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秋风引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闻雁秋风引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本文共9篇,欢迎大家分享。

闻雁秋风引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闻雁秋风引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这两首诗都从 的角度写雁或秋风,从而表现诗人的 之心。(2分)

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

2.(2分)

闻 思归

每空1分。第一处答“听”“听觉”均可给分,第二处意思相近即可。

3.(5分)

①第一首先说“归思”,后点到“闻雁”便住,不说如何思归,而思归之情更深;由情入景,以景结情。

②第二首景中含情。先写秋风送雁,末句再说“闻”,妙在用“最先”二字为“孤客”传神。每点2分(表现手法结合简要分析)。表达流畅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对比赏析

闻雁,是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内心感触,而所作的一首诗。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

刘诗赏析

《秋风引》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其妙处在于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而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被贬期间。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闻雁 秋风引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闻雁 秋风引

(唐)韦应物 (唐)刘禹锡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1.这两首诗都从 的'角度写雁或秋风,从而表现诗人的 之心。(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2分)闻 思归

22.①第一首先说“归思”,后点到“闻雁”便住,不说如何思归,而思归之情更深;由情入景,以景结情。

②第二首景中含情。先写秋风送雁,末句再说“闻”,妙在用“最先”二字为“孤客”传神。

《闻雁》阅读答案及赏析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注释: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夏天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阅读训练题

⑴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分)

⑶赏析首句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

⑴ A

⑵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忽然听到南归的大雁自远而近传来声声鸣叫。

⑶运用设问的手法(1分),写家乡遥远,不知在何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1分)。

二:

(1)韦应物的《闻雁》借秋雨雁鸣来抒发思乡怀切的句子是: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诗中表现漫漫长夜、绵绵秋雨,诗人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的诗句是: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赏析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关于刘禹锡《秋风引》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试题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答案

1、(2分)答: 秋风刚至或萧索凄凉的特点。(学生用诗歌中的萧萧回答,也得分)

2、(2分)答:表现了孤客对物候变化的敏感,写出了孤客羁旅漂泊思家念归的心情。

3: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翻译】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赏析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刘禹锡《秋风引》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试题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答案

1、(2分)答: 秋风刚至或萧索凄凉的特点。(学生用诗歌中的“萧萧”回答,也得分)

2、(2分)答:表现了孤客对物候变化的敏感,写出了孤客羁旅漂泊思家念归的心情。

3: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翻译】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意。

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刘禹锡《始闻秋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原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诗风受民歌影响,平易活泼,自然质朴。

【翻译】: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你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我便又回到了你的身边。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着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辽阔江天,山明水净,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

【赏析】:赏析一: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赏析二: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意思是说,昔日,在观赏黄菊的时与“君”分别;今天,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的身边。“看黄菊”点明了离别的时间。“黄菊”即秋菊。这里代指秋季。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听玄蝉”即黑色的秋蝉。据《礼记?月令》记载,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这两句,诗歌采用拟人手法,并从对方(秋风)的角度来写,也就是代秋风设辞,匠心独具地创造了“我”(即秋风)形象,及其“我”的老朋友(“君”即诗人)。诗人用了一个“惜”字和一个“今”字相联系,不但表明了时序的变化,而且也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秋韵浓郁的审美意境。

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意思是说,秋风使长天澄澈,大地清明,正好可以登高四望,为感谢秋风的深情厚意,我就算抱着这残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欣赏秋的美景,领略秋的情韵。其中,“扶病”二字暗合了“一年颜状镜中来”,不但更进一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而且也表明了不减豪情,还要登上高台。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愿望,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更可以真切感触宇宙,感悟人生。这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诗人在这极度的“扶病”中,也“为君”“上高台”,不但表达了诗人对秋的爱,也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高远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歌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刘禹锡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从艺术手法来说,诗人变换视角,代秋风设辞,使情感的抒发得到更好的`表现。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表现出诗人虽然衰老,但没有消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

【阅读训练】:

一: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我”是指____。“看黄菊”“听玄蝉”点明___的时令。

2.诗中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古人评价此诗“后四句衰气一振”、“英气勃发”。说说你的看法。

4.简析颈联中“思”和“眄”,“动”和“开”这四个字的妙处。

二:

⑴这首诗中哪两个情境形象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征的?(2分)

⑵结合全诗内容,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现镜中诗人的“颜状”;并说明为何会有如此“颜状”。(4分)

⑶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4分)

(4)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

1.与诗题中“秋”字直接照应的意象有“黄菊”和“ ”。(1分)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悲秋之作,表现了由此生发的人生易老之感。

B.首联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情有意的“秋风”形象。

C.颔联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正面点出“始闻秋风”。

D.尾联中的“天地肃清堪四望”表现出跌宕雄健的风格。

3.赏析“马思边草拳毛动”中“动”字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 秋风 秋风去而复返

2. 五夜飕飗枕前觉

3.评得对。因为第四句“一年颜状镜中来”写自己始闻秋风时为自己颜状衰变而感叹,而颈联借马和雕表达自己对用世的渴望,尾联又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

4.颈联的意思: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正是秋风,使骏马心动,使鸷雕睁眼。“思”和“眄”为因,“动”和“开”是果,这四个字,不仅写出了骏马和鸷雕内心驰骋疆场和搏击长空的渴望,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或奔赴疆场,或搏击长空。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描绘了秋风的魅力,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

二:

⑴看黄菊(1分);听玄蝉(1分)。

⑵衰老(衰惫、衰弱、衰颓)(2分);生病(扶病)(2分)。

⑶比喻(2分)(如仅答“拟人”则不给分;如既答“拟人”,又答“比喻”则给1分)。

以马、雕自比,具体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疆场、搏击长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4)①玄蝉(或“蝉”)。②对比(或“衬托”“反衬”),蕴涵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5)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盼顾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涵着生气和力量。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三:

1.(1分)玄蝉

2.(3分)A

3.(4分)骏马因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着拳曲的毛。这里骏马的“动”应和着内在的“思”,透过骏马的形象有力地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十分坎坷人生经历和远大政治抱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客中闻雁》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客中闻雁》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客中闻雁》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快来看看吧!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萧瑟凄凉”不符,D“千村杵”是作者想象,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

2.(6分)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大意

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赏析

黄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诗人,三十五岁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诗人。黄仲则一生贫病交迫,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了生计,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岁时病死在山西运城。黄仲则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满悲哀和困顿,却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七言律诗《客中闻雁》,就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物华,自然景物。诗虽然写于漂泊,写于秋天,开始的景物却是明磊的。只是这明亮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古人在远游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会登高望远。而大雁秋天南飞,也往往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和,相伴。杵,捣衣声。绝漠,边远沙漠之地。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管乐器。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稻梁,比喻衣食生计。星鬓,发白的头发。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也大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客中闻雁》虽然是诗人黄仲则年少时写的作品,但是却没有少年意气风发的气度,而是充满老气横秋的惆怅。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又字汉镛,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屡试乡试未第,家贫,早岁奔四方以谋生计。因献诗,授武英殿书签官,终因贫病交加,往西安依华沅(陕西巡抚),病死途中。他多才多艺,诗学李白,诗风浓郁清壮,婉丽哀怨。著有《两当轩全集》。

《九江闻雁》和《含山店梦觉作》阅读答案对比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九江闻雁

(宋)陈均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注释:①含山在今山西;韦庄,晚唐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江南安家。

②九江在今江西;陈均,南宋诗人,福建莆田人。

17.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梦”“梦悠悠”,两诗都借助“梦”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韦诗首句着一“惯”字,说明流离失所、作客他乡已是诗人的生活常态。

C.陈诗“渺渺”既绘水面空阔辽远,又是诗人惆怅和落寞心境的真实写照。

D.两首诗中的“客天涯”和“海尽头”都客观再现了诗人别家漂泊的遥远。

18.旅人静默,孤灯相伴,韦诗中的“灯”寄托了诗人浓郁的情愫。历来诗家常借“灯”寓漂泊孤独之感。下列诗句中的“灯”也寓有此感的两项是(4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辛弃疾《破阵子》)

B.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唐·高适《除夜作》)

C.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宋·陆游《闲趣》)

D.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唐·蒋贻恭《咏蚕》)

E.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灞上秋居》)

19.两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这两句诗分别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7.D(“客观再现”有误,实为夸张手法极言别家之远,以衬乡愁之浓。)

18.B E (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9.参考答案:两首诗末句均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使情感的抒发显得含蓄、深沉。韦诗:“山月斜”,诗人从思乡的梦中惊醒,所见的是山边的斜月,清幽、冷寂,更增添了羁旅思乡的惆怅。陈诗:结尾一句先用“一声新雁”,渲染了凄冷、静寂的氛围,然后又用“九江秋”描绘了秋色的苍茫景象,把诗人无限的忧愁寄托在无边的秋色中。

评分标准:点明两诗末句抒情方式上的“异曲同工”之处1分;结合诗句分析各2分,分析符合诗意、阐述合理即可。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诗风受民歌影响,平易活泼,自然质朴。

①始闻秋风:此诗不同于一半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②君:指诗人。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③飕(liú):寒风吹动。

④眄(miǎn):盼望。

【翻译】

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你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我便又回到了你的身边。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着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辽阔江天,山明水净,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

【赏析】

赏析一: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赏析二: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意思是说,昔日,在观赏黄菊的时与“君”分别;今天,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的身边。“看黄菊”点明了离别的时间。“黄菊”即秋菊。这里代指秋季。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听玄蝉”即黑色的秋蝉。据《礼记·月令》记载,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这两句,诗歌采用拟人手法,并从对方(秋风)的角度来写,也就是代秋风设辞,匠心独具地创造了“我”(即秋风)形象,及其“我”的老朋友(“君”即诗人)。诗人用了一个“惜”字和一个“今”字相联系,不但表明了时序的变化,而且也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秋韵浓郁的审美意境。

颔联“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五夜”即五更时。古代以刻漏计时,一共分为五刻,即甲、乙、丙、丁、戊五个更次。“五更”即快天亮时候。“飕”即寒气,寒风。意思是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把“君”从睡梦中惊醒,那是秋风回来了,而依然是那样的刚疾劲肃,可是“君”这一年间的容貌变化,却能在镜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具有点题的意味,后一句是写因人世变化而引发的感慨。其中,“飕”(秋风)“枕前觉”,这不但说明了秋风按时到来的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为“君”(诗人)情感表达做了铺垫。可以说,秋风还是原来的秋风,但诗人却不是原来的诗人。在情感上,这两句所表现与“物是人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意思是说,因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之毛的骏马,也会昂起头,凝望遥远北方,而那因盼望万里云天而睁开了困顿之眼的鸷雕,也会伸开翅膀,渴求着搏击浩瀚长空。这一联紧承上联,在诗人在意义上陡然一转,不再有“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的感触而是振奋了精神,并通过形象地暗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其中的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也展示了蕴含其中的气势和力量。这里,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此暗示了自己不因为衰老而消沉,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

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意思是说,秋风使长天澄澈,大地清明,正好可以登高四望,为感谢秋风的深情厚意,我就算抱着这残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欣赏秋的美景,领略秋的情韵。其中,“扶病”二字暗合了“一年颜状镜中来”,不但更进一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而且也表明了不减豪情,还要登上高台。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愿望,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更可以真切感触宇宙,感悟人生。这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诗人在这极度的“扶病”中,也“为君”“上高台”,不但表达了诗人对秋的爱,也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高远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歌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刘禹锡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从艺术手法来说,诗人变换视角,代秋风设辞,使情感的抒发得到更好的表现。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表现出诗人虽然衰老,但没有消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阅读训练】:

一: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我”是指____。“看黄菊”“听玄蝉”点明___的时令。

2.诗中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古人评价此诗“后四句衰气一振”、“英气勃发”。说说你的看法。

4.简析颈联中“思”和“眄”,“动”和“开”这四个字的妙处。

二:

⑴这首诗中哪两个情境形象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征的?(2分)

⑵结合全诗内容,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现镜中诗人的“颜状”;并说明为何会有如此“颜状”。(4分)

⑶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4分)

(4)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

1.与诗题中“秋”字直接照应的意象有“黄菊”和“ ”。(1分)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悲秋之作,表现了由此生发的人生易老之感。

B.首联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情有意的“秋风”形象。

C.颔联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正面点出“始闻秋风”。

D.尾联中的“天地肃清堪四望”表现出跌宕雄健的风格。

3.赏析“马思边草拳毛动”中“动”字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秋风秋风去而复返

2.五夜飕枕前觉

3.评得对。因为第四句“一年颜状镜中来”写自己始闻秋风时为自己颜状衰变而感叹,而颈联借马和雕表达自己对用世的渴望,尾联又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

4.颈联的意思: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正是秋风,使骏马心动,使鸷雕睁眼。“思”和“眄”为因,“动”和“开”是果,这四个字,不仅写出了骏马和鸷雕内心驰骋疆场和搏击长空的渴望,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或奔赴疆场,或搏击长空。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描绘了秋风的魅力,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

二:

⑴看黄菊(1分);听玄蝉(1分)。

⑵衰老(衰惫、衰弱、衰颓)(2分);生病(扶病)(2分)。

⑶比喻(2分)(如仅答“拟人”则不给分;如既答“拟人”,又答“比喻”则给1分)。

以马、雕自比,具体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疆场、搏击长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4)①玄蝉(或“蝉”)。②对比(或“衬托”“反衬”),蕴涵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5)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盼顾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涵着生气和力量。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三:

1.(1分)玄蝉

2.(3分)A

3.(4分)骏马因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着拳曲的毛。这里骏马的“动”应和着内在的“思”,透过骏马的形象有力地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十分坎坷人生经历和远大政治抱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