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人种 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7-13
- 106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口人种 教学反思,本文共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和不同的人种四部分内容。安排两个课时。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我们总结在研发过程和试验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供参考。
1、课时内容教学的安排。
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一定要按照教材顺序。开始我们考虑把“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安排在第一课时,“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不同的人种”为第二课时。这样讲的顺序是第一课时讲了人口增长知道有的地区增长快有的增长慢,增长过快和增长过慢都会有问题,引出人口问题,过渡自然。可经过分析,如果这样安排,就把本节的两个教学难点放在同一课时讲了。学生容易混淆人口分布和人种的分布。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根据我们自己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觉得还是按教材顺序安排好。为此我觉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顺序的先后。适合学生掌握知道的就是最好的.。
2、人口增长曲线图的教学
要直观表示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往往通过人口增长曲线图来表达。教材安排了人口增长曲线图。开始直接指导学生读图,学生掌握不够好。于是在教学中增加了指导学生读人口增长曲线图的投影,让学生知道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在上课时往往教师觉得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却不一定容易,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思考教学方法,不要想当然。
3、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这部分知识点有点难度,如果讲得太多会影响上课进度,在设计时我们是打算通过几幅景观图一笔带过的。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知道人口分布稠密的几个地区。于是引用生活经验和实例来讲,问学生:沿海地区和内地相比,那里生活条件好些?温带和寒带、热带相比呢?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呢?学生很快就有结论,于是老师归纳说: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就是沿海平原、中纬地带和经济发达工业发展早的地区。至于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学生也很容易就能分析得出结论了。在地理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教学,会化难为易。
4、人口问题和人种
关于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思想观念、情感价值观的教育重要,联系的政策性强。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主要是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获得。同时通过一些资料、数据来说明,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也有积极性。并且我设计了课外作业:让学生出收集材料出手抄报:人口政策面面观,不同人种的杰出人物,为我国的人口政策宣传画一幅画或写宣传标语。效果很好。学生收集到的素材多,增加了对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不同所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的理解,也了解了许多不同人种的名人。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和不同人种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是平等的等观念,渗透得自然,避免了说教形式,收效好。
5、不同人种的特点和分布的教学
这两个知识点,都是通过对比表格来完成的。开始设计时,我分两部分进行,让学生阅读教材看书完成。后来觉得这样形式单调,学生学起来不够激情。于是在上课时把这两部分知识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掌握。也就是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代表一人种,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主要居住地。学生学起来积极性高,气氛也好。两部分知识经过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6、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感觉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恰当。同时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完成手抄报和宣传画及宣传标语很实用。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总之,这节课是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而且学生较熟悉,选择的素材也好,课件制作实用,在上课过程中又灵活处理了一些环节,效果好。不过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效果会更好。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首先,在引入新课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怎样创设情境,一下子吊起学生的胃口,启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上课开始,我在班内做了一个小游戏,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我一个人在讲台上时,可以行动自如,接着我邀请班内前三排的同学迅速上台,再观察我是否还能自由行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了。我进一步问道:这是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我还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了一张拥挤不堪的人群的背景图片,打出本节课的课题,再一次让学生感到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地问题。
在学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的原因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提供的图片上台表演,可以不拘泥于课本上提供的四条内容:“家里人多低少,生活困难,我要去城里打工;城里有好学校,我将来要去城里读书;城里的生活条件好,我要搬到城里去;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我要去城里工作”等,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扩展、补充。
有的孩子设计了一个情景,一家四口人有的扮演父母,有的扮演孩子,各自从自己的角色和角度去展示要到城里去的原因。有的孩子还说:城里公交车多,交通四通八达,出门方便;城里医院多,医疗条件好,农村看不了的疑难杂症大多要转到城里去;城里有展览馆、博物馆、大书店,课外学习很方便……孩子们集思广益,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
在学习“世界的人种”时,我课前布置孩子们预习时,顺便说道,大家先预习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然后分好小组选择其中一个人种,进行表演和展示,看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第二天同学展示时,简直令大家惊叹不已!瞧,扮演阿拉伯人的`王伟名同学还准备好了一块大白布,装扮成阿拉伯人的白头巾,那个表演白种人的仄明豪同学,为了表现白种人的发色浅,特意用彩纸剪制出了白种人的头发,粘到了一个黑色帽子上;那个扮演日本人的同学,还在一块白布上画出了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用以表示日本的国旗。
孩子们不仅说出了人种的特征,他们还能将下一节要学习的“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综合地展示,他们还到处搜索资料,由袁英杰同学执笔写出了比较详细的剧本,汇报的内容详细具体,真的出乎意料。尤其是上台表演的孩子,有些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当老师提出要求后,他们都能精心准备,作好展示。孩子们具有极强的表演能力,有些孩子课堂上不善于表现,但却具有非凡的创意。
另外,在课前我首先播放了谢霆锋唱的《黄种人》,同时在屏幕上打出了歌词,由于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歌,所以有的同学也跟着哼唱起来,他们也被这首歌慷慨激昂的曲调所感染,所以一上课他们就进入了良好的状态。
当然,孩子们的展示还不太成熟,有些内容也不够熟练,但毕竟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了,我感到很欣慰,以后我还会设计更多更有创意的课堂活动,让孩子们主动参与。
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只要给孩子更多参与课堂活动与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要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了,我们也就不用愁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了。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回顾我上课《人口与人种》的过程,收获还是挺多的,有成功之处可供人借鉴的,也有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讲述的是世界人口增长,人口的分布等内容。(一)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理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观念,按照“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了解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等设计问题,提取学生活获取,加工,应用的水平,培养学生探究想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二)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由近及远,从直观到抽象。让学生以问题为开始,读图,析图,解图和画图。通过地图这一载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汇中。另外,多媒体知识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知识小结,我采用两种方式,板书小结归纳和顺口溜小结归纳,形式多样简单,便于掌握。
二、多媒体的制作与运用
自获知参赛讲课程后,就着手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将课件制作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运用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多媒体的操作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
三、遗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本人设计的教学过程看看很成功,但操作起来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遗憾与差错。
1.对整节课的内容应合理安排,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清晰明确的'呈现,但由于我在第一环节用时有点过长,让后面的环节显得有点匆忙,不够完善,进而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合理的安排教学,让自己做到合理安排,优质优量。 2.在读图分析时,对学生引导缺乏力度,语言不够简练明确,让学生走了弯路,学生理解也不够透彻。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还要多锻炼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成为学生正确的引路人。
3.虽然这节课,我从学生能力培养出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但做的还不够到位,对引导不够,合作探究的气氛不够活跃,整节课显得有点沉闷,这也可能与我的工作经验有关,我觉得今后我要多听多讲,多钻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多么重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确定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探索,交流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新课程的精髓所在。本节课我组织学生讨论,但收效不大,只有少数学生能很好的展示了自己,有不少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是我今后的时间必须努力的地方。虽然在这节课中我有很多的不足,但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为自己今后的改正提供了方向,我明确了作为一位地理老师,只有让自己具
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高效的素质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才会让学生从枯燥的地理知识中找到有趣的学习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地理教学体现在学中的快乐,快乐中拥有丰富的知识。
《人口与人种》的教学反思
《人口与人种》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问题以及人种四个内容。
在讲述人口增长的时候,我主要通过人口增加的图片、数据来让学生进行归纳,进而得出人口增加的结论。根据大家对世界人口大国原有了解,结合图表得出人口分布的特点。然后引导大家分析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可能引起的问题。在讲述人种问题的时候,主要通过学生对平时,特别是灯博会时见到的外国人样貌的印象,结合投影上的照片来得出人种间体貌上的特征。
现在的初一学生已经对公众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更是加快了学生了解世界的速度。为了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尽量每一个知识点都结合现实生活来讲。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更加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第一课时讲完的时候,我特别提到要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思维习惯。日常生活要多点留意身边特别是与地理有关的现象,然后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怎样想办法解决或者改进。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模式。
另外,我觉得有一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的。如还没有更多更符合当前学生认知的实例来将问题予以阐释。因为实例可以讲得更具体、更精彩,也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该节的乐趣和学习价值;其次是资料问题,没有更多的资料,特别是没有很多图片资料来展示人口分布的强烈差距,给学生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不言的教育效果;还有课堂的控制问题,由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多,因而对于班级管理相对较弱的班级,容易造成一发不可收拾,不能很好地执行教学目标。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增长
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人口增长特点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为67亿。在2050年之前人口总数可能将突破90亿。这意味着在今后的43年当中,世界人口将增长23亿,这相当于1950年时的世界人口总和。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将不会显著上涨。
由于生育率下降以及人类寿命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步入老龄社会。联合国预测__年到2050年间,人口增长的一半来自于60岁以上人群数量的增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群的数量几乎翻倍。
2、人口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看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人口经过数百万年才在18达到10亿,但123年后即1927年就达到了20亿,33年后即1960年达到30亿,后即1974年达到40亿,后即1987年上升到50亿,而从50亿到60亿仅用了的时间。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看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及原因
(1)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北美东部、欧洲。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生存困难。
2、人口密度
(1)概念: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单位: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用来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三、人口问题
1、“人口爆炸”时代面临的问题
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基本生存需求:饮水、吃饭、穿衣、住房
(2)社会需求:教育、医疗、就业
2、乡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
(1)迁移的原因及好处
a、乡村人口增长快造成劳动力过剩
b、城乡差别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c、带来的好处: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建设。
(2)带来的问题:物资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等问题。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四、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人种 体表特征
白色人种 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黑色人种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2、三大人种的分布:看图4.11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欧洲、非洲东部、亚洲西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国、巴西、印度
注:①三大人种在世界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②白色人种是人口最多的人种。
3、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今年教的5个班,每班70余人,共计360多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中的有得有失。为了及时纠正不足,为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我反思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的片断
首先,注重教材内容的衔接和比较,衔接包括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资料(包括图片、图像、数据、文字等),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衔接等。
在引入新课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怎样创设情境,启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此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重组了教材。课文内容开始部分的世界人口增长,如果不注意挖掘其内在的与生活的联系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很生涩,令学生感到很突兀,缺乏应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所以,我将人口的问题这一内容的图片部分提前使用,另外加入春运的图片与沙漠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讨论探究,更加突出了重点知识的学习,也使学生感到具体为下文学习人口增长与人口的分布做好了铺垫。
又如,我在讲授人口的迁移时一笔带过:“要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相适应,要分清利弊。如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解决城市劳动力紧缺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因为人口的流动,经济的全球化,你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看到几种肤色的人,世界到底有几大人种呢?都有哪些不同?”这样既顺利的过渡到人种的学习,又为下面学习人种的问题节约了时间。人口迁移的问题留在学习第二节语言的分布,学习第三节聚落与环境内容时再使用,更利于学生理解。
其次,注重反馈。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我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为此我在课堂上针对所学内容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的分布的几个重要内容都安排了随堂的练习这样在课堂上边讲边练,达到了及时巩固的效果。课下还安排了课后的反馈练习,布置了分层作业:1.复习所学2.完成练习3.错题收集。这样,通过在不断练习体验,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的学习,提高学习地理的注意力与兴趣。
二、失败的环节
在设计教学过程之中,往往把每一个环节设计得较好,但实施起来就会大不一样。
首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方面还有欠缺,关键是任务意识太强。如:为了将原来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在一个课时里,原来安排合作探究人口的分布的内容被我用提问的方式完成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此外,练习、讲评的时间也紧张了。
再有知识的迁移方面做得不够好。我有在课堂中引入的生活资料如:春运图片、教室与教室办公室的人口面积比较,人种的明星的图片、课后练习的中山人口密度的计算等。但不等于学生能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用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的问题中,因此还需要更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训练。如:在介绍人种的差异时,可以播放谢霆锋唱的《黄种人》,或者让学生表演参与课堂;或者分别让三个小组代表白种人、黑种人与黄种人,从人种的外部特征、有哪些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分布地区来介绍不同的人种。
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节课40分钟内,学生比较主动自觉的参与学习,但是使学生兴奋地有兴趣的参与课堂的亮点不多。
学生参与度高的有:由人口问题图片引入新课环节;动态展示人口增长数时;对比教室与教师办公室的人口密度时;展示不同人种图片时;播放《三大人种》的短片时。
学生参与度低的有:完成各个学习内容练习的后发言时;分析人口稠密与稀疏时;展示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对比图表时;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分析成因时;学生回忆这节课所学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只要给孩子更多参与课堂活动与展示自我的机会,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了,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的。
四、教学流程是否符合理
体现“目标定向、问题导航、先学后教、构建达标”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比较成熟的。以此为标准反思如下:
一、在“目标定向、问题导航”方面:1、在学习人口增长的内容时,使用了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图片;并提问:图片中反映了什么内容?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呢?2、在学习理解自然增长率的内容时,用练习,让学生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然后才让总结公式3、在学习认识人口密度的内容时,用教室与教师办公室的人口密度对比,引入人口密度与哪些要素有关系?4、在学习认识三大人种的内容时,用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图和播放《三大人种》介绍的短片引入。以上几个部分基本上能做到“问题导航”。
二、在“先学后教、构建达标”方面:我在每一个主要内容后都安排了练习,及时反馈;但在先学后教方面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裕,反映了课前准备的不足。
上述是我在这一节课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争取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进步。
1、本节课的导入太过于平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节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特殊是讲到人种的分布时没有使用到教学挂图,只是要同学们看书上已有的图形。不是很客观。
3、本节课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甚少拓展到课外的知识。在讲到三大人种的特征时,没有让从我们身边知道的人去找,如:球王贝利、克林顿、大长今......,而要求同学通过观察课本上三大人种的照片去得到答案。
4、对于三大人种以外的混血人种在本节课没有提到,另外,给予学生的讨论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当然,用表格展示三大人种的特征,使学生能直观了解三大人种,这种方法应该是可行的,另外课后的巩固练习也是有必要的,最后,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
《世界的人种》400字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尤其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课堂上,课后及时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促进作用。讲这节课前,我进行了调研,对学生了解有关人种,学生知道什么,知道又到了什么程度,还不知道什么?进行了询问。知道的就不再多花费时间,不知道的就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些弥补的工作。这样在教学设计的阶段对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了解和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的调整就做到了一一对应。
新课导入我从学生的生活所见名人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三大人种体质特征差异这一教学内容,学生根据白人和黑人伟人与名人和自己的.差异说出三大人种体质特征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采用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师生互动方面,一堂让学生参与程度较深的课,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反映出的内在思想性。给学生留有参与的空间,也给学生以有效的评价。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终身受益。情感目标的实现尤重于认知和能力领域,如果留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对于三大人种分布这一教学内容环节,采用分组读图、观察 讨论、小组竞争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精神。从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的状况看,老师带领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处于紧张思维的状态,转入下个教学活动,对整个课堂来说是个完整的情绪体验。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学会通过面积和人口数计算一地的人口密度;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上获得有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差异
【教学难点】
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导入:利用世界上第五十亿和第六十亿人诞生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对世界人口问题你了解多少,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自由发言、提问
新课学习
板书:人口与人种
阶段一:通过读图、读书讨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提问人类历史已有几百万年,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呢? (动画链接: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生读图和书,教师巡回辅导。最后引导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
1. 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
2. 18 世纪以前增长缓慢;以后增长加快,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1930 年以来速度更快;
读图及教材相关文字并思考下列问题:
活动一: 1 、计算人口每增加 10 亿用了多少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2 、利用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阶段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
提问:你熟悉的亲戚、朋友,近几年家庭人口变化了吗?怎样变化的?
人口数量变化跟什么有关?(出生和和死亡的人数)
请解释下面的一句话:“我国 197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34% , 1985 年下降为 1.12% ”提问:( 1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看看哪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2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 3 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理解情况进行纠偏、落实
读教材提供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解释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活动二:计算 4 国 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阶段三: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提问: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情况一样吗?
结论:
各洲人口增长速度不同,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活动三: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全体思考、讨论并回答:各大洲人口增长是否一样快,有什么不同?
阶段四: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师:世界上的人口是如何分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
活动四:通过练习计算两地人口密度。
承转: 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口密度的概念,它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分布状况,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成因。
阶段五:读图讨论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教师:“世界人口分布图”是分层设色的等值线图。和我们以前学的地形图、等温线图类似,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
结论: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征“人口分布不均匀”
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征,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即“人口分布不均匀”。
阶段六: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提出问题: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视频链接:世界主要人种)
结论:
“四密” 1.亚洲东部 2.亚洲南部 3.欧洲 4.北美洲东部
“四疏” 1.沙漠地区 2.高原山地 3.高纬度地区 4.雨林地区
分组活动: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 ,并准确描述其位置。
提出问题: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以上各地区人口稠密或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动画链接: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结论: 1.人口稠密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宜),沿海(降水丰富)平原区(地形平坦),都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人口稀疏地区都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分组活动:
对照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图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
每一组分析一个地区的影响因素
利用景观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
结论:人口分布除了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影响外,还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长短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看图片、资料分析总结
阶段七:分析讨论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出示:世界人口增长图
算一算: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要增加多少人?( 6885 人)相当于我校总人数的多少倍?
一分钟钟内,要增加多少人?指导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一分钟内我们能做的事情及世界上新增加的人口数。
1. 完成活动( 1 )
2. 全班每三人组成一小组(三人之一:负责计时三人之二:负责计算三人之三:完成一项自己认为在一分钟之内能完成的事情。例如:做一道算术题、把自己的书包重新整理一遍)
提问:请你说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活动:脑力激荡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个组写出的最多(发每组大白纸、彩笔、胶条)。
阅读材料:
不同的人口政策
提问:怎样的人口才是适宜的?
总结: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学生分组讨论
[ 作业 ] : 1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份课堂笔记
2 .地理填充图作业
【板书设计】
亚洲人口教学反思
必修二第一章新授课结束之后,有了博客小结教学反思的想法,纵使每一轮都要经历“备课—讲课—反思”这个过程,但不是每一次的结束都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和新的感受,于是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在下一轮的教学中给自己一个比较清晰的启示。
摊开今年、去年、前年的教案,字迹是否比以前更工整,备课是否比以前更立体,教学设计是否比以前更契合学情,教学是否比以前更规范……纸质教案让我有了回望的载体,也有了发现自己问题的机会,教学反思也不只是当下的某节课的感受,更加是纵列的`三年的积淀了。
前年的教案写的很细致,但是内容太多,我在想自己当时是怎么把那么多的文字变成语言灌给学生的?去年的教案又特别简略,我似乎根本不曾想过知识体系建构于课堂现场!哪怕学案上是按照体系制作的知识点预习。有了前两年的错误,今年的备课有了一些改进。
书写教案在做题之后,备课在构思之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抄着某本教辅的知识点。我更多的琢磨如何让一节课完整成体系又有重点的呈现;课堂40分钟如何做到不拉长课堂长度,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好一节完整的课。使用什么教具、设置什么实例、写出什么板书、做出什么小结、课前具体提问什么问题……
第一节,人口数量部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点、坐标图如何分析、如何判读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使用教材的图形和表格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让知识和方法双线进行。用好教材又需要适当的更新一些内容。教材的一些数据和信息已经跟不上目前的社会实际,需要根据现实做更新。比如人口问题、影响、对策这部分内容,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应的内容及人口金字塔,这部分知识没有什么问题,难点在于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中国目前已经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可是却不能机械的使用知识模版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基数大两个问题共存,还有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后遗症问题,所以人口政策需要调整为中国特色。在讲这部分知识时不能把模版机械带入,而需要对中国现状进行分析。这就能从新授课开始给学生映射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思变、思维!
第二节人口空间变化,根据备课前做题发现“人口迁移率”是一个高频内容,于是在课前加了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并给出两个增长的计算公式,以及两个增长率大于小于零代表的意义。(不过最值问题依旧是个高频错点,如何攻克?还在思考中。)这个添加的内容,既能使两节课联系起来,又能让学生面对习题时不因为陌生而恐惧。通过做题发现“人口流动”出现的频率远超过“人口迁移”,也因为目前的人口空间变化实际如此,所以我淡化处理概念,也因此发现了人口流动包含人口迁移这个以前未发现的内容,不再纠结于概念,而是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讨论比独角戏有意义,给学生开口的机会是学生大脑转动的机会,被动的听着写着,不如思着议着说着写着有意义。
第三节人口容量,板书写两块,左侧是几个概念,右侧是图解影响因素。使用教室人口容量为例讲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对枯燥理论性强的内容,需要通俗的例子促进理解,但也要再进一步跳出例子回归知识,否则学生的兴趣点只在事例,忽略了知识,本末倒置。
学案基础训练题、各节强化练习题、章末检测题。处理好各部分习题的难易度;根据时间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习题评讲课方式,讨论式、自主解题式、教师讲解式……全方位备课,随时根据学情做调整。适当的高考题渗透,将综合题的答题思路一步步拨开,逐步逐条进行,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规范答题,教师有必不可少的模范作用,只有自己一步步做好了,学生才能慢慢学会。低起点,细致进行,各个击破。
后记:稳扎稳打,这四个字,这学期刻在我心里。如何做到稳扎稳打,新课讲授、知识落实、习题评讲、纠错作业。有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忐忑和沉重,是什么原因让我目前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过能够克制自己的毛躁,也算好处,只是我似乎是一个比较容易钻牛角尖的人啊!
一、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由学生身边了解的情况引入新课学习,让学生通过看图、填表、画图、小组讨论分析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会”,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并在学习中培养科学的人口观,切实理解我国采取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2、教学实施:
(1)、设计问题:谁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世界上有鼓励生育的.国家吗?引入新课。
(2)、通过看图、填表、画图、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世界人口高速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并思考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人口政策、我国与德国为什么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讨论人口问题,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人口观,综合分析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情况反馈
由于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气氛活跃,广泛学生针对人口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完成课内的相关表格、填画图、计算、思考分析题,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人口观,并在活动中培养地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德《人种有不同》的教学反思
《人种有不同》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十一册的最后一课,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三大人种的不同之处,第二课时了解人种有不同的原因和各个人种无本质差异、是相互平等的,第三课时了解和正确认识种族歧视,形成正确的种族观。我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将第一、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梳理,融为一个课时完成,并相应制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社会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形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和人口数量,了解不同人种的杰出人物。品德情感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三大人种的特点,明白人种没有优劣之分,树立科学友善的人种观,能平等友好地对待不同人种。技能目标是学会看地图、比例图,练习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信息,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加之我市又因三崃工程闻名全球,每年来我市旅游各国友人络绎不绝,学生们大都早已看见过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对他们的形态外貌有了一定了解。所以,一开课我就请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外国人长的啥样儿,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轻松进入学习,又能通过谈话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各人种之间“长得不一样”的基本特征。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谈话中,了解到学生对各人种的认知程度和个人喜好,为课中的指导打好基础。
二、围绕一条主线认识各个人种,落实社会社会知识教学。
我的教学以依次认识三大人种为主线,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学生最不熟悉、内心最为排斥的黑色人种;再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了解白色人种;最后小结学习方法,由学生自己来介绍最为熟悉和了解的黄色人种。在具体认识每一类人种的教学中,我将三大人种的社会知识梳理为体质形态、气候环境、分布地域、人口数量四个方面。每一类人种的认识都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这样,三大板块的知识教学有章可循,由扶到放,既落实了社会知识的教学,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三、把社会知识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坚持正面引导。
本课的教学是以社会知识为重点的,如何将树立正确的人种观这一思想教育目标巧妙融入社会知识教学之中,润物细无声呢?我的设计思路是把社会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下面引导,让孩子们自己在对三大人种的深入认识中,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种观。首先,我们整合了教材资料,将原定第二课时才接触的各人种都有杰出人物的内容与认识三大人种的不同之处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从体质形态、气候环境、分布地域、人口数量、杰出人物五个方面去全面了解各人种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明线是学生通过观光、读书、分析数据、资料认识各人种的不同之处,暗线则是教师在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各人种形成不同的体质形态与当地气候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各人种杰出代表资料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三大人种的本质的共同之处---都能积极地适应环境、都有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的杰出人物,都为人类进步做了杰出贡献。这样,没有一句说教,学生在对三大人种深层次的了解中,就能自动调整自己的人种观。教学中就有曾有一个孩子,开始觉得黑色人种的黑皮肤很恶心,在了解了黑皮肤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之后,就发出了“黑皮肤很有用”的感慨,当他进一步了解到黑色人种做出的杰出成就后,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了黑色人人种的优秀。[++小学教学设计网_xxJXSJ.CN+_}
四、以旅游观光、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注重课前预习和资料收集。
本课以社会知识教学为重点,如果只以看书、交流课收集资料等方式来落实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势必比较单调枯燥。因此,我设计了到三个不同人种的小朋友的家乡去旅游的形式,制作了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的介绍短片和飞机起飞的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旅游观光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渡过学习过程。但只看看风光短片,对知识点的了解必定是浮光掠影,如何把知识点的教学落到实处呢?我首先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资料收集的指导。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收集各个人种杰出代表的资料,并要根据预习写出一首介绍三大人种的小儿歌。这样,学生的预习不仅要看、更要思考整理,预习效果就得到了保证。有了课前充分的预习作为基础,学生第一次看到严格按照体质形态、气候环境、分布地域、人口数量、杰出人物五个方面制作的黑色人种介绍短片时,已有认知经验就会被自然地唤醒,再加上教师课堂上的指导梳理和板书概括,他们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就能够顺利地串成串儿、连成片,对黑色人种的认识也就全面深入了。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了黑色人种的学生们对看图、分析数据、资料分类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感悟,所以在了解白色人种和介绍黄色人种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上,我就选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锻炼能力、提高技能。但这两个环节对于小组合作的任务还是有梯度的,了解白色人种是第一次在小组中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的配合、操作技能都还不熟练,所以只要求每个小组重点从一个方面去了解白色人种;到了介绍黄色人种这一环节时,由于学生已经在小组中进行了一轮磨合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所以就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要求----小组合作全面介绍黄色人种。但考虑到一下子从介绍一个方面到介绍五个方面,坡度较大,所以教师提供了一张分类提示的研究记录表作为帮助,并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包括课本、课外资料、镜子等。
实践证明,这样有情景、有梯度的学法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年龄特征的。
五、编创儿歌,内化知识情感和技能,实现教学升华。
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编创表演三大人种介绍小儿歌的环节。小儿歌虽然在预习时已经要求学生编写了,但那时的创作是建立在学生知识零散、认识浅显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了扎实的教学之后,在全面深入地认识了三大人种之后,在修正了自己的人种观之后,再在回顾一下自己先前相对幼稚的作品,对之进行修改和再创造,就是一个对自己的新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和情感观点、新积累的技能技巧的再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情感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和再现,这样的内化过程更为扎实有效,也是对全课教学的总结和升华。
《我国的人口》教学反思
教研组课题研究的展开到了实践阶段,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我在六年级做了一节《我国的人口》公开课。这是一节政治性、社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想更好的去体现课题《如何提高寄宿制小学思品课堂的实效性》,让我很是苦恼。当然,无论这节课所体现课题研究是否成功,都将成为课题研究的一个实践环节的探讨,这只是为我们最后的完成阶段的一次实践结论的积累!但是,我必须保证的是这节课的教学应该是有准备的、成功的!
一、前期准备是成功的基础
对于本次课的教学,在前期的选课中经过了反复的筛选,针对六年级的《社会》课安排,之所以选这节课的目的除了课时的安排外,更主要的本课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当然课题的研究结论,更应让它具有普遍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去做实践教学,多总结、积累实践的经验和方法,做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的素材积累!
本课定下来之后,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看起来很简单的话题,其中隐含着很多的知识,特别是现今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及性别比失衡的问题,这些都是最新的人口问题,不易理解深刻,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一些学者的论文,更重要是对其中的一些数据是否适应现今时代做了充分的考证。为了实效性更强,选出了大量的图片,使得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一、形象化,这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方法之一。
资料的查找加之备课的需要,整理出一个大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件的制作。课件的演示是本次课的一个贯穿的主线,学生通过每一环节的课件演示来总结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所以在此课件的制作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必须保证课件演示的每一个图片,每一组数据都是真实的、有效的,对本次课的教学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并适时的在每一个环节学习后做出小结,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
二、试讲是成功的关键
课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面演示着课件一边自己熟悉课,并在一、二班内,不用课件做了最初的试讲,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在正式讲课前,在六年四班做了一次试讲。试讲的过程中,四班的同学不太愿意回答问题,很多问题的提出他们都习惯于等待老师去总结答案。这使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设置的问题进行反思:如何创造学生更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其中呢?在试讲后的时间里,我对问题的创设进行了一些改动,以猜猜看,是与对,你的感受是什么等带有选择性及随意性比较强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交流,这样的问题使得那些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参与到了问题中来,受益匪浅!这也是提高课堂的方法之一,这让我喜出望外,在不经意的反思中总结出本课对于课题的实践结论!
三、自信是成功的加油站
在正式讲课时,我选用了六年三班的同学,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大胆发言,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老师的提问能够做到所问有所答。在《我国的人口》教学中,我将本课分成了三大部分:一是我的人口的现状特点,二是这些特点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三是我国是如何来解决人口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本课以课件做为主线,根据教学中的三个版块,将课件分成四个部分,除三个教学部分外增加了一个课堂练习及拓展。本课的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导线,出示了春运期间的火车站的一幕: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结合春运一词,引出我们人口多的特点,来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接下来的课件出示,学生根据每一组课件的数据或是图片来总结本次课的三大主题,学生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将他们的思维和眼球都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他们面对问题的提出进行讨论、交流,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高年级学生最为主要和普遍的,当然也是最有成效的,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也是课堂实效提高的体现。
本课中根据学生寄宿的特点,力求贴近他们的寄宿生活,安排了学生对校内男女生的比例进行实际的调查,总结出:男生多于女生的结论,并根据学校的局限性,老师及时的将全国的统计数字公布,得到同样的理论,来讲解性别比失衡的我国人口现状特点,同时对于性别比标准值:105:100,引出小问题:为什么不是100:100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对问题探讨的热情。
在本课中,还设置了以往在思品课中不常见的环节:课堂练习,这次的练习是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将课后小结的一次演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总结知识,也是对他们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有效培养。在问题的.选择上,我选用了一道选择和一道问答题。值得一提的是问答题的创设,是用了一副较为形象的关系图来:
人――从――众
|||
森――林――木让学生观察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它所表明的含义及我们以后需要如何去做?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它能让学生从形象的图片中结合到所学的知识,提高实效除了以活动为载体外,有更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去研讨。特别是针对高年级的以历史、地理、政治为主的《社会》课,以活动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去提高课堂实效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课题的提出不应只是对于低年级教学有可研性,更是整个思品教学的探讨,我们应当将课堂以中低年级为界线,分别进行研究论述,这才是最为全面的课题研究!
通过这次的公开课,在自己充足的准备下加之五年来的经验积累,让我成熟、沉稳了许多,站在讲台上我第一次这样的自信,也正是这样的自信,结合课题,让我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结论:
针对高年级《社会》,如何提高寄宿制小学思品课堂的实效性?
1、教学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的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点,这样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2、使抽象的教学更形象、更具体:可以充分的运用图片、数据、录音、录像等教具,让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教学的内容。
3、以小组讨论、分析总结为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4、问题的创设要有参与性,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互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拓展的内容要注重其趣味性,应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可以运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例如课堂练习的提出可以用形象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在理解回答问题时,将知识归纳整理。
虽然,这次的公开课对我而言很有收获,但是离成功的路还有很远,此次课中还有着一些不足:课堂中一些问题的展开应更大胆、更深刻些;教师的语速再稍慢一些等等,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段的总结、完善,再此感谢校领导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众多的人口教学反思
1、教材编排说明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是劳动者,但同时还是消费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已出现了严峻的人口问题。这是我国非常突出的人口国情。本节教材以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也是今后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2、知识技能与育人目标说明
本节要求识记的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 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形成原因;育人目标是通过分析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3、学情分析
对于我国的人口,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的观点,对分析人口分布特点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将本课设计成以探究为主线的课型,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导入:同学们,请看图,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人多)对,我们的祖国不仅拥有辽阔的疆域,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可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人多、增长快的基本国情;
2.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带来的巨大压力;
3.正确认识计划生育政策;
4、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不显示) 给大家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P11正文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勾划出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板书】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家都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众多”到底是多少呢? (齐读)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亿(2000年),占世界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最新数据: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即13.7亿。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教师讲授】
13.7亿什么概念哪?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可见祖国的人力资源的丰富,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的创造者,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的贡献,那么是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哪?
【活动探究】
众多的人口为我国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商讨、汇总你们的观点。
总结(1)资源环境方面:人均资源少,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2)生态环境方面:破坏程度大
(3)社会、经济方面:
造成就业、交通、住房、教育、治安等难题,阻碍经济发展
不难看出人口过多已经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我国新增长人数量却非常惊人,每年新增人口在1200万左右,相当于一个法国的人口!!!
面对我国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的现状,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哪?知道吗?
【转折】为了减缓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压力,我国实行了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有计划的控制人口的增加)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活动】结合实际,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