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工作总结
- 2024-05-25
- 125热度
- 0评论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3.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2.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3.生活中的数学。
乘分级的行李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你知道其他交通工具关于行李的规定吗?
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cm。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吗?9的因数有哪些?一个数的'因数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2、游戏
①说明游戏规则 座位号是第一个数的因数的同学举左手,座位号是第二个数的因数的同学举右手。
②教师说数8和12 座位号是8的因数(1、2、4、8等4人)的同学举左手,座位号是12的因数(1、2、3、4、6、12等6人)的同学举右手,1、2、4号同学为什么两只手都举起来了呢?这节课节课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知探究。
1、请刚刚举手的同学依次说出8和12的因数,并用集合圈表示。 教师课件将两个集合圈同时向中移动,使两集合圈相交,公有的因数重合。 8的因数 12的因数 8 1,2,4 3,6,12 8和12的公因数 1 教师引导归纳: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
2、教学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求18和27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组织交流求18和27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现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9 讨论总结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先找出各个数的因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18的因数:1,2,3,6,9,18
(4)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5)小组讨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三、方法应用。
1、同学们总结的真不错!你能利用所学方法完成下列填空吗? 24和18的公因数是( ); 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 。
2、同学们真厉害!请在相应的( )里写出相邻阶梯上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我们尝试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学号是12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18的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右边,是12和18公因数的站中间。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第63页练习十五 第2题
分数的意义
1、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伯含义。 认识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观察分析,比较法,小组交流学习法
主题图的放大图,学生自备20根小棒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2、关于分数的意义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3.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四、重难点突破建议:
1.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降低难度,避免死记硬背。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后面的概念理解才会水到渠成。
教材从整除的'本质出发,给出了9个除法算式,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除法算式进行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分成三类的现象,即将类似于8÷3=2……2和9÷5=1.8各分为一类。
此处,教师应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商是小数没有余数、商是整数有余数这两种情况应归为一类?让学生理解,其实例如9÷5=1.8这样商是小数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9÷5=1……4商是整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因此,应该将它们归为一类。然后顺利过渡到因数和倍数。
2.引导学生明确因数和倍数这一概念的前提与概念间的相互依存性。
教学时,应该使学生明确:
(1)因数和倍数这一概念的前提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
(2)因数与倍数概念间的相互依存性,因数、倍数都不能单独存在,在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时候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及时纠正“2是因数,12是倍数”这样的说法。至于辨析“倍数”和以前所学习的“几倍”,可以放在学生对因数与倍数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之后再来具体比较,这样不容易混淆,也有利于学生的巩固。
●课程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 小学必修
●教学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时间 65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7)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8)使学生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四个领域: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按单元):分数加减法、长方体(一)分数乘法、长方体(二)、分数除法、确定位置、用方程解决问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按领域划分)
1.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1分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第八单元“数据的分析和分析”。使学生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统计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加减法8课时
(2)长方体(一)8课时
(3)分数乘法9课时
(4)长方体(二)10课时
(5)分数除法8课时
(6)确定位置 2课时
(7)用方程解决问题4课时
(8)数学好玩3课时
(9)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
(10)总复习6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通过涂一涂、算一算、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师出示口算乘法
师(阅读课本第55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一读:本节主要讲了( )除以( )的小数除法。(各自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二读:这一节以4/7÷2=为例,它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自己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三读:动手画一画,想一想,4/7÷2=和4/7÷3=分别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过程,你对分数除以整数有了怎样的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通过刚才的.口算练习,发现大家对分数乘法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三、大组汇报,质疑问难
我发现了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课堂检测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2、8/9÷4=8/9×( )=( )
3、5/6÷2=5/6×( )=( )
4、教材5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5、教材56页“练一练”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6、教材56页“练一练”第三题
(设计这道题的主要目的是渗透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也是为后面用到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拓展提高:
如果a是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那么
1/3÷a等于多少?
1/ a÷3等于多少?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类比能力,从已有知识——面积单位引发思考,初步了解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质疑反思等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合作精神与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问:体积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运用所学知识搭积木、比体积。哪个体积比较大?(生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揭示课题:体积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探寻学生已有知识:
问:关于体积单位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让我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
(预设:知道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会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教学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出发的,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间观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问:让我们先畅所欲言,你认为1c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cm3?(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你认为1cm3有多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边的物体参照、或用手势比划,或对或错,形式不一的表达方式,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
(2)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你能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吗?(同桌讨论)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迁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注重运用类比的思想。】
(3)进一步感知1cm3的大小:
做一做: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用彩泥捏出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师:我们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1)举一反三:从1 cm3定义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类比的基础上尝试举一反三,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对概念的记忆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简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dm3、1 m3?(学生举例,课件、教具辅助)
【设计意图:学会定义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确感悟它们实际的空间大小,教师事先准备了3阶魔方、4阶魔方和1个标准1dm3的模型,让学生选择哪一个立方体更接近1dm3,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真正意义。】
(3)学生活动:4个同学为一组,手拉手,围出一个大约1m3的空间。
【设计意图: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间有多大。这样的想象也能提升学生对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如果能创造一个有趣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学,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3、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0( )。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180( )。
(三)继续类比,探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师:学好知识要能触类旁通,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区别,它们有哪些区别呢?(同桌交换意见)
2、追问:cm2、dm2、m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安排“猜想”有两层含义,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到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再创造”,虽然知识是前人证明和研究出来的,但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也像数学家们一样学会自己发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3、验证: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证明1cm3和1dm3间的关系呢?(课件辅助演示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猜想—验证”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使学生在猜想验证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4、运用:同桌合作,请说一说1dm3和1m3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5、拓展: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你能试着说一说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励学生能多角度思考与验证,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动手操作,质疑反思:(机动,也可作为课后拓展)
学生活动: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做下面的活动。
1、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吗?
2、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3、你能再摆一个大一些的正方体吗?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以“猜想—验证”为核心,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并打通与体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
小结: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学习就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 =?
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20xx年比20xx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5 10(米) 15-10=5(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算式0.7×6=4.2中的0.7和6都叫_________,4.2叫做_________。
2.认真阅读课本,我又有了新的收获。
(1)在算式2×6=12中,我们说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也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倍数,也是_________的倍数。
(2)从算式3×4=12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倍数。
(3)除了2、3、4、6是12的因数外,_________也是12的因数。
3.我的小问题: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2.自学课本例题,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三、过关检测。
1.填空我最棒。
(1)根据3×9=27,我们说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倍数。
(2)15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的因数共有_________个,最大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因数是_________。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
2.我是小法官。
(1)在14=2×7中,2和7是因数,14是倍数。 ( )
(2)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 ( )
(3)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 )
3.1的因数有_____个,7的因数有_____个,10的因数有_____个。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倍数。
3.我能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了解什么是完全数。
【学习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倍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_。
2.因为72÷8=9,所以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倍数。
3.24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因数是_________。
4.从3×2=6、3×3=9、3×4=12中,我发现6、9、12都是3的_________。还有________等数也是3的倍数。
5.我的小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例题,思考:
(1)2的倍数有_________
(2)2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3)也可以这样表示:
2的倍数
2.组内交流并讨论:
(1)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同学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
(2)2的倍数为什么找不完?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4.梳理总结。
三、过关检测。
1.猜一猜,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1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数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它还是2和3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
(5)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小法官。
(1)一个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4)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5)57是3的倍数。 ( )
(6)12的倍数只有24、36、48。 ( )
(7)1是1,2,3,…的因数。 ( )
3.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奥运会的奥帆赛在哪举行吗?(青岛)那我们作为青岛的小市民应该怎样做呢?(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保……),为了迎接奥帆赛的到来青岛各个部门都在做着充分的准备,看,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为改善空气质量,还特地计划实施了“蓝天工程”。(多媒体展示)
师谈话:根据二月份的统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迎接奥运会的奥帆赛这一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找出新知的生长点,这正是我们将要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
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更多数学问题,依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①表格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②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①。
(1)指多名学生口头列式,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分数式子,和前面我们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何不同?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能直接计算吗?分母不同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四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各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
方法三:先通分,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只要分数单位相同了,就可以直接加了。
(5)比较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方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说明理由。(通分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第1种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难以解决,有局限性;第2种较麻烦;第3种比较适用。)
(6)通分的方法你是怎样想的?先指生说,在同位相互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理解算理,知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就不同,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可以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
3、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②。
(1)学生独立试着完成
(2)汇报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总结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1)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呢?告诉你的同位吧!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并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感受分母转化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感受、明晰通分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加深
1、快乐出发、巩固基础:
先让学生看图分析算理。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多说计算过程。
2、小试身手,火眼金睛:
说明原因,进一步理解算理。
3、登高望远,展示能力
(1)一根电线长米,剪去米后,还剩下多少米?
独立完成,并说计算过程,主要看是否会正确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相减。
(2)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两天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同第一小题)
在巩固练习中,顺着快乐出发,巩固基础——小试身手,火眼金睛——登高望远,展示能力的练习顺序,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课的设计中尽量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新知识的探讨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和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单的整数比”,会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3、搞清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小黑板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分配公平吗?
让学生思考: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
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4、猴王的分配公平吗?(公平)为什么?
是啊!猴王的分配是公平的,由于它的公平才被众猴推为猴王。
三、探讨规律
师:上面的三个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比的前后项变了,比值没变。
师:比的前后项是如何变化的?变化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我们来共同寻找、共同探讨。
1、首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前后项的变化: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分别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上面的变化谁能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2、然后从右往左观察前后项又是如何变化的: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8
3、讨论: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
5、尝试:
(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
(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 )
四、运用规律
3:4、6:9、8:12这三个比中,比的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是哪个比?(3:4),像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才(简称最件简比)。(板书)
1、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0.25:1.2 30:10
让学生讨论14:21如何化简?
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整数比如何化简,分数比如何化简,小数比如何化简?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3、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
强调:比值是一个数,化简比仍是一个比。(板书)
五、强化认识
1、判断:
①、1/2:1/4化简后得2( )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③、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 )
④、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 ( )
2、填空。(小黑板出示)
(1)、3÷4=/()=()÷()=21:()
(2)、两个的比值是5/6,这两个数的最简比是()。
3、甲数是乙数的50%,用比的角度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
4、А、Б两圆的重叠部分是圆А的1/7,也是圆Б的1/5,求А、Б两圆的面积比
六、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应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化简比和求比值是否一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身份证的编码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
2、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编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学会编码。
难点: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编码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编码现象,引出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探究身份证号码的规律
1、请同学们观察一组身份证号码: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2、(大屏幕出示)身份证的号码信息。
3、结合具体的身份证实例加以说明:330127
19790415
5925
三、实践与运用
1、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2、猜一猜,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3、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
4、听故事想问题。
一个小伙子偷了一户人家的东西之后猖狂逃跑,并连夜赶制了一张假身份证去登记住宿,结果被服务员一眼认出,你猜到底哪里出现问题?
四、总结与提高
1、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们知道身份证有哪些作用吗?
2、(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将来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3、昨天,横沿村的一个老奶奶告诉我,让我帮她找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学生,她知道这个同学是我们学校的,校徽上写着5125,我们该怎样找到这位学生呢?
4、请你给自己设计一个编码。
5、读一篇短文:《假如生活中没有编码》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用方程解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够表达解决简单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体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直观性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条理性,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一)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3.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先写出这个数的倒数,在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谁能根据这三道算式说说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新授
(一)口算
1.口算下面各题。
(1)20÷5 =(2)48÷8 =(3)36÷4 =
20×15 = 48×18 = 36×14 =
让学生口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2.观察算式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概括规律: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5.让学生举出一个例子。
(二)分饼问题
1.教师口述文字题
妈妈买来12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的条件和问题。
2.画示意图分析,师生共同得出:12 ÷3 = 16 。
3.鼓励学生用计算方法是着计算。
4.交流。
5.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四、练一练
第一题,师生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然后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第二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列式计算。
第四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12 ÷3=12 × 13 = 16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地方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发散学生的思维,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并小组内试举简单的例子试算,然后小组汇报方法,学生分别说出了三种计算方法,然后老师再出示习题,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计算,在汇报计算中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最后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最通用的方法。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来完成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xx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X(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省略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5+73+53)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