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本文共14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巧妙地把多媒体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持术的重要性,我校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硬件上马后,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使现在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呢?

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在教实验班的近一段时间里,我有一些看法和做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在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其中创设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那么,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教师的行为、语言,教学的设计之外,采用

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例如,在《加减混合》一课中,我运用计算机设计出多媒体课件: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学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生: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师: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说愿意。

师出示速算题:(略)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3道题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在课的开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及连加、连减的速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全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我并没有设计单纯的口算题,而是利用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新知,往往是效果显著的。这样一来我们利用计算机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体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学生

年龄小,对一些抽象的问题不易理解,而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记得特别牢固,例如,我发现他们在计算3+2=5时,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可能是用三个手指加上二个手指、三个苹果加上二个苹果等具体的事物形象形成的表象相加出来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文图并茂、声像毕具,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

例如,在讲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的填未知加数时。

我考虑到教材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早接触到的.用括号代替不知道的加数的代数知识,是高年级求未知数x和解方程的初步铺垫,以适应高年级的代数知识的学习。

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原则,通过让学生先看直观图来理解题意,再看图填算式中的未知数,帮助学生理解填未知加数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知识。

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其设计如下图,图一先出现,然后再出示图二,图二中的钢笔依次出现,这样做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从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阶段。3---6、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时期,7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才得到发展。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刚好处在这样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件教学,使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的同时,还应注意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例如,在讲解 0的加减法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先讲解有关 得数是 0的减法。

依次出示:

1-1=0

2-2=0

4-4=0

3-3=0

5-5=( )

由学生说出5-5=0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规律: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 0。

在教学一个数加 0和一个数减 0时,我们也利用同样的方法。先出题,再总结规律。

这样我们就通过多媒体的形、声、色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初步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一年级的学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 认识钟表 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 嘟嘟 的新朋友  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  闹钟。这天早晨8时了,嘟嘟才到校。

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

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

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 数学现实 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下,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虽然难度较大,但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 认识平面图形 一课中,为了讲解 面在体上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思考想办法像教师一样,把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演示课件)将一个个立体图形的面,平移下来,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看完演示后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

在这里我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演示,先给学生以示范,再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 有的孩子说 可以沾上些印泥,再扣在纸上。 有的孩子说: 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等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一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

进行 再创造 ,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即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宝贵空间和时间留给我们的孩子,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的

情境中培养兴趣,开阔思维。

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让我们瞄准未来,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努力奋斗。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变静为动 突破教学重难点

许多的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在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真正“活”起来。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周围的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的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相对宽裕的学习时间。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书时间,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进行超级连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数学。

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才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样人机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总之,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清水塘学校 黎芳芳

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它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画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对于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件应注重实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的制作,制作课件时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地分析,课件的色彩与样式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过于华丽的外表、鲜艳的色彩、成人化的格式都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件的放映,也要有精心安排,应该在关键时刻展现。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导入新课时出现动画课件: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拿起锄头在打桩订点,然后用系在桩上的绳子绕桩一周画圆。这样的画面生动而形象,吸引了学生。又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上出示了草原上的百羊图,学生数不清,因为羊在走动。随后课件上用十个椭圆形围住了羊,让学生计算,每个圈子里恰好是10只,再10个10个地数,恰好是100。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就有趣味性,在教学法上也体现了实用性,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课件应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小学生学数学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让学生在课件展示后,视觉、听觉等感官起到良好效果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知识点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件制作根据学生特点,用小猴子骑车入题。因为车轮是圆的,课件应突出车轮。在学生观看小猴骑车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帮小猴量一量车轮有多大?这样的课件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通过展示课件,学生进入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被动地跟老师走,这就体现了多媒体的魅力。

三、课件应注重有效性。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要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随意把课件放映,而应根据数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制作,对教学有帮助的,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观看课件的目的,使学生心理有准备,及时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并注意反馈与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一句话,合理安排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方便,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其运用要达到拾墨如金的终极目标。

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慧霞

长葛市长社办事处八七小学,河南长葛461500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大部分有条件的学校纷纷引进多媒体教学方法,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形式来展示,将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化为形象的图形或动画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教师在此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严密地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学习数学知识。形象、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多媒体课件以其独有的教学方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具有其特殊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在一步步的发展当中,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再配以生动的音乐,翻滚、闪烁的图片,绝佳的声像效果使学生的感官受到有效刺激,产生新、异的感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例题:“梨花庄要挖一条58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5天,平均每天挖65米。还剩下多少米?”学生对于接近实际的问题则比较感兴趣,教师再将挖水渠工程制成动画,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二、解决重点

1.课件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即使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与他们的感性经验相联系,借助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根据这样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就要加强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使小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数学中的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在有关概念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宜采用多种形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和掌握概念,(数学教学论文 )而不是生吞活剥地灌输给他们。教材中有些概念,往往以定义、公式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他们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没有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者重新处理教材,针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小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并从中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课件的模拟使得小学生能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为小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脑动手做了充分准备,课堂上他们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对问题理解得深入,对知识掌握得牢固。因而概念教学的课件设计,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加强交互性,不仅让小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的重要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统一起来,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件设计要考虑到事物的内部联系

结构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是学习的本质,也是教学的本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小学生只有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才能形成知识网络,利于知识迁移。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件设计,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变成等高等底边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课件设计,把同样大小的三角形通过旋转移动与当前的三角形一起拼凑成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三角形的面积;求梯形的面积方法更多,既可以分割成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也可以拼凑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分割成长方形加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梯形的基础,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在设计课件时,引入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类推,有利于新知识结点的形成。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一部分新知识一般并不全新,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件设计既需要加强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也需要加强知识点的纵向联系。如求圆柱体体积的课件设计中,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着重显示它们的底面积与高,让小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如何求,效果一般不错。

3.课件设计要与生活相联系

情境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所创设的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氛围,是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它的创设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课件中,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创设这样的情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既有效地获得知识,又可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使小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

总之,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枯燥的数学定义、题型中解放出来。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像有机地组织到一起,以直观、生动、立体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综合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在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一.CAI的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确,CAI改变了几百年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它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总体而言,CAI不仅能替代一些传统教学的手段,而且能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利用计算机的动态特征表现一些动态画面,利用它的图画特征表现一些抽象的东西。因此从CAI所表现出的特征来看,它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

CAI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的容量,提高课的密度。此外,CAI具有学习者和教师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的特点。因此在因材施教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一面。

二.CAI的优势

CAI,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种标志,它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

1. 活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要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CAI能将声音、形态、色彩、动作等融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活化教学内容,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连加”时,屏幕上先出现3只小鸡在吃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画面上有( )只小鸡在干什么?接着旁边跑过来2只小鸡,闪动数秒后,让学生说出这一过程,并提出问题--现在共有几只小鸡?这样使学生对3+2=5这一计算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最后屏幕上再出现1只小鸡跑过来(闪动数秒后),教师提问:现在一共有几只鸡?通过系列观察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3+2+1=6,这一计算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活化教学过程,突破重点、难点

CAI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能使教学重点突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在讲解“一列火车以每秒300米的速度进山洞,当火车完全离开山洞时共行驶了4秒,已知火车全长150米,求山洞的长是多少米?”这道题时,有些学生难以想象火车进出山洞的实际情形。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火车过山洞的实际过程,使屏幕画面中的火车伴着“嘟-嘟-嘟”的呼啸声穿过山洞,不断闪烁的光标可确切指示火车进出山洞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模拟演示情节逼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弄懂了“火车从进山洞到离开山洞时,实际行驶的路程等于山洞之长加上火车全长”的数量关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形式变化多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加深印象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活化练习形式,注意及时反馈

课堂练习是对课堂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利用CAI,可以避免课堂上许多陈旧的形式化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在学生回答了计算机内教师设计的提问或练习时,每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道习题,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段欢快的音乐或一阵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学生听到音乐或掌声,便露出舒心的笑容;要是学生没答对,便会出现类似“啊!”表示惊讶的乐声,学生便更认真的去思考问题了。这样既省去了陈旧的形式化的表扬,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反馈,学生也不会因受到教师的批评而影响情绪,师生之间有一种愉悦的默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CAI注意的问题

CAI,现在非常热门,搞得很热闹。可热闹不见得是好事。CAI必须以理论研究为依托。CAI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论证解决。

现在教育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使用CAI,成了衡量一个教师有没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标准,乃至是决定一堂课好坏的砝码。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师们也只能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课件高”的思想,导致了CAI日益形成只有形式而没有内涵的空壳化趋势。

基于这种现状,作为教育界人士,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应本着“育人”的根本教育目的,认清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正确认识CAI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引导CAI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不管使用何种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精神都永远不能忽略,教师的地位也不能由机器来代替。在对待CAI的问题上,我们应持着客观、理智的态度,不断然拒绝,也不盲目自大。

实践证明:CAI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多彩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要使这一手段取得最佳效果,最重要的是本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原则恰当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三新学校 高英英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方式也有了更进一步地发展。人们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方式的革新产生重大影响。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数学是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应用

将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直观、生动、简单、轻松。从而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和感知教学内容、掌握课本知识。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诸多好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中最便利、最具潜力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视频完美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一目了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抽象、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课堂使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然而,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首先,让同学们认识什么是圆。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生活中一些圆的物品的图片,如转盘、摩天轮等等,让学生在直观上对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圆形的东西,大家一起判断是否可以称之为圆。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

抽象化是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学科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科目。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入门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弱,对抽象事物的接受力有限,然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却记忆深刻。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数学教学,使得抽象概括性的问题具体化。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首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周长的概念――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上放置一个长方形的图片,让同学们思考长方形周长是如何求出的。()其次,根据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将图形分解,把长方形的四个边连成一条直线,直线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度。再次,根据已知的长宽距离求出这条线段的长度。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就等于两个长与宽的距离。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省教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得花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板书、讲解,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和时间的大量浪费,这是以往传统教学的一个严重缺陷。例如,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章节时,为了更生动直观地展示圆面积的算法,教师得花大量时间画图,进行教学展示。然而,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图像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上,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图片,这就使得教学更加人性化,充满趣味性。教师上课更加轻松,学生学得也更加容易。

4.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师生交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相长”是教师教学所应达到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一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地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与同学、与教师的沟通、讨论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新的解决办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知识、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样地,学生的想法和创造也会给教师带来启发。

新的多媒体技术简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样一来,为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讨论和探索。同时,多媒体技术还为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提供了机会。一旦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同学们和教师面前,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5.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巩固和拓展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不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学生便很容易将所学知识抛之脑后,完全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随时下载实时的练习资料供学生使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省去板书的时间,扩大练习容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换练习形式,使得原本单一、枯燥的习题练习变得活泼、生动。例如,在进行加减运算学习时,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景: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每人带上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等,在进行游戏后,根据输赢情况把自己手中的水果送给赢的一方。这样,到游戏结束,每个小伙伴手中的水果数量不尽相同。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计算每个小动物手中应有的水果数量。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习方式多样性也提出了要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方式和水平的相应提升,只有高水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下,我们要更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吸收养分,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自主思考和学习,快乐成长。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苗俊梅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一小学)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促使教学效果高效化的必然要求。多媒体能实现和解决数学老师许多力所不能及的教学设想和棘手的难题,是数学教师进行高效创造性劳动的得力助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使课堂内容由单一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呢?多媒体教学就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等份,像这样拼,得到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学生会说近似平行四边形。然后再演示平均分成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问学生:“你发现什么情况?”学生观察后会说:“比刚才的平行四边形更立了。”教师接着问:“请大家想一下如果老师继续分下去平均分成128份、256份会怎样?”学生猜测后,教师继续演示平均分成128份和256份时的图形,并讲解:“圆平均分的等分越多每份就越细小,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长方形。”如果无限分下去那么就可以拼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圆周长的一半)宽呢?(圆的半径)。这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2.变抽象于直观,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困惑处采用恰当的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介入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所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上下两个圆的面积组成。由于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教师只能拿一个圆柱让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表象。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形式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尽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圆柱,然后慢慢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学生很直观地可以看出侧面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圆的轴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然后还可以展示不同圆柱的展开图,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有利于巩固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图,把一个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有没有变化。很多学生能够想到表面积增加了一个面,也有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会增加面,这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种切法,切面闪动,教师讲解:原来没有,它们分开后就多了两个这样的面,所以表面积变大了。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思考,让学生概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新课程指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一定的动手实践活动,经历数学规律的推导过程,进行体验性学习。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高密度知识的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将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演示出来,达到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介绍圆周率的来历,尤其是在理解周三径一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把圆的周长展开为一条线段然后用直径测量正好是三条直径多一点,这样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找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只要我们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因素,还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杨新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63-02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及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优化数学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培养了学习兴趣,会使他们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出示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播放有韵律的音乐,就能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只小花猫在冬天寒冷的街道上不断地颤抖。教师旁白:在这么寒冷的冬天,小花猫需要一座温暖的小屋。用多媒体出示一座漂亮的小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小屋中的各种图形,并用电脑勾画出各种图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图形进行分类。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自己对图形的观察和分类,轻而易举地认识了三角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就必须选好素材,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动画、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动画、音乐、视频之中,使学生乐看、乐听、乐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形象生动的图像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实际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知,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创设思维情景,适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主动、灵活地去探索新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多媒体技术能创设出的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优势,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知识点、掌握知识点的最佳途径。

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猜想”“转化”“推导”等模块,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合作地探索新知。这时,教师可以从满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启发、组织学生主动学习,适当的反馈上,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或围着教师转的局面。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思维更加积极,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氛围生动而活泼。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课件:一个家庭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小明。妈妈回家,带回来13只苹果。首先,妈妈拿出一只苹果,让小明平均分成三块,每人一块;接着,又让小明将剩下的12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也是每人一份。全班同学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两次如何分?(2)在两次中,分别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3)如果用分数表示,两次分配中什么是相同的?(4)用分数如何表示没人分到的多少?等等。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果能及时恰当地使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将学生带入美丽有趣的数学世界中去,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当然多媒体课件不是无所不能的良药,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需要,精心设计安排多媒体技术,促使数学教学朝着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现在的学生长大后适应这个社会,如何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有用人才,是现代教师教学中急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近几年来,我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组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力所能及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浅谈一下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元角分时,我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电动玩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设计出“买卖情境”让他们在乐中买,乐中认,认中学,学中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融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紧密相接。

二、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 :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辅助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知道:《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多媒体电脑展示一切难点都简单了! 1、把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突出弯曲感,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把圆32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变直了一点。 3、把圆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越来越直,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拼成过程的演示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增加课堂容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课堂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电脑在轻快的乐声中显示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创设一个小青娃迷路找家的情境。每只青娃身上都有一道题目,每张荷叶上都有一道算式。青娃身上的题目是用哪些荷叶上的算式解答,哪张荷叶就是青娃的家。让学生先同位互相讨论,再提名学生操作鼠标帮青娃找家。这里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设置了目标响应功能,如果学生找错了,媒体立即作出反应,找错了,再找一遍。青娃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找对了,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这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儿童特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了轻松愉快的巩固新知识的效果。再比如在小括号的教学中,有一道题是判断8+12-5=15与8+(12-5)=15运算顺序是否相同,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判断是或不是,再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CAI软件,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深入、探索、实验、失败或成功中发现规律,这就将视、听、做、思统一了起来,达到学习的最好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学习的方向,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独立地解决计算机给出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有选择地主动获取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由于问题的结果是开放的,因此我把可能出现的答案均设计成了交互形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作出响应,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发展。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时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勤于耕耘,不断探索,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体越势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的发展。

万安县潞田中心小学  谢慧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运用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在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的几个最佳时机。

首先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以及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的积极意义。然后提出有的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

接着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文章联系了“分数的意义”、“相遇应用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半圆周长的计算”及一些习题教学的教学实践阐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旧知识连接点、教学重点、教学关键、学生思维转折处、困惑处等地方的最佳作用。

最后,阐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证明了只有适时适量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才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电化教育,即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电教媒体,二是教育过程。只有把电教媒体应用于教育过程,使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电化教育。电教媒体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意智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有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电教媒体怎么应用,应用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要想上好一堂电教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就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电教课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多媒体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个桃子组成的整体 ……通过多媒体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桃子、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 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在教学重点处

俗话说:“力气要用在刀刃上。”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学重点处,如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有两辆汽车,由动画显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果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一个小小的Flash动画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这一教学手段解决了“纸上谈兵”的问题。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向右移,小数与原来相比是缩小;向右移,是扩大”的实质。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多媒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使学生的知、情、意、行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有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关键处

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手段,过电教媒体的参与,把一本由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的教材书变成了文图、声形并茂的活教材。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教学1/ 2+1/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屏幕展示第一个圆的画面,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是2个1/2吗?是2个1/3吗?使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之旋转, 从1/2部分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个1/2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后旋转1/3的部分,使其占有2个1/3的阴影面积,此时 再将1/2阴影面积与1/3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个1/2与2个1/3面积所得圆的阴影面积均不同,然后再让它们各复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既不是2个1/2,也不等于2个1/3。从而自然得出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 ,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启示,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

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节时,在实物投影仪上引入一些实物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圆柱、圆锥的现实原型,使其建立直观表象,感性认识。在具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入其相关概念。这种通过原型进入有关概念的教学比直接运用模型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形成和理解准确的有关立体图形的概念。继而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展开、旋转、分解等动作,使学生能够形象清晰地将各概念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于“侧面的长、弧长等于底面圆周长”这一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清楚了,自然也能想明白,能够充分理解这一转化过程。

这样,整个思维过程、计算方法全容于屏幕中,不知比传统媒体――由几个不透明的图来讲述效果要好多少呢。

因此,电教媒体能使课堂活跃,学习气氛浓,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中有乐,欲罢不能。心中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小学生的智力潜力。

四、在学生思维转折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五、在学生思维困惑处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电教媒体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优势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实现。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能促进教学结构要素发生变化,产生新作用,同样,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弄成了电教满堂灌,切不能为了电教而电教,把多媒体辅助变成了“多媒体缚住”。

芙蓉区育才小学   任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现在的学生长大后适应这个社会,如何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有用人才,是现代教师教学中急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近几年来,我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组根据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力所能及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浅谈一下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元角分时,我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电动玩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设计出“买卖情境”让他们在乐中买,乐中认,认中学,学中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融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 [2] [3]

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文摘: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电脑世界里光芒四射,在数学和科研领域,多媒体电脑具有无可比拟的'仿真功能,可创造出从前难以想象的“虚拟现实”景象。计算机的多媒体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本文从“片面追求形式的花哨”、“教学作用大打折扣”、“过多、不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如何将使用后的多媒体课件转化为日常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去审视和认识当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做了进一步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CAI课件   审视   反思与探索

应作者要求,本文已删除,请到来源站点查看该文:

www.jxjyzy.com/WebPortal/Article/ArticleLists.aspx?ClassID=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