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艺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本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艺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

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本片开场非常“平常”,但一点也不“平淡”。因为除了给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观众依然对他一无所知;敏感的观众,可以从很多场景和表演的细节,看出主角身上“有戏”,接下来,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戏剧冲突。

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似乎也在逐渐揭示所谓“戏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闹剧:这当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关系,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强加的对侄子的抚养权问题。

先不说后面的转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这些表面情节时,若隐若现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来比较怪,别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样,特别是家乡熟人对他的态度,总有一种热情中夹杂着担忧的神情,然后再回头细品,“热情”也变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联系主角那种“近乡情怯”的表现,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座小镇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这种对真相的期待,可能会让不耐烦的观众、有按“快进”的冲动。但文艺片老饕们都懂,这种“欲盖弥彰”的隐忍,才是此类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关键,在于编导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够丰富的细节,一方面让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则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积蓄力量。

本片在这方面的动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经意的“闪回”。通过那些回忆场景,编导让观众了解了处于不同时期、处理不同关系时的主角,但这种了解,同时又被刻意局限在难以融合的范围内,观众虽说对主角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的个性了解更多,但这些细节还缺少一个担任连接——确切地说是“转折”——的关键节点;在这些有意制造的支离破碎细节中,编导无论是在情节演进节奏上,还是在观众的情绪上,都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然后,那个“真相揭示”的一刻,果然来临了。

说实话,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会是那样的事实。那个闪回的段落特别揪心,作为影迷,你一方面知道,真相就是在这一个段落里揭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常人,你又会祈祷真相不是画面步步展现的那个才好……这就像你作为路人,看着一辆车坠入深渊,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那一刻,你才领略人生之无常。

而且,正因为前面对主角有足够铺垫,中间这个真相揭示时,相当于填补了关键的一个节点,主角的性格发展轨迹,一下子清晰起来;此前模糊有些难以把握的形象,也一下子生动起来。但这种生动,是以“心疼”为代价的,因为此时的观众不知道,主角是否能从那种影响中走出来。

按照常规文艺片的套路,主角确乎应该走出来,否则无法“温暖人心”,让观众的情绪何处安放?但本片出格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是一部疗伤片,更不是励志片。在主角经历非常遭遇后,观众的所有美好愿望,最后并没有实现。

是编导冷酷么?倒也不是。恰恰相反,在影片后半段中,编导安排了不少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幽默的喜剧桥段,来为主角与侄子的互动,增添更为生动的生活细节。但就电影表现手法而言,这些情节的编排,和前半段“闪回”的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误导”观众的预期。就当观众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影片戛然而止。

这怎么能算一个满意的结局?难道让观众紧绷的情绪得到释放不才是完美收官么?

这得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绪上不完满的结局,才更真实。毕竟,生活中不是每段悲惨遭遇,都能完成心灵救赎;现实可能恰恰相反:悲痛太深,走不出来的,会占绝大多数。至少脆弱如我,发生本片主角那样的事,那也是无论如何都转不过弯来。

没有救赎就真的没有提升么?也不尽然。本片也不是在卖惨,它只是不像“心灵鸡汤”们那样贩卖所谓“正能量”;它想说的是,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负能量,那也是OK的。这乍听起来,不像什么微言大义的生活真谛;但很多时候,生活就是生活,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真谛加持。《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角,只不过是依从其本心罢了。

这样一个故事,固然无法令人放松,但它有另一种“释然”效应:它会让人愈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许你在观影时,会和主角一般、痛得无法呼吸;但走出影院,承认这个世界悲喜交加,你会想去拥抱你的家人。银幕上虚幻而真实的悲喜境遇,不仅能激发你心底最深处的柔弱,也能鼓舞你前行。

这样一种“悲伤如暗流涌动”的遭遇,对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角色将那种悲痛,埋藏在最心里;可又因为悲痛的能量实在太强大,不仅时不时会泄露一点,还会让整个人发生气质上的变化——这也是片中家乡熟人对他的古怪反应所在。

据说作为本片监制的马特·戴蒙,原本是想自导自演的;“呆萌”的天分和功力,自然不容小觑。但我觉得,观众应该庆幸、最后是卡西·阿弗莱克拿到了这个角色。完全不同于他的大块头哥哥,卡西身上,有种天生的柔弱而敏感的气质。可单有那种气质,还演不活本片的主角,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在于演出他因为巨大的悲痛而麻木、同时又因被压抑的情感而时刻处于爆发边缘的感觉。卡西很完美地演出了那种层次感,更精准地把握了情绪收放的.度。最典型的,是他与前妻“街边谈心”那一幕,就像演唱技巧中“裂而不破”的境界,观众能清晰感受到角色禁锢的心灵、因为最亲爱的人的敲击、而裂开了一丝小缝,但他又不容许完全敞开心扉到情绪奔溃……这当中的微妙,可能越是成熟的人,越能体会得到。

如果说卡西的表演,是“容万般复杂于不动声色”,那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演绎,则是“大巧不工,以情动人”。她的角色,完全不像男主角那么善于掩饰内心;所以,米歇尔的表演,在于去除表演的痕迹,丢掉一切明星光环,让人只看到角色的真性情。同样是街头那一幕,二位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都契合了各自角色的特质。

如果说我对本片有什么不满之处的话,个别地方配乐的喧宾夺主,可算得一桩。对于本片这样纪实风格的作品,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而表演,本身就具有足够张力了;在某些情绪释放最强烈的时刻,观众从氛围与表演中,可以感受得更为真切。此时如果配乐表现强势,反倒会弱化场景的感染力。比如说片中警察局那场戏,特别是当男主角做出那样的举动后,我很遗憾配乐的捣乱;在那一刻,我认为最自然的现场音才最震撼。

无论是英文原名,还是中文翻译,本片片名都给人很浪漫、很温柔的感觉。但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并非描绘一个名叫曼彻斯特的海滨小镇,而是那个小镇的全名,就叫“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很自然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温柔。

Lee是一个杂物工,拿着最低工资,住在波士顿一个开不了窗的地下室,每天工作都是倒垃圾,通渠,与房客各种交涉中度过。片子刚开始,有一幕情景很有趣,全场观众都笑了——Lee刚帮一个女房客通完堵得心塞的厕所,在洗手间试图将刚才通渠噩梦洗掉的时候,他听见女房客跟朋友打电话在议论他:我其实挺喜欢他的,但他才刚帮我通完厕所,我要怎么约他出去?朋友的意见大约是负面的,女房客挂电话前的最后一句是,也是,毕竟我们不是正常社交途径认识的。电话挂了,女房客走到Lee面前,悻悻地递给他小费,一段(以为会)开始的fling就此过去。

波士顿的冬天雪很厚。整部片子都是一片白茫茫。Lee在一个铲雪的早上接到一通电话便匆匆赶回曼彻斯特,哥哥Joe去世了。

哥哥的离世是预料之中,心脏不好;然而让Lee没有预料到的是,哥哥在遗嘱上,将16岁的儿子Patrick的抚养权留给了自己。

在遗嘱公证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闪回,讲述Lee在离开曼彻斯特以前,在这个海边城市的人生。他曾经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两个女孩儿一个小男孩,与妻子Randi相爱,住在一个木制的house里头。

有一天晚上Lee与朋友在地下室吸了点致幻剂,在妻子与孩子睡觉以后,他出门买了点日用品加啤酒,回家时发现house被大火吞噬,一下失去了三个孩子。

在警察局,Lee交代了一切:他在出门以前,看了看睡在阁楼的孩子,在壁橱里添了柴火,却没有加上保护栏,于是酿成悲剧。他本以为这会让他受到惩罚,判刑坐牢什么的;没想到警察却告诉他,you made a horrible mistake, but that was it.

走出审讯室的一刻,出于悲痛与自责,Lee抢过警察的枪试图自杀,未遂。于是故事又闪回到了公证处。

Lee与侄子Patrick过往非常亲密,他们经常会乘着Joe的船出海捕鱼,但因为悲剧的发生,Lee与Randi分开,独身一人离开曼彻斯特,去了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波士顿工作,再也没回过从小长大的那个海边小城,与Patrick渐渐失了联系。

而此刻已长成高中生的Patrick是再典型不过的青春期少男了,冰球队、弹吉他、同时谈两个女朋友而且总想上三垒,父亲的离世虽然伤心,但由于是很早以前就诊断出来的,他表现得还算淡定,只发生过一次panic attack。

我本以为接下来剧情发展就是,叔叔与侄子相互扶持着走出伤痛的故事。

但事实是,回到曼彻斯特就像揭开了Lee一个久久未愈的伤疤。他想带着Patrick搬去波士顿,但少年怎么舍得下抛弃这里的一切呢,他的学校朋友冰球队女朋友们都在这里。Lee决定妥协,暂时搬回来,直到夏天。

我一直在等待一个big drama发生,这样也许Lee会走出灰暗的人生,重获光明。

然而偶遇Randi还是让Lee崩溃了。Randi希望与他共进午餐,因为她当年对他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她非常后悔,想为之道歉。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大致意思是,我只想到自己有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想过,你的心跟我一样,都是碎的而且再也无法完整了。

她苦苦祈求Lee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这是全片最催泪的一幕。

如果说大多数电影、小说或者微博都在熬一碗鸡汤,那就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人生,在生活中寻求自我救赎的话,那影片到这里就是确切的反鸡汤了。犯过的错误没有办法弥补,对着心爱的人说错的话没有办法收回,失去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回,我们最终都要抱着遗憾度过余生。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Lee与Randi重遇一幕后,我总想起康熙里的世纪破冰。小S与黄子佼一开始先回溯当年的谈恋爱时的各种甜蜜片段,再谈及后来分开以及后面的各种drama,小S充满歉意:因为当时我说的一些话,让你过后的人生非常艰难。黄子佼苦笑,流泪,说已是过去,我确实做得不对。

我一直认为,蔡康永(oh偶像)搭起的这个破冰之旅是意味深长的。他为好友小S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她对过往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和解。绝大多数平凡人如你我都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点。Randi如是,Lee也一样。抱憾余生这句话听起来真的太操蛋了,但我们也只能接受。人生遗憾太多,大约占据了真实人生的一半长度。我们的前半生负责制造遗憾,后半生则负责怀抱它们。

讲完梗概我都快抑郁了。但事实上,虽然主线很阴沉,但叔侄二人的生活对话非常逗趣,黑色幽默布满全片。我觉得演Patrick的这个年轻演员会得点什么奖。影片还有很多反复的插叙闪回,交代了更多细节,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长期缺席的Patrick的母亲,等等等等。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最真实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正如Lee最后还是收拾行囊决定离开小城一样,因为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所以才要去重新获得别的东西。

嗯其实片子并没有那么致郁,当然了绝对不治愈。很适合一个人去看,今天白天的这一场我并没有抢票,没想到也是爆满,坐我旁边的几位都是单人观众(当然包括我自己),方便思考人生。

最后一句,曼彻斯特长得请不要太像哈法。啊我想念哈法。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并不是英超曼联的那个,而是美国当地的一个小镇,如今这个小城故事却成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热,对于这部片子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很多人在为马特达蒙放弃该片而惋惜,但转念一想,卡西·阿弗莱克在电影里的精彩,是不是该让你庆幸马特·达蒙太忙了呢。

比起大热的《爱乐之城》,《海边的曼彻斯特》确实人气不足,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优秀影片的事实。名不见经传的男主卡西.阿弗莱克因这部片子增加了曝光度,也让更多人了解他,他的故事也如同这部电影一样,充满了话题性。人的一生本来就是这样起起伏伏,而这样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足以令我们陷入思考。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那些伟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称的杰作一样(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阿甘正传》),有着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结构和特征,与此同时,本片在剧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这部影片出类拔萃的原因。《海边的曼彻斯特》就像是一部悬疑电影,很多人都会产生非常多的疑问,例如:这个男人怎么面瘫成这样?怎么老拍这个水管工在铲雪?这就是电影吸引人的所在。

《海边的曼彻斯特》叙事主线是李·钱德勒要处理哥哥的后事,他的侄子正值青春期,令人头疼。深层次的则是是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一个叛逆的侄子和叔叔在这段相处时期闹出了许多矛盾和闹剧。他们俩之间虽然常常不愉快,可是却彼此深爱着对方,也成为电影的一抹亮色。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很多细节都令人回味。比如哥哥乔的温暖和细腻,他虽然戏份不多,可是形象非常丰满。弟弟生无可恋,住进了地下室(电影开头拍他天天铲雪的地方,就是那个房间唯一的窗子),哥哥来看他,二话不说,拖他去买了几件家具:“这才有点家的感觉。”

这部电影最令人触动的就是每个人的喜怒伤悲,都只能自己承受。命运将你击倒的时候,无论选择振作、放弃、遗忘、逃避、为别人而活着……选择权都在你自己的手上。生活的确要继续,可是生活的目的在哪?这是故事最后给我们留下的伏笔。

第89届奥斯卡颁奖日期临近,没有被获14项提名的《爱乐之城》煽哭,却被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原创剧本6项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慢慢地灌了一大壶,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

李,波士顿的一个水管工,工作中的他是一个像没有情感没有嗅觉被抽掉了神经的人,会和客户吵架,拒绝道歉。在酒吧他又敏感得非得打一架才能活过来。

镜头回闪,年轻时曾经陪着哥哥和小侄儿出海,一个劲儿地想讨好小侄儿,试图想挤走侄儿心目中占第一把交椅的老爸,自己跃居其上。没想到,机会终于来了。哥哥去世,留了遗嘱,把侄儿的抚养权交给他,还给他留了5000元的搬家费。

曾经转念一闪的闹笑,没想到终于有成真的一天。但早已是物是人非。小侄儿已经成了16岁的大小伙子,个子都高过他一头。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小毛头,除了对那艘船的热爱以外,他要约会、要组乐团、要打冰球,忙得团团转,不肯离开他习惯的生活,甚至对父亲的尸体他只远远地看了一眼。

李貌似只能接受哥哥的安排,搬回此地。每个人告别故乡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有的是要斩断不能回头的过去,李显然属于后者。

伤疤就这样一层层揭开:他因为一次雪后深夜的步行买酒,在孩子们居住的房子壁炉里没有放防火板诱发了一场致命的火灾,三个可爱的孩子被大火吞噬。他成了罪人,法律虽判他无罪,他却拔出警察的枪欲自尽。

子散妻离,他一个人远走波士顿,过着没有知觉的日子。被哥哥的葬礼拉回故乡的他发现时间在流逝,每个人都在治愈:前妻又结婚了,还有了孩子,向他道歉过去的伤害。甚至疯疯癫癫的嫂子也再次开启的新生活。唯独他像被囚禁在过去的时间轴上,无法脱身。就像涨潮退潮时冲到海岸上的浪花,潮一退,就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所有的人都可以原谅他,唯独他不能。

有一种痛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不能轻易触碰,不能说放就放下,更不会须臾遗忘,就像那三张从头到尾没有露面,但观众都知道的三个孩子的照片一样,时刻相伴在他的床侧,但却不能随便触碰。

回到故乡,就像回到了他过去的原罪现场,不管多少年过去,那些传闻总会如影随形。他爱自己的侄儿,尽职尽责,想完成哥哥的托付,但是他不能。

我们一向只对生活中的勇者献上敬意,对弱者似乎不屑一顾,但李在认怂的这一刻却特别地被打动。谁都有过不去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过去都可以翻篇,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另起一行。

他认怂的一刻,甚至替他松了口气。

看过了太多痛苦挣扎过来的故事,很少有这样被生活吞噬、反抗无力的,但他们也是这世界上真实的存在。

无论是英文原名,还是中文翻译,本片片名都给人很浪漫、很温柔的感觉。

但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并非描绘一个名叫曼彻斯特的海滨小镇,而是那个小镇的全名,就叫“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很自然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温柔。

再看预告片,它让人觉得本片会是那种有笑有泪的正剧,应该会表现人生有得有失,最终会主打亲情,以温馨暖调收尾。毕竟,一大波所谓“独立电影”,都是这个路数。然而,以那样的期待来看本片的话,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取决于每位观众的偏好——这种偏差,或者会让你不满到郁闷,或者会让你在意料之外,有一丝领悟。我是属于后一种。

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本片开场非常“平常”,但一点也不“平淡”。因为除了给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观众依然对他一无所知;敏感的观众,可以从很多场景和表演的细节,看出主角身上“有戏”,接下来,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戏剧冲突。

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似乎也在逐渐揭示所谓“戏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闹剧:这当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关系,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强加的对侄子的抚养权问题。

先不说后面的转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这些表面情节时,若隐若现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来比较怪,别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样,特别是家乡熟人对他的态度,总有一种热情中夹杂着担忧的神情,然后再回头细品,“热情”也变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联系主角那种“近乡情怯”的表现,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座小镇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这种对真相的期待,可能会让不耐烦的观众、有按“快进”的冲动。但文艺片老饕们都懂,这种“欲盖弥彰”的隐忍,才是此类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关键,在于编导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够丰富的细节,一方面让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则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积蓄力量。

本片在这方面的动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经意的“闪回”。通过那些回忆场景,编导让观众了解了处于不同时期、处理不同关系时的主角,但这种了解,同时又被刻意局限在难以融合的范围内,观众虽说对主角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的个性了解更多,但这些细节还缺少一个担任连接——确切地说是“转折”——的关键节点;在这些有意制造的支离破碎细节中,编导无论是在情节演进节奏上,还是在观众的情绪上,都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连写好几篇文章了,但要把自己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仍感觉吃力。文字化的东西在退变,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影音化的东西。后者接受起来更直接更容易。同样一本书和以此拍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后者。后者有太多种强大的可以用来借助表达的工具,尤其是音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音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前者仅仅只能用文字一种表达方式,这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得有多高。也许出于怀旧,我仍然比较钟情于文字化的东西,毕竟文字是普通人用于表达自己最简单实用的工具。

还是试试来写写《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吧

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复制了我们生活中的一段,大多数人普通的生活。男主角是个普通的清洁工管道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出事了的哥哥,酗酒的嫂子,正处青春期的侄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奇怪的是高明的导演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这段普通人的生活演绎的引人入胜,让我不知不觉地陷进去,陷进去,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

看过电影的人会说,怎么会是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呢?有几个人经历过男主经历的那场火灾,因此失去三个可爱的孩子,因此婚姻也随同破碎,心也都碎了。并且这场火灾是由男主自己无意失误所造成的。一个让人心碎的事件。这是这个故事的震源。我是认为故事为突显所要表达的内涵,才使震源更具有冲击力。

从此,男主就同悲伤如影相随。过去的回忆时时侵入到他的生活,占领他的情绪,他自闭冷漠麻木,一次次失控抓狂自虐。但同时他又得在生活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他边受着悲伤的折磨边背负起生活中的责任。但也就是在处理生活的这些琐事杂事的过程,时间,慢慢使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在故事的结尾,风和日丽里,摇摆的船上,男主享受着和煦的海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就是生活,有伤害也有回馈。

故事中,男主麻木地向警察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突然拔起警察的配枪冲自己的脑袋扳机时,我流泪了。当已经走出来的男主的前妻试图宽慰他,她说,她知道,她和他一样心都碎了,我流泪了;当他侄儿不理解男主又一次在酒吧寻兹闹事被打的鼻青脸肿,而后在他叔房间突然看到那三个孩子的照片楞在那里时,我流泪了。谁的生活没有不如意?谁的生活没经历过小震源,多少人在深夜独自饮泣,然后太阳升起后依然笑容灿烂,多少人一边流泪一边在雨中奔跑,多少人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又努力地活着,佳缘上的朋友们哪个不是背后独自舔着伤口然后以坚强的笑容面对世人,只要我们没被炸死,我们还得爬起来继续生活,《至暗时刻》结尾处有一句温斯顿.丘吉尔的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但有些悲伤注定不会被忘掉,它永远在那里,在你心的一角,然后,时不时地,时不时地,像鸟儿的翅膀飞过你的脑海。

这部电影的监制是大名鼎鼎的《谍影重重》的主演马特.达蒙,他本来要担任这角色,但因为当时他要去拍摄《火星救援》(也是一部好看的片子),而只好把这个角色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我觉得让对了,虽然他们都属那种沉默中暗含张力的气质,但卡西阿弗莱克更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双空洞无助麻木的眼神,而这个先天条件不是马特达蒙具有的。

正月初八,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多数行业都已开工,这年应该算过了。每周上门帮忙做清洁的阿姨也从广西回来,今天是节后的第一次。家里的.桃花开得次第,谢了不少,也有些还含苞待放。水仙是年三十同时盛开的,现在叶子开始黄了,花也渐渐萎靡。这十头水仙把楼梯间那只大号公用垃圾桶塞得满满的,盖上桶盖时,我心底涌起一阵伤感。

昨天请朋友吃饭,朋友说要清淡些,感觉过年总是在吃,大鱼大肉太油腻。精神营养恐怕也甜得发腻了,电视的欢乐喜剧滚动播放,网络的搞笑视频反复弹窗。联合国官方的拜年微博放了张外国饥民的照片,就让一些国人很不爽。现在年也过了,或许可以欣赏一下感伤的艺术,也唤醒唤醒那些笑麻了的神经。

刚刚获得20xx年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一部特别感伤的电影。主人公李?钱德勒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波士顿的一个小区做杂工。他收到哥哥乔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乡曼彻斯特小镇(不是英国那个知名的曼城)料理后事,还极不情愿地担负起16岁侄儿监护人的责任。一切悲伤烦恼似乎都没有撬动李脸上的表情,可是,更大的旧伤口上结的痂正一点点被掀开。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斯・罗纳根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人,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他说,自己通常花几年打磨剧本,再花几年筹拍电影,最后用几个月去拍摄。精心琢磨过的戏就是不一样。观影的过程中,人物一点点地立体,伤痛的猛兽也一点点地靠近。影片后段,前妻推着与现任生的孩子,跟已决定再次离开曼彻斯特的李在海边相遇。她的泪水已经像海浪奔涌,他的表情依然如海堤固守。曾经共同的灾难,你不知道谁比谁痛得更深;之后不同的应对,你不知道谁比谁做得更好。那一刻,在别人的海边我流下了自己的泪水。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年的吉祥话带着美好的祝愿,黏在嘴上,飞在网上。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都很清楚,再美的花终将凋谢,再大的节(结)也捆不住快乐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才是真实的生活。

李与侄儿在船上垂钓,影片在大海的轻轻摇晃中结束。擦去泪水的我,反而感到了一些轻松,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去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

最近,因为话题大王特朗普――这个搅动世界不得安宁的新任美国领导人的出现,让我们注意到美国这样一群人:“他们广泛分布在城镇、郊区、生锈的工业带、分布在中西部广大的土地上,虽眼界狭小、胸无大志,却勤劳地工作,忠实平淡地生活,恪守基督教传统的价值观,他们是真正的美国人,美国的力量正是来源于他们”,这群素来沉默无言,以白人为主的中下阶层美国人,推动特朗普走上总统宝座,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无独有偶,20xx年一部在西方电影界大受追捧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反映的正是这个群体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当然不能说电影有意与政治挂钩,何况美国电影人是特朗普坚定的反对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美国电影艺术家敏锐地看到了一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美国之痛”,他们忠实地纪录下如漫长冬日的阴湿寒冷中,普通美国人命运之舟该向何处去的焦虑、伤痛,失望与努力,孤独与互助的种种复杂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世界的美国。

本片讲述在波士顿打工的李。钱德勒收到挚爱的兄长突然去世的消息,奔赴老家曼彻斯特处理后事,哥哥生前离婚,遗留下未成年的儿子,在遗嘱里指定李担任其子监护人。叔侄本来关系密切,但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人不能达成一致。侄子不愿舍弃曼彻斯特熟悉温暖的生活圈子,而李也不能重回这个曾经的故乡,因为在这里,多年前由于他的疏忽,导致家中失火,三个年幼的儿女葬身火海,妻子也愤而离去。他自杀未遂,心早已死去,只是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曼彻斯特的一切不断刺激着他的回忆。

影片的结构采用常见的“突发事故,重回故乡”的模式,矛盾焦点在处理后事过程中“去和留”的冲突,通过叔侄在现实中不断的误解、争执,引发出过去这个家族中每个人经历的坎坷经历,尤其是主人公李的不堪往事。过去影响了现在的选择,现在又关照着逝去的一切,两条线的交织,把剧中人的命运和情感逐渐推向高处。我们不得不说,即使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构,它依旧是构架一部成熟影片的基础。以往这些影片,总是通过温情的和解甚至刻意美化人物的自我救赎,自我牺牲来达成故事的反转。但这部影片摈弃了哪怕一点点不自然的表现,它以理解、尊重每一个人的真实,怜悯同情每一个人的深陷泥潭,直面现实的冰冷残忍,达成的是剧中人、观众与生活的和解。李是剧中遭到创伤最严重的人,但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哥哥有严重的心脏病,嫂子酗酒导致家庭破碎,侄子在父爱的关怀下还算健康,但失父之痛及与母亲的不可融合,终于让他精神崩溃;他的前妻失去了三个孩子,尽管后来再嫁并有了新生命,表面上开始了新生活,但她的心碎是永远的。钱德勒家的好友家境困难,孩子们挤在狭小的房间,经常吃不饱,他还要维持着强烈的自尊,即使几笔着墨的华裔女医生,面对着白人病人和家属的咄咄逼人、不信任,极力保持着尊严和克制的难堪之处,都让我们深深理解:有谁是容易的?

影片开头与结尾的那艘钱德勒家的船,极具象征含义,它既见证过这个家族曾经的幸福与美好,也经历了不幸与迷惘,无力远航的它落到将被贱卖的光景。

但在这部影片里,我能深深感到美利坚民族是个坚强、不会被失败轻易击倒的民族,在人生的落败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慰籍、相信亲情、友情,从不放弃彼此,即使是生活中最卑微的小人物,观后感《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影片创作者认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力量甚至超过宗教的力量,这份力量就是中国古人说的“同舟共济”,它不仅说明美国精神,也是人类共度难关的精神支撑。

前两天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是过去一年看过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被触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变老。

过去几年最喜欢的几部影视作品《About Time》、《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都不是30岁之前的我愿意看的类型。

一个人在休闲时做的事、看的影视剧、读的书能反映他/她当时的心境、趣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开放自己的书房,不告诉别人自己正在读什么书。

到了一定年龄,会看到、听到很多令人悲伤的事,这些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年龄。这种经历越多,人就成熟的越快。

记得上大二时,一群同学围在宿舍的台式电脑上看《星愿》。电影播完,别的同学都嘻嘻哈哈地走了,genex同学自己在默默流泪。我当时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想明白了,他那段时间刚尝到爱情的伤痛,正是对“爱别离”最敏感的时候,他是那些同学里对爱情体会最深的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看,当时看电影的一群人里,他的收益最大。

年轻时喜欢有“起承转合”的影视作品,喜欢看到封闭式的结局。年龄大了就不喜欢有结局了,因为这样更像真实的人生。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百年酒馆》这种作品,看完之后会留下一生叹息。正如生活,快乐总是跟焦虑、痛苦纠缠在一起。人生跟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给你game over的机会,不能中途认输,也没有让你通关游戏的大魔王。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娘娘开始写日思清单,虽然一直有跟读,但是没想太多,然后前天晚上刘传同学也开始写日思清单。我马上醒悟这正是解决我目前落入“高标准陷阱”的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关注了很多优秀的个人公众号,却对自己的写作起了反向作用,想写的主题总能读到分析更透彻的文章,对写作积极性有很大打击。而且公众号写一段时间就容易被配图、排版、字数绑架,有违自己开公众号的初心。

后面我会把日常零散的思考收获也整理成日思清单,断断续续发在公众号上。毕竟,快速成长的要点就在“不要脸”啊!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影片中正是如此,男主的三个孩子因为他的不小心而被大火烧死了。悲剧发生时,男主有想过在警察局做个自我了断,虽被拦下,但过后男主并没有再次选择了结自己,而是选择关闭了内心所有的门窗,自虐般把自己锁在悲伤的深海里。在他的字典里,格式化了所谓的幸福,未来。

他不接受他的侄子。以痛为肌肤之食,以封闭和麻木为自我赎罪。他不肯走出来,或者说他走不出来,正如影片中他是的I can’t beat it.他不能打败,走不出来。平淡是残酷的真实,弥漫悲伤包裹彻骨伤痛,“忘不掉也走不出”,连相框都是绝望的形状,时间无法治愈,什么都无从治愈。这就告诉了我们:不是谁都能和过去握手言和,那些用一个事件拯救事件的情况,只是发生在虚幻。

《海边的曼彻斯特》看到的不是同情,我们留下的眼泪不是同情之泪,而是共勉,共勉悲伤无处痛击。感知悲伤和沉淀悲伤很容易,如何面对悲伤,甚至重新站立起来面对未来,却比悲伤本身更艰难。

影片试图告诉人们,深沉的悲伤,不会有一剂吃了就好的药方,而是尽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不要试图闭上眼睛,去看见那些曾经的伤痕。

很久没有看到交替蒙太奇用得如此舒服流畅的电影,故事冷静而克制,慢慢的很压抑,就像曼彻斯特的海水。有一场戏很厉害,男主遇到了前妻,看哭了,每个人都对爱自己的人更加苛责,甚至会因此责难,拉扯着成为一辈子的伤疤,时间久了,以为结痂了,可摆在面前时依然血淋淋的。

每个人都有一条终究要走完的路,对于一些人来说,路上有些坎儿终究是迈不过去的,但只要还存在着,就不得不继续前行,你只能绕着它走罢了。现实里没有什么能给你神奇力量的鸡汤,也没有什么人能帮你铲除这些坎儿,反倒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坎儿。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关系,骨子里的本能会带着你挣扎,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只要还活着,就会舔着伤口上路。很惊讶本片美式的架构,日式的内核,与去年的《比海更深》以及很多日本电影探讨的内容真的很相似,但是用美式的手法表现出来带给你一种比日式更爷们更外向的一些的东西,要直观许多。优雅带感的画面,超赞的电影语言,不紧不慢的节奏,非常完整的表述,加上一部好电影的黄金时长,在这137分钟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人生。

这部影片之前我没看过预告,看海报以为是爱情片。而且没想到Michelle Williams戏份那么少,Casey Affleck是绝对主角。

Casey 饰演的角色是个曾经不懂得珍惜生活、家人的年轻人,一夜之间家毁人亡,三个孩子全部葬身火海,妻子也终于彻底崩溃,无法承受打击,离开了他。而后开始了浑浑噩噩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而哥哥的离世,使他成为了侄子的监护人。一个对生活已丧失所有热情的人,却不得不担负起这突如其来的责任。他无力感知的亲情,以这种他别无他选的方式压了回来。而后前妻又投入到新的感情中,她的生活步入正轨了。时隔多年,她开始换位思考,她意识到了当初她的离开对Casey来说是多么残忍。当然,她的退缩、逃离也是情有可原。

对于这个角色,Casey演绎的非常到位,整部片中他没有一分钟令我出戏。他就是那个被平庸、残酷的生活折腾着的苟延残喘的普通人,看着真是心有戚戚。

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生命中那点遗失的美好几乎拾不起来,恍如隔世一般。日复一日的麻木已经是对灵魂的’惩罚,但无常世事却还是能电击一般刺激得人颤抖。谁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轮?心灵的解脱才是对自己的救赎。

李敏

最近,因为话题大王特朗普――这个搅动世界不得安宁的新任美国领导人的出现,让我们注意到美国这样一群人:“他们广泛分布在城镇、郊区、生锈的工业带、分布在中西部广大的土地上,虽眼界狭小、胸无大志,却勤劳地工作,忠实平淡地生活,恪守基督教传统的价值观,他们是真正的美国人,美国的力量正是来源于他们”,这群素来沉默无言,以白人为主的中下阶层美国人,推动特朗普走上总统宝座。无独有偶,一部在西方电影界大受追捧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反映的正是这个群体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当然不能说电影有意与政治挂钩,何况美国电影人是特朗普坚定的反对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美国电影艺术家敏锐地看到了一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美国之痛”,他们忠实地纪录下如漫长冬日的阴湿寒冷中,普通美国人命运之舟该向何处去的焦虑、伤痛,失望与努力,孤独与互助的种种复杂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世界的美国。

本片讲述在波士顿打工的李。钱德勒收到挚爱的兄长突然去世的消息,奔赴老家曼彻斯特处理后事,哥哥生前离婚,遗留下未成年的儿子,在遗嘱里指定李担任其子监护人。叔侄本来关系密切,但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人不能达成一致。侄子不愿舍弃曼彻斯特熟悉温暖的生活圈子,而李也不能重回这个曾经的故乡,因为在这里,多年前由于他的疏忽,导致家中失火,三个年幼的儿女葬身火海,妻子也愤而离去。他自杀未遂,心早已死去,只是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曼彻斯特的一切不断刺激着他的回忆。

影片的结构采用常见的“突发事故,重回故乡”的模式,矛盾焦点在处理后事过程中“去和留”的冲突,通过叔侄在现实中不断的误解、争执,引发出过去这个家族中每个人经历的坎坷经历,尤其是主人公李的不堪往事。过去影响了现在的选择,现在又关照着逝去的一切,两条线的交织,把剧中人的命运和情感逐渐推向高处。我们不得不说,即使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构,它依旧是构架一部成熟影片的基础。以往这些影片,总是通过温情的和解甚至刻意美化人物的自我救赎,自我牺牲来达成故事的反转。但这部影片摈弃了哪怕一点点不自然的表现,它以理解、尊重每一个人的真实,怜悯同情每一个人的深陷泥潭,直面现实的冰冷残忍,达成的是剧中人、观众与生活的和解。李是剧中遭到创伤最严重的人,但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哥哥有严重的心脏病,嫂子酗酒导致家庭破碎,侄子在父爱的关怀下还算健康,但失父之痛及与母亲的不可融合,终于让他精神崩溃;他的前妻失去了三个孩子,尽管后来再嫁并有了新生命,表面上开始了新生活,但她的心碎是永远的。钱德勒家的好友家境困难,孩子们挤在狭小的房间,经常吃不饱,他还要维持着强烈的自尊,即使几笔着墨的华裔女医生,面对着白人病人和家属的咄咄逼人、不信任,极力保持着尊严和克制的难堪之处,都让我们深深理解:有谁是容易的?

影片开头与结尾的那艘钱德勒家的船,极具象征含义,它既见证过这个家族曾经的幸福与美好,也经历了不幸与迷惘,无力远航的它落到将被贱卖的光景。

但在这部影片里,我能深深感到美利坚民族是个坚强、不会被失败轻易击倒的民族,在人生的落败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慰籍、相信亲情、友情,从不放弃彼此,()即使是生活中最卑微的小人物。影片创作者认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力量甚至超过宗教的力量,这份力量就是中国古人说的“同舟共济”,它不仅说明美国精神,也是人类共度难关的精神支撑。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600字

男主角是个普通的清洁工管道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出事了的哥哥,酗酒的嫂子,正处青春期的侄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奇怪的是高明的导演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这段普通人的生活演绎的引人入胜,让我不知不觉地陷进去,陷进去,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

看过电影的人会说,怎么会是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呢?有几个人经历过男主经历的那场火灾,因此失去三个可爱的孩子,因此婚姻也随同破碎,心也都碎了。并且这场火灾是由男主自己无意失误所造成的。一个让人心碎的事件。这是这个故事的`震源。我是认为故事为突显所要表达的内涵,才使震源更具有冲击力。

从此,男主就同悲伤如影相随。过去的回忆时时侵入到他的生活,占领他的情绪,他自闭冷漠麻木,一次次失控抓狂自虐。但同时他又得在生活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他边受着悲伤的折磨边背负起生活中的责任。但也就是在处理生活的这些琐事杂事的过程,时间,慢慢使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在故事的结尾,风和日丽里,摇摆的船上,男主享受着和煦的海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就是生活,有伤害也有回馈。

故事中,男主麻木地向警察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突然拔起警察的配枪冲自己的脑袋扳机时,我流泪了。当已经走出来的男主的前妻试图宽慰他,她说,她知道,她和他一样心都碎了,我流泪了;当他侄儿不理解男主又一次在酒吧寻兹闹事被打的鼻青脸肿,而后在他叔房间突然看到那三个孩子的照片楞在那里时,我流泪了。谁的生活没有不如意?谁的生活没经历过小震源,多少人在深夜独自饮泣,然后太阳升起后依然笑容灿烂,多少人一边流泪一边在雨中奔跑,多少人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又努力地活着,佳缘上的朋友们哪个不是背后独自舔着伤口然后以坚强的笑容面对世人,只要我们没被炸死,我们还得爬起来继续生活,《至暗时刻》结尾处有一句温斯顿.丘吉尔的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但有些悲伤注定不会被忘掉,它永远在那里,在你心的一角,然后,时不时地,时不时地,像鸟儿的翅膀飞过你的脑海。

这部电影的监制是大名鼎鼎的《谍影重重》的主演马特.达蒙,他本来要担任这角色,但因为当时他要去拍摄《火星救援》(也是一部好看的片子),而只好把这个角色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我觉得让对了,虽然他们都属那种沉默中暗含张力的气质,但卡西阿弗莱克更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双空洞无助麻木的眼神,而这个先天条件不是马特达蒙具有的。

从听说有这么一片开始,就非常非常的期待,甚至于下载出来我还一直憋着熬着等澳洲上映,结果家门口的电影院根本不上其他院线排片又太差,忍无可忍还是在电脑上看了。

它对得起我期待了那么久和那么高的期待,但是我对不起它因为这么好的片子我居然看了下载。

剧本太好太好了,本身这种生活片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恰巧导演用了我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整个故事讲得好极了,平静隐忍又抓人。其实画面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是在电脑上看的,镜头一直很喜欢给远景,印象中剧情片应该是喜欢给特写的,另外还有配乐不是太好,虽然我真的很喜欢背景的提琴声,但是有的地方使用得太突兀了,抢走了剧情想要表达的意境。不过这些小小的瑕疵都不影响故事本身的出色,这个出色,并不是说它制造了多少悬念出现了多少意外,我觉得普通观众其实都能基本上猜出剧情的走向,但是让人感到愉快的地方在于,影片使用了一种让观看者可以感同身受的方法,本身同情同理就是一项非凡的能力,既然它能够带给我某种与之相关联某种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的感情,那么这部影片本身也是非凡的。

我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是因为它不代表某种观念也不是高呼某种观点,它的美好在于它所讲的故事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我们到最后都会明白,这其实就是生活。

那些普通生命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实在是太让人难过了,而影片的冲击力正是来自于我之前所提到的感同身受,那样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人生就是有那么多无法跨过去的坎儿,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是你永远追悔莫及和无法和解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