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
- 文档
- 2024-10-04
- 120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案示例之一,本文共17篇,希望大家喜欢。
详细介绍: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三
(孙大栋)
教学题目四、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自的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机械效率取决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成分,(即百分比)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
教学方法学生实验与讨论。
教学内容
首先讨论上节课留的课外作业,指出:
1.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额外功,即减少克服额外阻力所做的功。
2.p171想想议议
克服水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水桶、绳子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从井里捞水桶时,克服水桶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水桶里所带的水以及绳子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可见有用功,额外功主要取决于我们做功的目的性,加以区别,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我们用车推货物而做功,由于货物重而影响的摩擦力,克服这个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有用,但由于车重而影响的摩擦力,克服这个摩擦阻力而做的功就是额外的功。
引言:本节课我们要通过测滑轮的机械效率,要进一步明确决定机械效率的两个条件,通过几个不同的方法所测定的效率,进一步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
学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实验中注意事项;
1.在实验中要将距离测量的准确些。
2.注意会将细绳绕在滑轮上。
2.尽可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秤。
4.注意弹簧秤的示数要用牛顿表示。
5.拉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6.可将各数据填入书中表格内。
7.注意分析实验中所出现误差的原因。
小结:
通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纠正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有用功还可以这样来求得,
作业:p176—177,8、9。
【说明】这个教案基本上是提纲式的,建议新教师要把实验过程再写详细些。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三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由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四.练习:一课一练。
五.作业:P731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具: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导:课文107页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等问题。]
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效率
1.组织讨论。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
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
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
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有用功始终都要小于总功。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吗?分析得出:使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
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2.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记录表格。
3.完成实验的实验报告。
三、课堂小结
四、作用:110页1。
五、教学反思:
板: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方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组装滑轮组,掌握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能进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观察、思维等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滑轮组的绕线组装,
2、重物上升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所通过距离的测定。理解S与h的关系。
3、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实验器材
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刻度尺,钩码(或重物),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铁夹,细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二.预习提问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三.实验指导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在测量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必须在拉动中读数。为了避免实验时顾此失彼,同一实验组的同学要分工合作。
2、钩码上升高度的测量,可先量出钩码到
桌面(或铁架座面)的距离h1,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后,再量出钩码到桌面(或铁架面)的距离h2那么h2-h1就是钩码升高的高度h 。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钩码前后的高度h1、h2最好是整数。
3、弹簧测力计通过距离的测量,可以仿照测量钩码提升高度h的方法进行,或者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做个带色的记号,再拉弹簧测力计,量出记号到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这就是弹簧测力计通过的距离s 。
4、在实验中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的数据,不能凑数。实验结束,要整理仪器,并放回原处。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启发实验
回顾已学知识,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为动手实验做准备。
四.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实验分工
四人小组成员好分工: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观察、指挥。
安排实验
学生“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学会合作学习。
五.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
1、分组实验: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2、数据分析:
①由于W总总是大于W有用,所以η<1;
②从实验可见,不同的滑轮组,η的值一般不同;
③在实验中,对于已经组合好的滑轮组,只要用尺测出了钩码上升的高度h,数出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就可以算出来,即s=nh。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掌握实验方法。
能通过实验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六.学生实验情况小结
总结实验中的优缺点,及时纠正。
七.习题和实验探究(内容见《实验报告》)
1、习题讲解:(略)
2、实验探索:
①即使没有刻度尺,h和s可以不测出具体的数值,因为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比值为:s:h=n,n是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再结合测得的重力G、拉力F就可以计算出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②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并非是固定的,η的值随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的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③用不同的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越省力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④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A.减小动滑轮的质量;B.减小整个装置的摩擦。
分析、讨论,对知识再探索。
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拓广学生的视野和实验内容。体会“发展与创造”的乐趣。实验创新
八.实验设计或改进建议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根据实际,提出实验设计的方案或实验改进建议。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分析:
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第九章《机械和功》当中的第六节,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内容学习。本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对于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材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严密、合理,即科学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效率和滑轮组的认识;
(2)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实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滑轮组的绕线组装。
教学难点: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二、说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经过对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的学习,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知识的理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准确的引导。
心理方面:学生思维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缺乏理性思维能力。活泼好动,对实验较感兴趣,很想自行探究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并组织学生团结协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说教法学法:
我根据对教材、教参及课标的理解,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出发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相互合作交流得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
(3)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课堂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方便、直观、灵活,易于学生接受和操作。改进原因:
1. 用刻度尺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时准确度差。
因为钩码的位置与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时不能同时测出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按原装置操作,必需测量了钩码的初位置以后,要移动刻度尺去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这时,钩码的初位置可能发生了变化,因为弹簧测力计是用手提着,没有固定不动的,造成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时准确度差。同样,钩码提升一定高度以后,再次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末位置也会出现类似的误差。
2.效果不明显。
用刻度尺测量出四个数值后,需要进行运算才能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移动的距离s,即h=h2-h1,s=s2-s1。显然,实际实验时有部分学生测量出四个数值后,不会进行数学运算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3.操作不方便。
实验时,要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实际操作时很难控制匀速向上拉,再加上做多段绳子承担物重的时候,多数学生就会站在凳子上或桌子上拉,还要一手拉弹簧测力计,一手用刻度尺测量。浪费了大量实验时间,造成学生分组实验时间过长。
(二)导入新课:
1.使用滑轮组提起20牛的重物,使它上升0.4米,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牛,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米,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___焦,这个功叫____功。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焦,这个功叫____功。它的机械效率是。
(三)师生交流:
1、实验目的: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实验原理: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4、实验器材:
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重物(或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铁夹,细绳。
5、制定计划与实验设计: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
(2)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什么?
(3)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6.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
(1)重物(或钩码)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2)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或钩码G)匀速升高。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读出。
(3)组装滑轮组时要先在动滑轮下挂钩码,测力计要竖直向上以较小的速度匀速拉动。实验时每位同学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4)实验要严肃认真,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下来。
(5)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7、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或钩码)的__________,并记录表一中。
(2)如有图甲所示,组装好滑轮组。
(3)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或钩码)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________,记录数据在表格一中。
(4)计算出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 。
(5)更换重物(或钩码)的质量,多做几次,把结果记录到表一中。
(6)更换滑轮组,如图乙所示,重复上面的步骤,再测量几次,并记录数据在表二中、处理数据。
8.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9.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
(四)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探究的整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1.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机械效率相同吗?
3.不同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5.说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通过板书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样的板书使知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便学生课下梳理知识,复习巩固。
(六)课堂检练习: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利用投影做练习、例题以提高课堂效率。
1、如右图所示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实验时,必须 ____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
(2)要想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 )
A.增加钩码的个数
B. 增加动滑轮的个数
C. 减小钩码上升的 高度
D. 减少定滑轮的个数
2、如右图甲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将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拉力F为120N,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特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三、实验器材:滑轮(4个);细线;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钩码(4个,每个钩码重50N);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100% 五第一文库网、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a b 1、按图a甲组装好滑轮组,在滑轮组下端吊一个钩码G,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一定高度,读出拉力F的大小,同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表格1。
2、如图a乙,保持滑轮组的结构不变,增加物体钩码的重,重复1的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2,根据公式计算出以上两次的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说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不同。
3、如图b乙,保持物重不变,改变滑轮组的结构,重复1的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3,根据公式计算出此时的机械效率并与2进行比较,说明用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时,滑轮组省力情况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不同。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论: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用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时,滑轮组越省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团 结 勤 奋 勇 敢 求 实
(苏东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用秒表和卷尺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2.针对实验课的特点教育学生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
(二)课前准备
准备秒表二块、红色发令旗一面,一个口哨,长卷尺一个,少量石灰粉。男女同学各分成实验小组(每组四人,教师也可以参加)每位同学准备一支笔和一张表格。
(三)教学过程
讲解实验课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本节内容是初中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而且又是在操场上进行,所以教师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物理实验课的特点和实验纪律,使学生知道物理实验课并不是娱乐课,也不是劳动课,更不是体育课。它是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并不断进行思维的动眼、动手、动脑等全面性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听懂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又是上好实验课的根本保证。因此实验前应让学生知道以下注意事项。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因为第一次实验课的好坏对学生们今后学习的兴趣和如何上实验课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在此重复课本序言中第二节部分内容。
二、讲解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
1.测量距离(路程)
教师指导三名学生用卷尺从百米起点(或某一位置)量出25米和50米两段距离后用石灰粉画线标明如图1所示。
2.说明小组责任分工及轮换顺序的规律
方法:让第一组的四名学生按图2所示的位置站好后讲解实验过程
第一轮:乙同学把红色发令旗向下甩下(发令)后,甲同学开始起跑。丙、丁二位同学分别在25米处和50米处开始按表计时,当甲通过后,丙、丁二人分别把甲通过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各自记录在自己手中的表格上。
第二轮:甲代替丁计时,丁代替丙计时,丙代替乙发令,乙站在起跑线上准备跑步,丁和甲给乙记录跑25米和50米所用的时间。以后各轮以此类推。每人完成一次跑步(50米)、二次计时(25米处和50米处)和一次发令后再换下一组的四位同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
3.填表计算平均速度并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实验进行完的小组同学聚在一起把自己跑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重新填在表格内并根据数据计算自己的跑25米和50米的'两个平均速度。
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上述讲解的实验过程和要求分组进行小组实验。
在一个小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示还没有做实验的实验小组可提前分好工,确定出甲、乙、丙、丁的顺序及做好跑步前的准备工作。提醒那些实验过的小组要认真进行填表计算和组织好讨论,整理讨论题的答案。
注:若条件允许(有四块秒表)可以两个实验小组一起进行,更富有竞争性和兴趣性。口哨的作用是提醒计时员精神集中,记时准确。
四、总结实验
教师注意对实验过程中表现好、记录认真计算正确、讨论积极热烈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实验差、纪律差的学生提出批评。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22页习题8。
2.锻炼时,测一测你跑200米和400米(或400米和800米)路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评析】
这个教案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对实验的全过程组织的很严密,层次、步骤很合理。二是充分注意了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个实验因为是在操场进行,相比之下比在实验室中做分组实验难度要大很多,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否则将会出现乱乱轰轰的现象。另外,因是第一次实验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用秒表和卷尺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2.针对实验课的特点教育学生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
(二)课前准备
准备秒表二块、红色发令旗一面,一个口哨,长卷尺一个,少量石灰粉。男女同学各分成实验小组(每组四人,教师也可以参加)每位同学准备一支笔和一张表格。
(三)教学过程
讲解实验课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本节内容是初中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而且又是在操场上进行,所以教师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物理实验课的特点和实验纪律,使学生知道物理实验课并不是娱乐课,也不是劳动课,更不是体育课。它是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并不断进行思维的动眼、动手、动脑等全面性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听懂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又是上好实验课的根本保证。因此实验前应让学生知道以下注意事项。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因为第一次实验课的好坏对学生们今后学习的兴趣和如何上实验课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在此重复课本序言中第二节部分内容。
二、讲解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
1.测量距离(路程)
教师指导三名学生用卷尺从百米起点(或某一位置)量出25米和50米两段距离后用石灰粉画线标明如图1所示。
2.说明小组责任分工及轮换顺序的规律
方法:让第一组的四名学生按图2所示的位置站好后讲解实验过程
第一轮:乙同学把红色发令旗向下甩下(发令)后,甲同学开始起跑。丙、丁二位同学分别在25米处和50米处开始按表计时,当甲通过后,丙、丁二人分别把甲通过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各自记录在自己手中的表格上。
第二轮:甲代替丁计时,丁代替丙计时,丙代替乙发令,乙站在起跑线上准备跑步,丁和甲给乙记录跑25米和50米所用的时间。以后各轮以此类推。每人完成一次跑步(50米)、二次计时(25米处和50米处)和一次发令后再换下一组的四位同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
3.填表计算平均速度并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实验进行完的小组同学聚在一起把自己跑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重新填在表格内并根据数据计算自己的跑25米和50米的两个平均速度。
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上述讲解的实验过程和要求分组进行小组实验。
在一个小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示还没有做实验的实验小组可提前分好工,确定出甲、乙、丙、丁的顺序及做好跑步前的准备工作。提醒那些实验过的小组要认真进行填表计算和组织好讨论,整理讨论题的答案。
注:若条件允许(有四块秒表)可以两个实验小组一起进行,更富有竞争性和兴趣性。口哨的作用是提醒计时员精神集中,记时准确。
四、总结实验
教师注意对实验过程中表现好、记录认真计算正确、讨论积极热烈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实验差、纪律差的学生提出批评。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22页习题8。
2.锻炼时,测一测你跑200米和400米(或400米和800米)路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评析】
这个教案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对实验的全过程组织的很严密,层次、步骤很合理。二是充分注意了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个实验因为是在操场进行,相比之下比在实验室中做分组实验难度要大很多,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否则将会出现乱乱轰轰的现象。另外,因是第一次实验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教学目标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教学,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准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准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还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只要能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用停表计时,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如果用钟表计时,应当将运动时间改为三个栏目“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再分别计算出运动时间.
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教学过程 分析】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提供一个表格供参考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计时开始
计时结束
运动时间
s1=
t11=
t12=
t13=
v1=
s2=
t21=
t22=
t23=
v2=
s=
t=
v=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t13=t12-t11,t23=t22-t21.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 .而 决定不能认为 ,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1.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运动过程中,前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对于问题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对于问题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在交通规章制度中,对速度的限定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教师辅导参考方案】
1.我国不同的公路、铁路(两者都分不同的级别)中对速度的要求.
2.对于同一种路面,各个国家的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其特点.
3.其他相关的问题,例如某路面超速的处罚是什么.
【评价】
1.从网上学习的小组,列出学习过程.
2.在实际调查中,小组如何分工协作的,写出各个成员的任务列表.
3.学生是否提出了创新问题.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
2.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电压表。
(四)[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五)[教具]
电压表一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干电池二个,电池夹二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学生复述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二)新课教学
实验前仍需强调接线柱的正确使用,量程的选择、指针调零以及连接电路的要求等注意事项。
1.测电源电压
(1)分别测出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并记下数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1)。
(2)把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2)。
(3)把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3)。
(4)对测量值进行比较小结。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1所示连好灯l1和l2的串联电路,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在a、b两点,闭合开关,测出l1两端电压u1并把它记录下来。
(3)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再把两个接线柱先后分别接在c、d两点和a、d两点,分别测出灯l2两端电压u2,l1和l2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uad,把测量值分别填入表2中。
(4)分析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5)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2所示连好灯l1和l2的并联电路,并在图中标明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l1、l2和ab两端相接,分别测出l1、l2及ab间的电压,把测量值填入表3中。
(3)分析电压值u1、u2、uab,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结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三)巩固新课
引导学生解答教科书第81页习题第6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80页习题1~5题。
(七)[板书设计]
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1.测电池的电压
画出表1。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1和表2。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2和表3。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1.练习正确、灵活地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并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
刻度尺、细铜丝(直径0.6毫米、长30厘米左右),另外让学生自备铅笔、作业本、书本、硬币等器材。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规的物理实验课,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和实验步骤。使学生明确在整个实验中,应该做些什么。继而组织学生复习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提出有关实验操作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养成实验中勤于思考的习惯。
①如果作业本的宽,上下不一样,那么作业本的宽的含义是什么?(应是各处宽的平均值)
②上述含义的作业本宽应如何测得?(应分别测量几处,然后求这几处的平均值)
③测量作业本中间宽度时,怎样保证刻度尺放置不歪斜?(借助于三角尺的两个直角边)
④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次测量作业本的宽度。
⑤测量细铜丝直径时,为什么要紧密排绕?怎样才能做到紧密排绕?(要把细铜丝捋直,细铜丝不能有折)
⑥刻度尺没法靠紧被测物体的端点怎么办?(如测量铅笔的长度时,笔尖无法靠紧。可借助于三角板靠紧)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并注意收集几组数据供讲评用。巡视或讲评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①学生测量时,刻度尺的放置是否正确;读数时视线是否对正。特别是测量课本中间宽度时,刻度尺容易出现歪斜。可要求学生借助于三角尺的两个直角边,保证刻度尺垂直课本的一个边。
②记录数据不恰当的地方给予纠正。如:漏掉单位;没有估读数;不附合实际的估读;平均值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是否与原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学生实验结束,要求他们整理好仪器,养成爱护仪器的良好习惯。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本“小实验”,并利用自制的卷尺完成课本习题第1、2题。
思考题:测量时若视线无法对正刻度尺时,应怎样做才能较准确的测量?(如测量自己的手臂长度时)
(四)说明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要从点滴做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做好实验。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加强巡视,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
本节实验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困难不大,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勤于思考,能在理解操作规则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不仅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启迪,培养探索的精神。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一章。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曹广建)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曹广建)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 填写。
板书: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一)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灵活地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并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
刻度尺、细铜丝(直径0.6毫米、长30厘米左右),另外让学生自备铅笔、作业 本、书本、硬币等器材。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规的物理实验课,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和实验步骤。使学生明确在整个实验中,应该做些什么。继而组织学生复习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提出有关实验操作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养成实验中勤于思考的习惯。
①如果作业 本的宽,上下不一样,那么作业 本的宽的含义是什么?(应是各处宽的平均值)
②上述含义的作业 本宽应如何测得?(应分别测量几处,然后求这几处的平均值)
③测量作业 本中间宽度时,怎样保证刻度尺放置不歪斜?(借助于三角尺的两个直角边)
④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次测量作业 本的宽度。
⑤测量细铜丝直径时,为什么要紧密排绕?怎样才能做到紧密排绕?(要把细铜丝捋直,细铜丝不能有折)
⑥刻度尺没法靠紧被测物体的端点怎么办?(如测量铅笔的长度时,笔尖无法靠紧。可借助于三角板靠紧)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并注意收集几组数据供讲评用。巡视或讲评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①学生测量时,刻度尺的放置是否正确;读数时视线是否对正。特别是测量课本中间宽度时,刻度尺容易出现歪斜。可要求学生借助于三角尺的两个直角边,保证刻度尺垂直课本的一个边。
②记录数据不恰当的地方给予纠正。如:漏掉单位;没有估读数;不附合实际的估读;平均值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是否与原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学生实验结束,要求他们整理好仪器,养成爱护仪器的良好习惯。
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课本“小实验”,并利用自制的卷尺完成课本习题第1、2题。
思考题:测量时若视线无法对正刻度尺时,应怎样做才能较准确的测量?(如测量自己的手臂长度时)
(四)说明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要从点滴做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做好实验。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加强巡视,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
本节实验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困难不大,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勤于思考,能在理解操作规则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不仅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启迪,培养探索的精神。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一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