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练习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作文大全
- 2024-08-18
- 103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练习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本文共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练习
一、改为陈述句:
1、这难道不是你的作业本吗?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二、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三、缩句:
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3、勤奋好学的小明和小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4、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动个不停。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7、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四、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5、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
6、人藏在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7、小胖墩是个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孩子。小胖墩却是个摔跤能手。
8、严监生不断气。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9、王熙凤身量苗条。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刷子李的绝活外行人不信。连内行人也不信,非说看看不可。
11、桑娜自己受累。桑娜让西蒙的孩子无人抚养。
12、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名誉。
13、胜利是为个人出风头。胜利是为祖国争光。
五、扩写句子
1、火车穿过田野。
2、柳条拂过湖面。
3、骏马翻过小山。
4、消息传到高楼。
5、小河流过原野。
6、太阳升起来。
7、眼睛里出现泪光。
8、我们结识了一位手艺人。
六、改为比喻句
1、八年来,您给我们许多温暖。
2、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好像( )。
3、我的心里难过得( )。
4、少年儿童是( ),老师是( )。
七、直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1、老班长说:“我已经吃过了。”
2、蔺相如对手下人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鲁肃见了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八、改夸张句
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广场上的人多极了。
3、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九、改双重否定句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2、想让身体健壮,必须加强锻炼。
3、犯罪分子在铁证面前,只好低下了头。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练习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练习二1 - 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练习二:
第1题:使学生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5和3、3和5或15和1。
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途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第5题:可以让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作时,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比较后要明确两点: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三角形的高
因为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倍 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 - 3题:
四、课外延伸: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倍 一半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课后札记:
第4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4 - 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第5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第19页例6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因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倍 一半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2倍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 × 高 ÷ 2
课后札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一、计算练习。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1 5.8×1 3.15×1
4.9×0.99 5.8×0.8 3.15×0.6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 = 8.2=
2.4× 2.6 = 0.97×0.84=
1.02 = 1.3 =
0.98 = 0.06 =
3、你能直接在 里填上“<”或“>”吗?
1.4×2.8 2.8
0.63×0.9 0.63
0.85×1.3 0.85
0.8×1.3 1.3
思考:积与划线的乘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8.5×4 2.4×13.02
1.28×8.6+0.72×8.6 12.5×0.96×0.8
思考 : 用的什么运算律?独立解答.
实际应用。
1、一种铺铁路用的钢轨,每根长12.5米,每米重44千克。80根这样的钢轨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我们班种了400课 向日葵估计每棵
大约可收葵花籽0.25千克
如果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0.18千克,他们收的葵花籽
大约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 25×8.5×4
= 0.25x4x8.5
= 1x8.5
= 8.5
小 数 除 法
第一课时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21 120÷12 96÷48 250÷50
374÷34 192÷16 125÷25 1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2、列式。
7.98÷4.2= ( )
3、讨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
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4、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
5、总结: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3 6.72÷0.28=( )÷28
0.12÷0.03=( )÷3 0.672÷0.28=( )÷28
2、计算下面各题。
4.83÷ 0.7 0.756÷1.8 0.196÷0.56
结合例5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 2 5 3 2
4. 6 1 1. 5 1.8 5. 7 6
9 2 5 4
2 3 0 3 6
2 3 0 3 6
0 0
四、课堂总结:在计算小数除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 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2、多边形面积计算 7、公顷和平方千米
3、认识小数 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4、小数加法和减法 9、统计
5、找规律 10、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教材简析: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 校园的绿化面积 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 数一数”与“移一移 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认识负数 3课时
二、多边形面积计算 9课时
三、认识小数 8课时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 7课时
五、找规律 2课时
六、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8课时
七、公顷和平方千米 2课时
八、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4课时
九、统计 7课时
十、整理和复习 5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
2.51x0.7 2.51x5 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3、准备题。
精确到个位 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千分位
0.8054
1.9736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
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 )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4)练一练。
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
2、教学例4。
算一算,下面的 里能填上等号吗?
0. 8×1.3 1.3×0.8
(0.9×0.4)×0.5 0.9×(0.4×0.5)
(3.2+2.8)×0.6 3.2×0.6+2.8×0.6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发现:用了乘法运算律。
Axb=bxa
(axb)xc=ax(bxc)
(a+b)xc=axc+bxc
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1、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32×403
完成后,学生交流。指一人板书。
2、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32×403
计算下面各题,并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3.5×4.8 0.37×0.25 1.9×0.18
三、综合练习。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塑料板,底边长3.2分米,高1.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先估算,在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应该注意写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3.18×1.6≈ ( )
3.18
× 1.6
1 9 0 8
31 8
5.08 8
答:去年他家大约收入5.088万元。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 例1 -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10 - 1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正数 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好的鱼
10℃ 70℃ -10℃
练习一5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 )℃
水结冰的温度 ( )℃
月球表面的温度 ( )℃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课后札记]
★
★
★
★
★
★
★
★
★
★