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分析论文
- 文档
- 2024-07-22
- 115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分析论文,本文共11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分析论文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在怀孕期间的病症,是指孕妇在怀孕前没有糖尿不能,但在怀孕约24周后的糖耐测试中却出现了高血糖的现象[1]。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期至晚期,如不对血糖加以控制,对胎儿的影响极大,比如先天性畸形、巨大儿甚至导致胎儿死亡。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孕妇血糖提升胎儿出生治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主要选择108例患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其中54例采取优质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下文是研究的结果和详细说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9月—9月该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孕妇年龄在23~38岁之间,年龄中位数(27.3±3.5)岁,孕周24~38周,平均孕周(32.3±3.2)周,初次受孕29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4~3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29.4±2.6)岁,孕周24~39周,平均孕周(33.7±3.1)周,初次受孕23例,经产妇31例。将患者的年龄、孕周和症状等各项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教育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给予行常规的护理,同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包括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常见病症以及治疗注意事项。对照组在观察组的患者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并进行更深入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健康护理
孕妇入院后,安排主治医师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包括护理人员和营养科医师,仔细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发展程度,指定健康教育方案[2]。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流程,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1.2.2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会给孕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妊娠期过度紧张、焦虑。护理人员需和孕妇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为孕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安抚孕妇心理提升其对治愈的.信心[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合理控制饮食,护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多选粗粮、控制甜食,促进血糖正常。
1.2.3定期检查和健康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经常进行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可以为孕妇及家人讲解测试血糖的方法,加强孕妇的自我健康管理,有助于孕妇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护理人员还要对孕妇的身体情况进行严密的管擦,定期评估,保证一旦孕妇出现异常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4]。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孕妇的血糖情况,以及进行护理和强化健康教育管理后孕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观察并记录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
1.4统计方法
选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版本进行数据分析。以[n(%)],χ2表示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
观察组孕妇的血糖控制合格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为别为61.1%、70.4%,对照组分别为87.0%、92.6%,对照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有可对比性(P<0.05)。见表1。
2.2两组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
观察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胎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等情况的概率为58.0%,对照组的出现概率为12.0%,对照组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优于观察组(χ2=4.3652,P=0.0324)。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如不及早进行控制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管理,是控制孕妇血糖促进孕妇康复的有效方法[5]。在孕妇入院之后立即成立健康教育小组,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和个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与孕妇及家人进行良好沟通,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同时,为孕妇讲解病症的有关知识及大概的治疗流程,耐心回答孕妇的问题,对孕妇进行全程全面的健康指导。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情况,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让护理效果大大提升。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4%,明显低于对照组92.6%的知晓率;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观察组。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胎儿窒息以及窘迫等情况的概率要低于观察组,整体疗效更为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孕妇血糖情况,还能提升胎儿的出生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运红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
[参考文献]
[1]兰广珠.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6(77):339,342.
[2]李志云,李正梅,胡桂芳,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15(5):40-43.
[3]马冬霞,季秋梅,孙玉红.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88-289.
[4]娄希云,王迪.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初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03-205.
[5]曾宪莉.优质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87-188.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思考论文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病患的健康教育中教育管理所起到作用及其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教育前后的一系列控制目标如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较教育之前均有显著进步(P0.05),患者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较教育前存在显著提升(P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数量增长迅速。据相关报道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成年人为9.68%,患病总人数约为9237万,城市患病人数约为5019万,农村约为4218万。我国或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病患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于糖尿病方面有着达标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低三低的`情况。由于存在相当数量的病患无法获得正确的指导与治疗,我国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也居高不下。为了普及糖尿病疾病知识,我院开展了此次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卓越。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月至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糖尿病,精神正常不存在语言、智力障碍,不存在恶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1例。采取前后自身对照试验,将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建立教育管理队伍,成员由护士、医生、内分泌专家组成。主要教育管理措施有:(1)定期举行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合理安排内容,根据病患要求选取与患者利益切实相关的且多数病患关心的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2)利用走廊文化、宣传橱窗、黑板报、健康园地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3)保持友好的医患关系。健康讲座的环境需保证舒适洁净,病患进入讲座现场后引导其入座、测量身高、血压、登记资料。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真诚,感觉感动与温暖。注意现场的气氛,保证热烈有序。(4)现场教学,教导病患如何监测血糖以及自行注射胰岛素。(5)提供具体、长期的健康教导,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情况定制其控制指标。指导其用药、运动、饮食及减肥。与患者保持联系,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6)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7)为每位糖尿病病患建立档案,从而进行高效的系统化管理。
1.3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组间数据资料采取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的满意度为44.79%,健康教育后为79.17%。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进步显著,舒张压不存在明显变化。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病患的自制能力及其日常行为是糖尿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1]。糖尿病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对代谢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素。为达这一长远目标需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有效的教育管理[2]。教育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辛未干预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正确用药,合理进行运动。教育管理能够使患者对糖尿病有基础而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患者走入治疗误区[3]。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控制,患者在教育管理后能够正确运动、合理进食,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体重指数均得到有效控制[4]。由于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医务人员的真诚帮助将树立其正面形象。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肖菊,朱朝辉,王晓杰等.社区健康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软科学,,(3):183-184.
[2]贾显静.开展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85-86.
[3]鲁先娥.PDCA循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12):108-109,110.
[4]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3-295.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教育管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病患的健康教育中教育管理所起到作用及其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教育前后的一系列控制目标如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较教育之前均有显著进步(P0.05),患者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较教育前存在显著提升(P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教育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数量增长迅速。据相关报道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成年人为9.68%,患病总人数约为9237万,城市患病人数约为5019万,农村约为4218万。我国或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病患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于糖尿病方面有着达标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低三低的情况。由于存在相当数量的病患无法获得正确的指导与治疗,我国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也居高不下。为了普及糖尿病疾病知识,我院开展了此次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卓越。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月至20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糖尿病,精神正常不存在语言、智力障碍,不存在恶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1例。采取前后自身对照试验,将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建立教育管理队伍,成员由护士、医生、内分泌专家组成。主要教育管理措施有:
(1)定期举行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合理安排内容,根据病患要求选取与患者利益切实相关的且多数病患关心的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利用走廊文化、宣传橱窗、黑板报、健康园地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3)保持友好的医患关系。健康讲座的环境需保证舒适洁净,病患进入讲座现场后引导其入座、测量身高、血压、登记资料。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真诚,感觉感动与温暖。注意现场的气氛,保证热烈有序。
(4)现场教学,教导病患如何监测血糖以及自行注射胰岛素。
(5)提供具体、长期的健康教导,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情况定制其控制指标。指导其用药、运动、饮食及减肥。与患者保持联系,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6)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7)为每位糖尿病病患建立档案,从而进行高效的系统化管理。
1.3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组间数据资料采取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的满意度为44.79%,健康教育后为79.17%。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进步显著,舒张压不存在明显变化。
3讨论
糖尿病病患的自制能力及其日常行为是糖尿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1]。糖尿病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对代谢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素。为达这一长远目标需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有效的教育管理[2]。教育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辛未干预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正确用药,合理进行运动。教育管理能够使患者对糖尿病有基础而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患者走入治疗误区[3]。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控制,患者在教育管理后能够正确运动、合理进食,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体重指数均得到有效控制[4]。由于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医务人员的真诚帮助将树立其正面形象。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肖菊,朱朝辉,王晓杰等.社区健康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软科学,2013,(3):183-184.
[2]贾显静.开展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85-86.
[3]鲁先娥.PDCA循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2):108-109,110.
[4]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3-295.
作者:梅宝丽 孙华 张红艳 单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等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教育管理;糖尿病;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困扰众多患者的最大顽疾,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致使患者面临死亡。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通常会伴有并发症出现。因此,为了有效治疗糖尿病,必须将加强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此来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所以,对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31岁,平均年龄(58±4.6)岁,两组患者性别、病症类型、病情情况相似,而且采用的治疗方法相同,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对选取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但护理模式不同。对于治疗方法,常采用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磺尿类等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过程中,将配合着一定的护理模式去开展工作,以此来实现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于研究组,则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具体的方法如下:我院护理人员向糖尿病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预防知识,并向患者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让患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掌握一定的预防知识。同时,我院还通过张贴宣传幅、播放视频等方式扩大宣传,让糖尿病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和并发症,以及掌握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实现患者对糖尿病的全方面了解[1]。我院医护人员还向糖尿病患者介绍有关药物的种类、注意事项和服用方法等。例如,患者在服用苯乙双服初期,一次25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药剂提高到每次50~100mg,但老年糖尿病人每次剂量不要超过75mg;对于二甲双胍,每次口服0~0.5g,一日2-3次,之后根据血糖、尿糖等情况控制剂量[2]。医护人员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结合着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确保患者在医护人员和自我的共同监护下,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医护人员还定时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测量患者的血压,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同时,医护人员还向糖尿病患者传授正确使用血糖仪的方法,从而让患者在家就可以及时、准确的`检测自己的血糖,而且更加方便。护理人员定期向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血糖、血压等情况,了解其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效果,将回访情况记录下来,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的教育管理,确保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糖尿病患者的实验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糖尿病患者实验数据的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对将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但治疗方法相同,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人数为15,一般为16人,差为19人,对该教育管理模式非常满意的患者为15人,比较满意人数为30,不满意人数为5,总满意度为90%,患者完全掌握糖尿病知识人数为15,基本掌握人数为15,未掌握的人数为20,总掌握率为60%[3]。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人数为30,一般为19人,差为1人,对该教育管理模式非常满意的患者为35人,比较满意人数为15,不满意人数为0,总满意度为100%,完全掌握糖尿病知识患者人数为30,基本掌握人数为16,未掌握的人数为4,总掌握率为92%[4]。研究组实施教育管理,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严重的侵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由于该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容易产生并发症。因此,必须加强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教育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段,为做好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有利依据,所以被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表明,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情况,并向患者宣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从而然后患者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减轻其痛苦。因此,教育管理应该广泛的被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赵秀君,高俊香,张松筠等.糖尿病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及初期运用效果评价1)[J].护理研究,(36):4513-4515.
[2]王淑平,鞠淑梅.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教育管理[J].吉林医学,2014,35(8):1766-1767.
[3]迟志波,闫萍,赵红霞等.二级甲等医院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70-271.
[4]张茂梅,管清秀,孟永慧等.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康复疗效的观察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8(17):227-228.
社区健康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的论文
摘要:目的: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在3月至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12±1。98)mmol/L、餐后2h血糖(8。10±2。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2±1。51)%显著低于对照组(7。63±2。33)mmol/L、(11。89±3。46)mmol/L、(9。71±2。88)%,差异显著(t=6。609,10。025,8。247,P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糖尿病;治疗效果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失,导致高血糖持续发生,损害其心脏、肝肾、眼部、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1―2]。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当前临床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经济负担重,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以满足社区患者需要。为进一步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我社区在203月至20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社区在年3月至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3―76岁,平均(65。32±11。07)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2―77岁,平均(64。90±12。3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社区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①社区医师培训。为提高社区健康管理效果,通过外聘专家定期对社区医师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增加社区医师对该病症的.认识,增强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培训中可分析部分患者现状,提出治疗方法,帮助社区医师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科学化、合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②药物治疗规范。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关注患者药物治疗的全部过程,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增加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手段应包括观察患者药物、培训患者正确服药,保证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按照医嘱、药物说明书等进行药物治疗,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③饮食方式规范。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意义重大,患者应采用量化饮食治疗。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参考造物晚餐热量分布,确定患者饮食计划。糖尿病患者应以低盐低糖、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为进食原则,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规避辛辣刺激性食品进食,务必戒烟戒酒。必要时可将食物做成流质、半流质食品,促进消化吸收。④运动行为规范。糖尿病运动治疗价值较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符合个人需求的运动方案。社区医师指导患者每日定时运动,保证运动次数、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达到方案要求,叮嘱家属或护理人员随身陪同,休息时测量患者心率,避免意外情况发生。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t检验、c2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原因与患者体力活动过少、进食过多、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相关。患者常表现为肥胖超重、多饮多食多尿、日渐消瘦等。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通过实施社区医师培训、药物治疗规范、饮食方式规范、运动方式规范等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合理作息,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12±1。98)mmol/L、餐后2h血糖(8。10±2。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62±1。51)%、对照组(7。63±2。33)mmol/L、(11。89±3。46)mmol/L、(9。71±2。88)%,这与纵蒙蒙的研究中,观察组空腹血糖(6。11±1。97)mmol/L、餐后2h血糖(8。09±2。57)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64±1。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王丽芹,徐乃伟,郭闯,李思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架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03):17―21。
[2]姚平。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2):74―75。
[3]纵蒙蒙。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D]。东南大学,。
高校教育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分析教育管理论文
摘 要: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群体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人才培养造成了阻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各种管理活动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结合高校教育
关键词:学校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学校管理论文,教育方面的论文投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群体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人才培养造成了阻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各种管理活动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作用,从而为高校管理更加有序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高校人数大幅增加,而社会各项变革,又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如做不到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各种大学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注重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情绪,加强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实施途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管理者采用心理学等科学方法,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层面施加正确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心理适应,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1]。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通过减弱环境刺激,优化心理环境;心理素质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进行一定的心理测查;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等。
二.高校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而心理素质能呈现出内在稳定的特点,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面貌及情绪性格等各方面,是促成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要素。高校教育管理最终是要沉淀到学生个体当中,通过个体的内化吸收,灌输到个人的人格当中,从而使人迈向成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格进步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了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定的道德及规范要求、正确行为方式的树立、创造积极向上的信息环境,使学生在人格结构上趋于完整。此外,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能够对心理起到一定的衡量和调控作用,也会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使人格得以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递一种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积极健康的观念指引下,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加深自我认知程度,达到心理及人格的双重优化。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较好,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而要实现人才培养,需要开发受教育者的各项潜能,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效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方式之一[2]。潜能开发又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学生潜能开发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就是通过树立受教育者的自信意识,达到对环境、社会的适应,在不断适应中潜能得以开发。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校园的'重要补充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学生在面对矛盾、处理矛盾时的能力,能使学生有效融入社会、化解人际冲突、合理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从而有利于校园的稳定及社会的稳定。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差异化教育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不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通道。在高校心理教育中,要注重开展差异化教育,在差异性归纳学生的心理共通性,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二)疏通多样化的沟通交流渠道,缓解学生负面情绪
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如联谊会,班级运动会等,使学生得以从学业的重负下得以抽身,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在愉悦的氛围下,同时又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使学生找到个性的共通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及生活增添动力。
(三)完善心理咨询及辅导机构
高校教育管理中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及辅导机构,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及软件建设,从而及时解决学生在高校生活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3]。
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学习及生活质量,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培养出心理素质与能力素质兼备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万琦,朱志莹.浅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视界,,(30):175-176.
[2]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05(1):82-85.
[3]段丽.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构[J]
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观察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其血糖代谢发生紊乱。目前,随着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普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已经逐渐由在医院治疗转向在社区治疗。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6月~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6月~20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这114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②他们均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我们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在对照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7例。他们的年龄在3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5.44岁。他们的病程在2个月~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3±1.。在观察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7例,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在38~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5.06岁。他们的病程在3个月~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5±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社区管理方法
我中心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定期测量血糖等常规社区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社区管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进行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是保证其血糖正常的主要方法,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减少纯糖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类、肉类和乳类等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②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少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③严格限制患者食盐的摄入量,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g以内。其中,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的患者的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3g以内。
1.2.2进行健康管理①管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向其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②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血糖自测。
1.2.3进行用药管理①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并为其讲解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注意事项。②管理人员应指导病情严重的患者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③管理人员应在指导患者用药的过程中为其讲解药物的特性,并指导其查看说明书,使其了解相关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④管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用药的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2.4进行运动管理①管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日常爱好等,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②管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并告知患者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的现象。
1.3观察指标
社区管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社区管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8.63±2.36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12.67±3.46mmol/L,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为10.34±2.12%。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6.28±1.64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8.57±2.57mmol/L,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为8.57±1.53%。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终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极易导致其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系统发生并发症。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以及家庭因素等影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选择在家庭中或社区中进行治疗。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管理,对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社区管理探析论文
1建立长期、有效的随访机制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DR筛查和随访是减少糖尿病致盲的有效措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ETDRS)对DR的人群分布特征,自然病程,防治方法进行了多中心研究,证实有效的治疗可以使90%的DR患者有效防止严重视力下降(视力<0.025)。这种有效的治疗包括定期随诊,适时的视网膜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切除手术。但仍有不少患者因经济、教育、心理等原因,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建档的2073例糖尿病患者中,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899例,患病率为43.4%。轻度非增生性DR518例,占25%;中度非增生性DR232例,占11.2%;重度非增生性DR94例,占4.6%;增生性DR103例,占5%;有超过80%的患者从未接受过眼科检查。作为最早接触患者的社区医生,如何面对被内科确诊的DM患者,国际眼科理事会(ICO)组织制定的DR首选实践规范(preferredpracticepattern,PPP)为医生筛查DR提供了指导。此规范针对进入医院就诊的所有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关联的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并适时给予正确的处理。要求1型DM患者在确诊后5年,一定要进行首次眼科检查,以后每年随诊一次;2型DM患者在确诊时即应进行首次眼科检查,以后每年随诊一次;1型或2型DM患者妊娠前或早孕3个月内应进行首次眼科检查,无DR或轻、中度非增生型DR,3~12个月应随诊一次。据此,在健康档案中按DR的分期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时间表,定期由专人电话提醒患者检查,提高随访依从性。
2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因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超过90%的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末梢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相关知识匮乏,尤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糖尿病最常见的特异性微血管并发症更是知之甚少。对DR的发生、发展主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代谢控制、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认知程度较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可以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进而促进DR的发生和发展,而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DR的进展。尿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可用于预测DR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强化血糖、血压控制使DR进展的风险减少54%,使严重非增殖性或增殖性DR减少47%,使需要激光手术的患者减少56%。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经常电话咨询,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成立糖尿病患者俱乐部,促进医患沟通,加强病患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相监督,使患者首先从心理上接受,正视疾病,让患者参与自己的疾病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就医、遵医嘱行为,从而提高DR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切实把DR的防控融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
3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医院与上级专科医院之间建立畅通互利、方便快捷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患者及时得到适宜的'专科医疗服务,避免延误病情;同时使经上级医院治疗好转的患者能够顺利转回社区医院,从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在上转患者时,根据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技术操作手册中DR诊断标准,对DR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严重的非增生期DR改变,包括下述几个特点:4个象限的广泛视网膜出血,2个象限确切的视网膜静脉串珠样改变,或任一象限可见到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又称作“4-2-1”规则。社区医生依据此规则作为上转标准,上转DR患者接受激光治疗89例,玻璃体切除治疗15例,眼科荧光造影检查72例,占转诊总数的56%。所有患者经眼科治疗后转回社区,由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测、随访和管理。
4小结
在我国,DR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治疗DR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有重要意义。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开展,慢性病管理日趋规范,依托社区糖尿病人群进行DR筛查、建档及随访,目标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DR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极易忽视眼部并发症。被调查者中80%的DR患者为首次眼底检查,35%无症状者已有DR,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者不足10%。因此,社区医生在早期就要制定周密完整的健康档案、治疗及随访计划,使DR的筛查成为糖尿病系统的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眼病防治意识。DR病一旦发生,无论采取任何治疗手段,其病变本身病理改变所造成的视网膜及视功能损害均无法逆转,这也促使眼科医生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社区医生及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明确早期进行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和按时随访的必要性。从事初级眼保健的医护人员应及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同社区慢性病管理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疗法、运动、控烟、合理用药指导等,以满足人们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社区医生利用基层工作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这种激励可能增加患者坚持眼科检查的可能性。在专科医院的指导下,采用切实可行的筛查方法,提高DR检出率、随访依从性和转诊效率,扩大慢性病诊疗的辐射范围,为社区的三级眼保健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摘要::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疾病。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作为整体护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引起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乃至生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2]。作为整体护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纠正不良健康行为、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月至20 10 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90 例,其中男 43例,女37 例,平均年龄 56.5 岁,平均病程 4.5 年。排除意识不清、病情危重、理解力障碍者。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降糖、对症治疗及护理中国论文网。对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方法,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则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诱因、血糖控制方法、运动疗法、糖尿病的并发症、每日进食量的计算方法、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低血糖的处理方法、自我检测血糖和尿糖、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教育。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达标情况效果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达标情况效果比较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综述论文
1一般情况
350例调查对象中,男170例(占48.6%)、女180(占51.4%),平均年龄(55.3±6.01)岁,平均病程(5.02±3.03)年,空腹血糖为(6.92±1.98)mmol/L、餐后血糖为(10.78±2.98)mmol/L;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占99.4%),伴有高血压者占29.2%、伴有高血脂者占15.5%;平均月收入为1000~4999元者占20.1%、~4999元者占50.5%;离退休者占70.5%。
2自我管理行为实施情况
本组调查对象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服药依从性的自我管理正确率分别为74.29%(260/350)、80.00%(280/350)、75.71%(265/350)和80.57%(282/350),4项自我管理行为全部正确者仅占32.00%(112/350)。高年龄(55~65岁)组的饮食行为自我管理状况明显好于低年龄(35~44岁)组,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情况较低年龄组差;女性的饮食行为和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状况显著好于男性,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情况较男性差。
3讨论
糖尿病是复杂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实施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定期血糖监测及遵医服药则是实现其治疗目的的基本保证;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2]。本次调查显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饮食行为正确率均较低,自我管理的4项措施均规范和正确者仅占32.00%;高年龄患者的饮食行为自我管理状况明显好于低年龄患者,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情况较差;女性患者的饮食行为和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状况显著好于男性患者,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情况较男性差。其表明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不佳,需要强化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和干预,重点是血糖监测、遵医服药和饮食行为干预;应采取全面展开、点面结合、因人而异、重点突出、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干预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建章建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医护人员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工作中的职责;应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工作顺利开展。
(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工作应与社区糖尿病患者突出存在的自我管理问题相结合,制定干预措施和方法时应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适合患者的特点,争取患者“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
(3)建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合作机制,充分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区卫生防疫站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本文来自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简介详见
(4)在实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中,要使各种干预措施和方法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上相互配合,并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好长期、持久开展干预工作的准备。
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使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1].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可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治疗措施之一.自我效能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2].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