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压舱作文,本文共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人生的压舱石作文

人生压舱作文

有过几次乘船的经历,看到船舱底部装有许多石头,我对此感到十分纳闷,为什么要这样呢?读了材料后知道船在负载时最安全,空载是最危险,有了船底这些压舱石,船就可以安稳前行,乘风破浪。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就像哪一艘艘航船,需要我们人生的压舱石。

在学校里,作为学生,我在学校会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因为,知识和能力就是我们的压舱石,我掌握了它们就会使我的人生之途更加沉稳有力。

积淀人生的压舱石,就需要我们努力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拥有一技之长。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拥有丰富的知识或一技之长的我们更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更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不久前,有一位朋友让我刮目相看。他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学生。逃课,上网,打架可是他的绝活。可就这样一个已经被放弃的差生,居然破天荒地在学校里读书了,真让我大跌眼镜。原来,他在父母的教导下决定上技校,学习一技之长。‘没有知识的积累和特长是无法立足的’他坚定的目光向我展示了一种力量的觉醒。是呀,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只有不停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增加压舱石的重量,从而在人生之途上克服重重苦难,达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境界。这既是一种对自我负责的担当,又是对家庭社会的担当。

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力是一种精神。有精神,有追求,就像船有压舱石,能不畏风浪,乘风破浪远航一样。狄更斯曾说过,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在小时候,他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被蛇毒感染的人死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血清。这种为他人奉献的精神追求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压舱石,他在研究路上坚定不移,沉稳有力。不惜向自己注射毒药的他最后获得了成功,救治了许多无辜的人。他的成功激励着我们用理想武装自己,让奉献精神沉潜自己。理想之花终绽放在人生的.彼岸。

积淀人生的压舱石,还需要我们有高洁的情操和高大的人格。昔有苏武牧羊,凝聚了爱国节操;再有诸葛亮‘志当存高远’的理想情操;后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表达的道德情操。这些人生的财富是我们当代中学生所应具备的压舱石,人生有了它,再苦再累的追梦之路也只是浮云一现。

反观现实生活,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有很多的同学在学海生涯中误入了歧途。他们不愿积累知识,不愿为家庭,社会承担责任。他们整天沉浸在网络或其他诱惑中,他们逃避现实,成为了群体中的落后者。还有很多同学从小在家人“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生活,缺发担当意识,遇到麻烦总是推给父母。这应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吗?这样的青年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吗?不!祖国真正的强大,民族伟大的复兴近在咫尺,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将要实现!我们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人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所有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拼搏,努力学习,学会奉献,培养情操,积累人生的压舱石,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民族给予我们的使命。潜沉下去,永远比虚无缥缈更令人受益!祖国这条大船也会在前行中奋勇向前,乘风破浪,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积淀人生的压舱石是一种对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的积极态度,更包含了‘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乐趣。让人生每一步稳重而有力,行得更远,从积累压舱石开始吧!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阅读答案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1.“压舱石”指的是(2分)

2.请概述本文的三个分论点。(3分)

答:

3.第③段除引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下列哪个材料可以用作第④段的理论论据?为什么?(2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②书卷多情似敌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答:

参考答案:

1.经典(作品)(2分)

2.①读书要读经典。②读经典要专心致志,善于思考。③要让经典不断充实大脑。(3分,每个要点1分。如答“要读好书”“要有相匹配的方法”“读书绝无止境”等,每点得0.5分)

3.还运用了比喻论证法,形象地论证了阅读经典所需的阅读方法,说理生动,说服力强。(3分,方法1分,作用2分)

4.第②个。因为于谦诗句的意思是书卷像多情老友,无论何种情况都与之亲近。(2分,选对1分,分析1分。如选择错误该题不得分)

早年船行于恶水之中,因怕船身太轻而易致翻覆,都会在船底置放大石头,以求稳定船身,此石称为“压舱石”,

在团队中,主管亦得扮演“压舱石”的角色,一则在内部发生“茶壶内的风暴”时,能有效弭平纷争,致力维持内部的平衡;二则在部属犯错或遭逢挫折时,能临危不乱,协助排除障碍或解决问题;三则在团队面临组织或环境的重大变革时,能稳定军心,并指引团队平稳渡过难关。而想称职地扮演好这个角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具备多元的能力才行。

敏锐的失衡侦测能力。当团队气氛出现异常的不安定状况,或外部出现将引发内部磁场波动的重大变因时,能察觉这些讯息或讯号,才能预做因应之准备。

高人一等的抗压性。宋朝苏洵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不论风暴如何铺天盖地而来,主帅都得能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若主将先慌了手脚,将无从指挥千军万马,军心也必然涣散,

危机处理与应变能力。则是拥有超强心脏与过人胆识的“压舱石”主管,所须接着展现的能力。见过大风大浪的主管,知晓如何控制危害,并依紧急度与重要性的优先级,指挥若定地避免灾难蔓延扩大,并将伤害减至最低。

塑立个人诚信的能力。是主管承担团队稳定之责的重要基础。修身方面能严谨地自我要求,处事方面又能秉持公正不偏颇,部属才愿意在危急时刻,将自己交付给主管,遵从其指挥调度与领导,而不是“大难来时各自飞”。

具备担当的态度或能力。不和部属争功诿过,是诚信之外,让团队成员建立安全感的另一根支柱。若“船身”因内讧或外部大浪而失衡,必然人心浮动,人人只求自保或仅能设法维持自身的稳定,而无心恋战或无暇专注于工作岗位上,船只亦将停滞运作,无法载运船员与前往目的地。这时,主管愿意承担起责任,才能成为部属坚定的后盾,团队成员也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执行任务或发挥才能。

当主管化身为部属的靠山,为团队注入沉稳的安定力量,并适时地发挥稳定船身的功效后,则能承载希望之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航向光明的彼岸。

美丽班组建设:四个“压舱石”一个不能少

作者/ 张梅 顾家瑞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全国巾帼文明岗胜利油田河口采油305队39号女子班组采访。该站6名成员由“清一式美女”组成,是河口采油厂远近闻名的女子班组。

踏进小站值班室,只见“班花”班长郭向华与朱喜玲正在擦拭获奖荣誉奖牌。看到满墙的荣誉牌,笔者不禁为之感叹:美女班真是名符其实,不仅人美,而且治下的班组更美,她们凭借着一双双勤劳智慧的巧手描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油海上产、降本、绿色画卷。

“美女们,说说你们心目中美丽班组的蓝图吧。”笔者对笑靥如花的六姐妹说明了来意。

刚刚过去的一年,姐妹们在茫茫油海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也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在全体班员共同努力下,先后研制了“抽油机更换皮带轮护罩”、“更换法兰石棉垫子顶开器”并获国家用型新型专利,班组建设踏上了新的台阶,荣获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班组、“青年绿色生产示范班组”、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光荣称号等多项荣誉。郭向华说: “我觉得,总书记四个“压舱石”的提法非常适合我们美丽班组建设。就以打造四个‘压舱石’建设美丽班组,用八个字简单地概括就是‘创新、绿色、和谐、文化’。”

创新驱动:美丽班组建设的不绝动力

一脸秀气的李艳梅说: “都说女子心思细如针。我们要在精细管理上的基础上,让管理技术和技术创新“两轮”协调互动。在管理创新方面,以5s管理、看板管理为基础,实施“一井一策”管理法,要在抽油机“健康状况”体检、摸清“脾气”的基础上,给每台设备建立“身份证”,建立故障和隐患点“病历”档案,明确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抽油机机况监控日常化、隐患管理动态化,达到井井有策、细管见效。在技术创新上,她们创新研制了“单手操作式黄油枪”、“便携式盘根盒悬挂器”。其中,要给抽油机光杆盘根“打点滴”,解决油井间出造成的盘根磨损和频繁停井的问题。笔者看到,她们在光杆上端装一个塑料瓶子,瓶口朝下,瓶子里面装着一些油,瓶口处插一根细小的管道,起到润滑光杆的作用,姐妹们的奇思妙想可见一斑。

绿色环保:美丽班组建设的基石

班长郭向华指出,绿色环保是美丽班组建设的基石,我们要把安全环保工作提到与原油生产同等高度来对待,把清洁生产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对设备和流程管控本着由“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今年要加密巡井次数,不定时不定点的对关键要害部位、易发生危害部位进行严格检查,把环保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不让一滴污油、污水污染槐树林。班组还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种植树木和蔬菜自种自养,让班员在收获劳动喜悦,感受劳动的快乐,让绿色点缀荒原,使班组更加美丽温馨,扮靓荒原生活。

和谐亲情:美丽班组建设的“暖心宝”

这时,文静的朱喜玲也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 “要把班组建成和谐家庭式温馨小站,每个人都体会小家庭的温暖!”和谐的同事关系是美丽班组建设的基础。要通过班组QQ群和《谈心笔录》架起姐妹之间的连心桥,形成特有的“家风”,让大家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关心着班组,积极为班组管理建言献策。生活中,姐妹们一对一、一对多帮助,相互提醒、相互关心、相互监督,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友谊。工作中,以老带新,传授相关技能,言传身教进行帮助和约束,形成“我以班组为家,班组以我为荣”的团队意识,凝聚实干兴班的精神力量。

文化软实力:美丽班组建设的“驻颜剂”

一流企业靠文化管人,以文“化”人,从而实现外表美在与心灵美的完美结合。郭向华说,去年以来我们提炼了“槐林文化”,征集和提炼了个人座右铭和班组愿景。依托槐林文化创建了“三十六字”站训:学文化,务实际;练技术,力求精;事故零,计可行;革陋习,创新风;小家庭,姐妹情,攀高峰。“槐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参观学习者纷至沓来,也让班员真正体会到了文化建设确实有用,对提高个人素质有用,对个人成长有用,对提高班组工作业绩有用, “班组文化建设好处看得见,文化 ‘化人’才能美丽永驻”。姐妹们深切感悟到了友情关爱、无私奉献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不甘落后的学习氛围、创先争优的竞争环境,形成“槐林建家业,姐妹展风采”站魂,使小站成为点缀槐树林的一朵奇葩。

“创新、绿色、和谐、文化就是我们美丽班组建设的四个‘压舱石’,而且一个不能少!20我们要充分展示“管井天使”的魅力风采,建设五星级站库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美丽班组也一定会花开荒原、落地生根!”最后,郭向华掷地有声的说出了班组的共同愿景。

滚石人生高一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西弗斯的故事。据荷马史诗说,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他曾经告了宙斯的密,绑架了死神,还欺骗了冥后帕尔塞福涅,因此死后被判逐出到地狱那边。在那里,他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又回到山脚将石头推上山顶。就这样,西西弗斯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西西弗斯的人生就是滚石人生,他一生除了反复无意义地推石上山之外,并无别的事务。德国著名学者歌德在回忆自己人生时也将自己人生比作滚石人生,他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越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看起来,即便成就巨大如歌德这样的伟人,也会将自己的一生当作毫无意义的一生。人生恍然一梦,我们总喜欢在欲望之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不断用经典的豪言壮语来激励自己,并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后人的楷模。可是,自古以来,即便是我们逢为楷模的`人,他们到死也没有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庄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早就断言了我们人生的归宿:“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以无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一个人尽管拼一生之力去成就一切,其实到头来都只是将生命的车轮驶到原地。通达生命的人,他是不会去让生命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会想到人生事事如云烟,自己瞪着眼睛朝着奔跑的目标,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的幻象。西西弗斯是被别人给逼的,而我们劳碌一生,却是我们自己在糟践自己。

滚石人生的一大特点在于滚石之人总以为自己必须将那石头推上山去,至于为什么要推石上山,将石头推上山后有什么用途,该不该让推上山去的石头留在山顶,那就根本不必考虑了。西西弗斯的故事如果出现在中国的故事书中,那会被当作一个笑话,也许很多人会将西西弗斯当作守株待兔人一般的蠢蛋。但是,我们看看希腊故事的原作,也许就会多出一些悟性来。西西弗斯实际是个追求自由的英雄,他在希腊神话中还是个智慧的化身。被勒令滚石,乃是失败之后的惩罚。但从另一角度看,他这样反反复复地滚石,也有着不屈的反抗精神在其中。而我们的人生虽不曾像西西弗斯一样有过真正滚石的经历,但却实实在在比那滚石的人生还无聊。实际上,我们昨天、今天和明天所做或所要做的事,我们也从来不管它是否有意义,我们只知道既然别人在推石上山,祖祖辈辈都在推石上山,那么我们就理所应当地要推石上山,即使山高路远,处处是悬崖峭壁,我们也不会对滚石的意义有所怀疑,我们所要做的也只是要排除万难去争取想象中的胜利。

中国古代有所谓选拔贤才的科举制度,谁也不会怀疑制度的意义。比如《儒林外史》中那个读书读疯了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们是不会怀疑自己能中举的,他们只管学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他们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可惜轰轰烈烈的读书声,最终能化为成真美梦的究竟无几。那些醉心功名的读书人,有的连死了都不知道自己读的书是多么没有价值,可怜他们瘦弱的躯体,竟然反复推的还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座高大的书山呢!

如今发达的现世里,我们不一定就告别了滚石人生,也许我们实际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或是笑话。中国人喜欢这样一些格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凡事我们总会将自己弄得惨淡一些,以为“苦尽甘来”,却不知往往苦的人依然一辈子苦下去,而真正能够甘来的恰恰是那些生于安乐的人。

真不知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告别这样毫无意义的滚石人生!西西弗斯毕竟曾经争取过自由,我们在滚石下坡的间歇,是不是也想想自己该不该有片刻的安乐呢?

负压前行,方得焕彩人生作文800字

一鼠安然无恙,一鼠坠落而亡,何也?盖心存压力方能生于忧患,心无压力必会死于安乐。显然,这两只小白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承受了压力,这也决定了它们的命运。所以,笔者认为:承受压力,方得焕彩人生。

是的,这是一个“鸭梨山大”的时代,毕业找工作有压力,结婚买房子有压力,退休养老有压力。于是,一些人不禁呼唤——我们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圈?这也是一个躺平与佛系盛行的年代,无数青少年毫心中毫无压力,整日迷迷糊糊,蹉跎度日,他们如同时间的百万富翁,肆意地挥霍着本应“如日出之阳”的青春年华——他们似乎集体忘记了孟子那跨越千年的训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梁启超曾说:“患难困苦,是磨砺人格之最高学校。”我想说,要想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像那充满压力,谨慎行事的小鼠一样,负压前行,忧虑未来。试想,如果人生没有了压力,那必定多了游山玩水的背包客,少了埋头苦学的求知者;如果人生没有了压力,那必定多了肆意挥霍的月光族,少了兢兢业业的上班族——如果人生没有了压力,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那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作家李尚龙曾在他的书中写到,“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试问,谁又能在狭仄的圈内而没有压力地跳出属于内心的旋律?不论是樊锦诗那句“我闭眼时是敦煌,醒来时是敦煌”,还是郎平那句“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抑或是白岩松那句“要喜欢不喜欢,要接受别扭”,他们都是因为主动迎接生命的’压力,最后才邂逅了最美好的自己。

所以,在不能重来的人生中,心存压力,生于忧患,这是获得焕彩人生的不二法门。我们需要压力,更需要把它化为强大的动力,白鼠跌落的结局才不会重演。“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用力活着,才有分量;承受压力,才能抵达。别让现在生活的温暖禁锢了你的脚步。

承受压力,方得焕彩人生。让我们去找回那迷失了的压力基因,就如同那黄山绝壁上的迎客松,一直负压,一直忧患,一直向上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