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诗歌赏析
- 文档
- 2024-06-24
- 104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的诗歌赏析,本文共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轼诗歌《水调歌头》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至苏轼(1037-1101)有了更大的变化和发展。胡寅《酒边词序》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这意味着,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并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能力。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以遣怀,又用来表示他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因为他兄弟俩已多年不见面了。
一开头,词人就端起酒杯向着青天发出了一个离奇的问题:”明月几时有?“这显然是屈原《天问》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样就把读者登时带入遥远的邃古年代和无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并表现出词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问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果说,张若虚在诗中用精致流利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澄莹生动的境界,蕴涵着无比诱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诗中则表现得更超脱、更豪迈。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苏轼此词虽然它语气更迫切,而胸襟却更显豁达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突兀的设问,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苦闷,因而神思飞越,一下子闯进月宫里去了。月宫里也许很美好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设想自己原是谪居世间的天上神仙(像贺知章称呼李白那样),因此打算乘风归回月宫里去; 但他又耽心广寒宫里的凄凉将使人无法消受。
据杨湜《古今词话》说:”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既量移汝州。“今人多疑此话欠真实。因为苏轼移汝州在谪黄州之后,而此词作于谪黄州之前几年。但我以为,神宗读此词有可能在苏轼谪黄州后。若谓此时神宗察觉到苏轼忠心耿耿后将他改官汝州,也是说得通的。显然有此词中,苏轼是把”琼楼玉宇“暗喻皇帝居所的。前些时候,苏轼因与朝廷政见不合,遂自请离京外任。现在,他不禁又思念起皇帝来了。这固然流露出他对赵宋王朝的一悃忠忱;但从”不胜寒“一语中,也表明他已清醒地认识到在朝廷里的风险。因而一转念,他便接着写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谓宁可在地方上做个清廉的官吏,也比在朝廷上担惊受怕要强一些。
下片换头处三句,写月亮从朱红色的楼阁上面转过去,低低地照着雕花的窗户,照着情思满怀、睡不着觉的词人自己。胡仔的父亲胡寅曾主张将”低绮户“改为”窥绮户“,认为如此改后”其词愈佳“。我以为不然。殊不知”低“在这里兼表时空。词人用月亮的低垂,暗示时间的流逝。正由于月亮的西沉,词人又睡不着觉,才引起以下的一连串思想活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拣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样便转到怀念弟弟苏辙的主题上来。为此,词人又自宽自解,词意也就随着愈转愈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客观事物的规律,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也是难以避免的憾事。因此词人发出良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只祝愿亲人一生平安,”隔千里兮共明月“。从这里,词人清楚地吐露出对兄弟的浓挚感情。
关于水调歌头的诗歌赏析
〖宋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简析】
沧海林泽,云霞明灭,松竹苍翠,曲径幽寂----那里有身心的自由逍遥;一方面有声声入耳的边塞风号,云间雁鸣,战马长嘶,胡笳哀唱--那里有抗敌复土的鏖战……这是传统士人常见的矛盾心态,既有山林高高隐的向往,又有国家兴亡的关怀。
【鉴赏】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宋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开头四句写:秋色日渐加浓,秋意也逐步加深,金黄的菊花传报了霜降的消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曲曲折折,绕着弯儿。这是描写时令和自己隐居的环境。作者的.生活环境看来还是安静的,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很不平静,古诗大全《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这是为下文反衬作铺垫。接着提出问题:隐居山野的老人到底在想什么心事呢?回答是不忍心时光一年年地虚度,不甘心两鬓的头发一天天增白,这就隐晦地写出了英雄报国无门而只好空老山林的苦恼,实即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徙倚”二句写作者为了排遣心事,走出低户小屋,沿着曲折小路,来到太湖边上,流连不舍地凝望湖上的碧波,只见得天空澄彻,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祖国的天光水色又是多么美好啊!“徙倚”,徘徊,流连不去;“沧海”,指太湖,古人多以海来形容大湖。
作者面对空阔的太湖,不但排遣不了心头的隐痛,反倒引发出新的感慨。下片“念平昔”三句,就是从这新感慨写起的。作者望湖兴叹,想到往昔飘泊奔波,走遍天涯海角,希望做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到头来落得一片空虚!“归来”二句,从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脱胎化用,说他从天涯飘泊归来,重扫院内小路,守护自家松竹。这是写归隐的心愿。入世落空,想到出世,然而他真能忘怀世情吗?“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国家、民族在遭劫难,大环境不安定,隐居者的小环境又怎么能够得到安定呢?隐居者的心情又怎么能够不受影响而焦虑不安呢?作者怨恨悲凉的秋风时不时地吹卷起来,缓缓地飞行在云间的新雁,由北而南给人们带来边境的消息,胡笳的哀怨和边马的悲鸣交织在一起,战争频仍,烽火不息,哪里有世外桃源,哪里有宁静的环境和心境呢?人归隐了,心却归隐不了,于是就想到了东晋的谢安(字安石),他隐居在浙江东山,出山后指挥淝水之战,击溃前秦百万雄师;激战之时,他谈笑自若,不动声色。李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里化用李白的句,说:今天还有谁能象当年的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就扑灭了胡人点起的战火,使社会得到安定?他自己深感到愿为谢安而不可得的痛苦,因为朝廷不需要谢安这样的人来指挥战争,抗击异族侵略者!下片词描写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突出:“平昔飘荡遍天涯”,入世,可是“空飘荡”的一个“空”字,又转向了出世;“归来三径重扫”,出世,归隐;“却恨悲风时起”,表明没有一个世外桃源能使人静心归隐;“谁似东山老”,又揭示了要想用世济人而不得的压抑心情。济世不能,归隐难安,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苏轼诗歌《水调歌头》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至苏轼(1037-1101)有了更大的变化和发展。胡寅《酒边词序》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这意味着,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并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能力。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以遣怀,又用来表示他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因为他兄弟俩已多年不见面了。
一开头,词人就端起酒杯向着青天发出了一个离奇的问题:“明月几时有?”这显然是屈原《天问》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样就把读者登时带入遥远的邃古年代和无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并表现出词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问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果说,张若虚在诗中用精致流利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澄莹生动的境界,蕴涵着无比诱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诗中则表现得更超脱、更豪迈。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苏轼此词虽然它语气更迫切,而胸襟却更显豁达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突兀的设问,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苦闷,因而神思飞越,一下子闯进月宫里去了。月宫里也许很美好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设想自己原是谪居世间的天上神仙(像贺知章称呼李白那样),因此打算乘风归回月宫里去; 但他又耽心广寒宫里的凄凉将使人无法消受。
据杨湜《古今词话》说:“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既量移汝州。”今人多疑此话欠真实。因为苏轼移汝州在谪黄州之后,而此词作于谪黄州之前几年。但我以为,神宗读此词有可能在苏轼谪黄州后。若谓此时神宗察觉到苏轼忠心耿耿后将他改官汝州,也是说得通的。显然有此词中,苏轼是把“琼楼玉宇”暗喻皇帝居所的。前些时候,苏轼因与朝廷政见不合,遂自请离京外任。现在,他不禁又思念起皇帝来了。这固然流露出他对赵宋王朝的一悃忠忱;但从“不胜寒”一语中,也表明他已清醒地认识到在朝廷里的风险。因而一转念,他便接着写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谓宁可在地方上做个清廉的官吏,也比在朝廷上担惊受怕要强一些。
下片换头处三句,写月亮从朱红色的楼阁上面转过去,低低地照着雕花的窗户,照着情思满怀、睡不着觉的词人自己。胡仔的父亲胡寅曾主张将“低绮户”改为“窥绮户”,认为如此改后“其词愈佳”。我以为不然。殊不知“低”在这里兼表时空。词人用月亮的低垂,暗示时间的流逝。正由于月亮的西沉,词人又睡不着觉,才引起以下的一连串思想活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拣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样便转到怀念弟弟苏辙的主题上来。为此,词人又自宽自解,词意也就随着愈转愈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客观事物的规律,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也是难以避免的憾事。因此词人发出良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只祝愿亲人一生平安,“隔千里兮共明月”。从这里,词人清楚地吐露出对兄弟的浓挚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未晓人幽谷,攀顶揽奇观。
牵萝拨雾直上,冷翠滴衣单。
仰首晨星明灭,伸指试将采摘,六月觉天寒。
骋目情怀豁,似在大罗天。
东方白,丽日出,跃红丸。
云涛突变,七彩光焰映山川。
千岭叠峦奔涌,万朵红霞飞舞,绚烂绝人妍。
西向一回首,晧魄淡然宽。
仰止思游久,今日得攀登。
翠峰高插霄汉,霭霭入云层。
七二黛螺若簇,千里澄江似练,众鸟寂无声。
一笑尘嚣远,万虑羽毛轻。
凌绝顶,望荆楚,俯湖庭。
长风浩浩,云海激浪涌豪情。
拂石林端小憩,多少沧桑遐想,此意吟谁倾?
长啸下危径,回首晚山晴。
气爽飞帘小,红日照天冲。
璄妍铺地织彩,伟大祖国雄。
旗展五星映日,高奏国歌一曲,滂湃雄心崇。
甲子年华庆,寿长地天同。
英姿勃,军威震,如长虹。
炮车雄猛,前进导弹指苍穹。
飞豹凌空展翅,海上艇潜深入,万众掌声浓。
阅兵展新貌,卫国展雄风。
云散和风起,改革卅年艰。
流光一瞬人世,旧貌变新颜。
翰墨丹青绘就,彩色织成锦绣,装点美江山。
教育国为本,科技勇登攀。
栖灵塔,金山小,听溪潺。
登临极目,遥望盛会张张弦。
凡是当年破去,禁锢思路解放,骏马跃平川。
人杰地灵盛,四化先着鞭。
Thinking of You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2.明月几时有:来自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3.绮户:雕花的窗户,多指女子居室。
4.婵娟:姣好的月光。
【翻译】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我畅饮美酒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苏辙。
明媚的月亮何时出现?我手持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乘清风回到那里,又担心用美玉建成的宫殿,使我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朗的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像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失眠的我。月亮不该对人怀有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亲人别离时才圆?人有悲伤、高兴、离别、重逢,月亮有阴晴圆缺,这类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人人长命百岁,虽相隔千里还能共赏皎洁的月光。
【赏析一】
这首词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时他和弟弟苏辙已有五年没见面了。适逢中秋佳节,苏轼在密卅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时,作此篇以怀子由。
这首词通篇都在咏月,然而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中心意旨则是抒写作者在政治失意、亲人久别的情况下,内心深处的矛盾痛苦和为摆脱这矛盾痛苦而进行的自我宽解。由于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思想情感全部融入了词中,因此它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怀念,而且还充满了对社会、人生、自然,以及生命本体的深刻感悟。上闺写把酒问天的退想,展现了苏轼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双重矛盾心理及其解决。“把酒问青天“是思想上极度苦闷的表现,把自己比作乘风归去的仙人,折射出他由于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出世思想,欲“归去”而感到天上清冷,不如留在人间,则反映出词人尽管由于遭受到很多挫折而想要远离现实,但是终究舍不得他所热爱的社会人生。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占上风的最终是坚定的入世思想,显出苏轼思想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主导一面。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在抒写对酒怀人的思绪的同时,表现了深重的离别之苦殛其自我宽解。对月伤离是人们经常会抒发的感慨,而突出“长向别时圆”,则写出对别离痛苦的独特感受。阴晴圆缺自古难全,是面对现实而发的无可奈何的喟叹。末二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沉思中陡然振起,言各自争取美好生活,虽分处两地,仍可共享这圆满月光。在这诚挚的祝愿中,饱含着积极奋发、把握人生的进取精神,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压倒痛苦而得到宽解。全词以月起头又以月收结,结构奇妙而开阖自如,想象丰富而虚实交借,说理通达而情味深厚,语言洗尽铅华,脱去柔靡,自然清新。不假眺琢而舒卷自如,因此自问世以来就为人传诵。
【赏析二】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是文学史中的名篇。苏轼由朝廷外放到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政治上抑郁不得意,此时与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而不得团聚,故对月抒怀,尽吐积怨。这首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流放异地的惆怅情怀。词中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恶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诗人用直接描绘的形象范畴,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思想和往昔神话传说融会在—起,于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佳作。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笔力奇崛,不谐尘俗。由于对现实不满,他的幻想使他飞进了美丽的.神话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现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隐”与“仕”抉择上的徘徊困惑。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苏轼诗文的美学观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月的神话传说中的“广寒宫”具象化。这里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作者对封建秩序的怀疑情绪,尽管词的上下衔转处曾经表达了自己顾影自怜、向往隐退之意,但苏轼诗文中有很多貌似“出世”的内容,实质都是“入世”思想的反映,本篇也是如此。
下阕融写实为写意,从景物写到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实写月光照人无眠,兼有月照不眠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人不能入睡两层意思。承“照无眠”而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抱怨圆月照愁人,增添“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际上是借月而表达自己心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又转出—意,词没有从月亮着笔来写他和弟弟子由的离别之情,却说人之“悲欢离合”与月之“阴晴圆缺”自古就是这样。既知此理,便不应对圆月而对比联想到别离,产生无谓的惆怅。词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此事”指的是亲人团聚,“欢”“合”又正是月亮“晴”“圆”的幸福时刻。亲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只有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来安慰自己,并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这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在离别词里,独创一格。
词由对天问月开头,以对月祝愿作结。由问月而生升天之想,复又执著于人间世事:但人间依然烦恼丛生,故又责怪月之不解人意;最后在宇宙人生之理中获得解脱,以共赏明月作为心灵的慰藉。全词思贯天外,俯仰古今,意境阔大高远,展现出博大的胸襟,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极富浪漫色彩。在表现上,本词前半纵写时空,后半横叙现实,从演绎物理到阐释人生,是对魏晋六朝游仙诗的继承发展。同时,笔势曲折,层层转折,深刻揭示了进退两难的人生矛盾与徘徊迷惘的复杂心态。此词被推为中秋词中的绝唱,古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