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 文档
- 2024-09-02
- 102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本文共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一定的物品、设备或形式,创设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场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问题思考探索,在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态度体验的过程。
关键词:情境;多媒体;语言;活动;实物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这个词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接受和广泛运用。“情境教学”的说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人认为,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一定的物品、设备或形式,创设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场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问题思考探索,在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态度体验的过程。
“情境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场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生活化的情境,能更好地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来“顺应”或“同化”所学的新知识“;情境”信息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获得更多的情感态度体验。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情境教学”作为新事物同样如此。我们在看到了它有着重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陷入“唯情境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人认为,“情境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设出有效的情境,何为“有效的教学情境”?下面将结合本人所任教科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先来谈下创设的方法。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学校硬件设备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的确,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性,运用地恰到好处的话,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并丰富情感体验。去年我曾听到一节本学校一位年轻教师过三关的课,复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复习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哲学观点时,这位教师播放了白芳礼老人蹬车56年,支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自己节衣缩食省下3万5千元钱资助了300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视频。看着视频中老人用残疾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吃力地踩着三轮车的背影,所有学生的'心灵被震撼到了;看到一张张老人生前的照片,那么朴实平凡,班里好些女生都落泪了。这节课上完后好几个同学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献出来。在课后的点评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段多媒体情境是个亮点,用这位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构想来说,对于这个知识重点,不是简单地要求识记原理和方法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并能付诸行动。无疑这段情境的创设是成功的。
2.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⑴穿插趣味小故事。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些趣味小故事不仅能活跃班级气氛,也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就可以穿插一个吃西红柿的例子。很早以前人们不敢吃西红柿认为它有毒,后来一个不怕死的人吃了第一个西红柿,发现它不仅没毒还尤其美味,自此以后西红柿才真正为人们所食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
⑵讲述社会新闻或时事政治新闻。这一点与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特点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当前社会新闻或时政,不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回到现实社会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学期我曾听到过一位教师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综合探究课,她就巧妙地结合了当前最热门的一档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列举了当中一些女嘉宾在消费观方面的言论,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表观点。
⑶课堂提问。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①提问要有一定难度。这个难度要在落在一定范围内,即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太复杂,两者都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②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难点知识,学生在思考时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几个有梯度的题目,由简入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在讲到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第一、物质具体形态指什么,大家能举些例子吗?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概念时怎么定义的?第三、物质具体形态和物质概念的区别在哪里?然后再引申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学生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③问题要能引起学生反思,从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即把整个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3.通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⑴开展角色扮演类的表演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自己创设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情境的创设者又是情境的体验者,更好地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比如,在讲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时,我就让两个同学上来分别扮演某某商品销售商和消费者,分别表演出在某种商品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时,卖家和买家的的言行和心理活动。
⑵开展游戏或竞赛。结合教学内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我们在全年级开展了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因为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大家都表现得很踊跃。在演讲中很多学生谈到了自己的理想,谈到了一系列有利有弊的现实条件,也谈到了自身如何利用有利条件规避不利条件创造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比赛中大家理解了“理想和现实关系”的理论知识,更可贵的是大家也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从而激发起自身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4.通过实物创设情境。
在讲解“我国国体”这个重要概念时,我先让同学们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元钱硬币,翻看上面的国徽图案,大家发现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设问“,金色麦稻穗代表什么?”“圆形齿轮又代表什么?”同学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代表着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这时我国国体的基本含义已经呼之欲出了。学生以后掏出硬币买东西时自然会看到上面的国徽图案进而联想到课堂上的知识。实物情境的运用,使知识形象生动,令学生印象深刻。
以上是本人对“情境教学”一点粗浅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将对其不断地充实丰富完善,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它恰当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比如通过在“课前激趣”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从“课间”集中到“课上”,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知识上都做好准备,以便集中精力充满信心的参与教学活动。
临上课前学生的心还游荡在课间。这时,学生如果能看到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课上。例如,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我给学生播放“The wheel son the bus”,这是一首配有动画的英文歌曲。学生可以边欣赏优美的歌曲,边观看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动画,学生不由自主地瞪大眼睛观看,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跳起来。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英文歌曲中了。学生的兴趣有了,气氛也就形成了,那么学生学英语的兴致自然高涨了。在教新知识前,让学生复习一下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导入新课是联系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桥梁,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可为整个课堂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因此,歌曲的选择不是随意性的,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观看“The wheel son the bus”并不只是娱乐,它还起到了“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的作用。通过唱歌,学生们复习了单词bus,由此导入新课Unit8Let’s go to the park的学习。
二、活用信息技术,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注意力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儿童的有意注意力逐步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力仍起着主要作用。其次,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力正在逐步发展,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三,儿童的注意力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多受兴趣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中丰富的画面、声音、场景、动画能够张起一张英语的“网”,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如在3A学完了互问姓名及问好后,可播放“GOGO学英语”的第一集,在具有魔力的卡通人物GOGO的带领下,学生在欢笑中就牢记了所学内容。看完动画后再请学生戴上剧中人物的头饰进行表演,使其在实践中巩固、加深印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
三、善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在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上,多媒体技术也功不可没。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所讲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中方位介词的应用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学生对于句子的结构理解得不够,表达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此时可专门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将句型分成几个部分,随着图片的出现,依次出现各个部分的内容,最后形成句子。图片能够将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清晰地反映出来,经过几次反复之后,大部分学生就能够明白句型的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应使用的单词、短语。如在区分in,on,under这三个介词时,可以设计如下课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到校园后落到教室的屋顶上,然后在空中飞几圈又飞进了教室里,最后小鸟飞到讲桌底上吃米粒。在小鸟的每一个动作间设置停顿,教师应用这个动画演示,并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bird?学生根据屏幕上小鸟与教室、桌子的位置关系,用in,on,under三个介词准确的回答小鸟的具体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课件把抽象的讲授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作过程,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记得清楚。
四、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如何充分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而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能更好地协助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B《At a snack bar》一课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食品的词汇:饼干、馅饼、汉堡等及“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有关点餐用语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还出现以前学习过的食物和饮料的英语名称。所以这一节课内容多,时间紧,如何能完成教学目标,课件的使用将是学生与老师最好的选择。我用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本单元以前学习过的各种食品和饮料的名称。通过看图说英语,拼写英语单词,让学生很快地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该课件还能帮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答对了,如果答对了就会发出赞美之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新授单词时,我同样使用该课件,本课所学的单词及它们的实物图片在屏幕上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频率,在多次重复中学习兴趣依然不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操练句型时,我继续利用课件将快餐店、咖啡店、超市、文具店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创设了相对真实的英语情境。让学生看图学词,自编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均得到了提高。好风凭借力,相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我们一定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课,一定能够让英语教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品教师也要审时度势,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创设情境;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能将台下的观众牢牢地吸引,让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随着主持人情绪的变化或悲、或哀、或怒、或喜;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在实践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情境的: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描述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并且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如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在蓝天下”第二课《放飞和平鸽》时,教师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和平鸽的故事”,和平鸽是如何成为和平的象征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创设情境,以自己的“多情”来感染和打动学生,点燃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火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精彩的有说服力的图片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充分调动学生最直观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河水”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一课时,我在创设情境时引用了一组图片:吉林雾凇、西湖全景、九寨沟风景、黄山四绝等清晰度高的图片,立刻就把学生带入风景绮丽的大自然中,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体会、一起探究。
三、利用经验创设情境
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我在上课伊始,直接出示一个表格,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等描述一下。
学生填表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通过上面的交流,你能发现什么?常用来描述男生的话有哪些?常用来描述女生的话又有哪些?有哪些话既可以用在男生身上,又可以用在女生身上?”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通过对比,学生发现男生和女生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同点。从而让男生和女生能够学会在与异性交往中,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提高审美能力。
四、利用资源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时结合学生身边的资源,如课内外的一些活动,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的情境。如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第一课《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时,结合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如扔一张废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等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请学生自己分析、点评。同时再启发他们思考:假如你是环卫工人,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是外商,到中国洽谈、投资,你还会选择中国吗?假如……对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讨研究。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利用表演创设情境
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时,课前我亲手制作了一件绘有京剧脸谱的文化衫,一上课,首先来了一个漂亮的亮相,接着学唱了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智斗”中胡传魁的一段唱,学生们立刻被我吸引过来。我借机问学生:“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戏?”有的'学生说是评剧,有的说是京剧,还有学生说是豫剧……学生纷纷举手竞猜,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国粹的兴趣和欲望,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
六、利用历史创设情境
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溯源”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古人都是用什么记事的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心存疑惑的学生不解品德老师为什么问了这么一个与本课毫不相干的问题,紧接着我又问:“你们听说过仓颉吗?他与我们的汉字有什么联系?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怎样?然后从汉字的背景引入,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自然,通过这些相关文化情境的介绍,学生就会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愿望和乐于学习的信心。
品德与社会课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去创设情境,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都要紧扣教学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品教师也要审时度势,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定渝.《关于创设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几点思考》,.10.9教师360度网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寓教于乐――思品课教学例谈》作者:网络爱情,2006-7-30
[3]吴晓莉.《谈思品课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04期
巧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文/耿 剑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运用巧妙的教学策略,去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不断去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手段,设计出新颖的自主探索问题,进行刺激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发他们产生进取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质量;自主探索
一、灵活运用多元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关爱他们,观察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了解他们当时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他们最迫切需要关爱和信任,学困生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语态中去领悟教师对他们的信心和期望。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产生信心,使各层次学生均能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听、练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内容,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并让各层次学生在单位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和反思,做到真正使每一位学生达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的境界,使职高数学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例如,在进行“线段的定比分点概念”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采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定比分点概念的成因。首先,运用多媒体进行显示有向直线a,在a上设计M1、N1两个固定点和一个动点G,然后再展示λ变化值,启发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尤其是特殊点。之后,用鼠标拖动动点G,当学生看到屏幕上动态显示时,那么窗口会同步显示对应λ数值。此时,教师拖动的鼠标速度可自由控制,或快或慢,或停留在某个点,也可反复进行,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教师也可让学生亲手去演示操作,去发现各种特殊点:M1点、M2点、M1N1中点、M1N1的各种内分点、外分点等的位置与λ值关系进行一一显露,进而使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线段的定
比分点概念。
二、引导自主探索,构建有效教学
自主探索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零距离探索学习,成为探索学习的主人,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学习积极性,由被动探索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逐步养成自己探索学习思考问题和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然,教师还应注意在设置一些具有层次性探索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同时要倡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实现提高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向量”教学时,为了最佳地构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设计如下两个实际问题:
1.现在上海正东南100 km处,有一股强台风,以每小时30km的速度移动,请问经过几小时后,上海才遭受台风中心袭击?
2.现有一辆汽车,在地面上需要1200牛顿的力拉动它。如果两人各用一根绳子以750牛顿的力同时拉汽车,试问这两个人能否拉动汽车?
学生进行仔细的审题、辨析、讨论、交流,他们对问题1很快得出下列结论:因为,不知道台风移动的方向,所以,无法断定它什么时间到达上海。而对于问题2,由于不知道拉力的方向,所以,这两个人不一定能拉动汽车。
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自主探究,他们会水到渠成地发现“向量”这一概念,这样的效果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研究,使他们学习印象深刻,不易忘记,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最佳地发挥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探索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探究问题最能激发职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步步深入,还会使学生体验独立地发现问题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心理表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进行设计探索问题的层次性,多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空间以及交流和讨论的时间、空间,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这样有利于培养每一位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热情,并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达到真正实现职高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曲线”教学时,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若抛物线y2=2px上的一个定点M(x0,y0),过M作抛物线的两弦MN与MT,如果两弦的斜率KMN KMT =a(a≠0),问直线NT是否恒过定点。
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为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把各组的方法讲出来,由笔者对各组学生提出的想法作充分肯定,并组织学生分别对遇到的几种情况进行探索研究,进而使问题很容易解决。
教师采用此法,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积极性高,情绪非常高亢,能去认真地观察、思考、归纳,能使学生从学习的过程成为模拟的发现过程,还能从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元教学策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索学习欲望,这样就能有效地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格局,变枯燥为新颖、变死学为自学、变教师讲解为自主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效率,最终达到有效转化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兰茹。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神州,.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巧用差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摘 要: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笔者一直在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策略,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认为进行“差异教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差异教学观,找出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性,争取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体验、人人有收获”.
关键词:体育教学;差异教学;教学效果;技能;体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03-0029-01
一、同课不同步
对体育学科我们可以采用同课不同步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即在同一课时教学中有多个教学进度和多个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预判学生的技术差异和体能差异,在新授课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差异,为改进技术进行分组教学做好准备。如在立定跳远新授课中,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毕后,要逐一观察学生的学练,跳的远度不够是下肢力量差、腰腹力量薄弱,还是展身收腹的技术衔接不到位等。教师把出现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下肢力量差的小组进行下肢力量练习,如跳深、负重跑和跳台阶。技术错误的小组进行技术改进,如展身跳摸脚后跟、收腹跳摸脚尖、连续收腹跳过橡皮筋和横杆。腰腹力量薄弱的小组进行腰腹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和仰卧举腿等。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按问题生分组教学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是有困难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利用优等学生来辅导问题生,还可以利用优势互补的方式共同进步。
二、多元分组法
1.同质分组促弱生进步
体操项目中大多是器械练习,学生体质体型的差异是器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尽可能做到同质分组,将肥胖和小个子及体能较低的学生都分在一组,降低器械高度和远度,简化技术难度,并做好保护与帮助,还可以调整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成动作的全过程,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收获”.
2.异质分组助优生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比赛和接力跑教学中,小组间的实力差距过大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这样会影响练习效果,因此要按照实力均衡分组原则, 把优等生平均分到各小组中,让他们领导和带动全组比赛,充分发挥优生作用,还可以进行人数递减的方式让组内推选“优生”进行比赛,累计比赛成绩,让优生有用武之地,运动能力得到展现,从而能更加积极地投入练习。
3.友情分组促合作能力培养
在集体合作类项目的教学中,可以用友情分组的方式来提高活动效果,如多人搬运重物接力比赛、集体跳大绳、合作跑等,都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商讨、团结、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友情分组可以让各组员间更好地交流沟通,提高小组各成员之间的默契,从而团结一心地完成目标任务。
4.按特长分组设计组合练习
如障碍跑接力教学可以设置:快速跑+钻栏+搬运重物+跨越障碍+跳绳,遵照速度快者+钻爬灵巧者+力量大者+弹跳好者+协调性好者的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组,有机地把跑跳投结合在一起,让各组间按照特长进行合作分工,人人竭尽所能,在同伴的互相合作中,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同时也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主动参与意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各尽所能,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差异资源的利用
1.用体能差异促进教学效率
一堂水平四的快速跑教学课中,在100米赛跑教学环节,教师发现跑在最前面的同学没有尽全力,跑在最后面的同学也没有认真对待,询问之,跑在前面的同学说:我再跑慢点他们也追不上。跑在后面的同学说:我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们。后来教师把起跑线变成梯状,学生按第一次跑的情况选择跑道,跑得越快起跑越靠后,这一改变让每个学生都竭尽全力,因为,无论体能差还是体能好都有可能获得第一名,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用技能差异促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技能“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的形式也是体育教师多年来惯用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弥补教师一人难以全面辅导全班学生的缺陷,可以让“优等生”在帮辅过程中对技能有更深的领悟,促进学生间互助品德的养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帮教有时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会动作,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动作要点和动作概念不是很了解,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完成任务而提前采用帮教,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体验过程,让学生从概念上理解动作技能,然后再实行帮教,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动作又理解了动作原理。
3.用性别差异促进学习
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男生积极、灵活、反应快,但自控力差;女生细致、好静,自控力强,但惰性大、怕累。男生在速度、灵敏性、力量上占优势,女生在柔韧和协调性方面突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尝试把男女生的优势项目进行一对一的组合教学,如篮球和跳绳,投掷和健美操,然后采用男女搭配分组,让他们在练习中互相指导,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提高,这样能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让男女生在自己的弱势环节得到提高。
4.用智慧差异促进技能学习的开发
在准备活动时间,教师让每个小组根据学过的广播操自编四节操,各组展示过后,各派出三名“老师”到其他组教授本组所创自编操,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全班就能学会四套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思维差异进行交流组合,从而达到经验交流、智慧互助、教学促进的良好循环,使思维差异成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摘 要:现有的在校学生将是21世纪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目前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将在未来的世纪得到检验与评价。21世纪是高科技社会,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良好的国民素质。这素质包括道德性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三大部分。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质量
今天的体育教学如何适应21世纪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课的现状及预测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设想。
一、学校体育课现状
多年来学校体育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教学改革得到蓬勃开展,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师资不足、经费短缺、设备简陋等问题,存在着教学原则、教学组织与手段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众多矛盾中,课程设置、教学时数不妥是突出的。通过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特点。
1.田径、体操、三大球、武术约占总课时的75%~80%。
2.各类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时数相似并多年不变。
学生对大中小学教材的多次重复感到厌烦、枯燥,如前滚翻,一滚就是几年十几年。队列队形练习更是每节课必有,学生对田径、体操为主的体育教学已经没有兴趣。结果是体育课练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经常请假,有的出勤不出力,许多练习都是在教师督促下勉强完成,效果甚微,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不能把体育课变成迁就学生兴趣的自由活动,但也不能大量安排明知学生厌烦的教学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用具、饮食、着装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打羽毛球已司空见惯,台球风起云涌。但这些学生非常愿意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在教学计划上却没有或课时很少。只是希望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21世纪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欲望
1.未来社会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除极少数工作外,繁重的体力劳动将大幅度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要有大的提高,就需要人们具备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快速的行动等素质,而单纯的大力量一般耐力素质相对减少。而面对这个需求变化,学校体育教学如何训练、如何去完成,是个不能忽视的课题,现在就应该着手研究。
2.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富裕,现代化电器进入普通人们家庭,每年节假日由59天增加到110天,人们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增多,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精力、时间上得到充分保证。(体育教学论文 )由于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在体育观念和态度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体育、娱乐有了更高的欲望,将会投入更多的财务和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这些活动的基础要看学生时期体育课上得质量如何,在体育课上学到了哪些终身受益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掌握了哪些保健措施和运动处方。
三、调整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
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计划,使每个高中或大学毕业生都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要符合本人的各方面条件,又便于开展。因为现在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将受到场地、器材等许多条件限制,很难开展。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他们将来成为朝气蓬勃的优秀人才。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体育课程设置应随着条件不断变化经常增、添、删、减,只要符合教育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手段,增加哪些教学内容应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本校的场地、器材、设备,学生的健康水平、师资力量来决定。
调整体育系的课程设置。如何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是特别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体育系的课程设置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几年体育系的教学计划已做了较大的调整。本人认为,教学计划中还应该有增强学生勇敢、坚毅气质和锻炼独立生存能力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课时不应多,但应有,目前体育系教学计划没有这些内容,将来体育教师就不会、不知、不懂,这样会给体育的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困难。总之,现行体育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既要开设锻炼效果好、占用课时多、学生终身受益的重点课程,也要开设课时少、要求条件高的一般课程,还应开设培养欣赏能力,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介绍课程,以便尽快适应21世纪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教学改革不是方法、手段的改革,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几十年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经历了男女分班,强弱分组,测血压、量脉搏等多种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只要教学内容没有较大的变化,就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应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条件的急剧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按21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更受师生欢迎,更科学,融竞技、娱乐、健身三大功能为一体的课程结构。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这也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不断地进步,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必须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使老师与学生感到轻松,还能让小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的把握数学相关知识,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本文就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供几点措施。
1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1.1分清教材的难易知识点:教材是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一位老师讲课的参照依据。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必然会有难易之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把握每个知识点,让小学生学习数学变得不再困难。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两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10+10”、“20-10”之类的加减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位数加减法的特点时,然后在进行“13+12”之类的讲解,让小学生有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1]。
1.2将教材的知识前后结合: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关联,如果老师按部就班的把整本教材讲完,表面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讲完后面的知识的时候小学生有可能会把前面的知识忘掉,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小学生学完整本教材却感觉什么都不会的现象。因此,老师应该充分的把教材的前、后知识相结合,让小学生对教材有个整体的把握,保证小学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加减混合计算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加减法的学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加减混合的题目,找出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还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帮助,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教学方法,营造高效课堂
2.1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体,整堂课就像由老师一个人在上课一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物,来发掘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会是这种图形以及这种图形的特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2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将有效的.走进课堂,为小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复习课中,由于空间图形的抽象性,老师很难将其表达出来,即使能够表达出来,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无法充分的对知识点进行了解,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时老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把空间图形形象的展现在屏幕上,让小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数学图形的奇妙之处,使小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对某件事物具有高昂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探索。要想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让他们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2]。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设计,并且结合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资源,将钟表带进课堂,这样能够使学生直观的观察每个指针的特点,先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老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秒针转一圈时分针转多少、时针转多少”等一些问题,小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了解了钟表中时、分、秒的特点,也可以巩固除法的运算。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知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做到时时学数学,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3.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以后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老师在教授小学生的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小学生渴望获得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结语:综上所述,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格外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为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发展提供高效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成益林.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4(10)
[2]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面临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为此,笔者认为,只有从宏观上弄清了语文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教师才会步入提高语文教学的正规,然后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迈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那么加上具体可行的做法,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再遥远。语文教师走出迷茫不再是幻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学校、家长和老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聚焦在学科成绩上,因为竞争的分晓最终落到了考试分数上。而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语文,可以说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笔者思考之余作了些尝试,试图在实践中改变语文教学投入多见效慢,甚至出力不讨好的局面。试图让语文之舟驶向广阔的海域。现将想法和做法论述如下。
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组织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面广,知识点繁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前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埋怨语文让人老虎吃天无法下抓,尤其是面对平时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和突如其来的'各种考试,两种反差极大的情景,使教学双方感到了空前的迷茫和无奈。原因何在,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对自身成长进步及最切身利益高考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其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要通读教材,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只有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识结构,明确重难点,激活自己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并且有了实施教学目标任务的思路和做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这是实施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计划可分以下几部分:
课堂教学计划。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模式的改变问题,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且要安排详细重点讲授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等。
第二课堂计划。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其包括作业的种类及要求。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绩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知识的活动安排等。这些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因此要十分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安排组织是关键。如何落实计划,安排组织是关键。重点是安排学校规定的时间,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安排。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本人给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根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这些成员必须是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平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科委员开会,布置任务,并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工作。这样的做法,效果明显,改变了以往老师一人布置任务,学科代表一人艰难工作的局面。通过学科委员的带动作用,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了语文学习现状。以上做法不仅从老师角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也从学生角度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为进一步展开语文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形成了良性的学习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明确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方法很多,但要落实到主阵地――课堂。老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是将师生个人语文学习公开化、透明化,是师生交流语文学习心得,互相学习语文学习方法、切搓技艺的舞台,其不仅包括方法技术的演练,也有个人情感、态度、思想、言行、习惯的熏染。其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要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成分。
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语文能力的落实,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三是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四是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总之,更新理念,改变方法,重视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务必落实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为了巩固学习方法以及强化应试能力,必须有计划地利用好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如坚持阶段性地下发上乘的高考模拟题,让学生加强训练。
开展与语文有关的文体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以此活化语文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加强作业的检查评改。要加强作业的检查评改,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改变文面潦草的不良习惯。
重视平时的各种测试。要做到考前动员培训,考后评讲总结,以此反复进行,最终将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方法等得以巩固,最终成为学生个人语文学习和应试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从宏观上弄清了语文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教师才会步入提高语文教学的正规,然后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迈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那么加上具体可行的做法,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再遥远。语文教师走出迷茫不再是幻想。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宇】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动手能力考核办法教书育人
【论文摘要】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基础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阐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模式,大胆创新考核办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
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1.1教学内容的准备
上好每一堂课,至关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组织的好坏,而认真备课就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必须熟悉各章的知识点,找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准备教学方法;再次,在课堂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1,2教学方法的多样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观点必须改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2.1课堂互动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如:讲一个新的知识。可以先提问学生:你期望Word文档排版成何种风格?这种问与答。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运用前面学到的有关知识.加以编辑。如果遇到实际操作的讲解,可以运用相应的素材,将常用的操作合理编排,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邀请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举一反三,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融会贯通课堂知识点。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感到易学易懂。
1.2.2因人施教教学法
由于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这就决定计算机教学需要因人施教。对于那些技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难度的课题给他们。并指导他们进一步实践提高:而对那些技能稍弱的学生就采取多辅导、多练习的方法及时巩固课堂所学,不断的培养学生取长补短、善于总结的能力,有效的提高综合能力。
1.2.3课堂检测教学法
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测验,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习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并在上机课中增加~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为教学补充,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1.2.4形象化教学法
在
2.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对于课程而言,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2.1上机操作实践
每周的上机操作课。都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问,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绝不允许”一人动手大家拷贝”这种I壶羊式”的现象出现。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独立工作、多动手的意识。采取的方法是:每次实验课。教师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实验素材.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事可做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做完上机实验所有题目后都必须获得检查结果,当场打分后方可离开。凡无结果或结果不理想者。必须补做或提供条件让其重作。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勤动手,也使学生们具有成就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2.2实训操作实践
除加强每个课堂实践环节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大作业或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每次实训操作。若有的学生的在某个环节的实验结果不正确.要严格要求他必须对实验结果及前面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改正.这样才能达到实训操作的目的。否则一个简单的问题没有解决,可能就会导致后面的结果出错还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计算机的学习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当结果不理想时,绝不能不了了之.要求学生首先把书上的知识回顾一下,然后逐一分析,最后改正操作上的错误。这样做就极大地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个借鉴作用。
3.创新考核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3.1化”大考”为”小考”
期末考试试卷的大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一学期的所有知识都面面俱到的涵盖,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采取平时单元考核,期末综合考核的办法。每结束一个章节,就安排一次单元考核,包括理论与操作两个部分。例如:在讲授完PowerPoint时,操作部分的考核就要求学生把校园景点介绍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方式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由大家给出分数,作为一次考核的成绩,不仅唤起学生学习的极大信心.也获取了考核的目的。
3.2变”怕考”为”乐考”
为培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兴趣,取消以往一纸试卷定成绩的做法.采用综合评定的办法.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平时和笔试三者成绩的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侧重于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平时成绩是评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让期末考试变得不再可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3改”评价”为”评分”
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实验操作能力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分数形式量化,并在
4.不断自我提高。树立良好榜样
4.1爱岗竞业.不断提高
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的形势.对大学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的再学习。将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在计算机教学岗位上.不仅能主讲计算机理论课。还能参加实验课的指导。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马虎,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向同行的老师学习,向实验技术人员学习。干_-行,爱一行,在学习,改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2从严要求.教书育人
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和学生们共同完成《汁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在教学中缩短师生问的距离。如果学生能把老师当朋友,那么他自然也就愿意听你的课,并努力的去把它学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强调一点:实事求是。平常对照学生上机实验的作业,定期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拷贝。若发现拷贝者与被拷贝者.此次上机成绩均记零分。在课堂上,要十分重视纠正少数学生中一些不良风气,例如,某学生擅自旷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并要求一定要补做实验。只有严格要求。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才能使他们El后在自已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风气和道德观。
以上是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这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
(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
(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①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
③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④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
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矗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四是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①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②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③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来突破:
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
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
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结,观察现象;
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
上述实验问题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老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情感因素也是重要之一。为了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克服单一知识教学的局限性,大力发挥情感教学的巨大功能。在本文中,先是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再针对情感教学的作用,对利用情感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想法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情感教学;现状;作用
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大力发展英语教学,培养出在英语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才。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英语成绩令人担忧,英语的能力差,就会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着英语成绩的提高。为了能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善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学的效果严重影响着学生接受英语的水平。为了能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建树,就必须提高英语教学的的水平。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实践手段,以下就是针对利用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几种解决措施。
1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1.1学生对英语缺少兴趣:虽然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教师加大教学力度,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这应该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首先,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在没有英语写作的情况之下,没有学生会主动的去练习英语写作,即使有英语写作的作业大多数情况也是简单的应付了事。其次,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比较的薄弱,是因为学生缺少对英语的兴趣,即使是基础知识,学生也并没有加大力度去记忆。基础薄弱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初中生缺乏高效的定期的英语练习。因为缺少大量的练习,才会导致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1.2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的单一信念不够坚定:在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投入感情去学习英语的这方面,教师显然做的是不够好的,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利用情感去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然而意识到的教师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情感引导,并没有利用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带引学生进行带有情感世界的英语教学活动。方式比较的单一,信念也不够坚定,导致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就会影响情感教学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和情感去主动地了解学习英语的意识。
1.3师生交流不够: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作出相应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不单单是知识点之间的交流,更是情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研究发现,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一种情绪,可以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大脑可以积极的转动,能够更好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所讲的知识点。但是,在真正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课程,并没有多少的`时间去关注情感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教学,没有设计出和学生进行大量沟通的时间和环节,减少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缺少了情感之间的交流,也就带动不起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和大脑的快速运转。
2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情感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情感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心理体验。良好的情感能够直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当学生在英语课上处于一种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非常的积极,十分的活跃,学习吸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达到一种很好的状态。反而,当学生的情感状态处于一个低落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消极的对待教师的问题,大脑思考能力也会暂时的效率特别低效。
2.2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去学习和被动的去学习,产生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主动去做一件事,就会充满激情,发挥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本领,全力以赴,完美地完成作业;被动地去做一件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趣,草草了事,敷衍了事,自己也不会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就如众所周知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投入了自己极大地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亢奋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使用奖励学习方式,对于英语课堂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特别的奖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会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英语课堂方面的表现出色,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2.3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英语情感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通过师生丰富多元的情感沟通来进行教学,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得学生拥有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情操,把他们培养成独立学习,主动思考,热爱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利用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式,使情感充斥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还能不断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投入力度。
3结束语
为了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为了能早日实现中国成为真正强国的愿望。我国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是世界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所以它深受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即在学生的教学科目中英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特别是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在此,从情感教学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了情感教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希望教师能情感教学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薛小锐.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2]侯春丽.课堂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差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西南大学,2013.
[3]余娟.论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产生畏惧情绪,这其中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主要还是对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量的意义没有理解、领会、掌握。所以讲授物理知识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规律、概念。
一、借助实验活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从直观上加强物理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应用各种感觉器官来了解各种物理现象的一个感知过程,并通过分析、整理和判断使这种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实验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听到的知识就不如亲自看到的和自己动手总结得到的理解得深刻、透彻。如果课堂上只是老师的“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对那些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根本无法透彻地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通过现象的观察,从中寻找并总结出物理规律,从而懂得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在讲《蒸发》这节课的教授过程中,如果只告诉学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增大液体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学生不能牢固记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给每一位学生发一块用酒精浸泡的纱布,让他们想办法,看谁的纱布干得快。有的学生用嘴吹,有的放在太阳光充足的地方。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无论他们采用哪种方法,最终还是上面的三个因素。实验完毕让学生总结,这样水到渠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记忆深刻,有利于教学。
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进一步开拓视野,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去感受物理世界的神奇魅力。当然自然界中存在的现象很多,这就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去发现,并使他们学会从观察中抽象、概括和总结。例如,自然现象中的雨、雾、霜、露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有什么规律?有什么条件?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雪见少不见化?这些内容包含着“液化”“凝华”“熔化吸热”等热学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加强实验和观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加强实验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是否灵活得当,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反之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模式,则会使学生拒而远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尝试,放开手脚,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让他们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了,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变为“会学”。如在讲《变阻器》一课中,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设计做一个滑动变阻器。很长的一段导线利用起来不方便,怎么办?“把它们环绕在一个绝缘体上。”学生很容易想到。接着问学生如何方便连续的改变电阻的大小呢?一步一步的引导、铺垫使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并且主动参与教学中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案,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所讲知识,并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和学生小实验,让学生在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等,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浅谈通过英语分级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给英语教学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解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分级教学;教学对策;英语教学质量
从开始,我国高校走上了扩招的发展之路,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扩招后教学资源极度紧张;二是生源分布广,因地区城乡差异而造成英语水平高低不齐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教学难度加大。倘若教师用同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对个体差异极大的学生进行同堂教学,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英语教学质量整体下滑。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在此情况下,如何减轻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外语教师十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原来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目前遇到新难题,加上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听说能力差,很难跟上正常教学进度。学生之间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把握的“三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分级教学成为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费时间低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很多高校实行的大规模招生为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英语分级教学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从教学实践来看,实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别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教学局面。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度、教学活动,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因此,分级教学成为安排英语教学的理想选择。许多高校一直认同分级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分级教学,不断探索和总结分级教学实践。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无论智力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习积极性,这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能用同一目标要求学生,用同一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分级教学的具体做法:
(1)根据入学英语测试成绩进行分班。入学的第一周对所有新生组织一次摸底测试,试题接近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根据测试结果,按成绩分为A,B,C三个教学班实行分级教学。
A班适宜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B班适宜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C班适宜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
但必须要做到除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同外,让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2)根据不同目标及学生需求调整英语教学课时和教学安排。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课程教学中,基础好的班级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充实教学内容;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延长教学时数、降低教学难度、适当补习中学课程。形成强势少补、弱势多补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3)根据不同班级制定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A班可以加大听说训练;B班应熟练巩固已学的内容;C班基础相对薄弱,大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加强重点辅导。
(4)根据分级情况合理配备教师。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后,要安排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大学英语教程,听说课适当由外教来承担。英语分级教学可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并为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和接触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了条件。
(5)根据英语期末统考成绩进行级别调整。在英语分级教学中,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英语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班,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班,不存在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这种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有危机感和保班意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并且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平等求学的机会。为保证英语考试分级的公平、公正、可比性,英语期末考试所有的课程应采取同一命题、同一标准。
英语分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把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上课,学生起点和终点水平比较明确,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材与取舍,讲解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学进度安排适中,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消化吸收。通过分级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在学校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英语分级教学可以打破英语教学模式的旧框架,班级内部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相互促进,有利于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学生间的相互竞争能使更多的学生看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英语分级教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对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英语教学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英语分级教学是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向新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发展;用多种教学模式来适应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培养目标的发展性。
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论文
一、课堂引入具有艺术性
课堂引入就好像一出好戏,即将拉开帷幕一样引人入胜,一个优秀的引入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能尽快把学生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探究上。课堂引入的方法有很多,针对基础化学的教学,笔者做简单归纳。
1.1实验引入
基础化学有许多实验形象鲜明,趣味性强,在各个方面足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调动其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讲“相似相容”这一刻时,先演示“天山神水”(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二氯甲烷,硫酸铜溶液,石蜡油,染色的乙醇,形成特别的分层),并通过设问,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再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用自己的感观思维可以直接获得知识,印象深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分析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问题引入
电影时常用一个个疑问把我们带入了故事情节之中,使我们身不由已等待原因、结果,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如讲“盐的水解”时,设疑:酸的水溶液呈酸性,碱的水溶液呈碱性,那么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对吗?这样设疑,引发学生大胆猜想,各有理由,各有证据。随后再问:盐为中和反应的产物,其水溶液为什么有的呈中性,有的是酸性或者碱性?启发学生思考其中原因,教师的层层设疑引导学生逐步进入盐水解的学习,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层层推进,学生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掌握新知识。
1.3事例引入
事例引入的关键是应举学生深有感触且自己生活贴近的事件或学生熟悉的重大事件和新闻等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与所学的基础化学有很多联系。如用硫磺熏蒸生姜,生姜变美观了,我们的健康受到威胁了。这样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慨: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很严峻,解决问题非常必要,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生意识到学好基础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会很有帮助。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好学心理。
1.4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准备好图文并茂的课件,并配以现代化教学工具,产生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如讲酸雨时,收集一些受酸雨腐蚀的名胜古迹等图片。或者带学生进入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有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育目的。情景引入要注意度,教师不能过多的'创设情景,不能过分的强调意境,以免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本节课主题所在。情景设置要为学生的思维、认知服务。
二、知识传授具有艺术性
2.1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也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除了必须规范化、形象化,更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有思想性,又风趣幽默,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切忌啰嗦和颠三倒四,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时间的感情。
2.2教学手段的艺术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手段,都要讲究其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授课教师表情、情感变化的艺术性。教师教学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情感上一定要丰富,感情色彩要浓厚,随着教学的推进情感有跌宕起伏的变化;表情应以微笑、放松为主基调,在合适的情景中展现合适的表情。如提问时,表情可以紧张些;学生回答问题时,表情可以表现得期待些;学生回答正确时,立刻给予喜悦的表情。二是授课教师肢体变化的艺术性。基础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用肢体来模拟实物的构型或化学反应变化过程。教师形象化的肢体动作,能强烈的感染学生,每次提到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会很兴奋,记忆犹新。三是课堂结构的艺术性。课堂上教师表情再丰富、肢体再幽默,如果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会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增强对学生的信任,变教师的“独脚戏”为师生的“大合唱”。上课时注意启发学生看书、思考、提问、讨论、板演,对学生的回答板演等艺术性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当学生回答不出时,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并加以鼓励。
2.3课堂结尾具有艺术性
一个艺术性的结尾不仅能对本堂课内容起到很好的总结、归纳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使学生寻根究底,为了下一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如在学习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后,通过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来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过滤操作的要点总结可以采用浓缩记忆法“,一贴,二低,三靠”。
三、小结
教学艺术在职教课堂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法宝绝非只是让基础化学教学事半功倍那么简单,在实践中每位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形成个人鲜明特点,也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亦能帮助学生能顺利走上社会,进入职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