孝”做起,将孝道作为同学们走向社会后必须要扣好的“第一颗扣子”。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的“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为“老”、下为“子”,其本意为“善事父母”。“孝”作为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善行美德,源自人类血缘亲情的纯真挚爱,源自人性中最纯良、最本真的自然。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皆以“孝”为切入点,儿童启蒙开篇便有“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的谆谆教诲。孝是博爱之始,从躬身侍奉、敬爱父母做起,再推己及人、推恩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用于社会、国家和民族,匡扶正义、救世济民,使孝道得以升华,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治理天下、和谐社会、和睦民众的至德要道。孝道传承,绵延百代,纵贯千年,牢牢扎根于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精髓。
但是,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剧烈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城镇化改变了原有家庭生活模式与邻里关系;知识经济挑战着长辈文化的权威价值;信息社会深刻影响着传统人际交往方式;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侵蚀着家庭温情;独生子女一代的特殊成长经历催化了代沟冲突……加之物欲至上、功利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影响,一些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家庭亲情日趋淡薄,孝道伦理日益缺失,传统美德日渐失落,不孝父母、虐待老人、忤逆长辈等拷问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触动做人良知底线的现象一再发生,甚至连“留学生刺母”、“嗜赌孙子杀害奶奶”等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因此,重塑、弘扬新时期孝道已是刻不容缓。
首先,这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需要。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伦理道德也在经历着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洗礼。重塑新时期孝道,一方面要继承其中善事父母、仁爱孝悌、忧国忧民等超越时代的精华要义,坚守和发扬其中永不褪色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要批判、改造传统孝道中过时、消极、保守的内容,坚决摒弃其中迂腐甚至反人性的三纲五常、愚忠愚孝。不同于传统孝道的刻板固守、唯老是从,新时期孝道强调代际平等、相互尊重,既要继承传统孝道中闪耀人性、文明光芒的部分,又要推陈出新,呈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其次,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需要。_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孝道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价值观念、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最基本的社会认同,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蕴含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和“文”的结合。“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道与其他美德一脉同源,互为表里。无法想象一个不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人,怎么可能去真正热爱祖国、感恩生活、帮助他人?倡导新时期孝道,在充分唤醒公民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追求,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塑与弘扬新时期孝道也是“银发中国”困局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之列,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面对老年人养护、医疗等公共设施仍然欠缺,老年人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仍然薄弱等现实困境,面对“四二一”家庭模式常态化所构成的“倒金字塔形”养老格局,在政府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重塑与弘扬新时期孝道是时代的必然。大力提倡与发展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文化,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代际互动与情感交流,确保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当下“银发中国”困局的基本选择,也是国际社会高度认同与称颂的“中国模式”。早在20,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就特地将模仿中国模式的“提倡子女赡养父母”方案正式纳入了向各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之中。
回顾南京大学110余年的办学历程,最本色的“诚朴”传统与孝道中的基本精神内核始终一脉相承。一代代南大人坚守 “诚朴”传统,诚心正意躬身尽孝,努力回报父母和社会,成为自觉自省的孝道践行者。在上个月母亲节,我看到同学们将承载着思念与感恩的700多张明信片寄给远方的妈妈,我被你们感动了,我忽然明白了“孝”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们南大人的血脉深处,历久弥新。你们才是南大的骄傲。最后我想给同学们提点期望。
一是希望你们“坚守孝心,自立自强”。孝由心生。践行孝道需孝心驱动,以自立自强为前提和基础。只有自立自强,独立地为人处世,才有可能离开父母护佑,让双亲真正卸下养育我们多年的重担;只有自立自强,拒绝啃老,才有可能回馈父母,让我们成为他们晚年的坚实依靠。自立自强也是坚守孝心的体现。我们拥有独立人格,顶天立地,是父母最大的期盼;我们体魄强健,内心阳光,是父母最大的宽慰。尽快成为独立的人、成熟的人,不给父母添负担、找麻烦,就是坚守孝心的最好体现。
二是希望你们“践行孝义,敬养父母”。 “子欲养而亲不待”,给父母的爱是最不可拖延的爱。同学们日后不论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一定要惦记着为父母多尽一份孝心,多给一点关心: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封鸿雁传书,也许就是工作之余的一声问候电话;也许是精心准备的一桌团圆大餐,也许就是你亲手沏的一杯清茶;也许是风景名胜的一次快乐之旅,也许就是家门口一次陪着散步;也许是病榻前的日夜守候,也许就是一次随意的膝边聊天;也许是其乐融融的一次合影,也许就是对爸妈说的一句话“对不起,我错了”“谢谢你们,我爱你们”……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2019年韩国著名作家申京淑的小说《请照顾妈妈》获得了亚洲文学奖,取得了韩国文坛上少见的商业成功,已经在19个国家出版发行。成功的秘诀就是它触及了人内心深处因孝顺而产生的内疚那根脆弱的神经。实际上,孝顺是人类共同思考的话题。
三是希望你们“弘扬孝道,引领正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革故鼎新,影响和引领社会方向。同学们作为南大的毕业生,值此社会和时代变革之际,自当挺身而出,勇立潮头,不仅成为新时期孝道的践行者,还要成为新时期孝道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传递孝悌与仁爱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的能量,让社会美德与正气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学们,临别依依,此情难舍。母校期待着,当你们多年后重回南大时,带回来的不只是出色的工作业绩,更有你们坚守孝心、践行孝义、弘扬孝道的故事,母校将因此而倍感骄傲和自豪!最后,祝福同学们爱情美满、生活幸福、事业顺利、鹏程万里!祝各位老师、家长、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今天,我们相聚在此,隆重举行高新一中初中校区20xx届学子的毕业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教职工,对圆满完成初中学业的20xx届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三年来为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汗水、倾注了无私爱心的老师们,以及陪伴你们成长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三年前,你们怀揣梦想来到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用勤奋与智慧编织了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数不清的精彩瞬间早已深深铭刻在我们彼此的心头。还记得军训时,你们步伐矫健,铿锵有力的身影;难忘课堂上,你们凝神思索、渴望求知的眼神。你们在校园艺术节上施展才华,在读书节活动中品读经典;在校园好声音的舞台上激情放歌、在自己喜爱的社团中找到快乐与建立自信。
在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大舞台上,你们百花争艳、绽放青春。你们中有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勇摘桂冠的学霸牛人;有荣获《全国青少年天宫二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一等奖的科普达人;有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陕西省创意机器人冠军的创新匠人;还有在国际模联会上获得“最佳外交奖”的演讲超人;你们还是“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礼让斑马线、文明我践行”等社会实践中的带头人。三年来,你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由顽皮走向规矩、由懵懂走向聪慧、由浮躁走向成稳……你们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我和全体师生为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校长毕业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每年的6月28日,六年级的同学们都会从各自的校区赶来,集中在我们舜湖报告厅,在母校上完最后一堂课,这堂课的名字叫“毕业典礼”!
六年,我们朝夕相处了1200多个日子。有喜有悲,有苦有甜,有笑有泪,不知不觉中,我们悄悄地长大了。回望当初从幼儿园跨进小学大门时的情景,你们会蓦然发现,身后已经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那就是你成长的足迹。这些脚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快有慢,无论哪一个,只要是独立行走的,只要是向前迈进的,都值得你们为之自豪!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长跑,在人生的这次长跑中,你一定要记得这样三句话:
第一句话:不看谁起跑快,而看谁跑得远。起跑的时候,有的人跑得很快,那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更多跑得慢的,你们也不要灰心,不要自卑,因为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只要你有耐力,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定会跑得更远!小学毕业了,有的同学成绩不太理想,你们一定要记得,还有初中、高中、大学,前面有无数次可以超越别人的机会,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
第二句话:领跑者,起跑心。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一天你有幸成为某个行程中的领跑者,成了某个学科中的第一名,你一定要记得,你的身后还有第二名、第三名,他们都紧紧地跟在你的身后,你稍不留神就会被他们伺机超越。所以,你一定要保持一颗起跑心,不放松,不懈怠。
第三句话:和别人一起跑。你们一定要记得,人生的长跑不是马拉松比赛,不是要拼个输赢,所以你要善于和别人一起跑,疲乏的时候相互拉一把,彼此给予鼓励,给予力量。就像大雁,无论是排成一字还是人字,都是借助彼此飞翔时的气流,共同飞向远方。你们都是盛泽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尽管各校区的同学不太熟悉,但是在未来的学习长跑中,你们要结成伙伴,像大雁群一样,结伴飞翔!遇到途中落单的同伴,一定要记得带上他,一起跑!
最后,我还要告诉同学们的是,人生的这次长跑,没有机会回头重跑,也没有任何人为你设定了终点。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你的理想!任何时候,你都不要迷失你的理想,因为那是你坚持的理由和不懈的动力!远大的理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照亮你人生长跑道路的灯塔!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小学毕业,看着你们长大的背影,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感到特别的骄傲!同时,我也感到深深的自责。六年来,你们在母校里遇到的种种挫折和不快,我都无法通过努力为你们排忧解难,留下了很多遗憾。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达最真诚的歉意!
尽管如此,但“子不嫌母丑”,相信同学们走出校门,依然热爱你的母校——盛泽实验小学!
最后,我们祝愿所有的毕业生,拥有美好的未来,在人生的长跑路上取得属于自己的辉煌和骄傲!
清华校长毕业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7000多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毕业是一道分割线,从此你们将开启人生新的 篇章。人文学院来自意大利的戈雅同学,毕业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博洛尼亚大学。她来到清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从清华毕业后又将回到博洛尼亚大学任教,传播古老的东方文化。新闻学院来自新加坡的陈容华同学,已经在北京、新加坡和曼谷建立了个人工作室,毕业后将专心投入影视创作。学校今年的官方英文宣传片,就是她带领团队历时数月拍摄制作的,以国际学生的视角呈现了今日清华的活力与魅力。今天,有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国际研究生身着清华的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清华因开放而更加多彩。
开放的清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和国际学者,也让越来越多的清华师生走出国门。经管学院的赵闯同学,在校期间曾赴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他感受到,成为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好的世界是各国青年人共同的梦想。在个人总结中,他写道:“国际舞台上的青年就是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青年世代友好,明天就会更好。”
开放包容是清华大学的重要传统。校歌有言,“海能卑下众水归”“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苏世民书院、米兰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世界和平论坛、“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亚洲大学联盟,一系列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展现了清华全球战略推进的坚实步伐。清华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听到了更多来自清华的声音。
大学近千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大学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机会,吸引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学者,不同的学科在大学里协同发展,多样的文化在大学里相互交融。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大学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西方有学者认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改革开放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带进了中国,也让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今时代的开放性正在不断扩大,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格局中,社会单元紧密联系,竞争与合作相伴相随。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你们要努力与时代同行,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
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拥有创新的勇气。开放和创新是当今世界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开放的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创新的道路往往是布满荆棘的,越是重大的创新,挑战性越大,风险也越大。你们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个体局限,乐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事业,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先生从清华毕业后,毅然投身于我国的航空事业。面对当时外无专家帮助、内无前人经验的艰难局面,26岁的程不时学长勇敢地挑起了任务紧、难度大的飞机设计重担,为我国自行研制出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程不时学长说:“创新是人类有生以来就被赋予的一种品质,一种思维的品质,我们要捍卫起每个人心里的创新基因。”
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开放的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需要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文明因多样而不朽,世界因融合而美丽,人生因包容而焕发光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身,尊重他人才能赢得来自他人的尊重,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可以“各美其美”,更鼓励“美人之美”。只有在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上,才会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与开放的时代同行,要遵从内心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时代机会无限,众多的机会带来了多样的选择。但选择越多,迷茫往往也越多。在选择面前,不要为外物所扰,不要为私利所动,不要为俗流所惑,要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身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在迷茫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做真正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始终保持人生的方向感。听从你心,行你所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同学们,海阔天空的人生画卷正在你们面前展开,无限光明的未来正在呼唤你们勇敢前行。“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身处开放的时代,我希望你们始终遵从内心的选择,永葆进取的精神和创新的激情,在包容和尊重中不断获取人生的力量。“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开放精神点亮人生,成就自我,引领未来!
今天是一个让人眷恋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家!
亲爱的20xx届全体本科毕业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校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全体本科毕业生表示最美好的祝福!对这些年来,关心、指导、帮助过你们的师长、同学、朋友们表示由衷的谢意!特别是我看到今天有许多家长来参加毕业典礼,我代表贸大要特别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把这么优秀的孩子送来贸大,感谢四年来你们和学校齐心协力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业。你们是贸大永远的亲属,今后我们还将一起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此我向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永远的贸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我校共有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100余人,本科生就业率达98.82%,继续在全国高校保持领先水平。其中,选择考研和出国(出境)深造的比例达到60.06%,超过1/3的同学被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录取,比例再创新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我们的毕业生服务于国家双创战略,约23%的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和创业实践,并频频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
另外,我们的毕业生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不畏艰苦、不惧困难,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今年到基层、西部和地方的选调生比去年再次增加一倍以上,一带一路18个省份就业人数达到323人,我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初见成效,一批满怀“兼济天下”理想的贸大才子即将奔赴国际组织岗位,充分展现了贸大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敢于作为”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良好的生源,精心的培养,造就一流的人才,我校毕业生当之无愧成为财经领域就业的佼佼者,深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信赖。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
今天,你们的大学本科生活将画上一个句号,这将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回忆。在过去的1400多个日子里,你们从大一的懵懂青涩到大二的风生水起,从大三的紧张忙碌再到大四的依依惜别。在贸大的四年,是你们勤勉学习、增长才干的四年,也是你们砥砺思想、塑造品格的四年。
人们总说,毕业典礼的讲话,特别是校长的讲话是要有套路的,一般都要讲几点希望。贸大作为一个大家庭,在座的各位家长应该会有同感,在孩子们即将离开家的时候,即使他们已经非常优秀,家人们却还总是放心不下,总要给孩子们嘱咐几句。所以今天,面对即将离家的你们,我有两点感受想与同学们分享。
第一,自信、充满自信是贸大人最值得传承的宝贵气质。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不同方式接触了许多贸大校友,也和校园内的老中青贸大人进行各种交流,从老一代的石广生,周文重,王林生,到中生代的陈红天、毛建华等等直到我们今年刚评选出的研究生十杰,本科生十杰。我在分析他们作为贸大人身上共有的特质。到底是国际视野、知行合一还是求索笃行?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我逐步体会到贸大人身上这种共同的特征,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气质,即自信、充满自信。这是在一个逐步走向世界中心的国度里多么需要迅速养成的一种民族气质,特别是代表着民族未来希望的年轻人身上应该体现出的气质。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强大的生产力,作为永远的贸大人,希望你们把这种气质传承下去,与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结合起来,积极作为,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去,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去。将个人前途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大势结合起来,母校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经世济民、兼济天下”的栋梁之才。
第二,厚度和宽度决定事业发展的高度。
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应对当今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对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平所带来的挑战?破解之道只有一个,就是终身学习。大家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查理·芒格——巴菲特93岁的好友及合作伙伴,他近几年在中国很火,很多人编写了芒格语录。其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是“获取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他直白地解释道,“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学校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其实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孔子时代就开始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先圣对终身学习的最好注解。我也特别欣赏“功不唐捐”四个字,它原出自佛经的一句话,胡适先生也经常用它来鼓励学生们持久用功,功夫永远不会白费。因此知识要有厚度。
芒格的另一句话是“唯有跨科学,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意为“你们必须掌握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如地、自动地运用它们”。当我们掌握了足够宽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助力事业的提升。因此知识要有宽度。
亲爱的同学们,从明天开始,你们就成为贸大最年轻的校友。请记住,母校会持续关注你们的成长,与你们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贸大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最后,祝愿全体毕业生一路顺风,前程似锦!还要说一句话: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友:
上午好!
又到一年毕业季。这段时间,校园里洋溢着学成毕业的喜悦气息,校门口、图书馆前、中轴线上、犀湖之畔,随处可见拍照留念的毕业生。我知道,诸位是在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大学生活告别,向丈量自己成长脚步的这片土地告别,向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告别。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学有所成的20XX届本科毕业生表示诚挚的祝贺!
毕业典礼之后,诸位或告别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或告别本科学程继续深造。今天的典礼是你们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我想与诸位共同探讨关于“人生分水岭”的话题。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惯大概是身体健康与否的分水岭;机缘也许是人生盛衰荣枯的分水岭。
从明天起,你们将从西南交大出发奔赴各方,开启人生的长程之旅。若干年后想必很多同学事业斐然,已成为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行业翘楚,且婚姻幸福,生活美满;有的同学则可能徒增年岁,工作生活平平乏善可陈,极个别甚或成为阶下囚。同届同学为什么后来的人生境况如此迥异?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样逐步放大的?人生的分水岭到底在哪里?
一、人生分水岭在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评价,决定人的自我认识。价值观意味着你崇尚和追求的理想,意味着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欣赏什么样的人,意味着你关心什么问题、看什么书,更意味着你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是我校1946届矿冶系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应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我们抗战时期之所以能在窑洞里潜心读书,就是抱着要振兴祖国的坚定信念。”陈能宽如是说。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淡泊名利、质朴本色、扎根边陲、献身科学,作为当年核装置全面质量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之下,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芮成钢,高考状元不可谓不聪明;青年得志跻身央视主播行列,不能说不努力;借助央视平台零距离高频次采访各国政要精英,不能说不风光。然而,这一切在他37岁时戛然而止。为何看似辉煌的前程却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为名利所役,急于升官发财成名成家,利令智昏,最终走上不归路。
由此观之,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是价值观。这种差异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放大,不仅有高低之形、优劣之差,更有黑白之殊、是非之别。在座诸位当以陈能宽学长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交大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同时,以芮成钢为戒,高度警惕利欲熏心、私心至上等畸形、扭曲、病态、颓废的价值观,带上正知正见去生活,如此方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
二、人生分水岭在于马上去做
百岁老人杨绛先生一辈子勤勉敬业,她所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堪称典范的翻译佳作。然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这位翻译西班牙语作品的大家,却是在47岁时才开始学西班牙语。杨绛先生以其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付诸实施,马上去做,任何想法都为时不晚。
只做梦不行动,什么梦都是一场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长于论道也止于论道,他们高谈阔论、头头是道,其中不乏金点子好主意,却从不曾尝试和行动,即使打算做也总是疲沓拖拉。毛主席有句名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很多同学也有一句口头禅“Just do it”。如果诸位能把“只争朝夕”和“Just do it”变成自己的座右铭并切实践行,善莫大焉。
三、人生分水岭在于坚持去做
马上去做还不够,还应百折不饶、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直至做成做优。20XX年4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终于在海上成功回收火箭,创造了人类科技史上又一奇迹。回收火箭的想法源自公司总裁埃隆·马斯克,之前他对电动跑车、清洁能源等也有诸多革命性的想法和做法。回收火箭这一貌似荒诞的想法遭人嘲笑,然而马斯克却认为,火箭若能回收就能多次使用,从而大大降低发射卫星或航天器的成本。他不但这样想,还及时将想法付诸实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虽屡试屡败却屡败屡试。马斯克在一次次失败中坚持不懈,终于在惨遭四次重大失败后获得成功。
可见,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这些熟语并非虚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难成大器,马上去做坚持去做,才有可能迈向成功。实际上,若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坚持,就不会有《红楼梦》的横空出世;同样地,若没有马克思穷尽40年之功的潜精研思,以及在大英博物馆对海量资料的深稽博考, 就不会有划时代巨著《资本论》的诞生。我们身边现成的例子是沈彬彬同学,他稍后将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沈同学现已获得“国际青年体育记者”入场券,有望全程参与报道今年第31届奥运会。他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源自他四年如一日对媒体理论实务的苦心钻研和对现代媒体人素养的用心修为。
四、人生分水岭在八小时以外
面对别人奉上的天才美誉,鲁迅先生回答道:“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诚哉斯言!人和人在八小时之内没有太大差别,最后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八小时外。成功人士一般都成在别人之前,功在八小时之外。八小时以外若选择阅读思考、学习研修、发展兴趣、修心养性,或与靠谱的“高人”交往,与“有料”的行家里手切磋,或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势必收获进步、成长、机遇、健康和亲情。这样日积月累下来,若干年后将形成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巨大生命增量。此外,“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这句话未必正确,但值得诸位细细琢磨其中的某种意味。
反观当下,为数不少的人下班后,或觥筹交错、胡吃海喝,或打牌消遣、昏天黑地,或家长里短、闲聊八卦,或刷朋友圈、晒自拍照、打游戏机,沉湎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消磨在无聊事上。每天晕乎乎、醉醺醺、浑噩噩,慵懒麻木、得过且过,还自诩享受生活。一些人更是在八小时外胡作非为、腐化堕落。
过往经验表明,一个人若不能很好地利用八小时之外,很容易沦为平庸者。诸位,一个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尤其是年轻人,你们丧失了平庸的权利!你们现在风华正茂,拥有金子般的年华,当珍惜时间,学会忍受乃至享受孤独和寂寞,高效而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武装头脑増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种人,大力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多做运动,切莫放纵。
以上就是我要和你们分享的人生分水岭:正确的价值观、立即做、坚持做,以及充分利用八小时之外。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生分水岭并非一处,也绝非一“分”定终身,一“岭”定乾坤。诸位既不要因过去的错失而垂头丧气,也不宜因现在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管过去如何,把握当下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朽的传奇,一切皆有可能。
同学们!路遥曾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希望大家把握每一个人生分水岭,走好关键紧要的几步。
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希望大家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青春之我造就青春之国家”;希望大家崇尚真理、崇尚光明,将求真求实作为一生的追求;希望大家敢于创新、敢于变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立新功。
毕业季的明德广场上,有一张毕业的车票,车站是人民大学,下一站是前程似锦,却没有写始发站,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始发自延安的清凉山。
我们的前程也没有终点站,因为不懈的努力就是我们的使命。希望同学们坚守人大人的风骨、才情和气派,胸怀梦想、脚踏实地。无论大家走多远、停泊到哪里,人民大学将是同学们永远的家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